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浪1996

爱情片其它1996

主演:艾米丽·沃森  斯特兰·斯卡斯加德  凯特琳·卡特利吉  让-马克·巴尔  阿德里安·劳林斯  桑德拉·沃  乌多·基尔  米克尔·盖于普  鲁夫·拉加斯  菲尔·麦考尔  罗伯特·罗伯特森  芬利·威尔士  David Gallacher  大卫·巴特森  Dorte Rømer  克劳斯·赫朱勒  

导演:拉斯·冯·提尔

播放地址

 剧照

破浪1996 剧照 NO.1破浪1996 剧照 NO.2破浪1996 剧照 NO.3破浪1996 剧照 NO.4破浪1996 剧照 NO.5破浪1996 剧照 NO.6破浪1996 剧照 NO.13破浪1996 剧照 NO.14破浪1996 剧照 NO.15破浪1996 剧照 NO.16破浪1996 剧照 NO.17破浪1996 剧照 NO.18破浪1996 剧照 NO.19破浪1996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31 16:45

详细剧情

  上世纪70年代的苏格兰,一个略带神经质的女子贝丝(艾米丽·沃森 Emily Watson 饰)不顾宗教束缚嫁给了石油工人亚恩(斯特兰·斯卡斯加德 Stellan Skarsgård 饰)。恩爱生活并不长久,亚恩在一次石油作业中身负重伤,沦为瘫痪。贝丝非常难受,甚至觉得是自己的欲望导致了这个悲剧。为了唤醒丈夫的生命力,贝丝挑逗不同的男人,和他们发生关系,让亚恩的病情可以被情欲的力量征服。丈夫的病情竟然有了好转,然而,村里的人都对贝丝投以唾弃的目光,贝丝亦被送进精神病院。为爱牺牲的信念在贝丝心中强烈燃烧,将再一次把她逼入绝境。

