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白

战争片英国0

主演:迈克尔·法斯宾德,玛丽昂·歌迪亚,西恩·哈里斯

导演:贾斯汀·库泽尔

播放地址

 剧照

麦克白 剧照 NO.1麦克白 剧照 NO.2麦克白 剧照 NO.3麦克白 剧照 NO.4麦克白 剧照 NO.5麦克白 剧照 NO.6麦克白 剧照 NO.13麦克白 剧照 NO.14麦克白 剧照 NO.15麦克白 剧照 NO.16麦克白 剧照 NO.17麦克白 剧照 NO.18麦克白 剧照 NO.19麦克白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2-09 20:51

详细剧情

麦克白将军(迈克尔·法斯宾德MichaelFassbender饰)是苏格兰国王邓肯(大卫·休里斯DavidThewlis饰)的表弟,在外抵御外敌平反谋乱,战功赫赫,某日归国途中,遇见了三个女巫,女巫预言麦克白将会加官进爵,此言令麦克白心中蠢蠢欲动然而,最终将要继承王位的,却是班柯将军(帕迪·康斯戴恩PaddyConsidine饰)的儿子。\r  在妻子(玛丽昂·歌迪亚MarionCotillard饰)的怂恿之下,麦克白杀死了国王,登上了王座,为了保住王位和弑君的秘密,麦克白的双手沾满了鲜血,班柯将军、麦克德夫夫人(伊丽莎白·德比齐ElizabethDebicki饰)和她的孩子均死在了麦克白的屠刀之下,而麦克白亦在疯狂的道路上渐行渐远。

 长篇影评

 1 ) 一个奇异而华丽的梦境

一端到底的极致讲究,简单却大气的精致画面和构图,让全片湿雾流动水气迷漫的苏格兰壮阔自然风光显现出古典史诗的气质。莎翁原著的长句典雅台词,加演员静中暴发出的以面部表情和精神状态为特写的细致演绎,使整部影片在格调上自我孤立。只是用慢镜和混剪加灰蒙蒙的气氛制造的意识流太风格化。

太意识流了。全片是弥漫在整个画面上半部分的湿雾,加之结尾那长达十几分钟的血红的火天,还有那神出鬼没又喃喃自语的三个女巫,再加男主动辄与自己灵魂对话的神癫状态,使影片笼罩在一种诡异又神秘的氛围中。没看过原著,不知原著的气氛几何。但也觉得影片的场景和这种气氛很协调,有一种莫名的优雅。

就改编的剧本来看,是一个因一个预言成功又因之毁灭的故事。很形象,很深刻。有许多人有做坏事的想法,冲动,和鲁莽,但却因为自身的胆怯和懦弱无法承受做过之后灵魂的谴责。于是终致疯癫。如果这样的人叫麦克白,有许多的麦克白呢。

虽然本片过度的风格化,因这种突出的风格化有点曲高和寡,甚至过犹不及。但却也因此有一个以一贯之的特色。而且是一种优雅的特色。虽然风格不等于创新。但风格优于庸众。而在呈现古典英剧的气质上,不如以前看的一些老电影更地道。似乎还缺少点什么。似乎是生活的火热色彩。也说不清楚。

整体像一个奇异而华丽的梦境。

 2 ) 莎翁

人活与追求 死于欲望 权力的欲望王位窥窃后代猜想让麦克白最终走向了一条不归路,他的确当上了国王 却受到内心极度恐惧和疑虑的折磨 他是一个可悲的国王,为保住王位他实行暴政,滥杀无辜,成为疯狂残忍的暴君。 麦克白心里住着两个人,一方面,他“跃跃欲试的野心”,“不顾一切地驱着他”去“冒颠踬的危险”。另一方面,就如他自己所说:“他到这儿本有两重的信任,第一,我是他的亲戚,又是他的臣子,按照名分绝对不能干这样的事;第二,我是他的主人,应当保障他身体的安全,怎么可以自己持刀行刺。即使他希望只用正当的手段完成野心的伟大的人, 可是女巫的预言使麦克白内心的隐秘的权力欲望浮出水面,再加上麦克白夫人的怂恿,被懦夫总是会激起愤怒的manhood。倘若他没有遇见女巫 没有将遇见女巫的事情告诉他夫人,结局会不会不一样。或许即使没有女巫预言,麦克白心中也必定会有那种念头。所以当女巫们隐去之后,他才说“我倒希望她们再多留一会儿”。他叫她们再多留一会儿,显然是他心里已经潜伏了做君王的念头,所以想从女巫口中多了解一些有关它的信息。莎翁一句简单的话,便生动地表现了麦克白潜意识的流动过程。所谓在其位,谋其职 若他依旧是那个英勇的护国英雄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随之而来的必定依旧是爱戴与尊重,可是欲望让他成为了千古暴君,没有人会缅怀他,得不到的东西真的不能强求,更不能以背弃道义的方式。但与常人不同的是,麦克白对自己的欲望可能会带来的罪恶始终是非常清醒的,他之所以依然在不顾罪恶去实现自己的欲望,是因为权欲的力量实在太强,并且又不断受到外在力量的催化,就像野心勃勃的麦克白夫人从一开始收到麦克白遇见女巫的来信后就以懦弱不断煽动其心中的火焰,因而他说:“星星啊,收起你们的火焰!不要让光亮照见我的黑暗幽深的欲望。麦克白追求的幻灭,是人的追求的悲剧,麦克白的悲剧,是人存在的悲剧。麦亮白从他的追求中得到的只是一种悲剧性的意识——人生的无意义。

