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罗里达乐园

剧情片美国2017

主演:布鲁克琳·普林斯,布丽娅·维纳特,威廉·达福,克里斯托弗·里维拉,梅拉·穆德,瓦莱丽亚·科托,乔希·奥利沃,艾登·马利克,爱德华·帕根,卡赖伯·兰德里·琼斯,克里斯托·尼科尔·沃茨,桑迪·凯恩,吉姆·R·科曼,安德鲁·罗马诺,卡罗丽娜·格拉波瓦,特里·艾伦·琼斯,卡伦·卡拉古利安,邹时擎,祖普·卡塔纳,梅肯·布莱尔,卡尔·布拉德菲尔德

导演:肖恩·贝克

 剧照

佛罗里达乐园 剧照 NO.1佛罗里达乐园 剧照 NO.2佛罗里达乐园 剧照 NO.3佛罗里达乐园 剧照 NO.4佛罗里达乐园 剧照 NO.5佛罗里达乐园 剧照 NO.6佛罗里达乐园 剧照 NO.13佛罗里达乐园 剧照 NO.14佛罗里达乐园 剧照 NO.15佛罗里达乐园 剧照 NO.16佛罗里达乐园 剧照 NO.17佛罗里达乐园 剧照 NO.18佛罗里达乐园 剧照 NO.19佛罗里达乐园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23 16:36

详细剧情

  魔法城堡旅店坐落于破败的弗罗里达州基西米县,在这个经济萧条的小县城距离奥兰多迪士尼主题乐园只有25-30分钟的车程 。莫妮是一个早熟的六岁女孩,她和年轻失业的妈妈海莉住在魔法城堡旅店的一个廉价单间里,过着艰难的生活。她们靠垃圾食品、慈善捐助为生,有时还不得不对源源不断地去往迪士尼乐园的游客进行乞讨或者小偷小骗。在暑假里,莫妮和她的朋友们展开了一系列冒险 。

 长篇影评

 1 ) 糖衣泡泡包裹着苦涩,再斑斓也敌不住现实和破败

《佛罗里达乐园》用轻松的外壳包裹着沉重的故事,熊家长的悲喜剧。九龙城寨般的破旧汽车旅馆,与迪士尼乐园只有一墙之隔,鲜明对比,也是无声讽刺美国梦。孩子们不懂惨,只觉好玩。包租公鲍比如同旧城堡里的骑士,努力想维护旧有秩序,也是全片为数不多,成熟理智而温暖的成年人。从不良少女到问题单亲妈妈,当哈莉卖肉也维持不了这个家时,暂时的幸福如同泡泡,一戳就破,斑斓的色彩只是让人更难过。

1.贫富差距与对比,不同人有不同命。

最强烈的感触来自于不同层面的对比,包括贫富差距、主流价值观和边缘人群、小孩和成年人等等,它们交织在一起,让人感受到这才是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比如,富丽梦幻的迪士尼乐园与廉价简陋的汽车旅馆;一顿充满烤培根、树莓、草莓、橙汁的自助早餐和救济面包抹自制果酱的免费午餐;看似认真生活的人,拒绝跟不知如何在生活里自救的人交往;小孩天真烂漫,最苦恼的是天气太热,来不及吃的冰激凌会迅速融化;大人窘迫麻木,需要担忧房租、食物和不能再被抓进警察局的现实。

这个看似轻松的故事,有着温暖的色调,柔和的滤镜和充满幸福意象的烟火和彩虹。小女孩穆妮跟好朋友斯库提、简希哈哈大笑,她们埋头于寻找廉价的乐趣,在破房子里点火、跟游客要钱买冰淇淋,但实际上,那份不谙世事又略显狡猾粗俗的天真,给了坐在荧幕前的观众最沉重的一击。我们再一次看到了家庭、环境带给一个孩子多么严重的影响。就像那些花1700美元买四个通票手环家庭里成长的小孩,不会明白为什么有人嬉皮笑脸的问自己妈妈要零钱买冰淇淋,为什么她们不穿更好看的裙子和凉鞋,为什么她们长大后会文身、抽大麻、不务正业一样。她们的世界是平整开阔的马路,而穆妮脚下是一条充满泥泞的小道。

2.当上进不可得,只能选择更加堕落。

导演也把目光集中到了穆妮和她的妈妈身上,让观众看到平和冷静的叙述,也能流淌出巨大的能量。一切都越温情越悲惨,越动人越痛苦,这就是底层人民的某种本色。电影中,哈莉的野蛮、颓废、自暴自弃让人觉得头痛,总让人忍不住问一句,如果她能找一份安稳的工作自食其力,穆妮是不是就能有另一种人生?答案是否定的。她们照样逃离不了这样的生活,顶多像哈希礼那样按时交得起房租而已。她也试图自救过,找过工作,但因为坚持原则被人解雇。哈莉的坏脾气和不服管束让找不到更好的工作,兜售廉价香水成了一个途径,可最后又被来自迪士尼乐园的工作人员堵死,最终,她选择了更加堕落。

整部电影,几乎都是剪切的生活片段,但细腻勾勒出一个群体的样貌。从一直充斥于画面内的粉紫色“魔法城堡”,到后面才真正揭开面纱的五彩的迪士尼乐园,像是痛苦长存、欢乐短暂的某种隐晦表述,如同我们每个人正经历的人生。但值得一提的是,整部电影流露出不必用语言诉说,全凭镜头表达的克制,没有过分煽情,也没有高高在上的俯视和怜悯,只是从小孩的视角切入这个贫困、被排斥的群体,看她们如何在佛罗里达湛蓝的晴空下生活。

