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颗星给除了何杜娟以外的所有人。
我就想问问这个何杜娟什么背景?身台形表要啥啥没有,你是在演戏,不是背课文。台词差劲到我这个路人都惊呆了,说话一个字儿一个字儿往外蹦。
夏静怡的人设不是美国留学归来吗,这演技把夏静怡演得像是去18线小县城念了个18流的野鸡大专,每集都是面瘫脸,每集都是病恹恹。
一到夏静怡的戏份我就脑壳疼,三位老戏骨都带不动你,唉,作为观众一声叹息……
知道陈建斌的新戏《三叉戟》开播,我跟着追了前四集,感觉还不错,胜在剧本扎实,听说原著小说获过金盾文学奖和燧石文学奖,难怪细节如此真实可信。不过给我感觉最好的是,剧中几个人物个性鲜明,丰满有趣。
陈建斌、董勇、郝平都是有演技的实力派演员,寥寥几场戏就能把角色的性格搭出了个框架。提起警界“三叉戟”,必须要从二十年前的四大名捕说起,几个人都有外号,陈建斌是大背头崔铁军,年轻时就梳着个大背头,不善言辞,但做事沉稳。调查老夏那个案子时,他去现场走了一圈,找到了拍下关键证据的无人机,很自然地就交代了老崔专业技术过硬,擅长搞侦查的人物特征。
不过,崔铁军早先有点急功近利,一切以破案为目的,有时做事出格。现在呢,老爱拿着个保温杯,泡泡枸杞养生茶,有种反差萌。导演还专门给细节展示,故意卖萌了是不是?!
董勇饰演的大棍子徐国柱,脾气火爆,性格急躁,但为人仗义,办事有一说一,曾经也是个响当当的人物。我真是被他的暴脾气笑死,第一集里,老崔被一大傻子拿螺丝刀挟持,他不但不劝,还用激将法刺激对方,不过顺利帮老崔解了围。还有后面,老夏追悼会后,当着众人面飞踹吕征那一脚,丝毫不留情面。他和老崔因为二十年前耿二冬子的事闹别扭,也挺能反映人物性格。
一个不解释,一个不想听,搞得身边最亲近的朋友手足无措。
几个人在微信群回复那段,不要太真实,老崔都打算找个台阶走下来和好了,硬是被大棍子的语音回复刺着了。
这人!这臭脾气!但,怪可爱的!
还有小潘,郝平饰演的大喷子潘江海,主意多,懂人情世故,有提审技巧,在三叉戟中负责活跃气氛。老夏去世后他承担了粘合剂的作用,一张巧嘴走天下,只要是话,从他嘴里说出来都能变成花。有个情节是,三叉戟为了从邱远强嘴里挖出新证据,他们瞒着郭局提审了嫌疑人。不过这事儿传到了小潘顶头上司齐队那里,俩人在食堂吃饭那段戏,看得我哈哈哈大笑。大喷子绝对是属泥鳅的,谁都抓不住他的把柄,看齐队那明明知道事情来龙去脉但懒得拆穿下属的样子,都觉得好笑。
当然,老夏大撒把的作用也非常重要,能拢得住大家,他不擅长查案,属于后勤保障员,能看得出来,他很希望做点什么,不然也不会临退休了,还请求跟着查案。
不过很遗憾,老夏很快被编剧搞下线了,因为给老夏破案是重新凝聚三叉戟的好切入点(夏春生同志,你的心愿还是达成了)。三叉戟联手破老夏被杀案,也让剧情节奏快了起来。不同的性格,不同分工,势必让他们在合作过程中出现摩擦、碰撞,也就有了更多冲突和看点。
虽说是一帮大男人查案的戏,但不觉得特别严肃,反而轻松幽默的地方一点儿也不少。
老田带队开案情分析会那段,三叉戟一个接一个地走进去旁听,什么听说投影仪坏了来看看,什么因为预审了解案情,最无语的是大棍子,啥也不说就站着听,真是让人忍俊不禁。
还有几个人调去专案组那里,那魔鬼的步伐,那扔U盘的气势,不笑算我输!
