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崛起:奥斯曼

海外剧其它2020

主演:Cem Yigit Uzümoglu,Tommaso Basili,赛里木·拜拉科塔,比尔坎·索库鲁,奥斯曼·索南,图芭·布尤库斯滕,Ushan Çakir,黛穆拉·苏奈马兹,伊利亚达·阿克迪肯,Tugrul Tulek,Luca Marroco,Deniz Ince,Coskun Altunbay,Masallah Baris,Alen Papazyan,查尔斯·丹斯,哈里特·尔根赤,Nail Kirmizigül,托尔加·特肯,厄达尔·伊迪兹

导演:Emre Şahin

播放地址

 剧照

帝国的崛起:奥斯曼 剧照 NO.1帝国的崛起:奥斯曼 剧照 NO.2帝国的崛起:奥斯曼 剧照 NO.3帝国的崛起:奥斯曼 剧照 NO.4帝国的崛起:奥斯曼 剧照 NO.5帝国的崛起:奥斯曼 剧照 NO.6帝国的崛起:奥斯曼 剧照 NO.13帝国的崛起:奥斯曼 剧照 NO.14帝国的崛起:奥斯曼 剧照 NO.15帝国的崛起:奥斯曼 剧照 NO.16帝国的崛起:奥斯曼 剧照 NO.17帝国的崛起:奥斯曼 剧照 NO.18帝国的崛起:奥斯曼 剧照 NO.19帝国的崛起:奥斯曼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31 16:24

详细剧情

  Netflix 推出了扣人心弦的文献片《帝国的崛起:奥斯曼》  全球领先的娱乐服务公司 Netflix 透露了全新文献片《帝国的崛起:奥斯曼》的首批细节。此剧集由杰姆·伊伊特·乌聚莫格卢、塞利姆·巴伊拉克塔尔、比尔康·索库尔卢、奥斯曼·索南和图芭·布尤库斯滕等土耳其知名演员担任主演,将于 2020 年 1 月 24 日在 Netflix 上面向全球上线。  此节目由 Karga Seven 联合 STX Entertainment 共同出品,还邀请了教授兼博士 A·M·杰拉尔·森戈尔和埃姆拉赫·萨法·居尔坎博士等备受赞誉的历史学家加盟。《帝国的崛起:奥斯曼》在伊斯坦布尔的多个地区取景拍摄,由埃姆雷·萨欣担任导演,共有 6 集。

 长篇影评

 1 ) 春晚和村晚-------和《征服1453》比较

看到短评区里有网友提到本片就是把《征服1453》重拍了一遍,我才想起那部当初为了去土耳其旅游下载后来一直没时间看在移动硬盘里囤了几年的据说是土耳其有史以来投入最昂贵的电影,赶紧趁热打铁,快进看完了。虽然两部片子拍的都是1453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帝国征服的历史事件,但是从两片子在豆瓣的不同得分就知道高下了,豆瓣反绿教的“精罗”----我也是刚学会这个词,参考精日-----在《征服1453》下发表的各种揶揄也真够精彩欢乐的,我也懒得引述了,只简单谈一下自己的感想。其实土鸡拍的《征服1453》立场也还算是比较中立客观的,对最后的拜占庭王朝并无过多丑化。不过限于篇幅和投入,对战争过程的描述自然远不及网飞,比如“陆上行舟”这场戏就交代的非常简单匆忙。网飞拍摄宫廷内部和之间的勾心斗角权谋运用明显是从《权游》现学来的,也算惟肖惟妙。《1453》这方面的内容就少了很多。对角色的塑造,网飞的片子时间多了一倍,在这点上也更是游刃有余,从容不迫,各主要角色立体丰满:穆二世的野心勃勃锐意进取,意大利雇佣军首领朱斯蒂尼亚尼的勇敢坚毅和风流浪漫,君士坦丁十一世的惶惑无助和以身殉国的悲壮,两边宰相大臣们的老谋深算精致利己都有充分表现。相反《1453》中的穆二世被陪练帅哥哈桑这条线抢了很多戏,选角也不如哈桑帅,君士坦丁十一世更像是个淫邪猥琐的中年大叔,毫无帝皇气质,其他配角就更没有表现的机会。总之,两个片子放在一起比,就是春晚和村晚的区别。最后引用知乎上关于君士坦丁十一世的一段话结束(我是对这个亡国之君有多大兴趣才去看了知乎上这个辣么长的帖子): “我愿有一天,能够站在狄奥多西城墙上,与君士坦丁十一世对话,听他说说当初作出与城同在这艰难的决定前后的心路历程,静静地听他描述他的挣扎与艰辛,信念与彷徨,与他对视。他眼里有涅槃的火,还有新罗马城头那灰蓝落雪的天空。”

