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顺风

恐怖片中国大陆1984

主演:陈宝国,任冶湘,高保成

导演:金继武

播放地址

 剧照

一路顺风 剧照 NO.1一路顺风 剧照 NO.2一路顺风 剧照 NO.3一路顺风 剧照 NO.4一路顺风 剧照 NO.5一路顺风 剧照 NO.6一路顺风 剧照 NO.13一路顺风 剧照 NO.14一路顺风 剧照 NO.15一路顺风 剧照 NO.16一路顺风 剧照 NO.17一路顺风 剧照 NO.18一路顺风 剧照 NO.19一路顺风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1-12 12:39

详细剧情

青年司机安得乐接受了跑江南运蜜蜂的美差。货主是黄河北岸一个小山村里的姑娘槐花和她的叔婶。在大雁南飞的金秋季节,一辆黄河大卡车,载着蜂箱南下赶花。在数千里的途中,发生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事。当蜂箱在村口装车的当儿,安得乐交给槐花叔一只大塑料桶,请他灌满蜜,槐花淑哭笑不得,只好推说塑料桶盛蜜不卫生,安得乐心中不快,一路上变着法儿告诉槐花一家人放聪明些,否则车会不听话的。   途经小小饭店,槐花一家拿出一块钱来招待安得乐,在安得乐眼中,这一家人简直抠门儿到了极点。这时他收了一条过滤嘴香烟,同意一采购员搭车。当车拐进失修的公路时,车陷前轮,酿成了一场损车折蜂的事故。夜过悦来店,安得乐主动设宴,一来是为了挽回一点影响,二来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大方,让槐花这家人开开眼界。酒过三巡,安得乐得意之极,当众嘲弄这个山村姑娘,槐花忍无可忍,和安得乐争论起来,宴席不欢而散。   第二天路...

 长篇影评

 1 ) 《Godspeed》 :一路顺风,只是突然想说而已

等了半年多,终于等到钟孟宏的《一路顺风》的资源,赶紧点开,一个上午的郁闷竟然在看完这部影片之后消散了许多。
    一直以为《一路顺风》会是如《健忘村》那样画风奇特、让观众爆笑不已的台式喜剧,结果发现却仍然是一部充满人生哲理的台式温情影片。
   
纳豆vs许冠文:人生除了受苦,还有未来
     在《一路顺风》里,纳豆只是个无所事事,经常靠偷窃过活,最后走上运送毒品道路的loser。在“送货”路上,他碰到了捷运司机老许(许冠文饰)。老许二十多年前从香港到台湾,曾经怀抱希望,如今也被生活磨得只剩下计较生日那天能不能吃上一屉小笼包。这样的两个人,本来以为会一路顺风,结果不经意间碰上了黑帮的内斗,不仅没拿到钱,还差点丧命。
    纳豆和老许在荒野里兜兜转转,却怎么也找不到出路。正像老许曾经的人生,以为在台北有了一个家就可以获得温暖,现实却是连妻子都嫌弃他的寒酸。对于一个拼命寻找安慰的人来说,最大的伤害莫过于此。如果最亲近的人都无法支持你,那么你的人生还有什么?
    值得深思的还有纳豆在宠物医院和兽医的对话。纳豆:“一千五,这么贵?”兽医:“跟你差不多大的狗都二千五,比你贵,一千五算便宜的啦。”
    谁没有过“人不如狗”的时候呢?芸芸众生,都是一样平凡的生物,而世俗高低贵贱之分却让我们变得越来越刻薄,也越来越没有尊严。但是,生命还是得继续,最多像老许说的那样:“过去活得怎样没有关系,还有未来啊,你可以做个好人。”
    虽然纳豆和老许的故事线很像好莱坞公路片,中间乱入的葬礼也有点意味不明,但精彩的剪接还是让老许的说教变得不再如鸡汤广告。很多时候,人与人之间最需要的就是这样的信任与交流吧。