再加上如何处理从耗子相好那里买来药的细节,几个人大念“能让老树发新芽,能让枯树再开花”,哎呀妈呀,这是难道不是内涵三叉戟重新组团嘛?
当然,我们也能从这个案子出几个人擅长的领域。陈建斌抓住了崔铁军的沉着冷静,而故意打草惊蛇的时候,又能装作多嘴轻佻,老戏骨就是老戏骨。
大喷子提审邱远强那次,太凸显办事能力了,一方面是有老崔没成功的衬托,另一方面是二十多年预审经验的沉淀,几句话就震住了对方,炸出了关于耗子的新线索。
三个老警察调教一个小菜鸟也挺有意思的,大棍子不是踹过一个叫吕征的新人吗?四大名捕变老三加新一组合,也有种薪火相传的感觉。吕征不是没有优点,他在排查耗子相好会去哪里时发挥了作用。大棍子一开始也看不上他,可慢慢也有改观,觉得他“挺有眼力见的”,还教训他“先观察,后行动”,因为怕他莽撞出事。
最终,三叉戟顺利破了老夏被杀案,也让三个退居二线的人民警察重回一线。驱动他们不懈追凶的,是对老夏的兄弟情谊,这也是最打动人地方。
剧中,有个片头穿插二十年前年轻版四大名捕的设计,能帮观众理解几个人为什么感情这么深——因为有过命的交情。他们曾因大背头的谨慎,躲过一劫。而那句“破大案,喝大酒,这种感情什么也换不来”,也成了三叉戟重新聚首后的新燃点。
三个男人一台戏,即是三叉戟的辉煌再现,也是陈建斌、董勇、郝平等人的精彩飙戏。由于前两集介绍人物、铺垫剧情,节奏显得有些慢,但从第三集开始,就渐入佳境进入状态了,你会随着剧情发展发现这些老男人的魅力。
二十年间,他们或许有过消沉、低落的时刻,一个警保处的,一个派出所的,一个预审队的,但在困境和机遇面前,还是决定鼓起勇气挺直腰板,发挥自身优势,用二十多年的经验投入到保护人民安全的工作中。这也告诉我们,岁月老去不可怕,最怕的是丧失好好生活的心气。
三叉戟的重现,代表着一种中老年男人的振奋和积极。
谁说“廉颇老矣只能吃饭”,加起来快一百五十岁的“‘三叉戟”照样神勇无敌!
亲们,豆瓣打分开启了,觉得好的都去支持下,没事的在小组里多发帖子,顶帖子,让小鲜肉们看看老戏骨也可以撑起收视率!现在的影视圈病了,赚钱全靠流量明星,打榜全靠粉丝,遇到同期的热剧相互掐,粉丝互撕成为常态,难得遇到这么个清流,大家都珍惜吧!
这个剧有些地方是处理的轻率了点,但是整体流畅,剧情不俗套,关键是演员演技好啊,小吕这个角色在一帮老戏骨的映衬下竟然立住了,而且开头的回忆和后面的剧情竟然能照应起来,厉害了!
或许无论什么职业、什么性格,当人到中年,总不免有一些相似的困境。
《三叉戟》一开篇,陈建斌饰演的崔铁军在修灯泡,很多观众可能没想到,他是一名老经侦警察了。
他年轻时候,外号“大背头”,胆大心细、外冷内热、有着相当敏锐的洞察力。
但现在他就像一个面目模糊的普通中年男人,在单位的后勤部门干着闲差事,茶叶里放着枸杞,就等着退休大吉了。
董勇饰演的徐国柱,是一个派出所巡警。
但年轻的徐国柱同样威风着呢,他刑警出身,外号“大棍子”,英勇善战、嫉恶如仇、脾气火爆,犯罪分子听到他的名字也要抖三抖。
郝平饰演的潘江海,看上去很像是精明的成功人士,他忙着上电视、搞关系,身在警局心在外,天天请病假,早就在筹备退休后的“事业”。
但潘江海同样不可小觑。他搞预审出身,外号“大喷子”,能言善辩,与嫌疑犯斗智斗勇斗心,善于突破对方心理防线。
20年前,他们与夏春生(侯岩松 饰)被称为“四大名捕”,少年意气、斗志昂扬。
怎的20年后,都如此“颓唐”了?