君士坦丁十一世,最后的罗马皇帝

 2 ) 让我更期待《三体》了

近10年最棒的外国历史题材纪(dian)录(shi)片(ju),没有之一。讲述的是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陷君士坦丁堡的故事。 从场景到对白,让我想起了《权力的游戏》。毁天灭地的希腊火、圣索菲亚大教堂中的双头鹰铁制王座、金角湾中庞大的舰队、红色血月下大教堂穹顶的“神迹”,《权》迷们都不会陌生。 还有首鼠两端的东罗马统帅卢卡斯、英勇善战的雇佣兵头目朱斯蒂利亚尼,都似曾相识。连最后的夺城战中,穆罕穆德二世冲锋在前马失前蹄的场景,都有私生子之战中雪诺的影子。 可惜只有6集,太不过瘾。 就在差不多10年前,我看了英国人拍摄的《罗马帝国》,采用的也是影视化叙事+大片特效+专家访谈的形式。《罗马帝国》讲述到公元476年蛮族覆灭西罗马帝国为止,而这部片子讲述了东罗马帝国的最后灭亡,等于是为前者画上了一个长长的句号,两者相得益彰。 1453年可能是比1644年更为重要的年代: 一、罗马帝国彻底灭亡,超级帝国辉煌千年终没入历史尘埃; 二、原先的丝绸之路被奥斯曼帝国切断,西欧被迫另寻贸易出路,这才有了1492年哥伦布的美洲之行; 三、东正教中心陷落,为后来沙俄的崛起腾出了权力真空; 而1644年的英格兰内战,只是把一个国王推翻了而已。英国的崛起进程在此前已经高歌猛进、此后也如火如荼。查理一世确立新教国教地位、伊莉莎白一世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帝国银行的建立、北美殖民地的开拓甚至于《权利法案》的出台,这些事件的意义都更为重大。 也许正因为这些,刘慈欣才会把君士坦丁堡之战的最后场景作为《三体:死神永生》的开篇。 与西罗马帝国最后残杀功臣,窝窝囊囊地灭亡不同,东罗马帝国的最后一任皇帝是血战到最后一刻阵亡的。只可惜基督教世界四分五裂,轰击君士坦丁堡城墙的强力武器——乌尔班大炮居然来自一个基督徒工程师,只能说罗马气数已尽。 而他的对手——穆罕默德二世是一个年轻力壮、意志坚定、手腕高超的君主。整个奥斯曼帝国在发动君士坦丁堡战役之前,已历经百年战争扩张出一个超级版图。在穆罕默德二世手上,“奋诸世之余烈”,完成了对基督教世界最为沉重的一击。 整部“剧”场景宏大、服饰考究、对白精彩——彻底的大手笔美剧操作。 Netflix现在似乎找到了扩张娱乐版图的最好办法:输出资本+技术以及必要的资源,同时寻找本地化人才操刀,从而使得产品在本土化和全球宣发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王国》、《甜蜜家园》都是范例。 这让我越发期待《三体》。

 3 ) Netflix纪实剧《帝国的崛起:奥斯曼》国内可以看正版啦

//v.youku.com/v_show/id_XNDkzMDA3O...

这种讲述历史的方式还是比较能接受的,一边剧情演绎,一边会有历史学家讲解解说,不失为一种了解历史文化的途径。

当然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分享给大家都赶紧去看呐!

熬夜党福利,优酷每周一零点就更新,爱了!再刷一遍!

