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疑人x的献身

动作片大陆2017

主演:王凯,张鲁一,林心如,叶祖新,丁冠森,邓恩熙,成泰燊,赵阳,侯明昊,焉栩嘉,任熙青,李炳易,李宏,赵燕国彰

导演:苏有朋

播放地址

 剧照

嫌疑人x的献身 剧照 NO.1嫌疑人x的献身 剧照 NO.2嫌疑人x的献身 剧照 NO.3嫌疑人x的献身 剧照 NO.4嫌疑人x的献身 剧照 NO.5嫌疑人x的献身 剧照 NO.6嫌疑人x的献身 剧照 NO.13嫌疑人x的献身 剧照 NO.14嫌疑人x的献身 剧照 NO.15嫌疑人x的献身 剧照 NO.16嫌疑人x的献身 剧照 NO.17嫌疑人x的献身 剧照 NO.18嫌疑人x的献身 剧照 NO.19嫌疑人x的献身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3-23 00:36

详细剧情

在刑警学院任职的物理天才唐川(王凯 饰)与中学教师石泓(张鲁一 饰)年少相识,因彼此对数学的共同兴趣而惺惺相惜,多年后唐川在调查一桩杀人案时, 身为石泓邻居的陈婧(林心如 饰)被列入警方的“嫌疑人”之中,石泓与唐川因此再度重逢,而唐川却在调查中发现了更大的秘密……被迫站在对立面的唐川、石泓由此展开了一场高智商对决,一步步推动故事走向既震撼人心又令人扼腕的结局。

 长篇影评

 1 ) 天才的人生参与感

             天才的痛苦,大多因为他们的high点太高。
 
   人生参与感这件事,对于普通人来说是比较容易达成的。小到美食美衣美景,大到老婆儿子房子,在拿到了这些“美满人生”标配的徽章后,普通人的人生参与感已经到达了顶点。反观天才们,却全然不为所动。他们穷尽其生、孜孜不倦、孤独寂寞地追求着一个彼岸。
   这个彼岸,称之为美。
  
   何为美?
   朱光潜老先生为我们定义过,万物与我们发生的联系无外乎三种:实用、科学、美感。一棵古树,在甲眼中是上好木料、在乙眼中是常绿乔木、而在丙眼里是色彩和线条。换而言之,古树只有在丙的眼里才是古树本身。美,是超脱于现实生活的一种存在,它不同于快感、也并非幻象,既不是享乐主义也不是现实主义。你在欣赏它的时候,并不知晓自己在获得愉悦,只觉心领神会、无暇他及。这,就是美感所带给我们的。
  
   而爱呢?
   爱是占有和排他。
  
   所以与其说石神对于靖子是爱的献身,倒不如说是对美的呵护。
  
   美,是天才们一生唯一的追逐。它可以以很多形式出现,例如艺术、物理、数学、女性、真理、宗教等等。石神对于靖子的确有爱,但这并非男女情爱,而是如同他爱数学那般的,对于美的单纯热爱。这种爱并不排他,也不是独占。所以才有了劝她嫁给工藤的一幕,才有了愿意以永远失去她为代价的保护方式。
   和工藤先生不同,石神对于靖子并没有要娶做妻子的实用主义打算。“自然是一本字典,而只有你将它写成了书。”在富坚、工藤、还有许许多多捧场的酒客眼里,靖子是个具有魅力的女性,唯有在石神眼里,靖子已脱离了女性的躯壳。和数学一起,照亮了这个天才孤独的人生。
   靖子给了石神第二次生命,在他心目中,她带来了他生命中一切的光明、欢笑和柔软,甚至力量超过了数学。在反复论证前人已有结论的四色定律时,石神曾说“因为那个答案不够完美”。的确,他一生都在寻找完美,或者说制造完美,而靖子带着适当的距离,给了他一个完美的化身和代入。
  
   美之所以称之为美,是因为它与现实生活的脱节。当你将曾经的仰慕收入囊中,反复把玩,它的光泽就会褪去,世俗和现实会给它蒙上一层俗不可耐的尘埃。同样的,如果故事没有这样发展,如果靖子也爱上了石神,并且嫁给他了洗衣做饭。不出意外的是,她在石神心目中的“完美”形象会崩塌,也许是因为打呼、也许是因为磨牙。而他原本小心翼翼的呵护也会变为出于责任的坚守。失望,是在所难免的。毕竟要肩负起一个天才心目中的人生信仰,简直难如神话。连“数学”都没能拦住他绝望地套进绳索,更何况凡人。
   所以才会有影片最后的那阵咆哮。天才,终于失望了。原来他信仰的“美”之所在,竟如此不堪托付、如此蠢钝冥顽。他的灵魂因再一次失去追求而离开了他。
  
   天才的爱情往往是普通女子难以承受的重负,因为它必须亦幻亦真、不能落地。而他们却总犯着一个类似的执着,认为我给你的幸福就是最好的幸福,请不要开动你那不聪明的脑袋来搅局,享受一切便可。而往往他们给的幸福背后,隐忍着自己巨大的牺牲。一旦被发现,一旦女子做出共赴生死之态,天才们会暴跳如雷、会痛不欲生。他们忘记了,在他们爱着的同时,对方也在爱着。而爱,就是同生和共死。
   当然天才们并不这样认为,“最心爱的人竟也不懂自己的苦心”。徒劳白费后,他们愤然离场。
   不为别的,只因天才的人生参与感,只能自己给,别人碰不得。

