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在世时

剧情片日本1942

主演:笠智众  水户光子  佐野周二  坂本武  大塚正义  日守新一  津田晴彦  佐分利信  

导演:小津安二郎

 剧照

父亲在世时 剧照 NO.1父亲在世时 剧照 NO.2父亲在世时 剧照 NO.3父亲在世时 剧照 NO.4父亲在世时 剧照 NO.5父亲在世时 剧照 NO.6父亲在世时 剧照 NO.13父亲在世时 剧照 NO.14父亲在世时 剧照 NO.15父亲在世时 剧照 NO.16父亲在世时 剧照 NO.17父亲在世时 剧照 NO.18父亲在世时 剧照 NO.19父亲在世时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3 12:49

详细剧情

  家住金泽的教师堀川周平(笠智众 饰)是一个人生坎坷的男人,他的妻子早年去世,多年来周平独自含辛茹苦将儿子良平养大。在某次郊游中,一名学生不幸溺毙,周平作为负责人引咎辞职。失去工作后他带着儿子回到故乡信州,并在村里谋得一份差使勉强度日。良平学习还算用功,他进入中学后寄宿学校,而为了能供儿子完成接下来的学业,周平只身前往东京工作。此去经年,黄天不负有心人的良平(佐野周二 饰)考入仙台帝大,进而在秋田的一所学校取得教师的岗位。他日昔盼望和父亲重聚,怎奈周平全力支持儿子的事业,不忍拖周平的后腿。在动荡的岁月迁徙,父子分出两地遥遥相望……  本片剧本是小津安二郎于1937年出征前夕完成的。

 长篇影评

 1 ) 尊重为先的父子情

看了几部小津安二郎的电影,目前把最高分给了《父亲在世时》。当然,小津的故事都来自活生生简单的生活现实,《父亲在世时》也不例外。不过,即便看似这样一对波澜不惊的父子,其实也需要很多的机缘巧合才能谱写出那样深沉的情感。一边是一个有责任、有担当以及自律的父亲,一边是一个懂事、内敛、自立的儿子,两者的共存,故事才张弛有度地进行到最后,否则一切必然突兀。

最后儿子良平在火车上说,我从小就希望和父亲一起生活,但是到了最后也没有能够实现。不过好在我们两个一起度过了愉快的一周,有这一周也足够了。也许就是因为长别离,让短相聚变得如此珍贵,也在记忆中能够格外清晰。我们很多和父母朝夕相处的人,反而不会生出这般留恋。

电影在两个地方让我比较有感触。

第一个地方是笠智众饰演的老师在失去一位学生后坚定地辞去自己的教师职位。当另外一位老师劝他,大家都能理解他已经尽到了自己做老师的职责,无需要到辞职这个地步的时候,他坚定地说了一些话,内容大致是:那个在郊游时意外去世的孩子出门的时候还是欢欣雀跃的,路上还给父母买了手信,对于孩子的父母来说,三天后回来的居然是一具冰凉的尸体,那种悲伤感受是难以想象的,也必然责怨老师没有履行自己的职责义务。作为自己,其实如果当初对学生进行更严厉的警告,可能这样的事情也不会发生,所以无论如何都是非常自责的,也难以再面对自己的学生。
这种发自内心的担当让我颇为折服。

第二个地方是大学毕业的良平开始了教师的工作,他和父亲聚会的时候,临别了,他非常羞赧地提出要给父亲零用钱,虽然不多,也请收下吧。这时的笠智众就说,没关系,我就收下了。并且双手捧着包着零用钱的小纸包放到额头上,十分客气地说了两遍谢谢。
这只是电影缓缓地叙事过程中无数父子之间彼此尊重的表现之一。

总的来说,我也不是一个特别喜欢日本人的人,不过电影让我不得不佩服在日本人身上表现出来的传统美德,而这些美德和中国人丧失殆尽的礼数和良知相比,有时候让人觉得有些刺骨。

