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在巴黎

喜剧片法国1974

主演:让·雅南,尼科尔·卡尔方,米歇尔·塞罗尔,玛莎·梅赫勒,长塚京三

导演:让·雅南

播放地址

 剧照

解放军在巴黎 剧照 NO.1解放军在巴黎 剧照 NO.2解放军在巴黎 剧照 NO.3解放军在巴黎 剧照 NO.4解放军在巴黎 剧照 NO.5解放军在巴黎 剧照 NO.6解放军在巴黎 剧照 NO.13解放军在巴黎 剧照 NO.14解放军在巴黎 剧照 NO.15解放军在巴黎 剧照 NO.16解放军在巴黎 剧照 NO.17解放军在巴黎 剧照 NO.18解放军在巴黎 剧照 NO.19解放军在巴黎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3 12:47

详细剧情

  20世纪60年代,在主席以及我党的英明领导之下,中国人民终于挫败帝国主义的阴谋,将鲜艳的五星红旗插在欧洲的土地上。六亿雄狮镇西方,欧洲民众尽欢颜。  腐败堕落的法国总统及其走狗落荒而逃,我军兵不血刃,顺利入主巴黎。为了帮助欧洲民众改造资本主义思想,早日脱离苦海。我军响应主席的号召,在欧洲实行计划经济,以国家为单位对各国工业进行整体规划。在思想改造方面,我军将中国的成功经验应用到欧洲各国,如在法国电视台开办一档名为《电视批斗》的节目,对思想落后的坏分子批倒批臭;彻底改造奢华淫靡的社会风气,将一切资本主义的堕落符号与象征扫除殆尽;适时举行军民联欢,排演大型红色歌舞剧《卡门》。在一番大力整治之下,法国巴黎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积极进取的好局面。  然而,仍有部分反动分子亡我之心不死,在他们鬼祟的动作之下,来之不易的稳定局面岌岌可危……

 长篇影评

 1 ) Les.Chinois.A.Paris(人民解放军占领巴黎)

法国人民在即将要沦陷的国土之上惨败度日——总统让业已录好的“抚民”录像反复播送然后登上了逃亡的客机;国防部长愣是找不到保卫国家的“核力量”比杀钥匙;仓惶出逃的法国人民在堵塞的高速公路上大动干戈,番茄酱(太明显了)满地都是(群众演员们扮死扮得还真是像)……在一片广袤的土地上,法国人民自相残杀得差不多了,人民解放军不费一枪一弹地占领了法国巴黎。

顿时,红旗飘飘,欢乐颂荡扬,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大放异彩。

这里面的中国人形象是令人发笑的。1974年在巴黎的中国人穿着军装,头顶一颗闪闪红星,排成队列神色呆滞地March March March;或是整齐码在大卡车上轮番对着路人弹红色气球。他们晚上办事但从来不必要光顾性用品店——“很显然,中国人晚上并不需要这些东西”;雍华的大教堂、广场或是皇宫均不入首领法眼,看到了百货大楼却是两眼发光。对于“团结”的最好诠释就是,一堆中国人排成一列,依次传递需要搬迁的物品,就连传达一个小小的文件,都要经由数十人的双手才到达首领手中(这样每个人就无需走路?)。人手一本小红本本,平时放在左边胸口口袋里,只要提及“中国中央委员会”,就要以最快的速度抽取出来,单臂高擎,目光坚定,神色肃穆——并且有专门的训练以求姿势的规范达标。
“禁止饮酒,取缔色情业,没收所有的小汽车,出租全改成人力黄包车,让法国专门负责生产壁炉烟囱。”性、食物、生产,文化 甚至是人民的幸福……都可以用一种计划的方式使人获得。

后半部分的电影里有一场剧中剧。精彩。但是心酸。用法国演员优美的芭蕾舞姿演绎一种残酷的人性。演出完毕台下的热烈掌声,大家的极力奉扬赞赏(那些话语我们是多么熟悉啊!)。
[img]http://images.blogcn.com/2007/1/9/1/woaiyoutiao,200701090235.jpg[/img]

而人民解放军最后还是抵挡不住糖衣炮弹,全线撤退。
整部片子的调子是十分诙谐、夸张的。法国式的幽默貌似善意的辛辣中仿佛隐隐的冷笑。结局,来自1974年的预言让一个身处2007的中国人心惊胆战。

当自由、理想情怀的法国人遇上1970年代的中国人,一些话语就有了可以生长的缝隙。但是请不要忘记这是一个荒诞的闹剧,虚假的幻象。

我们今天已经不再有那样的行为(至少是没有那样的集体行为),我们觉得这些离得遥远,我们已经无从感知那个时代,那些滑稽令人发笑的行为也许可以被当作是外国人的“刻板印象“,但却不能让一个中国人只是纯粹地发笑。在足够的理解之前,我们无法去评判甚至苛责那些令人发笑的行为。事实上,从前的我们的[color=Red]所有[/color]在今天已经被消解得七零八碎,有时候,是不是应该回首看看,因为对于我们来说,往事无法如烟。

因为,在伊比里亚半岛开端的大国崛起史里,在葡萄牙人于绝境中发动对海洋的挑战时,在瓦特蒸气机一声鸣响的工业革命浪潮中,在欧洲大陆如火如荼的民主追求中……泱泱的大中国,却彻底地失声了。

所以,有梁文道之言说,“要说2006年的关键词是什么?大国崛起。”
大国如何崛起?我们学习,我们借鉴,我们反思,而且我们知道,我们从来都无法抛弃过往。

[img]http://images.blogcn.com/2007/1/9/1/woaiyoutiao,2007010902250.jpg[/img]

[img]http://images.blogcn.com/2007/1/9/1/woaiyoutiao,2007010902227.jpg[/img]

[img]http://images.blogcn.com/2007/1/9/1/woaiyoutiao,2007010902349.jpg[/img]

[img]http://images.blogcn.com/2007/1/9/1/woaiyoutiao,2007010902337.jpg[/img]


[color=Purple]链接观阅:《全民大闷锅》[/color]

