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2013

动作片韩国2013

主演:河正宇,韩石圭,全智贤,柳昇范,郭度沅,金瑞亨,李璟荣,泰丰·巴德姆索,托马斯·蒂梅,帕斯奎尔·阿莱亚尔迪

导演:柳昇完

播放地址

 剧照

柏林2013 剧照 NO.1柏林2013 剧照 NO.2柏林2013 剧照 NO.3柏林2013 剧照 NO.4柏林2013 剧照 NO.5柏林2013 剧照 NO.6柏林2013 剧照 NO.13柏林2013 剧照 NO.14柏林2013 剧照 NO.15柏林2013 剧照 NO.16柏林2013 剧照 NO.17柏林2013 剧照 NO.18柏林2013 剧照 NO.19柏林2013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31 17:39

详细剧情

  德国首都柏林,一起失败的军火交易使朝韩各方势力的对抗趋近白热化。朝鲜大使李学秀(李庆荣 饰)及间谍表宗盛(河正宇 饰)发现来自祖国的另一名冷血间谍董明秀(柳承范 饰)现身柏林,政权更迭让多年漂泊海外的他们心中充满不祥预感。在此期间,宗盛不得不遵照党的指示监视妻子——大使贴身翻译莲贞熙(全智贤 饰)的行踪。另一方面,在追查军火交易行动中遭受挫折的韩国情报机构负责人姜部长(韩石圭 饰)不甘失败,持续追查宗盛的踪迹。  在大使叛逃计划失败后,宗盛得知董明秀来到柏林的真正目的。为了避免成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和肃清对象,他只得带着妻子绝路逃亡……

 长篇影评

 1 ) 柏林

    学波恩,还是有几分像的。也有自己的东西。
    开场很乱,完全搞不清什么会是,不过动作戏么,剧情从来不是较真的地方。
    反派抓bra的动作,人物性格表露的很有意思,更有意思是这个动作还是栽赃私藏优盘用的,巧妙而有效率。
    反派开枪烫伤全智贤,没有给脖子一个特写,最后只是吹了一下枪口,算是分寸感得当。
    德国好间谍从塑造到死亡,也是好莱坞范儿十足。
    两人从楼上掉下来那场戏拍的真是惊心动魄。看的时候不停想怎么拍的。
    结尾的麦田拍的没有伯恩有张力,也算是很吸引人。
    人群中把人放到,利用穿衣服作掩护,这些动作创新都很好。
    我觉得,这些都是这步电影的宝贝,也是韩影的宝贝。
    结尾,塑造了一个被祖国背叛(祖国的奸臣),失去妻儿,无处容身的复仇者的角色,也算蛮酷的。就是全智贤死的有点可惜。
    真想跟着看看人家的枪战,动作戏怎么拍的。

 2 ) 小格局的韩式谍战大片

比起詹姆斯邦德和尹森亨特们每次都要绞尽脑汁才能制造出危险又相对真实的阴谋与对手,韩国似乎天生就能从韩朝关系这座“宝库”中挖掘出源源不绝的灵感和故事。牵扯东亚复杂的政治形势与纠结情感,六个拥有世界级影响的国家间的角力,意识形态宿命般的对抗,血腥战斗的遗产,老牌霸权主义与政治新贵的竞争,一个民族的血脉牵绊与殊死斗争等,再加上某神秘国度几代揸Fit人两面三刀阴晴不定舞台腔十足的戏剧性表演,都在不断为这场故事注入无穷的生命力。
抛开与好莱坞的技术差距,也不管那个只会拍主体思想主旋律电影的国家,如果说还有谁能以足够的情绪与自觉可以拍出一部具有世界格局谍战电影,韩国当属不二之选。


韩国也的确曾在这样的题材中有所作为,标志着韩国电影势力崛起的《生死谍变》,此后的《JSA共同警备区》、《义兄弟》,直到2013年柳承莞带来更具国际视野的《柏林》,也说明韩国电影在题材与故事日益缺乏新意的时候,希望能再次从南北关系这座富矿中寻找到点儿新的东西。


