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时空接触

科幻片美国1997

主演:吉娜·马隆,大卫·摩斯,朱迪·福斯特,杰弗里·布莱克,威廉·菲克纳,Sami Chester,蒂莫西·麦克尼尔,Laura Elena Surillo,马修·麦康纳,汤姆·斯凯里特,亨利斯·特罗齐尔,马克斯·马蒂尼,拉里·金,Thomas Garner,Conroy Chino,Dan Gifford,詹姆斯·伍兹,安吉拉·贝塞特,玛丽亚·克莱斯特·阿拉拉斯,Tabitha Soren,Geraldo Rivera,Ian Whitcomb,杰·雷诺,Robert D. Novak,Geraldine A

导演:罗伯特·泽米吉斯

 剧照

超时空接触 剧照 NO.1超时空接触 剧照 NO.2超时空接触 剧照 NO.3超时空接触 剧照 NO.4超时空接触 剧照 NO.5超时空接触 剧照 NO.6超时空接触 剧照 NO.13超时空接触 剧照 NO.14超时空接触 剧照 NO.15超时空接触 剧照 NO.16超时空接触 剧照 NO.17超时空接触 剧照 NO.18超时空接触 剧照 NO.19超时空接触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31 21:01

详细剧情

  艾莉·爱罗维(茱迪·福斯特饰)自幼就对无线电通讯情有独钟。长大后,她成为一名天文学家,其项目内容为接收外太空信号。她希望能借此找到宇宙其他文明的存在。天才的理想得到的却是投资者的冷眼相看,幸好有神秘人帮助艾莉继续工作。  一次偶然的机会,艾莉收到了来自织女星的频率信号,似乎证明了艾莉一直以来的工作是正确的。但这带来的不是她个人事业的成功,而是政治、社会、宗教、国家各个角度的矛盾与讨论。深陷这一切暴风中心的艾莉,更要面对与神职人士帕尔默·乔丝(马修·麦康纳饰)的感情纠葛。  个人与世界,真相与现实,艾莉面临着远远超越学术范围的挑战。

 长篇影评

 1 ) 仰望星空,俯瞰内心

“我向宇宙中遥望得越远,就向自己的内心挖掘得越深;最终,这两条分开的探索之路合而为一,我的心中便拥有了整个世界。”

这是我在豆瓣的自述。宇镭师兄一直以“你和女主角简直就是一路货色”为理由强力推荐我看这部名叫Contact(中译名:超时空接触)的电影,直到某天他无意间在豆瓣看到了这句话,然后他跑来跟我说:“你不用看了,我发现你在豆瓣的签名已经完美地归纳了Contact的中心思想……”

师兄说这话的时候,我几乎看得见他一头的黑线。

实际上,这部电影很早就拷在电脑里了,但一直懒得去看或者没想起来看。今天终于想起来了,于是才翻出来,守着一口气看完了。150来分钟的电影,平静中略有波澜,讲了一个其实早就被透得干干净净的故事。

女科学家艾琳自幼向往寻找外空间的生命,在父亲的引导下一步步走上研究天文学的道路。成年后主持了SETI(Search for Extra-Terrestrial Intelligence)项目继续为童年梦想的实现而努力,但周遭的人都以为她不过是痴人说梦,直到有一天,来着织女星的信号扣响了位于美国新墨西哥州的甚大阵的门扉……

事实上,早在去年冬天时,作为Contact小说女主人公原型那位老太太就来过我们学校进行讲座。讲座的标题很有趣:寻找外星人——科学现实而非幻想(Science fact, not fiction),讲座的内容自然是介绍SETI@home这个项目,因为这个项目所需要计算的数据实在是庞大得怕人,所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这帮牛人就想出了利用互联网连接,在世界范围内让愿意参与这个计划的人利用他们电脑闲置的时间和多余的内存来算每一个接受到的信号。当然,听完这个报告,我的电脑上就装了Bonic这个软件,参与到SETI@home项目中去了。