大宝VS庹哥:你不要随便批评我的审美品味啦
   除了纳豆和老许,《一路顺风》里我最喜欢的一对CP就是大宝和庹哥。看了那么多黑帮、警匪电影,《一路顺风》里的大宝和庹哥是我觉得最“可爱”的两个大佬形象。没有黑色风衣、没有前呼后拥的手下,有的只是穿着白衬衫、戴着眼镜和穿着白背心、戴着金表的两个普通的大叔在咖啡馆闲聊的姿态。
   喜欢看他们两个坐在长达十几米的绿色沙发上你一句我一句地相互吐槽对方的穿着打扮;喜欢庹哥像小孩子那样给大宝讲并不好听的笑话。这一幕幕都像极了我跟我朋友间的相处方式,这样简单的快乐和温暖照亮了我心中阴暗许久的角落。
    当然,配角小吴也很出彩。作为老大大宝身边的小弟,小吴虽然谨小慎微,却也没有其他黑帮片中小弟的老气横秋和战战兢兢。面对大宝的关心,小吴隐瞒了自己的病情。虽然一句“一路顺风”让大宝起了疑心,但小吴还是为大宝是否会受到对手的报复而担心。
   “一路顺风,没有别的意思,只是突然想说而已。”应该是我看过的黑帮片里最温暖的一句话了吧?小吴一直对大宝忠心耿耿,知道自己即将命不久矣,随口而出的四个字,简单却充满深情(并不是基情....)。
   有人说过,只有热爱生活和生命的人才能拍得出关乎生活和生命的好电影,期待这样的好电影可以再多一些。

 2 ) 车费

9070,算了,我收你9500啦,70零头我不要啦,交个朋友,小老板,交个朋友……看一次笑一次!!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3 ) 一路逆风,起码还可以吃一屉小笼包

在豆瓣17年的高分喜剧榜单看到的这部台湾电影。演员有我在剑雨里见过一次还挺喜欢的戴立忍,又是黑帮和黑色幽默的tag,就很想看。

这是18年看的第一部电影,很棒。摄影、取景、色调、故事、人物、配乐……没有哪一样特别出彩惊艳,但都感觉舒服极了。明明讲着贩毒黑帮的故事,拍出来却都是平凡的人生,朴素而真实。

喜欢贯穿电影淡淡的情感,不煽情不做作。即使结尾高潮处《昴》的BGM响起点燃了过去一个多小时铺垫的所有感情,也只是让人沉浸在谷村新司的磁性男声中若有所思。没有泪眼朦胧,没有歇斯底里。

戴立忍是个贩毒的大哥,穿着最普通的白衬衫,架着副眼镜,在路边摊吃面,看起来就是个最普通不过的上班族。偶尔和同样是黑帮老大的庹宗华喝茶吹牛,两人坐在庹哥用了15年还套着塑料膜的绿色沙发上,就要不要摘塑料膜的问题你来我往了十分钟。庹哥作为一个穿着白背心,带着金链子,纹着大花臂,一口一个“他妈的”,毫无斯文的大老粗,却要死死捍卫自己根本不存在的“美学风格”。好不容易同意摘掉塑料膜后发现沙发跟全新的一样,坐起来特别享受,又开心得跟个孩子似的。庹哥也没有膨胀的欲望和野心,在他看来什么活到一千四百岁,所谓的长生不老是可怕而有病的事情,是个现实而知足的大老粗。他会因为保龄球没打好痛骂手下没摆好,也会因为朋友怀疑自己忠心的小弟而亲自给人家小弟打电话提醒他向戴立忍好好解释。粗硬的外壳之下也有柔软的感情。

不同于港片里那些动不动就生死与共,誓死报仇的黑帮兄弟情。这二人的友情就和你我生活中每一对的老朋友一样,平淡、普通,却又那么真切,让人从心里生出淡淡的暖意。

庹哥被手下背叛杀害,戴立忍伤心悲痛,但在问出背后主使之后也放走了剩下一人。“就算我多杀一个人,我心里的难过也不会减少。我会和红目仔(背后主使)谈,谈得拢就继续做生意,谈不拢我们就再看看怎么办咯……”

他没有因为好友的死大杀四方,也没有对背后主使大打出手,他想的还是好好把生意做下去——毕竟好友不可能再复生,他的悲伤会随着时间慢慢平复,只有继续做生意,才能维持生活。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真实的黑帮,但我知道这是真实的人生。不会一直顺风顺水,总要学会接受。少年的勇往直前和赤子之心,大概总有被现实的无奈打败的一天,然后藏入层层保护的硬壳之中,对极少数的人或事偶尔流露。我们赞许被生活摧残之后依然闪光的锐利灵魂,正是因为大多数的我们都成了普通而现实的中年人。人总是羡慕自己没有的,但自己过的才是真正的生活。


