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入人心 第一季

综艺中国大陆2018

主演:廖昌永,尚雯婕,刘宪华,石倚洁,

导演:任洋,

 剧照

声入人心 第一季 剧照 NO.1声入人心 第一季 剧照 NO.2声入人心 第一季 剧照 NO.3声入人心 第一季 剧照 NO.4声入人心 第一季 剧照 NO.5声入人心 第一季 剧照 NO.6声入人心 第一季 剧照 NO.13声入人心 第一季 剧照 NO.14声入人心 第一季 剧照 NO.15声入人心 第一季 剧照 NO.16声入人心 第一季 剧照 NO.17声入人心 第一季 剧照 NO.18声入人心 第一季 剧照 NO.19声入人心 第一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31 21:04

详细剧情

 长篇影评

 1 ) 《声入人心》中哪位选手让你最印象深刻?

王晰老师让我印象最深刻。也许你们很多人都是被王晰老师的《一生守侯》圈粉的,我也是。可让我真正动心的是他主动提到了这是一首他向妻子求婚时唱的歌,并且有点羞涩地说:“很甜蜜”,当时我心里一惊,想:做为男人,他挺有担当的,这样一个大型综艺节目,他(第一个)倒敢主动表明自己已婚的身份。

再当音乐响起,王晰老师迷人的低音炮响起时,我和大家一样,想:他的妻子一定很幸福。这声音向谁求婚都能得逞😂😂😂

后来在节目中访谈中王晰老师又多次提到女儿,我觉得他外面很A,可内心很温暖的好男人。

 2 ) 熬夜看《声入人心》值得吗?

早就知道了《声入人心》这个节目,因为36位成员里的郑云龙,我曾经现场看过他的音乐剧演出,在上海大剧院。

那场演的是《变身怪医》,舞台上的他非常癫狂迷人,特别打动人。而演出结束后的他,像是变了一个人,突然一下子安静下来,虽然看着在跟观众互动,但是灵魂感觉已经游离在舞台之外了。

是的,他有一双会说话的好看眼睛。这双眼睛是他游离气质的源泉。

不过也不是一开始就知道这个郑云龙就是那个怪医郑云龙的,音乐剧演员不是明星演员,下了舞台很难让像我这样的普通观众记住。也是看到了网友对他的八卦后才知道:“哦,原来就是那个演员啊!”

这才捡起这个节目看。而此时这个节目已经播到第八期了,从第一期开始看,停不下来的熬夜看。

不得不说,家乡台这次很用心,36位选手,各有各的特点,有国家歌剧院的国家级选手王凯,有已经成名的歌手周深、李琦,有虽然已经成名但是大众不熟悉的王晰、鞠红川,有在业内很有名气但是跨圈就没人知道的阿云嘎、郑云龙,有一直努力着渴望爆发的高云鹤、李向哲、翟李朔天,有名校高材生贾凡、南枫,有名校老师余笛、洪之光,有毕业即失业的丁辉、李彦峰,还有不自信的在读学生蔡尧、梁鹏杰等等。

哪怕只看了一期,我已经记住每个人的名字,以及他们背后简单的小故事。这一次,湖南卫视没有煽情,用一种比较专业和客观的态度,做了一档挺小众的节目。

为什么说它小众?

因为看过演唱会的人很多很多,但是看过歌剧和音乐剧的人,街上抓十个人,都不知道里面是否有一个人看过。大家对美声的刻板印象,都是春晚这种大型晚会给我们的。

演员都是中年大汉,嘴巴张的大大的,嗓门也大大的,一起用我们听不懂的语言嚎。好听是好听,但就是听不懂。

但声入人心给大家打开了一扇门,让大家知道,美声和唱美声的人,都很美,也很接地气。歌剧和音乐剧,并不是那么高不可攀的艺术形式。

就像南枫在节目里说的,只有在国内大家才觉得唱美声很特别啥的,其实在国外,这很普通。在国外留学的朋友也跟我讲过,在国外看歌剧和看音乐剧也很普通,就跟大家喜欢看电影差不多,很少有人会因为自己喜欢歌剧和音乐剧就自觉高人一等。

经典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经典歌剧《卡门》

很喜欢节目里36位选手之间的氛围,厉害选手之间的惺惺相惜,前辈对后辈耐心的指导和提携。因为共同的爱好而结下的情谊总是让人感动,让我想到了当年看《灌篮高手》的感觉。我知道参加节目的选手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目的,但是共同的热爱才是大家愿意聚到一起的最根本原因吧,里面不少选手其实根本不缺这点曝光。就像《灌篮高手》的樱木花道他们一样,大家打篮球的目的各有不同,但都深爱篮球这项运动。

推介会上这六人的《饮酒歌》堪称经典的醉酒现场

36位选手,都深爱着他们的音乐。提起唱歌和表演,每个人的眼底都在发光。谁也想不到,穿着一身运动服年纪最小也最轻狂的石凯,张口便是他最爱的老歌谣。

这是节目最动人的地方。

很喜欢看正片之外的花絮,哥哥选手们对弟弟选手们严厉专业的指导,后辈们和前辈组队时的不自信和自责,前辈和后辈凑在一起玩幼稚的游戏,互相量身高……

最爱看大家互相吐槽。王晰吐槽阿云嘎“30岁时看起来像50岁,50岁时还这样”,周深知道李文豹的身高后的愤懑的怒嚎“他居然比我高”,大家动不动就在郑云龙面前提“三星堆和光头强”……

