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线无战事1930

战争片美国1930

主演:路易斯·沃海姆,刘·艾尔斯,约翰·雷,阿诺德·露西,本·亚历山大,斯科特·寇克,小欧文·戴维斯,沃尔特·罗杰斯,威廉·贝克韦尔,拉塞尔·格里森,理查德·亚历山大,哈罗德·古德温,斯利姆·萨默维尔,G·帕特·柯林斯,贝丽尔·默瑟

导演:刘易斯·迈尔斯通

播放地址

 剧照

西线无战事1930 剧照 NO.1西线无战事1930 剧照 NO.2西线无战事1930 剧照 NO.3西线无战事1930 剧照 NO.4西线无战事1930 剧照 NO.5西线无战事1930 剧照 NO.6西线无战事1930 剧照 NO.13西线无战事1930 剧照 NO.14西线无战事1930 剧照 NO.15西线无战事1930 剧照 NO.16西线无战事1930 剧照 NO.17西线无战事1930 剧照 NO.18西线无战事1930 剧照 NO.19西线无战事1930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31 17:23

详细剧情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政府以漂亮的口号呼吁年轻热情的学生志愿者投身战场保家卫国。一腔热血的德国青年保罗·鲍曼(卢·艾尔斯 Lew Ayres饰)怀着英雄理想投身到一战之中。然而当保罗和他的同学们经过训练后,被派往西线参战时,他们目睹到的却是残酷的饥饿、血腥和死亡。战争的荒谬无情让保罗从迷恋战争到心灰意冷,因伤返乡。可是愚昧的乡民根本不知前线的危急,保罗义愤填膺地向学生陈述战争的无情,西线无战事。他提前结束休假返回前线,在战壕中伸手捕捉一支蝴蝶时,不幸被流弹击中。  由好莱坞著名导演刘易斯·迈尔斯通执导的经典反战题材影片《西线无战事》,改编自德国作家雷马克的同名小说。这部堪称电影史上“最伟大的反战电影”之一的影片,一举荣获1930年第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和最佳编剧提名。导演用简明精练的镜头再现了惨绝人寰的战争实况,也以细腻流畅的手法写活了保罗爱国迷梦的幻灭。影片结尾处保罗捉蝴蝶被子弹击中的镜头,已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瞬间。

 长篇影评

 1 ) 西线无战事——这场战争究竟是为了什么?

一班本还在中学读书的天真单纯的高中学生,经那战争狂热分子老师的鼓动,参了军,被投到西部前线与法军作战。他们经历了在炮火下架设铁丝网;在炮火下与法军反复来回冲锋拼杀;亲见同学负伤战死甚至精神失常;在阴冷潮湿的战壕里受冻挨饿,从新兵变成了老兵。战事一拖,他们开始对这场战争究竟是怎么回事产生了疑问。休战时他们在战壕里,看到樱花已开,就回忆起家乡的美丽风光,忆想着和亲人团聚时的甜蜜,与老兵讨论,提出难道是德国的山脉和法国的平原有争斗?甚至提出国与国之间如有争斗,就让国王与大臣们去搏斗好了,哪方赢就算哪国赢。影片多次出现德法双方士兵在雷霆万钧般的炮火下来回反复冲锋的惊心动魄的场面,令人叹为观止,也不禁要问:“这场战争为了什么?” 影片着力塑造了一个叫“保罗”的学生。这是一个多好的青年啊。他的模样人品,可说人见人爱;他的处世为人,无论哪个年代哪个国家,都是称赞的。要是没有这场战争,他将给他的家庭和地方带来多少好处啊。就是他,当初也是听了老师的鼓动参了军,后来负伤回家休息去看望母校时,看到老师仍在狂热地鼓动学生上前线“为国捐躯”,他反感;他先是不愿意应这老师和学弟们的要求“谈谈战争”,后来只得说“战争就是互相拼杀,就是要想法不被打死”。最后,当德法双方在相隔百来公尺各自的战壕里僵持时,(一次大战后期,是有这么一段双方僵持的阶段,故称“西线无战事”,)他将身子伸出战壕,为要捕捉一只美丽的蝴蝶,(家中已有许多蝴蝶标本,)被法方狙击兵开枪打死。这时影片很体谅观者的的心情,画面上只露出保罗的一只手,不露出他中了枪弹后的尸体。而观者谁都会叹一声:“这场战争是为了什么?” 影片结尾,模模糊糊看到这帮中学生走在队列里,已被打死的几个一个个回头对着你微笑。这画面,看着令人心酸,也不禁要再长叹一声:“这场战争究竟是为了什么?”

 2 ) 《西线无战事(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西线无战士(IMDB250 TOP 212)

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http://qfmeng.blogbus.com/logs/157286947.html

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 (1930)

继续看IMDB250系列,按照排名该看这部了。没看之前我以为是一部默片,但是电影竟然出声了,我很诧异。有声电影究竟什么时候广泛流行的呢?

