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斯派维的奇异旅行

剧情片法国2013

主演:凯尔·凯特莱特,海伦娜·伯翰·卡特,朱迪·戴维斯,考乐姆·吉斯·雷尼,妮娅姆·威尔逊,里克·麦瑟,朱利安·瑞钦斯,多米尼克·皮侬

导演:让-皮埃尔·热内

 剧照

少年斯派维的奇异旅行 剧照 NO.1少年斯派维的奇异旅行 剧照 NO.2少年斯派维的奇异旅行 剧照 NO.3少年斯派维的奇异旅行 剧照 NO.4少年斯派维的奇异旅行 剧照 NO.5少年斯派维的奇异旅行 剧照 NO.6少年斯派维的奇异旅行 剧照 NO.13少年斯派维的奇异旅行 剧照 NO.14少年斯派维的奇异旅行 剧照 NO.15少年斯派维的奇异旅行 剧照 NO.16少年斯派维的奇异旅行 剧照 NO.17少年斯派维的奇异旅行 剧照 NO.18少年斯派维的奇异旅行 剧照 NO.19少年斯派维的奇异旅行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3 12:51

详细剧情

  小小少年T.S. 斯派维(凯尔·凯特莱特 Kyle Catlett 饰)生于蒙大拿州一个偏远牧场,他有一颗聪明绝顶的大脑,酷爱制图学和科学图解,年仅十岁就发明了永动机。他的父亲(考乐姆·吉斯·雷尼 Callum Keith Rennie 饰)是个狂热的牛仔迷,搜集关于西部牛仔的一切;母亲(海伦娜·伯翰·卡特 Helena Bonham Carter 饰)是一位生物学博士,潜心投入到昆虫研究中;而姐姐则是一个最普通不过的正常人,她常常为生在这个一屋子怪人的家里而烦恼。T.S.原本还有一个异卵双胞胎弟弟雷顿,去年死于一场意外。  这天,T.S.接到一个来自史密森学院的电话,告知他被授予了世界科学大奖贝尔德奖,并邀请他到华盛顿演讲。于是,十岁的科学奇才T.S.斯派维,偷偷爬上了货运火车,独自踏上了穿越美国的奇异旅行。

 长篇影评

 1 ) 旅行的意义或许是为了回归

电影从一个孩子的视角来观察着周围的世界,虽然非专业人士,但依然还是觉得中间有些叙述手法和拍摄角度还是挺带感的,虽然故事整体来说比较简单,但全片看下来还是比较充实。

故事描述的小男孩从最开始想逃离自己的家庭到回归家庭,转变或许就是从那个旅程开始的。

学校里老师的不理解,感觉确实父母的关爱,怀揣着对弟弟去世的负罪感以及无法像父亲所期望的那样成长为一个出色的牛仔让他想寻找一个新的世界,一个认可他的世界。但最终,一趟由乡村到DC的旅程让他开始感受到家庭的温暖。看着妈妈的日记,发现了母亲并未表现出来的一面——对子女对家庭的思考。在短暂的逃离之后也开始希望自己只是在家里的卧室中被吵醒的那个小男孩。

古人云,父母在不远行,游必有方。

很多时候我们开始幻想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认为只要踏上旅程,所有的束缚都将得到解脱,所有的烦恼都留在了原地,但其实不然。相反,旅行的意义或许应该是回归,换个视角的重新回归。

ps:感觉片名有点弱,搞得我以为是科幻片

 2 ) 《少年斯派维的奇异旅行》:暧昧的影像 奇异的色彩

说起让-皮埃尔·热内可能很多观众都是从《天使爱美丽》熟悉他的,热内在这部电影中将现实世界和诗意般的表达结合起来,打造出了一个艳丽的臆想世界。看过热内电影的观众对于热内的风格一定非常的熟悉,这位导演在视觉形象塑造的方面的能力不容置疑,《童梦失魂夜》中未老先衰的疯狂的科学家,《黑店狂想曲》中的屠夫,《天使爱美丽》中的爱美丽,《少年斯派维的奇异旅行》中的TS等等角色都延续了热内塑造角色时的典型特点,这种带着超现实主义色彩的人物角色总是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从某种程度上来看,这些内容都可以作为电影技巧本身,热内在自己的电影中不断的增加影像的娱乐性,同时也像观众揭示电影艺术本身的一种魅力。