3.小孩的友谊是真诚,大人的友谊是互利。

电影中给出了两条关于友谊的线,一条是小孩之间的分享、真诚和相互珍重,另一条是大人之间的互利、易碎到彼此陌路。这好像也在表达,天真帮孩子们抵挡住了一些外界的诱惑和有色眼镜,他们只凭对方是不是喜欢雨后的彩虹,相不相信彩虹后面有金子而相聚,并不会因为对方在某件事上跟自己有不同看法,就决绝离开。

这种鲜明的对比,变成了一根锋利针头,再次刺破了许多人虚幻如泡沫的金色美国梦。导演用写实兼具个人风格的镜头,让我们从佛罗里达的汽车旅馆看到不同人的生存状态。除了精彩的剧情和主题,演员们的精彩表现也非常惹眼。鲍勃是电影中,一个正常、温暖的好人。可能在他眼里,不管是永远不知道如何控制自己脾气的哈莉还是聪明狡黠的穆妮,都是没有长大的孩子,他看起来有些严厉和不近人情,但事实上,在用一种普通人会有的善良保护着生活在汽车旅馆里的人。这大概是导演多赋予的一丝善意和温情吧。

但看过电影,我们都会知道,再多的天真都抵挡不住现实的阴霾和破败。穆妮终究会长大,天真殆尽,谁也不知道她会成为下一个哈莉,还是人生发生逆转成为一个能够消费得起迪士尼乐园的美国中产。

———————————————————

微信订阅:cmf2015 ,可能是全网福利最多的电影话剧号。

 2 ) 住进那座紫色城堡——浅析《佛罗里达乐园》中汽车旅馆的叙事作用

本文为2021春季学期杨鹏老师二十世纪建筑发展史期末作业,要求为分析在某部电影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建筑。

汽车旅馆的外观

湛蓝的天空,浅紫的汽车旅馆,橙红的晚霞,佛罗里达的黑色旷野里绽放斑斓的焰火,还有意外出现在拍摄过程中的彩虹,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暖心。但在这光鲜的色彩之下,却是令人绝望的贫穷陷阱。这便是《佛罗里达乐园》向我们讲述的故事。影片导演Sean Baker一如既往地将镜头聚焦社会底层,跟随小女孩Moonee的视角,叙述了一家汽车旅馆里热烈而窒息的生活。

汽车旅馆作为美国人公路生活的暂居之所,自然是美国汽车文化与自由主义精神的绝佳表现符号。它可以是自由的,如凯鲁亚克《在路上》中狂欢式的自由放逐;也可以是温馨的,如昆汀《低俗小说》中拳击手的家庭时光;更可以是危险的,如希区柯克《惊魂记》中的浴室杀戮。而在这部影片中,汽车旅馆构成了对它自身文化承诺的巧妙反讽。以这家坐落于奥兰多迪士尼乐园旁边,名叫Magic Castle的汽车旅馆为例,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经济、大众的居住空间如何埋葬了Halley和Moonee这对母女,创造出美国人永恒的贫穷陷阱和自由公路文化的谎言。

充满讽刺的名字和立面设计

建筑的构成

正如其名,Magic Castle第一眼看上去就颇具迪士尼气质,通体紫色正如童话般梦幻,交通核的外墙添加了装饰性的砖块和积雪元素,更是对童话小镇的有意模仿。它究竟是梦幻的还是现实的?这卡通式的建筑外观究竟是景区为了统一视觉的强制要求,还是社区文化的真实写照?这个问题至始至终都困扰着我们。与之相隔一街便是一家高级的度假酒店。但那个世界似乎又异常遥远,除了背景中时常响起的私人直升机的噪音,两座紧挨的建筑并不发生关系。属于马路这边的建筑无外乎是同样装饰到荒诞的廉价餐厅,沃尔玛和景区周边商店。

正如银幕上的每一家汽车旅馆,进入旅馆内部,我们可以看到停车位紧贴着开放式走廊,使得下车和入室只有一步之遥。L型建筑围成的室外空间正中央有一座游泳池,一个女人常常在这里裸体日光浴。角落上的步行楼梯和电梯井是唯一的纵向交通,连接起了三层狭长贯通的走廊。走廊构成了这里的公共空间,几乎所有住户都能看到和听到彼此。向外侧是一间间客房,每间房间的布局都大同小异。

客房只保留了最核心的功能,进门依次是卧室,梳妆台和卫生间。电视位于床对面的墙上,成为了房间的视觉焦点。功能的单一与长期住户的需求发生张力,使得Halley和Moonee这对母女在这样的场所中的生活显得扁平而畸形。

