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莎和熊 第3季

动漫俄罗斯2018

主演:内详

导演:内详

 剧照

玛莎和熊 第3季 剧照 NO.1玛莎和熊 第3季 剧照 NO.2玛莎和熊 第3季 剧照 NO.3玛莎和熊 第3季 剧照 NO.4玛莎和熊 第3季 剧照 NO.5玛莎和熊 第3季 剧照 NO.6
更新时间:2023-11-25 20:53

详细剧情

《玛莎和熊》是俄罗斯家喻户晓的系列动画片,可爱、伶俐的玛莎和憨态可掬的大熊以充满了童趣的故事、热闹轻松的情节和活泼顽皮的表演。

 长篇影评

 1 ) 《玛莎和熊》:你家的熊孩子,并非不听话

家有熊孩子,你干活时他来捣乱;你刚收拾好的屋子,转身就被他弄得乱七八糟;好不容易有个周末想睡到自然醒,偏偏他六点半就醒来。遇到如此种种,怎么办?答案可以从《玛莎和熊》这部动画片中寻找!

3D动画《玛莎和熊》是俄罗斯儿童最喜爱的国民动画之一,被称为"国宝级"的动画片。这部动画片中,大熊憨厚善良,玛莎顽皮可爱,是个不折不扣的"熊孩子"。从初次相遇开始,玛莎除了睡着的时间,其余总是各种闯祸、搞笑,让憨憨的大熊无法安静下来,然而大熊仍然无微不至的照顾着顽皮的小玛莎。

这部动画片早在2009年就开始播出,每一集动画只有七分钟左右,一集的制作时间长达6到9个月,用漫长的制作周期确保了每一集的质量。也正因为如此,这部动画片目前已经被制成30多种语言版本在100多个国家/地区播出,成为世界知名度最高的动画片之一,每集都能在YouTube上获得将近15亿的点击量,还曾以超过33亿的单集播放量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

《玛莎和熊》用欢快的节奏讲述着小玛莎和大熊的故事。这部动画片之所以能够在海外大获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这是"一部为数不多的能让父母和孩子都爱看的动画片",从中我们能看到幼龄儿童的身影,并从中得到启发。

一、"调皮"不是孩子的本意,这是他们成长的必经之路,正确看待孩子的淘气行为是我们正视这个问题的第一步。

故事一开场,在农场里,动物们在农场里悠闲地生活着,小羊在吃草,小猪在睡懒觉,小狗在喝水,一辆火车经过,大地都震动了起来,但动物们仍然淡定地做自己的事情。然而,听到玛莎"叮叮哐哐"坐着水桶从房子里出来,他们一下子赶忙躲了起来,生怕玛莎找到他们。

这一幕对已为人父、为人母的家长来说,应该再熟悉不过了。几乎每个带过孩子的家长都会觉得自己的孩子太调皮,伤脑筋。家有熊孩子,疲于应对,恼火到极点时,恨不得消失在地球上。

洛克的〈教育漫话〉中有这样一段话:鞭挞或呵斥是应该谨慎地避免的。它只是弥缝了目前,使伤口结上一层皮膜,对于痛楚的核心仍然没有触到。只有出自内心的羞耻心和不愿见恶于人的畏惧心,才是一种真正的约束。

孩子体能发展迅速,纯真、活泼好动、幼稚是他们的天性,许多"调皮"的行为中,还蕴含着孩子们探索这个世界的好奇心和认识这个世界渴望。那些在大人眼中"破坏性"的行为中,隐藏着许多积极向上的因素,如好玩、好动、好问是孩子们探索求知的表现。我们不能完全站在成年人的角度看待,斥责他们,不能认定"调皮"的孩子就不是好孩子。 孩子成长的每一天都是无可复制的,孩子们的成长没有彩排,每天都是现场直播,无法倒放,一旦错过,就再也没有了。明白这一点之后,家长能做的,是好好陪伴他们成长,并开展正确的引导。