有人说,他们倒不是特别喜欢小津的这部电影,因为电影中的父子似乎没有太多私人感情的流露,父亲更多是一个有规矩的长辈、一个尽职的员工,儿子也不过是一个听话的角色。确实会给人这样的印象。不过不知道为什么我确实反而更能从中体会到父子深情,因为在我看来,父子的感情建立在彼此的尊重之上,这和我们中国人通常的伦理价值观稍微有些不同。我们现在多看到中国的小孩和父母没大没小,看到这种情况往往一笑而过;或者我们比较接受欧美那种直接的情感流露;或者我们也已经习惯子女称呼父母“老爸”“老妈”,仿佛是一种很时髦的和父母关系融洽的表现。可是电影中的父子(或者说在日本人的伦理道德里)却遵循最基本的彼此尊重,在此基础上再去表达一些私人的情感,感觉上会有一些忸怩,却不难理解。比如父子都出现过为了彼此的聚会推掉了他人的邀约,比如父子一起垂钓的场景,比如父亲要去东京时给儿子准备内裤袜子和邮票的细节,不能说感受不到其中情感的细腻。

此外,这时1942年的电影,讲述的应该也是要稍微早些年的事情,也就是说,故事的背景应该是在日本发动二战之前或者初期,大家的生活还没有被战争影响。不过生活的贫困显然还是挺明显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奋斗的意志是在支配当时的日本人的,所以某种程度上也能理解父子之间的理性交往。

笠智众一直都被日本人当成一个典型的“父亲”形象。1942年的时候他38岁,从一个年轻老师到最后终老,我觉得他在这部电影里展现了比在其它电影里明显的演技,尤其在诠释年长的角色时,拿捏更到位。

《父亲在世时》很让我感动——内敛、向上、丰富的人生以及建立在尊重基础上的感情。小津的电影本来都是需要一点耐心和mood去观看的,这部尤其是,如果能够认真看完,一定会有这样的感触。

 2 ) 敬与爱

原以为会有什么剧情反转,儿子跟父亲之间会有什么冲突啊、矛盾等,但都没有。反而儿子一直是以很尊重、敬爱父亲的态度,一路成长得很好。平淡的剧情这样子发展,其实还蛮温柔的触动人心。 其中父亲说到,人这一生都有自己的使命,用心去完成,要做到问心无愧。看似说教,却是很朴实又很受用的道理,父亲自己也是这样子生活着,给儿子做出了榜样。

父子两人在周末能够一起约去钓鱼、泡温泉,虽然从小时候就没机会一起住了,但这样子的相处也着实让人羡慕。

 3 ) 小津安二郎作品《父亲在世时》观后座谈会纪要

小津安二郎作品《父亲在世时》观后座谈会纪要
/范达明整理/
                           
时 间:2017年3月17日(星期五)下午15:09—15:33
地 点:杭州南山路202号恒庐美术馆底层讲堂
(恒庐艺术影吧小津安二郎作品《父亲在世时》观后现场)

与会者:(发言序)范达明、罗利生、张五妹、万邦炎、何吉、孙凤凤、阎博文(观影者:范大茵、彭明明、包小龙、金水根、朱林妹、姬伯庆、姜天鸿、姜希珍、李梅、朱松法等)
主持人:范达明
记 录:孙凤凤

小津塑造了他自己所熟悉并崇尚的日本成年男性形象,也是底层知识分子形象
范达明:《父亲在世时》是本月安排小津安二郎6部作品的第三部作品。本片与上周的《独生子》以及接下来要放映的《晚春》、《秋刀鱼之味》等,都是描写家庭亲情伦理,如果说《独生子》重点写了一个含辛茹苦的乡村母亲形象,那么本片与《晚春》、《秋刀鱼之味》等则重点写的是父亲的形象。父亲已不是工农体力劳动者,而是个有文化的教师或做学问的学者或作家,小津为我们在银幕上塑造了他自己所熟悉并崇尚的日本成年男性形象,也是底层知识分子形象,他们本分、质朴、勤勉而有教养,同时惯于言传身教,把自己一生为事做人的品格与风范耐心传承给下一代。周平等父亲的形象体现了日本传统民族精神中的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尽管我们影吧是在周五下午放映,而如今杭州市的在职人员大部分没有执行周五下午可放假的规定,这两天天也阴郁,观众来的较少,尤其是年轻人少。上周《独生子》的座谈会,很少留下来座谈的几位老年朋友倒参加了座谈会,他们的发言也很实在。今天的情况应该也相似。

