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兰·勒博维茨:假装我们在城市

欧美剧美国2021

主演:弗兰·勒博维茨,马丁·斯科塞斯,Michael Alexis Palmer

导演:马丁·斯科塞斯

播放地址

 剧照

弗兰·勒博维茨:假装我们在城市 剧照 NO.1弗兰·勒博维茨:假装我们在城市 剧照 NO.2弗兰·勒博维茨:假装我们在城市 剧照 NO.3弗兰·勒博维茨:假装我们在城市 剧照 NO.4弗兰·勒博维茨:假装我们在城市 剧照 NO.5弗兰·勒博维茨:假装我们在城市 剧照 NO.6弗兰·勒博维茨:假装我们在城市 剧照 NO.13弗兰·勒博维茨:假装我们在城市 剧照 NO.14弗兰·勒博维茨:假装我们在城市 剧照 NO.15弗兰·勒博维茨:假装我们在城市 剧照 NO.16弗兰·勒博维茨:假装我们在城市 剧照 NO.17弗兰·勒博维茨:假装我们在城市 剧照 NO.18弗兰·勒博维茨:假装我们在城市 剧照 NO.19弗兰·勒博维茨:假装我们在城市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31 16:27

详细剧情

  马丁·斯科塞斯执导的Netflix纪录剧集《假装这是座城市》(Pretend It' s a City)聚焦作家、评论家弗兰·勒博维茨,看她游走纽约,发表对一切事物的看法(“我充满了各种看法”),和她心中的纽约生活是怎样的(“纽约的千万人中,唯一一个看着自己在往哪走的人就是我。我要起草一份宣言,标题是‘假装这是座城市’”),有趣。

 长篇影评

 1 ) 关于BGM

喜欢Fran 喜欢里面的声音,收集了电影里的音乐歌单 :分享Romainkai的歌单《Pretend it’s a city 假装这是座城市》http://music.163.com/playlist/5463353071/19448639/?userid=19448639 (@网易云音乐)

 2 ) 妙语连珠、顶级吐槽,网飞这新片真是怼人教科书

还记得去年的颁奖季吗?

《1917》势不可挡,《寄生虫》杀出重围。

《乔乔的异想世界》《婚姻故事》也成功分走一杯羹。

然而在漫长的奥斯卡战线中,有一部口碑傲人的黑帮史诗,几乎陪跑了整个颁奖季。

集齐了罗伯特·德尼罗、阿尔·帕西诺、乔·佩西三位影帝的《爱尔兰人》,奥斯卡10提0中。

这部厚重苍凉、匠气十足的“教父2.0”,就这样结束了它的颁奖季之旅。

年近八旬的马丁·斯科塞斯坐在偌大的颁奖礼堂,望着更年轻的电影人发表他们对艺术、对这个产业的看法。

一时间所有人都在感叹,属于老马的时代,可能真的过去了。

虽然《爱尔兰人》抱憾而归,但马丁带着老一代电影人不灭的情怀与风骨,始终在路上。

他们迎着崭新的气息,却也从没放下对“旧”的执念。

怀旧主义,似乎成了这些导演的大多作品,心照不宣共享着的内核。

伍迪·艾伦曾用一部《午夜巴黎》,畅想了一场黄金时代里“流动的盛宴”。

而马丁也为他的城市纽约,拍出了一部充满怀旧质感与文人精神的纪录片——

网飞出品,豆瓣9.1,外媒夸上天。

事实上,这并不是马丁第一次为纽约拍摄纪录片。

早在七年前,他就以杂志《纽约书评》五十年的发展为线索,拍出了一部揭示纽约浮沉历史的《争鸣五十年》(The 50 Year Argument)

而这一次,马丁找来了自己的多年好友、毒舌的公众演说家弗兰·勒博维茨(Fran Lebowitz)

《公众演讲》里那个又A又飒、侃侃而谈的西装女子,曾给多少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马丁为弗兰拍摄的纪录片《公众演讲》

在《假装我们在城市》里,她再次携手马丁,穿梭在纽约的大街小巷,发表自己辛辣独到的见解。

从如今纽约客逐渐同化的生活方式,到曾经危险与乐趣并存的七十年代;

从现代人对灵感的漠视,到对城市艺术那些繁荣岁月的追忆。

跟随着弗兰的脚步和马丁的摄像机,我们也得以去捕捉那些仍残存着的、这座城市“旧”的灵魂。

那么,弗兰·勒博维茨究竟是谁?

美国作家、评论家、公众演说家、业余演员。

她曾在马丁的《华尔街之狼》里有过惊鸿一瞥的短暂亮相。

也因讽刺幽默、一针见血、阴阳怪气的评论风格闻名,被称为“当代多萝西·帕克”

弗兰无疑是个有趣又有境界的人。

她从小就喜爱读书,但非常讨厌数学。

对于自己挂了6次的代数科目,她直言:

“第一次学就觉得学不懂,也没兴趣去懂。”

因成绩太差,她曾辗转多所学校,最终还是选择从高中辍学,去往纽约生活。

初来乍到的弗兰为了谋生,零零散散地做过许多杂活。

她曾帮学生写论文、当过清洁工、跑过出租车司机。

后来陆续产出了一些影评书评,被慧眼识珠的安迪·霍沃尔(《访谈》杂志)相中。

安迪和弗兰

在杂志社工作的几年,弗兰有机会与各种各样的艺术家打交道。

她见证了先锋理念的相互碰撞,积累了许多珍贵的写作素材。

在七十年代文化解放浪潮的影响下,弗兰也培养起了特立独行的个人氛围与风格——

穿上西装,指间夹一根香烟,走遍全城大大小小的酒馆。

弗兰好友、摄影师Peter Hujar镜头下的她

弗兰最妙的一点,在于她对生活的不妥协。

当所有人都被日常琐事磨平了棱角、蚕食了激情,她却始终保持愤怒,对一切都“充满了各种看法。”

作为一个低产的作家、“高产的”演说家、全职的杠精,弗兰完美诠释了什么叫愤世嫉俗。

有人让她描述自己的生活方式,她回答道:

“我绝不使用‘生活方式’这个词,这就是我的描述。”

