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故事(1996)

爱情片法国1996

主演:梅尔维尔·珀波  阿曼达·朗格勒  格瑙西蒙  奥蕾莉亚·诺林  Aimé Lefèvre  Alain Guellaff  Evelyne Lahana  Yves Guérin  Franck Cabot-David  

导演:埃里克·侯麦

播放地址

 剧照

夏天的故事(1996) 剧照 NO.1夏天的故事(1996) 剧照 NO.2夏天的故事(1996) 剧照 NO.3夏天的故事(1996) 剧照 NO.4夏天的故事(1996) 剧照 NO.5夏天的故事(1996) 剧照 NO.6夏天的故事(1996) 剧照 NO.13夏天的故事(1996) 剧照 NO.14夏天的故事(1996) 剧照 NO.15夏天的故事(1996) 剧照 NO.16夏天的故事(1996) 剧照 NO.17夏天的故事(1996) 剧照 NO.18夏天的故事(1996) 剧照 NO.19夏天的故事(1996)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31 18:55

详细剧情

  贾斯伯(梅尔维尔·珀波 Melvil Poupaud 饰)来到布列塔尼亚的海边小镇度假,在这里,总是独来独往的他结识了餐馆招待玛戈(阿曼达·朗格勒 Amanda Langlet 饰),两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贾斯伯告诉玛戈,他和一个名叫琳娜(奥蕾莉亚·诺林 Aurelia Nolin 饰)的女孩相约于此,玛戈对此一笑了之不置可否。在一场舞会上,贾斯伯遇见了野性美女苏兰(Gwenaëlle Simon 饰),对她一见钟情,苏兰也对这个能歌善舞的小伙子心存好感。虽然玛戈心里不是滋味,但表面上她大度的祝福了这段感情。贾斯伯邀请苏兰共赴他心目中的梦幻之岛,没想到姗姗来迟的琳娜出现在了他的眼前。梦中情人的出现让贾斯伯无比欢欣,很快就忘记了和苏兰的约定,可是琳娜的性格如这个夏天一般多变,此刻还风和日丽,下一刻便已下起瓢泼大雨。苦恼的贾斯伯只得去向玛戈倾诉,但心怀爱意的玛戈也无法给予他更多的帮助。  在这个充满了激情和艳遇的夏天,徘徊在三个女孩之间的男孩究竟会怎样面对自己的感情呢?

 长篇影评

 1 ) 请赐我一个法国姑娘吧!

请赐我一个法国姑娘吧!

“可真想做一个法国姑娘啊!”走出地铁口,我闷闷的说了一句。
尽管已经习惯我的思维跳脱,M还是吓了一跳,“什么什么,你做自己不是蛮好的嘛!”
“我倒不是觉得中国妹子就不如法国妹子好,只是,法国妹子爱别人和得到爱的机会似乎总是要多一些!”
M有点手足无措,“好吧,生在法国似乎真的是有一点先天优势呢。不过,Rohmer这片子里的男主真的是蠢透了啊!”
“什么,什么男主?根本看不到!只看到妹子好么!”

Rohmer的片子时隔十多年在美国上线,电影院里除了我们,果然只有两三对半老的夫妻。即使是那一小部分会看法国文艺片的美国人,大概也宁可选择woody allen的月光魔法什么的吧。
四季故事里,夏天的这一部显然不是最好的,但怎么能抵挡得了在夏天的末尾来影院重温一遍呢?我爱秋天的那个故事,但我最爱夏天故事里的妹子。
爱夏天的海边,蓝白条纹的小帐篷,沿着海岸线的石头城堡,布列塔尼的crepe,海边、树林里冗长的调情与对话,sunset\sunrise那里的对话虽然也是好的,但比起Rohmer设计的这些来说,略显做作了。
一本正经的、长得像是博物馆希腊雕塑活起来的少年遇到三个妹子。
玛歌是最招人爱的,笑起来甜甜的,像梨子果汁。偏爱她出于私心,因为她是一个民族学的博士生,跟随着自己的喜好,颇有些任性的世界各地做调查、爱一个人,因为爱的人漂泊到下一个地方,从爱里脱身出来,好整以暇的继续做研究,继续爱下一个人。这种不带目的性的爱情与漂泊,简直迷死人。驱使玛歌的,大概就是一种天然而强烈的好奇心,去老渔夫家里采风,听老渔夫唱几乎快要失传的船歌(天哪,这和我做过的那些调查是多么像!);好不羞涩的搭讪一脸迷惘的小帅哥男主,没有心机的聊天,带男主四处玩耍,也懂得恰如其分的闪躲。“喏,我是不会傻等的,我要找一个夏日情人”。但她从未软弱,即使要一个夏日情人,也不能要摇摆的、赌气的、替代品那样的,对不对?玛歌这样聪明的姑娘,实在很像我周围那些优秀的女孩子了,既不懦弱畏缩,也懂得什么样是好的爱情,分分钟看到自己得到的感情究竟有几分。因而特别的懂得保护自己,但渐渐无法控制感情的时候,也只能眼睁睁的接受“他确实真的只爱我两三分吧”,是啊姑娘,你如此冰雪聪明,从不让他苦恼迷惑,是不是只有接受这样淡淡的羁绊就好了。
苏兰是我一向羡慕的那一种女孩子,《海盗婆之歌》绝对是为她天造地设,敢爱敢恨,盛气凌人,天生就该在暴风骤雨的远航高歌。“也许和你想象的不一样,我也是有自己原则的人,我绝不会第一次约会就和人上床”。你这么美,又这么坚定,显然男主这样的,只能默默在心底说:不知道什么样的男人才能征服你啊。
所以男主魂牵梦萦的是琳娜,就是那种时常耳闻、但不会出现在我生活圈子里的“磨人的小妖精”,不晓得Rohmer是不是故意安排,这个女孩子最不漂亮,但分分钟把男主玩弄于鼓掌之间。她也不是狡黠,就是情绪化,时而甜蜜,时而情绪爆发让你再也别来找她,说着“我周围的人都不如我好,为什么我还一直要顺着你们生活”,第二天又温柔乖巧的黏上来。她要你围着她转,还要你觉得你做的总是不够多,百炼钢也会化成绕指柔好么。有些短暂而深刻的爱情都是这样的斯哥德尔摩。

不管是哪一个爱情,在夏天的余温里,都看起来不太坏。男主就和大部分男生一样,无法消受这等艳福,借口自己的音乐远远的逃走了,我想,留在玛歌心里的是淡淡的一声叹息,留在另外两个被放鸽子的女孩子心里的,大概就是“谁年轻时候还没爱过几个人渣啊,简直没有比逃走更令人讨厌的了”。
不过她们都有大长腿、细腰、巴掌脸,根本不要两天就会忘记了吧,这样的女孩子,我只想说,请给我也来一个啊!

