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

综艺内地2022

主演:内详

导演:内详

播放地址

 剧照

更新时间:2023-08-31 19:53

详细剧情

 长篇影评

 1 ) the China way

纯粹抱着欣赏更精良制作和弥补错过的开场前20分钟表演的心态,下了NBC版本的开幕式,今天终于从头到尾完整看了一遍
如所有看过这个版本的观众描述的一样,转播之前有运动员采访的短片,历史回顾的短片,有火炬传递过程的回顾
你可以承前启后,贯通古今,开始领会那一晚的一小步,对中国而言意味着什么
当然这个部分,对我们而言已无需回顾,它一直以来就镶嵌在中国人对“奥运”这个词理解的内涵和外延里面
NBC把这一部分放进去,从制作层面来讲,使之更加立体和丰富,我很欣赏这前面这一段把奥运和中国两个主题自然地联系到一起
 
开始之前,NBC主持人用了很多溢美之词来形容之前看到的彩排,他们告诉北美的观众这将会是和整个中国一样规模宏大的开幕式
我的热血开始有一点沸腾,这个部分,是我8号那天错过的部分,我终于看到了后来被人频繁提及的千人击缶
曾经很不习惯,无论任何场合我们都是“万人团体操”,从一个综艺节目,一项体育赛事的现场,到大制作的某某晚会,电影大片
人海战术似乎成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唯一战术,曾经不喜欢动不动说中国强大就说我们有多少人口,我们经济总量多少
关于大、多、丰富这样具有中国特色的形容,或者表现初这些特色的做法我们这一代都是那么的嗤之以鼻
我们一直觉得这些关于大、多、丰盛的反复强调,不仅没有证明我们真正强大,反而是内心的不自信的表现,于是从前一直很排斥
而今天,很难说我是被场面的宏大震撼,还是被这样未曾预想而我们却实现的壮观所感动,在漫长的表演时间里突然想清楚了一些东西
当我看到演员们脸上的笑容,当我感受到全场观众的振奋甚至全中国的脉搏
当我听到三个美国主持人近乎无法相信眼前这一切的感叹,当我回想起BBC观众对这场面的赞美
突然间,觉得以前对这个国家的诸多不满现在看来都是毫无意义的,以前对这个国家的不自信其实态度也过于挑剔
我们似乎没有真正理解过这个国家,其实这就是这个国家表达自己的方式!
 
这个国家幅员辽阔,这个国家物产丰富,这个国家人口众多,这个国家在前十个世纪中的九个时期都是世界上的超级大国!
而现在,这个国家正是以它自己的方式向这个世界展示自己,这就是我们的中国特色!这毫无疑问也是我们自信的源泉!
世界是这样认识我们,而我们自己 为什么不能就用这种方式回应世界!这就是我们!这无可挑剔!
That's the way it is,that's the way we showing to the world!
我有史以来,第一次喜欢上这样大规模的集体演出,第一次觉得这些表演者也是可爱的
我开始喜欢上这种方式,中国特色的方式,我开始为我是中国人而无比自豪
 
奥运会结束时,罗格主席说中国把奥运会举办拉到一个新的高度。
我曾经很不削地想过:我们有必要倾举国之力,劳命伤财举办一届逼近我们极限,某种意义上来说超过我们能力的运动会么?
以至于我们的成果让下一届举办国英国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而我们发达程度本质上就真的“赶英超美”了么?
现在看来,其实都与这些无关,我们最初的目标而只是要尽自己的努力把我们的奥运会办到最好,而事实就是我们的确把它做到了最好
这就足够了,这也就是我们自己对待奥运的方式!That's the way it is,that's the way China is!