——浑身都散发着一股知识分子的优越感与臭脾气。

被问起待在纽约的原因。

“如果我能想到另一个地方,我早就去了。”

她承认自己是个自命不凡的人,但又表示不是“不好的”那种自命不凡。

其他人拼爹、炫富、秀文凭,而自己只是喜欢否定不同意见、对别人的决定指指点点。

很多人被她气得暴跳如雷,她四两拨千斤地回击:

我说这件事人们该这么去做,又不代表我真的能做什么决定。

如果你认为我有能力去改变这些事,你气我那还算合理。

但如果我真的能作出任何改变,我自己从一开始就不会愤怒地提各种意见了。

“我愤怒的原因,是因为自己意见太多,却没有权力。”

杠精的严密逻辑

她也拒绝使用手机。

因为在她看来,那些被手机主导的现代人,生活还蛮可悲的。

她曾在第七大道上遇到过一个骑单车的孩子。

那人一只手在发短信,另一只手拿着一块披萨在吃,仅仅用胳膊肘控制着单车。

完全就是在挑战极限。

他的注意力全都在手机上,当然没注意到路过的弗兰。

差点被撞到的弗兰觉得难以理解。

因为她每天都很担心,怕自己在过马路时被车撞死。

但这个骑单车的人,却相信他不会出任何事。

而就算是不发短信、不吃披萨、不用胳膊肘汽车。

弗兰表示,自己也不会疯到在第七大道上骑单车。

她觉得很神奇,纽约街头每天竟然没有几万人被撞死。

因为生活在这座城市的几百万人里,只有自己会看路。

“纽约人忘了如何走路。”

弗兰说,这是最糟糕不过的事。

接着她和马丁谈起从前的纽约。

那个时候的街头有很多讨厌的人,但大家都遵守着一个默认的规则:

“当两个人迎面走过时,各自朝旁边让一让。”

所以一天结束时,所有人都还活着。

很匪夷所思对吧,这不是明摆着的吗,哪里谈得上稀奇呢?

可事实是,现在的纽约人,能做到“让一让”的,真的少之又少。

他们不是在玩手机,就是抱着旁若无人的态度、封闭地过着自己的生活。

对此,弗兰真是气得不行。

所以有时她会故意等那些人撞过来,然后迎着他们不爽的眼神,轻飘飘地说一句:

“酒店大堂里竟然还有别人,惊讶吧?”

现在的纽约人,对生活、对他们脚下这座城市的敬意太少了。

他们似乎从未想过,这座城里还有其他跟自己一样,在“生活”的人。

那些人不是观光客,他们也需要每天赶往各种地方。

赴约、纳税、喝糟糕的咖啡。

在擦肩而过时,他们值得你那一秒的注意力。

“这个城市里真的是还有其他人的。”弗兰咬牙切齿地提醒道。

“假装我们在城市吧。”

《假装我们在城市》,正是从弗兰的个人角度来看今天的纽约。

这部纪录片一共七集,每一集都围绕现代生活的一个方面展开,艺术、交通、健康、职场等等。

但两人的对话很自由,拍摄场景也是跟随着弗兰的脚步随意移动。

其中最有趣的,是皇后区艺术博物馆里的纽约全景模型。

这个模型占地近10000平方英尺,总耗资高达67万美元,完美复刻了当时纽约城的每个角落。

值得一提的是,它于1964年建成。

那一年的纽约,作为世博会的主办城市,向全世界展示了自己的风采。

而如今,这个城市充满灵性的边边角角,却在被“不看路的人”忽略。

比如地面上创意十足的铭牌、涂鸦、小广告。

比如消失在时代广场的咖啡馆。

取而代之的,是可笑的临时休息椅,和丑到家的假植物。

在弗兰和马丁絮絮叨叨的对话中,我们能感受弗兰对这座城市的不满。

但这一种不满,也是带有温度的。

正是因为热爱、因为对这座城市还抱有期待,才会花心思去关注那些令人不满的地方。

“抱怨有用吗?没有。”

但还是要抱怨。

因为这座城市值得。

因为这座城市在未被剥夺它的浪漫灵魂前,也曾热烈地发着光。

虽然在这部纪录片中,大多时候弗兰都是在针对如今纽约的种种问题,作出尖锐又幽默的评论。

但在那些轻松的话语里,我们能感受到的,还是她对过去的纽约那一份沉甸甸的怀念。

这个城市如此,电影业又何尝不是这样?

快餐文化崛起,很多人失去了鉴赏艺术的耐心。

胶片在被遗忘,老一代电影人在被迫退场。

市场成了主导者,视效大片占领全球,文艺电影夹缝生存。

但庆幸的是,电影人的精神不死。

《寄生虫》的导演奉俊昊,在奥斯卡的领奖台上说道:

“在我学电影的时候,有句话我熟记于心。

‘最私密的往往就是最有创意的。’这句话出自伟大的马丁·斯科塞斯。”

当时全场的人都齐刷刷地起立鼓掌,向马丁致敬。

那个在姆爷表演时一脸“地铁老爷爷看手机”的老马,不好意思地起身,对大家挥了挥手。

两代电影人遥遥相望,老一代的梦被传承,新思想也破土萌芽。

艺术的力量,生生不息。

*本文作者:吃吃

 3 ) 我期待看到的女性公众人物形象

这是一篇3.8妇女节特辑,关于《弗兰·勒博维茨:假装我们在城市》的影评。

她是谁

Fran Lebowitz (1950年10月27日-)

美国作家、演讲家、业余演员,她也是女权主义、同性恋,她为Aids群体发声,评论是她的工作。代表作包括《都市生活》(Metropolitan Life, 1978年)和《社会探究》(Social Studies, 1981年)。

这部传记式纪录片由Martin Scorsese导演,每集30分钟左右,共7集。每集围绕一个大主题,以和Fran对话或采访的形式,讨论她的人生哲学。

纽约一直是Fran创作的母题,因此纪录片也围绕纽约展开,从艺术、大都会交通、金钱物质房产、谈到健康、书籍、生活等等。Fran因幽默讽刺的谈吐并总有新观点和视角出名,幽默却不浅薄或讨巧,这部纪录片也将她的此特点展现的淋漓尽致。全程小Trick不断,全剧总会伴着着Martin或观众的笑声,看到有个短评是“一直担心Martin会笑背过气” 觉得太可爱了哈哈哈。