 2 ) 革命的狂欢

想不到1974年就有此等kuso大作了,看来是俺太孤陋寡闻~

片中的华彩部分在我看来,无疑是那段6分22秒的《卡门革命歌剧——现代民主版》(字幕如此,似乎应是芭蕾舞。wtever~):(以下是其间字幕,括号部分是俺的说明)
162
00:11:18,991 --> 00:11:22,984(表现革命群众的蓬勃朝气)
旁白:歌曲和舞蹈表现了
革命的喜悦

163
00:11:23,991 --> 00:11:27,984
给我们带来马克思列宁思想的革命

164
00:11:35,991 --> 00:11:37,947(群众甲给众人带来消息)
我给农村委员会带来了新闻

165
00:11:37,991 --> 00:11:40,949
巡逻队排长,董崇崔

166
00:11:40,991 --> 00:11:44,984
已经消灭一伙帝国主义恶魔

167
00:11:51,991 --> 00:11:55,984(排长董崇崔押卡门出场)
那就是排长董崇崔

168
00:12:04,991 --> 00:12:08,950(董崇崔严厉宣布卡门罪行)
这个女人曾经被发
现和那伙纸老虎部队

169
00:12:08,991 --> 00:12:12,984
那帮帝国主义的败类在一起

(群众围殴卡门)

170
00:12:14,991 --> 00:12:18,950(董崇崔劝开群众带走卡门)
为了处罚他的反革命思想罪行

171
00:12:18,991 --> 00:12:20,947
这个女人要接受审判

172
00:12:20,991 --> 00:12:24,984
交给人民军队的法庭

173
00:12:26,991 --> 00:12:28,947(卡门试图狡计逃脱)
董崇崔,我要自己吊起来

174
00:12:28,991 --> 00:12:31,949
我想作自我批评

175
00:12:31,991 --> 00:12:35,984(董崇崔中计)
看前方我们革命的光芒

176
00:13:02,991 --> 00:13:05,949(卡门得计)
他妈的,她跑了

177
00:13:05,991 --> 00:13:09,984
董崇崔因为放跑了
叛徒而遭到了审判

178
00:13:21,991 --> 00:13:25,984
董崇崔解除了职务

179
00:13:30,991 --> 00:13:34,950(董崇崔追寻逃走的卡门)
寻找到那个该死的叛徒

180
00:13:34,991 --> 00:13:38,984
毫无疑问地是躲在了美军的营地

181
00:13:42,991 --> 00:13:43,946
卡门

182
00:13:43,991 --> 00:13:45,982
卡门

(董崇崔来到美军营地)

183
00:13:50,991 --> 00:13:51,946
不过我看见什么?

184
00:13:51,991 --> 00:13:55,984
那些美军的伪军们

(董崇崔发现和美军鬼混的卡门)

185
00:14:28,991 --> 00:14:32,984(董崇崔企图用爱挽回卡门)
卡门,我爱你

(卡门拒绝了董崇崔)

186
00:14:47,991 --> 00:14:51,984(董崇崔回去报信)
我发现了帝国主义坏蛋们营地

187
00:14:52,991 --> 00:14:56,984(招令红色娘子军进发)
指令红色娘子军来集合

188
00:15:18,991 --> 00:15:22,984
奔袭帝国主义纸老虎和他们的奴才

189
00:15:27,991 --> 00:15:31,984
男人们等着我们

(红色娘子军等来到美军营地,全歼美军,找到卡门)

190
00:16:11,991 --> 00:16:15,984(卡门向董崇崔示爱)
董崇崔,我爱你

(董崇崔痛苦地亲手杀死了卡门)

(剧终。众演员以革命的群舞谢幕。)


千万别以为这出kuso之剧是随手胡来,里面的表演者可都是一个个芭蕾舞专业演员的范儿,举手投足都充满了学院感,动作之优美流畅,表情之认真投入——不知洋鼻子们排这个排了多久啊。另外,配乐也是与场景非常和衬,一种很轻快的卡门旋律跳跃穿插于各幕,与环境相得益彰。我真的认为,这段kuso之作如果再仔细扩充改编一下,在当年说不定还真能作为中法文化交流的演出剧目来中国上演,并且还能在中国引起火爆效应呢。

所以说,kuso之道,惟在严肃。

;)

 3 ) 太阳是方的

《太阳是方的》

从前,世界上有这样一个国家。

在这个国家里,只有一种机构,就是“学校”。这个机构把这个国家的人民分成了两种人,老师和学生。年长的都是老师,年幼的都是学生,待年长的死去,年幼的年长,老师就会换人,而新出生的则补充了学生的位置。但两个阶级之间都是平等的。

这个国家与其他国家间建立着厚厚的墙,他们不与外界有任何交流。

所有的人民,不论他是老师还是学生,在学校里,他们只做一件事情:研究正方形。如何画出最完美的正方形,是他们毕生的追求。他们价值观也因此诞生,四边越相等的图形,越接近真理,但如果越像明显的长方形,就是谬误。

年长的把这个信念传承给年幼的,然后死去。年幼的继续在学校里认真地画,希望可以画出最完美的正方形。没有人思考过这个信念的由来,但是默认它必须被传承下去,因为它象征着存在的意义。

他们几乎没有个人生活,饮食和住宿条件也很差,风暴,地震和洪水等灾害他们也漠不关心,学校外的生活他们知之甚少。但每个人每天都活得很充实,虽然忙碌疲惫,但是充实,因为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正方形作品越来越接近真理而憧憬。通常一些人民在忙于思考真理的时候,或被河水卷走,或被野兽吃掉,但是他们的死往往被活着的人所推崇和尊敬,他们把这些因为思考真理而牺牲的人,称为“烈士”。

直到有一天,一切都变了。

学校里的一个孩子,在纸上画了一个圆形。

他的老师被震惊了,一个图形居然没有一个角,也没有一条直线的边,这是多么可怕的谬误。于是老师们开始讨论,这个不具备任何方形特征的图形开始让整所学校恐慌起来。正常的对真理的追求和创作被停止了,学生们在窃窃私语。似乎有一所通往未知的大门被打开了。

这个图形无法被称为谬误,因为谬误的存在是用来反证真理,谬误也是有四条边和四个角的。而它却可以颠覆真理,因为它没有边和角。如果承认它不是方形,而是新的东西,那么真理的唯一性就会被动摇,人民会失去原有的信仰。

于是老师们把这个孩子叫来,问他,你为什么画这个图形?