这首先有主观原因。崔铁军与徐国柱之间有一个持续20年仍未解开的误会。
当年有一个叫二冬子的人曾入狱三年,出狱后成了徐国柱的“点子”(即线人),给徐国柱提供线索和情报。
崔铁军不知道捏住了二冬子什么把柄,非要二冬子带自己去见毒贩,利用二冬子的走私渠道吸引毒贩见货抓人,可没想到中间出了岔子,害得二冬子被击毙。徐国柱对二冬子的死心怀愧疚,同时他认为是崔铁军的急功近利害死了二冬子,一直无法原谅他。
因为彼此心中有疙瘩,“四大名捕”分崩离析。昔日的少年志气,也雨打风吹去。
就像起争执时,崔铁军对徐国柱说的那样,二冬子的死虽然对徐国柱造成了很大的打击,但徐国柱“自个儿把自个儿撂趴下了,而且还趴得挺舒服,所以是你自个儿认命了,别整天怨天尤人”。
另一方面,则是人到中年的身不由己。
比如体力上的衰退。第3集,潘江海自嘲道,到我们这年纪,谁身体没点小毛病。他们仨,潘江海低血糖,徐国柱高血压。
曾经身手矫捷,可以以一当十,如今爬高上低可能就气喘吁吁。
就像第2集,仨人大战小混混,几个回合就上气不接下气。胡可饰演的花姐以为他们“打傻了”,其实他们是体力不支了;
再比如预告中呈现的,随着时代变化,犯罪手法高科技化,破案手法同样要与时俱进,但对于这些50+的人来说,他们可能电脑还玩不明白……
因此,“三叉戟”初登场时,挺让人不以为然,他们跟普通中年男人没什么大的不同。中年男人的失意、不得志、颓废,他们也都有。
转折很快到来。
三个人的好兄弟、好同事夏春生马上要退休了,一直以来他也是“三叉戟”的调和剂。但在执行最后一个任务时,夏春生壮烈牺牲。他生前还打算着和三叉戟庆祝自己退休,并帮崔铁军和徐国柱打开心结。
夏春生的牺牲,让三叉戟又团结在一起,也重新振作了起来。因为他们身上承担着新的使命和责任——调查夏春生的死因,将犯罪分子绳之于法。
这是客观原因。而主观上,三叉戟看似颓唐,但他们骨子的热血一直都在,只要有一个契机,热血就会再次沸腾起来。
“三叉戟”很快再振雄风:
他们有更丰富的侦破思路、行动经验和审讯技巧。在第4集,他们在三天限期内抓到了杀害夏春生的凶手,让年轻的同事们刮目相看、心服口服;
预告中,他们有不服老的精神,认真掌握新技术、事物,努力更上高度复杂性的科技犯罪的步伐;
他们更有经过千锤百炼后忠于职守、不畏牺牲、热血拼搏的英雄气概。在第4集结尾,他们接受了局长委派的新的任务。
因此观众开始看到,三个中年大叔像少年一般,对工作全身心投入、勇于冲在危险前线;
他们“焕然一新”,仿佛老去的只是他们的身体,但他们的斗志并没有年龄增长而削减半分。
老树发出新芽,枯木再次开花。二者之间形成强烈的反差,反倒折射出三叉戟的坚守与英勇。
三叉戟不仅激励了年轻观众——人到中年他们仍然斗志昂扬,年轻的我们怎可懈怠;也让中年人心有戚戚——他们的“活法”给陷入中年危机的中年人提供了最好的示范和最正面的引导。
《三叉戟》不是把英雄捧上神坛,它刻画的是带有平民色彩的英雄,是你我皆可以成为的英雄,因此更具感染力。纵然职业不同,很多人不必像人民警察一样舍小家为大家地守护百姓安宁,但哪怕是一个普通人,哪怕已走在生命的后半程,我们依然可以活成自己人生中的英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不得不说前十集是吸引我看这剧的理由。但是最后几集真的是夸得一塌糊涂,我不知道是因为原本32集强行被拉到42集的结果还是本来编剧就功力不够,最后出现了三个巨大的垮点:
1、小青突然反水!这会造成两个结果,第一,前期铺垫不足,小青的反水显得特别刻意,你可以认为小青歹毒,可是按照编剧的设定人黄有发这种BOSS级的也不会是省油的灯,居然没料到这一手?!最后只能强行绑架崔斌来制造矛盾点,说难听一点,反正几个青年演员都这么招人厌,还不如一刀下去结果了崔斌,至少让人出乎意料!至少比小青突然反水好!