二、用平静的心绪对待孩子的合理诉求,读懂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语言。

熊熊正在河边钓鱼,玛莎对装在盒子里的蚯蚓好奇不已,对这种长长的、蠕动的小动物充满了吸引力。正观察之时,又一个不小心就把盒子打翻,这下好了,蚯蚓全跑了。

冬天,下了很厚的一层雪。玛莎不断问熊熊,雪地上的脚印是谁的。熊熊很耐心地解释,哪个脚印是兔子的,哪个是狼的,哪个是熊的。然而,讲很多遍,玛莎依然不解。

动画片中的许多情节像极了生活中的孩子与父母。

孩子们热衷于"帮倒忙"。你想扫地,他屁颠屁颠地跑过来帮忙。他一把抢过你手中的扫把和撮箕,乱扫一通,结果要本来已经打扫干净的地方也到处散落着垃圾,一地鸡毛,欲哭无泪。本来即将完成的一件家务事,瞬间就被熊孩子改变了。

辅导孩子写作业,你用自认为最简单明了的方式解释给他听。讲了一遍又一遍,不断引导,他就是无法理解。你的心中燃起熊熊烈火,为什么简单都听不懂?为什么讲了这么多遍还是错了?为什么......结果,你开始歇斯底里的怒吼,怒目金刚式地斥责他,他委屈地哭了。

明清时期的思想家黄宗羲的 《明儒学案·白沙学案·语录》中有这样一句话:疑而后问,问而后知,知之真则信。故疑者,进道之萌芽也。

从疑到知再到疑,这是获取知识的真实过程;疑问到发问到追问,清晰地勾勒出学习能力渐进提高的轨迹。

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的大环境下,许多家长已在考场上身经百战,做小学的加减乘除肯定是易如反掌。但对孩子而言,数学对他们而言是全新的世界,要求他们一下子就能适应数学的思维,这种做法无异于让入门级菜鸟去对战终极大怪兽。许多人小学做加减不也得掰着手指头计算嘛。

最近《奇葩说》的詹青云引起了大众的注意,甚至有人说,"养女当如詹青云"。她是担得起这话的,游历过20多个国家,贷款100多万留学,是香港中文大学经济学学士、政治学博士肄业,哈佛大学法学博士。这么多光环背后,更值得注意和思考的应该是她的成长历程和家庭教育的方式。

她说,自己的成长靠的是一次次的转学,从小学到高中,她经历过6次转学,高频次的转学让她时常是班里的落后分子。她被骂是"笨猪",还有人说她"是马尾巴穿豆腐,提不起来了"。当自信心和自尊心大受打击的詹青云去找妈妈诉苦时,妈妈总是积极乐观地拍着胸脯告诉他"别着急,妈妈能掐会算。妈妈算过了,你到了四年级,就会变成'好学生'了。"一直高一,她的成绩才慢慢有了起色。这期间,詹青云的成绩并没有妈妈"算过的"那么好,父母一直没有加更多的压力给她,总是给她足够信心,鼓励着詹青云相信自己。

詹青云父母更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与孩子平等对话,也没有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的身上。很多时候,孩子已经知道自己没有做好,外界的不认可已足够让孩子难过,父母的批评和教训无异于在孩子的伤口上撒盐。

当父母理直气壮责备孩子哪些方面没有做好时,也应当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期望值定位是否准确。当我们在教孩子如何做人时,其实孩子也会用行动教我们如何做合格的父母。

孩子的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有时跟我们是不一样的,要善于听懂孩子的语言。

比如,你想喝水,年幼的孩子想帮你端过来。实际上是想说,他长大了,可以做很多事情了,也希望得到父母的注意和表扬。

有个朋友告诉我,每天下班回到家,明明她的孩子前脚刚跨进门,她后脚就到家了。她的孩子还是会略带委屈地抱抱她说:"妈妈,你怎么才回来,我都等你很久了!"孩子的心中,妈妈占据着无可替代的地位,心理上安全感很大一部分来源于母亲。孩子对时间流动的快慢或许并没有形成清晰的概念,孩子实际想表达的是对妈妈的依赖,即使一分钟不见,都觉得时间很久。

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他想要在力所能及的范畴内证明自身的成长,证明他已在这个世界占有一席之地。也许表达上与成人所理解的方式略有偏差,但是只要做父母的用心解读,就能发现隐藏在孩子语言和行为之后的秘密了。