这一次,电影把舞台搬到了柏林,这个曾经同样经历过政治分裂与对立,如今又成为欧洲中心与资本主义荣光的城市。虽然依然是朝韩对决的老主题,朝韩双雄对抗并合作的老格局,但混入了美国CIA、以色列摩萨德、俄罗斯军火商与伊斯兰反美势力,意外的倒是把韩片万年老酱油的中日抛在了一旁,阴谋与陷害,忠诚与背叛,主义与信仰,各种元素交织,几个亚洲面孔在欧洲的城市奔袭、逐突、枪战、暗杀。投资升级,国际范儿也显著提升,更见所谓大片范儿。
 

故事其实没有什么太多可说的,有悬疑,但阴谋论得非常肤浅,虽然韩国人每次都貌似客观地刻画着有血有肉的朝鲜同胞,甚至此片中还让河正宇的朝鲜间谍真正担纲了一号男主角,可是大层面上依然是孜孜不倦地“朝黑”,各种腹黑与讥讽,改朝换代的清洗,权贵阶层的下作阴谋,毫无原则地迫害与牺牲,以至于贩卖军火给恐怖分子,吸毒印假钞这样的寻常犯罪反而显得十分平常了。

而作为故事背景的柏林,其实并没有被展示出更多的风采,既没有情报信息港这样功能性的设置,也缺乏冷战遗迹的追忆与感慨,国际元素的植入稍显生硬和粗糙。影片情节设置包括动作风格多少受了《谍影重重》系列的影响,但朝韩毕竟不是美国,全球也只有美国能把欧洲搞得跟在自己家一样,各路监控监听,各种随意持枪乱射,各种当街斗殴杀人,这种地缘小国当当火药桶的引信还行,想突然翻身转正当主角实在唯常理不容,只让人觉得突兀,有种打肿脸充胖子的感觉。特别是为了表现男主角们的犀利,把其它国家的特工也好恐怖分子也好都搞得有点低能,开场的军火交易已经儿戏到甚至不如街头毒贩卖货,刑讯逼供摩萨德特工,爆头CIA分站头头也就算了,一国大使,屁大点儿的事儿都亲自上阵,更被随便绑来绑去,说做掉就被做掉了到底算怎么回事?某国再乱这点国际脸面总还是要的吧!谍战片之所以有魅力,很大程度上就是大家对这个神秘领域的想象与猜测,都知道电影不是真的,但是刻意营造的真实感才越发重要。而《柏林》在这一点上,为了突出戏剧性,反而是损害了这样的真实感,不能不说,浪费了柏林这个舞台与这份投资的气魄。


电影的动作戏受《谍影重重》影响,突出迅猛快捷的剪辑和凌厉的实战效果,非常赏心悦目,而枪战则过于频繁,也缺少特点。又不是90年代的港片,动不动就拿冲锋扫射,话说特工都是精英中的精英,为人低调、射击精准是必须的吧。


表演上,河正宇俨然已经是目前韩国影坛的当红炸子鸡了,有《黄海》演朝族人的经验,扮演起内心坚强、情感复杂又有情有义的特工似模似样;生完孩子的全智贤依然美丽动人,国际范儿怎么看也不像是来自北边,只可惜碍于剧情所限不得施展,终究为生硬角色所累;作为韩国谍战电影里程碑似的人物,《生死谍变》男主角的韩石圭,此次再次演绎韩方情报人员,力度不如前,戏份不够突出,角色性格也不够鲜明,非常可惜;柳承范饰演大反派,话说这年头,反派不变态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坏人,柳承范演绎得认真,可惜痞劲儿过了头,混混的味道多过间谍,有种发力没到点上的感觉。


作为韩国电影年度大制作,《柏林》努力拓展国际事业,电影故事流畅,角色性格完整,动机明确,动作出面出色,制作精良。韩国电影的学习能力出色异常,目前无论是战争爆破还是动作设计均已经有好莱坞7分成色,其它国家难有出其右者。比较去年同样妄图打造所谓国际化动作片的《痞子英雄》,《柏林》无论制作水平与完成度都要甩开前者几条街。