2、警队内部的叛徒。这个要详细说说,大家都猜呱嗒和刘局(就是暗黑者里演局长的那个),要是呱嗒那这剧也就平平常常,一部普通的警匪剧,但是你给我来个刘局是什么鬼?!记得没错他总共就出现了两次,一次还是给三叉戟颁奖。和第一条一样的问题,前期没有任何铺垫。这就要说到这类作品的创作上了,一般反派都是两种写法,一是隐藏式的,观众和侦探或者警察一起解密,但是这种必须交代足够的线索给观众,也就是剧内剧外必须公平,警察做找到的线索你必须呈献给观众,观众是随着警察的步调逐步在一起互动解密的;另一种是公开式的,也就是一开始就告诉你反派是谁,这种更侧重于过程和最后的结果,三叉戟应该算是这种,但是这种需要前期铺垫各种动机最好是还有埋设草蛇灰线,这样到最后大家看对决的时候会有种酣畅淋漓的感觉。可是这部剧啥都没!你说刘局是内应,那之前的线索的伏笔呢?我想编剧当初是想估计写呱嗒这种看起来亦正亦邪的人物来隐藏背后的刘局,可惜啊,画虎不成反类犬。我觉得国内的编剧,特别是编这类犯罪题材的真的应该静下心好好去读读传统的侦探小说,把每条线,节奏、铺垫都认真写,而不是这种强行给我来个反转,你打谁脸呢?观众也不是傻子,最后的吐槽和评分只会啪啪打你编剧的脸!
3、结局过于仓促!一开始我还以为这个有关D融宝突然暴雷可能是给第二部开个头,没想到只剩下没几集了,这就必须把所有的东西一股脑儿全往里塞,这样会导致每个人物分到的剧情相应减少,剧情逻辑漏洞百出,配角的很多结尾可能会一塌糊涂。
我觉得第二部还是不要以警匪题材为卖点了吧,把这哥仨、花姐、柳爷等聚到一起拍个情景喜剧也比这烂尾了强。这类题材其实一直是国内的短板,再加上对这块的审查也越来越严格,我想短时间内想出好剧应该是难上加难。真的可惜了这三位主演,特别我本人还特别喜欢董勇!
补:刚看了浙江卫视抖音的下集预告,还TM更好笑的来了,大背头居然利用俩混混玩反间计,利用黄有发梳大背头,栽赃他是大背头,是不是最后编剧不知道怎么结尾,干脆直接放弃和放飞了?!
还有最后小青和徐国柱对决他说自己是二东子的儿子的地方真的想冲进去甩他俩耳光!反正小青这人物是彻底垮了,就不回了,比黄有发还垮,看来目前就郑律师还算马马虎虎,至少描写地有前有后!
编剧,编完以后好好捋一捋前后吧,真的,这毕竟不是网文!
【6月23日大结局更】
在一个十八线小网站看完了42集。果然和昨天预计的一样,很多东西都没有交代清楚,都是一笔或者用旁白交代过去。虽然没有黑警的情节,但是突然来了个副省长和他的儿子是背后黑手,我只能说好吧,编剧你开心就行!另外就是因为之前剧透地太多(浙江、江苏卫视的抖音和下集预告),所以棍子和小青对决以及棍子在医院抢救等等并没有让我很感动。但是花姐发现棍子的警服里藏着的求婚戒指倒是让我感动了,但是很可惜,这段过后给了夏静怡和崔斌一段非常长的情节,居然还有回忆,我只想说要是他俩结合了,大背头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再加个张华,这一家人谁吃得消和他们住!