三、精心引导,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能力和承担决定的勇气。

龚自珍的《病梅馆记》中有这样一段话:“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

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倡的两大教育理想:一是"有教无类",二是"因材施教",前者提倡教育公平,后者提倡个性化教育。几千年来,人类一直在努力推进这两大教育理念的的实现,但是到至今还没有真正实现。作为家庭教育中重要的参与人员,孔子的观念对父母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努力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尊重孩子的意愿,不会以"为你好"为借口,将个人的意志强加于孩子身上。 孩子不应该成为个人未完成梦想的延续,也不应该是承载家庭希望的"容器",他是他自己,有他自己的想法、兴趣。

最近在豆瓣上有一个热议的话题:“如果完全按照父母对你的人生规划发展,现在的生活是什么样子?”人生的不同阶段,总是要作出选择,可以说,我们的人生就是由无数个选择汇集而成的结果。

对于这个话题,很多人做出了回答。按照父母意愿,可能是考研、读博,然后当大学老师;也可能是在高大上的单位上着班,过着一生衣食无忧的生活;亦或是当老师、考公务员,总之,中国父母眼中人生最好的那一条路就是最安稳的那一条。对参加话题的发言略作总结:顺从了父母的安排,现世安稳,未免有点遗憾;按照自己选择去走的路,纵是崎岖曲折,也乐得潇洒。

为何明知前路崎岖,还是要选择去走那一条路呢?每个人对自己的人生期许都不相同,你想要平淡如水的安稳生活,他内心却对轰轰烈烈充满期待;你想要在平坦的公路上安稳行驶,他却想要开展极限挑战,飙车飞驰,极速冲刺,体验别样的感受。

《小欢喜》中,乔英子生活在一个典型的离异单亲家庭中,父亲缺位,母亲几乎把所有精力放在女儿身上,带给女儿无微不至的关爱,同时也有无处遁形的压力。母亲一句"我是为了你好",让英子不得不接受母亲的所有安排,即使她心中并非所愿。

英子无力承受准备跳海的那一天,母亲问她:"妈妈不明白,你为什么非要去南大呀?"

英子说:"我就是想要逃离你!"

最后,英子被救下来了,她嚎啕大哭:"爸爸,我是不是病了呀?"

许多的选择,其实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以爱的名义,对孩子进行道德绑架,强行把孩子变成父母心目中的样子,或许反而会折断孩子的翅膀,让孩子一生都负重前行,无法再自由飞翔。

这并不代表着放任孩子,而是要在自身的人生经历的基础上,教孩子善良、承担、自信,让孩子成为一个能独立思考并对自己所作出的选择有承担的勇气。当他有一天离开了象牙塔,走向社会,面临风雨之时,他才能辨明自己的方向。耄耋之年,他将无悔自己的一生。

推荐阅读:三十岁的你,缺少的只是一份工作吗?

都挺好

 2 ) 这部战斗民族的动画片,我给满分

一想到战斗民族俄罗斯,你会联想到什么?

2017年俄罗斯《晨报》报道:两个逃票的年轻人,徒手打伤了一头熊。第二天工作人员发现的时候,棕熊昏迷不醒,两个年轻人站在一旁。据报道,棕熊多处缝针,头部就达9针之多,连獠牙都被打断。

下雪天对于战斗民族来说,是绝佳的游戏时间,他们可不是打打雪仗,堆堆雪人那么小清新,而是......跳楼极限运动,就像这样:

之所以被称为战斗民族,就是因为画风剽悍,行为硬核,还硬核的那么诚恳坦率。那么,战斗民族的动画片是怎样的呢?俄罗斯的小朋友从小受到的教育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给大家介绍一部战斗民族的动画片——《玛莎与熊》。

一.《玛莎与熊》好看在哪里

《玛莎与熊》讲述的就是小女孩玛莎和大棕熊之间的故事,小女孩玛莎无意中来到了大森林,碰到了正要冬眠的大棕熊,你猜猜战斗民族的孩子会不会让棕熊安稳的冬眠呢?故事就从这次相遇开始。这是一部风靡全球、点击量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亲子动画,目前豆瓣评分9.6分,口碑炸裂。该片不仅在俄罗斯家喻户晓,还被制成30多种语言的版本,在100多个国家/地区播出。