 2 ) 关于电影的疑惑

恕我智商不够,看了这部电影觉得有些疑惑的地方,欢迎讨论指正。还有起名无能多包涵

我觉得这部电影的人文色彩甚至多于断案推理,本片的能够合理在于全部的不合理都可以用献身来解释。

我最大的疑惑是为什么石神要执着于把案子的重点放在把杀人时间改到12月2日。一,既然那个流浪汉被他杀了,而没有任何人报案,说明这个社会上悄无声息的消失一个毫无社会关系的人是挺容易的,石神也知道这一点。如果富坚只是失踪而不是被发现尸体,那么谁会去报案?等到报案已经无法确定他的失踪时间了。那么母女在12月1日有没有不在场证人证明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二,既然流浪汉可以代替富坚住进小旅馆,那石神自己也可以伪装成富坚住进去,制造他12月1日还活着的假象(尸体可以过后处理)。三,对一般的人来说,这种到处欠赌债被黑社会追杀的赌徒死了,最先怀疑的不是黑社会吗?或者伪装成黑社会干的?

石神的一系列的做法是自杀式的,我觉得如果要牺牲一点点警察对母女的怀疑,石神完全可以不用做到这一步,从片尾的回想,我觉得他已经早就不在乎自己的命了,他就是想以自我献身的形式为母女洗脱嫌疑。

几个主角里最喜欢石神的表演,教授虽然是主角,可是除了帅之外性格特点并不比石神更鲜明。靖子的演员的演技我无法评价,因为无法代入想象自己在那种复杂的一层一层的设定下会是什么想法什么表情。

靖子有一段演的很好,就是当得知石神寄信威胁朋友之后,她感觉又陷入了深深的轮回,她的表现让我沉思到底是背负了一个杀人的罪名活下去比较痛苦还是永远被另一个人无形的禁锢比较痛苦?

 3 ) 装逼犯的献身

由井原西鹤、江户川乱步、横沟正史奠定基础的日本推理小说,成为日本文学一种非常重要的类型。1980年代,根据松本清张、森村诚一、西村寿行的推理小说改编的影片《砂器》、《人证》、《追捕》风靡中国大陆,培养了一大批推理小说的忠实拥趸。西村京太郎《敦厚的诈骗犯》、森村诚一《残酷的视野》揭示的复杂和残酷的人性,让年少时的我非常震撼。1993年上影厂导演沈耀庭将《敦厚的诈骗犯》搬上大银幕,成为第一部根据日本推理小说改编的中国电影。

东野圭吾(江户川乱步奖和直木奖得主)的“杰作”《嫌疑犯X的献身》,令2008年中国推理小说的市场为之沸腾,热浪迄今不衰,有媒体宣告推理小说进入“东野圭吾时代”。根据《嫌疑犯X的献身》改编的同名影片,推理的技术看上去很美:靖子在女儿的协助下杀死前夫富坚;为保护她们,石神杀了一个流浪汉,通过毁尸等一系列诡计,成功地让警方误以为流浪汉(尸体)就是富坚,而自己就是杀害富坚的凶手。

绰号“伽利略”的帝都大学教授风神潇洒,经常帮助警方解决一些科学上的疑难问题。其大学校友石神,是个弯腰驼背、神情呆滞、专注于数学和精神领域的怪才,曲身在中学执教。久别重逢,俩人大谈四色定理,对话总是暗藏机锋。石神感叹伽利略帅气依旧,令后者疑心大起。不修边幅的石神居然关心起外表,会不会是掉进了爱河?

为了让警方上当受骗,石神伪造了自己“跟踪狂”、“窃听狂”的假象,不惜一切代价洗清靖子的嫌疑。因为,在他不想看到明天的太阳的时候,邻居靖子适时送来了注定比蒂凡尼的早餐还要高潮迭起的早餐,使他获得了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和希望。枯木逢春,时间开始了:他不再是石神,而是作者用美丽的爱情外衣包裹起来的丧心病狂的“爱神”。

事实上,东野圭吾的推理链条存在巨大的漏洞:无论是小说版还是电影版,《嫌疑犯X的献身》都突出表现了富坚勒索、骚扰、毒打孤儿寡母的场景,后者勒毙富坚属于正当防卫或防卫过当,向警方报案无疑是最明智最合理的选择。不料,除了数学方面的所谓天分,石神还有把小事无限化大的非凡本领,在第一时间便用想当然的理由阻止靖子报警,并自作聪明地用他过分发达的小脑将母女俩推入跳进信浓川也洗不清的境地,在痛苦和愧疚中度过余生。

日本刑法第36条规定:“对于急迫的不正侵害,为了防卫自己或者他人的权利而实施不得已的行为,不受处罚;对于超过防卫程度的行为,根据情状,可以减轻或免除其刑。”东野圭吾为靖子不报案所编造的理由,与不报案可能导致的可怕后果相比,简直就是个笑话,像是用身家性命参加一场250的赌局。

为了爱人的幸福,外表黯淡、内心狂热的爱神上来就给爱人和他自己挖了个巨大的陷阱,奋不顾身地跳了下去。东野圭吾被笔下这个千年难遇的装逼犯结结实实地感动了:“这是我所能想到的最纯粹的爱情、最好的诡计。”东野圭吾的无数粉丝也被感动得一塌糊涂,“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何谓“最纯粹的爱情”,难道爱人生活在真空里?即便爱神的计划能够成功,被罪恶感围困的爱人也不可能幸福,诡计的前提(让爱人幸福)本是水中泡影,“最好”从何说起?如果这些只算枝节问题,那么,用残杀一个完全无辜的流浪汉的方式来证明伟大的爱情,还有比这更无人性更讽刺的吗?