出租车司机老许是一个让人感情复杂的角色。所谓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刚开始讨厌他的贪小便宜,没担当,甚至有些猥琐。但他和纳豆关在后备箱的一席话又让我深深的同情他——背井离乡的他乡之客,二十几年来日复一日地早出晚归勤苦开车供养全家,却连家人最基本的尊重、关心和爱都得不到。除了每天按时交回去的家用,在这个家里毫无存在感。最心酸的莫过于去年生日好不容易全家一起去吃一顿他平时舍不得吃地小笼包,都因为停车太久没有吃上,甚至没有人给他多点一份,也不在乎他没吃饭。最后还被嫌弃开车来太远,老婆坐了别的计程车回家。计程车开了二十几年,国语没学好,钱也挣不到,唯一属于他的车也日渐老去被乘客嫌弃,他只能靠夜晚开车和超长的工作时间来弥补。

如今,最大的心愿是第二天生日能去吃一顿去年没吃到的小笼包。

幸好,他遇见了纳豆。虽然载纳豆的这一程充满意外和惊险,让他担惊受怕、身无分文,又精疲力竭。但纳豆特意等早餐店开门为他买来的那屉热腾腾的小笼包会让他这一个生日分外愉快吧。精明市侩,饱尝人间冷暖的老许,最后那复杂的眼神和微微颤抖的面部肌肉,大约是他所能表现出的最强烈的感情了。

纳豆非常适合这个小偷小摸但又话不多、老实木讷的善良角色。全程生无可恋的表情,看着就能笑出声。即使半路就发现了老许坑骗他,他也还是安安心心坐老许的车走完这一路;在经历生死之难后真情流露,就算被老许嘲讽拿着“别人的照片当自己爸爸”也只会默默抹眼泪,丝毫不恼怒。拿到钱之后多给了老许许多,还送了他一份最暖心的生日礼物。

从政治正确的角度来说,纳豆这样以前小偷小摸,后来又参与毒品交易的社会败类必须处之而后快。但从电影小小的私心看来,纳豆也只是一个挣扎在社会底层的普通青年。平庸而迷茫,没有一技之长,找不到正当工作,只能做些违法的勾当养活自己。他和我们每个人一样内心都有些善良,甚至比很多人更善良些。他经手价值连城的毒品却丝毫没有贪念想要黑吃黑,老实本分地完成自己搬运工的工作。他老板想来也是因此格外地信任他。

小笼包在故事里是个重要的道具。它是老许没有出路的平庸生活为数不多的寄托和动力。老许年少时初来台湾的梦,被风吹雨打,和老许一起看尽世事无常,沧桑变化,化作老许口中“很多日本人去吃的”也许有些贵的小笼包。它是纳豆窥见的老许艰辛人生的缩影,也是纳豆尝试化开老许坚硬内心的一个火种。

他和老许在啼笑皆非的巧合安排中踏上了“一路向南的靠北旅途”,共历了生死时刻,交换了人生经历,共享了内心伤痛。最后,一屉小笼包,熨帖了两个逆行在人生道路上旅人的灵魂。

 4 ) 摩托擦亮火花,的士飞驰江水

“我还年轻,有一个想法,不如到外面的世界看看咯,后来跑了几个地方,最后到了台湾,糊里糊涂的就待下来了,后来一年一年的过去了,碰到现在的老婆,也结婚,也生了孩子,莫名其妙的已经过了那么多年,不知道怎么过的,现在真的没有什么想法,可以开一年就一年,可以开一天就一天”

“在台湾,我有一个家,有老婆有孩子,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我拥有的东西就越来越少了,我现在唯一肯定拥有的,就只有这部车,虽然旧了一点,老了一点,白天人家不会招手的,但没关系,我可以晚上开,他们看不到什么,只看到两个车头灯,看不到是破车来的,等到他们招手以后,就没问题咯,他们一定上来的,因为不好意思嘛,其实人生下来本来就没有带什么东西来的,我觉得现在我能拥有这部车,已经算是很幸福的咯”