看我有点失魂落魄,M说:“我觉得你还挺像法国女孩子的,起码你穿衣打扮很像,也很有些法国的性格,非常接近了呢”。
我简直更受打击:“一点都没有被安慰到好么,我最讨厌‘非常接近’这种了。好吧,我认命了,既然我没办法做一个法国姑娘,那么,哪一天,让我和一个法国姑娘相爱吧!”

 2 ) 夏日情人:一份短暂的亲密

观后感记录

大量剧透,没看电影的你反正也看不懂, *′∀`)′∀`)*′∀`)*′∀`) 话痨电影,字多图多预警。

部分重点摘要:

1.看过电影后梳理了自己脑中存在的男女交往逻辑:首先预想交往条件是我们双方都是单身,处在空窗期,不存在致命的感情纠葛,不存在其他的暧昧对象,同时要求对方同样如此,我们视之为默认常识,总的来说关系层级里就只有三层:普通朋友——异性朋友——男女朋友,但这里剧中展示了国外20世纪就存在的关系层级:普通朋友——异性朋友——情人——男女朋友。

2.假如自己是男主,我应该会只爱玛戈!

3. “赞美”:原来在亲密关系里这么夺目,被对方吸引是一种赞美,包容很多人不喜欢的缺点是一种赞美,被接纳、允许自己和对方敞开心扉也是一种赞美,还有可以一起说那么多废话也是一种赞美 。

4.诚实且自在是感情里最舒服的状态。

5. “第二次见面的缘分” : 是谈恋爱的年纪,但是如果不是联谊或者特别强调交友的场所,人们的需求范围就会变得很杂乱,就算是有机会得到“第二次见面的缘分”,你也猜不准对方是否有这个需求 。

6.“存在与死亡”:别人以为我讨厌他们的愚蠢,其实是他们不能把我正确的分类,他们对我的认识特别敷衍,我在他们心中毫无存在感,我没有被重视。

7.没有伴侣的人不自在的原因:不具备一段关系推进的忍耐力,或者说是感情需求的急切度过大,没有女朋友,人就特别想把情人变成女朋友,没有情人, 人就特别想把异性朋友变成情人。


………………………以下是最开始不知道怎么写的碎碎念……………可以直接跳过……………………………

电影一直都是很好的参照对象,这篇观后感酝酿几天了,断断续续的还没开始汇总,一般让我有记录念头的事物,总是希望自己不那么快忘了或者让它真正的属于自己,通过这部电影我第一次了解到了“夏日情人”这个名词的概念,拓宽了自己看待男女感情存在形式的眼界,同时也反思的发现了自己目前收获的感情数量与多少,看完电影的第二天心境就得到了微调,意识到能和自己交换故事的人太少,我要学会珍惜,于是跟之前存在一些小矛盾和隔阂的两位朋友重新和好了,对此有必要进行一次更为深刻的记忆和体会。
这又是一部话痨电影,喜欢的不得了,同时这也是自己第一次看侯麦的电影,以前也经常看见别人说通过调色来认侯麦,也模糊的记得有很多我喜欢很久的导演形成最终风格都是受了他的较大影响而成的,但最开始自己也只是被这部电影的一些剧照吸引,被演员的颜与颜的组合吸引而来,通过照片就体会到了某些总是吸引我的感觉。
过程中的感受是轻松的,就连这种轻松,看完后都让我久久不能释怀,一方面肯定归功于导演的叙事节奏和故事本身的起伏大小,但更多的应该是剧中人物的气质与性格特别的柔和,特别不要脸直接表达就是男主的脑回路跟我几乎完全一致,女主(玛戈)的性格和外形特别戳心,那种极强的代入感与共鸣真的很久很久没有体会到了……
其实写到这里,看着自己小本子上写的一些草稿和摘抄,我还是没有做决定我要怎么来整理自己想说的一些观点,请各位原谅我这个思路不清晰罗里吧嗦的人吧!哈哈哈~


总的来说,喜欢的是这部电影对男女情感关联的一次深刻美好的展示,并不是其中完美脚踏三支船的男性快感,而是过程中,侧重于男主在纯爱氛围中,“美好单纯”的心态去解决感情过程中,有关“我到底爱不爱她?我为什么会爱上她?我到底有多爱她?我到底最爱谁?”等等一系列,特别纯粹的困惑。我还喜欢电影给我呈现的一种特别清晰的两性情感的自然递进,其中还夹杂着主角们个体性格对待自己的深刻认识和对待感情的不同看法,自己通过宏观的观察,看见了自己以前不曾存在的“关系层级”和“交友目的性”的一些盲区和收获,还体会强化到了一些与异性相处的乐趣来源和方法。所以要记录一下。

最后决定按照男主和女主(玛戈)的多次见面主题来开展话题以便梳理它们,PS:并不讨厌片中另外两位女性,只是只想聊玛戈而已。


第二次见面——时间与情感&"第二次见面的缘分"

故事从七月十八日开始,八月六日结束,用十个手指自己数了两三遍,一共是二十天,之所以特意把具体的天数拿出来,想表达的一个观点是有的时候两个人相处的时间长短与他们的感情深浅关联并不大,单纯从时间这个维度来看的话,因为时间的重量本来就是因人而异的,这个大道理就不细说,只是这里有几句一直没机会给好朋友聊到的一些话,我们的感情真的很小,而且这是我们各自双方的责任,小的我很担心它会消失,很没有安全感,在这我再一次反省自己的问题,自己本身也把感情看待的太过单一,以前认为我跟你们不会去发展更多的关系,而且双方也没有那个意愿来发展它,我就没必须跟你培养这份不清不楚的感情,于是我也变得自私,狭隘,冰冷,现在来看一份不温不火的感情真是难看,自己委屈拘束的样子真的让人讨厌。一点都不大方,不潇洒。