但是小国家想唱大戏,免不了地要加入点异想天开的唬人架势,拿捏的好叫适度,如斯皮尔伯格的《慕尼黑》,摊子铺大了未免让人觉得不自量力,进而让人出戏。归根结底,还是心里的格局太小,对这个世界的广度与深度想象有限,就好像你没见过故宫,当然以为自家微缩景观似的“老院子”也配叫王宫。

可是,吐槽归吐槽,某些大国倒是有格局有历史有深度有底蕴,却连拍此类体裁的自由都没有,也只能看看人家的电影解馋了。

 3 ) 论亚洲“国际化大片”的韩国范本

记得是三年前看过这个导演拍的一部《暴力城市》,当时算是第一次为韩国的动作片水准感到惊叹。自打去年底得知这部据说全民瞩目的一线大制作居然是他拍的,我就特别期待。

相比《暴力城市》,这部《柏林》可以说是一个完全的转型,原本充满仪式感的港式武打风味全然不见,取而代之的是近年来十分流行的谍影重重式写实快剪。韩国是一个十分擅长模仿的国家,怕是只有他们能做到连原版的神髓都学来七分。但相比两年前那部让世界大吃一惊的《大叔》,本片相对来说更成熟,更紧凑,包括剪辑的力度都更显凌厉,不至于再拖了动作设计的后腿。

且不得不夸的是整个剧本背景的设计和定位,大家都知道,亚洲但凡是要拍现代题材的动作片,或者说是,有意效仿好莱坞的,所谓走国际化路线的“大片”,多是一种妄自尊大的节奏,山寨的特别可笑。要么贴高精尖核武生化blahblahblah,要么搞群英汇多国部队blahblahblah。这样不知自己几斤几两的泡沫式膨胀,戳破了是自卑两个字。但是韩国人不,他们懂得拿自己国家的故事做文章,而且又不是像满清抗日那样的黏贴复制。本片的故事就是把旷日持久的韩朝纷争搬到了国外,而又恰好选择了当下朝鲜政权改朝换代做切入点。在这样一个时过境迁的大环境下,主角们作为长期驻外的特工,活像一群被遗忘的棋子,却都还在为自己的信念和生存拼死拼活。在这个故事里,有莫逆之交的跨国友谊,有背井离乡的凄惨孤寂。有敌友莫测的政治纠葛,有人情道义的生死抉择。而且难能可贵的是,这几样常见的大菜,在这场宴席里是个个可圈可点,恰如其分。虽说谈不上有多出彩,好歹意思到了。之前我还担心,一群韩国人在柏林,这能整出什么样的故事才算合理?事实证明我是瞎操心,整个故事算得上是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再说最重要的看点,动作和场面。在这样一部伯恩式的亚洲动作片里,导演用了一个独到的秘诀让枪战显得与众不同-------那就是姿势。片中几个主角开枪的动作简直帅到让人忍不住反复回放,也不知道他怎么设计的,反正就是帅了,又不显得过分。枪械的选择上中规中矩,除了最后冒出好久不见的沙鹰显得有点傻。近身搏斗的段落不算多,感觉导演沉住了气,刻意压低了自己所钟情的打戏比例,以免脱离写实化的题材。但同样几场打斗里的姿势动作都十分拉风,角度刁钻,下手迅猛。最后一场枪托格斗也蛮新颖,要比好莱坞那些傻老外有追求多了。

最后说说导演其人,对他了解的其实不多,他那部《暴力城市》是真的很不错,算是十分足本的纯动作片,打的相当好看。另外发现几年来他也拍了不少类型各异的片子,但除开他对动作场面的出色把控,整体的统筹帷幄也是蛮到位的,将近两个小时的片子,看下来基本没觉得有在拖。顺便看的时候想骂某个在豆瓣影评里剧透的家伙,谁跟你说棒子片就一定要玩命煽情了?结果最后还就真为了不负众望小煽了一把。。。。其他感觉有些美中不足的就是韩国人可能还是比较坚持画面的唯美感,这种调性在这样的动作片里就觉得有些偏软。期待这部片子的续作能有更大的格局,多一些模仿之外的独特。