超现实的表达:
热内的电影和米罗的绘画有着异曲同工的地方,米罗总是故意打乱正常的秩序,在直觉或者潜意识的引导之下,用一种近乎抽象的语言来表达心灵上的即兴感应。所以,在他的画作中,象征的符号和简化的形象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的很多作品都带有孩子般的天真和稚气。在他全盛时期,他喜欢把一些象征性的物体用简单的线条,干净明亮的色彩来展现,在天真的背后透露出一种对现世的嘲讽。在《少年斯派维的奇异旅行》中,热内用了非常近似于米罗的表达方式,小巧的精致细节,设计的细腻温情,奇异的童话色彩,沉默却富有生气,这些元素都展现出了一个只属于热内的世界。这部关于小男孩TS的影片并没有着重演绎某一个故事,而是通过一幅幅艳丽的画面讲述了一个荒诞不羁,充满温情的关于爱的故事,影片中虽然没有壮丽而广阔的自然景象,也没有天雷勾动地火般的震撼,然而整部片子下来感觉到的却是温馨,舒适和久违的欢愉。超现实主义的表达其中最关键的一个部分就是超现实主义色彩的运用和处理,可以说超现实主义在处理色彩的时候是在真实的基础上最大程度的发挥色彩的表意功能,所以,在《少年斯派维的奇异旅行》这部电影中,热内用了大量的暖色调构筑了一个属于孩子的明丽的世界。而这一色彩的运用和安东尼奥尼导演的《红色沙漠》非常相似,尽管两部电影的基调相反,但是在色彩的运用上非常完美的利用了超现实主义中色彩的表意功能。热内电影中的故事环境并不是一个真实的环境,而是被虚幻过的,也可以说是被幻想出来的一种环境,这种设计从一开始就埋没了现实,将导演的主观意图发挥的淋漓尽致,也正是基于如此,电影中的荒诞和夸张都非常自然的被原谅了。

怪诞的人物:
不管是文本表达还是影像表达,人物总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导演的创作意图,情感表象都会通过人物的遭遇,行为等等来体现。在热内的电影中,我们看见的大多都是非正常的人物,《黑店狂想曲》中长相狰狞的屠夫,《少年斯派维的奇异旅行》中天赋过人的小男孩,《童梦失魂夜》中的侏儒矮人等等,这些怪诞的形象构筑了一个和现实完全相背离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热内就是国王。热内将怪诞的形象生动的呈现给观众,在一种反常态的强烈的震撼和冲击之下观众获得了独特的审美愉悦感,从而丰富了审美的情趣,或许这也是热内的电影有趣的关键。热内电影中的怪诞的角色往往表达了两个方面的意思,一种是恐怖的,阴暗的东西,另一种是滑稽的,有趣的东西。《少年斯派维的奇异旅行》这部电影,小男孩TS的家庭构成也非常的怪诞,偏执的母亲,头脑简单,生活在臆想中的十八世纪的牛仔父亲,喜欢演戏,梦想参加选美比赛的姐姐,这些人物不仅具有非常明显的性格标签而且带有非常鲜明的个性和特点,正是这样的家庭,构筑了影片的整体基调。这里不可忽略的一点就是人物对爱的表达,尤其是弟弟去世以后的家,死气沉沉,而这也是TS逃家的主要原因。TS在逃家的过程中遇见的卡车司机,在火车上遇见的老水手等等,这些人都是夸张而不合情理的存在,然而却和整部电影契合的非常完美。这些人物的设定虽然夸张,但是依然建立在现实的经验之上,按照理智或者说理性的创作行为来进行塑造,将夸张作为一种美学元素植入到角色的性格中去,构成了一个荒诞,可爱,忍俊不禁的电影世界。