  • 战斗民族的幽默

棕熊生活的大森林,环境优美,除了棕熊住的木屋外,丝毫没有被人类强行改变的痕迹,除了棕熊外,森林里还住着小兔子,大灰狼。按照已有的经验,在通话故事里,大灰狼总是捕食者,小兔子总是被吃掉。但是自从玛莎来到森林后,一切都变了。这也是战斗民族的幽默梗。和大棕熊相比,玛莎的体格实在是太小了,就像拇指姑娘那样小,但是小小的身体里藏着巨大的能量,玛莎可谓是名副其实的“熊孩子”,连强壮的大棕熊见到玛莎都头疼。

有一集的剧情是这样的,两头大灰狼看到大棕熊的冰箱里存着很多食物,于是把玛莎绑架了,想要要挟棕熊交出食物,没想到棕熊居然悠闲的喝起了茶,而另一半,两头大灰狼被玛莎的过家家游戏逼得快疯了,而且伤痕累累,当大灰狼再次来到棕熊家的时候,发现有一封回信,信上写着“愿意让玛莎回来,但要用一桶蜂蜜交换”,两头大灰狼如获大赦,不仅把玛莎送回来,而且还送来了一桶大大的蜂蜜。

还有一集,玛莎调皮毁坏了棕熊的圣诞树,不仅如此,她还徒手扳动铁轨把手,让圣诞老人栽了一个大跟头,受伤的圣诞老人只好让玛莎和熊去帮忙送礼物。

玛莎仿佛是一个永动机,又充满好奇心,古灵精怪,她经常把棕熊的屋子搞得一团糟,又或是破坏了棕熊原本的计划,但是大棕熊除了扶额叹息,无可奈何之外,从来没有吼过玛莎,连一声责骂也没有,只能默默地把玛莎搞得一团糟的屋子收拾好,当玛莎调皮累了,再把玛莎放到床上睡觉。

  • 真诚与爱

这部动画片里,居然一丝暴力都没有,你敢想象吗?我们在国产的一些动画片里,常常能够看到好人与坏人的对抗。比如说《喜羊羊与灰太狼》,灰太狼总是想要吃掉羊村的羊,然后想尽了各种办法,最后都是以倒霉为结局。而《黑猫警长》简直就是我童年的阴影,比如说母螳螂吃掉公螳螂的那一集,真是吓坏我了。

但是在《玛莎与熊》这部动画片里,不仅森林环境优美,几乎每一帧画面都可以当成屏保,而且没有任何一幕暴力的场景。就算是两头大灰狼饿的要死,也只是想偷大棕熊冰箱里冷藏的食物,他们没有丝毫想要吃掉玛莎的念头,只是采取了“绑架”的手段,并且这场绑架也出乎大灰狼的意料,自己竟然成了玛莎过家家的伙伴,而且一直被玛莎打针。

玛莎虽然调皮捣蛋,总是无意识的搞了一些破坏,但是玛莎并不是故意搞破坏的,这是孩子的天性。其实幼小的孩子都和玛莎一样,都是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只是不知道哪些是不该碰的,哪些是禁区罢了。有一集,玛莎不小心打坏了棕熊的果酱,棕熊没有责怪玛莎,只是伤心的去找一些水果重新做,玛莎想要弥补,于是集中小伙伴们,为棕熊做了一大堆果酱和蔬菜。棕熊美餐一顿后安稳的睡着了。玛莎也是在犯错中,不断地学会共情,渐渐成长。而玛莎的成长,都是来源于棕熊的爱。

二.女孩子的身体里都藏着玛莎,父亲都应该表现为那头熊

看完这部动画片,除了欢声笑语之外,还有很多教育的启发,故事的主角是玛莎和一头熊,讲述他们的友情,但其实,这又何尝不是父女之间应该有的关系呢?女孩子的身体里都藏着玛莎,而父亲都应该像这头大棕熊一样表现。