影片描写了父子、师生感情之深厚,拍得朴实,语言平实,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罗利生:父亲周平在妻子走后,又当爸又当妈,把儿子养大,让儿子大学毕业有了工作,成家立业,而父亲自己则年迈而病死。影片描写了父子感情、师生感情之深厚,学生是记住老师的,而老师当年对学生是严格要求,使学生如今个个有出息。师生聚会一场戏,情浓意更浓。片子拍得朴实,人物语言平实,展现了日本农村的景色,有浓郁的乡村气息与生活气息。从影片来看,上一辈尊重子女的选择,这很重要。

导演似乎有意识地通过父子俩的画面形象与构成关系来表现他们思想情感上的和谐一致
范达明:有意思的是,我发现导演似乎是有意识地通过父子俩的画面具体形象与构成关系,来表现他们之间思想情感上的和谐一致,强化父子之间难得相处一起时的那种亲和力与愉悦感。譬如,影片开始的段落里,就有父亲周平送儿子上学时俩人“并排行走”的背影镜头;后来在父亲辞职回上田的家乡小镇时,再次出现父与子“并排行走”的背影镜头;途中在餐饮店里,不是俩人吃饭通常为面对面入坐的形象,而是表现了父与子“并坐”于桌子一方吃饭的关系;还有俩人在城堡“并肩”而坐观看柿子树的镜头;在影片后来写到良平就职后与父亲在盐原相聚,甚至出现了俩人在同一浴缸泡澡的画面,先是面对面,最后也并排坐了。此外,还有他俩在山涧溪水边钓鱼的画面,也是并排的构成关系,完了之后他们坐塌塌米上整理行李,又是并排而坐。只有在“南山寿”喝酒、抽烟时他俩是面对面而坐的,而此时俩人之间恰恰出现了一种分歧,因为良平向父亲表达了希望能够到东京工作,这样就能与父亲居住一起不分开了,结果遭到了父亲严厉的批评。因为父亲要他忠于职守,不应为了个人与家人的情感关系辜负了自己在秋田工业学校的教职——在父亲眼里,那正是当年自己所从事过的培养下一代的教职,儿子是在继续完成自己当年未完成的工作,所以是神圣岗位,是离开不得的。

每个人都应担当起自己的责任,这部片子很实惠,有正能量
张五妹:片子拍摄得很成功。每个人都应担当起自己的责任;做老师的,就应该担当做老师的责任。现在我看我们孙一辈的老师有点变了,担当责任的事似乎不大愿意去做。这部片子很实惠,有正能量,应该让现在的老师和学生都来看看。

影片表达了对礼数之重的尊重,有回归传统的感觉,对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要继承
万邦炎:看了影片,我的感觉是,很好。影片表达了对礼数之重的尊重。我在读中小学时,师生之间、父母子女之间关系都很密切。现在的社会,礼数不够,传统的精神少了些,看了本片,有回归传统的感觉。当今习主席还是看重传统的,我们对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一定要继承。

导演小津显然是把他自己思亲的情感与切身体会熔铸到了影片里
范达明:本片的片名,中文翻译成“父亲在世时”是意译,其含义在你看到影片末尾写了父亲的去世后会忽然明白——是以父亲去世了的口气回望“在世时”的“父亲”;而本片的英文片名为“There Was a Father”,是“从前有个父亲”、“曾经有个父亲”,意思显得更为直白明确些。小津的影片,其实带有自传色彩,他一些影片里的父亲形象,有他自己父亲的影子。本片中儿子良平对于做教师父亲堀川周平的情感,应该是寄托了小津自己对自己父亲的绵绵情感的。演员笠智众饰演的父亲形象当然非常出色,而我们知道,小津是在1937年出征前完成了本片的剧本,五年后才完成拍摄,这中间恰恰是他处于与自己父亲分离的状态,导演小津显然是把他自己思亲的情感与切身体会熔铸到了影片里。