 4 ) 当祖国背叛了你--观《柏林》

在柏林墙轰然倒塌后的德国首都,南北朝鲜的特工围绕着一个金二胖留下的秘密账户追逐、交火,而终于携手,这便是韩国版的《谍影重重》——《柏林》
将一部电影称为XX版的《XXXX》其实是带有一定风险的,比如前段时间某华人大导演新作上映前宣传是中国版的《泰坦尼克号》,后来,后来大家决定还是不要继续侮辱卡梅隆老爷子了。
从这个意义上讲,《柏林》确实可以在亚洲范围内作为商业电影的一个表率:节奏紧凑、动作凌厉,有地摊文学式的政治内幕,有好莱坞式的英雄救美,宅男可以看全智贤姐姐的大长腿,腐女可以YY一下男主间的惺惺相惜,就算不幸带着小孩子,成年人也能安慰自己:至少也让他们欣赏了欧陆风光。
然而浓厚的商业氛围下,《柏林》的内核是沉重的,拨开纷纭庞杂的剧情,影片提出的问题只有一个:
人在什么情况下才会背叛自己的祖国。
表宗盛(河正宇)、莲贞熙(全智贤)夫妇根正苗红,丈夫是战斗英雄,妻子是使馆翻译,在朝鲜即便不是明星家庭,也该让大多数人艳羡不已。的确,在大使提醒表宗盛身陷宫斗将遭暗算,和要求莲贞熙用身体充当谈判筹码时,两人仍各自隐忍未发;甚至在平壤的引导下,表宗盛也未尝没有怀疑过自己的妻子。
然而最终让两人决定「叛国」的,也仍然是亲情:莲贞熙不能忍受丈夫信任国家大于信任自己,而表宗盛则用投韩交换了一次救回妻子的机会。
从这个角度来说,韩国人不仅嫁接了好莱坞的形式,也嫁接了好莱坞以家庭为中心的价值观。至于这个价值观是否真的适合高压统治下的朝鲜,其实要打一个问号:至少,在我朝精神狂热的年代里,夫妻间相互告发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
事实上,威权统治下人性的异化是一个严肃,甚至相当残忍的命题。作为大卡司的商业片,在此蜻蜓点水,一碰即回也能够被人理解。况且,《柏林》至少没有像大多数好莱坞动作片一样,给我们一个枪林弹雨后救出美人,激情拥吻中拉远景响音乐的虚幻结局。
现实是残酷的,比现实更残酷的是政治——在决策者的视角中,个人的命运如蝼蚁样微不足道,所以即便表宗盛克服了内心障碍叛国投敌,也只是被对方视作一个外交的砝码。在有着统战宣传意义的朝韩题材中如此讽刺己方,已经向我们显示出制作者的某种诚意。
即便是从前天天讥讽「棒子」的青年们近来也不得不开始承认韩国电影的崛起。是的,他们拍出了《熔炉》、《辩护人》这样掀起社会大讨论,乃至推动司法改革的电影。但真正令人感到敬佩的,恐怕更在于韩国电影工业的全面成熟。
我们并不缺乏一两部现象级的电影,缺乏的是对犯罪片到爱情片,现实主义题材到家庭轻喜剧,各种类型片的手到擒来;缺乏的是从编剧导演到道具灯光的专业品质和认真态度。而推动这些进步的巨大动力,其实是众多如《柏林》一样,虚心学习西方套路,同时重视本土观众需求的普通商业电影。
它们没有多么完美,也不见得有多深刻的,但他们不会让本国观众一次又一次愤怒地走出影院,不会一次又一次消耗在国际化浪潮中观众对本国电影残留的一点点同情和信心,这便已经足够了。