为减轻道德压力,作者安排石神自首,承担一切罪责。滥杀无辜的弱智凶手,让东丝一洒同情之泪,首先是因为作者和受众下意识地觉得一个流浪汉的生命无足轻重,再说我们的爱神也付出了相应的代价。《嫌疑犯X的献身》从头到尾未对流浪汉寄予一丝怜悯,他不是能感知疼痛和喜悦的血肉之躯,而是一个为了证明爱情可以伟大、纯粹到何等境界的符号和道具。东野圭吾的粉丝对这样一个缺乏逻辑、反人类的作品推崇备至,与亚洲文化在人权教育上的缺失不无关联。

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里的穷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杀掉心狠手辣的高利贷者,多少还有点为民除害和社会环境使然的色彩。石神以诱杀流浪汉这种令人发指的方式张扬“爱的极致、奉献的极致”,可以说残忍、愚昧、荒唐到了极点。

因为一个人是流浪汉、下等人,非法剥夺其生命就显得不是那么“触目惊心”,正是南京大屠杀、纳粹大屠杀和种族歧视的心理基础。片尾,靖子决意自首,越帮越忙、害人害己的石神,“发出野兽般的咆哮,夹杂了绝望与混乱,令听者无不为之动容”。

我也“为之动容”,走火入魔的爱情让人无比恶心。

(专栏文章,原题:当爱情走火入魔)


 4 ) 石神,请直起腰板

看完书,慕名来看电影。
    第一印象,石神怎么可能是这样一个形象?在我心中,石神是柔道教练,身材壮硕,高中数学老师,虽然家中不整洁,可能在遇见花冈靖子之前对生活失去了希望,但是他也不是这番佝偻的形象啊!行动迟缓,虽然还原了原著对外事毫无关心的冷漠,但是多了太多颓废。原著的石神是不得志的数学家,但是在跟警察的聊天中,依然表现出对高中学生的一丝丝关心,至少他愿意去解释怎么用数学解决赛车问题,他就不应该是这种颓丧的形象。尤其当石神跟神采飞扬的汤川面对面,那感觉实在太憋屈。
    但是不可否认堤真一演的很好,在第一次石神和靖子的电话通话之后,石神听到靖子甜美的声音,说着“石神先生”,靠在电话亭上,那种被点亮生命的光辉一般的笑容,泪目。还有最后,石神在被带上手铐,送往拘留所的路上,回忆起第一次见靖子和美里的时刻,牢房外的阳光洒在他身上,他微笑着,穿过长长的走廊,他还有心中的数学为伴,还能期盼着自己爱的人幸福,于他而言美好似乎就在眼前。
    电影的改编在人物的情感刻画上,更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回想起书中的片段,更是为石神深沉到心底里的爱意却卑微到骨子里的付出感动。
    影片的最后,在靖子冲到警察厅向石神请罪道歉的时候,石神终于忍不住发出困兽一般的悲鸣,作为读者十分心疼和叹息,但是影片的衔接不是很好,觉得很突兀。
    可能限于篇幅,电影弱化了警察和汤川的取证推理过程,但是在我这种刑侦迷的眼里,简直不能忍!直接让这部电影从推理片变成了爱情片,可惜~~
    最后,福山雅治真是帅帅帅啊!为什么要换成女警察?工藤这个角色怎么这么难看?

 5 ) 从《嫌疑人X》谈东野的小说电影

注:本评论对电影小说完全泄底,文长,慎入。

——————————————————————————————

○ 关于推理的题外话

    看东野圭吾的小说,我是从《名侦探的规条》开始,长篇则是从《湖边凶杀案》(以下简称《湖边》)开始,影视作品从《侦探伽利略》开始。我不喜欢日本推理和影视,与东野相关的作品是例外。

    日本推理从起步就现出不同与欧美的特色,我不想说与本格和变格等流派衍生出的特色。我想说的是,与动辄将遗产争夺、犯罪内幕作为小说隐秘核心的欧美作品不同,日本作品整体上更重情而不是利。日本的作者们更倾向于为自己的作品给出情感上的解释,情杀、仇杀或者心里扭曲的主题在日本明显更加重要。

    当推理小说发展到今天,常规构思已几乎被消耗殆尽。在我看来,欧美推理小说消失了。仅从近些年爱伦坡奖等奖项的获奖作者和作品来看,欧美推理其实已经完全融入了欧美主流通俗文学当中。他们的作品之所以还被称之为推理小说,仅仅是由于作品中有警探(侦探)和犯罪,甚至仅仅是有较大的悬念噱头而已。悬念几乎是一切小说的必备元素,而现代文学里涉及犯罪问题也已经非常普遍,所以看不出是否真的还存在欧美推理小说这个门类。与这一现象相伴随的是对推理小说界定的泛化和随意。比如詹姆斯凯恩的《邮差总敲两次门》这部典型的黑色幽默小说被认为是推理作品中的经典,某推理协会评选最佳推理作品书单时里面出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这些都是重形而不重神的分类。

    与欧美作者不同,日本作者近乎偏执的发展推理而与文学越走越远,甚至丢掉了自己善于描摹人物情感的传统。他们仍然热衷写爱恨情仇。但这些情感已成为了诡异构思的辅助工具,本质上是为了使怪异的情节看上去更符合情理而做的虚饰,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与生活相去甚远,不能用常理推敲。因此,一部作品相当于一群不现实的人做一些不现实的事的集合。大部分作品缺少深意,与文学无关。与之伴随的现象是日本作者普遍文学能力一般,语言机械,语言的作用仅仅是为了把他们处心积虑想出的构思叙述清楚(或不叙述清楚)的工具。日本作者卖的只是谜诡,不卖文字,也很少买一赠一。