 2 ) 123

如果把我放到张艺谋曾面临的任一情境下,比如说离奥运会开幕式还有10天时,所有的节目都还没有完整地排过哪怕一次,火炬点不燃,LED灯没有全部亮过……我想我99%的概率已经自杀了。

有时候看到好多小孩子,讲自己面临的困难,不可否认每个人都会遭遇很多困难,不可否认每个人的抗压能力都是不一样的,我不能站在旁观角度质问别人为什么不能挺过去,但是,但是,我还是想说,至少在我有限的人生经历中,从没遭遇过张艺谋当初遭遇的巨大难题,难过的时候,想想他的经历,也许可以觉得轻松一些。

他面临几乎无解的难题,没有任何人可以帮他,没有任何人可以教他,所有工作人员都在等着他做决定,等着他下命令,而除工作人员之外的所有人,在等着他呈现百分百完美的演出。他没有抱怨过,没有推卸过责任,甚至没有花费时间去迷茫、沮丧,他只是坚韧地、理智地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然后揽下所有责任,扛下所有压力。

甚至在距离奥运开幕式还有10天的时候,所有人都在劝他“LED屏别要了,咱们承担不起这个风险”“击缶取消吧”“画卷撤掉吧”,他都不肯妥协,这才是最令我佩服的地方,他解决难题的方法不是一味妥协,不是轻易放弃,而是把控全局,他知道什么是真正重要的,对于这样的东西他会坚定地寻找其他通往目的地的道路。而不重要的东西,他也不会为了面子、为了所谓完整性而做无谓的坚持。这才是清醒、成熟的个体。

国师名副其实。

上面的话有一些多少有点个人英雄主义了,其实这场50分钟的开幕式表演,有无数人为它奉献,不辞辛苦。所有人都在克服万难。

整场演出有那么那么多的人,每个人都在拼尽全力,每个人都在奉献自己的全部。真好,我爱中国人。

 3 ) 我不在场

最近看了两部08年奥运会的纪录片,看完非常佩服张艺谋。既要向世界最高水准的审美看齐,又要有表达中国意识形态的内容。它对于张艺谋是一个只能成功的项目——『祖国利益,高于一切』。在两年多的策划与预演过程中,他的创造力、责任感、旺盛的精力都让我印象深刻。

08年我在北京念大学。当时我是个傻逼小愤青。奥运会这种事儿自然入不了我的眼睛,觉得跟我无关。我的很多同学都在做志愿者,还有的上了大专题(最美颁奖姑娘什么的),还有的因为陪同高官获得了奥运会开幕式门票。

虽然就算现在,我也未必会参与奥运会的志愿者工作。但不会抱着极大的、幼稚的偏见去看这件事。

张艺谋的开幕式,是他个人创造力、美学素养、沟通与圆融能力(中国体制的无奈)的集中表现与释放。他做的很完美,因为他无路可退。

推荐大家都去看看纪录片。

 4 ) 若无感动,情何以堪

 首先。我想说。大家完全可以将完美视作一种状态。但最好不要把它当作期待。这样会好很多。

 总体来说。开幕式我觉得还是不错的。要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把各种中国元素融合到一起。并要很好地向世人展示。相信老谋子做到了八成。

 我个人特别喜欢最前面击缶的场面。从倒数计时开始。很美很美。除了美我不知道说什么好。我爸爸说为什么张艺谋用大把的人拍的击缶和头顶毛笔的场景让他想起《英雄》。我说。人都是有固有模式的。老张的套路就是这个。你不能因为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就抹杀老张同学为开幕式花的心血。当时他和张继钢接手这个烫手山芋的时候。是的。荣誉在肩。可没有这个金刚钻。谁胆子大到敢揽这个瓷器活。还是个一不留神就会被国人乃至世人鄙视的瓷器活。我矫情地说一句。在莎同学用不太熟练的中文唱出“来吧。朋友。伸出你的手”的时候。我是眼中带泪的。我也不知道我是不是真的那么喜欢这场开幕式。也许感情分占了大部。真的。中国太不容易了。中国人民太不容易了。有时候。是刻意不去承认。其实骨子里我们有多爱国。以至于我刚开Q。就看见一个女垃圾说。张艺谋白痴啊。太他妈丢人了。丢人丢出国了。我真不明白到底是谁脑子出问题了。你标新立异也别拣这个时候。当然。也许你是真的懂艺术。你真的觉得这开幕仪式不咋的。不但不咋的。还给中国人丢脸了。无奈我就是觉得它不错。真不好意思。