孩子回答说:因为这是太阳的形状。

年长者再一次被深深地震撼了,恐惧感让他们面面相觑。这个孩子不但画出了一个颠覆真理的东西,还注意到了太阳。虽然他们中的很多个都曾或多或少地关心过方形以外的东西,但是他们保持了谁也不去多思考或多说的默契。可是这个天真的孩子看到了他本不应该去看的东西,而且如此天真的是,他居然说出来了。

于是,老师们决定,撕掉孩子的作品,然后在所有年幼者面前抽了他五十鞭子,作为对他胆大妄为的惩罚和对其他蠢蠢欲动的孩子的警示。老师们宣称,什么都没发生过,正方形是唯一的真理也是唯一的追求。

这个孩子选择了抗争,他不服从,而因此他招来了更多的鞭子。于是抗争开始转入地下,他趁着黑夜的时候,将圆形画在学校的每一个角落。

第二天老师们要忙于毁灭掉这些可怕的图形,然后他们决定完善这学校里原本没有的惩戒系统,学生们被告知,如有人不遵守真理,他们会依次被处以鞭刑,然后被禁闭,法律出现了。

于是第一个画圆形的孩子被剥夺了拥有画笔的自由,在被指定的老师的监管下服刑禁闭。而为了分工明确,也为了更好地落实新兴的法律,老师们开始出现不同的阶级。最早参与制定法律的和资格最老的,同时也是最坚决拥护真理的老师,开始拥有支配其他老师分工的权利,于是他们从法律的执行者和真理的推广者的身份中提升出来,变成了法律和真理的奠基者和监护者,他们称自己为校长。

而原本老师希望通过严格的法律来限制的异端者的想法落空了。学生们在法律出台后出现了大规模的抗争。一开始是圆形,然后是三角形,接着菱形,梯形,星形,椭圆形,半圆形全部都出现了。每一个的新的图形的发明者都拥有自己的追随者,他们互相支持彼此的斗争,当然也一无落网地被校长们和老师们追捕。

一些画方形很差,也想不到别的图形的人开始在这个混乱时期囤积粮食,然后在斗争者饥饿的时候以高价交换,因此商业开始萌芽,有一些人拥有了除了真理以外的资本,更因此得到了享受。

后来校长们累了,而大部分的老师都因为自己有执行法律的义务,却无制定法律的权利开始质疑和动摇。于是校长们就对那些非方形的创造者说,你们画什么都无所谓,只要你们在学校的公共场合承认方形是唯一的真理。作为回报,校长们会依靠提供市场的权利,从商人那里抽一部分资产,称为税金,将这些分发给那些斗争的人们。

一部分斗争的人开始动摇,于是他们内部出现了分裂,有人选择接受校长们的条件,其他的人就开始攻击他们,进而攻击他们的图形。于是斗争开始在他们之间蔓延,他们不再集体攻击方形作为真理的唯一,而是彼此攻击对方的图形不可以成为终极的真理。

而逐渐地,那个最初画圆形的孩子,被人们看成是真理的唯一拥有者。他当初说过的话,被人民传为经典。他虽被监禁着,但是一部分对学校充满迷茫的人开始追随他,信奉他,甚至神化他。因他当初说过“太阳”这个词,这些信奉他的人民开始去观察太阳。很多人的眼睛因此被灼瞎了,但是很多人相信,这样他们就可以获得真理。虽然现实中真理的获得对他们一无是处,他们还是贫穷和迷茫,但是他们建立了一个共识,那就是,现实的生活是虚无的,还有一个永恒的世界在他们死后存在,而只有真理的追求者才能享受那一切。生与死的差别开始出现,对死亡的恐怖开始加重,一部分商人甚至向那些被灼瞎的盲人捐献自己的资产,为了获得真理追求者的名号。

校长们再次恐惧,他们无力监禁太阳或者修建个巨大的屋顶罩住整个国家。于是法律开始变得更加严酷,死刑出现了。但这于事无补,那些被处死的瞎子们都幸福地认为自己会享受永恒。

于是校长们开始妥协,经商的,继续经商,画不同图形的,继续画,只要人民坚守一个准则:即不要抬头看天。如果遵守这个准则,作为回报,校长们让出一个空缺的座席,让所有人都可以有资格竞选,并担任一端时间拥有权利的校长。为了获得那个席位,人民开始把精力投入到对自己的夸大和对别人的贬低中,因此,政治和竞选出现了。

后来,校长们的位置牢不可破,老师们为了成为校长而努力地灌输给孩子们方形这个真理。那些原本画了其他图形的人都放弃了,因为他们发现画方形可以最快地让他们成为校长。那些信奉太阳的人也放弃了,因为他们的信仰无法填补他们的贫穷。他们之所以在乎贫穷,是因为那些经商的人越发地富有,商人们什么真理都不信,只是会缴税给校长们以便获得更多的市场。

很久以后,那个一直被监禁的孩子就快老死了。

忘了说一声,这个国家已经出现了媒体。因此,孩子的死期就成了每家媒体必争的头条。人民开始重新关注这孩子和他曾经的抗争,争论再次蔓延,但这次的争论充满了模糊和迷茫,人民已经不记得他当年画过什么了。

孩子死的那一天,他躺在床上,被放置在学校的操场上。所有人都盯着他,希望他能在死前说出那条传说中的真理。而校长们也很紧张,他们虽知争论是短暂的,但他们怕孩子在死前说出圆形这个词造成真理的第二次被颠覆。