说回电影,玛戈真是好,全是都是宝,她看见自己的菜就主动,虽然需要一点缘分,但那也只是常见的“第二次见面的缘分”,以前从来没注意过这个缘分,有的人只是在人群里看过几眼,如果大家都相互印象良好的话,第二次偶然重逢确实会变得特别神圣和幸运,因为它本身也确实是小概率的事件,再加上现实的场景中,很少存在允许单纯相互吸引的空间,没有这么纯粹的偶遇吧。后细想这个“纯粹空间”好像还跟自己的年龄和需求有关,比如中国的高中校园,不说高中就算是大学,是谈恋爱的年纪,但是如果不是联谊或者特别强调交友的场所,人们的需求范围就会变得很杂乱,就算是有机会得到“第二次见面的缘分”,你也猜不准对方是否有这个需求,现实中话题就先这样吧,说回玛戈,喜欢她第一次主动出击时的自信与大方,“请坐”“去拿过来”恰到好处的幽默 “诡异吗?你觉得我像女佣?”,之后轻松的聊到了自己的感情过程与收获,完全没有顾虑的聊到前几任男友,之后就约男主明天出去一起玩了,简直不要太主动,干净利落,自己也发觉了这个点,最开始互相有好感的前提下,轻描淡写的聊几句沉重的话题,对方也不会觉得特别沉重,说多了沉重的话自己也会觉得不合适了。


第三次见面——开始时大家都会投其所好

自己也喜欢和人说话,特别是刚刚认识的或者第一次见面的人,很在意他们脸上的细小神情,有好感和无感的表情是完全不一样的,也会慢慢的意识到人们相互吸引,总需要几次固定的“面谈”,通过一些小的默契,一些小的共识,来透露着对对方的好感,你跟他总有一些类似的说话语气,而且最开始的大家都会“投其所好”,完成自己与对方最基础的交流,到达我们互相是认识的一个关系位置,比如剧中玛戈第一次载着男主出去玩,车上的几段对话,在各抒己见的同时,有默契有同步,都特别的专注,共同的爱好和共同的知识结构很重要吧,以前天天听人说羁绊,自己却对此迷迷糊糊,现在明确了一点,每次和别人去一个地方玩一天的经历就是一次羁绊。

玛戈回来之后又向男主提出了请他吃晚餐邀请,男主又回避了一下,性格所致吧,特别喜欢玛戈这里这个回头,无以言表。


第四次见面——夏日情人

男主侧面的说出了一些他前两次婉拒的缘由,如果是我,我应该也会在这个时间点把这些情况告诉给对方了,但是这里的一个很大的逻辑区别就出现了,只针对我身边的朋友和自己,梳理一下自己的男女交往逻辑:首先预想交往条件是我们双方都是单身,处在空窗期,不存在致命的感情纠葛,不存在其他的暧昧对象,同时要求对方同样如此,我们视之为默认常识,总的来说关系层级里就只有三层:普通朋友——异性朋友——男女朋友,但这里剧中展示了国外20世纪就存在的关系层级:普通朋友——异性朋友——情人——男女朋友。

多出来的那个关系层级,特别冲击我,国内的意识对待情人的看法只有,炮友/小三/插足者/外遇等等恶劣的鄙夷形象,对于剧中所有人都默许的纯粹美好的情人关系也第一次体会到,可能是在我们这样一个侧重道德批判的社会氛围里,逐渐的把这层关系完全的丑恶化了,外国的意识形态里是接受这种“短暂的亲密关系”存在的,虽然玛戈有男朋友却也在找夏日情人的举动,对于自己是出格的行为,但她并没有“劈腿”的念头,她会最终选择,结束其中一个。而且她全程都是理智的,独立的在为自我考虑,她也只是在思考和另一个的感情,是在准备结束时的合理打算,所以也可以归纳到“短暂的亲密”里。


第五次见面——继续聊情人&个体与群体

这里的对话特别触动我,也解答了有的时候很明显有女朋友的男性,在女性面前会更加的自在的部分原因,潜意识里他们没有很强的性别区分,潜意识里他们不缺少女性的关怀,有男朋友的女生也一样,“若没情人就更受不了异性朋友”这层逻辑强调的是另一方面,则是对一段关系推进的忍耐力,或者说是感情需求的急切度,没有女朋友,人就特别想把情人变成女朋友,没有情人, 人就特别想把异性朋友变成情人,感情需求的重点可能就在这里吧,身份的推进是急切的,不然会觉得自己是缺少的,会焦虑,苦闷也有这一层的原因。

自己也是停下来又思考了一些关于夏日情人的问题,身边的人都特别执着一生只爱一人的感情生活,但是我不确定他们是不是真的坚定这个念头,还是被其他的东西制约着,如果双方是真的对的那个人,这个念头不存在也是正常的,排除“真爱”的概念,客观的看要遇到对的人,就像买彩票一样,哪能一次就中头奖啊?侧面想说一些是,我们看待感情的方式过于“严格”,得到了会特别兴奋,失去了会特别特别的难以接受,我们对待感情的得失有点过于脆弱,过于惆怅,其实这个跟亲密关系的获得概率有关吧,我们获得亲密关系的难度很大,环境恶劣,条件繁琐,所以就衬托出背叛与失去的伤害变大了。好吧这个话题就聊到这,说的自己很坚强一样,不好。

服务生职业病233

第六次见面——脆弱男的习惯(害怕主动)

赞美出现啦~

有人先选我,我就追!我也很喜欢偶然挑动主动的随机性!


第七次见面了(穿的特别好看)——存在于死亡&赞美的意义

继续博同情~

太骄傲会变得没有存在感

自己也一直觉得很难融入人群,更喜欢一对一的和人相处,和后面男主说的一样,进入人群之后,我会觉得自己特别没有存在感,会有那种被冷落的失落感。

慢慢的意识到“赞美”原来在亲密关系里这么夺目,被对方吸引是一种赞美,包容很多人不喜欢的缺点是一种赞美,被接纳、允许自己和对方敞开心扉也是一种赞美,还有可以一起说那么多废话也是一种赞美,每次的赞美双方的身心变靠近了一点,没想到赞美的魔力是这么出乎意料的大。

喜欢不是女性的直觉,不喜欢全剧的翻译

第八次见面——诚实且自在

一个小三八追你就让你这么得意忘形!23333

最喜欢这里玛戈对男主的形容,无比贴切特别有共鸣

这些都让我意识到诚实在爱情里太重要了,而且还那么迷人,让人沉醉,这样的踏实与自在难道不就是爱情吗?