童话般的色彩:
热内的电影在色彩上的运用非常的典型,比如《天使爱美丽》中大量的红色和绿色,《黑店狂想曲》中的暗黄色,《童梦失魂夜》中的绿色等等,这些色彩不仅传达出了一个世界的主题,更重要的是表达了色彩传达出来的环境因素以及情感因素。在《少年斯派维的奇异旅行》中,导演热内还是一暖色调为主,并且将多种互补色并列放置在统一的环境中,强调色彩之间的对比,整部电影的构图完全采用的是重彩油画的样式,就像那色彩艳丽的火车,生机盎然的农场以及那些泛着奇妙的光泽的甲虫。热内营造出来的是一个暖意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色彩配合着人物情绪的变化将蒙大拿山谷中的自然之美和芝加哥城市中的现代之美进行了融合和再创作,整部影片充分的体现出了导演超现实的表达方式和色彩意象的传达,展现。影片中用了很多撞色进行搭配,在这些活跃而温暖的颜色中,TS被塑造成为一个可爱的,聪明的,心事重重的小男孩,在他的整个旅途中,其实是在寻找一种属于自己的爱和肯定,虽然影片中不乏很多伤感的细节,但是导演力图展现出一种和现实相背离的世界,所以,TS的伤感和难过也被蒙上了一层浓墨重彩般的奇妙。法国电影常常被冠以浪漫,诗意等特点,然而本片的诗意化风格不再是停留在长镜头,人物对话之间的诗意表达,其浪漫的氛围也不再局限于令人神往的爱情故事,整部电影导演通过探索和创新的方式演绎了一个超现实的,荒诞的,却又充满诗意的寻找和回归的故事。

《少年斯派维的奇异旅行》并不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公路片,它的着墨点在家庭,家人之间的疏远,琐碎,矛盾以及其他温暖的细节,但是,它依然有着公路电影的感觉,独立上路的孩子,善良的路人等等。热内想要表达的东西非常的多,除了这些技巧上的表达之外,其中还有很多奇妙的想法,比如永动机,而引发这一切的依然是这个不可能存在的永动机。热内在本片中除了表达爱之外,还暗讽了很多人和事,比如教育,媒体等等。其实这部电影是导演借助了儿童的视角来观察这个世界,这样的设定配合着油画般的效果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气息。

 3 ) 最大的美德就是情绪控制

昨天碰着钱德勒,问起来怎么好久没动笔。一来是没时间,二来是没心情。日子过得狼奔豕突的,基本都搅和在琐事里,稍微松快点儿就想躺下。都没时间看电影,看到的好电影就少,写点什么的冲动就更少了。

这半年唯一刷了两遍的电影是让皮埃尔热内的《少年斯派维的旅行》,比起经典的《天使爱美丽》,让导的这部小清新故事有点儿散漫,欲说还休的态度也有点儿世故,但依旧不妨碍电影的高级与得体——说一个悲伤难过的故事,没有任何人失态泪奔啥的,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有趣、幽默和美,就是在一片雨过天晴的爽快中,却感受到了此前狂风暴雨的无情。

《少年斯派维》说的是的蒙大拿农场少年T.S.斯派维,有一天接到史密森学院电话,被告知因为发明永动机获邀去华盛顿领取世界科学大奖贝尔德奖。缺乏关注甚至对父母的爱产生怀疑的T.S,偷偷爬上了货运火车,独自踏上了穿越美国的旅行。影片以T.S一路奇遇为主线,以领奖时的演讲致辞为高潮,直到这一刻,才把“孪生兄弟Layton之死”的戏眼刨了出来。影片看上去讲的是叛逆离家的故事,实则是温情回家的主题。

 
即使做了最彻底的剧透,也完全无损这部电影的“好看”,首先是电影的声画经得起剧透。拍广告出身的让导把画面调教得美极了,整部电影任何一帧截下来都是明信片,尤其是T.S刚跳上火车那段画面,配上电影中诙谐的原声,一切美得让人眩晕:红色火车穿行于绿色山谷,渐变青色系漫山遍野,小演员黄色的夹克尤显明快跳跃。让先生似乎想告诉我们,西部片是可以如此法式清新,又不失原本的辽阔深沉的,在他的精心布置下,连牛仔刻板的格子衬衣也俏皮雅痞起来。