 3 ) 莎士比亚的巨作是怎样变成美图秀秀的?

(微信公众号:李骥-Josh)

要想把莎翁的作品改成电影,一定是要有一个策略的。特别是在当代,毕竟老人家的经典戏剧的经典式的改编电影早已存在,再玩就需要有新的花样,才能取悦于今天的观众。
 
就好像多年前的那部《罗密欧与茱丽叶》,其实是按MTV的方式来拍的,年轻人觉得炫酷是最重要的。

那部电影影史上未必留名,但真的是捧红了一双男女主。
 
好了,到这部莎老爷子最短、最残酷也最知名的戏剧《麦克白》,前面已以奥逊·威尔逊和罗曼·波兰斯基的经典佳作在前,还能有什么新的花活?

导演贾斯汀·库泽尔的答案应该是一个字:视觉。

苏格兰蛮荒的原野,配合逼真的人物造型还原,让电影有了真实的质感;
 
大量象征性影像的运用,让人物著名的心理挣扎,外化成为一场视觉盛宴。
 
每个镜头都在表意,于是我们看到一部标准的视觉化了的莎士比亚名剧。
 
于是我在观影的时候,忍不住每每暂停播放,进行截屏操作。于是就攒了一堆精美绝伦的美图。
 
只是,视觉能成就一部“好看”的电影,但却不一定能成就一部伟大的作品。
 
2015版的《麦克白》多少是让人失望的。因为里面看得出很多创作者的纠结之处。
 
首先戏剧是语言的艺术,电影不一定。这部片在语言问题上过于忠实原著,照搬了原著的古英文对白。于是只听得演员们拼命说着那种让人听不懂的文言文英文,You是 Thee, Yours是 Thy,各种生辟字眼和奇怪句式,不要说俺们这些以英语为外语的人,便是土著英国人,要不是学霸或莎迷的话,恐怕也会听起来非常吃力。于是驱动情节和人物内心活动的台词和独白,首先就失去了它的沟通力。
 
其次人物的塑造多少还是表面化了。麦克白内心的邪恶是如何被一步步勾引出来,让他成为一个嗜血的暴君的?他的野心又是怎样交织着脆弱,引他走上疯狂的深渊?他老婆的无情和野心是哪里来的?后来又如何受到感召,与他老公走向相反的道路?(这些问题还在脑海中盘旋的时候,突然,麦克白夫人,死了。)
 
法斯宾德与歌莉昂,是当今最好的两个演员。他们在电影中也做了极尽全力的表演,但不知为何我们并未被打动。也许因为他们每每出现一个个极富象征性的、视觉极其饱满的画面里。你忙着理解这个画面告诉你什么讯息,而往往忽略了他们的表演。这么说,是他们太被"Contextualized"了吧?
 
抑或是因电影的影调通篇都过于昏暗,以至于你根本看不太清他们脸上的表情?
 