--是不是自己的“存在感”,属于自己的空间,时间,越来越淡了

 5 ) 荒野に、向かう道より

看完电影,被谷村新司的《昴》惊艳(我之前没听过),忙着在手机上搜索。好巧,映后的Q&A环节,我邻座的观众第一个提问:“为什么选用这首歌?” 导演:“……这里面的东西是很接近的,就讲几个无奈的人在他们的生命里想要做一点翻转。这个歌词我看完之后也觉得很感动。据我所知,因为我住(台湾)南部,在南部的一些地方,常常会在深夜的时候,有些节目会放这个歌。所以我觉得我可以学啊,把这首歌放进电影里,送给那些生命需要抚慰的人。” 的确,电影中这首歌就出现在夜晚的车载电台里,戴立忍的脸随着车子经过的路灯时明时暗,意味不明。 另一个画面,老许开着他的老旧计程车在荒野小径上兜兜转转寻找出路,可是小径结束于海边草丛中。老许下车,往前走几步,看着海面,无言。 「荒野に、向かう道より。」 那生命的荒野中,唯一的路啊。 “开了半天还是开不出去,什么鬼地方。”这样的抱怨,只有当路还在向前延伸的时候才有意义,一旦“开不出去”的结果不带商量地摆在你面前,就只好沉默,也只能沉默。 “过日子嘛,在哪里都是过日子,没有什么这里好那里不好的。”老许二十多年前离开香港,想趁着年轻闯荡世界,最后不知怎么地来了台湾,听人说开计程车好赚,又可以学国语,二话不说就买了车。可是二十多年过去,结果发现既不好赚,又没学好国语。 “二十多年,不知道怎么的就过去了。”每天得拿一千两百台币回家交给老婆,赚不够还得拿私房钱补上。“回头一看,好像拥有的东西越来越少,最后确定是自己的,只有这辆车。” 纳豆问能不能借老许的车,老许絮絮叨叨地讲了这些话,忽然回过神来似的问他:“你刚才问我什么?”许冠文到底是许冠文,精明市侩、看破世事、疲倦、坚持,都不动声色在镜框后面的皱纹里。 导演说,希望这部电影能让人看完后,“觉得这个世界更好看了”。因为“人生不可能一路顺风,但是你只要撑下去就会好的。” 大概因此,影片最后,小笼包腾起的蒸汽中那句“生日快乐”,虽然透着点让人觉得“到底还是这样”的鸡汤感,也平淡得有点滋味了。

 6 ) 另一种意义上的喜剧


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一直在试图归类这部电影的类型。里面主要讲述了一个运毒的故事。一个毒枭指使一个运货工运输毒品到台北。这个毒枭选择了计程车来完成这次长途的运输。里面也有关于犯罪的残忍镜头,但我却不乐意将其归类到犯罪片。

如果是犯罪片,连个警察都没有。怎么可能营造得出戏剧冲突呢?典型的犯罪片,除了邪恶的一方,必然有正义的一方。双方构成戏剧的张力。而在这部电影里面,正义的一方是缺位的,电影的立意,并不是表现犯罪。

那么这部电影算不算剧情片(故事片)呢?就我观影的偏好,我觉得不算。因为这部电影实在没有什么像样的剧情。无非是这么几个场景。第一个场景就是毒枭找同伙聊天,讨论拆不拆掉塑封的沙发。第二个场景就是运货工和出租车司机一起去台北。剧情单调的很。

我非常乐意举出一部我觉得比较好的剧情片《心迷宫》,里面的剧情非常繁复悬疑,整个故事的走向,反转多次。观影的时候非常过瘾。《心迷宫》的剧情也非常紧凑。而《一路顺风》的剧情是散漫的。《心迷宫》剧情中挖的坑都会填下来。

小说家契诃夫在谈论剧本创作的时候,提到过一种观念。即:如果在第一幕里边出现一把枪的话,那么在第三幕枪一定要响。而《一路顺风》的剧情是没有遵守这一基本假设的。在我看来,这种基本假设是在满足人的一种偏好。没有人愿意看一个没头没尾的故事,所有的细节和剧情都必须得到解释。