除却视听带来的超凡享受,《少年斯派维》的台词文本也非常考究,用质朴直接的孩童语言讲述文艺骚情的内容,再混合一点儿高冷的科学名词,这简直是绝杀武器:比如“一种抑郁笼罩着我,挥之不去。房车面朝火车后面,所以让我有种反向行驶的压抑”,再比如:“水滴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们总能找到阻力最小的道路,对人类而言,情况刚刚相反”。这些话作为台词出自成年人未免做作,但由一脸雀斑的小科学怪人说出来,什么矫情都能被原谅了。

对我来说,T.S的名言警句中最受用这两句,一句是“傻瓜的定义是一个将自己不能理解的事物转变成一个大笑话的人”,还有一句是T.S在获奖致辞开始前,嘲笑蜂拥而至堆满假笑的成年人们:“假笑和真笑的区别,假笑时不仅颧弓肌肉会收缩,眼睛周围的肌肉也会不自觉收缩,今晚,笑容都是眼周—颧弓式的”。看完这部电影,我总能找到机会,用这两句台词警醒自己:嘿,你又成了眼周—颧弓式微笑的傻瓜。

当然,影片最动人的部分,还是来自故事中T.S的“自我救赎”,小小少年内心的阴影,既有“如果不是因为我,Layton原本不会死”的自责,也有“就算发明了永动机,我也不成为不了老爸希望我成为的牛仔”的自卑,依我看,后者可能还更强烈些。

关于少年的敏感,我觉得有件事情很有意思,尽管成年人都从儿童阶段经过,但当他们成为大人,又总对儿童的智商和情绪“选择性失明’,总是因为小孩儿某些常识层面的无知,或者行为上不得不的乖顺服从,就忽视了他们的感悟和理解能力,这种“假装不知道,就以为孩子们真的不知道”的滑稽默契,任何人转换成上帝视角后,就会看得一清二楚。


 
处理“丧子之痛家庭重建”这样沉重的题材,《少年斯派维》是我看过最举重若轻的,除了T.S采用离家的极端方式,父亲、母亲和姐姐乃至那条宠物犬,家庭里的每个人其实都在用坚强而扭曲的方式,习惯生活的巨大改变。这种角色设定和导演讲故事的方式,在三观上是颇为一致的:成年人最大的美德就是对情绪的控制,对待悲伤得体的自尊,正是教化的意义。

《少年斯派维》其实有数个哭点,但导演在每一个情绪高点到来之前,要么用大场面、要么用冷笑话,再或者就用美得不像话的镜头来遮掩,好像你还没感动流泪,导演本人倒先不好意思起来。说起来,年纪越大,我越受不了哭这件事儿,哭,多半都是给别人看的,就算是没外人的独自泪奔,那也是哭给身体里的另一个我。好像哭一场,负罪没了、委屈没了、生活就可以翻新片儿。

什么发脾气之类,我看道理也差不多,首先,任何感情反复宣泄就会稀释贬值;其次,这很危险,它于事无补又自欺欺人,久而久之,更会成为一种廉价的习惯。

对我来说,美、有趣又三观契合,这样的电影就不错。

 4 ) 从儿童片分析:T·S童话商业化

让-皮埃尔·热内的片子是真正在造梦,饱满丰富的色调,奇异的人物,轻快明朗的剧情。《少年斯派维的奇异旅行》讲述一个天才儿童T·S去华盛顿领奖的故事,一家人的生活通过T·S的眼睛叙述出来,整个故事实则是一家人如何走出雷顿死亡的阴影。

解剖人物的内心独白

热内常常会用主角的内心独白,作用很明确:
一、说给观众听的,使复杂的剧情简单化,使观众更容易理解情节所表达的。
如T·S离家前在父亲车上看到的蝙蝠,去掉旁白我们只能看到是暴风雨前群鸟的逃窜,可能是某些变化,无法深入。而通过旁白得知拍摄蝙蝠的目的在于T·S不甘于原地打转,T·S的想法已经发生转变,在他父亲的牧场里他不受重用,而且令他沮丧,他将去华盛顿寻找一个新的开始。
二、推动情节、或者是衔接情节。
影片的视点是T·S,所以从T·S主观里看一家人的生活便是影片塑造整个家庭的方式。热内是个超现实的导演,超现实的臆想是零零星星的,镜头如同油画,绚丽美妙,大量截取的只是瞬间,将最美好的那一刻表现出来,一个个美好的瞬间看在T·S眼中被他内心独白穿针引线,点与点结合起来成为一整个面。
    在院线放映的时候考虑受众面,简单易懂的内心独白更能让儿童理解剧情之内的发展,儿童能看的另一个小孩的奇幻之旅;而另一方面成年人能看到一个纯真孩子的内心想法,了解自己的小孩,怀念过去的童年,领悟家庭相处之道,大自然的美好。
成年人与小孩、各个年龄段的人能各取所需,多数文艺片上院线的折衷之道,商业元素的加入如何巧妙,又到位,让所有人都能欣赏,便是一个片子的水平。