共同的热爱让大家抛开了年龄、出身、背景,哪怕相隔十多岁,也不妨碍大家聚在一起时,幼稚搞笑的像是孩子。

还特别喜欢节目里高云鹤对其他选手的彩虹屁,都不带重复的,小作文张口就来。必须得被一众选手们吐槽。最搞笑的是他对贾凡莫名的“看不上”,每次彩虹屁都会完美的避开贾凡,也不排除这是节目组的刻意剪辑。

围观群众表示这是一种“微妙”的小嫉妒,要知道高云鹤提到贾凡的学校,用的是一种“哎呀我也想去但我就是考不上”的遗憾和羡慕语气。在高云鹤眼里,贾凡大概就是一个书呆子形象。其实看花絮私底下大家关系都挺好的,围观群众表示很想看两人彼此嫌弃但是异常合拍的真香合作场面!

模范生贾凡

如果没有这档节目,节目里的那些大男人们和小男生们,很多可能这辈子都不会有交集,也不会有这么一段集体生活,为了心中热爱的东西。

在看节目时,我会特别留心几位不缺曝光的选手们的表现,不管是余笛还是王凯,李琦还是王晰,他们很享受也很真实,不像是在参加节目。

这也是家乡台做这档节目最聪明也最人性化的地方,没有淘汰,只有不停的比赛和交流。就像开了一个为期三个月的临时音乐培训班一样,大家拼命的努力,为了拿到好名次,更为了提高自己。

除了选手之外,节目里的导师同样讨人喜欢。

想不到廖昌永老师居然那么可爱,谈及专业时一针见血的犀利,对年轻选手的包容,对年长选手的严格。这档节目没有他,会失色很多。

刘宪华让人很意外,他终于不用装疯卖傻了。他专业的点评和指导,充分表现了他过硬的专业能力。其实他是个情商很高的人,适时的活跃气氛,缓解选手们的紧张,调节现场氛围等等,不知道为什么他要在别的节目扮演“智障”人设。

尚雯婕虽然专业能力不如两位男士,但是她毕竟也在业内打拼那么多年了,她的经验积累也足够让她对选手给出更实用的指导。并且看得出,她真心惜才,对于那些还在困惑以后出路的选手都是大力举荐,希望大家以后都能有更好的发展。

总而言之,这是一档“极其非常很”值得熬夜看的综艺节目,不仅能学到一丢丢音乐知识,最主要的是能看到一群有颜值有长腿有才华的男孩子(男人们)聚在一起,用热情的拥抱和炙热的眼神,展现什么才是纯洁的男人友谊啊。

已经看完现有八期的我表示,很想魂穿周深,一会儿在阿云嘎怀里,一会儿在郑云龙怀里,一会儿在王晰怀里,真幸福啊!

 3 ) 我是怎么放弃了学声乐这条路的

(日记体,非节目评论)

作为一个英语学习的号,突然写这个,是因为这个节目勾起了童年的一段我以为已经忘却的记忆。

没有人知道,我人生的分水岭,不是大学前和大学后(大学前差等生),也不是出国前和出国后,而是:我彻底放弃学声乐的那天。

生活中的朋友们没人知道我9岁是学过一年声乐的。

从5岁开始就在幼儿园各种汇演中做领唱,初高中都在学校的各种唱歌比赛拿前两名的我,9岁那年被我妈送去学过一年声乐。有老师在我们那五线城市的文化大院每周三晚开课,我妈一个人骑单车搭着我去上课,风雨无阻。那个声乐班同学大多数年纪比我还小(比唱《小男孩》的方书剑看起来还小),没学过乐器的我们全都听不懂乐理课,我们在教室前排懵懂地听懵懂地看老师画五线谱上的蝌蚪,家长们在后排帮我们记乐理笔记。

从试唱课开始,我才发现自己的平庸:

我的声音太细,发声的位置常常不准导致声带易疲惫,但是,我却是最他们中最想学好唱歌的。无奈,10岁开始学校强制的数奥班和作业越来越多,我们家也不是什么小康家庭,我也没有被声乐班选上参加省里的比赛,这个课就自然而然停掉了。

到了中学,数学很差的我偏偏初高中都在重点学校,不管得了多少唱歌比赛的奖,在学习成绩单面前都是被无视的。我妈看得见我的痛苦。我14岁那年的某一天,她居然问我:要不要去考艺术学校,专门学声乐。我当时心里一动——那可是多好的提议,以后再也用不着看数学了!可从我口中蹦出的却是:

"妈妈,我觉得一定要像张学友孙楠王菲那种有独特嗓音的人才适合专门学声乐,我不考艺校!”

想来也许是对自己的语文和英语太自信了?(我的文科也并不优秀只是没理科那么糊😂)

拒绝上艺校的那天,常常在我脑中回放,不是后悔,而是:我真他妈佩服自己,那可是我大学前唯一的特长啊!