 4 )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公元330年建成的君士坦丁堡,作为拜占廷帝国首都,是地中海东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及基督教世界抵御穆斯林冲击的桥头堡。

1453年4月,奥斯曼大军猛轰君士坦丁堡:

5月29日,君士坦丁堡沦陷,穆罕默德二世骑马入城,成为奥斯曼帝国崛起的标志性场景: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君士坦丁堡的逃难者们,携带者宝贵书籍和古老传统,向西欧重新传播了希腊语和古典文化,开启了文艺复兴。

欧洲的冒险家们不得不远渡重洋开辟新航线,大航海时代开始了: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

网飞新剧《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再现君士坦丁堡战役:

1453年5月29日,奥斯曼的炮灰部队、训练有素的正规军轮番冲击,君士坦丁堡的守军沉着应战,小加农炮威力巨大:

穆罕默德二世孤注一掷,命令仅剩的最精锐的禁卫军发起冲锋:

苏丹一马当先,十分骁勇:

这个细节属于艺术夸张,21岁的苏丹雄才大略,但他不是亚历山大大帝,不可能像亚历山一样身先士卒。

君士坦丁十一世和温泉关战役中的斯巴达人一样,宁愿战死也不逃跑:

君士坦丁堡沦陷:

奥斯曼帝国(1299-1923)全盛时期,占有三分之一的欧洲、北非的大部分地区和整个中东,甚至延伸到了东南亚:

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好就好在立场较为中立,历史学家不时跳出来点评人物、事件,夹叙夹议,没有丑化任何一方。

君士坦丁堡陷落之后的抢劫、杀戮、强奸被完全掩盖。导演是土耳其人。

本·拉登为何选择911而不是其它任何日子袭击美国?

有人说911是报警电话,意在讽刺美国——

不,本·拉登选择911,只因911是奥斯曼帝国全球扩张的休止符:

1683年9月11日,基督教与伊斯兰上千年的拉锯战迎来决战时刻,奥斯曼帝国25万大军猛攻维也纳,西方文明危在旦夕——

现实永远高于艺术,波兰之狮约翰三世统率的翼骑兵,比《指环王》还要传奇:

如同“从大山上铺天盖地涌来的黑色沥青,将沿途一切毁灭殆尽”,杀得苏丹大军尸横遍野:

奥斯曼帝国一蹶不振,直至崩溃。

《指环王2:双塔奇兵》甘道夫的雷霆救兵致敬伟大的翼骑兵:

这个经典段落看得影迷热泪盈眶、热血沸腾,当年在维也纳城头翘首以盼的人们,也有同样的感觉。

 5 ) 公元1453,那年风、林、火、山

美剧这片江湖,你方唱罢我登场。

想当年,HBO出品,妥妥的精品。

看今朝,网飞出品,精品接二连三,叫人叹为观止。

即便拍历史题材的纪录片,也能拍出史诗美剧的质感。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网飞的最新力作:《奥斯曼帝国的崛起》