从自然到城市

最富有热内风格的色调红绿撞色,充满了在蒙大拿的大草原的房子里,一开场的草原与锈红色车,绿屋顶与红房子,门外的绿伞,T·S放图纸的红桌子,母亲的绿衣服与女儿的红衣服等等。营造出一种梦幻的风格。
还有就是家人中某两个人出现矛盾的时候,两人服装的颜色必定是相反的,姐姐与T·S的衣服常常是相反的颜色。
西部的自然世界里有纯净的蓝天,黄绿的草地,还有T·S一家房屋的丰富色彩,大量的人为建筑与道具设计给予一种抽离感,这里并不是美国西部,而是一个世外桃源,一个童话世界。孩子的眼睛看世界是好奇的,美好的,于是镜头呈现的就是五彩的童话世界,一切都是为之搭建。或者说是一部儿童片,所以色调饱满,五彩缤纷,让儿童观影时能集中注意力,能爱上电影,爱上T·S。
一路上遇到的两个奇异的人物,一个是维修工两朵云,另一个是油罐车司机里奇,还有汤秋千的女孩,卖热狗的姑娘,肥胖的警察这些只是配角罢了。里奇和两朵云属于不可能出现在现实中的人物,选这两个人在“奇幻旅行”中最合适不过了。两朵云是讲述奇幻故事的老顽童,里奇驾驶的油罐车应该是美国小孩最爱玩的玩具车种类的一种。两个人的设计也很符合公路片上主人公奇遇的设定,公路片必备。
这种饱满的对比色调一直到T·S坐上火车,渐渐出现钢铁冰冷的颜色,锈迹,灰蒙蒙的色调,俄怀明州火车停靠的工厂区,那个黑夜中泛着绿光的电话亭,最后到了城市,并非像《漫长的婚约》里暖色与冷色相互对立得明显,城市里的色彩少了红与绿,多了几分黑与白,色彩变得简单犹如缺乏想象力的市民,学院副干事和主持人。T·S的心境在演讲后发生了变化,城里的人原来是这样的。
母亲和父亲各打了一个人从电视台带走T·S,挺有意思的是女性的院长是设计让母亲去“击败”,男性的主持人由父亲去“击败”。在城市里看到的主持人和院长都属于对功利极强的人,是作为影片结构的“反力量”。院长设计了一个她喝酒喝醉了乱说话;主持人则是拦在前方,挡着去路,父亲出场,击败“反力量”。最后倒也是商业片很喜欢的口味或者说是进院线观看电影的父母很喜欢的情节:父母会为孩子驱赶一切阻力。

去血腥化的死亡

一个人只要被枪杀死亡的,场面必定血腥,即使是意外。
代替雷顿死亡的是飘飞的蒲公英,和枪声测量线。没有一丝鲜血,开放式的构图,只是发生了一件意外罢了。
失手杀人最怕什么:冤魂找来。久久挥之不去,折磨内心。但是儿童眼里,他的兄弟还是兄弟,说的话还是那样,只是兄弟变成了一个T·S脑中的小精灵, “很高兴你来了”以成人的眼光是十分奇特的事情。T·S内疚,但是并不惧怕亡灵,并且把亡灵作为一个意识里的影子,辅佐自己,陪伴自己的伙伴,却是纯真的友谊,将死亡的阴影拨开一层。
无疑,这样的处理非常适合带孩子进院线观看。

探讨家庭的一部奇异的片子,一家子人犹如白天与黑夜,黄昏与清晨,有特殊性,生活中矛盾层出不穷,但是他们是在一起的,心是想通的。既然这样各种怪人齐聚的家庭能相亲相爱,其他平凡的家庭更没有问题去克服生活上的困难了吧。这可能是影片最后想要传达的东西吧。

 5 ) 语录

当科学终结的时候,我们才能开始想像么?

