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亮

剧情片日本2015

主演:原田知世,谷原章介,八千草薫

导演:堀場正仁

播放地址

 剧照

三个月亮 剧照 NO.1三个月亮 剧照 NO.2三个月亮 剧照 NO.3三个月亮 剧照 NO.4三个月亮 剧照 NO.5三个月亮 剧照 NO.6三个月亮 剧照 NO.13三个月亮 剧照 NO.14三个月亮 剧照 NO.15三个月亮 剧照 NO.16三个月亮 剧照 NO.17三个月亮 剧照 NO.18三个月亮 剧照 NO.19三个月亮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3 12:56

详细剧情

  一个美丽的山间小镇里  在和平时别无二致的山明水秀之中  发生在为人妻为人母的女主角身上的意外的恋爱故事

 长篇影评

 1 ) 《一年十三个月》:变性人艾尔维拉的悲剧



题记:
我们对所理解的,便能做到不去责怪
(Was wir verstehen, das konnen wir nicht tadeln)
――歌德诗剧《塔索》(Torquato Tasso,1790)

1978年7月24日法兰克福,这样确定的时间里有着法斯宾德的暗喻。他想以真实、确定的时间在虚构里建造一种肯定。月亮年,似乎在欧洲有着不安和颓唐的情绪,让心低沉。
《一年十三个月》这是法斯宾德纪念自杀的同性恋人阿敏而创作的一部自辩式的影片,据资料称他的同性恋人阿敏在1978绝望自杀于法斯宾德的寓所。我深信,每个人都无法逃避良心的拷问,所以在阿敏死后不久,法斯宾德创作了这部影片,试图结构身份和角色的关系。片子充满了对人际冷漠的哀怨和现代社会无情的指责,他通过艾尔维拉的境遇,将边缘人的孤独和绝望展示在银幕上。无尽的阴冷是他作品的全部。
变性人艾尔维拉在同性恋聚集地寻找慰籍而遭殴打开始,记录了他最后五天所遭遇的一切。这五天是绝望放逐的路程,是一个生命对自己残忍消解的五天。
艾尔维拉的角色是难言的,她是一个变性为女人的男人,失去了(男/女)世界对她的认同,她在此为两边抛弃。而作为她自己而言她多么想认同她的客观身份,可是同居男友克里斯多夫对他的评判让他的自我认定粉碎在镜语里,认同是一种他人主观的界定,人的自我相信在残酷的对应世界里没有了意义。
法斯宾德的《一年十三个月》里艾尔维拉的身份茫然有着导演自己真实世界的存在,那种和现世的疏离和存在的隔阂是角色和法斯宾德自我生活的双重投射。
艾尔维拉公寓里克里斯多夫对他的厌恶,那面清晰展示脸庞的镜子诉求着真实的世界,离开总是她人的原因,自我的逃避将责任推于对方,一如镜子无情的对应。
但她被爱人野狗般抛弃在德国的大街,同情他的只能是主流的异客,边缘的群体,阻街女卓拉和她的对话里,我们读解出了她对自我认定迷茫和凄然。
一个艾尔维拉注视镜子的镜头表明了分裂的存在,镜子在法斯宾德的影片里是圣物,代表着隔阂和生命的幻象。
艾尔维拉是个屠夫的设置来自于阿敏的真实生活,而艾尔维拉对屠杀动物意义的阐述显然是法斯宾德自己对生命的思索,瞬间的创口和喷涌而出的热血将结束生命和此岸的关系。
解脱,无论以什么方式,将是生命最终的归路。
屠宰场是法斯宾德自己担任摄影师的,这组几乎冷漠的镜头无疑是电影史上最血腥和使人震惊的,倒悬的牛绝望地任屠夫宰杀,而屠夫毫无表情机械地划开牛的颈项,红色让人直接面对无情和暴虐的存在,画外音中艾尔维拉癫狂的声音朗读着歌德诗剧《陀奎托·塔索(TORQUATO TASSO)》的台词,风琴声衬托了诗意而苦涩的念白。同时,血淋淋的镜头刺激着我们的视觉,血腥的场景隐喻着人的残忍本性和死亡的普遍性。牛的无助被慢慢扩大,直逼我们自身的命运,法斯宾德在此似乎已经嗅出了死亡的腐味。摄影机记录着剥皮、分块的场面,没有一丝情感的热度,只是记录,只是在意念里拖出人类残暴的长长血印,从对动物的屠杀到对自己同类的灭绝(如集中营)。