科学和信仰,其实不过是探索真理的两条道路,但我深信这两条看似已经分道扬镳越走越远的道路,总有一天会在上帝那里合二为一。而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就会在自己的心中拥抱整个世界的一切。尽管科学讲求实证,信仰却要求先验,但这并不妨碍二者分别的探索之路。

In God we trust. 这句每一张美元上都会印刷的话,也告诉我们,在这个基督教立国的国家里,就算是再强烈的怀疑论者,再认真的科学主义者,其实内心也深深被基督教的内容所影响。卡尔萨根在他的《魔鬼出没的世界》一书中,对基督教的很多东西进行了批判,正如电影里的台词说的那样。“基督教是不是一种幻觉”,“我们是不是正在被一种集体幻觉所折磨”,“……拿出证据来……”

所以有时候给人做见证的时候真是很难,因为你所经历的种种事情,都可以用各种科学的理由来加以解释。譬如心理学、气象学、天文学、地质学、生物学、社会学……人类发展出了各种学科各样科学,却把自己搞得更加迷惘不知所措。

我是谁?我从何而来?我在这个世界上要做什么?我将到何处去?

无论是科学、哲学还是神学,所探寻的最终的问题,大概就是这些。人类和其他的动物是不同的。狗不会去崇拜月神,尽管它们喜欢在有月亮的晚上吠叫;猫不会去崇拜太阳神,尽管它们喜欢蜷缩在太阳下舒服地睡懒觉;也不会有哪一种动物会竖一个木版或者刻一个图腾或者搭一些石块然后来进行献祭或者跪拜……

只有人会。因为人是会思想的芦苇。大自然随便一阵风就能把它摧毁,但他依然比这个世界强,因为他会思考自己生存的价值和意义。就这一点来说,称呼人为“万物的灵长”,似乎未尝不可。

所以,我们仰望星空,不仅仅是为了明白方位或确定季节;我们俯瞰内心,也不仅仅是为了获得个人的名利。对于人类而言,有着更为重要的使命,那就是——寻找真理。

而当我们的信心受到挑战,我们所坚信的东西受到质疑的时候,我们要怎么做?在别人看来,那不过是一秒钟之内的自由落体运动;而在自己,却是长达18个小时漫长的星际旅程。在别人看来,也许只是一种幻觉或偶然,但在自己,却是实实在在地与神同行……这种时候,我们还能坚持自己所看到的所经历的一切都是真实的,不会动摇么?

“我坚信,我所经历的一切都是真实的,我只是想把这个经历与他人一同分享……”这样的回答,当面对质疑和盘问的时候,还说的出来么?

因为,这世界已为你我做了见证,正如那18个小时的静电杂音为艾莉做了见证一样。我们所要做的,是相信自己所经历的一切,相信自己的信仰和见证,当面临质问的时候,也仍然可以平静对待。

因为,无论是星空还是我们的内心,都已经证实曾经有这样一段跨越了26光年的旅程。

 2 ) 论《接触未来》对科幻影片的贡献

  本来早就想写写这部片子的,感觉此片主体深邃,含义隽永,实乃众多科幻片中的异数。第一次看的时候就很喜欢她,完了也很激动,想写点什么,但又生怕让情绪左右了自己而不够理智,因此迟迟不敢动笔。昨日重温一遍以后,在这样一个冬日的雨夜里,写下自己对本片的一点感受。