最可惜的是没有给棍子和花姐一个婚礼,哪怕是很简单的,在城南旧事里请大家吃个饭都没有。还有就是人物的反转或者经历的处理真的和很多网友说的一样,太“工具人”了,人物根本一个个都立不起来,缺少动机和身世经历,导致除了三叉戟以外,人物崩坏得一塌糊涂。再就是配乐,夏静怡和崔斌的那段突然来了段民谣风格的三拍子口水歌,本来他们俩就遭人恨的,这下好了,更恶心了,这歌估计是作者吕铮自己写的吧,求专业的人还是做专业的事吧,与其自我感动写了这么多口水歌,还不如好好参与编剧,把三叉戟后续的故事写好!
最后想说,昨天还是留情打了3星,要是评分的话我觉得6分可能已经是最好了,其中5.7分给老三位的表演和三人之间可爱的互动,其余0.3给部分配角,比如郭局他们,别的我实在打不下手。说真的与其这样的质量,那还是不要继续出这个题材了,不然真的是到时影响小说IP的口碑。
我看很多朋友吐槽这剧进展慢、没有特别激烈的矛盾冲突。
但这就是它的真实之处。现实中的警察就是这么办案的,虽然剧情需要会有夸张,但整体架构是真实的。
三个警察才能摁住一个犯罪分子。这太正常了,现实中哪有警察和对方单打独斗的,飞檐走壁的功夫高手在警队里凤毛麟角,都是些平时吃着药顶着疲惫的身体夜以继日工作的汉子罢了。人到中年,腰酸背痛,谁都不是超人,跑个300米就已经上气不接下气了。还想身手矫健瞬间制敌?做梦吧。
还有,实际探案,就是这么一点点地去摸排线索,利用自己十几年内建立的社会关系,打探消息、寻找蛛丝马迹。不然你以为线索从哪里来?莫非你问对方就会乖乖告诉你吗?预审就是这么斗智斗勇。犯罪嫌疑人都是人精,会轻易吐露实情?
一问三不知或者插科打诨或者胡言乱语或者装死充傻或者口吐芬芳太正常了。不然他们是犯罪嫌疑人?
预审完全就是技术活。让一个狡猾的犯罪分子吐露心声和实情,太难了。
警察也是人。混得不好的会吐槽、埋怨,但很多中年警察,有了案子仍然像是打了鸡血一样往上冲。
除了职责所在,还有就是心里憋着一口气,凭什么让你们触犯刑律为所欲为?
看到年轻干警做错了不会安慰,嘴上狠心里疼,就是怕对方吃亏。但都是直男,又不好意思,所以都是以批评的口气说出来的。
别看他们抓贼的时候气喘吁吁,但这帮老东西站在你背后的时候,像是一道钢铁长城,让人放心。
年轻干警办案的时候旁边站着这么一个胖乎乎的师父,心里马上就有了底。因为你说错了话、办错了程序或者没领会到眼神,他会冲你狠狠地戳一指头,点醒你,让你不会犯错误、耽误事、倒大霉。
这就是真实,也是这部电视剧的诚意。
当然了,也有不真实的地方。比如那个破无人机,整天耀武扬威的在天上苍蝇一样飞来飞去。当警察吃干饭的?分分钟搞定操控者好吗?出现第一次就给摁在那了。
还有,预审其实非常枯燥冗长。不可能讲讲人情世故、打打感情牌嫌疑人就热泪盈眶地招供,这个的确夸张了。还有,最终集大棍子是打不过一个年轻壮年男子的,现实中这种情况大背头也不会弃他而去,否则以后在警队别混了。
该回避的时候,就得回避。郭局出面,也不能违反纪律,所以违规让三人介入夏静怡的案子这也是不现实的。
另外,刻意制造的车祸物证鉴定人员会发现不了?尸体烧焦了外伤骨折可是掩盖不了的,肺部的烧伤烟尘含量位置都不同好吗?