渗透着Disney视觉辐射的街区景观

建筑的叙事

1 快餐式的个人空间

正如柯布西耶所言,每一种建筑都能对应地塑造居住者的精神面貌。在影片中,虽然故事不尽发生于汽车旅馆,但我们依然能从这种快餐式的居住特征中挖掘出人物的行事逻辑。

首先关注客房的内部。在这个狭小的房间中,睡眠空间成为了绝对的主体,起居和社交的空间都被压缩至床和床的周围。梳妆台从卧室墙内凸出,除卫生间以外,客房的所有功能区域彼此相隔不超过两米。在视觉上,墙体均刷简单粗糙的白漆,从而取消了空间分区感,日常紧闭的窗帘更是使得室内自然采光几近为零。这样的环境势必构成的是单调和扁平的生活。影片中,我们很容易注意到人物形象之间类似的挤压感:女儿Moonee过于早熟,母亲Halley又过于幼稚,纵向的亲子关系本身似乎就与这种居住环境格格不入。母女俩看同样的节目,骂同样的f word,共享一切行为和表达。当这种生存空间的挤压被情节发展到极致,也就是Halley苦于没钱决定做妓之时,她能保护Moonee的唯一方式也只是关上卫生间的门叮嘱她不要进来。看似高效、经济的快餐式居住完美地诠释了福柯式的规训,这座魔法城堡称职地服务着资本主义的高效运转,但却撕裂了在这之中想要获得完整生活的每一个个体和家庭。

母女俩唯一的居住空间

从客房内部向外看,物理层面上,房间通过门和窗与外界联系。客房中的卫生间一面并没有开窗,因此整个房间仅剩一扇面朝走廊,与门挤在一起的小窗。这扇窗支撑了影片中多处内外交流的张力:在全片的开头,Moonee敲门不应,便从窗子翻进了屋。观者也因此意识到这扇向着走廊的窗户的尴尬地位——开着会暴露隐私,关着也无法阻止强行进入之人。而为了保留可怜的私密空间,影片中这扇窗户始终紧闭,为数不多的“使用”则是Halley从窗帘缝中观察门外前来“找她麻烦”的人。功能脆弱的空间流动性绝佳地隐喻着居住者幽闭、黑暗而又缺乏安全感犯的心理空间,以及对外来侵犯无能为力的社会现实。

而在实质性交流的层面上,可以认为,电视和iPad才是实现内外空间流通的“家具”。电视被置于客房卧室墙的正中,占领了房间内视觉和生活方式的焦点。从成人脱口秀到动画片,Moonee和Halley对世界的所有认知被都电视文化所形塑,他们滑稽而粗野的行为貌似与美好的社会景观格格不入,却又是对电视文化工业的极致模仿。而iPad更是为数不多能够为Moonee和她的小伙伴们营造“无害”玩耍的媒介。网络空间替代了现实空间,而网络空间却也是一个又一个的信息茧房,将住客们塑造成一个个各异而单调的原子。

2 间离的社区体验

开放的走廊,公共的洗衣间,三三两两抽着烟的下午。这家汽车旅馆似乎拥有和谐的社区共同体?但人人都可以凭直觉感受到这样的“贫民窟风景”里隐藏着不堪与绝望。在这部影片里,我们可以从一个滑稽的情节切入,窥见汽车旅馆所展示出的阶级区隔和文化幻梦。

Gloria和管理员Bobby的争吵
“这里没孩子。” “不,孩子们在那里。”

一位叫Gloria的中年女性执意要在游泳池旁晒裸体日光浴,而管理员Bobby总是会禁止她这么做,因为被孩子们看见对他们不好(而孩子们总是乐于偷看)。在这里我们可以提出两个问题:为什么这里有一座游泳池?以及为什么Gloria想要裸体日光浴?

了解汽车旅馆的历史可以知道,美国汽车旅馆最初仅是一种为公路游客提供廉价住宿的旅馆形式。随着人们越来越多的认可,汽车旅馆开始拓宽客户群体,提高自身定位。游泳池、健身房等高级的附加设施也开始出现。从影片中旅馆的地理位置(迪士尼旁),到与迪士统一的装修风格,再到“奢华”的游泳池,这座旅馆的原始定位必然不低。而讽刺的是,这里的长住者的却是最贫穷的人群。在这两个冲突的事实背后,我们不难看到城市规划中一个乌托邦的破产。正如Halley对社区工作者所讲,那个“园子”都不招她这样的人。迪士尼的辐射效应终究只能增加利益既得者的幸福和提供眩目的景观,阶级矛盾在这样的景观下不但没有消解,反而被人忽视,穷人们只能在这片光鲜亮丽的地带中谋得求生的缝隙。

而在此之上,更加讽刺的是,生活在这样的环境却执意躺在已然荒废的泳池旁裸体日光浴,这是可笑的,也是可悲的。滋养Gloria的皮肤的并不是阳光,而是另一种人生的幻梦,是小资生活的符号。可以清楚地看到,在Magic Castle居住的人们从未心安于此,而是每时每刻都渴望着道路另一边的纸醉金迷,呼吸着消费主义的符号和欲望。这种“正能量景观”的力量是无处不在的,它们从迪士尼流出,从电视流出,更为悲哀的是,从旅馆内部流出。L型建筑围合的庭院正是对边沁圆形监狱的最好隐喻,从不谙世事的小孩到破产的大人们,走廊里的所有人都注视着庭院中央——游泳池,以及那些偶然到来的富有旅客。这种注视是双向的,是人对消费主义景观的观看,也是景观对人的监视与照射。这里的所有人都在“另一种生活”的诅咒之下,他们自由地放逐自己,却又被社会所奴役。他们依然生活在社会曾经许诺的事物所构成的童话之中,反而无法理解眼前劈头盖脸的现实。这里有社区文化吗?似乎可以说没有,人人都早已被街道另一侧所策反,他们说一种脏话,抽一种烟,吃一种披萨,但他们保持敌对和陌生。