而《一路顺风》,或者现在更多的电影。已经不再遵守这一基本假定。即使冒着可能冒犯观众的风险,导演也乐意表现出真实世界的设定。就是生活中很多事情是无法解释的,很多细节是得不到理由的。

但是这种额外的细节却并不同于早期香港电影中的桥段。早期的香港电影中,会有一些与剧情不搭配的桥段(细节),这种桥段是为了融合优秀的电影细节。两者本质上是有区别的。

在我看来,额外的细节和桥段虽然很相似,都不能很好的揉入到电影中去。这两者的功能是不一样的,桥段是为了迎合观众。当经典已经深刻地留在了观众的脑海里,再现经典可以讨好观众。而这种额外的细节则是为了更好的表现人物真实。

剧情中的细节也可以表现人物,但有一个缺陷,受限于剧情。传统的创作观念,强调在剧情中表现人物。但是始终会受限。因为剧情往往是非常态的,这样很难挖掘常态中的人物特点。

我们看美国的英雄大片,我们看不到生活的真实。剧情始终是非常态的,主角在非常态的剧情中,表现出来的特征都是非常英雄主义的。即使上演遭遇失败的剧情,也只是为了营造冲突。就我个人而言,看这种遭遇失败的剧情,已经提不起任何兴趣,因为我总是认为,这种试图模仿常态下的人,有着明显伪造的痕迹。这种传统的创作观念的电影,你始终明白他是电影。而不是真实。

而摆脱了服务于情节目的的额外细节,有着更加广阔的施展空间。它可以是一种借用。我认为额外的细节既然摆脱了情节,对它的追求可以完全出自于美学和导演的个人趣味。我们不得不承认,有些细节直觉上就是美的。它是难以分析的,它激起了人类的一种共同的情感,但是却难以分析。

在《一路顺风》里面,最有趣的额外细节,有两个。一个是两个毒枭讨论生活美学。一个是运货工和出租车司机在葬礼上试图蹭饭吃。第一个额外的细节是两个毒枭拌嘴,讨论沙发的事情。一个毒枭认为新沙发就应该被使用,要把沙发塑封拆掉,另外一个对其批评自己的生活美学很不满,最后两人一起拆掉了塑封。

另一个额外的细节,就是运货工和出租车司机试图在葬礼上蹭饭吃。这个细节在冯小刚的《非诚勿扰》上也使用过。他们当时也是蹭了黑帮一个家族的葬礼。关于《非诚勿扰》这部喜剧,后续还会讨论。这个细节是非常有美学价值的。

我可以尝试解释解释,为什么会有美学价值。一般的理论认为,伟大的美学作品往往引发的是情感的共鸣。比如全球华人都会背的一句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引发的就是人类都有的思乡之情。

而这个细节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被很多电影使用,给很多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就是我们也有共鸣。人总是会参加许多葬礼,但是去吊丧的人试图表达悲伤,但实际却难以悲伤起来。这种尴尬的情境是很多人都有的。而这里的细节,试图去葬礼上蹭饭吃,更是强化了这种尴尬。

这里是选择了本片中我喜欢的两个细节,略微作了分析。而电影就是电影,还是要亲自去看,才能感受到这些细节的趣味。

说到这里,我想谈谈本文的主题,那就是为什么这是另一种意义的喜剧呢?一般意义上的喜剧又是什么呢?在我看来,典型的喜剧分成两种,一种是嘲笑,一种是自嘲。嘲笑的喜剧我们看了很多,比如赵本山的喜剧。或者是郭德纲的相声。这些喜剧都是典型的嘲笑。所谓的嘲笑,是嘲笑他人。观众在阅读这种嘲笑的时候,是感受他人的笨拙或者反差的。这种嘲笑本质上是图一乐,即流行的一句话,“你有什么不开心的,说出来大家开心一下。”

另一种喜剧是自嘲。观众在阅读这种自嘲的时候,是在感受自己。这种喜剧一般很少见。我最近看过的这种喜剧是《路易不容易》。这种自嘲往往拿自己寻开心。在我看来,这是一种减压的方式,帮助调整对自己的认识。缓和自己做了愚蠢的事情之后的尴尬。

而《一路顺风》却不再是这种典型意义上的喜剧。观看的时候,我不能判断这是嘲笑,还是自嘲。如果是嘲笑,这种嘲笑却带有反思性。他会让你反思自己。但又算不上自嘲。因为尴尬并没有消失。尴尬处于了一种沉默状态,他并没有消解。