  • 用爱包容孩子的错误

玛莎很调皮,对什么都很好奇,总是给棕熊制造各种各样的麻烦。玛莎不仅烧毁了棕熊的圣诞树,毁掉了棕熊熬煮的草莓酱,还让棕熊的爪子套在玻璃瓶里。但是棕熊从来都没有责备过玛莎。圣诞树烧掉了,棕熊就扛起锯子,到森林中再砍伐一棵,草莓酱洒在地上,棕熊就拿上篮子,到森林里再去采摘果子,重新做一瓶。棕熊虽然块头很大,但是对待玛莎却极尽温柔和耐心。

没有批评,没有指责,棕熊就是用一种特别简单的方法——再来一次,让玛莎知道了什么才是正确的做法。当棕熊跨上篮子去采摘果子的时候,玛莎想着给棕熊重新煮一锅果酱。当棕熊睡着了之后,玛莎轻轻地把套在棕熊爪子上的玻璃瓶取下来。平时的玛莎调皮捣蛋,甚至在熊熊冬眠的时候,也要棕熊起来陪她玩。但是玛莎竟然也学会了轻轻取下玻璃瓶,这就是在爱和包容中的成长。玛莎学会了共情和表达爱。

  • 用耐心等待孩子成长

我和娃一起看了《谁的脚印》这一集,简直要笑疯了。玛莎和棕熊一起去雪后的森林里,发现地上有大灰狼和兔子的脚印。玛莎就问脚印是谁的,大棕熊用了各种办法教玛莎辨认,但是玛莎总是猜错。没想到最后剧情来了一个大反转,地上大灰狼的脚印居然真的是兔子踩上的,是用高跷踩得。大棕熊简直目瞪口呆。

但是看完之后,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孩子的接受能力和认知能力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不是说揠苗助长就能够加速孩子的成长的。我家娃现在还不太能够辨认所有的颜色,说实话,有的时候有点着急,教了一万遍的红色混在多种颜色里,孩子就找不出来了。再看看网上那些辅导作业被气出心梗的家长,我觉得这部动画片真的是说出了家长们的心声,辅导孩子学习,真的太难了!但是棕熊在教玛莎辨认足迹的时候,用到了各种教学方法,唯一没用到的就是吼叫法,更加没有说出:“你真笨”这样的话。

还有一集,棕熊当玛莎的老师,教玛莎数学,玛莎总是偷偷地吃掉教学用具苹果,棕熊于是不断地换其他的课程。玛莎在课上的表现并不是很好,甚至说有点不开窍,还想要破坏教具。但是棕熊只是制止住玛莎的行为,并没有做过多的评价。在《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里,芭学园的校长也是这样做的。他没有用说教的方式,让孩子不要乱涂乱画,而是让孩子充分的在地上画画,然后自己用水擦掉的方式,让孩子学会了爱惜环境。

棕熊在陪伴玛莎的成长过程中,极尽耐心,这让玛莎有了足够成长的空间和时间,也有了足够的信心。

  • 坚守底线,以身作则

棕熊虽然对玛莎非常的包容,但是在原则性的问题上,却丝毫不让步。玛莎因为扳动了铁轨的把手,更改了线路,导致圣诞老人跌伤。玛莎抱着一大堆礼物准备出门,棕熊挡在门口,告诉玛莎这些礼物是大家的。玛莎只好跟着棕熊一起去给森林里的小动物送礼物,直到最后一个,玛莎都没有再想着拿走礼物,而棕熊自始至终都陪着玛莎。棕熊能够坚守底线,并且能够以身作则,实在是让人佩服,这对父母们也是很大的一个启发。

我们常常说“言传身教”,将儿子送进斯坦福大学的诸葛越说,孩子不听从说教,孩子只会模仿。所以,作为父母,我们如果让孩子少看电视,自己却一直抱着手机,这又何来说服的力量呢?所以,坚守底线,以身作则,是大棕熊给我们上的很好的一课。

三.走进自然,才能调动孩子的内在力量

在《玛莎与熊》的第一集里,玛莎调皮捣蛋的能量从小动物们躲起来就可以看出来。小狗躲在狗舍的天花板,羊躲在树后,还有猪都在井里。百无聊赖的玛莎,追寻着蝴蝶来到大森林,为了躲避蜜蜂,玛莎来到了棕熊的房子里,并且把棕熊的房子搞得一团糟。棕熊回来傻了眼,龇牙咧嘴想要吓唬玛莎,但是玛莎一句“抱抱”就融化了棕熊的心。

玛莎的“破坏力”实在是太大了,她想要和身边的动物们一起玩耍,但是动物们见到调皮的玛莎都头疼。这些动物们包括棕熊在内,何尝不是疲于应付永动机的孩子们的父母呢?