建筑、文化与社会

在这部影片中,有别于往常浪漫的公路奇观,汽车旅馆展现为一个绝望的贫穷陷阱。与《低俗小说》《惊魂记》这类影片中的汽车旅馆对比,虽然结构与功能相差无几,但散发出了截然不同的文化气息,巧妙地体现出不同的叙事体系中对同一事物表达的差异。

《佛罗里达乐园》中的Magic Castle正是美国低廉汽车旅馆的真实写照,它们曾经消失在了公路文学的浪漫叙事里。分析建筑在影片中的作用,我们并不意图拥抱环境决定论,企图用建筑来解释人的精神面貌,而是要看到建筑和人背后共同的社会真实。这种真实从马克思的视角来看,是资本主义通过社会中的所有生产活动实现对自身的强化,进而执行对边缘人群的异常化。汽车旅馆在这个故事中并没有原初的恶,它作为美国高度发达的自由主义经济的象征,其建筑形式不过是传达出对社会“正统”文化和生产效率的永恒追求。在这样的环境中,有悖于资本主义逻辑的成为了反伦理的,贫穷的变成了疯癫的。汽车旅馆的长住者们既是社会生产体制的结果,也被这套体制所标记和放逐。

Moonee和朋友奔向迪士尼乐园

影片的最后,Moonee即将被送去领养家庭,她从领养工作人员的围堵中逃出,最后一次牵起朋友的手跑进了迪士尼乐园的人群之中,仿佛就要真正走进那个童话世界。而我们却清楚地知道, 这绝无可能。

 3 ) 这部一丧到底的儿童片,实在太动人了!

- 1 -

谈到迪斯尼,你想到什么?

米老鼠,唐老鸭,白雪公主和美人鱼。鲜花城堡王子怪兽。天下所有的父母,把最美好的祝福变成现实都贮存在这个童话世界。

在弗罗里达2000尺的游乐园阳光海岸背面,有着同样大片的阴影,在这潮湿泥泞的土地上,野蛮生长着无数塑料仿制品。这里,有一群扶不上墙的“烂泥”。廉价嘈杂的旅馆,大人们好吃懒做,看热闹不嫌事大,粗鲁好斗,孩子们有样学样,连篇的不只是脏话,更有谎话。

美国电视剧《无耻之徒》

如果说《无耻之徒》里是“小确丧”,《弗罗里达乐园》里就是一丧到底,影片没有出现对于“挽救人格”必须谈到的词——希望。

迪斯尼,是造梦的童话世界。童话,是传递希望的。而在这个紫色的城堡里,没有希望,只有绝望。

《弗罗里达乐园》中的紫色Motel

但是绝望就代表着黑暗和阴郁?导演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当绝望变成生活,就绝不会只充满苦难和伤痛。因为生活,本身喜忧参半。

肖恩贝克把镜头架齐在孩子的肩头,平等、甚至仰视着看待弗罗里达乐园内外的世界,一个有血有肉的阴影社会就活灵活现地出现在银幕上。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里的好好学生陈孝正

不是每个每个清贫的家庭都一定有个节制刻苦,一心向上爬的陈孝正。当我们把俯视的镜头调转,当我们放弃”矫正人生“的教化策略,当我们改掉“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每只乌鸦都在发奋图强努力飞上枝头变凤凰的思维定势,视角就会被打开,更真实的世界,虽然带着残忍,但是也更美好。

《弗罗里达乐园》当儿童福利院工作人员带走Moonee时的Halley

导演没有夹带私货挂上任何价值观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但同时他一定不是客观的,因为真实地触碰了边缘人群的喜怒哀乐,所以他更亲更爱更讨厌这群鲜活的人们,他把他们一切的一切都摆上银幕,并且让你也不置可否地与其进行了两小时的亲密接触,这时候,你很难去判断他们的生活方式,是对,是错。你只会为他们大哭,大笑,最后苦笑不得。

彩虹就是彩虹,她不悲不喜,是孩子们的笑声为她染了喜悦的颜色。

- 2 -

影片多用片段式串联一个简单的故事,相依为命的母女在廉价motel靠快餐店打工的朋友分享剩饭剩菜生活,她们靠倒卖廉价香水度日。在脱衣舞母亲Halley与好朋友闹翻后,Halley不得不开始卖淫,导致儿童福利管理局派人来将女儿Moonee带走。

《弗罗里达乐园》Halley母女

这一对母女,在反套路的叙事中,一路奔驰。母亲没有为了女儿的生计奔波焦虑,委曲求全伪装自己找一个“老实人”做接盘侠,建立完整家庭;女儿也没有出淤泥而不染,一心倔强着想出人头地。

唯一的男性角色,是好心的Bobby,他一次性充当了Halley和Moonee的“父亲”角色,虽然强势,但是懂得尊重,愿意交流与聆听。这是一次非常舒适的女性故事书写。

旅馆管家Bobby负责打理这个大家听的一切,他最常说的一句话是:Have a nice day.