不过为了剧情推进需要,可以理解。
我个人希望这剧能够大火——它也有这个质量——让普通群众也知道警察到底是怎么办案的。没有美女警官相随、更没有胡子拉碴的颓废造型,不是说是个帅哥就能让犯罪分子束手就擒的,更不是到哪里都一身笔挺的警服戴个警帽一脸正气的。
你见过这剧里三个老警察外出办案的时候穿过警服吗?没有吧。
动不动穿警服外出办案那不叫警匪剧,那叫披着警匪剧外衣的偶像剧。
犯罪分子也不是什么逻辑高手,动不动就跟东野圭吾培训出来的一样搞个烧脑大案,更不是警察到什么地方亮一下证件就可以畅通无阻。正相反,一个小保安都可以拦住你。人家不让你进,你能怎么样?
很多时候,他们甚至都不敢在家人面前说出实情。想要办个案子有时得赌上前程、得罪上司,还得防备来抢功劳的同事,也有明枪暗箭的办公室政治和溜须拍马的曲意逢迎,以及中年恍惚的初心自问。
这不是矫情。因为要是想当个合格的警察,尤其是业务能力强的警察,面对社会其他职业抛出的橄榄枝,没有点初心,还真是坚持不下去。
这剧已经非常贴近现实了。可以说从剧情的精彩和与现实贴合的平衡点上完爆所有的警匪剧,包括近几年呼声非常高的几部。比如,那部都在等着拍续集的。因为都脱离现实太远,而这部剧,简直就是复刻了很多现实中的工作现状。
随便举几个例子:第一,剧中警察喝酒得报备。没错,纪律要求,只要是喝酒、不管是不是下班了,就得报备。剧中只要是三个人喝酒就有人不停地问是不是报备了,这都是常态。因为这是纪律,现实就是如此。不报备,发现了要处理的。有人可能说我碰见的警察都随便喝,但纪律要求,就是要报备。你碰见的警察,不合格。而且现在的警队纪律,也没人敢随便喝。
见过哪部警匪剧里出现过这个?没有吧。但这就是现实,现在的警队就是这么严格。
爱信不信,纪律要求,得报备。
第二个例子,小吕的发型。
这就是警校生的常见发型,圆寸头,在学校更短。小吕刚从学校毕业,留这个发型非常符合实际,因为习惯了,留了好几年,所以一般毕业之后都会留一段时间。即便是老警察,也不会留那些大刘海、披肩的夸张发型,就像其他警匪剧里经常出现的那些浪子发型,分分钟被督查处理好吗。
第三个例子。
禁毒队的田队单打独斗没打过贩毒分子,一起坠楼了,有人质疑禁毒队的队长打不过毒贩。
谁规定禁毒队的队长就得是武林高手的?别说对方的人设是个泰拳高手,就是普通青壮年毒贩,打不过也正常。
有人说禁毒队都是受过特殊训练的,一看就是外行。特警队才有体能和擒敌训练,禁毒队就是专职禁毒的警察而已,受过训练不假,但都是关于毒品知识和禁毒工作要求等内容,和格斗没关系。
禁毒靠的是情报、胆识、智慧和一往无前舍生忘死的牺牲精神。论体能和擒敌技巧,和刑警队的没什么区别,因为事务繁忙和生活不规律,可能还略低。以为禁毒警是散打队吗?每天几个小时的格斗训练?单单搞情报一项就累死你,哪有功夫去训练体能和格斗?
这都是影视作品看多了的弊病,以为警察都是成龙一样身手敏捷、所向无敌,谈笑风生就把对方打得跪地求饶。
想多了。他们不过是一些职责所在的普通人而已。只不过,穿上警服,就是有着义不容辞的正义感和拼搏的原动力,但要说身体素质和精力,可能比普通人还不如。毕竟当警察熬夜、蹲守、日以继夜不规律的工作消耗了太多精力,还有文字工作,都不能少。
这种情况下,你指望这些人能够虎虎生风、体能充沛、力大无穷、武功盖世?
哪个不是兜里揣着药片、拖着疲惫的身躯咬着牙工作的?