有的家长抱怨,孩子就像是永动机,充电5分钟,能活动一整天。带孩子实在是太辛苦了。有的时候孩子在家里搞破坏的时候,家长没有耐心就会吼着让孩子听话。但是,《玛莎与熊》告诉我们,其实孩子体内的能量是很大的,对世界的好奇心,极力的想要探索世界,其实正是“破坏力”的来源。在史蒂夫·比达尔夫《养育女孩》这本书里就提到:“保护孩子的内在力量。” 在孩子小的时候,不要用性别束缚孩子,让孩子走到大自然中,充分的调动感官,去感受去观察这个世界,这对提高孩子的敏锐度有很大的帮助,只有先充分的使感官发展,才能更加的敏锐和聪慧。

并且,和大自然越能和谐友好的相处,越有利于培养孩子强大的内心,因为孩子可以更好的释放压力和情绪,解决复杂的问题。

真的想不到,剽悍的战斗民族,竟然能拍出这样清新自然充满爱的动画片,大人小孩都适合看《玛莎与熊》,孩子可以看到他们自己,大人也能够从中得到启发,看到教育的智慧。

愿我们,都能让孩子成为玛莎那样无忧无虑,单纯快乐的孩子,大人能够做到用耐心爱心责任心和智慧教养孩子。

这部动画片,我给满分。

我是一名省重点高中的老师,也是一名2岁娃的妈妈。专注于分享教育心理,阅读写作等干货,欢迎关注,也欢迎留言讨论~

 3 ) 谁都打不过熊孩子

话说在那美丽自然的森林居住着一只从马戏团退役的熊,此熊种类我不了解,但是能确定的是这熊是只暖熊,又会做饭又会装修,又体贴,又有爱心,热爱生活,和邻居小动物都处的很好,温柔又善良,简直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出来的好男人啊 !不是好熊熊啊!


这么美好的日子,这么美好恬静的森林,简直世界上最和平的地方,然而如此室外桃园被一个熊孩子打破了,她就是本动画的女主,超级无敌铁血钢拳遇狼折磨狼,遇到老虎折磨老虎的玛莎大魔王!

不要被玛莎萝莉外表所哄骗,不要被玛莎萌化服装所诱惑,玛莎可谓俄罗斯乃至世界熊孩子问题的代表人物,自从这位熊孩子出世以来,方圆五百里小动物全部消失,她所在之处可谓动物不聊生。我们可爱的暖熊也遭遇了玛莎的毒手。


自打暖熊和熊孩子认识之后,基本上就没赢过,并且熊孩子玛莎用自己的能力打败了马戏团的老虎,凶恶的大灰狼两只。而且魔爪伸向了我国熊猫,我那可怜的国宝被玛莎折磨的不成熊样啊!我太心痛了,强烈各位点开B站去批判下!!

-------------------------------------

后来本人百度出来玛莎和熊的原来的故事,看后表示此版本改编真的大好!怎么集数这么少啊,应该多拍的,真的不亚于梦工厂动画了

 4 ) 爆笑减压神片

最近朋友让我帮忙推荐亲子动画片,就是那种适合父母陪着几岁的孩子一起看的动画,于是我就在豆瓣上看到了这部战斗民族制作的评分高达9.6的神片《玛莎和熊》。

豆瓣上关于《玛莎和熊》的介绍并不多,因此我就想百度了解相关介绍,然后我就被震惊了。

《玛莎和熊》目前已经被制成30多种语言版本在100多个国家/地区播出,自从2009年在YouTube播出以来,每集的点击量都在15亿以上,最火的一集“麦片粥”截止2019年10月播放量已经超过了41亿次,是YouTube点击量最高的动画视频。

那为何《玛莎和熊》能够这么火,成为YouTube点击量最高的动画?