Reviews

第一个印象深刻的点是Fran谈及很多对年轻人的观点,比如地铁上所有人都在看手机,路上总有一心多用,描述精准、充满画面感,Fran另一个特征是她很抵触互联网技术,她从未拥有过打字机、电脑、手机。

关于她对Judging的看法也让我非常有感触,现在的网络环境让很多人失去了这一技能,或者走向另一个极端即不再评判。评判从不是坏事,糟糕的是不会正确的Judging,我们更应该评判的是作品本身,而不是作品背后的人。

Fran讲故事的能力真的太强了,当然她也说,很多人问她如何变幽默,这就像成年后要长个一样难(So I quit immediately hahaha!)。她总会对那些看似习以为常或被认为理所当然的现象发表观点,在她的描述下,才醒悟该行为有多么不可理喻。

Fran热爱写作,但是当她发现写作变成工作时,就不再热爱工作。她说她唯一想做的事是成天躺在沙发上阅读,但是没有这种工作,如果有的话她早就有钱买房子了。看到这里我真的笑出声,好的全世界的打工人都一样,我心满意足了(不是

艺术的慰藉从来不是让人大彻大悟,让我们对生活多一点点热爱、反思和精神被满足的愉悦,这就够了。

不得不说,整个纪录片我最最最喜欢的还是最后一集Library Services,Fran探讨了书籍对她的意义,Fran说“无论你是谁,你拥有的只是自己的人生,但在书中,你有无数种活法。对我而言,读书是一种变得富足的办法,也许这就是我从不关心钱的原因。因为只要你能读书,你就会非常富有,我的意思是,如果你一直读书,就不会想金钱,金钱不重要,但读书就很重要。”

“说话前先思考,思考前先读书”这点对年轻人更加重要。

我期待的女性公众人物形象之一

观看传记作品,比起共鸣,我更期待的是了解我未曾经历过的生活方式,作为探索更多可能性的范本。从第一夫人Michelle Obama,火遍文化圈的埃琳娜·费兰特,到学术圈的上野千鹤子,我总是期待在公共作品中看到更多元的女性形象,她们的成功不是基于完美的身材,我指的是,不像超级英雄电影或综艺节目中的女性,身材姣好和貌美是作为成功女性的必要条件。Fran在出版第一本书并且走红后,她的穿搭也成为她的icon之一。

每次看到她慵懒地坐在椅子上畅所欲言,说起她20出头刚在纽约当司机的日子,那一刻我明白,她始终是自由的,身体上精神上都是,没有什么能禁锢她,哪怕纽约本身。

此外Fran作为女权主义,也谈及了对#MeToo的看法。

一直认为20世纪后半叶很有魅力,那个时代造就非常多有创造力的艺术家,Fran便是其中之一,当她在回忆80年代的事情时,我发现她从未衰老。

Here's toToniMorrison

Fran和Toni Morrison一直是非常好的朋友,这部纪录片也是为了纪念她,在全剧快结束时出现“In loving memory of Toni Morrison”,那一刻我热泪盈眶。

Toni Morrison:“When you get these jobs that you have been so brilliantly trained for, just remember that your real job is that if you are free, you need to free somebody else. If you have some power, then your job is to empower somebody else. This is not just a grab-bag candy game.”

致敬 Toni Morrison.

祝所有女性节日快乐

The End.

 4 ) Fran Lebowitz|你还是坐下听我讲吧

《假装这是一座城市Pretend it’s a city 》是由Martin Scorsese(《爱尔兰人》《出租车司机》)执导的Netflix纪录剧集,聚焦作家、评论家Fran Lebowitz,跟随她行走于纽约街头,了解她对不同事情的看法。在美国时间1月8日正式播出后,烂番茄新鲜度为87%,是2021很好的开头。

Fran Lebowitz在国内知名度不高,或许大家通过这部纪录片才认识她,可能有人记得她客串过《华尔街之狼》里的法官。但是在美国她做客各家脱口秀,和Spike Lee、Jimmy一起侃大山,绝对算是极出色的幽默的演讲者和社会观察家。

这并不是二人第一次合作,早在2010年Scorsese便拍摄过以Fran为主角的一部纪录片《公共演讲Public Speaking》。当时他基本上是将相机架好让Fran自由发挥,相信她能给这部纪录片注入生命力,而这一次,作为10年前的延续,也是如此。《假装这是一座城市Pretend it’s a city》是Scorsese对喜爱的致敬,Fran Lebowitz和NYC。访谈主要在The Player’s Club里进行,从台球桌聚焦到小餐桌上的聊天,有Scorsese对她提问,也有他俩的对话交流,她的幽默让这部纪录片把观众的注意力牢牢吸引,信息量不少,语言密度极大,言语犀利,火花四溅。这部纪录片对文化作出评论,以Fran经过一个地方然后说了些什么这样极度自由的方式呈现,而不是在某本杂志专栏上读到的枯燥乏味的报道。

当纽约街头挤满了站在行人道中间拍照的游客时,她会朝他们大喊:“Move!Pretend it’s a city!”,这是她对游客们的抱怨,也是变相对新一代的控诉,人们似乎忘记了本应好好走路,该有的谦让和礼仪好像也不复存在。她对纽约的观察能映射整个美国社会,犀利又极具讽刺意味的评论从不间断。在她幽默感的笼罩下我们也会像Scorsese一样被逗得大笑,但同时也能严肃思考她所说的的确都是社会仍未解决的问题。

她实在太爱吐槽了,纽约高昂的物价、纽约地铁把纳税人的钱用在车站改造上、人们旅游是花钱买罪受…当然她也说自己“我人生中有两项主要活动:吸烟和策划复仇”。

(为什么我觉得97年MTV出的《拽妹黛薇儿Daria》Daria Morgendorffer的原型是Fran Lebowitz,永远超脱世俗的模样,没有表情地明嘲暗讽社会现象。)