孩子只说了一句话,就死了。

他说:请谁把天窗关上,阳光太刺眼了。

后来,这个国家被另一个国家消灭了。敌国拆毁了边境的墙,坦克,装甲车和机动部队开始扫荡。

这个国家没有抵抗就灭亡了,原因很简单,这么多年来,一直坚信方形是真理的他们,始终没有发明轮子。

 4 ) 旷世奇片

在好莱坞大片充斥的今天,法国电影依然能屹立不倒,得益于其独树一帜。除了意蕴深远感人至深的文艺片外,诙谐幽默的法国轻喜剧也是一大特色。《人民解放军在巴黎》就是这样一部典型的、令人捧腹的法国轻喜剧。
 
    这部电影讲了一个看似荒诞的故事。彩旗、欢迎横幅、“合作”标语、“法奸”队伍……一切都似曾相识,只是纳粹军服换成了解放军的绿军装,金发碧眼的雅利安人换成了黄面孔。1970年代,中国派遣了7亿人民解放军征服欧洲,打着红旗不费一枪一弹就占领了法国。法国总统发表电视讲话,号召大家团结一心,共同抵抗中国的入侵,结果跑得比谁都快,一溜小跑坐上飞机逃到美国。而可爱的法国人民,却为了抢先逃出城自相残杀起来。法国军方准备对中国进行核打击,关键时刻却找不到开启核弹的钥匙。中国军官大摇大摆进了国防部大楼,随便拉出一个抽屉,从背面找到了核钥匙。
 
    红旗招展,解放军排着整齐的队伍,秩序井然进城了,市长、主教、总编争相前往占领军司令部宣誓效忠。解放军谢绝了美轮美奂的各种宫殿,把老佛爷百货大楼作为总指挥部,决定建立法国当地的傀儡党政军机构,于是法国老百姓们争先恐后地前往报名,在占领军面前积极表现自己的共产主义觉悟,希望能在充分利用这“改朝换代”的大好机会,为自己谋个一官半职的。鉴于占领军的选择,“合作分子”们成立的“中法合作共和国”(担任首脑的仁兄竟酷似希拉克)也将自己的总部设在了百货大楼分销店。

根据北京的指示,社会主义占领军当局不让法国建立起健全的工业体系,只允许法国生产一种产品。那么生产什么好呢?根据中苏情报机构和美国、联合国情报调查显示,法国是一个最大的“Fumistes”国家。这是什么?一查字典,原来是安装和维修暖气管子和烟囱,制造烟囱的(原意是爱搞恶作剧)。可怜的法国人终于为自己尖酸刻薄的名声付出了代价,一门心思生产壁炉烟囱去了。
 
    占领军还禁止饮酒,取缔色情业,最要法国人命的是以“禁止淫乱”的名义抹掉法国人天生的浪漫。他们还提倡人人检举揭发,结果收到很多举报信。夜间宵禁期间,法国伪警察对街上的可疑分子抓到就是一顿暴打,幸而几个路过的解放军军官阻止了。对于这个思想觉悟低,从来都没有举报过别人的人,他们和气地用毛主席语录开导他,然后把他送进了集中对顽固分子进行审查和“教育”的体育馆。
 
    由于上班时间经常堵车,为了让法国人民提高工作效率,改变他们的资产阶级生活方式,提高他们的劳动思想觉悟,占领军当局开始没收所有小汽车,并将行动命名为“长龙作战”(晕倒……),出租全改成人力黄包车。此后,一切东西都需要凭票供应,还要限时限量供电,所以经常停电。
 
    法国人民似乎在占领军统治下生活得无精打采。最高秘书(占领军司令)告诫总督:“如果幸福是被强迫的,那它就不是真正的幸福。”于是,在“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口号下,总督在香榭丽舍广场办起了露天庙会。俗话说:“一个人的美味也许就是另一个人的毒药。”最高秘书对于法式庙会深感气恼,在总督兴高采烈之际拂袖而去:“我发现法国人真是不可理喻!”这时候,某承包商借机出主意,得到最高秘书的充分支持和肯定。高潮来了。巴黎大剧院举行了一场大型爱国主义教育舞会——革命芭蕾舞剧《卡门》。把《卡门》变成法国版《红色娘子军》,这一出叫人喷饭。
 
    占领军将反抗当局的捣乱者集体拉到城外,不是枪毙,中国人没有德国人那么残暴。他们改用中国特色的办法对付这些人——办学习班。从学习班里回来的人在火车站排着整齐的队伍,一齐举着红花挥舞着喊口号:“我们,不再是纸老虎!我们,不再是纸老虎!”,其中一个情绪激昂地向迎接他的女友说:“噢,这是安排得最好的民主。它使一个可怜的人转变成一个跟守旧的资产阶级斗争的人。不要成为资本家,有另一种武器能令你成为革命的英雄。”女友说:“可怜的阿勒贝尔,你真的没事吗?”他回答说:“不要叫我阿勒贝尔,叫我同志。同志,我从来没有这么好。”显然,他的大脑在学习班受到的待遇类似猪肉在上架前在卖肉的手里受到的那种处理。
 
    法国人开始反击,治安日差。受奸商撺掇,占领军开放赌场、妓院、夜总会,意图消磨法国人抵抗意志。法国人也真的陶醉其中,可惜那位扛了一脖子注水猪肉的仁兄跳出来搅局。最后,奸商建议解放军起带头表率作用。于是,赌场、妓院、夜总会里挤满了兴奋的士兵。在和法国女人缠绵了一夜后,最高秘书终于精神崩溃,语无伦次地向北京哭诉。北京下令:全体撤退!红色军队终于没能抵抗住糖衣炮弹的进攻,全线撤走。
 
    法国总统终于扛着一脑袋肥肉以胜利者的姿态回来了。法国人把和中国占领军有情愫的女人推出来,大叫婊子婊子。占领法国的红色军队撤到了意大利。意大利梵蒂冈大主教布道后,在高塔上与身后的中国军官谈笑风生。在梵蒂冈广场上,伴随着四处可见的人力三轮车的,则是“哈里路亚”的祈祷声和国际歌旋律相夹杂的声浪。
 