 当然。我们话回过来说。的确是有让人扼腕的地方。
 首先。我清晰地记得在开幕式的新闻发布会上。老张多次强调那2008张世界五大洲孩子的笑脸是本次的亮点。是特地为本次奥运会征集来的。是孩子们由衷的。天真的。灿烂的笑脸。可惜的是。我们的导播镜头实在是切得不好。只看见两张笑脸。老张曾说世人看了这2008张笑脸。一定会感动的。真的好遗憾好可惜。
 其次。也许是因为开幕式以前。就把焰火的文章做了个透。所以真看起来的时候。也只能说还可以。并没有带给我惊喜。
 再次。代表团入场的时候。周涛和孙正平的解说。有点赶有点急。常常是下一个代表团已经过来了的时候。他们俩还在介绍上一个代表团。可能是引领人员心潮澎湃。走得急了点。吼吼。
 最后。我要强烈鄙视棒子国傻逼傻电视台。我想如果没有你们的盛情帮助。帮助我们介绍北京奥运会。帮助我们推介北京奥运会。(该国傻逼傻电视台副台长赴京解释上次透露开幕式机密时就是这么说的。这借口有理有据。翔实可信。不愧为大棒子民国一贯的优良传统啊。)我们亲爱的已经有好多白发的李宁叔叔就不用吊那么久的威亚跑那么远才去把主火炬点燃了。可跑死他了。辛苦辛苦。

 还有很多很多让人动容的一幕幕。像大姚和那么小的那个抗震救灾英雄少年的一同入场。像每个运动员即使已经是大汗淋漓。还是对着我们微笑。对着我们挥手。像中华台北队入场的时候。在场的人所爆发出的震天欢呼。一切的一切。惟有感动。

 归结到一点。我觉得开幕式是成功的。很不容易呀。怎么说呢。开幕式真的真的感动了我。中国民族七年零二十五天的构筑梦想。七年零二十五天呐。

 祝福所有的人。无论是选手还是普通人。都能在接下去的十六天里。享受奥运。享受中国带给你们的一切惊喜。

 我想矫情地用奥运主题歌《我和你》其中一句来作结。来吧。朋友。伸出你的手。

 5 ) 一定要看NBC版奥运开幕式噢!

 
    盗版常常令人有惊喜,这周对盗版共产生两次,先是在朝阳门地铁灰暗的路灯下,买到两本原版书,《The Tipping Point》和《Redefining Global Strategy》,前者早有耳闻(中文译名-引爆流行),后者是去年的新书,讲的是跨国公司的全球运作,如何利用“半全球化”来尊重地区差异,获得成功,目前看了一少半,很值得研究跨文化管理的人仔细读读。
    不过更为震撼的是买到的NBC版奥运开闭幕式的双张DVD,网上早有评论说NBC版的和CCTV很不一样,我就一直等着,终于等到这套DVD出来。有几个突出的感觉:
   “这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课”
   现在发行的版本是当纪录片发行的,解说词具备了深厚的历史感和多重视角,很多开幕式上的一些符号暗示,只是听了NBC的解说才完全明白。NBC旁观者的角度反而我们自豪感的理由,比如说中国人对“梦回唐朝”的眷恋是全体中国的自信心,郑和其实就是中国的哥伦布,舞蹈中国政治哲学中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山水画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太极拳刚柔相济的道家哲学,还加了一句双关语“中国人都擅长打太极”。
   “实时电影”
   简单的说,CCTV如果是电视版的话,NBC的就是电影版。NBC的机位比CCTV多好多,NBC称开幕式是张艺谋的实时电影,因为不需要给领导人镜头,因此NBC版的开幕式才能更为连贯的欣赏那些舞蹈场面,网评说CCTV不伦不类的中景镜头的确问题严重,感动至少损失60%。在画面转换的节奏感上,两者不在一个层次上。
   “中国制造”是训练有素的劳动力与科技控制的结合
   前两年,我经常把四大发明戏称为“四个小发明”,在遍布中学,大学课本的理科课程,现代科技与工程学的所有方面,中国人的贡献都凤毛麟角。体系性的原创都得回到数百年前,这着实让人恼火。NBC赞叹中国人的科技想象力,比如卷轴是世界最大的LED这事。同时,NBC很惊讶活字印刷的那段不是电脑控制的,并对太极那段的整齐大惑不解,“中国人是如何做到的”。这方面我们中国人是不惊讶的,我们从小是在团体操的教育下长大的。以前听比亚迪的老板的演讲,他如何通过把工人训练成机器般准确而打败了利用自动化设备的三洋,甚至认定这是一种成功模式。虽然不是有意,活字印刷那段恰好诠释了这种模式,“中国制造”是训练有素的劳动力与科技控制的结合。
     看NBC的最终感受是,自吹自擂永远不如别人夸奖让人回肠荡气 。