今年年初The New York Times为该剧做了一次宣传访谈,由于制作和播出时间的特殊性,这一座被吐槽人满为患的大都市突然变得清净、恼人的游客消失、很多商铺暂时关闭,观众也想知道一些创作背后的故事。以下翻译自采访。

🦥

-新冠的流行传播对本系列的制作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LEBOWITZ 我们在出现病毒之前拍完了这部纪录片。当病毒爆发后,马蒂说:“我们该怎么办?我们能做什么?” 在停工高峰期,我出去逛遍整个城市,马蒂派埃伦·库拉斯(Ellen Kuras)[该剧摄影指导]出去拍摄,被记录下的片段简直难以置信的美丽。但是我告诉马蒂:“我认为我们应该忽略它。”

SCORSESE 我们尝试过把片段加进去。我们重新编辑了序列,总体感觉其实蛮好,但是一周后,这座城市又变了个样子,所有的商店都关门了甚至装上了木板。再一周后,新的变化又出现。所以最后:“我们还是别这样做了吧。”

LEBOWITZ 我们又不是记者,我们不必紧跟新闻。

(剧集是在新冠大流行使纽约大部分地区进入封城状态之前拍摄的。似乎Lebowitz和Scorsese最想念的东西除了独自在城里四处闲逛,还有就是能够无限制地外出就餐。)

-这部剧被分成形式多样的多个篇章,比如“文化事务Cultural Affairs”和“体育和健康部门Department Of Sports & Health”,你是怎么确定这些标题的?

SCORSESE 我们一直认为应该有主题,她将从一个主题开始,然后像爵士即兴演奏一样把想要表达的延展到更深远的地方。最终我们也能让一切及时回到最初讨论的主题。在我拍的许多电影中和我共事的那些演员之间的对话就像流动的音乐一样-重要的是能把握整体节奏和想强调的重点,Fran能够很好的做到。

(每一集的主题单看都很没有头绪,但将它们串联起来那就是介绍纽约的最佳缩影。)

🦥

有一段是她正在接受Alec Baldwin的采访,看他们三者间的相互碰撞也十分有趣,这部纪录片里他们的观点各异,把对书籍、阅读和写作的见解都分享出来。它并不完全是传记,我们借此了解那些想法是怎么在她脑中产生的,还能知道她对世界的看法,以及最重要的是对纽约的看法。同时,导演Martin Scorsese对事物的掌控以及指导的意义令人着迷和兴奋。虽然并不是完全赞同她对所有事情的看法,但的确能带给我们关于城市、景观、艺术、阅读、社会的变化的新内容。“people don’t have stuff, they just have all the things in their tiny little thing in hands.”,换个角度想便是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利用现代科技来获取我们想要的一切信息,这不挺好的吗。

1950年Lebowitz出生在新泽西州莫里斯敦的一个普普通通犹太家庭,曾在当地圣公会的日间学校读书,直到因不愿循规蹈矩被冠上“nonspecific surliness”而被开除结束学校生涯。18岁的她只身来到纽约,跟大多数闯荡纽约的年轻人一样,她没有钱,住在破烂的公寓里,开过出租车、卖过皮带、还去公寓里帮忙做过清洁。但即使这样,Fran Lebowitz坚决不去餐厅里面端盘子,虽然端盘子的工作能挣更多的小费。她认为女生端盘子这件事跟她的价值观始终不符,那是一种男性价值主导下的苟且。

Fran在20岁开始为《Changes》工作,这是一本关于激进的政治和文化的杂志,由爵士音乐家查尔斯·明格斯(Charles Mingus)的妻子苏珊·格雷厄姆·翁加罗(Susan Graham Ungaro)创办,她开始写书评和影评。

在21岁时,她加入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位于纽约的艺术家工厂,负责《Interview》的[I Cover the Waterfront]专栏,也因为这份工作,Fran Lebowitz开始了自己的写作生涯。Fran Lebowitz说她第一次到Andy Warhol工厂的时候,穿过一道又一道金属大门,直到看到一个门上贴着“大声地敲门并且自报家门”。敲门之后,听到里面有声音问“是谁”,她回答“Valerie Solanas(曾经试图暗杀Andy Warhol的作家)”。回答完之后,Andy Warhol就帮她开了门。

Fran坚持认为自己写专栏是为了有自己独特的论文集,把它们放在杂志上只因能更好追求最终目的,即尽可能多地让作品们被大家熟知。

她在1978年出版了《都会生活Metropolitan Life》,这是她的第一部短篇合集,也是当年市场畅销的喜剧散文集。随着这本书的走红,Fran Lebowitz开始活跃于纽约的文艺社交圈,常常出入54 Studio,跟那个年代有趣的灵魂交朋友。第二本是1981年的《社会研究Social Studies》,这两本书后来合并出版为《The Fran Lebowitz Reader》,里面还增添了她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内容。她总能找到让自己讨厌和厌烦的东西,用讽刺搞笑但得体的语言表达,她对城市生活的敏锐评论使她成为当时文学和文化领域的领军人物。

“I hate to work. It was almost the time you got paid to do something that writing got to be really difficult.”90年代中期,Fran Lebowitz遇到了自己作为作家的瓶颈,除了帮杂志写一些专栏之外再也没有出版过书籍。于是她开始巡回的演讲生活,积极参加电视节目,成为一个公众人物。

90年代以来,读者一直在等待Frand写的书。最后在1994年出版《查斯先生和丽莎·苏遇见熊猫Mr Chas and Lisa Sue Meet the Pandas》,这是一本讲述居住在纽约市的大熊猫渴望搬到巴黎的儿童读物。

Writer’s block并没阻碍她继续发表评论,“这就是我想要的,人们问我对一些事情的看法,我回答,但对方认不认同我说的我一点都不关心。”她说。在访谈的提问环节中观众向她提出许多问题,从怎么起诉纽约市到对特朗普政府的作为,而这些回答被视为文学幽默和社会观察的经典。

她和Martin交流的方式并不因为是否在拍摄而变化,当时在皇后区博物馆(位于Meadows-Corona Park,成立于1972年,保留有1964年博览会所建造的纽约市景规划模型。)拍摄时,搭建了多久的场景他俩就聊了多久的天。制片人问为什么不把这也拍进去,她说“我们只是喝杯咖啡罢了”。她真的是世界上最健谈的人,好像话题永远都说不完似的。

“You mean, am I worried about running out of things to say? No. I’m worried about running out of money. But it never even occurred to me that I would not have something to say. It’s just there. It’s like having a trick thumb.”