    这是一部处处充满了反讽的轻喜剧,片中的错误不少。里面的中国人和中国话很别扭,一看就是法国牌中国人(估计是冒充的)和巴黎普通话。作为印支半岛宗主国,本片中的很多“中国占领军”群众演员可能是在法国的越南人和日本人,而关键的有台词的几个中国人角色可能使用了华人演员。另外,军车也很别扭,而且中国军人居然行的是纳粹军礼。片中的中国占领军是毛牌红卫兵(胸前的毛主席像章和红宝书)、苏式“社会主义大家庭”经济路线、纳粹占领军形象等等的杂糅体。片中有句超级搞笑的台词,最高秘书在北京向他的上司说:法国总统跑到美国去了。上司说:资本主义国家都不堪一击,欧洲人都是这样,你看英国女王,跑到香港去了。片中也强调了中国军队的一些优点,比如说中国人做事有条理、有计划,中国人有礼貌、守纪律、不残暴,禁止跟当地妇女眉来眼去,领导人也不住宫殿,而是在居民家里的小房子里四人挤一间。人链传递的做法也相当搞笑,大约是因为法国人对中国人的这一做法印象太深刻了。另一方面,导演对时代的刻画也很到位。电影基本保持了文革的原貌,特别是那一段《卡门》,样板戏动作非常真实到位。



这片子粗看起来似乎是对中国军队的讽刺。其实,法国人分不清解放军和红卫兵,也分不清中苏两种社会主义之间的区别,更搞不懂中国军队的军礼、车辆式样。作为一个外国人,导演对文革中国的刻画已经尽可能贴近真实。片中的一些错误,与其说是讽刺和丑化中国人,不如说是西方人避免不了的哈哈镜里看毛领导下的中国,那种特有的模糊不清和扭曲。不论是美化还是丑化,一切都源于距离和陌生。有一些地方让我们觉得不舒服,则是因为我们离那个疯狂的时代已经很远,所以觉得法国人是在讽刺。
 
    全片与其说是挖苦中国人,不如说更多的是法国人的自嘲。内容“左”化的电视节目,冷场的全民嘉年华等等在现在看来可能比较讽刺,但在70年代法国左倾化年代也许不是什么讽刺。而对法国人自己的讽刺就露骨深刻的多了,只顾自身利益一到危险就溜之大吉的政客、糊涂到关键时刻找不到核钥匙的将军们、满公路为了争相逃命而自相残杀的国人、争相卖身投靠占领军,拼命献媚的官员和市民、发国难财的奸商、从教徒摇身一变成为“政治辅导员”,满口“我的孩子同志”的主教大人、因为去过上海就满口“我们中国人”的烟囱厂厂长、“腐化堕落”好酒色看脱衣舞的人群、明明是解放军自己撤走却认为是自己打败的阿Q式市民、自己也没抵抗等解放了却拿女人出气的法国人,等等。讽刺还包括影片开始法国的主教和中国占领军司令一起选总部,介绍自己的教堂说:许多人进来祈祷,但他们通常都会得到别的东西。片中,法国电视台搞了一个“电视批斗”节目,将犹太“奸商”戴上木枷锁链予以电视示众,并辅以“戈培尔”式旁白,而观看节目的奸商家正在举行豪华自助餐会,谈笑风生。诸如此类,形形色色,可以说法国人对自己的嘲讽的确不负片中所说“尖酸刻薄”的名声。
 
    在整体充满荒诞场面的片中,有两处却采用了直接白描手法。这一叙事风格的运用,所产生的突出效果类似于《辛德勒名单》这部以黑白为基调的影片中唯一的彩色镜头——犹太集中营里的烛火和小女孩身上的红毛衣。一处是女主人公被人揪着头发拖出来,一处是体育馆里一排排被推来搡去等待接受审查的人群身边唱着悲伤歌曲的那个小丑。这两处,导演没有使用全片惯用的讽刺手法。对于前者,二战和越战后很多国家都有这种妇女儿童,被社会所排斥、遗弃,这种历史加诸于人性的黑暗让人格外沉重;后者则反映了西方社会对“老大哥”所怀有的深切恐惧。
 
    该片导演(Jean Yanne)为法国著名左派人士,拍摄过《包法利夫人》、《屋顶上的轻骑兵》、《印度支那》、《马赛轰天炮》等名作。本片拍摄于1970年代,那时,越战战火正炽,而革命的风暴正从北京一路扫荡到巴黎。1968年,当中国的“文化大革命”还在进行之际,巴黎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五月风暴”,大街上出现了身穿中国绿军装、头戴绿军帽、胸前佩带毛泽东像章的法国青年,他们自称信奉“毛主义”,在巴黎的大街上挥舞着“毛主席语录”小红书。报刊疾呼“巴黎街头出现红卫兵”。大学生们罢课、竖起路障,巴黎警察用警棍、高压水龙、催泪瓦斯镇压学生,学生焚烧汽车、投掷石头回击警察。学生罢课迅速扩展到全国的大学和高校。最后的5月22曰,参加罢工的工人已上千万,几乎是全法国劳动力的总数。从汽车厂到飞机厂、从商店到码头、从电影院到殡仪馆,……所有的工人都投入了罢工罢市。工厂停止生产,商店停止营业,银行中止业务,海陆空交通全部中断,整个法国曰常生活的全部秩序都陷入空前混乱。
 
    今天看来,法国“五月风暴”青年对中国“文化大革命”的崇拜和误读是如此明显,而在整个左倾化明显的70年代法国,左翼导演拍摄的此片何尝不是对当时法国社会及其国民性格的一种讽喻。

 5 ) 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巴黎

1974年,中国还在进行着轰轰烈烈的文化革命,想必当时有很多知识青年正为着解救全世界四分之三的人民而绞尽脑汁,挥洒青春,可就在这一年,法国却拍了这么一部设想人民解放军占领法国的荒诞电影。