纽约爱宅男,宅男引领新潮流。

有些东西生来就是要灭绝的。

“傻瓜”的定义是:一个将自己不能理解的事物变成大笑话的人。

你在科学观察方面的天赋本可以用在更好的地方,比如用在早上选双合适的袜子上。

似乎家里每个人最后都要离开这里。

从那天起,所有的树木都在冬天掉光叶子,除了松树,因为它救了麻雀。

我无法否认,我不是一个无忧无虑的漂泊者,我只是个离家出走的10岁小孩。

如果两人有了孩子,那就说明他们相爱了,不是么?

我也不晓得你要去哪里,但你一定会找到你的栖木的,伙计。

你真可笑。你自个儿穿越半个美国,来到这里当小白鼠?

只有两件事是无穷的:宇宙和人类的愚蠢。 ——爱因斯坦

水滴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们总能找到阻力最小的道路。但对人类来说,情况却完全相反。

人呀,就是爱看热闹。

这笔记本的颜色不对,我从不在绿色笔记本上记事。

你没事才是最重要的。

黑化肥挥发发灰会花飞,灰化肥挥发发黑会飞花。

 6 ) 旅程的终点是家




文/鬼脚七


另一段奇幻之旅

    2009年,让-皮埃尔•热内向与福克斯2000公司进行洽谈,有意指导改编自加拿大作家扬•马特尔同名小说的影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最终却因为预算过高而被福克斯公司拒绝,四年之后,出自李安之手的《少年派》在奥斯卡大放异彩,更是为李安轻松拿下第二座奥斯卡最佳导演小金人,想必错失良机的皮埃尔•热内是最“不服气”的了。于是在2014年,这位曾经指导过《天使爱美丽》、风格古灵精怪的法国导演拍出了自己的“少年派”,讲述一个名叫T.S. 斯派维的天才儿童穿越美国的奇幻旅程。

    当然,将《少年斯派维的奇异旅行》与《少年派》放在一起,除了阴差阳错的关系以外,也并没有太多的可比性。相比李安在《少年派》中对于善与恶、绝境与信仰的寓言式探讨,皮埃尔•热内的影片落回到了现实的家庭生活当中,斯派维是生活在落基山脉下的一个西部农场中的一个10岁小孩,父亲是一个性格暴躁的老式牛仔,母亲是一个痴迷于各种昆虫的植物学家,姐姐则整天梦想着参加美国小姐比赛脱离这个落后贫穷的地方,早熟的斯派维除了沉迷在自己的科学世界当中以外,唯一的玩伴就是弟弟雷顿。这一家人的生活波澜不惊,直到有一天,雷顿在仓库里因为步枪走火而去世,一家人都陷入到了悲痛之中。对于敏感的斯派维来说,父亲“爱雷顿胜过一切”,而雷顿的死将这个家庭笼罩在深沉的阴霾当中,斯派维的科学热情似乎也被浇上了一瓢凉水,将会永远封冻在这个偏僻的农场当中。正在这时,斯派维接到了史密森学院的电话,通知他设计的“永动机”获得了著名的“贝尔德奖”,惊诧之余,斯派维也担心对方会因为他只有10岁而不相信他,于是踏上了独自前往华盛顿领奖的路程。