稍微了解欧洲历史的观众都知道,奥斯曼帝国曾经称霸了几百年。

是世界史上屈指可数的、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超级帝国。

其巅峰时期一度让欧洲的封建王国心惊胆战,因为被打怕了。

网飞这部纪录片名副其实,讲述奥斯曼帝国如何崛起。

这个时间点选的精准:1453年。

公元1453,奥斯曼十万大军将拜占庭帝国首都围了个水泄不通。

攻克君士坦丁堡之后,奥斯曼帝国迅猛崛起,扩张速度令后人难以置信。

我们不妨循着纪录片的脚步,穿越500多年时光,回到那年惊天动地的战役。

接下来,我们将从风林火山四个点切入,介绍这部轰轰烈烈的作品。

其疾如风

公元1453年,奥斯曼帝国苏丹穆罕默德二世,向帝国全境发出动员令。

阿德里安堡的城门洞开,传令兵策马狂奔,奔向四海八荒。

奥斯曼虽不是地道的阿拉伯人,而是由突厥的一支部落所创建的帝国。

但其时早已皈依伊斯兰教,其对圣战的热忱,放眼中世纪的阿拉伯,无人能敌。

圣战的号角吹响,响彻云霄,震动大地,这次的目标非同一般。

苏丹剑指君士坦丁堡,誓要拿下这座传说之中的超级首都。

君士坦丁堡是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巅峰时期人口百万众。

自从公元5世纪西罗马帝国覆灭后,它一直都是东罗马帝国的心脏。

到公元15世纪之时,已然屹立了一千多年。

想当年,拜占庭帝国的大军就从这里出发,浩浩荡荡,气吞万里如虎。

千年间,无数野心勃勃的帝王大将,渴望攻陷这座帝都。

但在1453年之前1123年里,被围攻了23次的君士坦丁堡,只沦陷了一次。

而这一次还是十字军东征时的基督教军队干的。

换句话说,这叫祸起萧墙,至于东方的伊斯兰军队,每每功败垂成。

奥斯曼有句谚语,流传至今:红苹果,惹人摘。

在穆罕默德二世的眼中,巍然耸立的君士坦丁堡就是这个红苹果。

他之前的800年前,伊斯兰太祖穆罕默德就曾对其心驰神往。

自从伊斯兰崛起后,阿拉伯世界对君士坦丁堡有着谜一样的痴迷。

有预言称:终有一日,伊斯兰必将拿下拜占庭的帝都。

出征前,苏丹跟大将们交心说道:真主阿拉已经给他托梦,必须拿下此城。

再大的帝都,不过一座城池,至于如此兴师动众?

此城位于博斯普鲁斯海峡的西边,其对面就是小亚细亚,也就是亚洲。

博斯普鲁斯海峡分隔欧亚大陆,乃是两大洲的咽喉要地。

其北连接黑海,其南直通地中海,走海路可到北非和西欧诸国。

在大航海时代来临之前,君士但丁堡坐拥东西方贸易的中心位置,难以取代。

若说宗教是面子,是口号,那这贸易而来的真金白银,岂会不令人垂涎三尺?

苏丹的征兵令点燃了整个帝国的征战热血。

一支一支的队伍,风一般的青年武士,从全国各地汇聚而来。

年轻气盛的苏丹,站在象征苏丹权威的马尾旗边,沉吟不语。

眼见大军就位,他大手一挥:进军!

十万大军连绵起伏,行走迅速,如风一般,却丝毫不乱,井然有序。

其徐如林

公元1453年的春天,来的比往年晚了一些。

春天都来了,夏天还会远吗?

这个问题,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根本无暇去想。

今年春天的天气十分古怪,时而暴风,时而暴雨,时而暴风雨。

充分可以使用“反复无常”四个字来形容此时此刻寂寥的内心活动。

探子来报,苏丹的大军正在狂扑而来,说是排山倒海之势也不为过。

他很是难过。

站在高大的城墙上,他往远方眺望,心情复杂。

脚下的狄奥多西陆墙高耸入云,千年间抵挡了一次又一次的围攻。

尽管也有年久失修的墙体,但在此前,已经命人修缮完毕。

狄奥多西陆墙所构筑的城防体系,号称是中世纪集大成之作。

从建立到如今,一千多年,还没有哪支大军能够从陆墙光明正大的攻克。

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城墙里面的百姓们,早就乱成了一锅粥。

彼时的拜占庭帝国,统治的地方少得可怜。

除了君士坦丁堡及周围的村庄,也就只剩下零零星星的几座小岛。

相比而言,奥斯曼帝国简直就是哥斯拉一般的超级怪兽。

君士坦丁堡南边紧邻马尔马拉海,如果有援军,必会从此驶来。

大战在即,君士但丁十一世迟迟没能等来基督教大军。

也是,长达350年的十字军东征已经落下帷幕,以惨败而告终。

欧洲列国封建割据,四分五裂,窝里斗还来不及,谁有空管你的死活。

纵是教皇有心,却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虽然都是基督教,西欧王国却是天主教,拜占庭则是东正教。