影片采用碎片化的叙事,和碎到不能再碎的镜头,使演员的状态达到高度真实的美感,没有强烈的目的性。以至于我想寻找导演到底想讲什么?什么都讲到,又仿佛什么都没有说,用细节的拼凑,使观众信服这个塑料的赝品游乐园世界,既是童话,又是生活。

绕道游乐园背面,偷看烟花庆祝生日。她们认为别人的烟花就是自己的。

坐在“学会分享”的标语下,等待的却是施舍。在孩子眼里,学会分享,与接受施舍是同义词。

“我妈妈说我得了哮喘,必须要吃冰淇凌才能缓解。”拥有着让人忍俊不禁的骗人小把戏。

母亲带着女儿贩卖廉价香水,甚至乞讨。在Moonee眼中这不是一次投机倒卖,而是一场冒险。买卖如果困难,就去乞讨,这也需要技术。

废话从来无用,她们只能在这条路上自己走下去。Halley一声不吭地背起Moonee继续走。

导演还善用逆光,让童话气质更加凸显。身在阴影,却始终面向阳光,就像Moonee最爱的那棵树,”它倒了,但是它还是长大了。”

落日的余晖里,Halley牵着Moonee 的手。

- 3 -

如果说,影片的最大成功之处在于纪实的镜头语言和童话般的构图配色,那么演员就是成就影片纪实风格与童话风格的重要支柱。天然去雕饰的演技让人忽略镜头的存在,天真纯粹的眼神又带来梦幻的自由色彩。

必须要提到的,是Brooklynn 饰演的Moonee。她贡献了天才般的演技,全篇2/3重头戏搭在这个小演员身上,而她却贡献了200%的戏剧张力和真实力量。

香港国际电影节《面对面:辛贝克》映后交流

在见面会上,导演肖恩贝克力赞Brooklynn不停口,“Brooklynn拍摄最后崩溃的戏份前,她跑到我面前,告诉我说,’我准备好哭了,我想了一下如果这次是我最后一次见我最好的朋友,我会多么伤心’,这个演员,我们应该称她为演员(笑),直接跳过调动个人情感,比如想想去世的宠物,想想受到教训的经历......而是直接跳入角色的内心世界了,她真的震惊了我,也感动了所有人……

就是这个哭得惊为天人的一条过镜头。

还有这个想吃掉叉子的可爱特写。

在浴室里遇到母亲的嫖客,惊恐却不敢表露的眼神。

Halley的扮演者Bria Vinaite,导演在见面会上坦言:“我是在instgram上遇见她的,我认为她的纹身和形象很适合这个角色。当时她以为我是跟踪狂,她不相信我。但是后来事实证明,她一个人与所有小演员产生的火花就成就了影片的一半。”

《弗罗里达乐园》Halley终于补齐房租

没长大的女孩儿,有责任心不知道怎么负责的善良母亲,重情重义却意气用事的闺蜜,脏话连篇粗俗无理的脱衣舞小姐,Halley这个角色如果真如导演最初设想得那样选择一个迷人的魅力女星操刀,恐怕真不知还会不会有这样少不更事的洒脱与随性。

《弗罗里达乐园》当儿童福利院人员即将把Moonee带走

最后,奥斯卡最佳配角提名,威廉卡姆。他是真正意义上弗罗里达这群老孩子的大家长。这个失乐园中,满是麻烦不断、得过且过、不听管教的大孩子小孩子们,社会并没有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和资源去积累竞争的资本,甚至,竞争的动机。社会工作者显然没有太大用处,只能靠Bobby时时刻刻修补的紫色城堡来维护他们千疮百孔的生活,这项工作是这样细致入微,又无能为力。

Bobby因为孩子们的恶作剧捣乱自己工作暴跳如雷,但也会参与他们的捉迷藏。

会容忍孩子们在室内吃雪糕,但也会因为弄脏地板将他们扫地出门。

会强制限制Halley的访客,只因为怕她深陷泥潭.会因为房费赶走母女俩,也会赶来隔壁旅馆毫不犹豫地掏腰包补齐旅馆差价。他会在无力帮助Halley留住Moonee的时候,在门口点上一只烟。一个男人最无力的时刻。

还有许多小演员,以及扮演小演员的社区家长,生活化的表演和台词淡化了戏剧冲突,却深化了背后的喜怒哀乐,放大了共鸣的力量。你会联想到生活中曾经见过的这样的一张倦容,一双泪眼,以及一个笑容。所有演员的训练,演技掌握的分寸都见导演游刃有余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功底。

- 4 -

最后,我们来说一下这个有点特别的导演。见面会导演本人身穿黑色套装,很活络健谈地讲述着拍摄细节,他说的最多一次是“自然“。没有太多预设,没有刻意表达的意图,没有太大的野心去教化,这导致整部电影纪实叙事手法与写实派演技。而这浑然天成的特点,多半归功于一个字——穷。

肖恩·贝克

肖恩贝克,现实主义风格鬼才,他关注的多半是美国社会的边缘人物和议题。

从描述在美华裔社会的《外卖》,到描述变性人好莱坞造梦的《橘色》,直至这部关注低保无业游民的生活的《弗罗里达乐园》。他一直奋战在少数人社会一线,却没有多少抗争与批判的意思,他跟随,然后记录,搬运着每个群体最美的侧面。

iPhone5s拍摄的《橘色》

一个穷导演往往有着远大的志向,而把这志向变成现实的却很少,有的人等待资金与投资人垂青,有的人主动妥协创作,曲线救国积攒第一桶金。肖恩贝克有所不同,他总是主动出击,尤其是在资金不够的情况下,他仍旧不停地拍摄。

他甚至用Iphone 5s拍摄了一部长达88分钟的电影作品,甚至令他声名大噪,大奖纷至沓来。这部作品除了创意与技术完美结合,更是在剧本方面折射出导演与众不同的视角与人文关怀。变性人的嬉笑怒骂,在drama的喜剧风格下剖析着不被关注的生活,放映给不愿意撕开社会疮痍的多数观看。