 长篇影评

 1 ) 生活中的悲剧,悲剧中的信仰

    当我看一部拉斯.冯.提尔的电影时,就心理的预期来讲,跟看一部恐怖片的心理预期相似,看恐怖片是准备被吓着,看拉氏的电影是准备被震住,不是那种强烈的震撼,却足以让你呆在坐位上发一会呆,或者看完电影后半天在心里寻思“怎么会这样?!”。
    提起拉氏的电影,很多人恐怕首先想起的是那部让人看了叫好,却又因看后心理憋闷还不愿意看第二遍的《黑暗中的舞者》。在我看来,早于《黑暗中的舞者》拍摄的《破浪而出》也有这种感觉,甚至两部影片有很多相似之处,可谓一脉相承。同《黑》片一样,《破浪而出》中,导演设计了一个如同黑暗中起舞的塞尔玛一样的角色――贝丝,她同样是个平凡的女人,同样有些“毛病”,同样却有着自己的精神寄托,同样的她也富于牺牲精神,同样的她也在不经意间,毫无察觉的迈入悲剧的结局。
    悲剧往往需要一个幸福,热闹的铺垫,拉氏在这里用的是一场爱情和一场热热闹闹的婚礼,这让人想起了电影《猎鹿人》,同样以一场象征着幸福的盛大婚礼开场。贝丝的婚礼并不盛大,却很热闹,她与外乡人简相爱结合,在幸福中她不住的傻笑。但是,在这场幸福的婚礼中,导演已经埋下了日后剧情转折的伏笔,影片一开始就表明贝丝生活的环境是一个保守的小镇,那里的人们对宗教非常虔诚,神职人员和乡绅似的德高望众人士掌握着话语权。而贝丝的爱情是不被认可的,她的婚姻也是不被祝福的,所以在她的婚礼上可以看出一种压抑的怪异气氛。事实上,婚姻往往是人生的一次转折,而我们往往祝福进入这场转折的人生大戏的两人幸福,希望他们转向生活更加美好的一面,而无论是现实还是文学作品,影视作品中都有太多的例子说明婚姻,特别是在一种压抑气氛中开始的婚姻往往将生活引向一团糟的局面,导演接下来就逐层递进式的开始了贝丝生命的转折。
    首先在贝丝和简一次次狂乱的性爱和幸福的对视后,简要长期离家前往海上油井工作,对新婚夫妇来讲,有什么比分离更糟糕的事?而在分离时,贝丝一再的歇斯底里的表现又揭示了她精神上的问题,在爱情中有个脆弱的歇斯底里的角色,这样的爱情还能令人觉得稳定?何况这也是贝丝后来更“荒唐”举动的铺垫。接着,贝丝祈祷丈夫归来,多么痴情的举动,她向神的祈祷也确实换来了丈夫的回归,可是确是工伤事故后瘫痪的丈夫。接下来贝丝的丈夫做出了奇怪的举动,他让贝丝去和其他男人做爱,然后回来讲给他听,他告诉贝丝,如果她不这样做,他就会死掉。换了其他人或许不会当真,可是贝丝,这个有些神经质的女人当真了,而简显然也是来真的,而非考验贝丝,于是一出“闹剧”上演了,是的,最初剧中的其他人物,还有屏幕前的我都认为这是“变态”的简和贝丝一起上演的一出荒唐的闹剧,用剧中的医生责问贝丝的话就是,简这个“变态”让贝丝“跟全世界做爱”。
    贝丝有她的精神世界,她常常祈祷又模仿神的声音与自己对话,她对小镇长老宣示的神产生怀疑,她只相信自己心中的神。所以,贝丝的信仰有些自欺欺人的味道,但是,面对突如其来的苦难,这却是她避难的寄托和勇敢的前进的动力。于是,她打扮成妓女的模样与陌生人做爱,她无视简不稳定的病情,总是将简一时的病情向好当作她与陌生人做爱带来的奇迹。于是,她希望简好的更快,她需要更大的奇迹,她不顾危险来到了那艘轮船,面对凶残的船主和水手,她曾经害怕,但是终于为了爱人走入险地。最后,当垂死的她发现简的病情并没有好转时,她不得不承认她错了,她向现实低头了,她也失去了活下去的希望,可怜的死去。而最大的奇迹和最大的悲剧也这样发生了,简真的就此好转,不但逃离死神,而且重新站立,而这时的贝丝已经带着绝望离开,当她在最后放弃了信仰,未能见到奇迹的发生时,这无疑是她莫大的悲剧。
    和《黑暗中的舞者》一样,导演并没有导演一场撕心裂肺或是惨不忍睹的悲剧,而是静静的推动这个过程。拍摄上依然以一种纪实片般的手法拍摄,所以镜头很写实,但是没有后来《黑》片那么强的晃动感。而同样的,本片没有那种绝对的恶人出现,没有让我们在悲伤之余可以发泄愤怒和不满的对象,如贝丝看上去冷酷的母亲,在最后也伤心不已,让我不忍心再责难她;而由于没有赤裸裸的展示船上水手最后对贝丝的暴行,所以也无法让我展开对他们的憎恨;还有那些保守的长老,教士们也是显得迂腐、冷漠但很难令我憎恨。而贝丝事实上又一直受到不少好心人的照料,使得这出悲剧的上演显得顺其自然而又让人无法相信,在拉斯.冯.提尔的电影中似乎总是在向我们揭示日常生活中的“杀机”,那些冷漠的人心,那些狭隘的观念,那些不起眼的小恶都又可能逐步导致令人遗憾的结果。拉斯.冯.提尔通过电影拷问着观众的良心,让人反思平静生活中可能的罪恶的因子,也难怪《破浪而出》和他的《白痴》、《黑暗中的舞者》并称为“良心三部曲”。
    拉斯.冯.提尔同样一再揭示的一个主题还有“信仰”,所以,他的片子虽然显得很黑暗,却又时刻闪现信仰带来的希望。贝丝对爱情有着虔诚的信仰,正因为如此,为了爱,这个柔弱的女子愿意不顾危险,为爱人的生存努力。所以,在片子的末尾,剧中人理解了她的所作所为,理解了一个女人真诚的信仰,而相信观众也理解了她,理解了这个虔诚少女的单纯信念。在片子的最后,导演献上了一个超现实主义的结局,简将贝丝的尸体偷出,将她的尸体沉入海中,而第二天,简和工友们听到了悠远的钟声,抬起头,他们发现那是天堂的钟在摇摆,贝丝终于破浪而出去敲响了天堂的钟,划破天际,让人微笑。