 5 ) 柏林暴雨将至

如果说,合拍片见证了香港回归十五年的风云局势,那么,韩国电影的南北题材也一直笼罩在政治迷雾当中,值得深究。一直到今天,半岛形势依然紧张。《柏林》的故事背景是金正日逝世金正恩上台,平壤权力交接重组,这也改变了几个驻外朝鲜人的命运。 得益于2000年金大中和金正日的历史性会晤,韩朝关系打开了新的一页。赶逢这个时间点,韩国电影也从开化期走向了开花期。在此之前,南北问题造成了韩国和朝鲜的对峙和敌视,两国人民长期被灌输了国仇家恨的思想教育。而如果要用一个特定类型的电影来概括韩国电影的特征特点,那么,数量多达上百部的南北题材无疑是最合适的。只有谈到分裂现实和兄弟操戈,我们才能更深入去探讨韩国人的民族性。 南北题材是韩片特有的类型,华语电影没有,其他国家地区也没有。再者,韩国电影的振兴是以《生死谍变》的破局为序幕,以《太极旗飘扬》的大片模式达到制作巅峰,连带《共同警备区》、《实尾岛》、《欢迎来到东莫村》、《义兄弟》等经典影片,它们都是关于南北题材。十多年来,哪怕朝鲜还是保留了一个无赖国家的流氓姿态,结果也只是偶有震荡,大致平安,半岛局势相对缓和。韩国电影人也如愿以偿,自由地表达创作,南北题材时而严肃、时而荒唐,有时候也会编成爆米花娱乐片。 一旦从南北题材进行切入,《柏林》的最大突破是让这一题材走出了半岛,远离了韩国。柏林成为了主要取景地,从头到尾都没有离开过。这几年,从资金到人员,韩国电影全面走向了国际——颇像上世纪90年代中叶的香港电影。如果《盗贼同盟》还只是泛亚的老路子,那奉俊昊拍摄《雪国列车》、朴赞郁拍摄《斯托克》、金知云拍摄《背水一战》就是集体发力,张东健、李秉宪、全智贤、裴斗娜等人都向海外发展,就连拍摄文艺片的洪尚秀也去过了巴黎。 由于套上国际背景,《柏林》成了一部很规矩的商业谍战片,没有跨国风光跳岛游,也没有核弹头等重大机密,取而代之的是阴谋推论的海外账户。反映在片中,美国CIA、以色列摩萨德、俄罗斯和阿拉伯人等多方势力被卷入,朝鲜驻柏林大使馆成了众矢之的。然而,抛开主人公表宗盛身份不说,围绕几个主要场景而展开的枪战和动作戏,窃听、跟踪与反跟踪的大量场景,《柏林》会让人想到《007:大破天幕杀机》以及《谍影重重》系列,突显了被流放的末路感。尤其是结尾处,荒野黑屋,双方恶斗,进程跟007如出一辙,连抒情手法都异常老派。 一般说来,超级间谍都有个人魅力,但表宗盛出身朝鲜,只知愚忠自保,多少表现得不识时务。《柏林》所做的就是寻找这个人的情感裂隙,让此人的情感、性格和立场产生动摇,甚至变得复杂化。坠楼一场戏,表宗盛被电线裹缠,丢来甩去而不死。这一场面与他的安危无关,也不存在对手,那么,作这样的处理既是让动作场面更好看,另一方面也让表宗盛表现得更像一件杀人工具或国家机器的零件,开头特写快剪、中间华丽动作设计、结尾无目的的逃亡也有类似功效。 影片又一次谈及痛苦的身份问题,选择当人还是当工具,而是个人会叛变,是个工具难免被替换。超级间谍表宗盛失去了领袖、祖国和工作,也失去了妻儿和自我。他一无所有,只能选择“未完待续”的复仇。在投韩举动的背后,南北问题退而居其次,我们看到了一个可怜的人类。他能力超群,立足于世,为很多大而无当的东西活着,惟独没有为自己以及爱自己的人而活。这也是政治高压下的离奇荒谬,人和人被主义跟颜色划分,没有信赖可言。能证明表宗盛本性向善的标准不是勇气,不是内心真诚,而是改变国家立场。 以柏林为背景,那并非是想引出德国或欧盟等主导势力。仔细回想,东道主的力量在片中反而是缺席的。或许,柳昇完只是需要这样一张城市名片:由柏林推及柏林墙,由柏林墙联想到两德统一。不要战争,和平过渡,避免流血冲突,这恐怕也是包括导演在内,很多韩国人最希望看到的南北和解。而对国内观众来说,效忠领袖、揭发告密等段落同样令人胆寒,看着朝鲜人的对话方式,便知独裁政党何其相似。 阴云笼罩,无处避雨。片中,朝鲜大使这样感慨道。联系到他后来接头暗号也是天要下雨,那《柏林》的意图就再明显不过:娘要嫁人。面对即将降至的暴雨,这些人都无处藏身,即将遭受清洗。在一个专制极权国家,绝大多数人都充当了卖命的棋子,没有真正的安全可言。况且,位高权重如金正恩者,谁敢说,他就不是大国之间的棋子?这等独夫,上蹿下跳,整那么多动静,无非还是可怜巴巴地寻找一些好处。 由这边的暴雨将至,我还想到了1994年的《暴雨将至》,苦难仇杀成了绝望的循环。在朝鲜半岛真正和解前,南北题材的痛苦还会持续下去,无法安宁。【南都周刊】