艾尔维拉和前妻艾琳的见面是法斯宾德对艾尔维拉(他/她)的角色在社会的处境的探索,这些改变也影响着他们的孩子。去势使她成为性别的第三性,两性社会的弃儿,他渴望接近一端,可是存在毫无怜惜地打击着她,成为爱情的牺牲者。
法斯宾德通过对白倾诉着人世的寥落和隔阂,那个关于朋友的梦流露着导演对人际关系的看法,生命的空落和疏远。
修道院询问身世的场景是精神的探问,卓拉的形象被法斯宾德塑成了天使,她带着找回昔日的世界,想从中知道缘由。
修女道出了一个真理:上帝不会那么残忍,他宁可不存在。人的生活在于自己的选择无论他的境遇是什么。修女叙述着,镜头在圣者(修女)、弃者(卓拉)和他/她者(艾尔维拉)之间穿梭,表达着世间的无望和神的缺席,这个段落充满象征性。
法斯宾德就这样不断拷打和鞭挞着人的真相,追问着道义的底线,直到卓拉讲述的恐怖童话将人打入不可恢复的地狱。为了见证童年的理论他还在(61:11)的电视荧屏上露了一小脸。
影片最为经典的一幕是艾尔维拉在资本家安东的大楼目睹一个绝望者自杀的戏,这幕戏法斯宾德用了间离的效果,使得整个场景有着剧场的样式,前景中的栅栏代表着无可救药的疏离和隔绝,生命在这样的场景里只是剧本的诵咏者,根本没有控制的能力,我们只是一个被动的角色而已。艾尔维拉和自杀者讨论着生死和自杀的命题是种尘归于尘,土归于土宿命,这些到问吊的一刻达到高潮。
资本家安东的段落的读解,在英国人罗纳德的文字《法斯宾德的世界》里有着他的读解。可是我认为这个段落是法斯宾德对资本主义世界真相的总结,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安东,就像任何人可以成为杰瑞·路易斯,这只是角色的配置问题。这个段落里有个层层叠叠的门的镜头,它和此后艾琳和女儿讨论卡夫卡《城堡》有着呼应的作用,这是一个关于人距离的意象,远隔、虚无。
艾尔维拉寻找不回认同,他在绝望里换上男装去见昔日的妻女,可是,她/ 他是谁?!他只是一个被所有人从真实里抛弃的"十三不靠",人们所有的关心只是口头的同情和语言的表述,这些行将熄灭的他/她而言,显得伪善和苍白。
她/他去了,像狗一样死在了安东和卓拉的身边。她的公寓只是法斯宾德叙述的舞台。马勒充满悲悯的《第五交响曲》成为了艾尔维拉的挽歌。
而影片最后的镜头是那个走进地下室的修女,这种往下行走的镜头有着弃绝的意含,上帝应该是在天上的。
看了这部电影才恍然明白,张资平在《东邪西毒》里那个灯笼的意象来自那里,蔡明亮《不散》楼梯栅栏的意象来自哪里。
关于阻隔和疏离的命题,是绝望的法斯宾德一生的探讨,受虐和被虐是他潜在的话题。
阿敏的死亡和毒品的侵蚀让这个天才的心灵变成漆黑一片,直到自己和死神拥抱。

独立影评人:卡夫卡·陆(Osama Kavkalu)
2004年6月13日 星期日 22时28分

【附录:影片资料】
《一年十三个月(In a Year of 13 Moons,1978)》
出品:FANTOMA公司
容量:d5
视频:可变宽银幕1.85:1
音频:德语杜比5.1,英语评论音轨
字幕:中文简体,中文繁体,英文
花絮:无
片长:125分钟
导演:法斯宾德Rainer Werner Fassbinder
演员:福尔克·施潘克勒Volker Spengler,(饰艾尔维拉)英格丽特·卡文Ingrid Caven(饰卓拉)
 