     本片是导演Robert Zemeckis在1997年 “重操旧业”拍摄的一部科幻巨作(他还拍过科幻片历史上的另一部经典作品《回到未来》),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又是一个关于时空穿梭的作品,不过相对《回到未来》——《接触未来》的起点要高些,科学性也严谨一些。她根据美国著名的科普作家 Carl Sagan荣获普利策奖的同名小说改编,并由Carl Sagan本人编写了一部分剧本和担任副制片人,不过感到遗憾的是在影片制作过程中, Carl就因病去世了。他本人没有能看到影片的公映。(这就是我们在结尾看到“献给卡尔”字幕的原因)
     在《阿甘正传》大获成功之后,人们都在期待Robert Zemeckis的下一部作品,罗导也花了近三年时间才推出部野心勃勃的大作,虽然票房也达到了1.66亿美元,但似乎确也未达到人们的预期水平。我想这不能归结于罗导的水平下降,而是这部《接触未来》并不像有些影片那样讨巧。的确,和一般的外星人科幻片相比,本片既没有光怪陆离的外太空场景(就象《火星任务》《绝世天劫》),也没有令人眼花缭乱的飞船追逐场面(《星球大战》《星舰迷航》)——当然也没有面目可憎的外星人(《独立日》、《火星人玩转地球》)——这里的外星人竟然是以女主人公父亲的形象出现的!(此点将在以下详细论述),虽然本片的制作堪称精良,也体现了高科技的效果(如开头的一段和穿插的老花样克林顿参与“演出”)——但和其他的科幻片相比,本片显得有些冗长,节奏较慢,这是不太符合一般观众的口味的,而作为一部剧情片,她也不像《阿甘正传》或其他类似的影片一样能让人又哭又笑,受大及大感染,因而可看性不太强。但这些都不妨碍她成为一部为优秀影片,对以往的科幻片,特别是外星人类的科幻片作了一个新突破,原因如下:

一.  主体的哲理性。
1. 本片的主题是人类对外星生命的寻找,人类这种寻找实际上也是 对自身的一种寻找,对自我的一种肯定,基于此我们可以称本片为一部假现实主义作品,一部人类的寓言书,且看影片中的一些台词——“很久以 来,我就一直想知道我们为什么会生活在这里,我们究竟是谁,”;“我们 发现彼此的接触能够填补人们那空虚寂寞的心灵……亿万年来均是如此,而 宇宙中如果只有我们的话,那岂不是太浪费地方了?”——这些话应该说已经清晰的表明了本片的主旨。这在一般的“弱智”科幻片中是不会出现过 的。还有这样一个情节——当研究小组接收到来自于仙女座的外太空的脉冲信号,还原后竟然是1936年希特勒在柏林奥运会上的电视直播讲话,这不仅 仅是外星人和地球人所开的一个玩笑,而似乎也在警醒我们:人类切不可滥用科学技术,否则就会受到打击(同时全力赞助科研小组进行探索外星生命 的超级富翁夏顿的身份也似乎也意味着什么)。


2.宗教和科学的殊途同归。

    影片中男女主人公的身份设计是很有意思的,埃丽是个科学家,而庞马是神职人员,他俩之间虽然有爱情,但由于身份的水火不相容常常使他们充满分歧,庞马因为埃丽的不信仰宗教,甚至对她想上太空投了反对票,因为他不能“让一个不信神的人代表全人类去会晤外星人”,使埃丽没有成为星际旅行器的头班乘客(头班乘客埃丽的老师结果由于飞行器失事而丧身,而破坏这次旅行的罪魁祸首竟然是一个宗教狂热分子)。但在对于外星生命的态度上,两人又惊人的相似,庞马甚至说出了埃丽已故父亲说出的那句话:“宇宙中如果只有我们的话,那岂不是太浪费地方了?”,当埃丽会见外星人的情形不被人相信时,庞马有坚定地站在她一边。这似乎也说明了宗教与科学的共同之处:两者都是对人自身的寻找和探索,追究事物的根源,只不过方式不同而已。
     在这里我们可以一个得出一个结论——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把本片看作《阿甘正传》的姊妹篇,虽然两个主人公智商要相差一倍以上,但他们都在执著的追求自己的梦想,进行人生的探索,只不过埃丽是有意识的去做,而阿甘是下意识的率性而为罢了。为此我们也不难理解这部影片的配乐为何与《阿甘正传》异常相似,这恐怕也不能用作曲者黔驴技穷来解释的(埃丽和阿甘小时候的命运也差不多,一个丧母,一个丧父,而对于相依为命的父亲和母亲他们都是非常的热爱,这种热爱甚至左右了他们各自的事业。)