第九次见面——我会只爱玛戈!

又一次美丽的回头

有的情人确实比不上那几个朋友,但正如玛戈说的那样,她超越了一切,我认为这就是爱情的伟大的地方,爱情原来如此强大,如此宽容,如此的让人心疼,如此的悄无声息,可能这才是导演的初衷,让我这样不懂的爱的人仔细的看清这一切,看清自己想要的是到底哪个女人,世上没有让最理想化的爱情擦肩而过更为难过的事了,而且生活总会让过度的美好变得不那么艳丽,会有更多的不如意,更多的阻碍阻止我得到它,美好的东西总是极少人能片刻的拥有,而且还让我浑然不知的拥有。 错过,然后老去,不复返。

Je pars pour de longs mois en laissant Margot.心疼玛戈

哈!

终于写完了,我好开心~

PS:见面的顺序有部分微调,是为了更好的归纳主题~

6/2 短评:

我所拥有的感情真单薄啊~

 3 ) 海盗的女儿

      时至今日,总算把侯麦的《人间四季》看完了。因为是在四个不同的季节看,这个过程也就持续近了一年的时间。如果硬要把这四部片子排出一个喜好,那我肯定会在《秋天的故事》和《夏天的故事》之间难以取舍、纠结万分,选择对天秤女来说绝对是个可怕的字眼。
   人们总喜欢把侯麦的电影称为闷骚文艺青年的必备调剂品,在这个谈“文艺”色变的今天,我已经全然丧失了给他定位的能力。怎么说呢,侯麦的电影情节向来都是与紧凑脱节而以睿智、犀利、诙谐或是生活化的语言对白取胜的,这次亦是如此。最先看的是倍受好评的《秋天的故事》,果然惊艳万分。《冬天的故事》就有些差强人意,单是情节就让我觉得既牵强又无聊,想来这种惊为天人的童话故事也只会发生在电影或是小说里吧。《春天的故事》则像是《双姝奇缘》、《秋天的故事》以及《绿光》的拼接版。直到傍晚的《夏天的故事》,我再次感觉到了一种沁人心脾的安逸。
   《秋天的故事》是讲中年人的感情故事,细腻而又温情,看的时候仿佛能嗅到陈年葡萄酒所特有的醇香,那是一种情到境处、水到渠成的美好情绪,情节和对白都可圈可点的。而《夏天的故事》则是选择一个男孩纠结的爱情取舍为题材。看了108分钟,我就忍不住揣测了108分钟,从开始玛葛蒂骨架大、肚子大、胸巨小的不美好身材以及她某些不经意言语所透露出的隐性信息,那些带有醋意的提问,还有那些总像是发生在身边暧昧男女身上的情节。尔后又揣测,如果把四个人物都换做是我,我又会如何抉择呢, 甚至临近片尾还是会忍不住揣测我们那个卷发小白脸男主角是不是优柔寡断的天秤座。
    如果单是这些揣测,我是不会打这些无聊的文字的,自己在心里蔫不唧唧的自娱自乐一番就好。在这里,我要抒发的情感只是我对第二个卷发女孩苏兰的喜爱!多么坦率、可爱的姑娘啊!相对于玛葛蒂与加斯帕德那些干巴巴的关于爱情的大段空洞对白和讨论,我更愿意看苏兰唱起加斯帕德写的歌时眼睛闪亮的表情。去掉艳羡她匀称而又美好的脸庞身材的成分,再为她坦率真诚、可爱大方、不卑不亢的性格着迷,为她在船上大声歌起《海盗的女儿》头发被海风扶起的姿态着迷,为她被拒绝后仍对着路人唱歌的率真着迷。总觉得她一出现,就把开始的玛葛蒂,以及虚伪浮华的金发女郎琳娜比下去了。啊,如果我是电影中的一枚美好的男青年,一定会迷倒在她身边,一辈子都随着这个海盗的女儿,再也不愿意离开。



我是海盗的女儿,
人们叫我海盗小姑,
我喜爱柔风,
我爱那涨起的海水
我穿过大海就像穿过人群 人群 人群,
快点,我可爱的船儿,
我们要穿过人群,
驶到旧金山去,
经过瓦尔帕,
到阿尔尤迪安小岛,
穿过印度海洋,
我想到世界的尽头,
看看地球是否是圆形的。

 4 ) 无解的偶然,情欲的赌徒

(1)春季适合给狗熊撒欢,夏季则更受人们的喜欢。似乎在炙烤之中,一些事情会更容易撩拨起来,尤其是在海滨之类的场合中,如若平平静静地独身度过夏日,简直是不可原谅的事——唯有扑腾出几段浪头来,方才好向热天里的自己交代交代。

如此说来,在埃里克·侯麦的影片《夏天的故事》里,去海滨耗去夏季假期的数学硕士加斯帕尔应该是羞于向自己交代的。这位喜欢弹吉他的数学工作者,在三个女性之中心猿意马左右为难了好一会(基本耗去了一整个假期),最后竟然一个都未得到,而将三者通吃的可能性又只限于浅薄地尝一尝。

真是个倒霉蛋,数学硕士解决不了这堆夏天的疑难了,怎么办呢?他只好在疑难下面写上“无解”,然后抓牢一个偶然降临的滑稽理由,撇下三位女同胞们,自个儿一走了之。

加斯帕尔告别海滨小镇的时候,侯麦让三个女孩中的一个落下了眼泪水,我们不晓得其他二位作何感想,也不晓得加斯帕尔自己是要大大地喘口气呢,还是需要深深地叹口气?也许,这两口气啊,是得一前一后地吐出来。

(2)略说一下《夏天的故事》:加斯帕尔带着吉他,独自前往埃克吕斯海滩。

去海滨的真实动因,实际是作祟的情欲,是为了实现一个暧昧的,甚至有点一厢情愿的约定——心心念念的女孩蕾娜会在几天后到达那儿。

作为数学硕士,加斯帕尔晓得这个约定的或然性(他的把握其实不大,蕾娜未必会来,来了也未必会遇到他),但他找到了一个奔赴埃克吕斯海滩的充分条件——当地的一位朋友去外地度假,房子空出来了,并且留给了他使用。