家庭教育很重要,而现在的父亲不太管子女,当然大都是工作太忙之故
张五妹:过去是,遇事吃亏即便宜;现在是,吃了亏就必须去回击。以这样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一代,那是不好的。我认为家庭教育很重要,而现在的父亲不太管子女,当然大都是工作太忙之故。

影片有一个假设的前提,就是父亲本身是正确的,是正能量的代表,是个好父亲
范达明:从本片来看,儿子良平对于父亲周平可谓言听计从,而且儿子希望与父亲在一起生活。从一般的家庭伦理来看,这样的做法也可以理解。这里有一个假设的前提,就是父亲本身是正确的,是正能量的代表,是个好父亲。在这样的前提下,家中就是父亲说了算,父亲在子女心目中有绝对权威,家庭内存在这种上辈的权威主义,应该说也没什么不好,因为上梁很正嘛。但假如不存在这样的前提,假如父亲不是个好父亲,譬如有这样的上辈,他吃喝嫖赌样样都来,那么,权威主义在家中就不该成立,否则势必“上梁不正下梁歪”,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子女能起来抵制或反抗上辈就很重要,也就是说,来自下辈的民主主义就变得至关重要了。
何吉:子女成婚后,我不赞成他们与父亲母亲住在一起。

做父母的要尽自己的责任,付出该付出的,不求回报
孙凤凤:做父母的要尽自己的责任,付出该付出的,不求回报;过去是养儿防老,现在这观点也慢慢淡薄了。对孤老及失独家庭的老人,要社会要承担起来,国家要管起来。

本片的拍摄风格仍然是简洁、干练,善于用画面来说话
范达明:本片的拍摄风格仍然是简洁、干练,善于用画面来说话。譬如在那次郊游中,学生吉田不幸溺毙,这场戏本来可以做很多描绘与渲染,但影片的处理就是那简单的几个镜头:先是有学生进旅社房间里说:“老师,吉田的船翻了”;接着是众学生跑出旅社的镜头;再是他们跑向码头的镜头,以及众学生在码头观望呼喊的镜头——后两者均为背影;还有一个祭祀石的空镜,最后是一个翻身的舢板船占满画面的镜头。没有直接拍摄翻船的过程,一个占满画面的“翻身的船”就“胜任”地解决了问题,因为这样一个“结局”的画面已把此前的事说清楚了。而事件本身引发的震惊与反响,也就只用了众学生的奔跑以及他们簇拥着对海面观望与呼喊这样两个镜头而已。我想,小津的影片值得我们慢慢细看,从中我们还会品味到更为细微的东西与更为丰富的内涵来。

2017年3月29-30日整理,4月4日补充
整理者注:本纪要为杭州恒庐艺术影吧开创以来座谈成文的第134篇纪要。

 4 ) 小津电影中的孤独美学

对看惯了悬疑当道、故事情节一波N折、视觉特效令人眼光缭乱的现代电影的观众来说,小津安二郎于1942年执导的《父亲在世时》其实讲述了一个十分简单的亲情故事:一对父子,长期分居两地,虽然一直期待着团聚的时刻,可直至阴阳相隔,都未能再在一起生活。故事在父亲的突然辞世中划上了句号,可留给观众的回味却没有随之戛然而止,就像一杯淡淡的花茶入肚,唇齿留香,久久不散。一个曲折跌宕的故事想要给人留下印象并不是难事,但想要凭借一个简单的故事让人印象深刻却需要深厚的功力,也就是说,很多电影靠情节取胜,而小津可以云淡风轻地靠情怀取胜。我在小津这部鲜为人知的电影里,咀嚼到了其自成风格的孤独美学。