  

一 东野的例外

    东野圭吾是个聪明的例外。从推理小说视角看,东野小说与其说是推理小说不如说是悬念小说。他没有走进片面要求诡计的死胡同,而是显出一些重拾传统的倾向,更为现实的考虑人物情感问题。他对人物情感的刻画是基于生活的,无论这种情感最后把情节推向什么匪夷所思的境地,这种感情是读者认同的,在这点上东野更接近情感小说家。东野的书相当于一群现实的人做一些不同寻常的事的集合,在文学意义上是一种进步。东野的成功可以给读者和其他作者一些有益的启发,即让读者在感情上参与作品可能比在智力上参与作品更能打动读者,也许也可以一定程度上让读者的阅读兴趣有一点回归吧。

    但是不厚道一点的讲,东野的成功或多或少有一些投机取巧的成分——他可能是日本推理小说家里最善于把玩人物情感的,也可能是日本情感小说家里最擅长运用推理元素的。在推理小说爱好者的阅读视野日渐封闭的情况下,东野小说的新鲜感是不言而喻的。他的成功在于其作品游走于各通俗文学之间,将各种流行元素糅合的均衡自然。他写出了不少杰作,但杰作不是神作,不是最高作,只是杰作。

    当初读《湖边》的时候,当读到小说70%左右时,我忽然意识到,除去开篇第一句“云块如污浊肮脏的棉团飘浮在前面的天空”之后,我可能很久没在书里见到东野使用修辞了。是否使用比喻当然和文字的文学性无必然联系,说这个仅是要引出评论东野的比较直观的角度。除了吝于修辞,很多细节能暗示东野的写作习惯,至少在写作《湖边》时,他把绝大部分注意力放在如何构思情节上。《湖边》的语言缺少张力,人物刻画基本采用潦草的群像式处理,其成功主要来自于东野强大的情节构思。但是到了《嫌疑人X的献身》(以下简称《X》)时,东野的手法娴熟了很多,增加了更多折射人物心理的细节,把汤川和石神的智力较量和深刻的科学思想很好的结合在一起,这些都是明证。从这里能看出来,东野是个有野心的作家,他还有冲力。

  

二 《X》定位

    我将《X》列入二流作品中的中上之作。这里二流并非贬义词,我对《X》也没有想贬损的想法。海明威的《死在午后》里的冰山理论认为,作者只应描写“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文字和形象是所谓的“八分之一”的水上部分,而情感和思想则是所谓的“八分之七”暗藏与水下。事实上真的有这样一批作品,其八分之一的部分带给我们愉快的阅读体验的同时蕴藏着更大的探索空间,那些深邃的水下部分让我们每重读一次都有不同的收获,其意蕴可能超出了自己的语言概括能力,就是常说的难以溢于言表。

    另有一部分很不错的作品,它们的力气几乎都在纸面,到达高潮时精彩纷呈,当你读完你也会回味,但你回味的仍然是你已经从字面得到的东西,很少有余味。推理、悬疑或者情感小说之所以是通俗小说,在于本质上是写给懒人看的小说,或者说是供人在发懒时读的小说,读者不需要花费太多脑力探索,一本通俗小说的最大价值会伴随着阅读自动呈现出来。现代读者没有几个人是有耐心肯把一本薄册子揣摩个把月去追寻其中深层次的价值的,所以即便新作中有一流作品出现,也极可能湮没在铺天盖地的出版物之中;相反,二流读物因为强大的初读快感更可能被流传和复制成为畅销作品。事实上我们每天读的大部分都是二三流作品甚至更低,在这种定位下,《X》事实上几乎可以代表畅销书中的顶尖水平。

    《X》由于特殊的情节设定,使得它的人物塑造出现了一些不好处理的地方,事实上东野也确实没处理好这些地方。最根本的问题是,这段似乎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仅仅是男方对女方单方向的爱和奉献,双方缺少摩擦的火花,与之对应的是在石神的形象在作品中极大展现的同时他的“另一半”靖子却自始至终是个影子。关于《X》中人物的特色和疑问我放在后面两节。

 

三 美里 靖子 工藤

    美里是小说里处理的最好的角色之一。虽然整部小说可以说是石神和汤川的对决加上石神对靖子的奉献,但事实上很多关键性事件是由美里推动的。最先起杀意袭击富坚慎二的不是靖子,而是美里,倘若一切依着靖子的性格,大体上苦苦哀求前夫离开,多给些钱敷衍过去,然后找机会再搬一次家,一切故事就都不存在了。当靖子和工藤先生来往时,美里显然不高兴,她说,这样是不是对不起石神先生?美里这样说其实还多少给母亲留了情面,她的语气很冷,这话其实不是疑问而近乎责备。在电影里这个小冲突更激烈了一点,但意思是一样。美里话不多,却非常有想法。到最后,美里自杀(未遂),很有赎罪的意思。美里的自杀事件很大程度上是促发母亲自首的原因,作女儿的都这么敢于承担自己的罪过,作母亲的还有什么脸面让石神顶罪自己苟且偷生?这和电影不一样,在电影里靖子自首的主要“责任”在汤川,没有美里自杀这件事情。两相比较,小说里靖子自首的理由给的充分的多。东野对美里着墨不多,但对于一个配角已经足够,一个坚强、有主见、敢爱敢恨、由于家庭不幸而早熟的小女孩儿形象非常到位。