百闻不如一见,要回答这个问题,恐怕我们只有亲自看下才能知道了。

我本来只想随便看两集,看看这是个什么样的动画,结果就停不下来了,一口气看完了已经更新的20集。(这部动画每集只有6分钟。)

在看动画的同时,我也在找原因,为什么《玛莎和熊》能那么火?

1.可爱的人物形象

这是玛莎大魔王刚出场的样子,这个洋娃娃算不上有多漂亮,但可爱值的属性点可谓是点满了。

而且她一出现就给人一种古灵精怪的印象,别的小动物也都害怕的躲着她。

玛莎追逐着各种小动物在森林里玩耍,然后就误打误撞的来到了米沙熊家,并把院子弄得鸡飞狗跳的。

米沙熊见了,熊脸震惊,瘫坐在地。

米沙熊原来是马戏明星,具有很多特长,能够通过手势与人类交流。

玛莎和熊,一个是小姑娘古灵精怪,另一个是大笨熊憨态可掬,组合在一起形成了反差萌,向观众传递着快乐。

2.制作精良的画面

要知道,《玛莎和熊》是制作于2009年的动画。11年前的动画,能够达到这样的水平,是非常出色的了,那个时候我们国产的《熊出没》还没诞生。

3.细致传神的表情

在《玛莎和熊》中,不管是玛莎,还是米沙熊,亦或是其它小动物的表情,都刻画的相当细致。所以尽管在《玛莎和熊》中,小动物们都不会说话,但我们却能够很准确的从他们的表情中读懂他们此刻的想法与情绪。

4.爆笑减压神剧

玛莎的各种搞怪,而后又表现得一脸无辜的样子总是能够让人捧腹大笑。

玛莎的搞怪着实让人头疼,这不,狼在梦里都无法摆脱被大魔王支配的恐惧。

5.温馨有爱的亲子剧

《玛莎和熊》是一部非常适合家长陪孩子一起观看的亲子剧,因为《玛莎和熊》不只是传递快乐,同时也在传递爱。

《玛莎和熊》其实讲的就是熊孩子和熊的故事啊,米沙熊在片中的角色类似于玛莎的父亲,它对这个熊孩子是又爱又气。它也会有嫌玛莎烦,嫌她捣蛋的时候,但最终还是会和她一起收拾烂摊子,在她遇到危险的时候它会在第一时间保护她。

6.积极正向的价值导向

《玛莎和熊》不仅能够给我们带来欢乐和感动,还具有积极正向的价值导向,能够寓教于乐。

比如钓鱼那集,看起来玛莎前面一直在给米沙熊捣乱,其实她只是想要它的陪伴;

这是在告诉家长,当你觉得孩子在给你捣乱的时候,可能对抗和训斥并不是最好的选项,因为那会引发孩子的对抗,引发孩子的逆反;

也许我们可以想办法给孩子一个一起陪我们做事情的机会,这并非是要孩子做到和大人同样的事,只是给彼此更多陪伴的机会。

玛莎钓到一个类似于阿拉丁神灯的许愿鱼之后,先是许愿找回自己的皮球,然后是要一个永远吃不完的糖。当她看到米沙熊很沮丧的时候,她用最后一个愿望帮米沙熊钓到了一条大鱼,然后就把许愿鱼放回了河里。