教派分裂已久,面子上都是守望相助,里子上真是恨不得掐死对方。

皇帝垂头丧气,不禁唉声叹气。

忽然,金角湾出现了四艘大型帆船,旗帜上是热那亚共和国的标志。

来者不是别人,正是热那亚雇佣兵,为首的名叫朱斯蒂尼亚尼。

此人大名鼎鼎,实战经验丰富到可怕的地步,关键是,他是公认的守城专家。

麾下约有700名武士,虽都是雇佣而来,却是职业军人,战斗彪悍。

君士但丁堡上下大为振奋,他们坚信这只是第一批援军。

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却是安全抵达的最后一支。

700人不过杯水车薪,加上城防部队,满打满算也就8000来人。

这就是拜占庭皇帝手上的全部家当。

清风徐来,不远处的山林此起彼伏,蓝天白云间,岁月静好。

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平静,总是静悄悄。

侵略如火

奥斯曼帝国苏丹、穆罕默德二世御驾亲征,统帅十万大军兵临城下。

大军阵地的中央,是数十门巨型火炮,炮口正对着巨大的狄奥多西陆墙。

炮手严阵以待,掌旗的指挥官只等苏丹一声令下,就会猛烈开炮。

高头大马上,苏丹按着腰间弯刀,饶有兴趣的望着最大的几门火炮。

那是由匈牙利火炮大师乌尔班所造,炮身全长足足有8米。

据说是有六十头公牛从遥远的帝国腹地运送至此。

15世纪的地中海世界,还从未出现过如此巨大的火炮。

苏丹许诺乌尔班,只要能轰塌狄奥多西陆墙,按四倍工钱赏赐于他。

乌尔班虽然来自信仰基督的国度,但在金山银山面前,欲望才最真实。

苏丹大手一挥,传令兵亮起开炮的旗帜。

炮兵阵地的指挥官疯狂咆哮:开炮!开炮!给我狠狠的打!!

轰隆之声震天动地,巨大的城墙在炮击下不停颤抖,像极了害怕的模样。

君士坦丁堡在隆隆炮声之中,陷入了惴惴不安的情绪。

飞过城墙的炮弹直接撞上一栋栋宏伟的建筑,瓦砾顿时掉落一地。

命不好的家伙,就会被砸成肉泥,还没来得及祈祷,就去见上帝了。

城中的市民大多是基督徒,此刻也在祈祷上帝,拯救他们于水深火热。

神职人员们拿出圣堂中的圣母像,来回城墙之间,鼓舞士气。

每一次围城,这种宗教行动必不可少,对于迷信的拜占庭人来说,效果显著。

连续炮轰七天后,外墙坍塌了不少,但内墙依然屹立。

守城大将朱斯蒂尼亚尼组织工兵们,用石块堆积,第一时间填补了塌陷。

并且从容不迫地打退了奥斯曼一次又一次的冲锋,骁勇善战。

这一次,奥斯曼帝国终于遇到了一个值得尊敬的对手。

按着帝国的战法,可用“侵略如火”四个字来形容。

就是最快时间集结一支大军,而后以泰山压顶之势迅速攻城略地。

大军开拔,当速战速决,不可旷日持久,久则生变。

乌尔班大炮固然给了拜占庭人惶惶不可终日的恐慌。

但宗教狂热所点燃的一丝希望之火,依然在他们的心头燃烧。

奥斯曼帝国有真主保佑,拜占庭人同样有上帝看护,足相敌也。

行军大战最怕僵局,苏丹麾下十万大军,光是粮草消耗,就是巨大开支。

君士但丁十一世笃定,苏丹来势汹汹,但和自己一样,耗不起。

久攻不下,苏丹大营果然军心动摇,撤兵之说流言四起。

21岁的苏丹雄才大略,他很清楚,一旦撤军,自己的威信将深受打击。

不战则已,一战必胜,高处不胜寒啊,他已经没有退路。

正在胶着时刻,君士坦丁堡的上空出现了一轮月食。

月食在城中的基督徒看来,就是世界末日的征兆,结合当下,最是应景。

巡游助威的圣母像也从神职人员手中掉落,碎了一地。

这还没完,市中心的圣索菲亚大教堂上空,忽的出现了一道光。

这道光直通云霄,云霄处是什么?就是拜占庭人心心念念的天国。

看起来就像教堂的圣灵回归天堂,弃他们而不顾。

皇帝恸哭,没想到啊没想到,执剑的天使没有等到,倒把圣灵给气跑了。

在现代人看来,所谓的圣光不过是气象,但在他们看来却恰恰相反。

本就微弱的希望之火,在此刻彻底熄灭。

同样迷信的伊斯兰军队,看到月食却是大为振奋,眼中无不闪着火光。

21岁的苏丹以父亲的口吻向士兵们说道:前进,我的朋友们和孩子们。

真主在上可是看着你们呢,证明英雄好汉的时候,到了。

几句话下肚,大军精神抖擞,齐口同声欢呼,欢呼声传到守军大营。

皇帝站在城头,忍不住老泪纵横,喃喃自语:上帝啊,您为何如此待我?