    而美里的母亲靖子是什么样的人就相当模糊,只能说感觉上是个有点懦弱,没主意的一个人。我们也可以从人物的只言片语里了解她一个侧面。故事开始时,她的前夫闯进她家,看见女儿美里,富坚非常没心肝的说:“再过两三年就能赚钱了,到时候每一家都会很乐意雇佣她。”从这里可以推想,靖子作为一名陪酒女,应该也是年纪轻轻出道没怎么上过学的。故事结尾时靖子跪在石神面前说:“真的很对不起,让您为了我们……为了我这种女人……”显然靖子自认为自己不是个很理想的女人,比不上女儿。说她刚搬来时去拜访石神呢也不是什么能说明性格的事,日本的建筑墙壁很薄,隔音效果也不好,所以新搬到一处的日本人拜访左邻右舍为自己将带来的打扰道歉是惯例社交。故事从头到尾,靖子的行为和心态都是被动的,当不得不选择时,她选择最符合人之常情的。当然最后她自首了,这倒是很有魄力,但其实这和美里自杀关系也很大,前面已经说过了。

    文学作品里最经典的那些爱情故事里,男女双方,尤其是女方的形象都是非常丰满的,这也许是作家大多是男人的缘故。无论是单纯可爱的(如《永别了,武器》)还是狡黠邪恶的(如《卡门》),这些故事里的女人的鲜明形象都让她们的爱情充满魔力。相比之下,东野为靖子考虑的实在是太少了,他有能力处理的更好。

    工藤邦明在电影里没什么戏份,但在小说里还是占了一点笔墨,确实是一个很体贴很可靠的男人。正因为工藤是个不错的男人,从某种程度看和靖子更相配,所以石神就更有悲情色彩了。假如工藤只是个酒色之徒或者一个不太可靠的男人呢?这样就很微妙了,石神的目的是希望靖子最终获得幸福,如果他知道自己献身之后靖子可能会嫁一个不太好的男人,他绝对不会这样献身,他会先想办法摆平工藤,至少让靖子和工藤断绝来往。这样的话他那些威胁靖子和工藤的话就含有了更多真实的意愿。这样下去的话人物之间微妙的关系可能会被打破而不可收拾,故事就不好讲了。所以无论如何东野要把工藤写成一个好人。

    但我忍不住要从世俗的眼光看一下靖子和工藤,一个曾是酒店陪酒女,另一个是厌倦了家庭跑到酒店找陪酒女寻求慰藉的男人,背景都有点不爽利。要说其中一个是事出有因可以理解的还有情可原,把两个人都写成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一个纯洁善良,一个诚实可靠,这条件给的太强,不很接近真实了。



四 汤川 石神

    关于汤川也有一点不好理解的地方。在小说里汤川是个平和低调的学者,感情变化不易捕捉。在电影里出于戏剧化的需要汤川已经情绪化的多了。当内海询问汤川真相时,他很伤心,想了想说,查到了真相的话谁都不会幸福(重复石神的话)。他大彻大悟了那么久,最后的决定是把真相告诉了靖子,在电影里汤川对靖子的自首要负相当大的“责任”。熟悉汤川学的人都知道他是个理性压制情感压制的很过分的一个人,他想来想去,选择了一个全输的局面。这个选择导致了石神、靖子、美里、工藤所有人的不幸,汤川自己也很受打击,他也是输家。汤川这么做并不是很有理由,我觉得这是为了追求最终的悲剧效果而让汤川做出了牺牲。

    石神自然是作品里最出色的人物。他的很多特质太明显了不需要讨论,这里只讨论一个石神非常微妙的心理矛盾——石神究竟盼望着什么样的结局?在小说里其实时不时会写到石神很明显的在和汤川较力的心态,很久没有在智力上遇到对手的他自然有一种将对手汤川战而胜之的欲望。仅举一个例子,小说最后一章石神自首之后有一段心理刻画:……就算天才物理学家的推理再怎么神准,终究抵不过凶手的自白。是我赢了——石神想。但是也许是出于自己杀人的罪恶感,石神并不完全的希望自己获胜。他不但在计划的最开始就设想了自己自首的可能,并且在和警察的较量中给了一点点破案的提示。也就是草薙和内海询问他时他关于自己出考试题的话——表明看上去是几何题,实际上却是代数题。事实上这句话也就真的成了激发汤川的那一道闪光。石神的特点非常明显,心思细密而冷静,无论是他自己还是他指示靖子母女,就是有用的一定说,没用的多一句也不说。他这样一语双关的说这样的话,也知道很可能这些话传到汤川耳朵里,最好的解释就是他在潜意识里对汤川有一点期待。这在东野的作品里也有其他例子,在某一个案件里,凶手非常积极的像汤川他们炫耀自己发明的一件物品,其实就是在暗示汤川和警察这是他作案的工具,具体是那个案件就不透露了。石神的心态的确是非常的微妙。