有了空出房子这件“偶发事件”做幌子,加斯帕尔使自己的行为有了“正当性”。现在,他已经在海滨安顿好,换好衣服开始了海滩边的散步了,正当他要去游泳的时候,从水里出来的马尔戈向他问好了。

加斯帕尔并不确定眼前的姑娘是否是自己认得的人,询问之后,他晓得马尔戈在附近的餐厅里做暑期工,而昨天晚上,他正是在她工作的饭店里吃的饭。

注意这次相逢的“偶然”,在数学硕士的道德命令里,偶然是很棒的事情,这点有词可证:加斯帕尔在后续的交谈中告诉马尔戈,“我们(加斯帕尔和蕾娜)从来都不约会,只是偶然遇到。这是我们习惯了的一个习惯。”

“‘偶然的习惯’,这句话真美。”这是马尔戈当时的回应,此前,他们已经交流了好几个回合,原来马尔戈在大学念人类学,她也有个男友,而她刚好也在等待他来到海滩——“我忠贞地等待他回来,就像一个水手的妻子一样。我运气很好,可以跟着姨妈在餐厅工作,赚点钱。所以,我相当自由。明天,我会去见一个老水手。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一起来。你有车吗?”马尔戈向加斯帕尔发了邀约,后者应邀前往,在路上两人还谈了一轮加斯帕尔喜欢的音乐……

蕾娜真的没有在加斯帕尔推定的日子上出现,在马尔戈眼里,加斯帕尔不该继续等待了,他应当好好找一位姑娘,用夏天的方法去过夏日时光。

在一次马尔戈的朋友聚会上,加斯帕尔见到了索莱娜,几天后二人再度相遇。似乎又是一次偶然,加斯帕尔再度用这次偶然为自己的行为塑造理由,他坐进了索莱娜的车子,去后者的叔叔婶婶那儿玩。

在索莱娜叔婶处的时间是不错的,二人被长辈们视作情人,加斯帕尔也把他新作歌曲弹了出来,索莱娜参与了演唱——“我是一个海岛女,人人叫我海盗婆……我爱风,我爱浪,我乘风破浪,就像劈开人海、人海、人海……”。

当事情的顺利推进的时候,索莱娜表了一个态度,一个她的道德命令——初次见面不上床。在之后加斯帕尔向马尔戈讲述与索莱娜的故事时,马尔戈掩饰了自己醋意,但仍旧说出了事实上的情况——她自己是个“替代品的替代品”(索莱娜替代蕾娜,马尔戈替代索莱娜)。

情况大致像马尔戈认识的那样推进,但糟糕的事情发生了,替代品之后的蕾娜突然出现了。

这打乱了的加斯帕尔和索莱娜之间的约定,二人原本身是要去别处继续过假期了。面对这个局面,加斯帕尔的反应是放弃索莱娜,似乎索莱娜的偶然出现是为了证明自己对蕾娜的爱意,毕竟,索莱娜是替代品而已。

可是蕾娜并没有给出加斯帕尔需要的回应。她拒绝了与加斯帕尔去另一地度假的邀约,甚至恶语相向,数落了他一番。加斯帕尔迅速把邀约还给索莱娜,可当加索二人的计划继续推进的时候,“真爱”蕾娜又回心转意了。

于是真正的疑难出现了,在蕾娜和索莱娜之间,加斯帕尔难以下一个赌注了,他不能保证神经质的蕾娜会否再次毁约,夏日假期就要全部结束了,他实在不晓得应该如何招架同两个与姑娘做出的旅行约定。

他转向马尔戈,希望从这个姑娘身上得到指点和安慰,可是向“替代品的替代品”求援怎么可能摆平烂摊子?事情仍旧不如意,三个姑娘使他焦头烂额,当必须做出决断的时候,加斯帕尔得到了一个救命性质的电话——

来电的人说有人愿意出售加斯帕尔一直想要的八轨录音机了,请他务必快点回去买下来。

忽然之间,加斯帕尔得到解放了,他非常坚定地利用了这次偶然,他撇下了三位姑娘,放弃了仍旧处于推进中的,向索莱娜和蕾娜二人一起作出的旅行预定。

他一走了之了。离开的时候,目送他走远的马尔戈落下了一点泪水。

(3)在对这个故事的叙述中,我反复说明“偶然性”这一概念,我以为这是这个情感迷宫中最具通顺意味的通道和最具阻碍性质的壁垒。

在许多对于《夏天的故事》的评论中,这一点似乎是被忽视的,但是我请大家注意一个或许带有“暗示性”的细节——男主人公为什么是数学家,又为什么叫作加斯帕尔?这是否在暗示数学家兼哲学家的“帕斯卡尔”,以及他的臭名昭著(或者说名扬四海)的赌徒心理?

显而易见,《夏天的故事》中的加斯帕尔一而再再二三地用偶然做理由。在他心中,偶然与“好”是挂钩的,而既然偶然性是被看重的,那么他的行为必须像一个赌徒一样进行。

他对待三位姑娘的态度是一场看似高明的博弈,他的赌注不断地经由“偶然”腾挪,从最初的蕾娜,到之后的索莱娜(之前又掺和了和马尔戈的暧昧),然后马上转回蕾娜,不久又开始在蕾娜和索莱娜间举棋不定,最末再度扯入马尔戈,当赌注倾向于马尔戈时(这是一个有更大胜算的下注),一个巨大的不可思议的偶然出现了——有人卖录音机了。

真是如有神助,实在是太好了,一切的赌注统统收回,博弈彻底结束了。

(4)我想侯麦对待帕斯卡尔的博弈式的思想是严重存疑的。

在他的另一部影片《穆德家的一夜》(Ma nuit chez Maud)中,主人公Louis也是一位数学家(同时是一位天主教徒),他被朋友带到朋友的女友Maud那里,似乎是中了朋友的有心“设计”,Maud和Louis呆了一晚,孤男寡女的一晚。(朋友似乎要看看这位天主教徒的好戏,他们此前谈论了很多帕斯卡尔,两人意见想左,Louis拒绝帕斯卡尔,朋友似乎想用Louis的行为来证明他的虚伪。)