 2 ) 纯粹的自传

伊薇拉生命最后五天的寻找,越来越多的是关于法斯宾德自己的身份确认,事实上,伊薇拉不仅仅是阿敏,更应该是法斯宾德,这是一部纯粹“法斯宾德”的自传。

克特•拉伯(一直担任法斯宾德电影的配乐指导)的朋友被关进监狱。一次,他与法斯宾德共进晚餐,两人在喝的酩酊大醉之后毫无顾忌地互相侮辱。法斯宾德讥嘲克特•拉伯:“要和你的朋友联络的话,你就得去拜访监狱。”克特•拉伯无情反击:“那你就得去拜访墓地。”作为一个自卑与自信的矛盾敏感体,法斯宾德对于克特•拉伯的挖苦必然会如鲠在喉。确实,法斯宾德几任同性恋人萨林、阿敏在被他抛弃后,都以自杀结束了生命。我们无从得知他内心深处真正对于逝去恋人的态度,是无法摆脱良心上的谴责,还是适度介怀后的遗忘。甚至有人认为,法斯宾德是想以《十三个月亮》这部电影证明,他并不是唯一必须负责阿敏死亡的人。

《十三个月亮》是阿敏自杀后法斯宾德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的电影剧本,他不仅负责编剧、导演与剪辑的职务,同时也担任了这部电影的美术指导与摄影,这是一部完全“法斯宾德”的作品。因暗恋对象安东•赛兹一句无心之语“如果你是女孩,我或许会爱上你的话”,尔文远赴卡萨布兰卡进行变性手术,迫不及待以新的女性身份伊薇拉面对安东,最终得到的却是一个无动于衷的打量与嘲笑。伊薇拉羞愧地离开了安东,拖着这个因人而起的女性身份惶惶度日。尽管找到了新的伴侣也能苟且过活,但寂寞与孤独依旧挥之不去。电影描述了伊薇拉生命最后五天的遭遇,她开始回溯过往羞赧、脆弱的人生境遇,最终,面对自己极端的购买爱情的无望尝试,伊薇拉选择永诀人世。

影片进行到一半的时候,伊薇拉目睹了一个自杀现场。自杀的人解释“自杀不是对自己意愿的否定,而是一种对自己意愿强烈的肯定。因为否定不是对忍耐的厌恶,而是对生活快乐的厌恶。自杀是为了生存,是不满足现在生活的条件和折磨,自杀并没有放弃对生存的意愿,只是放弃自己快要被摧毁掉的生命的意愿而已。”如此对于自杀的陈述,明明就可以看成是法斯宾德对逝去恋人的一种认同和接纳,并且,我们可以发现这种认同是建立在法斯宾德对自己身份确认的完成。伊薇拉生命最后五天的寻找,其实越来越多的是关于法斯宾德自己的身份确认,事实上,伊薇拉不仅仅是阿敏,更应该是法斯宾德。

伊薇拉在影片里一直保持一种寻找的姿态。首先她对于自己的女性身份并不是完全认同的,他并非特别想当女人才变成女人,他想要的只是安东对自己新性别的体认和喜爱。同样地,法斯宾德极度崇拜女性,但也残酷地迫害它们。他像许多同性恋与双性恋男人一样,他运用为自己与朋友们取女性昵称的方式,幽默地向世人宣告他的双重性别认同。有时,他却又愤怒地排斥自己个性中的女性特质。