总之《麦克白》更像是一部纠结于“忠实原著”与“迎合当下”两个思路之间的妥协之作,最后哪个方面都没有做好。我们没能真正进入麦克白和他夫人的内心世界,也未能深切感悟人性中的原欲和原罪,我们只是眼睛受了一把洗礼,脑中留下一些印象,顺带学习了一下“如何营造高度象征性的高逼格画面”。
 
-----------------------

【李骥的影评】精选文章列表
(请在公众号内发送编号,系统将自动回复相关文章)
 
109:今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里,这是最好的五部(短评集)
110:《大空头》:不明觉厉,其实细思恐极!
108:《荒野猎人》:一个人的痛感史诗
107:《老炮儿》的得失
106:《维多利亚》:一镜一世界
103:《洛克》:只有一个演员一个场景的电影,却像一本编剧理论的教科书
81:《少年Pi》:人性、兽性与神性
82:《云图》:孕育未来的恶行与善举
59:《Youth》:生命的意义,在于生命对生命本身的超越
35:《布达佩斯大饭店》:追忆逝去的荣光和雅致
60:《潜水钟与蝴蝶》拉片:没有不可能讲好的故事,只有不会讲好故事的人
34:《汉娜-阿伦特》:哲人的孤独与宿命
64:故事即结构 --- 《爆裂鼓手》技术分析
63:《暗黑之域》:德国人的灵魂寻找
66:《狐狸猎手》:故事的力量
65:《鸟人》:伊纳里多的进步与退步
71:星际穿越三体:宇宙是一部童话吗?
72:《少年时代》:叩击心灵的温柔提醒
75:《宿敌》:宿在内心深处的敌人
77:《女性瘾者I》:性自由与爱无能
78:《辩护人》:以卵击石的破咒者(分享跟评)
91:《她》:AI时代的爱与欲
89:《一切尽失》:为什么要观看一部闷片?
90:《醉乡民谣》:科恩兄弟的“反英雄”立场
92:《华尔街之狼》:Big Ferocious Attack (大而狠的攻击)
93:《为奴十二载》:反思历史的黑暗时刻
94:《美国骗局》:挣扎在虚假中的男人和女人们
80:关于《天注定》的不客观评论
30:《亲爱的》观后:亲不见,爱有心
31:《黄金时代》:观影后记:《黄金时代》的八个看点
83:《狞猎》:从狩猎者到猎物的瞬间沦落
95:《锈与骨》:内心刚硬的女人与法国新电影
84:《登堂入室》:窥探与侵入 -- 用虚空填满虚空
96:《弗兰西斯•哈》:从善入流才是生活的真谛
87:《内布拉斯加》:冰冷世界的些许温情
86:《乌云背后的幸福线》 对他者内心的细微体察
70:《偷书贼》:Words Are Life.
69:《万物理论》:比爱更强大的,是尊严。
61:看得见隐喻的房间 --- 四部关于“房间”的电影
62:《杀死信使):一个十年前自杀了的美国小报记者,与我们到底有几毛钱关系?
67:《蓝色骨头):我宁愿你们沉默
68:《一步之遥》:姜文是如何异化掉观众的?
73:《艾达》:那些温润而忧伤的灰
74:《少年斯派维的奇异旅程》:灵性之光
76:《如父如子》:如父如子,亦父亦子
79:《白日焰火》:一片没有质感的黑色
85:《林肯》:让“英雄史观”见鬼去吧!
88:混杂的《中国合伙人》
97:《过往》:平淡中的暗流涌动
98:《囚徒》:人皆为囚
99:《爱在午夜降临前》:人皆过客
100:《少数派力量》:谁来拯救孽缘中的凡人?
101:绝命之时的化学反应 --- #绝命毒师#主题评
102:《绝命毒师》技术评

 4 ) 拍莎剧,气氛很重要

    不打瞌睡的状态下,看一部电影《麦克白》可能和看一本《麦克白》的书所花的时间是一样的,但看书我一次要打好几拨瞌睡,原因就在于莎剧的独白、心里描写什么的加一块,简直就是话唠大全,挺烦这种的我。拍成电影后我个人喜欢的不得了,以舞台剧的方式还原了莎翁戏剧的古典韵味,很到位,台词用的古文,也毫无违和感,就像《聂隐娘》里说文言文。但我个人是比较强烈反对《聂隐娘》这类有意识拍得“难看“的电影的,《聂英娘》同样古典的要死,也唐朝范儿的要命,但有那时间,我宁愿多刷几遍《唐朝豪放女》。