从1970s开始Fran就生活在纽约了,作为一个资深的纽约客见证一座城市的变化。“The fact of not knowing the fact that the driver is not a lunatic is very relaxing to me, also this is the fastest way to get around New York, When I say New York, I'm actually talking about Manhattan.”她很满足自己能一直以晕乎乎的姿态松懒待在纽约,这样既舒服又安全,她觉得自己是一辈子都只会待在纽约的那种人,而其他所有人都可以离开。旅游的话也算了,真实的生活已经充满挑战,没必要去寻找一些异想天开的挑战。

到了一定年纪后,她个人的穿衣风格几乎没有任何变化:Tortoiseshell的眼镜、内搭衬衫、Anderson&Sheppard定制的西装外套、501 Levi's的牛仔裤和定制的牛仔短靴。

Fran Lebowitz的西装外套大多来自伦敦的Anderson & Sheppard,这是一间老牌的手工西装店。她很早之前就是他们的客户了,但她从来没有去过他们位于伦敦的店面,因为每年这家店的裁缝都会来纽约两次。虽然有些夹克已经被穿得超过15年,但它们还是很合身。很多时候人的身体会随着时间而变化,这无关乎体重,因为身体在时间的作用下总是会有些不一样;而夹克永远都合身,似乎夹克本身也会随着时间而变化。

“I don’t wanna hear what they think, but I think they have the right to think it. I believe I also have the freedom of not listening.”

她不使用社交软件,也不用智能手机,她以反抗工作着称,对技术也颇有抵触。在1994年和Marcia Alvar 的一场访谈中她提及自己对电视的看法“Television is actually the alien, it’s in everyone’s head. It’s 24 hours a day, people don’t make a distinction between their lives and what they see on TV. People talk about what’s on TV and people’s lives and people themselves have been turned inside out so that the notion of private life by which I mean real life doesn’t exist anymore.”

人们现在几乎能用手机查到自己想要的一切信息,对很多事情或许都失去了原本的兴趣。在去一个景点之前我们已经知道那里大概是什么情况,到达不过是确认这和构想的场景没有太大偏差,但她“I profited by not knowing anything”。当时去剧院看《歌剧魅影》,只有她被突然下落悬空的水晶灯吓得惊声大叫,其他观众因为在开始之前阅读了手册早就知道有这样一个环节。可是到底怎样的反应是编剧和表演者们真正想要得到的反馈呢。

Fran对女性发声被质疑和反对的态度是-相信每一位女性,因为她知道女性到底在什么样的处境,如果一定要说的话,也应该是那些人向她证明她们是在撒谎。可她不把自己定义为女权主义者,因为她从不认为自己会和绝大多数人意见一致。“如果女权主义真正起作用,就不会再有女权主义了。” 。

两性中,男女最大的差异取决于睾丸素,因为睾丸素的存在使男性更aggressive。“Men don’t want women to have power, cause they already have it, people don’t want other people to have what they have.” 不管女性从事的是什么行业,她们实际上都有两份工作,一份是她们的本职工作,另一份是通过这种方式和男人们打交道。她觉得其实在现实生活中降低对男性的关注度在某种程度上也能推进性别平等进程。

对于Fran来说,人们对同性恋的厌恶就像地球上生长了树木一样自然,获得平等的权利虽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她一定会为这些很难达成的事情发声。性少数群体为自己的自由和权益奋斗,但到底什么是自由,如果结婚和生子的实质是束缚。

在Franland里,她的两面好像在不停翻转。一方面,她善于交际、喜欢参加派对;另一方面,她是一个隐士,一生都独自生活。“我永远不会考虑与另一个人住在一起。”因为独居,原本的客房被改造成堆满了书的房间。“Cuz in New York,if you have a spare room,it means that there’s always someone in your house, but I don’t want to.”对她来说能掌控有多少人在家里很重要,要是有人去拜访她最多也只能待3、4个小时,只是单纯不想听到别人走来走去。恋爱的话,她曾说自己从未有过六个月以上的恋爱关系,因为她不想使两人的心理地位发生改变。

总有人觉得她尖酸刻薄,但实际正因为她还对这个城市这个国家和社会抱有期望才会说这些。她在吐槽纽约物价的时候其实想说在纽约生活的人们顽强的生存能力,在吐槽到人们在地铁里看的书实在不堪入目之后还会说“但在读书就是一件好事”。我们绝不能称她为愤世嫉俗者,她是一个多才多艺的批评家和知识渊博的知识分子。“Holding a grudge is the modern equivalent of having standards. Because if people don’t hold grudges, it means they just don’t care what people do.”

-"Thanks for being here, spiritually.”

-"You're welcome."

(图片源自网络,首发于公众号Pocket Babel)

参考资料:

//en.wikipedia.org/wiki/Fran_Lebowitz

//www.nytimes.com/1987/09/13/arts/the-impact-of-aids-on-the-artistic-community.html

//www.vulture.com/2021/01/pretend-its-a-city-best-bits-in-netflix-fran-lebowitz-doc.html

//www.youtube.com/watch?v=yPf6d5vj4zE

//www.youtube.com/watch?v=eV3cCi9wdys

//www.youtube.com/watch?v=Nxjjc352u0U

//www.theparisreview.org/interviews/1931/a-humorist-at-work-fran-lebowitz

//www.forbes.com/sites/nadjasayej/2021/01/13/fran-lebowitz-to-exiled-new-yorkers-dont-come-back-ok/

//untappedcities.com/2021/01/15/filming-locations-pretend-its-a-city/

 5 ) 为什么犹太人不吃培根,因为太好吃了-《假装我们在城市》分集金句整理(更新中)