电影讲述中国派出7亿解放军进攻欧洲,只会装模作样的法国总统(好“纸老虎”啊)在发表电视演讲后仓惶出逃,解放军不费一枪一弹就解放了巴黎。随后裴将军开始按照中国人的思维治理巴黎。他选定一座百货大楼作为指挥中心,认为汽车影响效率而销毁汽车改用人力三轮车,让法国只制造烟囱,强制要求互相检举……为了消灭法国人的抵抗,他接受资本家的建议给法国人放假(一年超过200天的假期),实施阶级政策,开放酒吧舞厅等色情娱乐场所。最后裴将军失去了判断能力再次听信资本家的让解放军也与民同乐,这些“腐化”法国人的政策反而激起部分法国人的反抗情绪,裴将军认为解放军已经失去人民的支持,撤离巴黎。法国人民一枪不发就夺回了巴黎,总统也回来了。曾经和解放军交往亲密的人受到批斗,资本家除外,他再次取得当权者的信任。

我想这部片足以说明法国人的幽默。一般想来拍摄国家沦陷的电影,必定会弥满着悲壮的情调,可法国人却是一片欢乐。明知道解放军就要占领巴黎,逃跑之前还要来一发,被占领了生活还是照常,该干啥干啥,要不是有几个人被解放军送去进行思想改造再教育,连反抗的人都没有。即便是反抗,也就是在餐桌上发表一下演说。法国人的这种幽默反映了他们的自嘲精神,他们是具有自我审视能力的。

电影中唯一一处哀伤出现在强制要求人民互相检举揭发的大厅里,所有法国人都表情木然,导演把镜头慢慢定位在人群中的一个小丑的脸上,小丑本应该是带着笑脸逗别人笑的,但此刻,他脸上有泪。也许导演认为,比之国家沦陷,一个使人向恶的制度更加可恶。

尽管这部片有很多看起来像中国人的人,近一半的对白是华语(那样的普通话只能算华语吧),但这部片的中国味并不浓——配乐中没有用到一首中国曲子。它反映的其实是在那个时候法国人眼中的中国人:人多,笨,单纯,无知,迷信人的力量,穿着绿军装,拿着小红书,张口就是马列毛。作为中国人,可能有人会反对这些看法,认为它说明其实是法国人自己的无知,但我反而觉得,傍人眼中的自己要比自己心中的自己更加接近真实,不管中国把自己定位为负责任大国还是第三世界国家还是什么,人家当你是什么你就是什么,自以为是是没有用的。

电影的内涵还是很丰富的,但是都是段子式,人物也脸谱化,算是有趣的电影,说不上优秀。其实全片我最喜欢的是那个舞台剧(有那么一点芭蕾味,不知道是不是舞台剧,有没有受《红色娘子军》影响?),讲了个一波三折的战争爱情故事,觉得好好看啊。可看到裴将军也喜欢,我忽而又怀疑起自己的审美趣味是不是还停留在文革时代。

(完)

 6 ) 哈哈镜镜像后的悲剧性实质

这是一部1974年法国拍摄的老电影。之前听朋友气氛地提过它,说它把中国人拍得极其可笑荒诞,最近刚巧又看到中国网民抨击它故意丑化中国形象。我也坐不住了,赶紧搞来看看,想加入广大愤怒的群众一起谴责它!鄙视它!

现在看完了,我想谈谈我的看法。
先把民族情感暂时放下几分钟来看看这部电影。首先,这是部喜剧,堪称恶搞派的老前辈。它就像坨芥末,嫩嫩绿绿的,却能让人觉得舌头鼻子火麻炙痛。能让人有痛感的喜剧一般都是好喜剧,因为“喜剧讽喻性的背后,让人领悟到的应当是悲剧性的实质”。
 
影片一开始,“7亿中国人”就已经快要进巴黎了。此后影片陆续展示了以下几段场景:
1. 国家沦陷之际,法国总统关心的只是他上电视做战斗动员时的化妆问题。战斗动员的演讲稿是手下人写的。刚刚发表完慷慨激昂的号召要巴黎人民不要放弃斗争的讲话,总统就和一群政府要员们争先恐后狼狈不堪地逃向机场,挤上飞机流亡美国。
2. 一家公司里,老板和惊慌的女职员在办公室里亲热甚至ML。
3. 由于法国人纷纷开车逃亡,边境上发生了超级严重的交通阻塞。由于交通问题造成了这些法国人之间的纠纷,殴斗,甚至发展成相互砍杀。结果边境线上死尸遍野。这些人都是法国人为了逃命自相残杀而丧命的。在死尸堆边,在蓝天白云下,中国解放军的军车安静祥和地驶过。
4. 国防部里的一群大将军们此时正手忙脚乱地寻找一把开启核武器的钥匙。他们互相指责互相推卸责任,把办公室翻得一团糟。当他们看到窗外的中国军人时(中国军人手里完全没有武器),立刻举手投降,惊恐地在墙角挤做一团。一位解放军军官不紧不慢地走进办公室,一下子就找到了那把核武器的钥匙。
5. 中国人要在巴黎招募一批法国人作为他们治理法国的助手。来报名的法国人排起长队。面试时他们纷纷自称自己爱中国,去过中国,是汉语专家,甚至称自己根本就是中国人。
6. 中国军官对新选出来的法国总统说,他可以在巴黎所有著名的教堂和宫殿中任选一处作为办公地。但是总统和其它官员因为怕得罪中国军官,心甘情愿而把自己的“总统府”定在一个几角旮旯小弄堂里的破房子里,还嫌不够低调。
7. 法国官员为了讨好中国官员,在节日里个个都戴上小丑式的大鼻子大眼镜,并安排了舞狮子舞龙表演及一场互相殴打的闹剧。
……
n. 中国人撤退后,流亡总统立刻返回巴黎。他对坚持抗击中国军队的民族英雄不屑一顾,却对一个曾与中国高官相交甚密甚至帮助中国军队制造军事物质的商人百般讨好,因为他从中国人那里赚了很多钱。