1453年5月28日,乌尔班巨炮轰了整整一天。

同年5月29日凌晨,苏丹大军总攻开始,当日,君士但丁堡沦陷。

苏丹许诺:拿下城池,将士们可纵情劫掠,三日为限。

狂怒的奥斯曼士兵疯了涌入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教堂遭到灭顶之灾。

数不尽的圣物被打砸抢烧,数不尽的修女沦为奴隶。

破城第一天,君士但丁堡就被瓜分完毕。

随之灰飞烟灭的,还有罗马帝国最后的继承人、拜占庭帝国。

有人劝皇帝逃离,金角湾还有我们的船,热那亚人肯定会帮我们。

但君士但丁堡十一世断然回绝,抄起长剑,一个人冲向了战团。

宁愿战死,也不投降,更不当逃兵。

城在人在,城破人亡,这一点,他没有丢老祖宗凯撒大帝的脸。

终其一生都在为匡扶帝国大业奋战,至死方休。

不动如山

破城一个月后,消息传到威尼斯,元老院议员们大哭。

德意志的弗里德里希三世,偷偷留下了眼泪。

罗马教皇则一个人躲在房间,捶足顿胸。

欧洲的大街小巷都在议论纷纷,有人唏嘘,有人垂泪,有人彷徨。

15世纪西方世界的震惊,简直难以形容。

对欧洲来说,君士但丁堡的陷落,就是15世纪的9·11事件。

但在奥斯曼看来,一个世界性的帝国已经崛起,并且势不可挡。

之后的200年,奥斯曼帝国的钢铁洪流将会持续涌向西方。

欧洲人将会深刻理解,什么叫做被奥斯曼帝国支配的恐惧。

如今的君士但丁堡已经是土耳其的首都,伊斯坦布尔。

500多年过去了,山河依旧山河,黑海和马尔马拉海依然在。

狄奥多西陆墙的残垣断壁依然在。

不动如山。

这场改变世界格局的战役,透过网飞的镜头,依然历历在目。

时而穿插的解说,不多不少,丝毫不妨碍我们的观看体验。

反而能更深入的体会,双方的是与非,时代的偶然和必然。

这部《奥斯曼帝国的崛起》用六集的篇幅,细致入微的叙说前因后果。

既视感极强,能将人身临其境的带入历史的钢铁洪流之中。

六集还是一口气放出,这很符合网飞的风格:不用追,一气呵成!

不愧是网飞,出手就一个字:燃。

 6 ) 你方唱罢我登场

如果我们不以西方基督教文明的视角来看,君士坦丁的陷落确实多了一点悲情的意味。但是开阔些来看,君士坦丁的“攻占”对奥斯曼来说是一个好事,犹如昔日威廉在战胜法国之后,于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帝国之王。

命运对赌

穆罕默德于年少之时上台,朝廷上下暗流涌动大小官员心怀不轨,这时候,首先需要一个借口转移注意力,“君士坦丁”就是一个突破口,真主安拉的圣喻、无数代先王未竟的意愿,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只要拿下这座城,他穆罕默德就是比肩安拉的圣人,朝野上下都得唯他马首是瞻。由于“君士坦丁”就是政治正确,凭借战争动员,朝野上的不协和音被暂时压制,穆罕默德可以实现他的第一轮资源整合。这是穆罕默德最重要的小心思,也是一场单方面的对赌,赢了,正式成为奥斯曼的国王,凭借君士坦丁的地理位置,奥斯曼的扩张就打下了第一步;输了,就么有然后了。(感觉怎么看都是东罗马惨啊)

天时地利人和

东罗马帝国作为基督教世界前线,早就被十字军东征和伊斯兰扩张搞得半死不活,领土缩小到君士坦丁附近,宛如战国末年的洛邑。唯一能支撑它的,就是优越的地理位置(无论是军事还是贸易)、高耸的城墙以及相对占优势的海军和补给支援。来自威尼斯的雇佣军单兵作战能力强吗?强。威尼斯的船大吗?大。君士坦丁堡的城墙高吗?高。基督教的信仰足吗?足。君士坦丁爱国爱民吗?爱。