这个小故事在教育孩子要帮助朋友,要学会分享快乐和幸福,快乐和幸福只会越分享越多。

7.欢快魔性的歌曲

玛莎是一个喜欢唱歌跳舞的小女孩,动画片中有很多玛莎载歌载舞的场景,玛莎唱的歌都很欢快、魔性。

8.脑洞大开的想象力

《玛莎和熊》的每一集都是一个小故事,里面有很多脑洞大开的想象。

比如玛莎和熊误伤了圣诞老人,为了使其他小动物的圣诞节不受影响,玛莎和熊扮演起了圣诞老人的角色,给其他小动物送礼物。

基于以上几点原因,雪夜对《玛莎和熊》也是喜爱得不得了,每天下班之后就在电视上放两集,减压、放松、开心一下~

雪夜在此强烈推荐哦,《玛莎和熊》尤其适合有孩子的家庭全家一起观看。

 5 ) 西瓜视频上看免费中文版

在西瓜视频就能看中文版,而且还是免费无广告,最近挖掘的宝藏真的太好用了。可爱、伶俐的玛莎和憨态可掬的大熊以充满了童趣的故事、热闹轻松的情节、和活泼顽皮的表演。我觉得好的动画片都是传递爱和正能量的,无论哪个国籍,而且看玛莎和熊孩子也能学到很多东西,比如玛莎的独立和大熊的耐心,家长陪孩子看也会有所领悟。

 6 ) 剧情挺有趣,童趣笑点不断

西瓜视频引进的这部动画片,是唯一一部孩子要看,我们愿意陪着一起看的动画片了。里面的玛莎别说孩子喜欢,我们看着那么可爱的一个小女孩儿不喜欢也难。剧情也比现在许多播放的动画片有意思一些,在孩子的理解范畴之内,也在我们成年人会感兴趣的范围之内。玛莎的笑声真的太治愈了!消除我的所有烦恼!每个社畜值得拥有~

 短评

看完后感觉就是闺女是玛莎,我和她爹是熊啊。

6分钟前
  • flypan
  • 力荐

好强......节奏的控制非常不错,每集都很精致,时长段但信息量很大,不惜力,太能干了!!

9分钟前
  • 狐轮冲压许愿机
  • 推荐

best of best : )

14分钟前
  • 陈灼
  • 力荐

萌死了

18分钟前
  • dir
  • 力荐

很可爱的小淘气

20分钟前
  • admax
  • 力荐

外教上课的时候放的,应该改名叫:熊孩子和熊的故事(-.-)小姑娘好萌啊好萌啊~~像卑鄙的我里面那个小姑娘~画风也好可爱~总之就是爱死了~

25分钟前
  • Софья
  • 力荐

特别好看!!!!!对俄语动画片有特殊好感怎么办

29分钟前
  • 不认路丸子小姐
  • 力荐

萌!!!!!!!!!!!!!!!!!!!!!!

34分钟前
  • 開膛手傑克
  • 力荐

熊还是那只熊,在那遥远的地方永远有那只熊。。。

38分钟前
  • d'oo'dle |思罢喜罢
  • 力荐

好看死了

41分钟前
  • tibby
  • 力荐

这个也有!!!喜羊羊和灰太狼快滚回家!!!

45分钟前
  • 佘久
  • 力荐

继《螺丝钉》后又看到一部感觉还不错的俄罗斯儿童动画。虽然是2009年的片子,但那只毛茸茸的熊无论是动画技术还是形象设计,于我而言,都远胜2014年《熊出没》的熊大熊二。

50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俄罗斯人的梗好好笑哦,没想到战斗民族的动画片也能拍的那么萌,真是可爱到爆,全五分!

52分钟前
  • jsygncbl
  • 力荐

可爱!!!

57分钟前
  • 大许
  • 力荐

给所有孩子爸妈推荐一下这个俄罗斯的卡通片,真的非常棒,里面有着战斗民族的幽默感以及孩子的可爱,还可以对于俄国音乐(从古典到童谣)有一些很粗浅的认识

60分钟前
  • 螃蟹|腮脖膨客
  • 力荐

哼哼经常看的笑出眼泪

1小时前
  • 嘒彼小星
  • 力荐

萌萌哒萝莉和萝莉控大熊

1小时前
  • qianyiyu
  • 力荐

脑洞好大的动画片

1小时前
  • Dr_堂吉诃德
  • 力荐

每一集都很温馨!真不习惯看到这么精致的俄罗斯动画,记忆还停留在Ну, погоди!那个风格中...配Маша的小萝莉可爱极了~~~每次看她欺负好脾气先生Миша都想和她一起笑抽过去=v=话说小嘎喜欢用这个给我们上外教课。Миш, ты спишь?

1小时前
  • Белка
  • 力荐

烂🐴玩意差不多的了

1小时前
  • 天鷹座🌌風暴
  • 很差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