http://handsomewang.blogdriver.com/handsomewang/1244216.html

 2 ) 而你从未尝试过救赎

“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满了南山。”回忆起这句诗的时候,我正和朋友在冬日上午的北海公园散步,尚未结冰的湖面上游着一群野鸭和鸳鸯,有几只为了交配而凶猛得可以。

 DOGME的导演们宣言称“我以导演的名义发誓,要克制自己的个人口味,我已不再是艺术家,我的最大目标是要在角色及环境中找出真理,我发誓会用一切办法包括牺牲我的个人口味及美学考虑去达到此要求。”我们看到的拉斯•冯•提尔的这部《破浪》,看起来更像是一部家庭录像,大量的脸部特写镜头,手持,几乎不做正反打,于是纪录片一样真实感扑面而来。

贝丝与爱情有关的痴狂始于婚礼间隙,在厕所内提前尝到了隐秘的欢愉;而与爱情有关的悲剧始于没有钟的婚礼殿堂,缺失了钟声的仪式仿佛隐喻着他们的爱情不受上帝的庇护。相反却是,影片结尾,钟声如同神谕一般在高空云层之上响起,爱情才不只是活人与活人的游戏。
 
《恋爱的犀牛》里面马路说,人们都劝我,忘掉她吧,多容易啊,但是我决定不忘掉她。总有一些人对爱情近乎愚昧的偏执着,坚信“爱她,是我做过最好的事情”,这感动湿漉漉的,像哭过,又是血腥的,像刚失去什么。我未曾遇到足够多的爱,遑论足够多的性,所以不敢说我也稀罕了解。偶发的异口同声和未语先知,像是搔到了正好的痒,是秋裤塞到袜子里一样的熨帖。
 
达利说,人之所以要做爱,是因为人还要活,只要人类再也不恐惧死亡,那么人类也再也不需要做爱。在健全人的眼里,贝丝的爱愚蠢而狂妄,以为和别人做爱可以提升濒死丈夫的生命力,尽管丈夫是因为在禁止离婚的教区他只想让贝丝有个让她幸福的情人。非洲野象可以在同伴快要死亡时,用性交姿势唤起同伴求生欲望。于人亦是如此,爱能给人生存的力量,性也不局限于暗夜的贪欢,像是和生命与救赎挂上钩之后,就一齐变得神圣起来。

无论是怎样的鄙弃封建迷信,对于留下即将失去的人,我们还是会愚昧得可笑起来。见诸报端的“为救女儿母亲被骗X万元”的事情总是那么稀松平常,平常到像《亲爱的》里面为了找到儿子而走过的山川湖海,在脑子里不过是一个个名字。只有当与道德相忤的时候,我们才会想一下是否要原谅。

救赎哪里有什么愚不愚昧之分,所以写的出“只愿我死代你死,换来君生替我生”这样狗屁不通但不知怎么就潸然泪下的句子。在《A Rose For Emily》里面,Emily可以靠每夜与尸体共眠来度过余生,脑补出来的,是梁朝伟对着香皂说“你怎么瘦了呢”。

相反,很多个时辰里,我们聪明到连救赎都走投无路。我知道T先生死掉了,是再怎么好好学生物都不顶用的死掉了。对,上层人用“死了”,中层人用“去世了”,下层人才会用“去见耶稣了”,我没用得只能思量这些措辞了。说实话,刚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有点涌泪的冲动,因为我比不得做爱后会说谢谢的贝丝,她会相信,而我什么都不会。

——And what’s your talent, then, Bess?
——I can believe.
 