在伊薇拉摇摇欲坠的生存意愿几近崩溃时,她依旧把主体认知的方式伸向外界,修女古敦和安东成为她最后的救赎出口。有趣的是,当伊薇拉拖着摇摆的自我认知渴求古敦和安东的时候,法斯宾德用摄影机提前给我们展示了一种断裂的答案。伊薇拉看望幼时天主教孤儿院的修女古敦(该角色由法斯宾德的母亲莉萝•潘蓓饰演),对话场景里,镜头给了伊薇拉一个正常的脸部特写,而古敦的反应镜头却是一个角度刁钻的仰拍,两人的对话在画面上就被框定了一种先入为主的不平等。接着伊薇拉向古敦感叹:“我把我自己的生活给毁了”,古敦迎面走向前景回应伊薇拉的自责,她认为没人能单独毁掉自己的生活,她开始揭开关于伊薇拉童年和身世的悲剧,伊薇拉的生母为了不让丈夫发现自己因出轨而生下了伊薇拉,狠心把伊薇拉抛在孤儿院,还拒绝了伊薇拉被人收养的机会(收养已婚妇女的弃儿必须获得夫妻双方的同意)。这些细节,被法斯宾德的母亲演绎出来,更像是他对于自己童年的一次回溯。法斯宾德一直对外界宣称自己没有童年,他认为自己在幼年开始就已经是个所谓的躁郁症患者了。在法斯宾德八岁的时候,母亲染上肺结核必须在疗养院修养一年,几乎没有任何一个人关心这个小孩,外婆已死,父亲不愿意照顾他,母亲将公寓分租给别人,他虽然没有挨饿受冻,却已经丧失了该年龄应有的教导。甚至,法斯宾德的母亲长久以来也一直把他的出生日期误认为1946年,直到他死后,才由伯特•凡里萧芬城的出生登记证实,他真正的出生日期为1945年5月31日。

母亲对法斯宾德的印象一直是一个极端慷慨的小男孩,她记得法斯宾德总是迫不及待地花光所有零用钱买礼物送给她,而法斯宾德却认为这些印象是一连串徒劳无功的尝试,是一个孩子企图向一个冰冷无情的家庭购买慈爱的妥协。所以,对法斯宾德而言,拍电影是一种心理治疗的方式。透过电影,他可以将自己投射于那些服从他指令与复诵他台词的耀眼人物身上。他不眠不休地工作,不由自主地沉迷其中且不可自拔,他常常必须寻求他人的援助,他当然可以毫不费劲地找到渴望帮助他的爱人,他也可以轻易地残酷对待所有挚爱他的爱人。

 3 ) 無選擇,不反抗

  每七年就是一个月亮年。
  生活受情绪强烈影响的人们,在这一年中会忍受更强烈的压抑沮丧,就像在每个月亮年里都会出现13轮新月,常常带来不可避免的个人悲剧。
  在20世纪,这种情况出现了6次,一次是在1978年,在此之前,是1908年,1929年,1943年和1957年。1978年之后,下一个危险的年份是1992年。
                             ——《13个月亮的一年》法斯宾德

  
  埃爾韋拉。他蒼白臃腫的身體,緊綳綳吊在腿上的肉色絲襪。濃妝艷抹的骨節粗壯的臉龐。中年稀鬆的棕色卷短髮。還有那顆在脖子中央突兀的上下蠕動的喉結。
  夾在男女界定之外的領地。
  他用皈依而隔離的目光看著頭頂上的鏡子。他說:我看到,我愛你。

  他對於愛如此投入。爲了一個男人的一句話就把自己從照片上那個一個溫文爾雅的具有藝術氣息令人着迷的青年變成了一個在街道上丟人現眼的中年婦女——他敞開著廉價的風衣外套撲到愛情的車頭上,然後被一個轉彎狠狠摔倒地面上。就好像是從熟食加工廠流水綫被扔抛下來的一塊有待加工的廉價肉。
  
  他穿上男裝。是對愛情的完全絕望。
  然後他就安靜的死在愛人和與愛人剛剛做完愛的女友旁邊死去。

  象是那些在屠宰場裏被割開頭頸,鮮血噴流的牛一樣並不選擇也無力反抗。
  
  我們都在觀摩死亡。

 4 ) 《十三个月亮》:结局是死亡,没有救赎

每隔七年,就有一次月年轮回,而当月年撞上有十三个新月的年份的时候,不好的事情就会发生,20世纪共有6个这样的年份,1978年便是其一。

这是电影的题解,一个基于天文学的传说,用星相来揭示宿命的迷信说法,既预示着故事的悲剧走向,也奠定了影片的荒谬基调。

故事的主人公叫艾尔维拉,是一个变性的同性恋,身份描述说出来拗口,但从字眼上就敲定了他或者她边缘人物的角色定位。边缘人物行走在“正常”的社会中,她会遭遇什么?法斯宾德给出的答案是冷漠。