等等等等。整部影片的十分之七就是由此类法国人的自讽自嘲组成的。
 
在描述中国人方面:整部影片没有表现过中国军队对法国人民的暴力举动,中国军队没有武器。巴黎被占领完全是因为巴黎人民自己放弃了反抗。中国在巴黎的最高代表裴岩将军高大英俊(和那些法国官员比),没有夸张的小丑般的言行(只有一次醉酒后失态)。至于影片里中国人一律穿绿色军装、动不动就举红宝书喊口号、取缔所有娱乐色情行业。。。则是他们对中国的真实印象的反应。事实上,文革时期的中国的确如此。法国人为讨好中国人而上演的革命样板戏《卡门》这一段更是后现代主义艺术的经典范例——可以从解构主义、存在主义、符号学、互文性等多方面进行阐释。
 
影片中艺术夸张得失真和令中国观众最不能接受的有两个情景:一个是对中国人做事效率低下,以及严重浪费和埋没人力资源的讽刺,即物资的传递和命令的传达都是通过一组长长的“人链”,一个接一人地往下传的,就像击鼓传花那样;另一个情景是中国政府在法国取缔了所有机动车辆,出租车全部改成人力车。这是西方人对当时的中国只抓政治思想和阶级斗争而不尊重现实和忽视现代科技发展的普遍印象。就如同我们对当今朝鲜的印象一样。
 
所以说这部影片——如果要说丑化的话——它丑化和恶搞的,主要是法国人自己,对于中国人的描述,主要是用夸张的手法。而整部影片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是讽刺揭露法国人自身的丑态和弱点。中国人和中国的文革背景功能主要有两个:第一,是导演借来的工具。要逗资本主义社会这只蟋蟀,最好办法就是找一个社会主义的国家来做挑逗蟋蟀的草签或鸡毛。而当时社会主义阵营里的老大哥苏联已经变“修”,开始向资本主义社会“进化”,而其他的社会主义国家根本没有挑逗的实力。于是这个使命就由社会主义阵营中很红很强大的中国来担当了。
 
喜剧本来就是树立在我们面前的一面哈哈镜。这部影片照出了法国人自己的丑态,也照出了我们曾经的奇怪样子。我们捧腹嘲笑丑态百出的法国人民,却不能接受其中的中国镜像。因为这是一面外国人造的镜子:所有曾经在中国发生过的奇怪荒谬的事情只允许我们自己关起门来检讨反思,你一个街坊邻居看见了就看见了吧,闭上嘴独自偷笑不是你的错,把它编成笑话宣传出去就是你的不对了。是不是这个理儿?
 
虽说这部影片主要是法国人给自己画的漫画,但它的确是映射出法国人(西方人)对中国的负面态度。“中国人攻占巴黎”(事实上在影片中已经占领了整个欧洲)这个大背景就带有对中国的轻视的态度。就比如我们中国人拍个电影叫“毛里求斯人攻占北京”一样。这样的名字之所以有幽默讽喻的效果,是因为导演和观众的心里都有一个关于“强大”和“弱小”的预设。虽然当时法国的确有人拥护“毛主义”,向往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虽然欧洲人自古就无法摆脱黄种人攻来的噩梦,但作为白种人,作为(自认为)人类高贵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代表,法国人对中国这个农业国家,无论在心理上还是行为上,都存在着无法掩饰也不愿掩饰的优越感。很明显直到今天依然如此。他们用“一个高贵的大国在一个弱者面前的全面溃败”这一虚构的故事内容对他们的国家、政府、制度以及市民进行了嘲讽和谴责。
 
中国的功能之二: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面和参照物,讨论制度与人性的问题。

从最表象的意义层面上来看,影片表现的是法国人和中国人的矛盾。
这部影片的题目也可以叫做“当法国人遇到中国人”。影片所有的笑点都是由于这两国人大规模地正面接触造成的。比如说:“法国国防部的将军们找不到开启核武器的钥匙”,这最多只是算滑稽。但是“法国国防部的将军们找不到的钥匙,被刚刚到达的中国军官随手就拿到了”,这就可以算幽默了;比如说:文革期间的《白毛女》《红色娘子军》等样板戏在当今中国重播,我们看来最多觉得有些可笑,但是如果喜儿啊、黄世仁啊、洪常青啊,都是金发碧眼的法国人演的,那就比看周星星更刺激了。

中国人占领了法国,法国人因此而产生了恐慌,不适,继而调整,力求适应。影片主要描述了四类法国人:随遇而安无所谓立场的普通小市民,贪生怕死阿谀奉承见风使舵的“法奸”,“一根经”的抵抗者,以及投机商人。中国人进驻巴黎后,这四类人各显神通,按各自的方式继续自己的生活。影片表现的中国人是整齐划一没有鲜明个性的。他们生活简朴,对物质没有需求,即使是最高代表裴岩将军(法国人为什么煞费苦心给他取了一个这么好听的名字呢?),住的也是租来的四人宿舍。中国人不需要汽车,不需要百货商店,不需要酒精,不需要娱乐,不需要夜生活,于是全部取缔了它们。他们只要法国的工厂制造烟囱。这种单一的生活给法国人带来极大的混乱和困扰。这些矛盾构成了影片最表面的戏剧冲突和搞笑因素。
 
往深一层里说,影片表现的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矛盾。
为何这两国人的碰撞会造成那么多的喜剧效果呢。文革结束后不久,一位到中国采访的西方记者曾这样感叹:“我只是奇怪,地球人和火星人如何沟通呢?”当然难以沟通的原因有很多,这部影片表现出的是两种制度和意识形态带来的巨大差异。

资本主义的核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是建立在对个体生命价值的绝对肯定的基础上的。社会主义的核心——人民(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是以个体对自身价值和意义的放弃和遗忘为前提的。虽然影片中的法国人贪生怕死狼狈猥琐,但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尽管某些特点是符号化的),都有自己的个性和欲望。而中国人带来的计划经济和工作分配制度是对他们的个性的阻碍和压制:怨愤的做烟囱的工人、机器一样拉人力车的车夫、饥渴的没有酒喝的食客,郁闷的没有地方可买成人用品的市民。。。所以,欲望被禁止、生活被统一规划、个性被泯灭。。。是法国人对中国的入侵产生恐惧和痛苦的原因。而这些在过去的中国则被视为理所当然。