二.  外星人形象的新突破。

   外星人的情节在科幻片中出现是屡见不鲜的,而电影对于外星人的描写无非是两类:一类是与人为友的便面貌可爱纯真,如《E.T.》、《第三类接触》;另一类就是与人为敌。于是就面目狰狞可怕如《火星人玩转地球》《异形》等——而本片中的外星人却是以人形——埃丽的父亲形象出现的,因为他们觉得这样会令埃丽好接受些,他告诉埃丽,星际旅行器的图纸是他发给埃丽的,依靠这个旅行器,人类在宇宙中就不会孤单寂寞,但他也不知道是谁制造了这个东西,他们只是发现里而已,和地球人一样——他们都离真相都很远,彼此的接触只是第一步,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做。
    埃丽乘坐星际旅行器会见外星人这一段戏是本片的高潮,有趣的是正如影片里众多人质疑埃丽是真的会见了外星人,还是仅仅是她的幻觉(梦境?)一样,观众也对这个场景的真实性表示怀疑,有多种看法。在上影视观摩课时,很多学生为此竟争了个面红耳赤。
    这段戏确实是解读本片的关键之处——当我们看到埃丽来到的织女星球竟然是她小时候所画的朋萨可拉的海边,而他看到的外星人竟然是她的父亲时,我们确实被搞糊涂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其实我个人觉得这一段表现的到底还是真实场景还是幻觉都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影片的主旨已经在这一段便显得很清楚了,这就够了。
    影片结尾,还在执著的进行科学探索的埃丽向天真的孩子们做起了科普工作,她重复了外星人和庞马的话——“宇宙中如果只有我们的话,岂不是太浪费地方?”,而此时夜幕也降临了,埃丽的手里握着一把闪光的沙土,望着星空,若有所思,影片打出字幕:(For Carl )——献给卡尔(萨根),随即音乐响起,播放演职员表——而作为观映者的我那颗随着影片跌宕起伏的心却久久平静不下来。是的,人生短暂正如恒河里的细沙,唯有不断探索,人类才能不断前进。
    还要赞一赞朱迪.福斯特的演技。对于这样一个执著的女科学家形象,表演上稍不注意就容易过火,而朱迪.福斯特却演活了这个勇于献身科学,但从不缺乏人情味的埃丽形象——这一方要归功于朱迪那近乎炉火纯青的演技,另一方面也恐怕由于朱迪身上多多少少也有埃丽的影子吧。其实在埃丽身上,我们也不难发现小说原作者卡尔.萨根的特征——坚持不懈做科学普及,即使不被人所理解,也决不气馁。正因为有了他们这样的人,我们的生活才变得更加美好。


                             S.K.


                           12.20.2002夜

 3 ) 本片的科学背景

一九八五年的一个学期末,加州理工大学(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理论物理学教授Kip S.Thorne(广义相对论三巨头之一)刚刚上完一学年的课,正慵懒地靠在办公室的椅子上休息,电话铃却突然响了起来。打来电话的是他的老朋友,著名行星天文学家Carl Sagan。Sagan当时正在撰写一部描写人类与外星生命首次接触的科幻小说。写作已经接近尾声,但身为科学家的Sagan希望自己的作品-即便是一部科幻小说-也尽可能地不与已知的物理学理论相矛盾。在这部小说中Sagan安排女主人公通过黑洞(Black Hole)穿越了26光年的距离,到达遥远的织女星(Vega)。这是整部小说中最具震撼性的情节,但是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却也是最可疑的细节。于是Sagan打电话给从事引力理论研究的Thorne,为这一细节寻求技术咨询。经过一番思考和粗略的计算,Thorne 告诉Sagan黑洞是无法作为星际旅行的工具的,他建议Sagan使用wormhole(虫洞)这个概念,于是便有了随后出版并被拍成电影的著名科幻小说<Contact>。