艾尔维拉面对的冷漠是双重的——生活的冷漠与社会的冷漠。

在她过往的生活中,与其说她是作为一个边缘人物而遭受了冷漠,倒不如说是因为她遭受了接连不断的冷漠,才将她变成了一个边缘人物。亲人、爱人和友人,艾尔维拉与这些人建立了亲密但却不亲近的关系,她的生活仰赖于此,但也受困于此。

童年时,被母亲遗弃;陷入爱河后,被同性爱人玩弄;与爱人重逢后,被爱人和友人同时背叛。在亲密关系中寻求爱意的艾尔维拉,反被亲密关系中的冷漠高墙所围堵,生存的空间不断被压缩。

于是,在生活中的所有人都对她传递出疏远甚至是拒绝的信号之后,她生活的路途也就被切断了,十三个月亮的厄运将她导引向了死亡。

生活的冷漠之外是社会的冷漠。如果说艾尔维拉的个人悲剧让人多少觉得有些懊恼、沮丧的话,那么大环境的刻画则是冰冷、荒谬而又绝望的景观。

在电影所描述的那个社会中,我们发现所谓边缘人物并非是个例,几乎人人都陷在边缘化的诡异境况里:有人对着钥匙孔窥视窃笑,有人在办公室莫名其妙地舞蹈,有人光天化日下被枪杀,有人挂起根绳子就悬梁自尽……

当这些奇怪的行为被认作是常态之后,只说明社会这个大的个体也陷入了一种病态。没有人在乎这些行为的是与非,那只不过是日复一日的平常。人人自顾不暇,人人都满脸冷漠,包括艾尔维拉自己,她曾经对妻子和女儿所做的,不也是舍弃与背叛吗?

在影片的前半段,有一个场景是艾尔维拉和友人来到屠宰场,一个她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在这个场景里,镜头冷酷地对准了倒挂着的牛,利刃穿破喉咙,鲜血水一般涌出,而与此同时,对白吟诵的是什么?是歌德的《陀奎托·塔索》,是诗歌。

死亡被当成美来欣赏,这诚然是创作者对于死亡的哲学性阐述,但在我看来,这可怕的一幕同时也在直指人的残忍与冷酷,生死无动于衷,人人都是屠夫,肮脏的事情昨天、今天和明天都在城市的角落里发生着。

因此,在冷漠的背后其实是痛苦,人与人不断疏离的痛苦,人与社会陷入虚无的痛苦,欲望累积,爱情破灭,终于不得不将死亡作为归宿。

在这一切之上,还有一个特殊的角色,那个讲述艾尔维拉童年身世的修女。影片尾声揭示了她并非只是一个功能性的角色,那个场景是这样的:

艾尔维拉的尸体倒在床上,随着修女的走动,镜头照见了媾合的背叛者,相拥的妻女,无言的男女朋友,然后修女走下楼梯,走向黑暗。

修女是上帝的代言人,修女看见这一切,上帝也看见这一切。上帝不会如此残忍——如果他存在,修女在往下走,在往黑暗里走——上帝也在往下走,往黑暗里走。

结局是死亡,没有救赎。

 5 ) 他人即地狱

“他人即地狱”是法国存在主义作家萨特的一句名言。这句话彻底终结了人类渴望彼此理解的最终幻想,将人际关系描绘成不可逾越的鸿沟,处在事情两端的可怜人儿隔岸相望,表情带着无尽的忧虑和恐惧。《一年十三个月》中变性人艾尔维拉是苟存在他人地狱里的典型,最终他/她也无法逃脱恐惧吞噬灵魂的悲惨下场。

这是法斯宾德为纪念他自杀的同性情人阿敏而创作的一部影片。阿敏遭遇背叛,世界将他遗弃,他选择在有过短暂幸福和温暖的法斯宾德的公寓草草了结自己。

性情中的法斯宾德无意为自己开脱,但他还是将罪恶的根源推向了孤绝禁闭的人类共同生存环境,片中以变性人艾尔维拉的自杀来控诉现代社会的人性丧尽,金钱和欲望堆砌起来的人际虚伪到了极点,荒漠世道,人人皆可悲。