 6 ) 带着枷锁却跳的更牛——妥协中求生存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昨晚12点我好死不死去b站看了一遍北京2008奥运开幕式,就一发不可收拾看了好多遍,顺着弹幕科普又补完了张艺谋导演的幕后纪录片,一抬头就四个小时过去了。又花了五个小时整理了下语言和图片到了现在……

张导在纪录片里的最后一个镜头跟受命总导演的时候相比真的憔悴了很多,看了纪录片才知道他真的做到了常人所不能做的。原来他也会苦恼,也是像普通人一样绞尽脑汁在创作。复盘一次就知道几乎是他一手设计出了整个开幕式,每一个元素和意向,灵感来源都那么的鲜活生动。看着一个个的新点子由他从生活中得到灵感、说出想法、初步确定、被推翻、破而后立、最终走向成熟并瓜熟蒂落落实在了鸟巢会场,仿佛是我获得了创作的果实一样欣慰,同时也始终感觉不可思议。

一接手奥运开幕就反复重申的宗旨:超出所有人的预料。不做大部分人都能想到的,要做大部分人都想不到并且看到还觉得相当合理且巧妙的

“要做到见所未见 闻所未闻”

(缶这个全新的击打乐器甚至都是他一手创作,缶其实只是个青铜器,并且没有典籍记载它如何演奏,真是艺高人胆大)

一个优秀的创作者一定是善于倾听不同声音并且能真正为己所用的

“他一直在试图听意见,听意见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他好像都能做到”

他的每一个重要决策都这么的准确、理智、有价值(虽然总是变卦逼疯人[哈哈]),很神奇,他脑袋里不会装了八百个哆啦A梦吧。不但要管导演创作上的事,还要当制片人、场务、执行导演,开幕十天之内挑战不可能,抗压能力超乎常人

充满浪漫气息的人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才是生动富有生命力的,张导有着非常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张艺谋一直认为,这个节目不是他个人的事情

,是完成一个使命”

当遇到不可商讨的壁垒,直接换思路,一秒不耽搁就去想方法开辟一条新的、更好的道路,始终都在提出行之有效的实行方案和建设性新思路,尽全力将带着镣铐的舞蹈“跳得nb”

最终事实也证明在诸多方的打磨之下这果然成为了一个史诗级的艺术作品。

2008年8月8号,我就只记得当时妈妈对整体设计的科普解读和赞叹几乎直接从我耳边飘过,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全然没在意。而今有了东京“接地府”开幕我才得一契机回味经典,经典不愧是经典,08奥运开幕式正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里程碑式巨作,至少目前12年过去了,无出其右

张导何以成功?草率凝练了18图。做人做事的真诚、踏实、一丝不苟,有关艺术锱铢必较(褒义)有太多优点值得学习自省

“你一生可以拍很多电影,你一生只有一次奥运”