 3 ) 《破浪》:丧钟为爱而鸣

8.5/10分 本作是我第一部完整看完的拉丝冯·提尔的作品。

1.本作基本遵循道格玛95的拍摄要求,尽是手持镜头,镜头晃,实景不打光,画面暗,这也是影片风格。虽然有时候并不认同拉丝疯的故事,但他的画面表现力以及对文本的驾驭能力在当世导演里确实是一流的。

2.故事分八章,章节过渡的音乐用得挺好。主体故事是挺毁三观的,结果就是妻子献祭了自己让丈夫的病好了,故事完成得很扎实。本作看似是让人质疑爱,质疑上帝的,爱让人行苟且之事,控诉与讽刺了小镇人民与教会的伪善与封建,但结尾爱的献祭真的让丈夫站了起来,上帝显灵,丧钟响起。这其实是为了让人们更加坚信爱,更加笃信上帝的。

3.女主演得真好,脆弱,偏执,神经质,对于爱坚定的笃信,对她而言,爱即是上帝。那对眼神犹如天使。结尾真是神来一笔,如丁一言“丧钟为爱而鸣”。

4.我自身经历尚浅,也并不能理解影片所有的表达,对于一些宗教隐喻也无心细究。但还是惊叹影片对人性的把握,男主在生死面前,企图用性唤起对生的渴望,在死亡面前,性成了他最大的欲望。而对于女主这个生人而言,爱欲却是最大的欲望,她又疯狂笃信爱情,宁肯让肉体受辱,接受了丈夫“爱的要挟”,为善良而死,为爱而死。影片展现了伤痛对于男主的异化过程,由于肉体能动性的丧失,内心患得患失,疯狂的向外界寻求自身存在的证明,以滋养自己的自尊与安全感,渐渐向内心的狭隘与龌龊屈从,“满脑子邪恶”,最后他真的站了起来,内心再愧疚却也于事无补。

 4 ) 爱情

本片讲述了一个被笼罩着浓厚宗教气息的村子里,可怜得使人心痛的爱情故事。
没有激烈的煽情处理,缺少悲剧性的脸庞,连人物都显得过于平淡。故事在爱情之中产生,爱情在故事里延续,一切都那么自然,可接下来的

故事却不那么平淡了。生活被突如其来的灾难搞得破碎不堪,爱情也在暗自哭泣。失去求生意识的男人仅靠着欲望而残喘,深爱丈夫的女人为

换取奇迹而做着可怜的付出,这一切都只为了爱情,只为了延续他与她之间的爱情。
爱情永远属于悲剧的的牺牲品,失去了悲伤也许爱情就不再是爱情了。拉斯·冯·提尔式的独特爱情,看后没有眼泪,但心里却流着伤心的血

 5 ) 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在一个非常容易制造感动的年代——并不是说没有值得感动的故事,而是呈现在你我面前太多的感动,让人觉得刻意、拙劣和低级。有些电影或是电视,总是从画面里散发出铜臭的气味,总是会漏出商业的马脚。也许这样的东西也能挣取眼泪,可却很难进入你的灵魂。没有触痛灵魂的感动,既廉价,又可耻。

只有像破浪这样的影片,把一个人用生命去守护的价值一点点撕碎给你看,即便是天国的钟声响起,给影片的结尾一丝暖意和安慰,也难以释怀久久的痛楚。当医生不能理解贝丝,嘲讽的问她:你有什么才能时;贝丝天真的说,我会相信(i can belive)。贝丝的疯狂扰乱了教会的规范,他们以神的名义遗弃了她。而贝丝却对他们说,你们怎么能爱一句话,你们怎么能爱一句话。为了给丈夫生存的意志,这个女人从怀疑到信仰,从信仰到死亡,被社会遗弃她,并没有被神所遗弃。中国历史传统里没有基督教文明,很难真正理解诸如祈祷、天国的力量,可我是愿意相信,丈夫是被妻子救活的。