斯派维的成长之路

    从这个角度看,《少年斯派维》是一部公路片,并且通过一个孩子(同时也是一个科学家)充满好奇求知欲的眼光观察着这一路的成人世界。相比于对他的存在和想法忽略不顾的家人来说,横穿美国的途中斯派维第一次见识到了这个真实的世界,而且在这趟旅途当中,他几乎同时看到了成人世界的美好与虚伪,一边是对这个世界满怀热情和梦想的普通人,斯派维和车站流浪汉分享童年的故事,在爱和搭便车的陌生人合照留念的司机大叔的车上安详睡着,甚至还挑战“禁忌”地吃了母亲一直禁止他吃的热狗,可以说,斯派维以最毫无防备的童真心去接纳和包容着这个世界的奇妙和神奇,而同时也正是这种毫无戒备的纯洁,让他在见识到世界的功利之后不知所措。有意思的是,正是他最为热爱的科学本身,他的发明所获得的“贝尔德奖”,给他带来了最大的困扰,面对将他当做炒作对象的吉布森小姐,斯派维本来清澈的眼神在成人的注视下(也可以说是在这个急功近利的城市当中),逐渐变得迷茫,周围人们虚伪的假笑,夸张的奉承,让斯派维越发想念起自己的家乡,家里的点点滴滴,自己和弟弟的跷跷板。这对于斯派维,这个过于沉浸在科学世界的男孩来说,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一次成长,他甚至模模糊糊地开始意识到,那些来自家庭的或多或少的忽视,对他的兴趣的不理解,不断的吵架和拌嘴,以及最让他难以忘怀的,父母和姐姐永远最爱的是雷顿,他似乎始终是多余的。所有这些困扰和小小的疙瘩,都被落基山下的蓝天碧草所淹没。而斯派维为了解释自己为什么独自来领奖的谎言也越变越大,当影片的最后,斯派维在电视上宣称自己是个孤儿,但是为了制造效果的电视台却悄悄请来了斯派维的母亲的时候,惊慌的斯派维只好实话实说,“我以为不这么说他们就会送我回家”,在这一刻他身上的神童光环褪去,而只是一个犯了错误的小孩。

    《少年斯派维》着眼的正是这样平常的琐事情感,皮埃尔•热内所擅长的梦幻色调和暖色调将这场历险变成了每个人的成长追忆,在影片最后斯派维的父亲一拳打倒装腔作势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并对儿子说到“你没事是最重要的”,父子之间最深的隔阂一笔勾销。虽然回到农场之后,牛仔父亲仍然顽固,母亲仍然关心她的昆虫和蝴蝶,姐姐继续热衷于选美比赛,但是家总是温暖的,至少对斯派维来说,这就足够了。


原载《现代家庭·生活》2014年7月号

 短评

小麻雀终于找到了栖身的大树,也卸下了沉重的思想包袱。有时候成长就是一次孤身上路的旅行,再回到起点时曾经的自己和熟悉的一切都仿佛焕然一新。

6分钟前
  • 白发生
  • 推荐

让皮埃尔热内某些地方跟韦斯安德森神似,轻巧灵动,毫不做作,对整个世界抱有小心翼翼的温柔,拍出来的作品像一只羽毛漂亮的圆眼睛小雀鸟一样招人疼。很棒,不舍得看完。

10分钟前
  • 黄青蕉
  • 力荐

通篇充斥着童趣俏皮,同时也伴有成长的无奈与无助。一流的画面与配乐,亲情友情爱情一个都没少。成人的世界是那么的虚伪荒诞自以为是,人类改造了自然,而永动机的原理就在最基本的电子结构上。。导演果然是神神叨叨的天使爱美丽的导演。。。最喜欢小达芬奇接受永动机挑战和男猪演讲这两段。

15分钟前
  • 瓦达西瓦又又又桑只爱这巧克力
  • 力荐

让-皮埃尔·热内当年没拍成少年Pi,就拍了少年T.S. Spivet,这片子竟然也是3D,他用3D来拍火车沿途的西部风光。除了摄影服装布景和无休止的旁白,你甚至感觉不到这是热内的片子了,虽是怪咖一家人,可惜个个都缺少存在感,最后又迅速的回归到亲情主旋律。但这孩子太可爱了,让人不忍心给差评。★★★

20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水滴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们总能找到阻力最小的通路。”

23分钟前
  • 康平
  • 力荐

这部法式小清新的电影以一个小神童的奇异旅行折射了关于社会、家庭、梦想、追求、童贞与爱的大主题。惟妙惟肖的画面每一处都像是一帧风景画,摄影一流,服饰布景也精美用心,配乐如同风景一样美丽,风趣幽默的剧情不乏引人深思的深层次真理。小演员演技自然纯真,让我想到了《阳关小美女》。