《弗罗里达乐园》最后一幕由Iphone6s拍摄

他从来不怕冒险。甚至在《弗罗里达乐园》中,他同样选择了在迪士尼乐园内奔向城堡的这一段戏用iPhone 6S拍摄。因为若要用拍摄器材必须向迪士尼进行申请,而iPhone则可以钻个空子。这次冒险也带给我们新的美学尝试,电影,也许就应该是不同媒介的大融合,降低门槛和技术要求,以还原最真实的物质与精神世界。

肖恩贝克这次的《弗罗里达乐园》打了一场漂亮仗,不仅开创了颇具潜质的美学实验风格,在叙事和观影体验上更加有观众缘。接下来身价倍涨的导演,将会同样接受无数小成本成名导演面临的考验,资本的介入会不会动摇导演对准边缘人物、社会的镜头的底座,以及技术与内容如何更佳完美的融合,实验美学风格是否继续?一切,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原文刊载于“幕味儿”微信公众号。这部一丧到底的儿童片,实在太动人了。

作者公众号 WW无证驾驶

2018.8.17

转载\商务合作、约稿请联系微信: wangjiay_4774 qq:602252469

 4 ) 迪士尼旁边的美好乐园

阳光明媚的佛罗里达有着每个儿童梦想的迪士尼乐园,但就在迪士尼一墙之隔的孩子们的真正乐园却是破旧的汽车酒店。他们欢声笑语,他们肆意放纵,他们无拘无束,他们远远走过迪士尼,打量着迪士尼的大门和来往的人群。

总有些导演持续关注底层,即使他们出身富裕阶层,贝克就是其一,有人说富人关注底层是为了消费底层,但是能把底层的生活公之于众就是对底层的首要帮助。在精准扶贫的当下,看看哪个地方政府敢于把辖区内的贫困公之于众,让不知道贫穷的人们先了解贫穷,感受贫穷,或者才是帮助贫穷的第一步。

这部电影好在哪?叙事?摄影?镜头?剪辑?配乐?或者都不是,而是情绪。在成人看来如此可悲的环境下,孩子们的天真却是真真实实存在着的,相比于富裕阶层的孩子,底层孩子们的天真那才是如此鲜活而真实,难道真的是越傻越天真,还是越穷越天真?

 5 ) 放浪童年

这部《佛罗里达乐园》,以一种摧枯拉朽的架势进入我的视野。它像是一幅充满冲击力的写生,让观众看到一派狂野生长的放浪童年,一组令人绝望的边缘人物生活琐事,以及一系列美国底层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这一切相互交织在一起,让人在观看的时候,内心情绪五味杂陈,几度让人不适。但也许正是这种强大的心理冲击,才是这部电影真正的魅力所在。

这部电影不难让人想起去年的《美国甜心》,这部作品也是反应底层人民生活的佳作,我个人也很喜欢。但是比较起来,不得不说我更倾心这部《佛罗里达乐园》。因为跟前者比起来,这部《佛罗里达乐园》选择通过孩子的眼睛来讲述故事,儿童的天真与原生态,使这部电影的视角更独特,反差更强烈,蕴意也更丰富。而且与前者不同,这部《佛罗里达乐园》没有通过底层人民与所谓中产阶级来做对比,它只是着笔描绘电影里的几位主人公,以此来体现电影想要反应的现实。

影片围绕一对母女展开,她们蜗居在佛罗里达州一家廉价旅社里,每天为了付租金和填饱肚子“挣扎”。母亲是一个20岁出头的女生,是很多人眼中典型的“无良少女”,她整日无所事事,靠各种不正当手段筹钱。而女儿也在自己母亲“放养”的状态下,整日与自己的几个朋友们享受着无忧无虑的“狂野”童年。在她们自己看来,这种得过且过的生存状态不足挂齿,只要有的吃有的住就足够。

电影一开始,是几个相似生存状态的孩子在廉价旅社里对别人的汽车大吐口水,在这样一个常人看来十分过分的行为里,电影拉开了帷幕,这样的开场也奠定了全片的基调。几个孩子在电影里的所作所为简直是“没有最坏,只有更坏”,对他们来说,撒撒小谎来骗钱买冰淇淋,或拉拉电闸让全旅社的人两眼一码黑都是家常便饭,这些跟后来的火烧旧房子比起来,简直可以说是无伤大雅。

这几个孩子的很多行为是可笑,甚至是可爱的。以他们的年龄,张口闭口就是F word就足够让人不可思议,就更不用提诸如他们用小大人的姿态推销假香水时的情景。可是他们不懂自己在做什么,他们只是去模仿,他们只知道这么做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 在他们看来,这样的说话和行为方式,就是正确的生存之道。

然而,在这群孩子的眼睛里,你看不到内疚或后悔,没有人告诉他们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他们的双眼自始至终都清澈无比,你甚至几乎不会在他们眼里看到痛苦。而这也正是这部电影最打动人的地方,孩子的诸多行为,令人忍俊不禁,可是我们笑过以后,透过孩子的眼睛看到的,是让人无比心痛、残忍与无奈的现实。