由于这个特长在重点中学是被忽视的,16岁开始我再也没机会参加任何唱歌比赛,也没好好地练过嗓子唱过歌。一直到大一,我的心里还是背负着很重的差等生阴影,经常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废物。第一个学期参加了一个系里歌唱比赛,由于中学带过来的不自信,居然连决赛都没进!这件事对我打击挺大,从那天开始,我更觉得自己废物了,连唱歌都不行了......

这种废物一般的感觉,反而让我开始找一些别的喜欢的事情打发时间。

比如:经常去图书馆找喜欢的书来看,或者在发现自己唱歌时的模仿能力居然能用在模仿教材磁带里英语的语音语调上,从而开始了天天听磁带早读1小时、回到宿舍关在厕所里一精听1小时、手洗衣服时跟读1小时的routine 。一个人的时间用在哪里是看的到的。随之而来的是参加各种英语演讲比赛的经历,很快,我忘了自己曾经爱唱歌这件事。

这么多年,听音乐虽然是我从小到大生命中不可替代的爱好,但唱歌这件事,就这样渐渐远离了我。仿佛我从来不会唱歌,仿佛唱歌带给那个差等生少女的那点点自信和荣耀从未存在。

那段关于学唱歌的记忆也被悄悄抹去了,或者,我以为自己抹去了。

一直到看了《声入人心》这个节目。听见当年的声乐班里自己练习过的《送别》《歌唱祖国》还有小时候妈妈在ktv里爱唱的《故乡的云》。那些记忆像开闸洪水一样翻涌而至。

这么多年完全没唱歌是不可能的,同事朋友的局经常会有唱歌这个娱乐,但是我极少认真地唱好好唱一首完整的歌。心中能找到很现实的理由安慰自己:这个特长丢了就丢了,要是还在唱难道能红吗?现在不是还能写文能说外语能搞定客户的挺好的吗?当初选择的是对的吧?

《声入人心》这个节目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看到了36个燃烧的梦想,看到了一个个优秀的人,是如何在收入不高行业前景不好的情况下依然保有对唱歌的热情。

美声歌剧音乐剧是小众艺术,按照鹤鹤和豹豹的话来说:没人看的, 演的人、下面零星坐着看的人都是这个专业的师生, 对于大多数学声乐的人来说,当老师就是最好的一条路。

这是中国音乐剧行业的顶尖A角
这是中国艺术院校歌剧专业顶尖学生

那为什么要坚持下去呢?大多数人没可能红的。今天想来,我早已经有了答案。就像自己曾经写的鸡汤:难道大多数人一辈子不会功成名就,就不活了吗?

如果热爱一件事,它给你带来快乐,这就是无价的。

“热情”这件事,很难得,很稀缺。

当回想一路走来的这几年,能让自己出成绩的,往往是对一件事情不计较结果的“热爱”支撑起的 经年久月的练习。才后来看了一些采访传记,发现在各行各也能出成绩的人都有这种“热爱”。

和唱歌一样,我的英语一直不是我认识的人里最好的。我所在的重点高中多的是16岁能读完一份China Daily, 能看完哈利波特英文原著的同学(这两件事我到了大二才做到)。但是,也许是因为爱吧,我一点都不急:我不够好,但是我有一生来学习语言呀,也许我永远赶不上那些同学,但是这件事带给我快乐啊!这就够了。

唱歌这件事,到底我还是不够爱吧,如果带着功利之心的话。

但是放弃了这个爱好,这么多年没练嗓导致现在完整地唱完一首歌就上气不接下气(小时候我是能一口气五首不喘不走调的),还是遗憾的。因为唱好歌曾经给我带来我的那份愉悦和自信。

我的经历并不出奇,从小到大学校里认识的,跳舞很好、唱歌很好、画画很好但是没去学艺术的同学朋友,现在都在其他行业里,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闲暇时也没在跳舞唱歌画画了。在吃饭面前,看起来没用的爱好,很鸡肋吧。

一直到我看到一个朋友在微博晒出的一副画作

有点生疏,让我感动的是作者多年后拿起画笔的勇气和对画画的热爱

我们都不想再经历一次那样的遗憾。我给她留言:继续画下去吧!画好一幅画的快乐是什么都比不上的吧!她回了我一个“你懂的”表情。

能有一两件这样的爱好,这个人,这趟人生,才不那么无趣吧!

所以要一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吧,变成特长的时候,抓紧它,不要放手啊!Coz no one can take that away from you!