开场便是一场冷彻心扉的丑恶人性的毕露无遗。艾尔维拉着男装来同志聚集的公园寻找慰藉,被识破为女性特征而遭一顿暴打,鼻青脸肿的她连滚带爬萎缩着回到了家,同居男友克里斯多夫对她一通辱骂,并弃她而去。艾尔维拉追上街头,克里斯多夫的车向她撞去,她像狗一样倒在青天白日之下的路旁。

大量絮叨的对白,脱离语言交流的本质,而畸变成攻击和狡辩的有力工具,畸变成杀人的凶器。克里斯多夫把艾尔维拉按在镜子前,恶毒地肆意羞辱身份转变的落魄边缘人,妄图通过镜中的客观影象来引诱出艾尔维拉的自惭形秽,事实上镜子反射出的却是良知的泯灭,人性的丧失。

善良的艾尔维拉毕竟是孱弱而无助的,她仅靠死守着虚幻的爱情而生,她可以代表繁杂人世里迷失自己的弱势群体。正是因为还憧憬着人性中的善,她投靠了爱情,她可以为了一个男人的一句戏言而改变自己的性别,尽管男人早已将她遗弃。

也许是同被无情社会异化的一群边缘人,妓女卓拉给艾尔维拉带来了同病相怜的安慰。影片看似燃起了一丝希望,遗憾的是,她们的友谊没有走远,卓拉最终和金钱媾合在一起。

残酷的现实环境,就像艾尔维拉还是男人曾时供职的屠宰场,到处都是一片让人心有余悸的血淋淋,屠刀剖开动物的躯体,无比血腥的五脏六腑,其实就是撕开面具之后人的丑恶面孔和残忍内心。这一组镜头十分残酷,同时也十分震撼。导演用摄象机剖开了人类的残酷天性。

残酷的还有艾尔维拉自己身世之后的突然昏厥,把她击倒的是她一生被人遗弃的宿命。从家人到爱人,从家庭到社会,苍凉透顶的世态炎凉和人际疏离,简直令人窒息。

他人的天堂,自己的地狱。影片用失业者在资本家大楼内上吊自杀的段落做了个干净利落的注解。原来卑微者的生命早就被操控在别人的手里。

 6 ) 一年十三个月,爱恋法斯宾德

突然盼望北京能够再下一场大雨。
因为不想就这么进入冬天
因为她说:所有美丽的故事里,都应该先有一场雨。

我又看了一遍法斯宾德的《一年十三个月》
才发现,其实当年,19岁的我,根本就看不懂它
人生太多的失落与过往,可是有谁愿意为了一个“或许“,想也不想,就断送了此生?
可惜他愿意。
他是一个英俊的男人,英俊,而且消瘦。他的职业是屠夫,有一个非常爱他的妻子和一个可爱的女儿。
生活本应幸福美满,自给自足。
如果这一切停在这里就好了。
可是那一年,天上会出现十三个月亮。
于是他遇到了他,一个叫安东.saitz的男人。他的姓的拼法中间是ai
他定定地看着安东,对安东说:我爱你。
安东笑得很迷人。
后来他去了卡萨布兰卡。那个最初圆梦,最终却是梦破碎的终点的地方。
人生中不是只有始乱终弃。
像他的妻子,就没有抛弃他,还有美丽可爱的女儿,始终称呼他为”爸爸“

即使从卡萨布兰卡回来的他,变成了一个略微发胖的,烫着大卷的女人。

但他一直没有去找安东。或许是因为安东的笑容太过迷人,或许是因为安东已变成了地产大亨,或者又是什么。
许多许多年以后,他在杂志记者的采访中诉说了自己与安东的往事。而此时的安东已经不是当年的安东。
他的妻子太过害怕杂志专访的内容使安东生气,进而实施报复。毕竟他们还有一个未成年的女儿。他只好答应妻子去求安东的原谅。
因患癌症被安东解雇的雇员,在办公大楼下面的小面包店里,每天16个小时不间断地望着安东的办公室。他和他一样的执着,却是不一样的结果。
他来到安东的办公室,因为多年的旧相识,即使是在安东拥有如此势力的今日,安东的暗号都一直没变。所以他知道,他一直都知道。
暗号让他畅通无阻地见到了安东,他却认不出哪个是安东。
他们跳了一场奇怪的舞,安东记起了他。是的,安东记得,安东一直都记得。
剧情发展至此,也许你跟我想的事情是一样的吧,安东其实并不是很坏的一个人,安东很念旧,什么都记得。安东只是不喜欢别人拼错自己的名字而已。
安东其实并没生气。
只是他被所有人都抛弃了。包括他自己。