纪录片值得一看【【纪录片】张艺谋的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幕后)-哔哩哔哩】http://t.cn/A6fuTgFW

 短评

对于天朝总是贬的人我觉得你们真的可以努力离开天朝了

4分钟前
  • 口袋_肥力士
  • 推荐

我必须说我真的很骄傲和自豪可以在一个拥有五千年文化底蕴的国家出生、长大直至老死!曾经您繁荣昌盛,曾经您也满目疮痍,但永远生生不息。

7分钟前
  • 深山松下客
  • 力荐

奥运要来了!今天把各种版本都翻出来重温了一遍,NBC的高清版很见米国国家台的功力,画面剪接、节奏掌控都没的说,解说很优秀功课真是到位,各种溢美之词一个劲猛夸,但画卷之舞那段不如CCTV,总说政治很闹心,NHK也很棒,泥轰的主持们都惊呆了,某些桥段的功课欠佳,而到了呆弯就只剩下醋缸打翻的酸了

9分钟前
  • 20个小明≯
  • 推荐

看了央视,美国,英国,日本,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转播和解说的各个版本。美不胜收,每一次都是享受。只有台湾的解说酸到不行。

14分钟前
  • 小医僧日记
  • 力荐

张艺谋最好的作品之一!

16分钟前
  • 战国客
  • 力荐

国师出手,举世震惊。

20分钟前
  • 苏黎世的列车
  • 力荐

狂阿弥_:1908年《天津杂志》的一篇文章向国人提出了著名的奥运三问:中国何时能派一名运动员参加奥运会?(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刘长春)中国运动员何时能获得第一枚奥运金牌?(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许海峰)中国何时能自己举办一届奥运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回答这三个问题,我们花了整整100年!张艺谋,一个人造出让40亿人震碎的夜晚。从北京奥运会开始,多媒体和传统歌舞结合成了一个风向标,在世界上开启了全新的篇章,让“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变成了一句预言。推荐观看视频: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zp4y1U7Z5

21分钟前
  • 连城易脆
  • 力荐

奥运会历史上再不可能出现比这更惊心动魄的时刻。

22分钟前
  • 小海
  • 力荐

傲娇感油生。

26分钟前
  • bird
  • 力荐

还是相当不错的,喜欢用舞蹈作画~

29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力荐

有功勞亦有苦勞。效果的確長臉,華麗得飄渺,這僅僅只是一場在北京的奧運開幕式。

34分钟前
  • 菇咪咪
  • 还行

NBC版堪称完美!永久收藏!

38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当年没看电视直播,爸妈带我去了现场……🚬🚬🚬

41分钟前
  • JEFFWONG
  • 力荐

老谋子烧钱大办,弄得伦敦不敢造次的作品

45分钟前
  • 文泽尔
  • 推荐

我记得因为央视那奇葩的机位和镜头切换,我记得因为那首让我哭了的童声版的“歌唱祖国”,我记得当时有多羡慕北京的志愿者同学,我记得那时候有人答应4年后一起看伦敦奥运会。

47分钟前
  • Sophie Z
  • 力荐

YYDS !!!借用一个评论:2008年,那时的我以为,在北京能举办一届奥运会,是我们的荣耀。2021年,现在的我感觉,拥有北京那样一届奥运会,是奥林匹克的荣耀。

48分钟前
  • 凝羽飞
  • 力荐

还有这个。。。击缶是我印象最深刻最震撼最喜欢的一段没有之一!水墨画意境太美了!正常画面确实是无与伦比的!

53分钟前
  • Havetodance
  • 力荐

这也能喷???…你们有毒啊!

56分钟前
  • 守护蓝天
  • 力荐

视觉效果上,张艺谋狂赢各路导演。

59分钟前
  • 潋 | Béatrice
  • 力荐

北京之后,别的主办国再搞开幕式都是自取其辱。伦敦被打脸了吧~

1小时前
  • 皮皮一号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