这部电影的导演肖恩·贝克有着无比犀利的选角眼光,他选择的演员很多来自生活,有的甚至是他在逛超市的时候遇到的陌生人,可偏偏就是这些“路人”,表演中散发着一种原生态的说服力。饰演女一号的小女孩Brooklynn Prince,被导演称赞表演力与生俱来,由她饰演的女孩Moonee,在整部影片里散发着惊人的表演力,据导演自己说,小女孩上一分钟在镜头前大大咧咧,下一分钟就会在片场休息时天真的与你聊她的生活趣事。饰演妈妈Halley的Bria Vinaite,是导演在instgram上找来的网红,她能把一个行为如此夸张的单亲妈妈诠释的如此惟妙惟肖,也的确让人印象深刻。正是这两位主演到位的表演,才让这部电影更具说服力。

电影中的几位主人公生活的旅馆,名为“魔幻城堡”,这个旅馆被漆成一片淡紫色。跟佛罗里达的蓝天绿树比起来,这片紫色显得多少有些格格不入,就如同住在这里的小主人公一样,她的所作所为,放在她的年龄里,显得格格不入。可当这两个“格格不入”搭在一起时,这个建筑却成了小主人公温暖的“城堡”。虽然她与迪斯尼乐园里建造的真正城堡只有一墙之隔,可是她注定不会是走进这些城堡的小公主。

电影最后,知道自己要被带走的小女孩第一次在全片里痛哭起来,她拉着自己的同伴,一路飞奔向迪斯尼,朝真正的城堡奔去。不管是他们真的毫无阻碍的跑进了城堡,还是导演安排的蒙太奇,电影在这时的画面是充满魔幻的感觉。虽然有刻意煽情的嫌疑,但也不失是给小主人公的童年留下的一份小小的希望;也为观众在经历了2个小时“现实画面”冲击后,心中可以对这份残酷童年寄予一丝温存吧。

 6 ) 汽车旅馆对迪士尼的眺望如同穷人对富人生活的模仿

先说一下电影的几处伏笔,带女友度假的小情侣意外闯入汽车旅馆、给Jancey过生日Halley带着他们搭车到一个空旷的地方看烟花,孩子们渴望给小费的旅客、一个像恋童癖的猥琐男,电影的前半段没有明显点出这是一个迪斯尼乐园的腹地,但这些细节在电影结束,巨大的迪士尼乐园渐渐浮现时,我们才回忆起这些星星点点。导演用心铺陈着一个底层世界的细枝末节,旅馆的格局、旅馆与旅馆间的绿地,通过孩子们的奔跑探索而出现,他们肆无忌惮地说脏话做坏事撒谎,甚至还点了一栋房子。

这里又是一个成熟的穷人社区,经理会精心粉刷黄紫色的外墙,也有管理处的规范检查,这里按照规定每月请长租客搬出再搬回,还与友邦旅馆达成了互惠的合作关系。经理是这里的家长,在Halley的故事里,他关注着这个无业妈妈如何抚养小孩、在她将要失控时限制她私下进行的卖淫行为。以及在两次儿童管理中心的人上门要带走Moony的时候,他安抚Moony,镜头推到他在楼下抽烟的特写,十分无奈。

另外想说的一点是游泳池,起初我非常不理解为什么汽车旅馆会有游泳池,为什么会有滑稽的中年嗜酒女在这里佯装度假,我们也会记得Halley和她的好友兼邻居在此喝酒夜泳的时刻。但如果这些是发生在迪士尼乐园里,是不是就好懂了呢?泳池属于享乐世界,是有钱人的生活方式,是一个迪士尼乐园腹地的汽车旅馆想要伪装成另一国的配饰。哪怕这里一团混乱,像个垃圾场,充满了犯罪和廉价,这里也不缺少应有的体面。这里也许有个名字叫“Magic Land”,就像网上那种廉价弹窗、百度广告,伪装成迪士尼世界里的高端酒店,或者就像Halley跑去兜售香水的稍微高端点的地方,差别如此体现。这里是穷人的迪士尼,在逼近那个繁华的世界的路上,一切都是模仿。

在结尾Jancy拉起Moony的手向乐园奔跑的时候,我们才清楚的知道迪士尼跟他们的距离,看清那个不曾出现在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却一直是他们心中憧憬的地方究竟离他们有多远。最后一个奔跑的镜头,导演有一个小把戏,两个小孩子的身影是虚的,焦点落在一对抱着小孩的夫妻身上。是的,我们认识幸福家庭的模样,却也无法想象每一个在迪士尼乐园里奔跑的孩子身上快乐与不幸。

我看了很多评论了会讨论到该片的三观,还蛮多人都认为美国白婊误了下一代,看着有点无语。导演对这种生活投去了关注,对巨大的社会现实发差进行反思,他承认太阳照下来的地方就会有阴影,这有何不好有何不对吗?小孩子无知烂漫的成才,如何才能既保护她们又不打扰呢,这些大问题我也想不下去了,就先说这些吧。

 短评

这绝对是主竞赛拿奖水平的啊!怎么选到双周还没给奖!!!!!代表现实主义电影发展的最新境界,藏叙事藏得真是滴水不漏。想起《悲情城市》里那句“小孩子不知道残酷,一样觉得好玩”。汽车旅馆现实主义,结构性的贫困与最底层的生活,阶级分析;生活流与幽默感。似乎又可以发个年度十佳了。

4分钟前
  • 胤祥
  • 力荐

小孩子演得太好,一种有意的成人化表演(非贬义),最后果然被打动了。很抓心的小独立片,结尾的风格变化略有不适,不过整体还是非常出色。包括与迪士尼乐园的对应,很有心思,威廉达福的角色好暖。

8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结果那段拿着iPhone拍摄,打破现实风格奔入虚幻童话才是全片最打动我的地方 8.1分★★★★

12分钟前
  • qw0aszx
  • 推荐

都是生活拆散亲情,“妈咪”是熊孩子,这部是熊家长。和多兰不同的是Sean Baker没有任何MV空镜头,而是用生活细节把故事填得满满当当。明亮梦幻的颜色反衬出螺旋向下的命运,打光越温暖,生活越悲惨。主演除威廉·达福外全部素人,原生性的表演让人惊呆!主角小女孩是个天才吧...