梅溪湖36子,谢谢你们。

今年,我又开始有规律地更新公众号了。上周,我认真地唱了几首歌:

马岛三废大师-喜欢你(Live)- 全民K歌,KTV交友社区 qq.com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爱学英语的职场人Claudia,公众号ID:aixueyingyu77

 4 ) 《声入人心》:一个可能会烂尾的节目

“消除大众对美声的误解“,《声入人心》总导演任洋一句话给节目定了调。听起来颇有艺术使命感,但综艺节目的成功无疑是与商业运作和观众口味密切相关的。《声入人心》一鸣惊人不过是资本和流量的再一次胜利,换汤不换药。至于这个导演口中的艺术使命能否实现其实不是任何有决策权的人所特别关切的事。

形式是新颖的、选手素质是一流的,确实不错; 但三十六位演唱者参赛的出发点某种程度上却大相径庭,笔者以为,这种巨大的差距到后期会给这个实质为选秀的节目带来不小的挣扎。暂且大致把这三十六人分为五类。第一类,国内外一流音乐院校声乐专业学生 (如贾凡,金圣权);第二类,专业音乐剧/歌剧演员 (如郑云龙、阿云嘎、高天鹤); 第三类,已有一定知名度的歌手(如周深、王晰);第四类,接受过一定程度艺人培训(即训练生)的人士(如李向哲);第五类,具有较强综艺效果之人士(如廖佳琳、石凯、陆宇鹏)。第一期结束后的首席名单构成也反映了对类型考虑,六位首席包括:金圣权(纽约大学音乐剧专业研究生,第一类)、蔡程昱(上海音乐学院,第一类)、阿云嘎(国内一线音乐剧演员,第二类)、王晰(中国音乐金钟奖、《我是歌手》,第三类)、李琦(《中国好声音》第二季冠军,第三类)、廖佳琳(以花鼓戏腔调唱Rolling in the Deep走红网络,效果搞笑, 第五类)。

回想之前的爆款歌唱类综艺,如《中国好声音》、《梦想的声音》,甚至更久远的《快乐男声》,选手的参赛出发点却是相对一致的,简而言之就是走红,而《声入人心》却颇有点众口难调的味道。第一类选手大体来说是以走红为导向的,如果只看第一类,你会以为这是一个高配版的《快乐男声》;第二类选手在小众的音乐剧圈已经是顶级明星,这次走出来恐怕不是为了光环,而是为了拓展观众群,毕竟没有观众基数的小众文化是很难壮大的;第三类更简单,名气不够大意味着机会不够多,或者到了转型瓶颈期,上综艺赚多点知名度;第四类和第三类差不多,训练生在团体内难以出头是人尽皆知的事实,作为出品人的刘宪华也有相似经历;第五类选手本人出发点大致是前四类中的任何一种,而他们最终被找来参加则纯粹是为了增加话题度,搞笑也好、励志也罢,这是除却歌唱因素外的重要营销点。

这样的选手构成对于电视台来说是好的,收视率绝对有保障。然而笔者却很怀疑,这档节目很可能不仅不能消除大众对美声的误解,反倒会加深这种误解。所谓美声也好,还是其他形式的小众艺术类型也罢,其存在的合理性在于保持其小众性, 而不是推翻其小众性。保持小众性并不是说观众群的狭小,而是场所、传播途径和知识准入的严格性, 雅俗可以共赏但不能混淆。《声入人心》的误区在于它有意模糊爆款歌星和职业艺术家的界限,这种做法固然会在节目播出期间引发热议,但这种热度不会延续,因为我们国内的艺术环境并不乐观。交响乐团尚有比较完备的编制,而歌剧、音乐剧等却尚处于极不系统的发展状态。要推广高雅艺术,尤其是歌剧、音乐剧(即节目泛指的“美声”),更好的办法是加强长期规划,如增加国内艺术节的多元化和国际化、对音乐剧目和演出周期做长期规划(正如廖昌永老师所言)、建立更多的社区型剧院、常规演出之外增加对剧目和幕后的讲解、为高雅艺术引入更多样化的、更有针对性的宣传方式。这些方面欧美国家走在前面,比较近的,比如香港就做得很好。每年都有香港艺术节如期举办,艺术门类多样且均衡, 囊括歌剧、交响乐、芭蕾舞、爵士乐、话剧等,既有对本地艺术家、甚至小众艺术家的支持,也有来自欧美的重量级艺术家。内地类似的有一年一度的交响乐之春和国家大剧院的各类推广,但是相较而言各种艺术类别区位较为分散、演出周期也不够统一, 于是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并且,内地对于高雅艺术的宣传也比较单一,且质素堪忧。除了超一流剧团(如国家大剧院)在演员造型设计、海报拍摄、线上线下通道能够全部做到精良,其他小规模演艺公司的宣传能力差了不止一个级别。这又回到了资本的问题,然而这个问题不是只有在国内一线娱乐卫视上推一档节目才能解决,香港艺术节的经验可以借鉴。香港艺术节资金来源主要是企业家、银行和拍卖行的赞助,当然还有政府机构的补贴。各类艺术节演出提前半年就会在网上预售门票,宣传地点包括地铁站、公交车站、天桥、高校、剧场、书店、电影院等。也许有人会质疑,香港市场狭小且金融业集中,因而这样的运作方式才成立,即便内地这样做也会收效甚微,但这不是不这样做的理由。任何一个企划(enterprise)在运行初期总不会是坦途,我们必须等待并精耕细作,而不是剑走偏锋试图用流量说话。流量不是不重要,但那绝对不是最重要的。举一个内地的例子,贵阳交响乐团的发展历程。乐团成立于2009年,是当时国内唯一一家民营注资的交响乐团。从一开始票卖不出去到现在场场爆满用了九年时间,对于娱乐圈的流量周期这个长度已经是致命的,但对于高雅艺术而言这个周期却是必需的,甚至算是比较快的。值得一提的是,贵阳交响乐团现在除了占每年演出总量大半的爱乐乐团外还有爵士乐团、音乐学院,且其运行已经完全脱离最初注资的百货公司的业绩,转而依托专项艺术基金。贵阳是国内的三线城市,去年才升到准二线,按常理观众基数绝不会大于北上广深,但即便如此,一种注重质量、容忍初期亏损、贯连社区和教育的有机发展模式都走得通,为什么将这种模式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就不行?更大范围不仅是在地域上,还是在艺术门类上。