本片中有一个典型的情节。出租车司机和运货工被关在了后备箱。他们两个就聊天。因为第二天就是出租车司机的生日了。他回忆起了自己去年的生日。他说起自己的生活,说到他带着全家人去吃小笼包,为了庆祝生日。他把老婆孩子丈母娘先放了下来。然后去找一个免费的停车位,为了省钱。找到之后他就回去,发现老婆孩子丈母娘还在等,以为还没有排到队。他就说,再等等就轮到我们了。可是老婆等三人回答他说,她们早吃完了,在这里等你。“哦”,他说,“那我回去把车开来吧。”老婆等三人回答他说,“不用了我们去坐出租车。”最后留下来他一个人在这里。

这种喜剧效果不再是以自嘲或者嘲笑来划分了,它讨论的范围是人珍视的情感。鲁迅曾经说,悲剧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而这里发生了一种混合。有无价值有无美好不是绝对的了,是相对的了。它既可能是有价值有美好的,也可能是无价值无美好的。而毁灭给人看还是撕破给人看。也不再是相对的了,它既可能是作为悲剧毁灭给人看,也可能是作为喜剧撕破给人看。而且引发的效果也不再是绝对的了,有的人认为是喜剧有的人认为是悲剧。这种种都变得不再确定了,它既可能是,又可能不是。

喜剧与悲剧的界限都变得难以明确,观影的人,可能既想哭,也想笑。这里可以把《非诚勿扰》和《一路顺风》对比一下,《一路顺风》的融合做的非常好,而《非诚勿扰》的融合却没有那么好。但是《非诚勿扰》的观影体验上却融合的非常好,而《一路顺风》在观影体验上会停滞。在我看来,这两部电影非常类似。略微的区别在于《一路顺风》情感上融合的比较好,《非诚勿扰》在观影体验上比较顺畅。而且基调上也有不同,《非诚勿扰》有世俗的玩世不恭的意味,《一路顺风》有着文青的矫情和严肃。写到这里,我已经讨论完了我感兴趣的地方,下面我再提一提,一些值得一提的地方。

第一是电影艺术本身,在我看来这个电影有些地方不符合电影本身的艺术规律。有些地方会放一些静止的景象。比如这部电影里面,有一个地方是出租车司机开到了一个没有路的地方,然后走下来忧郁的远眺。
在我看来,这种场景是不符合电影艺术的。这种场景只适合摄影。摄影才是静止的艺术,而电影是流动的艺术。伴随时间轴的推进,观众必须感受到电影的流动节奏。而不是停下来感受静止,这一点在我看来非常难以忍受。电影流动的节奏可以慢,但不能停。

第二,这里面也表现了一种对生活的认识。无论是两个毒枭这组,还是出租车司机和运货工这一种。都体现了这种认识。两个毒枭本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戴立忍扮演的毒枭是一个非常谨慎的人,而庹宗华则是一个大大咧咧的人。

两者都是那种试图掌握命运的人,但是对待事情的认真程度不同。所以庹宗华被杀了,但是戴立忍却仅仅是受伤。庹宗华被杀是因为小弟的出卖,而戴立忍受伤是因为小弟患病撞车。

他们两个的对比,展现了对奋斗的认识。自己的态度很重要。但其他的人靠不靠谱也很重要。拿戴立忍来讲,如果他不是贩毒,不是和这些素质一般的人合作。可能他会做的更好。当然不管是谁,他总是要和素质不行的人合作,很多时候事情的失败也在这里,而不是领头的人不行。不管奋斗者态度如何,对事情本身的影响还是有限的。人类理性的一个筹划,失败的概率还是比较高的。

而出租车司机和运货工则是随波逐流的人,他们往往被生活推着走,跟着生命流。他们难以掌握自己的命运,背负着受过伤害的感情生活着。这两组人都是非常真实的反应了我们时代的人生活的处境的,反映了我们生活的真实状态。