28分钟前
  • Jonathan
  • 推荐

“也许在这些房子其中一座里,一个小男孩正被火车的声音惊醒,也许他会想搭上火车穿越沙漠是怎样的景象,我有点想和他交换角色,看着火车驶向未知的远方。我不得不承认,我不是一个了无牵挂的漂泊者,只是个离家出走的十岁小孩。”“木薯卡不再嚼铁桶,他又开始捉萤火虫。也许一天,我也会再捉萤火虫”

29分钟前
  • 软糖莫爷
  • 力荐

“人类创造出了这么多直角,但他们的行为却又复杂又荒谬。” 用玉米粒当算盘籽,如何从成人的世界识别假笑,雷雨天打死也要在外面吃面包早点,拥有一个面包机转世的弟弟…如果世界还有童话,请投奔在热内的镜头、音乐与故事里吧。2014版《怦然心动》《天使爱美丽》《月升王国》《小淘气尼古拉》。

34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英式剧本,法式拍法,地点选择美利坚合众国,一部家庭奇幻亲情片,一部亦真亦假的奇幻之旅,唯美的景色加上萌神男主,让我目睹了一个少年天才的叛逆救赎。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一直向前,路一直都在,或许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终点是为了回家!

37分钟前
  • 怂囧小赫
  • 力荐

2013年,有两部摄影极美和音乐极赞、但故事却没有让我觉得极佳(只是觉得挺不错)的电影,观赏过后很想在大屏幕上重温,一部是《白日梦想家》,一部就是《少年斯派维的奇异旅行》。——最喜欢T.S.搭火车去华盛顿领奖的段落!美妙得让我有冲动去偷偷“搭上”相同的火车,去领略那些美得让人窒息的景色。

42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少年前途无可限量,只要有一颗热爱冒险敢于冒险的心。

43分钟前
  • 半城风月
  • 力荐

少年PI的奇幻漂流,少年TS的奇异旅行。一残酷,一温情,恰成对仗;每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都有一颗需要治愈的心灵。

44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我想片子表达的,其实并非儿童与成人世界的冲突或对比,而是天才如何降落平庸之间;或有敏锐感受力和独立思考的灵魂,如何降落于世俗功利虚荣愚蠢之间,去体验、妥协,去受挫、受伤和修补,并且去爱的故事。小TS的母亲、修火车老头、卖热狗的老妇,货车司机们虽也是成人,但显然与节目制作人等绝非同类

46分钟前
  • 匡轶歌
  • 推荐

全程泪崩!

47分钟前
  • Nyanpasu⚡
  • 力荐

让热内把各种想法和暗示融入天马行空的故事情节,完成了一部精致生动的电影。天才总会在少年时期就感受到孤独。他们放弃那些无谓的嬉戏,用最敏感的少年神经全身心感受和学习世界。这令他们不合群,也令他们忧愁。片尾演职人员表都被设计得很用心。后半段略显画蛇添足

50分钟前
  • 雨夜飞行
  • 力荐

我们的世界有这么多充满童趣的电影人真是件美好的事情。虽然跟导演经典的“天使爱美丽”没得比,但诸多小细节都闪闪发光。画面像童话一样美,3D银幕上也许会有更奇特的感觉。只是...为什么对白不是法语?

51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水滴的奇特之处在于总能找到阻力最小的路径,对人类而言情况正好相反。

56分钟前
  • 大島
  • 力荐

深夜,火车经过一个小站,没有停,T.S.望着窗外,想象着车站外的某间屋子里,也许有个小男孩正被火车的声音惊醒……奇妙的电影,《少年斯派维的奇异旅行》,如果我在10岁的时候看到这部电影,一定会扒火车去旅行吧。

58分钟前
  • 老晃
  • 推荐

色彩与摄影一如既往地热内,看着看着就不去计较科学小少年的公路疗伤旅程这个题材有多普通了。世界那么美,好人那么多,真是神清气爽。Julian Richings!!!老司机带带我!!!!

1小时前
  • CharlesChou
  • 推荐

就像最后演讲的主题突然一转似的。这个片子最神奇的地方就是如何从一个科学少年的故事一下子转成治愈疗伤的故事。或者,它试图告诉你什么额才是最重要的吧。仍是夸张的童话式的颜色运用,以及一些天马行空的小细节。以热内的标准衡量,这确实不是一次成功的热内制作,起码没那么成功。

1小时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