鲁迅曾经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破浪而出,就是这样一部把爱情撕破了给你看的电影。在这之前,我只看过拉斯.冯.提尔的黑暗中的舞者,这也是六七年以前的事情了。模糊的记忆被破浪唤醒,我想拉斯.冯.提尔涉及的是更为普遍的主题——爱,不同的是,黑暗中的舞者讲述的是母爱,破浪讲的是情爱。如果直觉是正确的,那么我更愿意说这也是一部把世间最有价值的东西——爱——撕破了给你看的电影。

 6 ) 破浪而出

BREAKING THE WAVES 这是一个关于爱 信仰 以及生命力量的故事
它的导演是个丹麦人 他告诉我们 这是一个童话 但是 如果你相信它 它就存在

影片在苏格兰取景 六个章回分段叙述 每一章的开头 都有一副油画般华美的风景
配乐也极好 忧伤而美 似乎有意无意的在暗示着我们 这只是个故事 关于爱的童话

每个篇章结束前 女主角似乎也都有意无意的回眸 她亮晶晶的大眼睛 天真的望向镜头
似乎在问 你相信美丽的童话 你相信爱本身的奇迹吗 爱情 你也相信吗

她是BESS 略带神经质的女孩子 善良而天真 脸庞上总透出令人温暖的光芒
影片的一开头 便是正对着镜头 她洋溢着幸福的脸庞 她自说自话般回答教会长老的问题 描述着JAN
那样依恋 那样信赖 爱意从她脸上一点点四溢开来 全身有着天使般的光辉

这个女孩 让我一下子想起了人鱼公主
老祖母对小人鱼说 只有当那个人将他的右手交到你的手心 并保证现在和将来都对你忠诚时
他才可能分给你一个不灭的灵魂 同时也使他自己的灵魂保持不灭

在得到当地教会和长老的允许后 他们结婚了 BESS 和JAN
那段新婚的日子 幸福得令人发荒 美好的让你心疼

第一次 和JAN 在洗手间ML时 她害怕又期待的表情 令人都不禁莞尔
和JAN缠绵时 她在他耳边 情不自禁的说 THANK YOU 感激JAN对自己的爱 也感激上帝给她的幸福和快乐
JAN 熟睡的时候 很大的鼾声 她却那么欢喜 天真的表情里 流露出的尽是爱恋和满足
她 在他的怀里 笑的象个孩子 然后 捂起耳朵 睡着了
影片的前半段 充溢着这样的细节 他们彼此依恋着

然而在这样一个偏远的小镇上 男人们必须外出工作 分离的日子 使她魂不守舍 也更坚定了对他的爱
他因为工作耽误了打电话回来的时间 她就在路边的电话亭一直等待 直到她柔弱的身体几乎被残酷的天气所摧毁
她在教堂里虔诚的和上帝对话 感恩 祈求 自然的语调 希望上帝快点把JAN带回自己的身边
她唯一的要求就是向上帝祈祷一份真挚的爱 她一直相信上帝 相信爱 相信爱的力量

你相信吗 如果 你相信 你愿意做什么 即使你愿意做什么 你是否希望得到什么
猜疑 自私 冷漠 狭隘 没有 我看到 那个女孩 毫无保留的爱

JAN 回来了 却带着一个全身瘫痪的身体回来 未来一片黑暗
医生告诉她 他活了下来 但是有些活 还不如死了
他活了 深爱他的她 眼神里透出闪烁的光 至少他还活着
他还活着 她就可以照顾他 爱他 给他生的希望 爱在此时 被推到了极致