《弗兰·勒博维茨:假装我们在城市》于今年1月在Netflix上线,是导演马丁·斯科塞斯和作家弗兰·勒博维茨共同出品的纪录片,其主要以对话的形式并夹杂着一些采访和提问来呈现弗兰·勒博维茨对纽约生活的全方位吐槽。

在近期的美国娱乐节目《周六夜现场》,一小品对《弗兰·勒博维茨:假装我们在城市》进行了恶搞。小品全程是Fran随便讲几句,Martin都狂笑。

当我看完全七集纪录片后,发现SNL小品的演绎太精准了。

弗兰是谁

弗兰·利波维兹(Fran Lebowitz,1950年10月27日-)是一位美国作家,演讲家,业余演员(曾在《华尔街之狼》扮演法官)。

代表作有《都市生活》(Metropolitan Life,1978年)和《社会探究》(Social Studies,1981年),弗兰自称花了十年生闷气后又出了儿童书《Mr. Chas and Lisa Sue Meet the Pandas》(1994年)。

弗兰出生并长大于新泽西州,在被高中开除后,于1969年搬到了纽约。

为了维持生计,弗兰最初一开始做过清洁工,出租车司机和pornography写手。

在21岁时,她开始为一个小杂志写书评和影评,杂志的创办者就是查尔斯·明格斯(Charles Mingus)的第四任妻子Susan Graham Ungaro。

查尔斯·明格斯(Charles Mingus Jr., 1922 – 1979) 是一位美国爵士贝斯手、作曲家、乐队领队。
他被视为20世纪美国爵士乐的标杆人物。

随后,弗兰开始为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工作,写专栏 "I Cover the Waterfront"。

1978年,她出版了第一本书《都市生活》(Metropolitan Life)后,开始不断接受采访和上电视并成为当地的名人。

弗兰对她的犹太人身份的认同来自于其种族和文化,但与其宗教含义无关。

她自称从7岁起,她就已经是一位无神论者。

E01 Pretend it's a city 假装它是个城市

弗兰被提问“你是怎么描述你的生活方式的”,弗兰回复道“我绝不会用生活方式这个词”。

弗兰被问“你会看不起人吗”,她回复道“有一些自命不凡是不好的,我的自命不凡不是针对你父亲是谁,你读的哪所学校,你在哪里长大,而是你是否同意我的意见”。

纽约地铁L线由于气味暂时关停了,弗兰说平时地铁车厢也不是紫藤味的高山村庄。

随后提到了911后的空气问题,即便在80个街区内人们都能闻到粉尘,Christine Whitman作为负责人仍表示空气没事,现在数千人得了癌症。

纽约生活物价这么贵,没有人负担的起,然而住在这里的八百万人somehow做到了。

弗兰说自己从未想生活在过去的纽约,这直接总结了一个半小时的伍迪艾伦的《午夜巴黎》。

E02 Cultural affairs 文化事务

“为什么犹太人不吃培根?因为太好吃了!”

弗兰提到第一次(在某件事上)没有任何天赋是小时候学习大提琴,她随即认识到了自己可以通过练习能变得更好,而不是优秀。大佬果真是早早就认清自己擅长和不擅长的事情了。

弗兰对于人们关于自己真正喜好但不擅长的事情的建议是,自娱自乐不要打扰他人就好,人们没有必要去展示任何事情。

她批评人们现在喜欢去晒任何小事。

“音乐家和厨师为人类大部分愉悦感负责。”

在接受斯派克·李(Spike Lee)的采访时,弗兰表达了对艺术和体育的看法。

艺术是人们去观赏一个最终结果,人们会反复地去欣赏这个作品,但体育在于整个竞技比赛的过程,当比赛结束输赢已定,人们不会把这一场比赛再重新看一遍。

为艺术鼓掌,而不是价格。弗兰提到了毕加索作品在拍卖时,当画作出来后现场是鸦雀无声,当拍卖结束后,人们为被拍出的高价鼓掌。

她对查尔斯·明格斯(20世纪美国爵士乐的标杆人物)的评价是个十足的吃货,让唐人街厨师都跑出来鼓掌那种。

一向目中无人的查尔斯·明格斯对另一位音乐家Duke Ellington却毕恭毕敬。再自大的人都有一个其敬重的人物。

E03 Metropolitan Transit 大都会交通运输

弗兰提到了纽约出租车司机开车太疯狂,她年轻的时候还谎称自己怀孕了,好让司机能够减速。

在提问环节,一个西班牙女人开始讲自己被警车撞,然后开始诉讼纽约这个城市。弗兰和马丁忍不住打断,这不是提问,这是在讲故事。

一个地铁站为了重修关停五个月,弗兰忍不住吐槽这些狗狗的马赛克画像,在真正重要的问题解决前,艺术装置完全没有必要。

弗兰对于“度假”的态度也格外有趣,“我出门不是为了度假,而是为了赚钱,好让我能(不出门)继续住在这里”。

E04 Board of estimate 审计部门

弗兰表示自己不喜欢写作,一直不满意自己的工作,随后意识到了自己就是讨厌工作。

弗兰谈到MeToo运动时,提到了反对浪潮(backlash)和撒谎的可能性。

她的态度更为细致和接地气,她的重点放在了普通女性上。

MeToo运动能够被引起重视是因为女明星们的参与。要明确的态度是,这种演艺圈的潜规则当然是不好的。

对于女明星来说,你可以选择不去接某部戏而避免受到侵犯。但对于在酒店整理床铺或从事类似工作的女性来说,她们很难有选择的余地。

弗兰说自己当年不去做服务员是因为要得到排班需要和领班睡觉。

E05 Department of sports & health 体育与健康部门

这一集,弗兰表达了对现今的养生,体育,度假项目,和一些所谓的挑战的负面态度。

在接受Spike Lee的采访中,弗兰说自己讨厌体育。她喜欢穆罕默德阿里不是因为他是一个伟大的拳击手,而是作为一个有象征意义的人物。

Spike Lee说体育的意义也很有道理,体育给予了观众一份认同感,并且对于黑人来说这也是他们最先改变自身地位的手段。就是他不断打断弗兰说话和咄咄逼人的态度有点烦。

斯派克·李,美国导演,凭借《黑色党徒》获第91届美国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改编剧本。