    但石神也有自己的问题,他的问题就是靖子那个问题,他爱上靖子的理由是什么。东野的设计是:石神想自杀的时候恰巧被前来拜访的靖子母女“所救”,因为他想寻死,所以母女俩对石神的打动就上升到了“拯救”的高度。东野给出了一个相当暧昧的理由,他说“石神忽然觉得,这母女的美和解开数学题的美感在本质上是一样的”。这种感觉真是只可意会不能言传。我们想象一下,一个不求名利、耐得住寂寞、执迷与数学之美的超级天才忽然被他的寂寞所困而要自杀,被偶然相遇的母女的美丽打动,从此石神不但找到了生活的动力,而且觉得这母女俩的声音简直是“至高仙乐”(原文语)。这样的说法你不能说不成立,但是如果用杰作的标准去审视,这个理由很单薄,很牵强。而且这个至关重要的理由仅仅在这部书里占有一个小段落。从这个角度看,《X》尚不如《湖边》,《湖边》的故事虽然有点平,没《X》这样出彩,但是它每一步都很扎实,而《X》的故事这样绚烂,如此悲伤美丽的花却只有一段扎的很浅的根,让你不能碰。

    东野的几乎每个人物都存了一点疑问,就是前面说过的故事比较难处理的东西,最终,东野选择模糊这些地方。有时候,情节的巧妙设置和人物的丰满度形成了相互掣肘的关系,由于你的情节太巧妙,要达到那样的结局太难,为了让各人物配合默契把故事推动到这样一个局面,就不得不把每个人物的真实性打磨掉一块。在情节构思上东野占了先机,在人物塑造上他就失去了更多的自由度。



五 东野小说改编的影视

    就我所看到的而言,日本电影电视剧的表演都较做作,注重外形等表面文章,对细节不很注重,而东野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在水准上算是相当好的。在《侦探伽利略》里,几乎所有的演员都很投入,演技也发挥的不错,比较差的福山雅治和北村一辉这两位帅哥。别人都放下身段投入剧情了,他俩都还有点放不下偶像剧模式的样子。福山雅治演出来的汤川学就是为喜爱偶像的小朋友们设计的,加上比较无语的画一摊莫名其妙的公式这一招牌动作设计,实在不像个天才学者的样子,倒是很像一位比较有才的贵公子。但是也必须承认福山雅治在《X》里的表演有了进步。

    这点缺陷在《X》里倒有了一点妙用,汤川的贵族气息反衬了一个更接近真实天才的石神的形象,让观众在心里倾向上更难取舍了。还有那位绣花枕头草薙,确实没有太多真才实学,一到天才面前就露怯,可是当我们的天才承受着巨大的痛苦时他还是一副偶像模样,真真是要为石神抱不平了。

    海明威说,一流电影都是二三流小说拍出来的,确实如此。一流小说的意蕴无论用语言还是影像都不好表达,相比之下,精确的再现甚至完善二流小说就现实的多了。拍东野的小说真的不难,只要用娴熟的电影语言按照东野的思路呈现一下,电影就不会太坏。但是《X》的导演显然花了更多的心思去拍这部电影,功夫做的很细。

    举几个非常细小的例子。石神发现靖子和工藤来往后,他没说什么,进屋后收好雨伞放在门边,脱鞋子进屋时雨伞却倒了。这个不经意间的细节敏锐的抓住了石神此刻心理的波澜,如果是小说里用语言写这个细节,就冗长的多,斧凿的痕迹也更明显。还有一个更细小的,在故事结尾处石神写给靖子的信里,小说里的话是“工藤邦明先生似乎是个诚实可靠的人”,在电影里变成了“工藤邦明先生是个诚实可靠的人”,为什么去了“似乎”二字呢?因为小说里石神对工藤还是不完全放心的,而且他也有嫉妒心理,总觉得工藤多少有一点不可靠。但是由于书里对工藤还是有一些描写,读者能感受到工藤是很不错的。到了电影里,没有工藤的戏份了,工藤是个什么样的人观众没把握了,就必须借一向谨慎的石神之口来肯定工藤的人品。这差异非常细微,但导演似乎有察觉。此外,导演对小说里可能的闪光点把握的很好,比如石神和汤川爬山一节,电影的力度比书里面要大。这个情节其实就是两个天才男人的巅峰对决的象征,汤川在他的系列故事里是个运动健将,什么运动都赢,这次爬山爬的这么狼狈说明他真的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对手。石神入狱之后面对牢房的天花板思考四色问题的场景,电影也远比小说出彩,堪称神来之笔……细节很多,不说了,总之,这个导演从技术到态度都值得称赞。

    不过说导演用心还有一点,就是导演似乎也觉察到《X》这个故事的弱点所在,所以在电影里做了相应的弥补。一是针对花冈靖子形象不鲜明的弱点增了一点细节,比如和女儿的冲突等等,给靖子多一点的表现机会;二是针对石神爱上靖子的理由有点单薄的弱点在结尾加了一些母女如何打动石神的细节。无论这些弥补是否达到了目的,这种努力值得称道。

    但不得不说,电影结尾是画蛇添足。这个电影本来是该在石神哭喊的地方戛然而止,这也是小说《X》的最终结局,但电影又加了汤川和内海坐在长凳上慨叹这样一场戏。这无非有两个用意,一是导演对石神为靖子献身的理由的说服力真的真的很不自信,以致电影都结束了还要借二人之口强调石神是被靖子拯救了。二是作为系列电影中的一部,虽说小说里男一号是石神,但到了电影里男一号还必须是我们的汤川帅哥。无论石神大叔多么感人,他的戏毕竟结束了,汤川的戏却还要继续,请大家继续关注下一部哦,就是这个意思。对于这部电影来说,这个结尾真是没什么用,而且还存在和剧情矛盾的危险。石神意外被靖子母女所“拯救”这件事永远的藏在了石神自己的心里,连靖子母女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汤川和内海是怎么得到天启最后扣上了“拯救”的题呢?