电影讲述了一群德国学生在战场上的遭遇。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学校里的学生们在老师的怂恿下参军打仗。经过艰苦的训练,来到了战场。战场上与他们想象的完全不一样,他们在老兵的带领下,把报效祖国的想法抛诸脑后,保住自己的性命则成了首要任务。一起参军的同学们随着战争进行,不是死去,就是变成残疾,或者是成为了精神病,男主角身边的战友越来越少。在一次战斗中,他与自己亲手杀掉的男人被困在炮弹坑好几天,也要变得近似崩溃。在休整期,男主角与法国姑娘一夜风流后,离开时被炸弹炸伤。身体康复的他回到家里,可又受不了家乡众人的谎言,只好回到战场。在战场上,他的战友们都死去了,他也因为抓蝴蝶而被敌军射死。

这是一部典型的反战电影,影片从头到尾都充满着反战的气息。影片的故事是片断式的,通过众多的小故事串联成一部电影,通过每一个小故事都可以看到战争的残酷、士兵们的艰苦生活,以及战争的荒谬性。缺少补给自行寻找食物的士兵们,他们对战争原因的讨论,医院里频繁流动的病人,男主角杀人之后的痛苦,好皮靴主人的更迭等等这些场景,都可以看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荒谬与残酷。此外,从电影开始时学校老师的怂恿,家乡里人们的纸上谈兵,更可以看出国家各个阶层对于这场战争荒唐的理解。总之,参与这场战斗的士兵就如同灰尘一般那么的微不足道,谁也不会在乎他们的生死,更没有人会关心他们的想法。对于整个国家及那些纸上谈兵的人来说,即使战场上士兵们都死光了,还会有年轻的孩子补充上来,继续成为战场上的炮灰。

电影情节都是真实反映现实的,比如对集训军官的戏弄、医院里的冷漠以及士兵们对战争的反映——逃跑、思乡、恐惧等等,这些方方面面在任何一场战争中都会出现的。尤其是士兵们与占领地女人们之间的露水姻缘,更是每一场战争中必有的浪漫故事。女人需要食物、需要保卫者,她们只能用自己的身体换取这些,所以也就造成了每当一次战争结束后,就会出现数量众多的混血儿,或者是没有父亲的孩子。本片士兵们所经历的,就是这个过程的一部分,很有可能男主角就已经播下了自己的种子。谁知道呢?

本片最真实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残酷的,是电影中段那长达几十分钟的画面。炮击结束后,士兵们像蚂蚁一般冲上前线,用自己的身体淹没敌人的火力,当第一道防线被突破时,来到第二道防线反攻。反攻成功之后,再回到第一道防线防守。虽然敌我双方都死伤无数,可是战役没有任何实际进展!整个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这样,在每天的拉锯战中消耗着生命。看到电影中的这个场景,彻底震撼了我,这样的战斗哪里是打仗,分明是自杀!而且是群体自杀!第一次世界大战西线的“凡尔登绞肉机”果然名不虚传,士兵们都是这样被“绞死”的。

本片刚开始看的时候,以为是一部小制作,大部分都会采用室内景,毕竟年代太早,技术有限嘛。看完电影后,就知道我错了,本片是一部豪华巨制。电影中的战争场面规模宏大,场景真实,是一部投资巨大的豪华战争巨片。就拿我刚才说的那个场景为例,出场的士兵能有上千人,炮击的场景非常逼真,那由远及近、层层推进的爆炸画面,非常震撼。士兵们枪击、搏杀、厮打,这些画面也都是大规模的全景,给人一种残酷的真实。除了这场战斗之外,电影中还有其他人数超多的画面,行军中、医院里、集训时等等,片尾时竟然还出现了飞机的镜头,空袭的画面。现在这个年代来看整部电影,依然感觉震撼,何况是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呢?很难想像在1930年,飞机还没有普及,更没有电脑特效的时代制作者们是如何拍出这些令人叹为观止的画面的?总之,电影处处给我惊喜,让我感叹本片制作者们惊人的能力。

电影编导们对于战争场面的表现方式,也是值得称赞的。快速移动的战壕画面,对于士兵腿部的特写,模糊士兵们的面孔,全体冲锋时敌我双方的画面剪切对比,以及片尾时每一个青年的回眸等等,这些让人印象深刻的场景与表现方式都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中。战争片我已经看过很多,但是本片却是我看得年代最早的一部。本片所采用的表现方式对于现代电影来说已经不稀奇了,但是在1930年,编导们能运用这些方法来拍摄战争电影,确实前卫。本片必然是很多拍摄战争片导演的教材,后来的导演们也肯定借鉴了不少本片的拍摄方式。一句话,本片大概是战争片的鼻祖吧。

战争片的演员人数一向很多,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只有两位。其一是男主角Lew Ayres,英俊帅气,将角色的心理变化演绎的很到位。关于他的资料太少了,只知道他依靠本片成名了。其二是那个老兵扮演者Louis Wolheim,他的角色给人一种乐观向上的性格。他的中文资料根本就没有,他死得也早,1931年就去世了。

总的来说,本片一部好电影,一部好的战争片。可是因为沉重的主题,看得过程并不愉悦。

序列:0514

TLF.IMDB.Top231.西线无战事.All.Quiet.On.The.Western.Front.1930.D9.MiniSD-TLF

2011-08-22

 3 ) 永恒的经典

这应该是第一部反战电影,也是我看过的所有战争影片中最经典的。从小我们看的战争片似乎更像一种玩笑——地道战里鬼子被锅里的开水烫的哇哇叫,地雷战里一本正经的日本军官在土里挖到的是一坨屎。那时候我心目中的战争简直比游戏还精彩。
后来才发觉那是宣传,那是“艺术夸张”。
这,才是事实。