如果我们无法容忍较长的发展周期、做不到“精耕细作”,这些小众艺术形式必然穷途末路——要么被流量同化,成为下一个难以持续的爆款,要么销声匿迹,在小圈子里孤芳自赏。无论哪一种都是真正的艺术家的悲哀。所以我们看到《声入人心》中相当多职业音乐剧演员的现身,这是一种妥协,一种尚未细分、发展不均衡的艺术市场里不得不做出的妥协。娱乐资本以此为机会获得免费午餐赚得盆满钵满本不是值得喝彩的事,但是我们却无法避免对娱乐化产品的消费,因为它们随处可见、触手可及,几乎没有成本。而真正走进剧场,算上机会成本,却代价高昂。

因此,《声入人心》治标不治本,并且在娱乐资本话事的语境下目的必然不纯粹、且效果也很有可能适得其反。可以想见,《声入人心》最终选出的所谓的首席当然会名利双收,但之后的包装、巡演云云对于艺术而言恐怕是喜忧参半的事。《声入人心》最后无非是又一次的造星、凹人设,制造热搜,而国内音乐剧/歌剧的生态并不会因此改变。新的观众血液只会看到被包装出来的一个人,而不会真的改变对美声的误解,就算真的走入剧场也只是另一种形式的流量拥趸。对于高雅音乐,这不仅不是好的改观,细想来或许还是更长远的损害。

 5 ) 这个「神级真香选秀」让其他选秀没法活……

(本文首发于【剧毒社】微信公众号,欢迎转发,谢绝任何未经授权的转载)

  做节目,何为“接地气的高级”?

  把小众拍得打动大众,把冷门拍上热搜,hin不容易:

  《国家宝藏》之前,我不知道看文物也能把人看哭。

  《声临其境》之前,我不知道配音比演技还“整容”。

  《这就是街舞》之前,我妈不知道跳街舞的蓝孩其实不是非主流……

  今儿要种草的这档音乐真人秀,绝了:

  我不知道选手们唱的是啥,一句都听不懂,但听完不自觉“握草牛B”脱口而出……

  《声入人心》,新开播的一档美声选秀节目。

  美声……emmm……打扰了……

  相信不少人和我一样,觉得这触及到听力盲区了……

  但看完第一期,“真香”不绝于耳,甚至有人担心【其他选秀没法活】:

  最直观的感受是,这届美声歌手真的和想象中不一样!!

  我以为他们长这样:

  结果他们长这样:

  这是什么偶像剧男主?!

  有评论说某选手长得像金城武,不但没被diss,还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厉害了,“碰瓷”金城武都没被嘲,这是什么神仙选手……

  那么问题来了——

  请一群小鲜肉来唱美声,会不会不靠谱?

  我们对长得好看的人有偏见,而上帝对长得好看的人太偏心。

  这节目神就神在——

  选手们既有偶像剧男主的颜值,又有偶像剧男主的简历:

  原来杰克苏小说里【少爷不但帅破苍穹,还毕业于世界顶级学府,他的成绩单里没有第二名这种说法】的羞耻意淫,在现实中是真实存在的!!

  别的节目是常规操作——

  从实力参差不齐的选手里选出冠军。

  《声入人心》是极端操作——

  直接把别的节目的冠军请来当选手:

  甚至有些选手可以当别的节目的导师:

  这些人的名片给人一种【明明是长跑比赛,但他们一出场就已经到达终点】的感觉……

  因为全员优秀得势均力敌,所以我看综艺节目以来第一次愿意相信——

  他们互夸“你真牛逼”,不是商业吹捧,而是真情实意。

  他们对彼此说“我不如你”,是真的害怕,而不是谦虚……

  网友用“神仙打架”来形容这种王者PK、互相吊打的局面。

  这种大神之间的battle,不论淘汰谁,观众都会:

  所以节目组定的规则很能引起舒适——

  共36个选手,没有晋级和淘汰,只在“首席”和“替补”两个角色间轮换。

  由廖永昌、尚雯婕、刘宪华三位出品人在100天内,经过10轮训练,最终选出6位终极首席,获得全国巡演和发行专辑的机会。

  我看到弹幕里有陈独秀说——

  “这些选手根本不care当首席巡演发专辑吧?人家本职工作就是首席,本来就在巡演发专辑……

  神TM说什么大实话呢你!