接下来的情节 是非现实的 甚至有些荒谬 他要求她与别的男人ML 就好象和他在一起一样
然后回来告诉他 每一个细节 他说 这样会让他的病情好转

她竟然答应了他 她无法让自己的身体违背自己的灵魂 可更无法眼睁睁看着他走向破灭
她 做了 一次又一次 和不同的男人 她 痛苦而快乐着
因为 每一次 JAN病危的时候 她这样的献身 都把他从死神那里夺了回来

她相信上帝有眼 上帝会宽恕她的不洁 可保守的小镇是不可容忍这样的行为的
她被人所不齿 被人嘲笑 被赶出教会 甚至连母亲都不让她进家门

她肮脏吗 她丑恶吗 她只是有些疯狂 为爱而狂 摧毁了一切道德规范
《红字》里有同样的女子 她在众目睽睽异样的眼光中穿走集市 但她是如此自豪
她可以进监狱 可以遭受唾弃和漫骂 但是 她却要遵从自己心灵的呼喊

可JAN的病情还是恶化了 她绝望了 心里憔悴的走向那条可怕的大船
最终 她永远的离开了她的爱人 极具讽刺的是 他奇迹般的康复了

最后 JAN 偷出了她的尸体 他不愿她生生世世受到教会的诅咒
他把她葬入了大海 象小人鱼的归宿一样 大海可以宽容我们一切
当我们尽力做完我们可能做的一些善行 我们就可以获得一个不灭的灵魂

影片的最后一幕 天堂之门为BESS打开了
听 这个从没有钟声的地方 天堂的钟声在云端久久回荡

谁会象她那样 但若 你相信 她就存在 一个笑容 救赎灵魂
路上虽有风沙艰险 小人鱼唱着 我不害怕

 短评

别跟我说你善良。也别跟我说你喜欢善良的人。人们向来歌颂执念,是因为人们从心底不相信执念。其实拉斯冯提尔片中的人物都是异化的,却恰恰最贴近社会的教条。他质疑一切,如同在血液之中播撒一场瘟疫。

5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力荐

"the deceased was suffering from being good. perhaps this is the psychological defect that led to her death."

7分钟前
  • 林檎
  • 还行

丹麦导演的这三部曲其实让我后悔看过。。。女主角都带点神经质,然后一种怪异到偏执的念头促使她们去做导致最后的悲剧的事情。。。可是即便bess的丈夫活下能行走,selma的儿子可以治愈眼睛,失去了她们,那意义又何在?导演一直在讲一种类似变态的女性牺牲。。。

8分钟前
  • 蘭女
  • 还行

艾米丽真正小兽模样,圆眼时刻流露着不安,依赖性,楚楚可怜,但会在意外的地方变得狠厉坚强。她说,每个人都有专属的天赋,我的是能够相信。只是她悲剧在分不清爱与信仰。粗粝的海风荒凉的镇,没有钟声的教堂以及被诅咒的葬礼。是被剧透了近十年才终于观看的电影,谈不上喜欢,但一定忘不掉。

12分钟前
  • 水仙操
  • 推荐

这样的电影,有点艰涩,需要一种定力来观摩,我不很感兴趣。

15分钟前
  • 萬和生
  • 还行

昏黄的现实与灿烂的梦,冯·提尔一如既往地将他对男性女性的见解投射到银幕中,荒芜刮风的山坡和被宗教束缚的小镇,看似蠢笨的女孩看着路边野兔,心底是善良和可爱,而这座小镇则开始显现其恶毒的面目,在阴暗扭曲矛盾的山穷水尽后,我们在最后开始相信,这确实是一个“因爱之名”的故事。

20分钟前
  • TWY
  • 推荐

很遗憾,按照古老的习惯,任何一个人把爱情当作信仰,最终都会有悲剧的结局。

24分钟前
  • X
  • 力荐

拉斯冯提尔的“痴情女苦情戏”,圣徒般的女人为爱痴狂献祭给了整个小镇,而结尾的圣钟敲响更像是耶稣受难后对世人精神的洗礼和训诫。冯提尔用宗教式的寓言故事来蔑视、讽刺宗教本身,想到《幸福的拉扎罗》则是用现代的寓言呼应圣徒的虔诚。冯提尔的偏执狂(疯子)属性带来的往往是毁灭,而毁灭本身充斥着变态的快感。

25分钟前
  • 柯里昂阁下
  • 推荐

又是一个略带神经质的女人.我想我是不是应该开一个神经质的女人的豆例了.