 4 ) 光荣之路,直通坟墓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政府凭冠冕堂皇的说辞,将大批青年学生煽动入伍。然而当十九岁青年保罗·鲍曼与他的同班同学们真的走上了西线战场,随着第一发榴弹的炸开,惨烈的战争抽离了士兵们的“人”之属性,使他们沦为只知厮杀的野兽。更可怕的是,当保罗于休假期间向平民们诉说战争的残酷时,被爱国狂潮彻底冲昏头脑的民众们却毫不领情。心灰意冷的保罗提前结束休假返回战况愈加惨烈的前线,目睹了战友的接连阵亡,自己亦在于战壕中像童年那样伸手捕捉一支蝴蝶时,不幸被流弹击中。此时距离停战只有一周时间,德国报纸的标题为“西线无战事”。

 

(一)有声片的初试啼音

1898年出生的埃里希·玛丽亚·雷马克十八岁入伍,在一战战场上负伤五次,最后一次险些丧命。1929年,他一边从事赛车手、体育记者等多种工作,一边以亲身经历写就了人称“古今欧洲书籍最大成就”的《西线无战事》。“西线战场”位于法国东北部及比利时,1914至1918四年间,德军与英法在此激烈对峙 ,坦克、毒气、飞机等等“新兴科技”由此进入人类的武器库,这场“每前进一小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的战斗,最后以协约国近八百万伤亡、同盟国五百六十万伤亡的惨重代价告终;而所谓“无战事”,则意指血肉弹片横飞的战场上,死神与战神统领一切,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再无“新鲜事”——颇有几分荒诞意味。

 

小说主人公保罗-鲍曼本是一名充满理想的文学青年,不料在与太多诸如“冲击波将士兵的制服全部炸掉”、“军服上的肉块原本都是人的四肢”的景象擦肩而过后,渐渐分不清炮火与焰火,熄灭了对万事万物的热情——彼时用了十年都无法摆脱一战创痛的读者,惊叹于雷马克云淡风轻的笔触内雷霆万钧的力量,感慨于连天炮火中无数年轻的生命无比迅猛的消逝,有感于见惯生离死别后冰冷麻木的伤悲,很快将之尊上神坛。首版发行仅仅三个月后,《西线无战事》已经售出了六十五万本,且于一年内被翻译为20种语言,不单至今都是世界范围内最为畅销的德语文学,更带动了大批同类作品的诞生。

 

自然,唯有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史诗电影才配得上《西线无战事》的显赫声名。1930年,电影版《西线无战事》在传奇制作人小卡尔-拉姆勒的推动下(他的代表作还包括1932年版《木乃伊》等划影史级技术大片)正式上映——拉姆勒本想让雷马克来扮演男主角,可惜被作家不假思索地拒绝了。影片花掉了环球公司整整125万美元,位于加州的拍摄场地浩荡绵延数百亩地,不仅收获了票房与口碑的双赢,更在当年的奥斯卡上捧走了最具分量的最佳影片与最佳导演。作为史上第一部主流反战有声片,剧组特地为尚未安装声音系统的影院配置了平行音轨,不过令导演刘易斯-迈尔斯通哭笑不得的是,由于担心音乐喧宾夺主所以他特地没有配乐,但是许多影院都在放映时主动配出了自己的OST。

 

(二)梦想渺小,生命卑微

如今,1930年版《西线无战事》是少数几部仍被当代观众观赏的早期有声片之一。小说原作采用倒叙形式,残忍并诗意(“克默里希的指甲缝里都是战壕里的脏东西,即使在他死后也会继续生长”),震撼心灵;电影则以较为通俗的顺序叙述,注重打造身临其境般的真实感,艺术性虽稍有欠缺,却能感染更大范围的观众。编导经由丰富的细节,将巨大却苍白的伤亡数字,还原为学生、工人、农民等形形色色却又殊途同归的个体人生,真实而细腻地诠释了电影开场白(也是小说扉页上的著名题句)中的精神——“这个故事既不是一种谴责,也不是一份表白。它只是试图叙述那样一代人,他们尽管躲过了炮弹,但还是被战争毁掉了。”

 

《西线无战事》中的士兵不仅从不高喊口号,且若按我们所习惯的标准来衡量,他们简直称得上是精神脆弱、贪生怕死——所以有人吓尿了裤子,有人当了逃兵,有人甚至进了疯人院。但这才是真实的:若我们自己也深入到那连天炮火之中,很难战斗得比他们更英勇。学生们作为物理学家或作家的远大前程,在穿上军装的刹那尽数被湮灭了——歌德、黑格尔,再熠熠生辉的名字,再端庄宏伟的学识,在人类的求生本能前几乎全部不值一提。全连食量最大的恰登用脸盆盛饭,一听到冲锋口令就大吃大喝,“告诫”新兵“吃东西时千万别犹豫”;为了填饱肚子,士兵们将香烟、纸钞和白兰地如数交出,“胃中装下了3/4的词汇量”;而卡特钦斯基的丰富经验,亦体现于他能凭第六感找到食物,在除了墙壁一切皆被劫掠一空之地,悄无声息地扛着猪出现。