(5)那么帕斯卡尔的赌徒心理究竟是个什么玩意儿呢?在帕斯卡尔看来,机率是世人唯一能把握的命定,恰当的投机行为,是无限接近上帝的唯一途径。

帕斯卡尔的论说比较容易表达:无论上帝是否存在,你相信他存在总归是不吃亏的,并且可能得到好处,那么,就像畜生相信食物一样地去领取圣餐吧,因为那是一个赌徒应该去做的最好选择。至于所谓的信仰(心理的、情感的、灵魂上的等等一堆空话),那并不是可以证明的,因而也不是原本身的正确动因,真正的正当行为,是赌徒行为。

(6)回到《夏天的故事》中,数学硕士加斯帕尔的行为的确难说有什么确切的情感推力,我们可以说一开始想与蕾娜会面是出于情感需要,但是偶然的空房,以及之前约会全部是偶然之类的说词,让这个情感原因并的很荒唐,似乎没有这些利于去赌博的筹码(空房),那么加斯帕尔不会去海滩找蕾娜的,也就说,推进加斯帕尔行为的是赌徒心理(至少他自己这么说明)。

在对待另两个姑娘的态度上,以及对待三个姑娘的难题上,包括最后一走了之的滑稽行为,我们完全可以说——情感的推力都是谎言。我们看到了这个男人的行为,就像我们看到了一个赌徒。

遗憾的是,在加斯帕尔,同时也是在帕斯卡尔的道德命令里,有如下一条:赌博去吧,卸下情感(或者以情感为幌子去赌博把)——

因为,赌博是一个无限接近于“善”的行为。

你觉得加斯帕尔是对的吗?你觉得帕斯卡尔说的妙吗?你觉得在Maud床边的反对帕斯卡尔的Louis是舒心的吗?

 5 ) 爱情三棱镜

喜爱侯麦因为在人间、在四季都有他电影中的影子,对于那些热爱生活、渴望爱情魔力润泽的凡人来说总能在侯麦的电影里偶遇一份欣喜重逢一段感动。《夏天的故事》中侯麦把春天的爱情哲学由花园带到海边,并放大了爱情多样性的美妙将一个爱情迷局摆放在观众面前。或许每一个直男或已经步入婚姻生活多年的中年人都会幻想和不同性格的女人有过一段暧昧回忆该是多美妙的事情,侯麦懂得男人的这点欲望和小心思所以在布列塔尼亚的海边编排了这样一出爱情故事。

贾斯帕在这个暧昧夏日遇到的三个女孩玛戈纯真直率,苏莲热情奔放,蕾娜反复无常她们分别代表着单纯、性感和神秘,不禁让人窃笑侯麦真是太坏了!少年贾斯帕原本的计划是在海边等着心仪的女孩蕾娜度过一个甜蜜的夏日,可不想约定好的女孩迟迟未到且毫无音讯,在这里侯麦把第一个爱情选择丢给了观众,“等待戈多”式的守望,蕾娜来或不来成了一个未知数。在爱情中我们知道最耐忍受的就是等待,这是一个消磨热情的过程,对异性交往的渴望会加强这种焦躁感的发生。在蕾娜没来的日子里,贾斯帕无所事事的在海边游荡结识了兼职招待的玛戈,两人相谈甚是投机常常相约散步聊天,而此时爱情的第二个疑问已经冒出,道德感束缚着我们对爱的选择,先来后到的顺序以及约定的潜在让贾斯帕和玛戈止于好友关系,在她们之间有一条浅浅不可逾越的线,而这条线的名字叫:“蕾娜或许还会回来。”

如前面所说三种女孩代表三种模糊的性格关系,贾斯帕和纯真女孩的好感止于对神秘的守望和道德的束缚,而在舞会认识的苏莲则是男人最无法拒绝的“热情性感”。苏莲的性格透露着诱人的气息强烈的吸引着贾斯帕,如果和玛戈是类似好感的模糊爱情,那么苏莲带来的则是性欲直接牵引而来的爱情,所以苏莲会一次次和贾斯帕聊及上床的事,能在夏日和这样的女孩恋爱将是多么曼妙的事情,所以第三层爱情疑问则是性欲带来的爱情是不是真切的?

如果故事到这就结束了实在太不符合侯麦狡黠的风格,所以此时我们神秘的蕾娜终于出现了,对于贾斯帕爱情的第四层审判出现了这将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首先贾斯帕要重新审视他和苏莲的爱情还要选择欺骗蕾娜隐藏玛戈和苏莲的存在。爱情这一伟大的迷所制造的层层困境总是让人在选择的交叉点上费尽心思,蕾娜突忽其然的出现让贾斯帕短暂的经历不知所措之后选择和苏莲尴尬的分手,然而蕾娜喜怒无常的性格却又让贾斯帕难以接近,看起来还不如和苏莲在一起好呢,观众在窃喜渣男的窘境同时纯真的玛戈又悄悄回到贾斯帕身边在袒露真心的同时带着遗憾的和贾斯帕分开,在这个夏天却出乎意料的以贾斯帕两手空空的结果而终。侯麦的故事轻盈有趣却又不乏对爱情的思考和生活哲理的探究,我们乐于在侯麦的爱情小品中再次体味生活,感受爱情中的狡黠,夏天的恋爱故事是那么的热烈和短暂,和一切短暂存在的夏季事物一样,留存下来的有遗憾也有曼妙暧昧情感。细细回味三种女孩三段还未成型的爱情,我们对纯真的好感是爱情的潜在,对性感的不可拒绝是爱情的假面,对神秘的向往和不可接近是爱情的幻想,然侯麦选择让玛戈离开贾斯帕又重新把这个爱情谜题推给了观众,那么当爱情来临的时候你会选择怎样的一份爱情呢?