 6 ) 追击者到黄海到柏林

首先说明 电影只能说还行 推荐的原因只是因为河叔===
河正宇可以说暂时真的撑起了韩国电影的一片天 有“美好的一天”里的日常小人物 有“爱情小说”里的作家 有“追击者”里的变态杀人狂 有“黄海”里的朝鲜族杀手 还有“柏林”里的间谍 甚至是一个人撑起一部戏的“恐怖直播”里的主播 或好或坏 方方面面
作为一名观众 一个外行人 评判一个电影好坏的标准无非就是电影主题是否鲜明 演员演技是否真实 柏林里面真的觉得除了韩石圭其他人都恰到好处的做到了这一点 韩石圭与老外在换衣间的谈话实在不敢恭维 有人说柳昇烷演的太痞 有些出戏 但作为北朝鲜的一名间谍 痞气和适应力是必须的 不能所有的间谍都与冷酷、杀手这类关键词相连的吧 全智贤不多讲 有颜值有演技
河叔的身手可能真的是从追击者和黄海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包括演技 每一个眼神 每一个动作 说话的方式 我们能够读懂他想要表达的所有
说回电影 本来的间谍大片 最后变成爱情片了么 整部电影都围绕着营救全智贤展开 最后二人的缠绵悱恻足足演了十几分钟 瞬时间觉得电影的主题变质了 还有结局 和马克达蒙的“谍影重重”简直惊人的类似 失去了挚爱 男主人公痛定思痛决定报仇
这是河正宇拍过的电影中最帅然而也是相对很没有性格的一个角色
但不管怎么样 河叔都是真爱~

 短评

我还没认清一群长相差不多的棒子国演员谁是谁,政治意识形态和历史遗留问题又开始让人头疼,没有视觉奇观也是意料之中的,唯一让人印象深刻的场面竟然是河正宇扯着电线从玻璃顶棚上摔下来。凌乱的线索,杂糅的风格和脸谱化的人物是致命伤,但愿续集的时候能有点自己的个性。★★★

3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melodrama

4分钟前
  • 移动应用
  • 推荐

又是一部典型的为了爽快不顾逻辑的棒子动作片。全智贤光顾着柔弱没想着卖肉,不豫,两星半。

7分钟前
  • 无趣
  • 较差

韩国片拍成这样不容易。【后来想想这他妈也不是理由啊】

9分钟前
  • 张小北
  • 推荐

东西方阵营交汇点柏林,《碟中谍》套路拍《谍影重重》,前半段悬疑,后半段动作,好莱坞临摹作品,但学的有板有眼,整体肤浅,但节奏剪辑,剧情张力,动作场面俨然大片范,天朝电影是赶不上人家了,何正宇总有《黄海》的即视感。