    所以我更欣赏小说的结尾,这结尾让我久久难忘,也让它作为我评论的结尾:

    石神继续嘶嚎,草薙觉得他仿佛正呕出灵魂。

 6 ) 五颗星献给真一叔

  先解释一下题目。
  其实福山叔已经算是日本演员里面演技还不错的那一类了,比如10话的月九,至少有9话里面他的演技是最强的。
  但是这一次他遇到的是真一大叔,那情况,可就完全逆转掉了。
  看完这片,我一直很坚定地认为,堤真一大叔的名字应该排在演员表的第一个,如果说我觉得这片可以打95分,那么至少有80分是他拿下的。
  这就是偶像派遇到实力派的差别,福山叔的风头就这样完全被真一叔盖过了,倒是片尾曲把我打动到,所以说,如果我把剩下的15分都给了福山叔,那么至少有13分是给了这首《最爱》。
  我虽然没有看过原著,从中途开始对于故事情节也猜了个十之八九,所以显得有点心不在焉。但是,当真一叔跪在地上嚎啕大哭,喊出那一句“どうして”的时候……当时我就震惊了!又及那数声哀嚎,我想了又想,实在不能从记忆中搜寻出一个可以与之类比的场景来。
  当下我就决定,接下来马上要看《姑获鸟之夏》和《魍魉之匣》!

  再说一下故事。
  其实我相信原著中的描写会有某些牵扯人心的东西,但是我决定放弃原著了,因我其实不喜欢这故事。
  当一个人的动机其实因为爱而显得单纯的时候,我潜性因子中的暗黑魂开始不满了,我实在不愿一切的精心设计不过是为了一个爱字,宁可是为了恨。当然,其实爱和恨根本就是一脉相承的,它们在某些特地的时刻会彼此转换,就好像一个精神分裂的人类,永远不知道下一秒将以哪一种面貌示人。
  所以,在这个世界上,其实若没有爱,不晓得要避开多少事。在我的想象里,那将是一个虽然冷漠却空前清净的世外桃源。

  当然,有一些感触,若不身处爱中,是断然不会明白的,这种东西,我们称之为“心甘情愿”。不过是因为,如果没有爱,定不会体会到世间最大的绝望是一种怎样的触感,不知道什么叫做打下地狱,凌迟处死,可是人类并非是真正愚蠢而无知的生物,聪明如人类,为何知道注定有这样的结局却还是要不顾一切往前冲,奋不顾身要去爱,又偏偏愈加是天才的人,愈要追求纯粹的爱,几近癫狂。不过是因为,一切都是有交换条件的,最美好的东西定要用最不堪的来作为交换,最甜蜜的果子必将拥有毒性最烈的汁液,如果没有爱,定不会体会到世间最大的快感来自何处,那是一种宁愿盲了眼失了聪也要为之疯狂的温暖,或者说是妖娆。
  终生游离在爱之外的那一部分人类,必将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热衷于讨论和八卦各种案例,末了加上一句“真是不值得啊”,又或者是“迷了心窍”,然后自以为是高体态地表现出各种同情和不解。而另外一部人则完全不闻不问,爱情是他的世界观中不存在的字眼,不是麻木或者死心,而是一开始就是绝缘体,无论如何都无动于衷。
  无论以上哪一种姿态,都没有优劣之分,不过是每个人都每个人的生活轨迹罢了。
  只是对于充满了好奇心和新鲜感的人类,从一开始就因为摘食了禁果才诞生的人类,大多数都还是无法抑制试探的冲动。这一试探,多少人就失去了自我偏离了方向,没有几个人能像石神一样,懂得爱的真正含义:
  爱当然不是牺牲,因为如果不是爱,他早在此前就死去了,不过早晚之别。
  爱亦不是占有,不是伤害,不是心血来潮的肾上腺素。
  爱是:我从你那里得到的温暖和愉悦,我真的想要加倍偿还给你,为此,我将忍受一切,因为在爱里,一切忍受不都是忍受。
  可惜这个道理,戏里戏外,确实只有极少数的天才,方能理解其中之意。

  石神说:“如果你都不能得到幸福的话,那么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的。”
  我想花冈太太到死都没有明白过来这个道理,因为若她懂,她一定会忍辱负重地活下去,哪怕灵魂深处有着无尽的谴责和愧疚。在每个夜里惊醒,被世间的丑陋所凌辱,生活在阴暗的夹缝中,就算是这样,也定要以“我要幸福”为目标,坚定地生活下去。
  我觉得很好笑,有些道理,在我们身为受精卵的时候都能明白:当时我们是厮杀无数,牺牲了多少细胞,才能成为一个人,但是我从来没有听说,哪个人要为自己那些死去精卵同胞赎罪的。那此时你又是为了什么要赎罪?
  花冈太太不懂得石神的话,爱的绝缘体汤川却懂得了,如果以我的观点来理解,当他在小黑屋里流下泪的时候,他确实是后悔了,他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这一切都不该说出来。
  “就算揭露真相,也没有人会幸福。”
   这句话在爱情里,真真是屡试不爽。
   以此敬告各位,爱情不是破案,真相永远不会只有一个,比起追求真相,还不如享受凶杀现场,此乃真理,相信我。
  
PS:片尾曲《最爱》的歌词,真的很赞。
  梦一般的人
  会如梦一样消失
  虽然明白这样的命运
  季节的书页仍然被打开
  
  如同飘落即化的细雪
  无法停止的想念
  即使你不爱我也好
  只愿远远守护着你
  这是我的逞强
  但是仍然想牵起你的手
  因为依然爱你
  若是更畅快地哭泣就好了
  若是更开心地欢笑就好了
  