与别的天马行空式不靠谱的胡编科幻不同,本片对星际旅行的认识与当时物理学家对理论物理的认识完全一致。

Sagan的小说顺利地出版了,Thorne 对 wormhole 的思考却没有因此而结束。三年后,Thorne 和他的学生Mike Morris在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s上发表了题为“时空中的wormhole及其在星际旅行中的用途”的论文,由此开创了对所谓“可穿越 wormhole”(traversable wormhole)[注一] 进行研究的先河。作为教学性刊物的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s也因此而有幸在一个全新研究领域的开创上留下了值得纪念的一笔。

Morris和Thorne的文章在wormhole研究中具有奠基性的意义,不过wormhole这一名词却并非是他们两人的发明。早在一九五七年C.W.Misner和J.A.Wheeler就在一篇文章中提出了这一名词。那篇文章讨论的主题是所谓的“几何动力学”(Geometrodynamics)-一种试图把物理学几何化的理论。Misner和Wheeler的“几何动力学”后来并没有走得很远,但他们在文章中提出的wormhole这一概念却在事隔三十一年之后得到了全新的发展,并成为以星际旅行为题材的科幻小说中的标准词汇,可谓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4 ) 7年后重新被鼓舞──重看 Contact

对于这部电影,我想我这样一个工科生的语言并不能表达它是怎样带给我兴奋和长期的激励──关于科学和理想主义的激励。借用女主角的一句话: “Poetry….They should send a poet!”它提醒了我们,习惯于在家购物,网上冲浪,足不出户的现代人,还有一些东西是“out there”,有一些东西是“above us”的。我们所受的关于科学的教育告诉我们,不要好高鹜远,要在前人的基础上慢慢前进,但这部影片对我的作用,无异于在泥沼中缓慢前行时头顶的星空,它提醒我,在单调重复的科学研究背后,永远都有值得追求的美丽的“Truth”。

六七年过去了,我电脑里运行的分布式计算程序已经从 SETI@Home 变成了更加 practical,也许甚至更加 profitable 的 Folding@Home,我身上的理想主义色彩也早已淡去不少。但是重新看到 Ellie 这个角色,仍然让我兴奋。电影里她也面临着寻求经费的压力,同行的排挤,来自社会各界的怀疑和反对,她缺少的是其他电影里科学家都有的先进的设备,花不完的经费,还有聪明又性感的助手──当然她的助手是很聪明的──而她的理想主义,或者说她的信念,始终支撑着她。我们在老一辈科学家的故事里也常能看到这种理想主义的存在,而科学界的现实也许是排斥这种理想主义的,但我确实相信科学发现的背后,必须要有独立于 Practicality 和 Profitability 之外的动机。所以我喜欢 Ellie 这个角色,喜欢她代表的理想主义精神。

除了“信念”,影片的第二个主题,关于科学与宗教的关系,几乎每篇关于 Contact 的影评都会提到。我在这里不想深入。当看到电影里 Ellie 被问到是否相信上帝时,我也试图帮她回答。做为一个受科学教育长大的人,我不相信人造的宗教,也不相信做为人类创造物而反过来主宰宇宙命运的上帝──那只是一种人类沙文主义的 delusion。但我确实相信这个复杂的世界是被一些更高的原则所决定的,为了方便理解,我们可以称其为上帝,但它肯定不是我们所创造出来用来膜拜的偶像,住在九天之上俯瞰众生。相反,它可能只是一些可以从量子力学方向试图理解的“弦”,或者其他更渺小而基本的东西,组成了我们,组成了世界。但是,纯粹地从科学的角度理解这些原则可能也是危险的,至少从我们现在的认识,我们知道像“爱” “信仰”这样的东西不能被分析,不能被量化,所以我们在科学之外还需要 humanity 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对于影片的这个主题,我认为与其说它是科学与宗教的共存与和解,不如说是科学与人性的共存与和解。可能唯有如此,我们才能认识自己和宇宙,成为宇宙大家庭中成熟的一员。