 

恐怖渗透于战地的方方面面:营房里爬满老鼠,伤兵一块块地咳出烧伤的肺,受伤的马被自己的肠子缠住,因冲击波倒下的树将冲锋中的士兵砸死,由于某位受伤不轻不重、翻不了身、却无法被确定方位的士兵的哀号太可怕,连长特批找到他的人可以放三天假……剧组动用了当时最精尖的手段来展现真实的战场——某个片段中移动摄影机依次掠过战壕中诸人的头顶,显然是俯瞰摄影在影史上最早的应用;一些极为惨烈的镜头,如被机关枪打掉的双手在铁丝网上悬荡,甚至被剪进了几部三四十年代战争纪录片,当作战场实况播放于众。

 

更可怕的是,战场将一切“温情”都撕裂了。诚如小说原作所述,“战壕中最令人有安全感的声音,便是战友的声音”,在这场“每一具被炸得粉碎的尸体都救了我们每个人的命”的浩劫里,士兵和士兵之间因恐惧相互联系,就此铸成了世上最牢固的友谊;可当一名士兵冒着生命危险背回战友的尸体时,却受到了连长卡特钦斯基的批评:“它只是一具尸体,无论是谁的都不重要了。”士兵克默里希在奄奄一息时因“右腿痛得撕心裂肺”呻吟不停,并未察觉它早已被截肢了;一旁的战友却直勾勾地盯着他那双漆黑油亮的优质大统靴,可这无可厚非:“如果这双靴子不给我,就会被卫生兵夺走。”后来,这双靴子接连不断地从一个士兵传给另一个士兵,每当有人阵亡,便更换新的主人。

 

首映过后,《纽约时报》等媒体均发表评论称“观众场景太过逼真而屏住了呼吸”;谢尔盖-爱森斯坦更评价说:“惊心动魄,并具有印象派风格。同时,这部影片极高的艺术成就和丰富的内涵又使它成为了一部‘优秀的博士论文’。”置身事外时,我们当然能轻松地评论说军人的天职理应是服从命令、为国捐躯,也可手握游戏手柄声称战争不过是更大规模的游戏,甚至大可在网络论坛中高呼“早打、大打、扬我国威、筑起一道人墙”——但所谓“战斗英雄”,在本质上只是十八九岁的孩子,特别是在战争后期未经充分训练便被匆匆送上前线的新兵们,唯一会做的只是白白送死罢了。只有没打过仗的人才会将上战场视作儿戏;要知道士兵们男童时代的短裤,还挂在家乡卧室的衣橱里。

 

(三)敌人

《西线无战事》并没有将“敌人”刻画为“另一种人”,甚至不妨说,法军亦是某种意义上的“战友”,“我方”与“敌方”实乃完完全全的同类,都是被政客送上战场的普通人——“一道命令使他们成为我们的敌人,另一道命令也可以使他们成为我们的朋友。” 经由士兵之口,影片全面质疑了政客口中的“光荣牺牲”、“效忠祖国”:“德国的河流不会主动前去攻打法国的山川……德、法、俄三国人民被迫相互仇视,而世上最聪明的头脑在制造舆论,好让这一切延续得更长……每个较伟大的皇帝都需要一场战争。”

 

全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段落,当属保罗与某个垂死的法国士兵在被困于炮弹坑期间所发生的“争斗”,这段情节尽管并不大合乎常理,却充分表达了编导的理想。起初由于担心法国兵的呻吟声会暴露位置,保罗用力捂住了他的嘴,随后又因恐惧而试图洗掉手上所沾染的血,乃至因愧疚而喂他喝水。次日清晨,法国士兵的痛苦叫喊仍在持续,令保罗的精神几近崩溃:“你为何要花这么长时间去死呢?!”但他随即意识到了自己与他在本质上的相通,改口安慰道:“你不会死,你能回家,你能赶在我之前回家!”——可他还是因为伤势过重去世了,那个刹那他嘴角上挂着淡然的微笑,眼神中却透着深深的不甘心。从法国兵的口袋里,保罗翻出了他与妻儿的合照;保罗于是做了个几近不可能的承诺:“我会照顾你的孩子,写信给你的父母。希望你原谅我。”

 

然而,影片中的诸多人物,绝非人人都对战争怀有清醒的认知——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都是各个意义上的受害者。如深深为士兵们所唾弃的希默史托斯,原本是个性温和的邮递员,不料参军后却摇身一变成了有虐待狂倾向的军官。他义正辞严地要求士兵们“忘记一切你所知道的及你想成为的,忘记你的曾经与你的未来”,声称“要么将你们打造成真正的士兵、要么杀了你们”,实情却是他的那些命令——扑进泥地、爬到桌下——不过是为了给自己取乐罢了,其所作所为之病态,甚至收获了保罗颇具前瞻性的评价“世上不幸皆是由矮小的人造成的”。

 