  说是笨蛋也好
  说不用担心也好
  我只是 很想见你
  
  与你相遇之后才能够相信
  一直走来的路并没有错
  阳光般的那个笑容
  照亮了生命的路途
  为我的心雨撑伞的
  唯有你一人
  
  即使不能够爱你也足够我会从心底里守护着你
  
  在同样的月光下
  流着同样的眼泪
  我不想这样
  我不想分开
  只是这样短短的一句话
  我只是说不出口
  
  终有一日生命的旅途
  走到尽头之时也会祈祷
  
  祈祷你所憧憬的自己
  祈祷那个笑容能够获得幸福

 短评

爱情不只是付出,而是付出全部。

6分钟前
  • 许龙
  • 推荐

后半部分剧情出乎意料。石神演技真好,神态、肢体动作都非常符合绝望落魄的人。福山雅治很帅,但汤川的塑造不如石神。

11分钟前
  • momo
  • 力荐

我绝不承认这是推理。

12分钟前
  • 沉歌
  • 还行

一部无关犯罪推理的犯罪推理剧。其实声声泪泪说的都是爱人,发现了爱人、学会了爱人、牺牲自己成全爱人。就如同结尾汤川学说的那样:如果石神这辈子不会爱人的话,也就不会有这样的悲剧发生。但也如同石神说得那样:你带给我的美好,你也许无法理解,但我一辈子都不会忘掉。这是最美丽的爱的献身。

15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力荐

天才需要孤独,有时也需要爱。

19分钟前
  • 芦哲峰
  • 还行

福山和柴崎各种做作……堤叔真是难为你了……

23分钟前
  • 墨息墨息
  • 推荐

心防和眼泪一道溃堤,哭得如丧考妣。堤真一演技太细腻入微,看似淡定如常目无表情的脸,却如火山爆发的前夕,每个瞬息都无言地倾诉着内心,都涌动着按捺不住的火红滚烫的熔浆气息。爱是什么?怎可用理论和逻辑厘清。爱的发生本身就一如天火降下,曝露在杀伤辐射之中无处藏身。记住,要幸福,不要真相。

25分钟前
  • 匡轶歌
  • 推荐

日剧里有许多这种形象,孤独和绝望如影随形,但只有堤真一演的那么好。

26分钟前
  • 曾良君
  • 推荐

就电影来说,看完有三点疑问:1.既然能让富坚慎二的尸体不被发现,为什么还要找具尸体来替代。2.石神没有跟靖子说调包这事,靖子对于警察一直盘问2号的事情怎么不产生疑问。3.富坚之前在旅馆里没有留下任何指纹和毛发么?如果说石神去旅馆清理过,那清理得实在太仔细了。以上问题暂存,等看完原著再想。

27分钟前
  • 冯正气
  • 推荐

这片儿要没堤真一大叔那得减掉五颗星

28分钟前
  • 我的苦難史30天30夜也講不完
  • 力荐

说实话,看完心里一点也不好受。这世界上是有人愿意为了别人做出巨大的牺牲的。对这样的人,我很尊敬……

33分钟前
  • 崇子
  • 推荐

拒绝交待美里的反应反而太不真实;爬山那一段显然是为了增加戏剧张力添进去的,不过反而破坏了数学家对素朴简洁的偏执追求;又比如把靖子设计成恬静恳切人见人爱的淑女而不是原作当中“毫无长处、平凡无奇、没什么魅力的中年女人”(虽为自谦),就显然为了切合我们这些“俗人”(正常人)的思维...

36分钟前
  • Connie
  • 推荐

基本算尊重原著,煽情部分和登山段落的增加是否得当值得商榷;电影前半段节奏控制的欠妥,贤惠淑女的靖子、年轻帅气的汤川、多余做作的内海这些人设都对看过原著的人来说十分奇怪,但好在堤真一的演技十分出彩,最后真相揭露依旧给人带来足够震撼。真的什么事物都有其原理解释吗?那么爱呢?★★★☆

40分钟前
  • Q。
  • 还行

堤真一表演的邋遢天才还可以,把汤川的光彩夺了

43分钟前
  • boks
  • 推荐

去你妈的法律和真相。你能为游离于法律之外的痛苦和折磨做些什么?

44分钟前
  • 乌鸦殿下||神器·加藤鹰之手
  • 力荐

究竟爱一个人,可以爱到什么地步? 究竟什么样的邂逅,可以舍命不悔? 逻辑的尽头,不是理性与秩序的理想国, 而是我用生命奉献的爱情。

46分钟前
  • ChelseaQinWang
  • 力荐

能有知己真是太好了,哪怕他最后把你送进监狱。

50分钟前
  • 张维托
  • 力荐

这绝对不是悬疑片,是吃果果的心理探索片啊。半袖老师说她看哭了,好吧,我也XXOO了。

54分钟前
  • 苏比
  • 力荐

三个版本,日版>中版>韩版。日版更加遵循故事逻辑和细节,对人物刻画更加的细腻和深刻。女主比中韩版的要活泼开朗,更像是努力生活不屈服的人,石神也没有中韩版的那么过于阴郁。幸亏我是最后看的日版,要不然可能韩版就看不下去了。

55分钟前
  • Neroat
  • 推荐

整体尚可,堤真一的演技令人折服;但疑案的大费周章却不够使人信服——若能够把尸体处理得神不知鬼不觉(电影最后也没交代去了哪里),干嘛还主动自曝家丑啊。

60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