<图片2>

   话剧(舞台剧),我就认认真真看过一场,小学五年级学校组织去看了个《九色鹿》,当时看得如痴如醉,入戏太深,回来一口气写了2500字(当时小学作文才要求800字吧)的读后感,班主任给投出去了,再无音讯,升入初中后,体育老师有一天跑到我跟前,说你就是那谁呀,我在报纸上看过你写的作文。当时我装了个逼,小心推搡了几句就给默认下了(初中那会儿我作文写得贼平庸那种,班上读范文很难选上我的,但又是语文课代表,脸上经常挂不住,而且隔壁二班的语文课代表的作文还要经常拿到我们班来读,日子简直不好过)其实我压根不知道体育老师在说啥,哈哈。后来思前想后,可能就是那篇读后感了,我在报纸上就投过那么一次文章,但隔了一两年还能在另一个地方听到它的消息,也挺邪乎的吧。
还看过《恋爱的犀牛》,大学那会儿迷段奕宏,耐着性子在电脑上看的。有点意思,但意思不大。书面对白、内心独白、符号、象征、仪式感,舞台剧的这些元素也遍布在电影《麦克白》中,电影、舞台技巧的混搭,使《麦克白》显得很另类别致。
    说是英文版的《聂隐娘》,从影片的质感和诉求来感受,倒更贴近《东邪西毒》《冬眠》这类电影,万里的黄沙,化不尽的冬雪,霸占着主屏,孤独苦闷的主角经常被摄影师困在视觉的角落里呻吟。故事退居其次,重头放在了气氛的营造和渲染上,感染里很强。《麦克白》的故事在莎士比亚时代是新鲜的,被后来者从6世纪一路模仿抄袭到21世纪,估计现在已经没多少人感兴趣了吧。所以改编莎剧其实不是个好活,就好比人的一张脸,被爹妈生出来就定型了,变着样儿拍还是那副德行,想拍得美美哒,只能美图秀秀了,《麦克白》就像一张极尽所能P过的素颜照。
<图片3>


    
     对比渲染是《麦克白》玩美P的利器,电影的气氛就是它俩搞起来的。
    麦克白篡位登基后,影片内景的构图多数时候是封闭的,墙壁和人群死死的将麦克白框在中心,没有出路,唯一透光的窗户,也被窗外的雾气充盈。切换到外景后,麦克白所在的城堡也被大海和邓西嫩围困,低沉的马头琴,幽怨的小提琴交错响起,麦克白被单独置于旷野和群山中,弥漫的浓雾,像那《冬眠》中化不去的雪景,笼罩在麦克白周围。影片在内景的压抑和外景空旷的孤立无援中来回切换,不厌其烦的模拟着麦克白的困境,韵味十足。
<图片5>
<图片6>
     影片的渲染对比大部分跟颜色有关。灰色是影片的主色调,浓雾、浑浊的天空,黑衣、黑暗的内室,受影响的不光是麦克白,出镜的很多人都是一副灰头霉脸的揍性。颜色的同质化起引导强化的作用,大部分用在了外景上,主打冷色。但在室内,却更强调颜色的反差。室内的麦克白处在暗黑之中,却在多数时候被蜡烛暗黄的暖色包围,冷与暖的交织矛盾般共存着,形成了一种昏昏欲睡又错乱清醒的无眠状态,那正是麦克白的状态,正如麦克白弑君后所说:自此,我杀死了睡眠。这种颜色反差还集中出现在了落幕的决斗中,预言中的大火烧到了邓锡南森林,也烧尽了笼罩全程的冷峻,它象征着麦克白的毁灭,也象征着被善良背叛了的麦克白式懦弱的毁灭。

<图片8>
<图片9>

   我觉得还存在一种比较露骨的对比——表情(如果是牵强附会,就当我啥也没说)。麦克白和她夫人的表情很丰富,在喜怒哀乐痛病燥之间来回切,而与两人处在同一景别中的很多角色神色清一色面瘫,像一棵棵冷杉,这种静止和动态的对比,很有可能是为了让这两人显得更加喜怒哀乐痛病燥哦,你们再好好想想。
<图片10>
<图片11>
<图片12>
<图片13>

表演方面还是更喜欢法鲨吧,歌迪亚演得也跟他很搭。法鲨真的是好莱坞罕见的演员,他的表演几乎能为每一部参演的影片加不少分。

 5 ) 被欲望驱使的悲剧人物

<麦克白>/<Macbeth> (2015)