故事中的父亲崛川先生,一个平凡的小学教师,在遭受丧妻之痛之后,独自抚养儿子。后因班级出游,一个同学不慎落水身亡,错虽不在崛川先生,但由于日本人天生的敏感多虑,以及略显极端的自我道德约束,崛川先生觉得自己难辞其咎,毅然辞职,将儿子良平安排进寄宿学校,单身一人前往东京另谋出路。从而这个故事才有了发展下去的一个节点。换言之,如果这个故事发生的背景不是在日本,之后的情节也许就不会成立,这是日本独特的民族性在小津视角下的体现。

儿子良平大学毕业后,子承父业,前往秋田成为了一位教师。电影里也曾提到,崛川的父亲也曾是一位教汉字的老师,祖孙三代都是教师的情节设置,不但给人一种尘世轮回的错觉,也将电影要探讨的点从个人的命运上升至人类情感的高度。

在良平长大成人之后的观影过程中,一直有一个词萦绕在我的脑海中,那就是“距离感”。这不仅体现在崛川与良平之间,也体现在故事中每一条人际关系的支线中,崛川与之前的学生们之间,良平与妻子之间,无处不充斥着日本人人际交往时的一种“距离感”。

崛川与良平之间的距离感其实在无形之中就给了观众一种油然而生的苍凉感受。在良平成长的过程中,崛川一直处于缺席的状态,父子俩人对彼此的印象也仅仅停留在良平少年时的记忆时。崛川问儿子是否抽烟、然后递烟给他,替他点火的情节,父子俩一起泡澡比胳膊的情节,良平反过来给崛川零花钱的情节,父子两人之间的距离,较之于良平少年时候,早已随着时光的流逝逐渐拉大了。两人与其说是父子,更像是两个客客气气的老友再聚。这种距离感是父子关系中一种普遍的存在,随着儿子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思想主张和价值判断,有个自己生活的圈子,对父亲的依赖逐渐丧失,曾经亲密无间的关系变得生疏,父子反目成仇、断绝关系的事情在现实生活中也常有发生。

日本人在与人交往时,总是会刻意得保持一定的距离,一种若即若离的状态在他们看来,是最为舒适的距离。即使是亲子之间,这种距离感也是常态,这一点在小津的另一部可以称之为代表作的《东京物语》中有着淋漓尽致的体现。而这种“距离感”的背后,小津揭露的,其实是人性中永远无法排解的孤独感。

从《父亲在世时》中由笠智众扮演的父亲崛川这一角色来看,虽然开篇时有一段与儿子相依为命共同生活的情节,但随着一场意外的发生,“孤独”这个词,已经深深地烙在了崛川的生命中。丧妻后一直未再婚,又与儿子分居两地,可以说,电影中的崛川完全度过了一段形单影只的人生。这种对于孤独入木三分的刻画,在小津的其他电影中都有着十分精彩的体现,也形成了其电影艺术中独特的孤独美学。而这种独特的孤独美学,其实又源自于日本自古以来的“物哀美学”,可以说是“物哀美学”的一个分支,这种孤独美学的形成也许跟小津终生未娶、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的生活经历有关。小津试图通过这种孤独美学,向观众们传达一种个体生命的无力感,人世的无常感,以及看淡这一切之后的淡然。

 5 ) 父亲

我想起就在今年,母亲节的那天晚上,我突然梦到了我的父亲,在我的印象里,我很少会梦见自己的家人,而我只是记得梦见了他,却不记得梦见了什么,大概是件很坏的事情吧,我哭醒了,脸上满是泪水,二十年的人生中第一次这样。

醒来后,我并没有停止哭泣,也没有因为虚惊一场而感到庆幸。我想到乱七八糟的种种他给的记忆以及将来的种种,哭的便更加厉害了,因为在寝室里,我不敢出声,尽力的克制住自己的情绪,我告诉自己,明天一大早一定起来给他打个电话,说我很想他,然后安抚自己睡下了。