极具讽刺意义的是,希默史托斯其实是个胆小鬼,作战能力远在他“训练”出的新兵之下,擦伤后的反应有若重伤濒死,最后亦没能立下任何“战功”便化作炮灰。这类小人的存在,于某种意义上揭示了军队的痼疾:等级森严、气氛压抑,并有一套允许一个人肆无忌惮地折磨另一个人的制度,偏偏在讲求求生本能与战斗技巧的前线,这一切都行不通。由于能力不突出,希默史托斯平素很难获得他人的尊敬,就此滋生了严重的自卑心理,以致一旦手握实权,便会想尽一切办法来体验权力的“美妙”;换言之,他很愿意被奴役,在自由社会中他的能力并不足以令他有安全感,唯有在高压专制、讲求军阶的世界里才能谋得一席之地——于是军队之中,这种会使人性情大变的“路西法效应”几乎每天都在重复上演。

 

扩展开讲,战争是全民动员,越是没有发言权、不具备鲜明态度与强烈自我的普通人,就越容易被宣传机器钻入内心。影片开场便是国家主义者坎托霍克教授的口若悬河:“难道你们的父亲会如此忘恩负义,以至认为自己的儿子比祖国更重要吗?难道你们的母亲会如此脆弱敏感,以至无法承受将儿子送去保卫这片生养他的土地吗?且再退一步,难道多一点点经历,对男孩来说会是一件坏事吗?既然年轻的姑娘们钟情于那身军装,又何必不对此感到自豪呢?”如此一番将战争粉饰为游戏、将侵略鼓吹成光荣的华丽辞藻,自然使得十九岁的学生们热血沸腾。悲哀的是,当保罗休假返乡,首先等待他的却是父亲及父亲那些好战的朋友们的欢呼:“有没有给法国人点颜色瞧瞧?我们必须坚持下去。你们在前线至少吃得不错,这里可什么都没有啦。当然要把最好的留给士兵!你冒了生命危险,你也收获了最高的荣耀!”随后这些上了年纪的绅士们展开地图,针对战争局势侃侃而谈。

 

学校中的战争氛围更加狂热,对战争天真、荒诞、浪漫且错误的幻想充斥了学生们稚嫩的心灵。当坎托霍克教授要求保罗这位“英雄”讲一讲战场经历以“鼓舞士气”时,愤怒保罗却发表了一番这样的演讲:“我听到你仍在重复那套陈词滥调,试图制造更多的年轻英雄,咬定为国捐躯是件幸福而甜蜜的事……我们过去也以为你知道战场是什么样子的,可是真正让我们懂得战争的是第一声炮响。最好永远也不要为国捐躯。各国都有数以千百万计的人为国捐躯了,可这有什么好处呢?”整间教室的学生都被保罗这番言论深深震惊了,这种感觉他再熟悉不过。保罗继续说:“他告诉你们,‘上战场,牺牲!’可是,说一句‘上战场牺牲’要远远比真的上战场牺牲来得简单!”等待他的是学生们愤怒的吼声:“懦夫!懦夫!”

 

保罗的真诚没能打动任何人,准新兵们仍对“打仗”欢呼雀跃,他们的认知唯有真相才能改变——那时他们将度日如年、度夜如世纪,尸体铺成大地,与死神共眠。彻底绝望的保罗提前四天回到前线,告别了他忧心忡忡、身体虚弱的老母亲,告别了他自孩提时代开始搜集的心爱蝴蝶标本——事至此时,战壕,成了他真正的归属。世间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此:风和日丽的家乡,本该是与战场截然不同的另一重天!战争的荒谬彻底释放出了人性的荒谬,将整整一代人带离了正常轨道;前人不理解他们的狂热,后人不宽恕他们的罪孽,他们自己亦不知道何处去埋怨。倘若你我也处于那般的情境,又怎知自己能不随时代的洪流一同毁灭?

 

(五)血色历史一再轮回

纳粹上台后,《西线无战事》被当局公开焚毁,电影也遭到封杀,德国民众亦再度陷入集体性战争狂热。雷马克流亡随即瑞士,而后移民美国,之后几部作品如《里斯本之夜》等皆是以反思一战、二战为主题。二战东线战场亦涌现出了不少士兵回忆录,它们内省得更加细腻,诚实得更加残忍,所述更加触目惊心,令人唏嘘。《西线无战事》则成为了群众基础广泛的经典名著,于1979年再度被搬上大银幕;2014年底,第三次翻拍的新版将正式上映,且由正值当打之年的丹尼尔-拉德克里夫领衔——可当今的世界,即便在经历了两次大战及它们所引发的思想界震荡后,人与人间的屠戮依旧在据说是“文明”的社会间继续着。既然无视生命珍贵、热衷穷兵黩武的好战分子仍然飞扬跋扈,既然熊熊战火、滚滚硝烟仍然接连不断,既然民间仍然会为“早打”、“大打”这类字眼欢呼雀跃,《西线无战事》也便理应继续被人们阅读——它是为了忘却一切的纪念,也是为了纪念忘却的一切。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给柴斯卡的支付宝打些捐赠:Kayrourke@sina.com
感激不尽
转载时请不要去掉最后几行字的说明
原载《看电影》

 5 ) 资本主义·老兵反战,老打工人反内juan

老兵反战,老打工人反内juan。

一、残酷、愚昧、无意义的战争和牺牲

一战是经典的反战主题。

当然人们没有从中学到太多东西,很快之后二战更残酷,卷入更多人。

二、资本主义世界如战场,小资拼杀

无数小资奔赴战场,企图建功立业,博取资本。

小镇做题家奔赴北上广的“一线”奋斗的时候。就像奔赴战场的一战士兵一样,怀揣很多梦想(美国梦、赫鲁晓夫梦、财务自由梦)