 6 ) 一场多情而不淫的夏日情事

“我是海盗之女,
别人喊我海盗婆。
我爱风,我爱波涛,
乘风破浪,如汹涌人潮。
快!快!美丽小船,
永远不嫌太早。
驶向旧金山,
途径法耳巴拉索,
航向阿留申群岛,
穿越印度洋。
我不走到世界尽头,
怎知地球是圆的。”

这是加斯帕原本想写给女朋友蕾娜的海盗歌,灵感的来源却是陪同另一个女孩玛戈访问老水手时听他唱起当地的歌谣而受到的启发。当这首海盗歌被谱曲填词创作完成时,它却被无意间献给了玛戈的朋友苏莲。蕾娜终于出现向他询问起这首歌时,加斯帕却犹疑地回答还未完成。这首海盗歌剪不断理还乱的创作过程,恰似加斯帕本人在三个女孩间牵扯不断的暧昧情事,这三女一男之间的多角纠葛正是爱情专家侯麦最擅长的主题。

《夏天的故事》就在以海盗歌为旋律的轻快口哨声中开场,当时还颇为青涩消瘦的Melvil Poupaud饰演的男主角加斯帕乘坐小艇来到布列尼塔海岸消暑度假。带着一种拘谨又踌躇的神态,他独自一人在餐厅吃饭,在海岸边漫步,在沙滩上张望,好像刻意把自己从人群中隔离开,却又似在等待。

他邂逅了餐厅女服务生玛戈,真诚坦率的玛戈一股脑地将自己的感情和学业经历悉数告知,这才逐渐让内敛的加斯帕也慢慢敞开胸怀,聊起来到布列尼塔的目的之一是为了等待他“若有似无”的女朋友蕾娜,原本说好的见面时间已到,而蕾娜却迟迟不出现,这让他苦闷不已。对加斯帕明显怀有好感的玛戈却偏偏说服他去追求舞会上遇到的另一个女孩苏莲。漂亮的苏莲主动而果敢,就好像是优柔寡断的男主角的对立面,却也恰好成为《海盗歌》的最佳演绎人。这让苦等不到蕾娜的加斯帕以为可以短暂尝试一段露水情缘。他们和苏莲舅舅一家共同出海,在乘风破浪的船头弹琴歌唱《海盗歌》。苏莲虽不拒绝与加斯帕的亲热,却严正声明自己不会同他第一次见面就上床。而此时,蕾娜终于出现,这个性格阴晴不定的金发女子不断推开加斯帕的亲热,却总是在他失望时将他拉回身边。

原本孤独地游离于人群之外的加斯帕一下子多出了三个情人,一个如夏日凉风般善解人意的玛戈,一个如盛夏炎日般热情似火的苏莲,一个如夏季天气般变换多端的蕾娜。而他的苦恼也正来自于他的犹疑不决和被动逃避。在面对每个女孩子时他都是诚恳而真挚的,于是在感情流露之时不知不觉向三个女孩都许下了同游威松岛的承诺。最后则是一通电话将他从焦灼的困境中解脱出来。加斯帕以音乐为借口顺势逃之夭夭,结束了他在布列塔尼的夏日。

电影中充斥着主要角色关于自我、感情、人生和理想的喋喋不休的对话,对话的交互作用推动着情节发展。理性的自我解剖让所有人物在谈情说爱的过程中有所疏离而避免沉浸于激情,他们清醒地阐述自我原则,理智地解读自己和他人之间关系。侯麦在处理人物对话时,也尽量保持一种中立而客观的态度,让摄影机与主人公保持一定距离,这段距离刻意剔除镜头的主观性,而让主人公开诚布公地坦白兴趣爱好、个人原则之时,为观众留出自省和判断的余地,这也正是侯麦塑造人物的迷人之处。侯麦对于人物多维度的观察,既犀利透彻而又温柔宽厚,也在玛戈这个角色上得以体现。

加斯帕自认为只有和玛戈在一起的时候自己才是最真实的自我;在苏莲身边时仿佛历史时空的旅人,置身一个不是他的人物中;而在和蕾娜的相处中则扮演一个为她而定制的人物,召之即来呼之即去。玛戈对这一切则看得更加透彻,她看透了加斯帕的优柔寡断、笨拙贪婪和道貌岸然,身为民族学博士的她深知人性缺点,却因此怀着一种宽容和天真看他深陷于几段关系之间进退两难而不责难。她将这段关系看作是超越友情、爱情等一切的存在,所以在加斯帕离开前,她回绝一同前往威松岛的邀请,在这段关系往更深层的发展之前从容地全身而退。

侯麦的电影大多与夏日假期有关,从《女收藏家》到《克莱尔的膝盖》,从《沙滩上的宝莲》到《绿光》,从《双姝奇缘》到《女友的男友》,七月到八月的夏日假期为电影里的法国青年男女创造了一个远离都市喧嚣的奇特时空,除了海水、游泳、恋爱和享受之外,休夏传统中最能代表法国中产阶级精神气质的是在无所事事的闲暇时光沉浸于个人思考。

《夏天的故事》具备了侯麦电影中最常见的元素,由一种最纯然原始的线性叙事进行讲述,在处理一系列电影元素的过程侯麦始终在做减法。没有烘托气氛的背景音乐,尽量避免带有主观色彩的人脸特写,没有刻意的清场和场景布置,这使得漫长的对话成为电影情节的主要推动力量。人物处于两难困境(加斯帕对于三个女孩的难以抉择)中所积蓄的压力,都在对话中得到缓释,于是观众失去了那种习以为常的紧张刺激的期待和不安,也没有跟随人物命运一起跌宕起伏的代入感,而是更容易陷入对于片中话题的思考而不由自主地加入辩论式地谈话中来。

电影虽然在讲述年轻人的现代爱情,但一切发乎于情、止乎于礼的男女关系多情而不淫乱,青春洋溢的荷尔蒙似乎屈从于思考而让大脑占了身体的上风。电影带着一种舒缓而悠闲的节奏,以近乎白描的手法描摹了出这样一副海边小城地图景:电子设备尚未普及的乡间,沙滩上不过分苗条的女孩身体以及女主角们美丽而不过分矫饰的脸庞,现代化的一切似乎止步于侯麦的电影之外,这让影像中的夏日蒙上了一层怀旧的滤镜。

 短评

侯麦人间四季第二部。必须五星,这故事讲得太妙了。虽然只有一个少年、三个叫雷娜、玛戈、苏莲的姑娘。但当船开走时,我突然明白,这竟是我们所有人的青春故事。那片海岸,就是我们的青春,卡斯巴,是所有少年曾经的模样。恋人、情人和友人,你曾辜负了谁?那个叫威松的岛,年轻的时候,我们怕是到不了

6分钟前
  • 大灰狼的兔
  • 力荐

玛戈其实没有交谈时那么淡然,苏兰也没有外在那么奔放,琳娜实如男主所说的性情多变,谈一场恋爱的话夏天还是太短了。

7分钟前
  • 永久影
  • 推荐

摇摆不定,一个天秤男的夏天。

12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重看#可能“友情以上恋人未达”的状态是最完美的两性关系---既拥有倾慕的向往,又兼有客观审视的独立,与马戈似有若无的情愫的确如“仿佛并无故事”,在漫行的运动长镜中建构起关乎情感的深层探讨。色调从明媚转入阴霾,结尾时再度明媚,三段关系结构折射出的性格完满成型,患得患失优柔寡断的蠢萌男孩或许藉此契机走向成熟。

13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敘事節奏,紀實表演,小動作,氣氛營造,細節……哇不得了阿……這樣一部隨時可能變成鬧劇的戲竟然能拍出這種味道!非常牛逼!