29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推荐

深情既是一桩悲剧 必得已死来句读。 实在不喜欢这片,女主的太过依赖自私 让事情都走了样 爱情不应该是这么揪心的

34分钟前
  • 妄想代理7
  • 还行

又一位holy fool。女性受害以满足男性幻想,女性死亡以换得男性重生。拉斯确实是宗教权威、封闭社会和男权社会最一以贯之的控诉者(至于这种控诉是否有深度和有效则是另一回事,个人非常不喜欢把“goodness“放入讨论之中)。| 35毫米胶片拍摄,扫描成数字文件,再把修改过的画面重新洗印成胶片,获得了水洗褪色的画面颜色。

36分钟前
  • Trillian
  • 推荐

It's all about how to prove your love...看到后面有点看不下去了....

38分钟前
  • raisonneur
  • 还行

看到一半就看不下去了,实在讨厌Emily Watson

39分钟前
  • hitchhiker
  • 还行

Emily Watson的演出是“一生一次”那种级别的。

44分钟前
  • 安东
  • 推荐

1.曾经看到中国电影资料馆-百子湾厅要在2017年4月16日放映《破浪》就关注这部电影了,当时在天津的我没有特地赶去北京观影就打算后面独自找来看一下,结果一拖再拖,直到2022年8月10日才终于观影了;2.拉斯·冯·提尔那么爱英格玛·伯格曼,然而他导演电影的风格却感觉与伯格曼相差甚远,在纪录片《打扰伯格曼》中他埋怨伯格曼与托马斯·温特伯格关系密切却没与他联系,我现在不禁怀疑伯格曼是不是不太喜欢他的电影?…… 3.影片中间的部分剧情台词不时让我联想到获得第77届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的2004年电影《深海长眠》:有人说“好死不如赖活着”,也有人觉得“痛苦地生活不如痛快地死去”;……

47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如不因前几天才正准备看狂恋大提琴 | 想搞重的 最后还是虚的 | 如真的恶 吐后怎会拿右手扶帽 | 佩服自己 两个半小时就这么坐下来 ARTE前 原来是解决块状化之方 | 其实想打4星 但那是"推荐" 念及已太神叨的 不能推 | 我是说怎么看的时候不禁想起黑暗中的舞者呢!

51分钟前
  • 不是方先生
  • 还行

油画绘片+部分动态划分章节,教堂钟的缺失与重回--女主新婚/犯教与死亡构成讽刺。以自我与上帝对话,虚构上帝。自我即神谕,充沛即他人。好像一个正反打都没有。

52分钟前
  • 闵思嘉
  • 还行

查拉图斯特拉下山,在森林里碰见一位白发老圣人。老人见查拉图斯特眼睛纯洁,口角上下却藏有一点邪恶,走起路来像舞蹈。查拉图斯特拉说他因为爱世人,所以要去往人世。老人宣称他只爱上帝,不爱世人。告别老人,查拉图斯特拉继续下山,心中惊诧老人竟不知上帝己死。

56分钟前
  • 花地
  • 推荐

画面的镜头不停地摇晃,看得我晕晕乎乎的,是为了然大家感受到贝斯的痛苦,纠结吗?很不舒服。而且,我觉得应该让简和贝斯一起死去,想他那样瘫痪了这么久,忽然让他站起来,这是不是因为贝斯用她所谓的爱去拯救了简?那样,如果贝斯不死,那她会更加深信不移。不过,那样就没人取运贝斯的尸体。。。诶

59分钟前
  • Hephaestus
  • 还行

拉斯冯特里尔自始至终是个疯子,难入法眼。

1小时前
  • shininglove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