怀揣很多幻想:(宏大叙事、征服、英雄、荣誉、战利品、功勋爵禄)。

殊不知,自己只是这个体系里的统计数据,棋盘中的旗子,炉膛里的柴火。自己的收入、负债、消费、三张报表,已经被算计的明明白白。

三、小资拼杀的热闹场景

杨度的《湖南少年歌》:“城中一下招兵令,乡间共道从军乐。万幕连屯数日齐,一村传唤千夫诺。农夫释耒只操戈,独子辞亲去流血。父死无尸儿更往,弟魂未返兄逾烈。但闻嫁女向母啼,不见当兵与妻诀。”

即使17岁的老毛,也唱着: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彼时的湖南是中国的普鲁士,诚如是。

但是拼杀若干年之后,才知道,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可怜永定河边骨,曾是小镇做题家。

四、资本主义世界的弃民:以不教民战,视为弃之。

如果征召民众,不教育基本的军事训练,就送上战场,没有自保之术,没有应对之道,那就是单单送他们去死。

同样的,在资本主义世界,除了富裕小资产阶级以外的小、微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没有自保之术(鱼与渔,维生的小资产和独立谋生的技能),那就是资本主义世界的弃民。

陈丹青:真正可怜的是上班族,我很同情现在的年轻人!_哔哩哔哩_bilibili

小资产阶级还有希望成为军官,脱离火线,无产阶级只是战场上的大头兵。

我在战场上,看到过太多这样的弃民,他们只能在战争中学会战争。

为什么高考失败好多人那么绝望,那些说高考不意味着一切的人,是还有别的小资本可以依赖,不太懂那种绝望的心态。对于底层百姓,高考失败就意味着彻底进入流水线蓝领内卷,如同二战德国士兵被发配到东线战场。弃民中的弃民。

五、资本主义世界的奴隶

没有微小的资本,只能通过劳动来继日,那饥饿的恐惧,深深的无力感,就会让人沦为奴隶。

小资产阶级呼唤自由,梦幻财务自由,正是深深的感受到自己是资本的奴隶。

可是,就像19世纪的农民,无法仅靠自己的努力,获得自由。农民梦想着,给我一块地吧,我就能创造一片天。

20、21世纪的小资产阶级,也无法仅靠自己的努力,获得自由。小资产阶级梦想着,给我一块小资产吧,我就能创造一片天。

六、见过了太多的青年士兵

这些弃民。

有些人学会了欺骗,有些人学会了残酷。

见过了太多的伤兵,有些人伤了四肢,有些人伤了五脏,有些人伤了心。

而且,这里没有伤兵医院。

只是暗淡的离开了一线,离开了二线。

提桶离开

所以有声音喊道,保留好五线、六线,那是伤兵的蓄水池。呵呵。

七、正面、有意义

战争分为正义的、有意义的战争,和非正义的,无意义的战争。

劳动,也分为正面的、有意义的劳动,和负面的、无意义的劳作。

反内juan,就是反对那些负面的、无意义的劳作、苦役。

经济的进步,靠全要素生产率、资本投入、劳动投入。新自由主义体系的资本主义,这些东西,都在错误的方向上。

八、资本主义生存指南

1.越狱

如果看清楚生活在残酷的温水煮青蛙监狱,还是应该越狱。资本主义的监狱是戈壁监狱,不靠围墙,但是你越狱后面临饿死的危险。

娜拉走后怎么办的问题。自己有一定的计划和应变。

2.索马里手艺人

人类是适应的动物,即使在索马里,也要活下去。

做一个索马里手艺人,活下去。

也是姜文所说的站着把钱挣了的问题。

3.丧尸世界生存

这个世界很多人都中了资本主义的毒,成为小资本的行尸走肉。

自己学会丧尸世界生存,韬光养晦,不要辩论,不要缠斗。

4.等待黎明。

什么是黎明?