而极限运动只不过是人为的,没有必要的,自我编造的挑战。

“挑战是你必须要做的事情,而不是你编造的事情“,并且现实生活就足够挑战了,这一段和小崔脱口秀说过的一段所表达的意义类似。

E06 Hall of records 户政部门

开场弗兰说道,人会持续犯错,但年龄越大,能找的借口越少。

弗兰被提问有没有“guilty pleasure”,她说既然是乐趣,就不该有负罪感。

弗兰小时候到了7:30半就被要求上床睡觉,之后她问她妈为什么,她妈说过了晚上7:30就忍受不了她继续吵闹了。

片尾,弗兰说,真正年轻的人是意识不到年华逝去的,当你意识到了,证明你的年华(开始)逝去了。

E07 Library services 图书馆服务

开场,弗兰被提问“你认为存在令人窒息的political correctness吗?”,弗兰说我的呼吸很顺畅。

太佩服弗兰这种四两拨千斤的说话方式。

弗兰说,“如果你把一本书掉在地上了,你要亲吻它一下”,这是她在犹太教堂学到的对祈祷书的态度,她也将此应用到了别的书上。

弗兰在年轻时为安迪沃霍尔工作写专栏,声称二人关系不好。在安迪沃霍尔(1928-1987年)去世两周前,她把她持有的所有安迪沃霍尔的作品卖掉了了,为了支付公寓的维修费。弗兰真是没财运啊。

二人的犹太人长相也太明显了!

1978年,当弗兰受邀为《新闻周刊》写专题,她的父母对此格外惊讶。

弗兰的父母不看《时代周刊》(因为当时的老板亨利鲁斯是反犹人士),但是看《新闻周刊》(Newsweek)。

其写的专题就是为青少年提供意见,在纽约公立图书馆售卖的冰箱贴上就引用了其中的一句话。

弗兰从成名到现在,她的服装造型和说话态度几乎没有变化,果真大佬在年轻时就决定和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6 ) 推荐13部关于纽约的电影

8.0 纪录 纽约街景地铁景象画外读信 信中的人情冷暖与异乡画面交叠 对异乡的感受每分钟都太真实 写给母亲的诗 像是杜拉斯的影像书写 用声画对位展现浓烈乡愁

7.5 爱情文艺 献给雨天曼哈顿的情书 闪烁着梦幻光彩 对爵士乐的钟情 讽刺电影圈百态 十年来最刻薄最可看 就爱灰色天空和虚伪的人们 极尽浪漫与自嘲的剖析 质感轻盈又沉重

6.7 急救医生无力回天时的无奈崩溃 不再拘泥于救生才能打开心结 用通灵的眼透视挣扎的灵魂 纽约底层人民的血泪众生相 夜戏堪称典范 地狱般残酷而浪漫

6.0 童年 迷影博物馆听障 影像声音设计顶级 给默片和纽约的情书 彩色黑白两条线交叉剪辑 无声的倾诉很动人 奇巧而真挚

6.3 犯罪悬疑动作小说改 剧情人设到位气氛超棒 灰暗冰冷的格调 独具一格的惊悚气息 节奏优美人物塑造传神 细节处处体现90年代的纽约 小男孩极为出色 男主越老越有劲

7.1 犯罪悬疑人性黑幽小说改 拆迁故事 城市建基于罪恶的土壤上 复原50年代的纽约油彩饱满 爵士乐大赞 配乐与画面相互缠绕的段落太妙 妥瑞氏症演得神灵活现

6.8 将中产送回过去重审自我 少年向往中年的成就 中年追忆少年的轻狂 非常纽约充斥着小资的自恋和自怨自艾 嘲讽攀龙附凤现象更衬出真诚干事者的落寞

8.3 歌舞爱情 艺术家纽约生存写照 立意表演无懈可击 生活化贴近真实 感人至深久久难忘 人生态度令人感怀与热爱 主演全是96原卡

8.7 喜剧 电视剧版纽约我爱你 关于爱的8个真实故事 缘分奇妙至极 让人蠢蠢欲动有所期待 认清和找到自我 不管和谁在一起都不放弃自我 细节很动人

8.4 纽约色情产业浮世绘 自由放纵的70年代 商品社会脆弱的亲密关系 客观剖析底层被欲望驱使的人生 有种真实残忍的美感 露鸡比露奶多

7.6 爱情 12个短片 写给纽约最奢侈的情书 市井百态尽显其中 更具包容性风格更多元 用快节奏叙述自己的特立独行 段落之间缝合漂亮互有交错 极具文艺范又不乏浪漫气息

7.2 三段式文艺小品 三个纽约客的故事 风格各异个性十足 伍迪·艾伦最戏谑最生活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和女儿的私人童话 马丁·斯科塞斯镜头音乐相得益彰真性情

7.6 喜剧默片 写给纽约的情书 献给默片的挽歌 旧事物拼命坚持也不免淘汰 小聪明的桥段结合的太微妙 细节充满创意和灵感 外景保留了大萧条前期的纽约

欲知片名,加入Q群:70字标签检索群(643753465)。

我给几万部电影做了标签,长度70字左右,能让人在1分钟内了解作品的优点,支持任何关键词检索。

 短评

I hate money, but I love things!!!

3分钟前
  • oowwl
  • 力荐

以为会以泪洗面,但是没有,一直很开心,直到最后一集纽约公立图书馆的镜头才绷不住了。纽约不是情怀,而是现实的存在,所有的烙印都无法抹去。Fran在体育那集有一句非常深刻的话,大意是,你应当直面的挑战,是那些你不得不做的事(工作、生活、活着),而不是你逃离这些后编造出来的目标和挑战。

6分钟前
  • leafalone
  • 力荐

可能这是斯科塞斯自《纽约黑帮》以后一直想做的事:喋喋不休地希望向世人系统地介绍纽约这个大都会。二人皆是知识分子,但即便从公共空间聊到私人空间,从电影、音乐聊到建筑、历史,始终还是一种陌生、异质的城市勾勒。通过电影这一媒介我们有幸见证了斯派克•李、伍迪•艾伦、吉姆•贾木许,当然还有马丁•斯科塞斯眼中的纽约,关于这座城市的传奇也将会一直书写下去。

11分钟前
  • Aloysha
  • 力荐

马丁这是把伍迪艾伦的班也给接了啊(另外他终于遇到比自己语速快的人了);纽约这城市就像老太太一样愤世嫉俗、尖刻直接、永远在咒骂抱怨,但底色仍然满怀斗志且乐观

15分钟前
  • Qtn
  • 推荐

看完后更喜欢的竟然是马丁,谁不想要一个笑得这么大声这么捧场的朋友呢!