按照传统意义来看,奥斯曼土耳其对于攻坚战是不擅长,也是缺乏耐心的,不仅是攻城技术,补给也是个大困难。但是匈牙利的工匠带来的巨大火炮,即是“加农炮”,用铸铁制成的修长炮筒,和前所未有的重量级弹丸,虽然耐用性差、命中率低,但是隆隆炮响终究能击破君士坦丁的城墙,威慑了骑士阶级,也震撼了城堡和封建阶级。城墙不再成了防守的第一首选,火炮也成了攻城利器,君士坦丁的绝望,也是封建制度逐步走向衰亡的前兆。

历史总是有很多偶然的因素在里面,君士坦丁有基督信仰加成,但“血月”的出现无疑是一剂强心针,驱散了围城者心头的阴云。虽然土耳其的小船在水战中占不到丝毫便宜,但穆罕默德是军事奇才,当土耳其士兵肩抗着小舟冲进金角湾,城墙上的士兵和百姓也开始心头多云转阴。

君士坦丁期待着来自地中海的援助,但是穆罕默德的母亲给他带来了来自巴尔干不会出兵的好消息,匈牙利自己还不太行,神圣罗马帝国还在自己快乐,伊比利亚半岛还在努力收复失地,梵蒂冈的教皇早就不复昔日的影响力,更不用说十字军对自己搞破坏导致现在君士坦丁的朋友们对意大利也没什么好感。

君士坦丁是好皇帝,但是他身边的贵族还是有一些不太行的东西,有间谍在身边吃里扒外,隔壁的要塞还和穆罕默德约定好了不侵犯的条例。在奥古斯丁、查士丁尼的注视下他没有让罗马的光环坠地,他带领着市民在街巷冲向奥斯曼士兵,虽然头颅是抛去了,鲜血是撒完了,但是罗马精神依旧在这座城市熠熠生辉。离开君士坦丁的居民也不会忘记这里,这也成为了南巴尔干和奥斯曼精神冲突的一个历史原因。

攻陷之后

一些希腊居民逃到了更西边去,虽然在之前东学西渐已在进行,但是这一次无疑是加速了传播的过程和力度。东方正统教会已经衰落,教会世界的震荡,再加上火药和大炮的广泛使用,中世纪的终结和文艺复兴的来临已经不远。

征服了横跨欧亚的君士坦丁,穆罕默德也可以高呼自己凯撒大帝,坐稳了王位的他终于可以全权掌控自己的命运,举国上下再也没有不支持他的声音。这也为他打开了东南欧和巴尔干的大门,染指欧洲的土地不再是一件难事。

欧亚大陆的陆路商路至此出了点儿问题,可能必须要开辟新的航道来维持市场供应,帆船技术的成熟和东方技术的传播让航海变得看起来更加容易,毋庸置疑的是,大航海时代已经快要来临。

总而言之,奥斯曼帝国,正在崛起。

 短评

得理解,土鸡祖上的牛逼够吹一辈子。

5分钟前
  • Leann
  • 力荐

名字难道不应该是Rise of Empires: Ottoman吗。。而且其实人家原声是英语啊。。这个条目错的离谱了

8分钟前
  • 伏维阁主
  • 推荐

宏大,精彩,纪录片和故事片混杂的形式也很新颖,不过对于熟知那段历史期待更多细节和演绎的人来说,还是稍显范范了。

12分钟前
  • 盲忙
  • 推荐

感谢网飞给我们上了一堂非常生动形象的历史课,但标题错了,第一季主要讲的是君士坦丁堡攻克战,虽然加农炮威力很大,但最后还是靠着人海战术夺取了城市的控制权,另外这个佣兵头子很潇洒,我喜欢。苏丹和他的继母,我总感觉很暧昧啊。

15分钟前
  • 紫色郁金香
  • 还行

视觉和故事部分堪比《权力的游戏》,纪录片部分只靠专家采访来呈现,尤其喜欢那个伊斯坦布尔科技大学的胖子专家,说话太逗了。。照这个趋势下去说不定以后真有纪录片团队要请顶级美剧团队来拍了