与个性各异欲望层出千奇百怪洋相百出的法国人相比,中国人在影片中显得庄严镇静,从出场到退场一律穿着整齐的军装,迈着整齐的步伐,带着整齐的表情,似乎真的“无欲则刚”。人没有欲望,就不会找麻烦;人没有张扬个性的需求,组织就会统一和谐。遗忘了“小我”是不是就真的能实现“大我”?法国人曾经真的真诚地向往过东方的革命,毛主席如宗教领袖般把中国人民带入自由祥和稳定的远东迦南地。但是以泯灭个性甚至是人性为代价的祥和稳定是否有价值?是否真的可以存在?是否可以延续?在影片中我们看到了导演的思考。
 
《中国人占领巴黎》在更深的层面上,表现了人性与制度的矛盾。
在意识形态的巨大差异的掩盖下,不变的共通的是人性。影片中唯一一个在法国和中国两边都如鱼得水的人物是一个投机商人。他是最了解“人”的人,他顺应人性的弱点并投其所好。他的存在为整部影片增添了《第二十二条军规》那样的黑色幽默。终于,庄重威严的裴岩将军被一位法国女郎吸引,深陷软玉温香之中虽痛苦不堪却不可(也不愿)自拔。中国政府为了让法国人在莺歌燕舞酒醉情迷中完全丧失斗志,同意重开娱乐场所。结果,所有曾经表情木然步调划一的中国军人一旦进入巴黎的夜总会、歌舞厅、酒吧就像被电击活了一样,开始狂饮豪喝纵舞放歌尽情享乐。没多久,中国军队就因彻底丧失战斗力而全面撤出法国。

电影的结局是导演给出的答案:人性弱点(如情欲,贪婪等)都是相同的,任何压制都只是暂时的。社会主义的策略是“堵”,用思想理论、政治制度压制掩盖住它;资本主义的策略在于“引”,在承认并正视这些弱点的前提下,把这些弱点疏导发泄出来,再进行正面牵制。从影片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反思与讽刺上来看,导演认为这两种制度都不能完全解决人性的弱点带来的问题。“面对人性的弱点,没有解决的答案”,这是本片的“悲剧性实质”所在。但是显然,导演认为正视和引导总好过掩盖/欺骗和压制,所以导演最后还是让中国人离开了法国,让那个无能又愚蠢的流亡总统回来继续他的统治,也算是聊胜于无了。
 
影片的结局是这样的:在梵蒂冈,教皇站在教堂的窗口前向拥护他的市民微笑招手。在他的身后,渐渐出现了若干个绿色的身影;街上,有不少穿绿军装的中国人,人力车川流不息。教皇依旧慈祥得招手,若无其事。这个场面告诉我们,中国人占领了意大利。但是教皇不紧不慢得招手仿佛在告诉所有人:中国人没什么可怕的,他们很快会离开的。
 
 
The End.

 短评

片儿里解放军普通话都不够标准

9分钟前
  • 杜边生
  • 推荐

原以为这是一部政治偏见作品,旨在调侃讽刺时处文革动荡时期的中国人民意识形态,看完之后才发现幽默的法国人拍这部电影更多的是自嘲,自讽,乃至上升到专制与无政府主义的博弈对抗。观众如果仅仅看到这片子对于中国军人的丑化显然太狭隘了,透过现象看本质,唯有了解祖国的过去,才能憧憬更好的未来啊

11分钟前
  • 鲁大师-鲁提辖
  • 还行

红色文化入侵!!太帅了!!特别是法国人演的红色娘子军。配乐也很棒,色彩很好,我从头笑到尾,太他妈幽默了!

16分钟前
  • Little Punk
  • 力荐

芭蕾那段儿是高潮!~

17分钟前
  • Andor-Genesis
  • 推荐

悲剧啊,三十余年后回头看,依然被讽刺的针砭击中了

18分钟前
  • 彩虹几度
  • 还行

老师大一的时候就放了这片给我们看~

21分钟前
  • 小耳朵图吗
  • 还行

中法合作万岁!

24分钟前
  • 郁殷
  • 推荐

变调的马赛曲Nicole Calfan!

25分钟前
  • 鱼丸粗面
  • 推荐

芭蕾舞那段太有爱了

28分钟前
  • 浪味仙
  • 推荐

完全没有艺术感的胡扯!

33分钟前
  • 艾小柯
  • 很差

我一直以为这片子和戈达尔有关系...

35分钟前
  • bloom
  • 较差

电影一般,只是我对这段历史有一种狂热的追求

40分钟前
  • 武侠小王子
  • 推荐

已入手九区精品DVD

41分钟前
  • 汪金卫
  • 力荐

法国人的娱乐精神还是很乐观的,英女皇都逃到香港了,意大利还是专心做面吧。

46分钟前
  • 朋克大帝
  • 推荐

影片最后那场洋妞板的样板戏《卡门》,看的人冷汗直冒笑不透气。

49分钟前
  • 梅林
  • 还行

让我很是失望,蹩脚的演技

54分钟前
  • 小4
  • 还行

歌剧一段雷到了

57分钟前
  • Nobervem
  • 还行

即使剧情在意识形态上再CULT,也难以掩饰其想象力的匮乏,哪怕就将一切视为无耻的胡扯,它也扯的太无聊太匪夷所思了,也恶趣味都算不上,更别提单纯的娱乐性了。虽说是解放军攻占巴黎,谁都看出来电影在玩拙劣低级的讽刺,除了《卡门》算得上黑色幽默,剩下的就是各种毫无趣味性的扯淡。★

1小时前
  • 亵渎电影
  • 很差

明晃晃的讽刺喜剧。这确实是个大胆的设想,但浅显极端化的描绘并不能带来趣味。不是想象力太多,而是不够。

1小时前
  • 九尾黑猫
  • 较差

那个年代会有中国人拍这个电影,就跟我第一次看十大禁片一样觉得不可思议。

1小时前
  • mon babe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