第二天我很早就醒了,脑子比半夜的时候清爽了很多,我记得我跟自己说要给他打电话,犹豫了很久,我还是没点开那个号码。

从我初中住宿起,每次想家的时候我都会打电话给母亲,跟她说学校里的一堆琐事、自己的心情状况,问她在最近在干嘛。我从来没有这样和他诉说过。记忆里,也有和他通过电话,但大多是类似于我落了什么东西在家里叫他给我送来这种。

初中的时候,有几天我感冒了,去学校的时候忘记带感冒药,他给我送来的时候我在上课,门卫管的严不随便让人进来,他就把东西放在门卫处,打了个电话给老师叫我下课去取。我下了课也就跑去拿了,一个很大的纸袋子,里面空荡荡的只有两盒药,什么也没了,他大概在家里找了很久找不到合适的袋子吧,当时我有些失落,因为真的只有两盒药,一般别的家长给孩子送东西总会在里面放点零食之类的,但是我的父亲呢,叫他给我送药,就真的只有两盒药。 晚上吃完饭,拆开盒子吃药,发现里面有一张折好的五十元人民币。这就是我的父亲。

大学的时候跟母亲通电话,有好几次,听见电话那头母亲叫他来和我也说点什么,他都说不用了,没什么好说的,也就算了。唯一有一次,他接了过来,我问他最近累吗?他说还好,就那样。然后就问我最近怎么样?我说都挺好的,就是有点想家。 他好像不知道该说什么了,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母亲见状夺过手机取笑了我们俩。

在我大一点的时候,我曾想过,如果有一天他不在这个世界上了,该怎么办?然后眼泪就会毫无征兆的掉下来。我也只有让自己不去想这种事情,因为,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

我真想他,明天一定打电话给他。

 6 ) 直把亲人当路人

小津导演果然是大师、能把人生间如此复杂的亲情浓缩在一部剧情并不复杂的父子情的电影之中,每次看都有不一样的感受。我曾经对片中的父亲是怨恨的——他本来有很多次机会可以和儿子生活在一起,我甚至觉得他就是故意要远隔开亲生儿子、没有子女孑然一身的日子多么的自在。儿子的眼泪和哀求都不能打动他,被他用各种的大道理和假道义拒绝、反而让儿子觉得自己格局小。父亲在临终前说到,他的一生已经把分内的事情尽全力做了、因而没有遗憾。但是我认为他最大的遗憾就是缺失了一段陪着儿子成长的经历,而且这也是对儿子最大的不公平。 从另外的角度看,所谓的父慈子孝阖家团圆的共住一个屋檐下其乐融融的形态已经开始慢慢消亡了,这一点西方人可能做的更决绝、孩子成年后和父母就是路人,或者说两个成年人之间的对话、其实没有父权的思想压力,于是日本也是从战后开始逐渐接受了这种观念。而小津导演把这种观念更加放大、扩展到整个家庭架构的层面,哪怕是亲人之间也是以相敬如宾的态度来相处,家庭成员只不过是刚好有缘聚在一起生活一段时间,归根到底还是要各自离散各奔东西。与其在生离死别的时刻过分感伤,那么索性一开始就不要走的太靠近。所以片中的儿子在片尾说,在父亲去世前一同生活的10天是最美好的回忆;讽刺一点的说,如果他们一直以来就生活在一起,我估计儿子不会有如此鲜明的对父亲的回忆。这么说来,片中的父亲也是营造人设的高手,把自己最完美的一面展示给外人、儿子也是其中之一,那么不完美的一面永远留在可以独处的时空里。这么看来也符合小津哲学的一个無字,因为别人看不到、看不透,展现出来的都是社交辞令和礼貌表情,大家会都比较好过一些。 从本片开始我就没有看过小津的电影中的丧礼前后有人哭泣了,死亡在小津的电影里都可以是一个愉快的话题,那么亲人之间的作戏也可以是一种入戏的愉悦了。