(咳咳,不开玩笑,聊回主题)

  第一期节目,不少宝藏男孩都红出圈了——

  中央戏剧学院的仝卓,长得像刘昊然。

  让他第一个出场,节目组很有心机了。

  准备换台的女观众们立马理智的放下了遥控器。

  少年感的长相却意外是很醇厚、很MAN的声线,这份惊喜可以说是一百昏了。

  除了长得太帅容易分散我听歌的注意力,其他没毛病。

  生活中也反差萌满满——

  爱喝娃哈哈AD钙奶……(手动白眼)

  同样靠颜值出圈的还有沈阳音乐学院的蔡尧:

  真的不好意思叫他小哥哥,毕竟人家今年才19岁。

  业务能力完全不拖颜值后腿,当年艺考声乐专家组全国第一。

  这次因为紧张有点小失误,开头没跟上拍子,但我当时正在疯狂舔屏完全没注意……

  同属于“门面担当”的还有黄子弘凡,也是个19岁的小弟弟:

  毕业于世界名校伯克利音乐学院,王力宏的校友。

  各种萌萌的小表情,很难想象小奶狗唱美声的样子……

  第一期所有选手公认“最期待看他表演”的是这位——

  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全A成绩硕士毕业的贾凡。

  茱莉亚音乐学院被誉为“音乐界哈佛”,非常难考,更别提全A毕业了。

  如此神仙学历,贾凡却首战扑街……

  以极好的完成度献唱了哈萨克民歌《手挽手》,却拿了个“替补”席位。

  被指技巧无懈可击,但缺乏打动人心的激情,好歌好嗓好无趣(听完确实有这种感觉……)

  成也完美,败也完美这是学神唯一的死穴……吗?

  记住这位名叫高天鹤的选手,他真的很敢讲:

直指贾凡的平凡配不上茱莉亚的不凡

  万众瞩目的选手遭遇滑铁卢,不被看好的选手却一鸣惊人,芒果台真的很会写剧本——

  用花鼓戏唱《rolling in the deep》的廖佳琳,之前以“神曲制造机”的封号上过《快乐大本营》。

  看他唱歌真的会想到龚琳娜:

  这种恶搞派来参加美声节目,大家都以为他是来搞笑的。

  结果苍了天了,他是最大黑马!

  是什么神仙脑洞竟然用《笑之歌》混搭《Opera2》,飙海豚音那段相信不少人当场就在电视机前跪下了……

  惊艳全场,三位评委全部给他盖了“首席”大红章。

  只有一个人觉得他不行,是之前觉得贾凡不行的高天鹤:

  哇,小老弟你有点狂嘛!

  diss张三diss李四diss王二麻子的,你有很强吗!

  见了鬼了,他确实很强……

  郑重介绍一下:高天鹤,假声男高音,美国圣荷西国际声乐大赛一等奖。

  他唱的那首《炫境》,难度极高,没有一句歌词,照样惊艳的一身鸡皮疙瘩!

  凭吐槽其他选手走红,又凭实力让等着吐槽他的人无话可说……

  第一期节目播完,高天鹤凭借迷之魅力重新定义了这三个成语:

  像高天鹤这么skr又这么严格的人,谁何德何能有这种荣幸能获得他放的彩虹屁:

  高天鹤这段堪比晋江文的彩虹屁,是夸郑云龙的。

  就是这位撞脸金城武的小老弟:

  他有个外号叫“音乐剧王子”,是“中国音乐剧的绝对男一号”。

  参赛的个人信息表上“业内偶像”一栏,他没填。

  因为他没有偶像,他的目标是:

是个狠人,不愧是高天鹤的偶像。

  郑云龙的实力也绝对配得上他的自信以及高天鹤放的彩虹屁。

  节目里他献唱的《就在这瞬间》 ,零!失!误!

  用高天鹤的话说就是,“好像看了一场电影一样”,相当震撼。

  特别圈粉的是,这种从小被夸到大的天之骄子,面对吐槽心态却出奇的好。

  网上有人说他不像金城武,像三星堆……(你们是魔鬼吗?),他不但没生气还开心的晒了和三星堆的合影:

(举着锅盖说一句)确实有点像……

  不但有王子的魅力,还有王子的气度,还没偶像包袱,pick了pick了!

  除了靠颜值、实力圈粉的,还有靠不按套路出牌圈粉的——

  年纪最小的参赛者石凯,00后一枚。

  穿着运动服唱美声,没sei了……

  自己穿错衣服还起哄别人:

  你一个穿得像初中生的人,怎么好意思嘲笑别人穿得像伴郎……

  一边唱一边各种小动作卖萌,还说这是歌词需要,还怪“这首歌太花里胡哨”……

  到底是什么花里胡哨的美声歌曲需要配合摸头卖萌这种小动作……

  相信大家也都看出来了——

  好好的一个美声节目,却一点都不“高冷”,凡人也能看的很开心。

  好好的一群美声选手,却一点不像刻板印象中穿着燕尾服的胖大叔,颜狗照样乖乖舔屏。

  人帅但不花瓶,曲高但不和寡,是所谓“接地气的高级”。

  人好看,歌好听,梗好笑,这才是选秀节目的正确打开方式。

更多神剧吐槽尽在【剧毒社】微信公众号:

 6 ) 听贾凡唱歌,就像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

人如其歌,歌如其人。

事实上我是不喜欢听opera的,包括京剧等一切广义的opera,所以没怎么听过,也就谈不上听得懂。但是索性的是到现在贾凡在声入人心的舞台上(包括花絮和粉丝群)并未唱过歌剧,那我就还可以主观意识地从情感表达等方面表达我听后的感受。

其实从贾凡刚出场长那首新疆民歌《手挽手》我就注意到他了,饱满而有魅力的声音,整体无懈可击——这是我的第一感受,和他是否茱莉亚全A无关,毕竟刻薄如我,这个标签一出来,我就是带着批判的眼光看待他的演唱的。

后来评委从民歌的角度来评判,我觉得多少有些不公平,这么多年学的是歌剧,对民歌的理解怎么也不可能像本专业这么深入。不过贾凡现在在波兰读博,日后应该会对民歌有更深入的了解吧。纯属主观臆测,因为前一阵刚好看了一部波兰电影,名叫《冷战》,以波兰民歌为主线串起了整个国家和时代以及在大环境下人物的悲剧性命运。拍的极美,这几年都没看过这么有艺术性的电影作品了。

贾凡显然是非常自信的,在他的专业领域,坐候选只是为了表示下谦虚,他应该从来没想过评委竟然会不让他上首席吧。虐可以固粉!这是芒果从最开始的选秀就一贯秉承的策略,这次再次奏效了。

贾凡的自信还表现在试唱完毕,自由组合开始,贾凡一再表示他要带鹏鹏上舞台,给他插翅膀。这显然是他估量了所有选手的实力以后综合判断的结果,他就是有这个自信,只要和他合唱,他俩就必然可以上首席。

自信有两种,一种是毫无品鉴能力的盲目自信,一种是建立在扎实的业务能力上的自信,贾凡毫无疑问属于后者。

从《跟着你到天边》这首歌的表达来看,贾凡的声音就像一团棉花,松松包裹着一尊晶莹剔透的水晶艺术品,这团声音时让时托,让这尊水晶透过温暖的棉絮在镁光灯下闪烁出最美丽的光芒。互相成就才促成了这首歌的成功,我想这是贾凡音乐素养的直观体现了。

我还很喜欢“声入人心”官微放的一段花絮,台下贾凡和刘彬濠合了“Happy Heart”这首歌。

高下立现!我想这应该是大部分听过这首歌的小伙伴们的感受吧。贾凡的声音松弛清亮又富有张力,可以只用一个字形容,“美”,比起声音本身,我更喜欢的是他对歌曲的表达。

无论是写作还是电影,需要有节奏,需要有情绪的铺垫,需要有起承转合,需要有高潮和回落,再牵动大家的情绪冲入云霄。贾凡在“Happy Heart”这首歌曲中声音的表达,就像一出戏剧,是声音传达出的戏剧张力本身。如果说舞台剧演员是用表演传递情感,那么音乐剧演员就是在用声音传递感情。嬉笑怒骂,喜怒哀乐的表情贾凡用他的声音做到了(虽然他学的是歌剧)。

作为喜欢圣桑和毕加索的我个人来说,我还是从某种程度上同意高天鹤的说法,“太像一个中规中矩的优等生。”

稳,是优点,但是同时可能会带来没有惊喜的问题。当然这可能和贾凡的性格有关,听说他是金牛座?

作为一个“直抒内心”(引号表示加重)艺术从业者,其实想要隐藏自己的内心是很有难度的。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喜欢什么样的作品,自己的作品就会呈现出同样的状态,等于扒开了自己展示在众人面前。想改变是很难的,当你在艺术呈现上努力做出了和自己截然不同的改变,你还是那个你吗?你还会满意自己的作品吗?

不过突破舒适区还是有必要的,贾凡在粉丝群唱过两次《阿楚姑娘》,这首歌不说他在情感上的表达,只说声音本身。这首歌从目前来看,似乎已经超出了,贾凡对通俗歌曲音域,范围内的演绎。低一个key的版本高音舒服了,可是低音下不去,于是唱了高一个key的版本,低音稳了,可是高音处又颤颤巍巍。完美通常代表了距离,同志还需努力,反倒让我有了一种别样的亲切感。

最后一句话总结,无论是贾凡的歌声,还是他整个人在节目中气质。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应该是最贴切的描述了。

彩虹屁结束,比心~

 短评

表演完后刘宪华:balabala廖昌永:balabala尚洁雯:嗯,哦,对,啊对

3分钟前
  • Gentleman
  • 推荐

因为Henry看的,节目真的很不错。选手们干干净净展现实力,适合我这种没那么年轻的人看。因为不喜欢画浓妆或者过于单薄的孩子们,这里各个身材挺拔有气质,哇~出品人很专业,能够一针见血点评选手们的不足,帮助孩子们进步。希望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领域发光发热。

7分钟前
  • 陈墨
  • 力荐

还蛮期待尚雯婕的,创作鬼才

9分钟前
  • 且听风吟
  • 还行

若只如初见。。。。一声叹息

10分钟前
  • makoto
  • 力荐

1.芒果台真的是个高级鸡 又是一个小众高端市场的节目 水花应该会比幻乐之城大2.网络喷子别骂刘宪华了 他的音乐才华是很棒的 他比最近任何一档音乐节目的小鲜肉导师(不点名)都有资格3.芒果台太抠了 三个导师稍显单薄 咖位也不算大 再加一个龚琳娜或者迪玛希感觉又能加些分 幻乐之城倒是投资很大收效甚微 第三期更新:评委终于变多了,但是廖昌永走了不开心

14分钟前
  • 天猫超市招财猫
  • 力荐

我看的是综艺吗?不!我看的是爱情!