17分钟前
  • 王大根
  • 推荐

谁不喜欢王尔德发型的毒舌犹太姬呢🥺

20分钟前
  • 秃头仙人锂宝
  • 力荐

谁会不喜欢纽约,谁不曾缅怀黄金时代呢。犹太知识分子式毒舌太对胃口了,拳拳到肉,固执得可爱。感谢Netflix让马丁老爷子拍讲究的纪录片继续焕发青春(bushi

22分钟前
  • 吴慢慢
  • 力荐

不得不感叹 只有NYC才能产生出“女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这种物种。不知道她们是怎么做到把受过良好教育的下城精英范和波西米亚感杂糅起来 像是街角食物卖场里永远放在货架最高一排 永远不打折的蓝奶酪和鲱鱼罐头。味道冲 但极其昂贵。弗兰看起来就像桑塔格的姊妹 再加多一个安妮霍尔 是彻彻底底的纽约风味——我真是爱惨她们的长大衣里的马甲以及随意一句就能噎死人的witty remark了

26分钟前
  • 线团的花边
  • 力荐

对博学多才 每个话题抛过来都能金句频出 有意思的故事和际遇多得可以讲上几天几夜的没抵抗力 虽然这样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很可能心气高/脾气怪到难以相处 但周末晚上打开网飞又不是为了找朋友 作为听众 这三个半小时我过得和老马一样快乐

28分钟前
  • 水包酱
  • 力荐

从Fran开始卖弄她对手机的那点浅薄认知,就忍不住翻白眼。Come on!! 您都从来没发过短信,哪里来这么多仇恨呢?也是,马丁斯科塞斯都能交出像《爱尔兰人》那样老态龙钟的作品,完全可想见那一群人对当今时代有多么痛恨。这个时代或许没有那么好,但也绝没有那么糟。过分傲慢而又自我沉醉,全责怪科技吃人,其实是自己的好奇心早就死尽了。另外,别再吐槽时代广场了…多少人可能攒了一辈子的钱,才有一次机会来这看看。学学尊重人吧。

32分钟前
  • momo
  • 较差

老马负责导演、制片和提供罐头笑声,太可爱了,我宣布他的形象必须立刻代替所有圣诞老人和肯德基上校。勒博维茨的姿态太纽约犹太人了,就连她在句子之间张开嘴、舌头搅动的方式都让我想到另外几个纽约犹太人;还让我想到Jesse在和Ezra Klein那期播客里谈到的犹太幽默(不只是幽默,而是聪明——除了“wit”似乎没有更好的词),一种历史性的自贬和傲慢并存,这同时也是一种“纽约性”,对自己生活的城市永远保持着“民族志式的凝视”,观察、提炼、解释、讽刺、评判并引以为傲。她还让我看到了宽肩外套和宽松牛仔裤脚垂在西部靴外面的魅力,而且年轻时也太帅了,看得我腿软。

36分钟前
  • 烤芬
  • 推荐

有才又自负的人是应该这样活着的。斯派克·李疯狂卖体育明星安利的样子真的是我一个体育狗都要看不下去了

37分钟前
  • 阿瞢
  • 推荐

有这么个朋友不拍下来的确不行

42分钟前
  • XU
  • 力荐

snobbish in a good way......可以作为伍迪艾伦电影的替代

44分钟前
  • 隐隐
  • 力荐

That’s why I live in beijing, but I already left it.对于那些想要逃离北上广,或者已经离开了的人,她一句话给出了继续留在这个城市的理由,“我来自一个环境和治安更好的城市”,在纽约寻求的不是低房价和舒适安逸。

46分钟前
  • 壶月
  • 力荐

我只有一个问题想问马丁,有那么好笑吗?

47分钟前
  • Drizzt
  • 推荐

算作是《公众演讲》的续集,但又因更长的篇幅与片集化而在观感上比前作更加放松和从容。依然不认为勒波维茨的讲演时时刻刻都闪耀着幽默与智慧,斯科塞斯在纪录片中也存在数次由无动于衷至附和表演性大笑的突然转变。当然更重要的,是通过勒波维茨之口反观纽约这座伟大城市的历史文化记忆,两人对纽约的爱,通过对话引申出的电影、移民、出版、生活、建筑、出租车等等隶属于或私人或公众的调侃回想而显现。斯科塞斯继续在对话间穿插各种视频素材让语言描述变得具象却又是极个人的记忆速写,甚至还间接回顾了自己的迷影史与创作史,对《黑胶时代》首集曾展现过的The Mercer Arts Center倒塌事件的真实回忆,让斯科塞斯和他的作品成为了纽约的镜像存档,如同皇后区艺术博物馆中巨大的纽约微缩模型版图,他真的倾其一生热爱着这座城。

48分钟前
  • 文森特九六
  • 力荐

太有趣了,真的好喜欢像弗兰这样的愤怒的人啊,愤怒的来源不是排他不是怨恨,而是来自对生活的热爱、观察以及对自己和社会(包括他人)的关系的反思!!!太棒了!!幽默又风趣,关键是真实犀利的让你无法拒绝她的愤怒哈哈哈哈。最后三集很出色了,真的是像在看Stand-up Comedy(而不是talkshow哈哈哈哈),非常喜欢Fran这种古板到和过去融为一体又能自圆其说的人

52分钟前
  • Herring
  • 力荐

The fact that Martin Scorsese's only role in this series is laughing is fascinating

53分钟前
  • 蓬茅下
  • 推荐

好潇洒的对话,傲娇而不令人讨厌的妙语连珠,不同意这是self-obsessed我觉得这是self-sufficient

56分钟前
  • 头上长角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