 短评

野田高梧回忆,电影里儿子携带亡父骨灰坐火车返乡这段是小津亲身经历。当时有影评人说小津不该在电影里让儿子把父亲骨灰坛放在车厢行李架上,这对死者不敬。小津听到后反驳:我和母亲当时就是这样做的。那天晚上我们不可能捧着父亲的骨灰通宵不睡。况且,行李架是火车上最干净的地方,也是最适合寄放的地方

6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NFC, 35mm。市面上流通的VHS特别是DVD版,应该是战后重剪的。比如,酒席上笠智众那大段唱和整个被删(直接导致笠的死更突兀),再比如结尾大浪怒涛(声音完全被切掉),也并不是表现什么父亲的静死(又内敛又澎湃)。胶片版海浪吵得很。

8分钟前
  • sink3000ing
  • 推荐

《独生子》姊妹篇,关注对象由母亲转向父亲。依然有相似的教师身份设定,甚至两部作品中出现了同一道几何题目,这也是小津“父母亦师者”这一观念的体现。多次低视角仰拍,让父与子始终保持若即若离的微妙距离。笠智众不愧是小津御用,顶礼膜拜。

10分钟前
  • Obtson
  • 推荐

看小津的片子你会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然后生命就这样结束了。我一直想要做一件事但却从来没有机会去做,是的,回头来看,只有那些“破例”去做过的事情才让我们不会后悔。

14分钟前
  • 盲忙
  • 推荐

再一次静下来看麻布片头〜机位已然很低了,构图考究美丽,风光美,转镜的寺庙灵骨塔好萌啊。。早期的孩子都好小?不过妈妈的缺席已经是一个主题了看来。时间跳跃蛮快,城乡差异的比对丰富。钓鱼的场景真的好逗啊,虽然感觉一条没钓到,但很有父子之间的味道,话不多,感情却溢出来了。的确,薄情寡意

17分钟前
  • sirius_flower
  • 推荐

2013.12.29.第四次。

20分钟前
  • vivi
  • 力荐

人生就是这样苦乐相生,遇到的困难越多。你才会成长得更好,再艰难也要努力面对 (这版cc几乎等于没修复)

21分钟前
  • 般若死火
  • 推荐

片源极渣,喜爱很深。既有在世时,便有不在时,片名本身就饱含回望过去的追忆性质。父慈子孝是一种确切的理想关系,父亲在世时的无法常聚,使得温情渴盼的情感来得更加浓烈与炽热,手法越淡就越能凸显。PS:一些时代性的东西,懂的人自然能懂,非要死抠,那可以顺道把小津的所有片子都一棒子敲死。

22分钟前
  • 洛伦兹不变换
  • 力荐

快乐与痛苦交替让生活变得有意义,长久分离让短暂相聚更值得珍惜。总是以为日子还有很长,可是到最后才知道最漫长的是空白的时光。片中写尽男性的隐忍、执拗和逞强,人生的匆忙与悲怆。纵使故事简陋生硬,也是人世百态的搬照和写实。在小津的电影里历经沧桑,往后步履蹒跚白发苍苍,追不回的都是时光。

24分钟前
  • KitajimaJunko
  • 推荐

与战前的《独生子》对照,可以看出战争经验给小津带来的变化。《独生子》里母亲更关心的是儿子过得好不好,是否成为了“了不起”的人。这个“了不起”与否,完全是个人成就意义上的。但在《父亲在世时》里,父亲更在意的却是儿子是否成为了对国家有用的人。这是鲜明的集体意识。甚至,笠智众的父亲形象,其处世之道有点类似旧时代的武士阶层,并且显然是小津赞许的理想形象。儿子则面目模糊,没有自己的个性。所以,父亲与儿子之间的对话,是理念化的单向训导。而《独生子》里母子交流,才是提炼于痛苦人间,凸显出人物各自困境和内心纠结的情节。总之,即使不谈什么战争反思的问题(据说未删减的原片里甚至有唱军歌的段落),我也完全不喜欢这个说教味浓重的小津。

28分钟前
  • 奥兰少
  • 还行

小津的电影总给人一种哀而不伤的感觉,父亲在世时却让我狠很的伤了一次,父子之间聚少离多最终没有生活在一起的遗憾,每个镜头都淡淡的平静的向你展现着最平凡的情感!笠智众塑造的父亲形象这部我最喜欢。最印象深刻的就是父亲一边缝补衣服一边检查儿子功课那段,有时这生活化的细节才更容易深入人心!