18分钟前
  • jinying
  • 推荐

男主神似少狼主。视觉化历史战役,制作非常精良,历史上略有瑕疵,比如说历史上拜占庭方发现地道的人是哪里人还有争议。

20分钟前
  • 香槟塔
  • 推荐

3.5;自视为古典时代罗马帝国及其基督徒继承者接班人的穆罕穆德二世,自幼便渴望比肩亚历山大大帝,于他的立场,非(君士坦丁堡之)“陷落”,乃(伊斯坦布尔之)“征服”;他亦无意毁灭拜占庭帝国,而意欲赋予其新生,再现帝国辉煌,结尾他端坐于圣索菲亚大教堂中,即是政教合一的野心彰显。六集迷你剧撷取帝国漫漫历史一角,闪回中的前史交代性格铸成,提及奥斯曼草创时期首位苏丹的建国大梦,以及对这位年仅21岁即建大业的王者构成夺权威胁的叔叔奥尔罕王子(一窥王权争夺),历史轮廓还原明晰,细节采用推演;不过对西方世界迟迟不援并未多着墨,实则注定失陷——各打算盘的计较,君士坦丁堡作为屏障的虚假安全感(绝非壁垒,前哨而已),中世纪式的守城方式难敌加农炮。奥斯曼的“陆上行舟”之计大赞!

25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如果是三部曲就好了(不过几乎不可能这么拍,哈哈哈哈)——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奥斯曼帝国的盛衰:1683维也纳之战;奥斯曼帝国的覆灭:一战

30分钟前
  • Primrose
  • 推荐

看得我已经精神分裂了,一会儿精罗狂喜,一会儿高喊阿拉胡阿克巴。之前只是简单的知道苏丹把船运进了金角湾,然后从西面城墙最低处攻破;原以为奥斯曼攻占拜占庭孤城很容易,看完了才知道这是多么传奇的一战。如果我们也有这样描述中国历史上那么多史诗战役的历史剧,而不是一些辣鸡神剧,那我们的历史将被全人类所认可。

31分钟前
  • Sensiner
  • 力荐

怎么不说穆罕默德是杀了穆拉德二世最爱的儿子阿里占位的

33分钟前
  • 还行

虽然是半纪录片的形式,但能在屏幕上看到君士坦丁堡的陷落,还是很震撼。伟大的历史篇章总由两方共同书写,虽然对世界的影响不可同日而语,但最后守卫拜占庭帝国的,只有一群意大利的雇佣兵,倒是和大阪城前那些名不见经传的浪人,颇为呼应。我最遗憾的部分倒不是迟迟未到的威尼斯舰队,而是没能看到城外血战的同时,索菲亚大教堂里响彻天际的祷告。

35分钟前
  • 小药水
  • 推荐

其实他的长辈们已经把东罗马收拾得差不多了。梯子已经架好,最后摘个苹果而已。

37分钟前
  • liveonnoevil
  • 还行

小皇帝差点把自己的国家干灭,幸亏你运气好,如果不能一战功成,那就只有万骨枯的份了。

39分钟前
  • 仁慈的父
  • 推荐

和君士坦丁陷落的著作结合了看更有感觉,实在不行,寻了茨威格的《人类群星闪耀时》,里面也有对迭个事体个描写

40分钟前
  • Fal Conde
  • 还行

人類群星閃耀時

45分钟前
  • 通米
  • 推荐

土鸡最能吹的祖上

50分钟前
  • 二叔公
  • 力荐

精罗流泪

53分钟前
  • 米格米格
  • 推荐

非常详细地展现了奥斯曼攻陷君士坦丁堡的过程,同时展现了默罕默德一世与君士坦丁十一世的心路历程,以及当时意大利雇佣军,热那亚墙头草,在历史中扮演的角色。但是对基督教内部矛盾,奥斯曼要面对东面的游牧民,这些讲解不详。

57分钟前
  • Mallory
  • 推荐

这么宏大的历史事件,拍成这样,虽说差强人意,但总体还是遗憾。

59分钟前
  • gtxyxyz
  • 推荐

事发时朱祁镇正在被他的弟弟朱祁钰软禁。。。。

1小时前
  • 哔啵哔哔啵睇吖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