那是多年以前的事情了
他定定地看着安东,对安东说:我爱你。
安东笑得很迷人,”如果你是女孩,或许我会爱你“

安东,现在他是女孩了,你还不是,仍然不爱他么?

又来了,又来了。
法斯宾德总是这样,我天真的第一次,轻易地奉献给了他温柔又残酷的镜头语言。从此,再也无法爱上其它的人。
话剧式的台词,僵硬如木偶一般的演员,看似温柔实则残酷得近乎泯灭的镜头语言。感性得近乎沦丧的故事,一切的一切,都犹如暗夜中的一朵奇葩,在黑得不见五指的夜里,渗出浓稠妖异的液体,一点一点地扩大,绽放,最终,变得可以吞噬任何东西
何况人心。

 短评

法斯宾德极致理性而冷酷的将《十三个月亮》归结为不可逃避的宿命并作为未来世界的序幕。然而在这个宛如卡夫卡城堡般荒谬的世界中,他无力为那些极致感性而又脆弱的人展开辩护。只能让观众于这条斩断了后方的道路上辨认出一具异化的躯体和一颗异化的心,且循环展示着灵肉分离的过程以及各自死去的结局。

3分钟前
  • Muto
  • 推荐

永远不会看第二遍+1

6分钟前
  • 收尸中心阿姨
  • 还行

法斯宾德的锐利和精准展露无遗 他的注视让边缘人群在银幕上也有了声音//又华丽又痛苦又凄惨 断什么都不能断了对自我灵魂的认可 坦然接受也欣然承受//在一定程度上看到电影即看到导演

7分钟前
  • YiQiao
  • 推荐

"one always dies too soon or too late. And yet one's whole life is complete at that moment, with a line drawn neatly under it, ready for the summing up. You are - your life, and nothing else"

8分钟前
  • 一個死槍槍
  • 推荐

本片的极简达到了一种惊世骇俗的地步,与惊人的尺度相得映彰,如一把刀子刺杀了一个时代的边缘酷儿,让人振恐。是这几天看的法斯宾特电影里最有冷峻感觉的一部。好多戏让人印象深刻,第一场戏就看得出影响了后续新酷儿电影,直接的做爱以及情绪表达,屠宰场一场戏让人恶心,我恐怕看完睡觉都难。多次出现的狭迫的门框构图运用有很难让人不想到是对角色“抉择”的反应。是部观感繁复的好片。

12分钟前
  • 巅峰Futurama迷
  • 推荐

当灵魂不断地被否定和放逐的时候,生与死又有什么区别?

13分钟前
  • 般若死火
  • 推荐

法斯宾德的片子看多了以后人会一直处于一种绝望的混乱中,就好像杀牛那场戏里面一直牛到处乱撞慌乱中表达着对死亡的恐惧。有意思的是,他表现的人物好像都不太惧怕死亡,只是对生存一直抱有着一种无助和痛苦。我们又对这些人做了什么呢?坐在荧幕前的我们只能用暂停来表示绝望。

15分钟前
  • 🫀Psyche
  • 还行

1.本来发现这部1978年豆瓣8.2分的冷门西德变性题材电影还挺惊喜,可惜兴致勃勃找来观影后,观感却由始至终逐渐走了下坡路,没有如预期那般喜欢上这部《十三个月亮》……2.屠宰牛的段落,仿佛在看纪录片《地球公民》……3.每七年就是一个月亮年。生活受情绪强烈影响着的人们,在这些年里忍受更强烈的沮丧之苦,就像在更短的时间段里,当一年里有十三个月亮那样,如果一个月亮年同时,也是有十三个月亮的一年,通常会有不可避免的个人悲剧发生,在二十世纪 这样危险的年合(太阳与月亮的合)出现了六次,其中一次是在1978年,在此之前还有1908 1929 1943和1957年,1978年之后,下一个危险的年合将会是1992。…… -13999