11分钟前
  • 乌鸦火堂
  • 还行

为了糙哥看的,果然吼吼看嘛!讲真,这么逼真看着超级疼的动作场面好久没看过了,好像国产片好久都没看过酣畅淋漓的真人打斗场面。第一次发现柳承范这么有范儿,演冷静变态的杀手再合适不过了,全女神直到中枪死去都那么美,简直太犯规~!故事有点绕,不过基本都能懂,朝鲜又被结结实实“黑”了一把~

15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推荐

作为商业片简直是远超预期。要剧情有剧情,要动作有动作,要场面有场面。还没有烂尾。走出朝鲜半岛,故事全盘在柏林发生,而且摒弃了韩片惯有的大洒狗血的毛病。毫不拖泥带水。在不大的格局之下能拍出这么个紧凑激烈的片子,真是不错。线索稍显凌乱。四星半

20分钟前
  • 汪金卫
  • 推荐

作为一部升格国际范儿的韩国大片,怎么会木有床戏?怎么能木有床戏?朝鲜特工就不能拥有性生活了吗!不要污蔑朝鲜人民好不好!

24分钟前
  • 私享史
  • 还行

韓國電影真是拍得越來越好了

26分钟前
  • hoochootong
  • 力荐

全智贤洋气的怎么扮土都不像朝鲜妹纸,整部片就是全部棒子班底把场景搬到德国来黑朝鲜。

31分钟前
  • i-Will
  • 还行

缺乏一条明晰的主线,剧情有点硬来,要说优点前半段学好莱坞学得挺像样子,比《生死谍变》有进步了。

32分钟前
  • 闲人
  • 推荐

朝鲜特工一句我投韩 他没有暴毙太失真了。

35分钟前
  • 香蕉豆丁
  • 还行

紧跟文艺片,商业片也要走出半岛,进军国际!暴雨将至,尘土飞扬,无法安宁。

40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乍一看很谍影重重,但戏路气场完全不是一回事,韩国能拍成这样很值得鼓励,去年的类型片太多了,每一项都是个好尝试。南北问题能搞成这个尺度也算业界良心,可惜最后1/3格局太小了,沦为普通拯救片,还是要间谍化一点才行啊。另外全智贤女神真是秒秒都性感到死啊。三星半。

45分钟前
  • 伍德与夏洛蒂
  • 推荐

国产电影不应再空论“繁荣”这种梦话,像韩国人一样形神兼备地学习好莱坞成熟工业体系对于类型片创作的基本功就已是万幸。电影的文化内涵各国有别,而制作本身却有一套成熟的规则体系和叙事方式。踏实认真练好基本功才是正道,少林武僧也是要挑水烧柴的。

47分钟前
  • davekozg
  • 还行

还好,打得精彩,涉及到的各种势力够复杂,但故事讲得不好,一开始节奏乱七八糟的,好像就为了叙事赶快说赶快说,快但没有爽的感觉。打起来就好看了,韩国片儿的打真是少见的猛,比好莱坞带劲太多,看着就很疼。全智贤没什么发挥余地,小河依然很可爱,最喜欢他演拼尽全力的无力感,太让人心疼了。

49分钟前
  • U 兔
  • 推荐

非常好看 剧情紧凑 人物非常干练漂亮 河正宇绝壁大势阿大势!柳承范把坏的性感演绎的特好 棒!!

51分钟前
  • 朱啊粒
  • 力荐

南北问题真是韩国电影人的宝藏啊,总感觉情节有借鉴《44号孩子》的小说,等回头那个电影版上了,你们对比一下

54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难得一部可以让我越踩越快的健身房片,最后的抒情正好帮我做放松运动。。。

58分钟前
  • 4cats
  • 推荐

线索太多,像是把三部电影捏到了一起:两个男主互相用枪指来指去再一起救女主,这是吴宇森的双雄片;朝鲜内部互相猜忌,逼功勋间谍造反,这是《谍影重重》;土耳其KEBAB摊贩原来是下得厨房上得战场的地下军队,这是……《南方公园》。

1小时前
  • 无语邻
  • 较差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