 短评

一开始以为是黑帮片,许冠文出场,变成公路片,看到最后,觉得自己看了一部黑色幽默灰暗影像纯爷们的人生寓言片。许冠文的絮叨、纳豆呆萌、庹宗华的粗人粗语、戴立忍的阴狠斯文、吴中天的淡然木讷、两个叛徒的怪鸡猥琐,都各有特色,奉献了一台不错的男性群戏。

7分钟前
  • Clyde
  • 推荐

人生是这般身不由己,想在生日当天吃一顿小笼包,想在宠物医院用一下健保卡,想活到1400岁,想算对三九加二的数学,那手中流沙一般的人生竟这么难以捉摸。抽完整只烟就能活命,拥有台破车就很幸福,但往往故事里的人活不下来,生活中的我们都不幸福。惆怅夜车无法掉头,追风赶月别留情,祝你一路顺风。

10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一部孤独又温情的电影,话痨与沉默相随,泪点共笑点齐飞。人生多歧路,顺风更难求。开车二十载,一屉小笼包。

13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3.5 这黑色幽默林被太呷意了。

14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推荐

看到许冠文的时候,又是一阵悸动。这种细水长流神神叨叨的公路片有了台式特有的清新,就像腐烂的人头上长了一顿小花一样。对戴的态度一直很中肯,换个角度看看,艺人能如此明确的表明立场其实是需要很大勇气的。他们摸爬滚打这么多年不知道什么是明哲保身?所以,是部不错的电影。

16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推荐

喜欢,造作得恰到好处,音乐满分。

18分钟前
  • Mona Lishark
  • 推荐

中岛长雄导演这次玩film-noir混搭的有点莫名其妙,不过只要有许冠文出镜的所有场景都很发亮!

23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推荐

80/100 这就是那种我自己十分欣赏但是却不会推荐给别人的电影,因为它的私人化以及所产生的共鸣的力量,共鸣的点来自于同是生活中挣扎的底层,同是自觉拥有faith的人,同是幻想着操纵他们命运的阶级翻车的人,一起结伴同行。钟孟宏良心之作。

26分钟前
  • SELVEN
  • 力荐

沙发塑胶聊审美,木锯头颅咬根烟;哭爸蹭饭不容易,黄鸭闪闪聊人生;小笼包和停车位,江湖道义和数学诊疗;人越老拥有的越少,生日树下喝早茶。闷骚滑头和老出租的简单怪奇公路行,冷幽默,狠台湾

29分钟前
  • kylegun
  • 力荐

小笼包超长广告。广告词我都想好了:想着明天有顿好饭,就会一路顺风。

34分钟前
  • 哪吒男
  • 还行

好看,配乐太棒了。居然哭了三次,两次小笼包,一次劫后余生的来自老司机的讲述。

37分钟前
  • 深夜的阿斯伯格
  • 力荐

难怪金马会被大陆片“血洗”(apple日报标题),今年港台实在没什么硬气的作品。八项提名的一路顺风也不过如此,既不好笑也不深刻,只有许冠文的演技是令人折服的。在台北诚品艺术影院看的,人家的观影氛围真好,这点领先大陆100年

38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还行

整部片子都很奇怪,风格不断在跳,剧情和类型都很不稳定,挺失望的片子,只有许冠文正常发挥

40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一笼小笼包的温度,也是陌生人之间抚慰的极致

45分钟前
  • обломов
  • 推荐

小籠包, 我想食....8.9/10 過咗咁耐先睇到一次許大師, 餓死我地乜, 大師, 唔好叫我地等....

47分钟前
  • 影毒肥佬
  • 推荐

冲三小个台独,戴立忍依然这么棒,整部电影充满了不经意的小幽默和满满的黑色气息,看得云里雾里却又相当带感,酸爽到不行!

52分钟前
  • 谢谢你们的鱼
  • 推荐

整部戏的叙事节奏都有不少问题,但最后出现谷村新司的歌时竟然还蛮有感觉的,还觉得蛮喜欢的,真奇怪!

53分钟前
  • 五色全味
  • 推荐

预告片足以激动人心,那些乱打一星的人是在侮辱电影艺术

57分钟前
  • 信春山庄
  • 力荐

如果真的懂电影,会很喜欢

58分钟前
  • 马邦德
  • 力荐

假如他晚点再拆那层塑料 他死的那天血迹就不会留在沙发上了。

59分钟前
  • 黄悦_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