18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还行

喜欢这部,法胖的层层剥离

20分钟前
  • ZHANGWANHE
  • 力荐

第一次看法斯宾德的同志题材电影,并非我预期那样,那的确仍是苍凉绝望之感。这一部在摄影构图和配乐上下了不少力气,屠宰场,酒吧,孤儿院几场戏很棒,安东办公室那场跳舞戏有点奇怪。

24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看的很心疼。男友鄙视抛弃他,妻子只是利用他维护自己和女儿的生活,旧情人的信口开河让他变性,在他穿回男装渴望被认可的时候,最后所有人都不接纳这样一个只是因为童年的阴影而渴望被爱的人物,自杀是为了生存。

26分钟前
  • 日灼
  • 力荐

描述一位變性人在男友離去後,因緣際會下開始回顧他的生命。其實鏡頭都對準了當下,配合角色喃喃自白,對照了過往歷程和現今的困境。許多畫面都有意在言外的力道,演員表演和導演關注的情感非常驚人。

28分钟前
  • alfredo
  • 力荐

9.0/10。①同志男主为获得前男友的爱变性,变性后却被前男友拒绝,随后想回归妻子与家庭亦被拒绝,再加上过程中被无数人歧视冷落,于是最终自杀。②压抑冷漠的氛围的营造(基本是《恐惧吞噬灵魂》那套,但不如后者克制,配乐用的太多说教台词也太多):冷淡的色调、固定或缓慢的运镜、缓慢克制的叙事/剪辑/表演、大量的中全远景摄像和框中框构图、多次运用镜像丰富画面情绪、等。③屠宰场被割喉的牛们鲜血喷薄而出那段是视听上最亮点的片段之一。

30分钟前
  • 持人的摄影机
  • 推荐

这个主角演绎的太难以言表了。一年中的第十三个月亮,表示多余的一个,也表示特殊的一个。还表示很少出现的一个。

33分钟前
  • 無邊無際
  • 推荐

一年十三个月亮,法斯宾德的意念情结

37分钟前
  • 戒男
  • 力荐

4+++++++ 堕落后的固执的聪明人如何错解爱后拒绝生命的悲惨旧闻 恐怖啊! 主旋律和死亡场相当不错。

42分钟前
  • mecca
  • 力荐

没看明白。

44分钟前
  • NOMORECHILDISH
  • 很差

法斯宾德最具个人风格的作品之一,实在是太孤独了,变性人埃尔文周围的人都在嘲笑她、拒绝她,法斯宾德聚焦于边缘群体的生存状态,同时对当时德国社会有极其敏锐的观察,剧中众多人物也无不经过精心设计,精心设计的背景和灯光营造出悲伤的效果,屠宰场酒吧等几场长镜头的戏让人印象深刻

49分钟前
  • 幽灵不会哭
  • 力荐

一个男人爱上了另一个男人,他为他冲动的去变性。而后的生活就被推上了绝路,依旧保持法斯宾德以往作品的犀利,质问德国政治,性别等一切问题。相比早期作品的凶猛,这部中人类天生对爱的渴求浓郁体现。

54分钟前
  • 张宏
  • 力荐

我看的第十三部法斯宾德作品,也是不知道第多少次在心里大喊:“我!爱!他!”构图和机位完美得好到爆炸,没有一帧影像和一句台词是多余的,连电视广播里的声音都以一种间离的方式在提示着主人公内心的痛苦和争斗(导演在本片中的亮相是通过电视荧屏)。屠宰场和办公大楼里的自杀场景更是令人叫绝,前者直接把观众拉入主人公的内部情感,后者则以强烈的舞台感和哲学感捅破影片主旨并暗示主角的命运。修道院里展现身世的那一场戏也棒极了!法斯宾德一以贯之地以“出戏”的戏剧感及荒诞感来描摹最现实的人生。不世出的天才,无与伦比的杰作!

59分钟前
  • 沁云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