30分钟前
  • 萌发奇想
  • 力荐

不慌不忙,不卑不亢,娓娓道来,看似简单平淡,实则精致而讲究,不过分烘托,足以让人醒悟亲情与家庭,唏嘘世道和人生。

31分钟前
  • 姑苏上炕
  • 力荐

相较小津一些后出的作品,更节制更质实,唯失于反省。小津似很喜在内景措施烟气,试举之如下:15'45炊烟,21'30檐廊腾起的烟,29'00排气管尾烟,46'50温泉蒸汽,48’00一斜杆冒的烟,至于香烟也不下三幕。小津的内景总是饶有看头。两次钓鱼大爱。辞职上漆拜谒,无不郑重其事。

35分钟前
  • 石头
  • 推荐

父亲节看这个真是格外催泪,好在胶片声音丝丝拉拉,分散了我的一点感伤。这就是东方的父亲,隐忍又坚强。父母和子女,谁也不能陪谁一辈子,但这就是天下最大的缘分吧

40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据廖先生说 这部才是最经典。(偶尔见面也是好的。武士道精神 忠于工作不愧于心 死的时候才会坦然快乐。Kazan Watanabe)

43分钟前
  • juni
  • 力荐

-良平:爸,其实我想了很久,我打算辞职。-周平:为什么?-良平:我想搬去东京。-周平:为什么?不喜欢这工作吗?-良平:不是,如果我继续做这工作,不知道何时才可以去东京与爸爸一起生活?我从中学开始,就很期待和爸一起生活。本想有机会与爸一起时,却要去秋田工作,我厌倦和爸分开生活的日子。我这样决定可能会令爸很失望,但我真的很想去东京和爸一起,再找工作。爸,怎么样?我想我一定可以在东京找到工作的。-周平:不,你不可以这样做。我也很想和你一起生活,但是一定不可以影响工作的。(后面父亲话里的某些观念不太认同)……儿子:亲情>工作,父亲:工作>亲情。→ 不能两全其美,结果却是:子欲养而亲不待。—— 生活条件的限制,使得蛮多事情无法十全十美,于我,想完成父亲某些心愿与个人坚持原则想法有出入,也造成了必不可免的烦恼。

44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将漫长的时光速写成几个隽永的片段,在平静的积蓄中突然发觉岁月匆匆;久远拷贝在修复后也无法清除的划痕与底噪像是在物理介质层面又叠加了一层斑驳的魔法。

48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推荐

残留的影像损坏与劣质音质是本作一大遗憾。然而父子关系与人间离合,甚至是略微提及的婚嫁都是小津的标准主题,小津理想化的家庭与父亲形象也与独生子一脉相承,不同的是在自我牺牲的伟大父爱下有着一颗孩子身处异地思念父亲的孝心,展现为人师表与为人之父其双重教育的难能可贵。

52分钟前
  • 纸风筱龙
  • 推荐

得益于小津式的平行手法,父子生命的延续感和互相投射的一体循环感特别明显,比如两人齐整整地左右互甩鱼钩或者两人几乎一模一样的授课场景,父子没有多少时间在一起生活,但是只消几个突出的“聚合”场景就足够使绵延的父子情持续温和地流动。不只是简单的亲情,而是生老病死的自然状态。年轻的笠智众

56分钟前
  • Chicology
  • 还行

《追风筝的人》里的这句“为你,千千万万遍”大概可以作为所有父母的墓志铭,本片相当于《独生子》的变奏,《独生子》的视点是母子,而小津在此将视点落在了父子身上,真诚,朴实无华。片中的两父子一生相隔两地,几有相聚,然而最可悲的事情莫过于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

60分钟前
  • ZHANGWANHE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