但就是这样,他们仍然能在最危险的时候站出来,在生死关头冲上去。
这段话就是专门说给那些口口声声“警察牺牲是应该的,他们就拿的这份钱”的键盘侠们听的。
说的太好了。不是没有办法规避危险、更不是怕追责才面对死亡冲上去,事实上,只要愿意,他们有无数种方法在危险面前退却。
但他们就是毫不犹豫地冲上去了,就因为自己是警察。
是警察,就不能玷污了这身警服。
没有人天生应该为别人牺牲,没有哪次牺牲是当事人避免不了的,除非他主动选择牺牲。
所以,能这样做的,都是英雄。
我衷心地希望这部电视剧火。因为只有这样,才知道现实中的警察是怎么办案的,是怎么辛苦劳累地战斗在第一线,为社会安定、人民安全付出了多大的牺牲。
什么是真实,这就是。强烈安利。
不管烂不烂尾,都值得所有人看一遍。
大背头:“他俩一个没头脑,一个不高兴…”大喷子:“他俩一个脾气大,一个主意多…”大棍子:“他俩一个是孙子,一个更孙子…”
终于能给叔叔们放心打个五星了。让大家看看没有流量也会有很多人喜欢,投资方们洗洗眼吧。
看着几个老警察气势十足准备参与办案,结果门锁了,太搞笑了。
人民公安版《老炮儿》。人物塑造和表演挺出彩,戏有些平。原来这项目还有个电影版。
看了前几集,感觉几人的关系之前出了问题,全靠老夏维系,之后又以老夏的死为契机重新合作,老夏这个人物虽然下线的早,可人物塑造特别成功。
果然是怕什么来什么,比如你害怕一个好剧烂尾,它就果然要烂尾……这个剧的编剧对年轻(尤其是女性)是不是有什么恶意和误会,剧里的女性角色,除了花姐,全都是低IQ低EQ美貌但无脑,尤其是何杜鹃是带资进组么,也太差了。可惜了一众老戏骨。
讲实话我是来看王明/江汉的(暴露年龄),岁月真是刀刀催人老,好在老腊肉们个个都是活宝级的笑死我了哈哈哈!很期待它会是部好剧吧!至少不油腻就对了!
除了故步自封的油腻镜头,自说自话的剧作结构,故事是好故事,演员也是好演员,天天吃美国大剧的速食饕餮,也烦,偶尔来点老家伙捣鼓的白粥咸菜,也挺可爱。
三个满脸褶子的老汉凑一起比只会耍帅的小鲜肉顺眼多了
三个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五十岁警察,为了死去的老同志,决定踏上跟新型罪犯较量的道路,有情有义,有泪有笑,这个题材的剧拍的这样已经非常好了
花姐给我安排俩蜡像,一左一右,俩门神!大喷子还挺幽默的
为啥三星? 没别的,小雪减一星,夏静怡减一星。三星没毛病
前面15级特别好,每集之间有关联能推动剧情,16级以后感情戏咋这么多???我们是探案剧,不要这么多狗血。小崔和静怡,还有老虎小弟和姑娘,对推动剧情有什么作用呢?2017年的剧注水很正常,但是2020年了,不知道放点精简删节版吗?我只想看三个老人家。
看到有人提乘风破浪了,那我也来一个“势如破竹的大叔们”
剧本真的太老了 几位老戏骨也是发挥的平平常常 就是我们不能因为三个老戏骨往这一站就说好看 事还是上个世纪90年代的事 中国的电视剧需要改变 需要往前走 而不是指着网友们看三个大叔就把分给抬上去
陈建斌的气质是不是过于像公安局长了……而且是厅级以上的
何杜娟女士的演技真是一如既往的糟糕。外科风云的时候就非常烦她,这部更烦了。
情节方面不会给你什么惊喜的电视
案件侦破过程十分精彩,编剧对侦查手段、审讯技巧的展现兼顾真实性和故事性。只是改掉了原著大部分公安机关的黑暗面,晋升黑幕弃老保小都被删除,三个人的关系也从各怀心思改成生死兄弟,牺牲了人物的复杂性有点遗憾。ps预审部门已经取消了十几年了,街面巡逻一般也不归派出所管。
这部剧有点清奇了,我甚至从黑社会虎哥那里学到了哲学“干我们这行就是,边线带球,出不出界全靠裁判,离警察远点”,这真是分分钟教做人,追定了这部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