17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好久没有在电影里看到真正的儿童了,冷不丁看到,妈的,太羡慕了。人类幼兽,完美物种。年度十佳。

19分钟前
  • 老晃
  • 力荐

——“你知道吗,这是我最喜欢的一棵树?”——“为什么?”——“因为她摔倒了。仍然,长大了。”

22分钟前
  • 贝塔先生
  • 还行

三星半。小孩不错,部分情节还是太刻意了,威廉·达福的角色很暖。把这部和《以你的名字呼唤我》、《伯德小姐》、《三块广告牌》四部连着看,你会发现今年的北美颁奖季简直就是一场涵盖童年、少年、青年、中年的关于西方世界的大型presentation,痛苦的、难忘的、苦涩的、甜蜜的、悲伤的...一应俱全。

25分钟前
  • 柯里昂
  • 还行

美国穷,一种在融化的粉红色冰淇淋里溺死的穷法

29分钟前
  • 王大根
  • 还行

结尾让我想起《四百击》。另鲍比是个好人,也许是这个时代最好的那种好人。再另,热评那个比苦难的真让人恶心,绝对是这个时代最让人恶心的那种恶心。

34分钟前
  • 没有枪的牛仔
  • 力荐

不要悲天悯人,不要屈尊俯就,不要温情泛滥,不要控诉批判。只要把镜头以仰视的角度冷静不语地照向现实就好。成人世界的一切,在孩子看来都是似懂非懂的胡言乱语。浓艳色彩的镜头里,现实生活映照着蛮荒生长的童年#结尾一幕神来之笔,精彩#

35分钟前
  • davekozg
  • 力荐

总有些东西会消失,紫色屋顶的彩虹、盘旋头顶的飞机,来了又走的租客、认识又陌路的朋友。总有些事情会明白,已经变凉的洗澡水、正在融化的冰淇淋,笑了又哭的牵手、打包又扔掉的食物。茁壮得像离开湿地的鹳鸟、倒了又生长的树木、迪士尼外墙的烟花。这个夏天之后,她的童年还在,六岁却永远回不来了。

37分钟前
  • 西楼尘
  • 力荐

在迪士尼的时候,经理告诉说每个美国家庭在这里要平均消费8000美金,这注定了是有钱人的烟火。电影很自然不矫揉造作,孩子们的表演让人刮目相看。不过大家都说像《美国甜心》,我倒更觉得像《南国野兽》。因为在迪士尼工作过半年,结尾超喜欢,要是早一天看就是我的年度十佳了。

41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5/10,排除色调和大小姑娘们的演技,导演要说啥?总不至于是“我们垃圾白婊就这样,不要管我们,让我们好好培养下一代white trash”吧

44分钟前
  • 猫咪建筑师
  • 较差

这种熊孩子题材注定接受不了 一上来几个孩子吐口水还能更令人厌恶一些吗

48分钟前
  • 年逝
  • 还行

居然在短评里看到了不作死就不会死几个字。如果有混账愿意相信贫穷是个体行为的后果,那后果本身就足以被当作惩罚;如果在此之上还记不住don't judge几个字,then go fuck yourself, son of bitch.

52分钟前
  • Urbino
  • 力荐

这部电影胜在悲剧内核的故事外,包裹的那层梦幻糖果的外衣。故事越悲剧,观感越动人,那种童年的美好,血浓于水的亲情,跟一个家庭多么有钱没有关系。导演很会拍孩子,而且儿童演员的表演非常的成熟且自然,孩子们的欢乐冒险和无忧无虑,赋予了这部电影极富感染力的年轻和活力。

54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谁说小孩子什么都不懂,“我总是能看出来大人什么时候要哭”

58分钟前
  • 大島
  • 推荐

这片子摄影太好太好了。小孩子眼中的世界五彩缤纷,从来不会意识到自己在贫穷线挣扎。我这么讨厌小孩子的人能看俩小时熊孩子跑来跑去搞破坏还感同身受,拍摄技巧惊为天人。威廉达福完美。

1小时前
  • bayer04
  • 力荐

一墙之隔的迪士尼乐园既是个巨大的肿瘤持续辐射着周围的贫民窟,又是贫民窟里所有人生活与梦想的避风港。

1小时前
  • 牛腩羊耳朵
  • 推荐

像坐过山车一样跌宕起伏一气呵成。肖恩贝克连续两部展现了惊人的演员调教能力,几个新人天然去雕饰的演出一点都不逊佛州烂漫的色彩,相比之下威廉达福竟显得像是一个拉人气用的明星招牌😂。在他的电影里,所有人都用尽一切享受当下,取悦自己爱的人,拥抱并不完美的生活,这难道还不够动人吗

1小时前
  • 米粒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