18分钟前
  • 發條兔子
  • 力荐

呵呵,这个结果,真是什么节目都看脸啊。//一群姐妹比唱歌,好听。

19分钟前
  • Clarence
  • 还行

这两年品相较好的综艺之一。相比之前《幻乐之城》的media convergence,这种在专业性上做到极致才永远是对的。虽然还是延续近年说唱、街舞等具体的子类的才艺竞技节目的思路,但在姿态上颇有和diss天diss地的流行文化唱反调的意味——美声和hip hop都算不上什么mass culture,但在艺术传统上还是有所谓的“高雅”与“通俗”的划分成见的。以第一集来看,凭借相对上乘的选手质量平衡住了音乐性与综艺效果之间的尺度,至少新鲜感不错。廖昌永整体上是学院派的,讲Bella Canzone,但也能欣赏多元性,尚雯婕偏电子,刘宪华偏流行,感觉后期mix和featuring有的玩。// 节目接近尾声的感受:表演温温的,选手奶奶的,几乎没有一个亮眼的改编,一手好牌打烂了。

22分钟前
  • 小田切梨
  • 还行

除我是歌手外,近两年看到最惊艳的节目,学员随便拿出去都是别家比赛里冠军啊。三个导师也完全吸粉。廖昌永不愧是教授级别,点评都很全面有高度,为人亲和,尚雯婕对学员作品都很熟,讲起学员背景如数家珍,最惊艳是刘宪华哇,很敏锐的音乐感,对音乐很谨慎严格,点评到位,而且很暖啊。大赞👍

26分钟前
  • 虫儿飞
  • 力荐

看到第09期。干净利落的专题竞演真人秀。从主打通俗音乐的《我是歌手》到舞台剧形式的《幻乐之城》,湖南卫视拓展大众娱乐边界的野心可见一斑:电视市场的激烈竞争总能带来惊喜。这次推相对小众的声乐表演,卡司华丽却不足为圈外人道:为平衡专业水准与市场反响,出品人与选手的安排见得到颇费踌躇的苦心——他们在节目中的互动也大体兼顾了艺术性和综艺感,即便有设计成分也是难能可贵。两期以降,呈现形式借鉴同类型综艺经验、情境设计坚持音乐性第一原则,内容大体是半场公演、半场筹备下一场公演——非音乐要素控制在刚刚好的程度内,整个的处分十分干净漂亮:喜欢歌剧、音乐剧的人推荐一看。如用专业设备细听,演唱部分真是很值得品鉴、推敲的。按某女性朋友:“那么多新鲜素净有实力的帅哥,还需要计较其他吗?”——也是不错的角度吧(笑)。

28分钟前
  • Adnois
  • 推荐

他们不歌唱祖国和战狼,他们歌唱艺术和爱情。

30分钟前
  • 不良生
  • 推荐

湖南台能做的,有的台真的不行。

35分钟前
  • 水中贵族
  • 力荐

化妆师的裸妆技能好评,拔高了男生们的气质逼格,和那些low穿地心的黑眼线们对比强烈。

36分钟前
  • X
  • 力荐

这个五星是给郑云龙的,没想到时隔一年还能听到《就在这瞬间》,一年前因为《变身怪医》认识他,真的是怀着赤子之心的人呀,他说他不会转行,会一直演音乐剧,参加节目就是为了让更多人走进剧场看音乐剧,太好了!期待下一期的阿云嘎,看来节目组是看出阿云嘎和大龙的cp取向了

39分钟前
  • 凌子本凌
  • 力荐

精品节目

42分钟前
  • Burning
  • 力荐

哪来这么多神仙下凡啊……

44分钟前
  • 🌈Mr.Craner
  • 推荐

我好羡慕周深,他能在王晰怀里哭、在郑云龙怀里哭,还能有阿云嘎的爱的抱抱。这待遇,别说输给余迪了,输给梁朋杰我都愿意!

45分钟前
  • Atsai
  • 力荐

当软色情片看的 清一色王子般的高质量美男 发出各类平常很难听到奇艺声音 高叫低吟 啊.............必须瘫在沙发上看 被迷晕到完全没力气坐起来

48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学艺术的小哥哥们真的吊打隔壁土偶啊

50分钟前
  • DemO苗
  • 力荐

湖南台往小众路上越走越远了哈哈哈

55分钟前
  • 啊辉是粒灰尘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