生活的压力让我们需要面对现实,对于科学家来说也是如此,但 Contact 在生动地刻画了科学家所面临的现实的同时,也提醒了我们还存在着一个广袤而美丽的宇宙,我们每一个普通人都是它的 small and trivial, yet unique and precious 的一分子,这足以引起我们的许多思考。也许有人认为这不过是畅销小说改编的好莱坞科幻片,但在我看来,它是一些真正有创造力的人对于人类的自省,是我们走向启蒙的一小步,也许这一小步会引领我们去接触智慧,接触未来。

本人 blog 上原文地址:http://www.snakehsu.info/sigma_c/2007/10/-contact-1.html

 5 ) 科学家们的情商

我的关注点会不会有点走偏?我觉得此片重点不是说的科学发明发现本身如何烧脑伟大,而是围绕着一项有价值的或者说爆炸式的科学发现所产生的周边效应,譬如说名誉,政治斗争,上位者的廉耻,金钱的力量,科学与宗教信仰,人类的思维局限……
在佩服这些科学家坚持理想甘于寂寞勇于争取之余,此片还告诉我们,纯技术研究是不存在行不通的,要做一名世俗的科学家,要必须有很高的情商,不然面对来自民间和官方的质疑,那些制约你研究妨碍你的理想的坚持的力量和破坏有可能使所有的心血化为灰烬,说不定反而落得一身官司,这就是人类社会的复杂性和无奈。
最后提一点,不能认同对男主的生硬洗白,明明是借着女主捆绑借势却要搞得像一往情深。比如选择上天人选是那捍卫信仰的一脸冠冕堂皇比如最后胜利荣归一起亮相在世人面前的心安理得。
花絮,我挺喜欢马宏,也是个神人啊,眼盲心不盲。到希望女主跟他。
最后剧透一下画龙点睛之语:十八个小时的静电。

 6 ) 马修的一生

努力奋斗的科学家联系了外星人,并遇到土豪包养送到太空,(两次转折太生硬了)发现外太空景色是自己小时的画作,外星人长得和自己爸爸一样,就这样回到地球先打官司,说了一串心灵鸡汤后赢得全美人民的支持,然后白宫发现“记录了18小时的噪音”这个极有利的证据。。。最终和马修过上了性福的生活,马修为了养家,去洛杉矶当律师维持生计。后来犯事了,开始逃窜生涯,人送外号“污泥”。修炼了几年改过自新后又去警察局当真探挣点小钱,不料自己得了艾滋病,自己发现了新药延长生命,还开了个卖药俱乐部。有天诺兰买药来了,马修说:“我十分想去趟太空!”诺兰答应了:“飞船、机器人都准备好了,你的队友叫安妮海瑟薇。请与她和谐相处,努力奋斗,再创佳绩!”

 短评

这部电影已经远远不止科幻这么简单,故事本身有着鲜明强烈的世界观,其实本质上和意识科学(灵性科学)有着密切的关联,有兴趣的影迷可以看看卡尔·萨根的《宇宙》原著和那经典的13集同名纪录片。如果浩瀚的宇宙只有我们,那确实太浪费宇宙和空间了,其实无论宗教和科学,必须信仰的是爱!★★★★

10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虽稍有一点点拖和硬转,但整个故事还是行云流水。影片是复主题:一个是人类对真理无尽的探索,这是正题;一个是科学与宗教的关系,这是副题。正题很动人,副题很和稀泥。Anyway,还是90年代的电影会讲故事啊。

12分钟前
  • SydneyCarton
  • 推荐

有信仰的美国人也是有S面B面的

16分钟前
  • 大使
  • 推荐

剧情略扯但还是挺有吸引力的,但总是把外星文明设定成“我们做不到的他们铁定有方法做到”这个有点令人不悦啊,当然从头至尾都安排一个神父的角色甚至到最后结果如此玄乎这个还需要多揣摩,有种模糊科学和宗教界限的意思但是⋯还是需要多想想的嗯。

19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在硬科幻和软科幻之上还有一种更高的用科幻来形容会显得苍白的堪称完美的科幻片

23分钟前
  • 力荐

艾莉收到了来自织女星的频率信号,似乎证明了艾莉一直以来的工作是正确的。但这带来的不是她个人事业的成功,而是政治、社会、宗教、国家各个角度的矛盾与讨论。深

24分钟前
  • (๑⁼̴̀д⁼̴́๑)
  • 推荐

朱迪女神是怎么做到把萝莉的神态和御姐的气质融为一体的!好美!