14分钟前
  • 五色全味
  • 力荐

我和大家一样非常喜欢玛戈,真的太迷人了,我甚至觉得她脸上的那些雀斑都是那么美好。然后我想说小伙纸贾斯伯的时间管理能力太差了吧,应该好好找罗志祥哥哥学习一下,哈哈,另外说自己不会犹豫,但是明明可以改名叫“纠结伦”了好哇。其实苏兰也蛮好,挺cool的,直接了当。侯麦真的有毒,在本片中对这类青涩文艺男青年的挖苦讽刺简直绝了!非常精准,惟妙惟肖,有太多台词适合截图当表情包的哇。我游进了哥哥的鱼塘,没想到哥哥是个海王,Oh,没有关系,因为我也是个海后,哈哈哈哈。法国人是人均脚踏三只船是吗?所以理论上全法国人都在互相谈恋爱呀。用绿茶、PUA、渣男这些概念来形容侯麦的电影可能不一定合适,主要是画面的调色着实太美了,美到可以不去计较那些混乱的男女关系罢。最后想说这么帅的帅哥会担心没姑娘喜欢,太凡尔赛了!请往死里打!

17分钟前
  • 连城易脆
  • 力荐

水手之歌,夏日感觉。这大概是看过被动的渣男,想玩弄女孩但一直被一堆女孩玩来玩去。从来不感觉侯麦拍的是爱情片,反而觉得是反爱情片,他压根不相信爱情,只是喜欢一堆青春的肉体走来走去。

22分钟前
  • 普通豆瓣用户
  • 推荐

题外话:男主的美貌在2005年达到了巅峰!

26分钟前
  • shu
  • 力荐

#侯麦展#我选玛戈,以及,遇到男主这样的男人请打死他。

29分钟前
  • 艾晨
  • 力荐

男主最喜欢的是性格、人品、相貌、大脑最差的一个,另外两个,一个真聪明,一个真性情,以他的心理成熟程度,确实没那个智慧能力爱上她们……这种男生比话多浮夸男还容易吸引女孩,虽然约会、恋爱本该是先轻松后慎重的多项选择,但他根本搞不清楚爱是个啥子,一如在座的各位年轻仔。

34分钟前
  • 九命猫@victor-eyes
  • 力荐

纽约夏日露天法国电影第二弹,部部精彩啊!到了90年代的侯麦,在“爱情你我他”这个话题里更加炉火纯青,圆润丰满的人物、悠闲自在的节奏,让人觉得2小时里读了一本酣畅的小说。电影里几个女孩就像代表了蓝白红三种不同的颜色一样,迥异且各有特色。法国的年轻人呀

37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那个叫威松的岛,我们在还年轻的时候是到达不了的吧

41分钟前
  • 林小熏
  • 推荐

前半部时间溜得快略显琐碎,随之略发入味,侯麦式的人物一直来都很有趣,所以电影中的矛盾处理很有意思(至少从“路人”视角而言,电影前半小时时我竟还有点觉得:“这人挺像我的”,然而后来发现,根本不是一回事...... aha)。

43分钟前
  • TWY
  • 推荐

“人间四季”之夏侯麦一直如此:在看似无止境的唠叨中,探寻男女关系的真相。三个女人中,女店员温婉如水、“海盗之女”热情似火,但当那个像风一样自由的女子突然出现时,刮乱了夏日乐章上的每一个音符,随命运逃离是抚平这乐章的唯一方法。P.S.那个永远被动的贾斯伯与我的性格太像。

47分钟前
  • 康报虹
  • 推荐

男猪脚天秤,玛戈双鱼,苏兰射手,琳娜天蝎

51分钟前
  • 米姐起飞
  • 推荐

贾斯伯是寻找爱的小王子,玛戈是狐狸,教会了小王子爱的意义和如何去爱,并且爱上了小王子,却得不到爱;琳娜是玫瑰,自负地总在伤小王子的心,小王子却始终爱她。

54分钟前
  • 耳东某
  • 力荐

观感比《春天的故事》好一些:卡斯巴与玛戈各种散步对话联想到1995年的《爱在黎明破晓前》;与莲在房间里弹吉他唱歌联想到2004年的《爱在黄昏日落时》;与蕾娜吵嘴时联想到2013年的《爱在午夜降临前》;然而《夏天的故事》还是不及后三部电影让我心仪和享受。P.S.:<Definitely Maybe>的封面→小惊喜。

55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阳光,海滩,轻风,游艇,贝壳,碧浪,白帆,木屋,沙排,吉他,露天咖啡馆……侯麦恬淡悠闲的气调与宁谧的夏日小镇浑然一体。在养眼赏心的同时,爱情的本质也在影片中缓缓展露出来。一位英俊男子脚踏三只船,在徘徊犹豫间不知何去何从,三位女性各有自己的爱情观,性格也恰成互补:有坚持谈心但至终友达以上恋人未满的,有热烈主动但要求双方都一心一意的,还有不断放鸽子飘忽善变的。兴许,我们不应该放弃永恒的真爱这一理想,但现实中的大部分爱情确乎是不断游移、难于久长的罢。侯麦运用了不少长镜头,雅致而耐心地聆听一场场暧昧而细碎的对话,几无画外配乐(男主的吉他弹奏或歌唱作为调剂),夏日的微风、鸟啼与虫鸣声贯穿全片。(8.5/10)

57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Rachel花了整整十季的时间才发现Ross最适合自己,卡斯巴想用短暂的夏天作出取舍也不太可能。年轻人的姿态被捕捉得不错,我们总是既大胆奔放又畏手畏脚,想奋起逐爱又摇摆不定,真是个可爱又美好的夏天。

1小时前
  • Derridager
  • 推荐

看侯麦讲爱情,就像高中时独自坐在堤坝上看河水。无可言喻,无法形容。

1小时前
  • 空羽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