上层建筑·国际主义·穿越索马里世界

//www.douban.com/note/809573581/

 6 ) 可不可以原谅?那被煽动的无理智的青春~~

这是被煽动的青春,感觉所有人都失去了理智,战争开始,想到可以去前线,成为值得别人骄傲赞许的军人时,那四处乱洒的书本,是不是让我们想起了文革?
     那些英俊的少年,走上前线的时候,还是微笑着,觉得自己在为国做贡献,享受着自己的伟大,对于他们来说,这更像一场游戏,一个刺激的冒险。看到他们新奇的在营地里等待着新的生活,我们怎么能把他们跟印象中的无恶不作联系在一起呢?
     看着这些少年要面对昨天还是邮差,今日已成为上尉的同乡的领导,这些孩子的无措更像是在军训的高中生,
     只是邮差,倒是一夜之间,身份大转,借着东风扶摇直上,看着他得意的笑,颇想骂他小人得志,但也许这就是那个大环境吧。
     所谓的洗脑就是忘掉过去的一切,重新开始接受这个新的身份,适应自己是个士兵
第一天的训练,那些初始的兴奋褪去,只剩下枯燥和不解,看着他们的恶作剧的报仇举动,会突然地一笑,会觉得他们其实真的只是任性的孩子而已。
     只有真的到了前线,才会发现战争的真实面目,只是硝烟和炸弹而已,谈不上什么正义不正义的,那时候的第一件事情,是保证我方的胜利,看到自己身边熟悉的人真的倒在地上不会醒来,才发现原来这不是一个PRG(角色扮演)游戏,而是真实的残酷的血腥的战场。年轻的士兵接受了战争的洗礼,原来信号弹燃烧的瞬间可以如烟火般绚烂。原来当炸药燃烧在你身上的那一瞬间,你就什么都不是,只是一具尸体,再也不具备任何意义。年轻的脸上出现的恐慌是真实的。第一次看到有人死去,所有的举动都是无措的,但接下来,一场场的转战,一次次的死亡见证,眼中所见已是麻木和茫然,已经无法去思考战争的意义和当时参军的目的,活下去胜利才是唯一的追求。在命悬一刻的时候,所有的战争的崇高或者卑劣的意义真的都是无关紧要的。
影片中,在休息闲谈的时光里,谈到自己为什么来打仗,大家都有点迷茫。就连为什么要射杀敌人,也不是很明白。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其实他们仅仅是陌生人,无仇无怨的陌生人内。那些所谓的仇怨,都不是如此的分明,可是他们却必须杀死彼此,保证自己的生存,而无力去思考,对方褪下军装,也只是一个普通人,有自己的家庭和想要守护的平静。
     可是,这就是战争,无措的战争,让人冲动,失去自我的战争。在战场上,曾经有过的那些梦想已经遥不可及,再也无力去追寻。那散落的青春年华,在黑暗的背景中淡化成一丝血色,渐渐消弭不见。
在这场战争里,有的失去了生命,有的失去了同伴,有的则失去了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只能把这一切当作是青春的洗礼,当作自己走过那个冲动热血无理智时代的印迹
在战争中,人性开始扭曲,
     在战争中,亲人开始变成遥远的回忆,
 你是不是可以原谅自己,在所有人都后退时也紧跟着的后退
你是不是也可以接受自己,没有理智而进行的冲动行为?
那些稚气的脸,本来不该承受这样的沉重和生离死别,
无法接受每一次烽烟之后,身边又有多少熟悉的身影将会离去不见。
    电影的最后,保罗伸手去接近那只蝴蝶却被击中,这一幕,也许可以诠释战争的真相吧,披着美丽的外衣,却始终都是流血的残酷。就算想接近温暖,也只是枉然。
    于是我们会想,这一切,到底可不可以原谅?
    虽然我知道如果我处在那个时代,我肯定也是个被煽动的人,没有理智,但是我还是无法原谅~~==||

 短评

似曾相识的被欺骗的感觉,所谓国家、荣誉、战争有多少是可信的呢?

7分钟前
  • x
  • 力荐

影片结尾处保罗捉蝴蝶被子弹击中的镜头,已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瞬间

11分钟前
  • (๑⁼̴̀д⁼̴́๑)
  • 推荐

9.9分,完美。被大人的康慨激昂忽悠去参军,体验了军营等级森严和战场的血腥残酷,受伤送进手术室却被人顺走手表,截肢了战友只关心你能不能把军靴让给他,快去世时仍然等不到医生来救你。回到家发现人们仍然对战争的残酷一无所知,该高谈阔论的还是高谈阔论,鼓动学生的仍然在鼓动学生。失望的你回到前线,在战沟里伸出手来抚摸蝴蝶却被一枪狙杀。虽然在一战后拍了这部反战电影,但二战仍然还是发生了。人类从来不知道吸取教训。

12分钟前
  • 初音喜气洋洋
  • 力荐

可以说迈尔斯通养活了旧坞反战片,每个桥段单拿出来补点爱情戏都能凑成一部够及格线的90分钟长片……最后的一次次回眸想到了《他们已不再变老》,很多道理总有人在讲述,也总有人拒绝接受。战争片看得不多,但感觉本片是同时期影片里战争场景做的最好的

13分钟前
  • 黑特-007
  • 力荐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纷争,这世界从无一时一地可称净土。

15分钟前
  • 芦哲峰
  • 还行

以后谁想要挑起世界大战,我们应该把一大块地圈起来,选个黄道吉日,把所有的国王、皇帝和他们的内阁及将军们找来,让他们每个人只穿着内裤,站在圈里,手持棍棒,打个你死我活,看谁获胜了,哪个国家就赢了……

16分钟前
  • 会飞的猫
  • 力荐

影片开头场面调度、深焦长镜头、人物及摄影运动方向及线条感、声音强弱变化,非常精妙,战场上画内多层次空间令人想起塔可夫斯基《伊万的童年》。两机拍摄,其一为国际发行无声版本。三十年代在德国被禁,纳粹在电影院放老鼠干扰放映。曾在澳大利亚、意大利、奥地利、法国被禁。冤魂回首处,一片十字架