29分钟前
  • 暴走君
  • 力荐

1.朱迪姐当初皮肤好水嫩,比羔羊里满脸雀斑耐看;2.男一号十足懦夫,以爱为名阻碍朱迪探险;3.人物鲜活,好莱坞式官方的短视和愚蠢让人恨;4.剧尾的for Carl是向已逝作者致敬;5.老是强调价值观(god)一致的调调让人反感;6.美国至上和爱国主义的臭旗让人尤其反感,减一星。

30分钟前
  • 光年‖影视歌三栖民工
  • 推荐

太慢,有点磨叽。可以当作《星际穿越》前传来看吧,朱迪·福斯特从银河系回来,之后和马修·麦康纳生下孩子,就死了,多年后,马修去完成朱迪未完成的探险,然后留下女儿……

31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还行

野心太大,想要面面俱到,却显得有点无味,说是科幻片也有点蒙人。镜子的镜头实在惊艳,超过片头的宇宙远拉以及片尾的世界尽头。另,人生观的最高奥义果然还是大家互相温暖么?还有,影片里说世界95%的人都有宗教信仰,不能够吧。。。光咱中国给它凑个三亿无神论者绝对木问题吧!

35分钟前
  • 海阳
  • 推荐

若能以崇尚理性为共识(但残忍的现实请参考那些会错意的短评),那么科学家和牧师亦能彼此相爱。有两处看得我眼泪就快要掉下来:牧师问她为何敢为太空接触而牺牲,她论及who we are那三个W时的会心微笑;她看到no words只能用诗来描述的壮观天象时的喜极而泣。这就是追求真理的魅力。当年田丰老师力荐!

38分钟前
  • 私享史
  • 力荐

虽然前面感觉有点拖,但是高潮真是让人沸腾啊。很精彩的故事,还揉进了科学与宗教。还有一个令人难忘的镜子镜头

40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非常棒的科幻电影,大气磅礴,改编自Carl Sagan的作品——极为出色的科学家和科普大师

45分钟前
  • 姬十三
  • 力荐

that awe, humility, and hope,写的太好了,完全说出了我对宇宙与科学的感受。真的太好看了,Jodie Foster演的难以言喻的好,那些话由她说出如此让人动容。难以表达的是最后看到for Carl,突然更加受到震动,因为这是一部溢满感情的科学电影表达,怪不得感情如此充实。非常、非常、非常真诚的一部电影

48分钟前
  • 小晨
  • 力荐

三星半入;果然和《星际穿越》很多地方相似,本片走得不远,甚至基本没有离开地球,但女主对探求宇宙奥秘和生命本源的激情信念,颇能感染人,而非沦为尖叫花瓶;父女情和爱情线穿插自然,并不俗气;引入宗教论辩有新意,还能自圆其说;女孩奔跑取药救父,现实和镜像的无缝对接,属于灵光一现。

53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科学思考最终抵达的是哲学,宗教思考亦然。我相信大家殊途同归。我不相信一个人格化的上帝的存在,但相信终极造物的存在,如果非要给这造物一个称谓,那就是“God=神”吧。

55分钟前
  • 匡轶歌
  • 推荐

穿越虫洞时我感受到了人类最珍贵的天赋:恐惧,卑微与希望。

59分钟前
  • 大島
  • 力荐

宇宙之广太空之美让人震撼,还有必须给无神论者加一星!

1小时前
  • 朋克布莱克
  • 力荐

赋有内涵的科幻片(也不能说是绝对意义上的科幻片,也许是真实的,谁知道呢),探寻科学与信仰之间的关系,只是前面的铺垫有点太冗长~~

1小时前
  • 战国客
  • 推荐

科幻经典,穿越时光隧道的那段很恢宏很惊艳

1小时前
  • 白开水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