17分钟前
  • 黄小邪
  • 推荐

9.第一部有声军事长片,坚决的反战。无配乐、单声道混音的严肃态度,45min的战壕攻守战中高机位俯拍(50英尺吊臂),移动倒退的视觉效果颇有《光荣之路》中斯坦尼康长镜头的前身。最震撼人心的影片结尾之一:保尔临死时一只手抽动、垂落的特写,寓意隽永,堪称伟大。丨对比两部西线战事,关于战争对人物影响戏份的表现,1918在末尾以旁观视点,纵览了一些心理类型化表情以及医院的哀嚎群像。本片则设计了由主人公视点及旁观视点看到主人公的心路历程,一段渐入人心的伤怀基调,顺带着还讽刺了一下后方的有闲阶级。750

22分钟前
  • 杨小槑
  • 力荐

8.5 考虑到本片的时代因素 这部作品理应配得上最伟大的反战电影 作品改编于雷马克的同名小说 除了令人唾弃的战争行为和荒唐的爱国主义教育外 更让我记住的是Paul和卡钦斯基的袍泽之情 讽刺的是 它拜战争所赐 又被它无情地夺走 此外Paul归乡在酒吧被后方的民科将军包围的那一幕让我想起那本被遗忘的士兵的二战回忆录 没有经历过战争洗礼的人才会把战争当儿戏一般高谈阔论他们的对于战争的见解 而对于真正经历过战争的人而言 他们的一切都被改变 就如原作所言--时代在燃烧 可我的灵魂已经熄灭了。希望出一部德语版 毕竟看美国人演德军还是有一些违和感

27分钟前
  • 東郷柏
  • 力荐

如影片开头所写,这不是一部把炮火集中到反战主题上的电影,而是在描绘狂热大背景下的小人物,不管是战场上的士兵还是后方的市民,但当一部电影如《西线无战事》这样简练而逼真地描绘出战争的可怕,它是否被标记为“反战”早就已经不再重要,它已经让人意识到战争的令人厌恶。

31分钟前
  • 韩伯愚
  • 力荐

结尾安排保罗捉蝴蝶被狙杀可能有几重含义:一、呼应保罗重回学校时说的话,经历过这一切的人即使肉身不死也已从精神上被毁掉了;二、老兵和保护者Kat的死摧毁了保罗仅剩的生机,保罗回前线后对Kat说“你是我的全部了”;三、堑壕外的蝴蝶象征着美、希望和生命,而这些跟保罗这样幻灭的死魂灵已无缘分。

35分钟前
  • Favillae
  • 推荐

老百姓知道个屁的战争,对于士兵而言,打仗的每一天都是生不如死的,德国士兵杀了法国士兵又怎样,千万人欢天喜地从教室送出去的是一个个完整的人,到最后在前线都沦为了徒有躯壳的行尸。没有任何反战电影能超越这部电影了。

38分钟前
  • 雲外憧憬
  • 力荐

惊人的战争视觉效果,马克西姆横扫等瞬间竟然不输给大兵抢滩!此外更是借助传统画幅优势构建了宽屏难以企及的冷峻诗意。…“尽管站在同情德国年轻士兵的立场上,本片却颇受美国观众的欢迎。可因反战信息而遭德国禁映一直到1960年。也被一些美国军界首脑视为只是在‘反军宣传’,并遭到美国军方的杯葛。”

40分钟前
  • 赱馬觀♣
  • 推荐

伟大的反战片

43分钟前
  • [己注销]
  • 力荐

煽动学生的老师、拿着鸡毛当令箭的邮差、酒馆里高谈战略的闲人,被炸死的老卡特、战场上捉蝴蝶那只手、叠印在坟地上的魂归故里的学生们。1930年就拍出了如此完整深刻有力的控诉实在让人叹为观止。但更可悲的是即使有了这样的电影和它的原著,人们仍不能吸取教训,那些更年轻的年轻人还是走上了战场。

44分钟前
  • xīn
  • 力荐

【A+】拥有一切优秀的战争与反战电影所应有的要素,虽然仍有许多局限于时代的问题(过于直白的舞台剧表演方法和浮夸的中弹倒地表演模式),但其反战理念与影像技法的使用又是无比超前的,或者说从未落后于时代。对于这样一部电影再用「新电影」或「老电影」去区分已无意义,它只应属于「好电影」的范畴。

46分钟前
  • 思路乐
  • 力荐

战争的残酷在于即使你认清了其真相,却依然无法阻挡以及随后带来的心理上巨大的无可奈何的失落。所有正义与非正义在这部电影中被刻意抹去,电影只是展现战争的残酷和对人性的扼杀。而结尾,追逐蝴蝶的美好在狙击枪响起的那一刻戛然而止,诗意之外却也有着四两拨千斤的重量。

47分钟前
  • 方枪枪
  • 推荐

战场上的死亡没有英雄的赞歌与光芒,只有阴冷,沉重与散发着阵阵恶臭的血浆与尸体。而谁又能取得教训,和平就如同片尾的蝴蝶一样,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本人看过最棒的战争片没有之一。

52分钟前
  • 西木
  • 力荐

本故事并无意指控,或见证战争的残酷,也更加不是一个英雄式的冒险历程,因为对那些必须和死亡近身肉搏的人而言,那并不是一个有趣的经历。本片的宗旨在于忠实地描述那些生活在大时代的人们,有些人或许逃过了武器的摧残、保全了健康的四肢,但他们的人生、心灵及世界却无法幸免于难。

57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真正的可贵之处是,在那样一个年代出现了这样一部电影。

58分钟前
  • 柯里昂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