作为一部莎翁的改编作品 2015版本的确费了心力

强烈的色彩对比 极致的美术造景

加之快慢镜头切换下 人物动作和情绪表达的放大化

影片中保留了大段戏剧对白或独白

但并不是生涩难懂的词汇

反而能够从中体会到人物的野心、愤怒和忏悔

我本没有野心

却硬是成为了狠心的悲剧角色

麦克白将军(迈克尔·法斯宾德 Michael Fassbender 饰)是苏格兰国王邓肯(大卫·休里斯 David Thewlis 饰)的表弟

在外抵御外敌平反谋乱 战功赫赫

某日归国途中 遇见了三个女巫

女巫预言麦克白将会加官进爵 并成为苏格兰的王

此言令麦克白心中蠢蠢欲动

然而心中仍存的忠诚和良知

还不能让他对国王邓肯痛下杀手

然而 在妻子(玛丽昂·歌迪亚 Marion Cotillard 饰)的怂恿之下

麦克白杀死了国王 登上了王座

然而 预言中还提到 最终将要继承王位的

是班柯将军(帕迪·康斯戴恩 Paddy Considine 饰)的儿子

麦克白非常惶恐自己为了得到王位 缔结的许多罪恶感

最后竟是为了别人做了嫁衣

为了保住王位和弑君的秘密

麦克白的双手 陆续地沾满了鲜血

班柯将军、麦克德夫夫人(伊丽莎白·德比齐 Elizabeth Debicki 饰)和她的孩子均死在了麦克白的屠刀之下

麦克白在疯狂的道路上渐行渐远

曾几何时 麦克白还是一心为国

眼前只有敌人的忠心将士

使他变成这副患得患失 又疯癫易怒的模样的

竟只是女巫几句蛊惑人心的话

一个创伤受害者

一个冷血刽子手

其实 影片为麦克白后期的情绪崩溃与暴戾反转做了一个铺垫

在当时战争的背景下

我们看到的 不仅仅是一个有野心的篡位者

也是一个有着战争创伤的受害者

片头处 亲手埋葬了自己的儿子

战场上 又要带着别人刚刚成年 满脸稚气的孩子杀敌

他见证了无数无辜的、年轻的生命 被战争所左右

于是呈现给观众的

首先是一个因为失去生命 而阴郁哀伤的男人

开篇战场 导演运用了一快一慢的镜头交错

快节奏中 他连同他的士兵 是英勇无畏的英雄

慢节奏中 他连同他的士兵 脸上都是迷茫的眼神

他也许 本身也是厌恶战争的

在麦克白坐稳王位的那几年里

他常常一人独处

或面无表情 用残忍和杀戮麻痹自己

或极其压抑 用狂笑掩饰要被灭亡的恐惧之感

他想要找寻当时的女巫 重新求得对策

只得到“凡是女人所生之子皆伤不到他…

但当勃南森林南移时 他的王位正式宣告易主…”的预言

此预言像一道魔咒 留在了他的心里

预言的结果 比事实本身更令他信服

所以当马尔科姆告知麦克白 他确不是女人所生时

麦克白知道 他最终会败于战场上

不能盖过底线

影片除了麦克白 麦克白夫人也算是塑造成功的角色之一

她是狠心 果断的代表

从怂恿麦克白弑君夺权开始

到双手沾满国王的鲜血 栽赃守卫

到目睹着麦克白对班柯将军和他的儿子 下达追杀令

她从没有一次阻拦

直到他见识到麦克德夫夫人和她的孩子被架之高台柱子之上

被活活烧死

她的眼中第一次留下泪水 流露出怜悯之情

或许是联想到了 自己早早告别人世的孩子

或者第一次没有以高高在上的 王后的身份

而是以一个母亲的心态 来思考

她终于表现出了忏悔之意

这也是影片着重想要突出的

麦克白夫妇的这份残忍 是有“底线”的

于是画面里 除了回到神殿里忏悔的她

还有一个小孩

象征着战争和权位的竞争

还没有泯灭全部人对于孩童的关心

给以一种观赏性的艺术体验

布景上对比的手法 贯穿影片

内景压抑封闭 外景空旷孤立

生活在这中间的王 又如何能够自由

何况 麦克白还背负着莫大的心理压力

极致的色彩对比 营造了磅礴震撼的画面

全片都是一种消极的、萧瑟的色调

尤其最后十五分钟

整块银幕上只剩下红色和黑色

导演那些想要传达的 关于血腥和战争的诉说

我们能够通过画面看见

浓厚的宗教神秘色彩

影片中 几乎所有与麦克白夫人相关的场景

都笼罩着神秘的宗教色彩

而巫女的多次出现 也是人们心中疑惑的象征

不知是人类的贪念 成全了巫女的预言

还是巫女的预言 帮助了他们争夺王位

这个预言为麦克白埋下了一个欲望的种子

唤醒了他心中对王权的向往

同时也唤醒了 其他人对王位的追逐

影片结尾处 先后出现了

先王之子马尔科姆 和班轲的儿子——预言中的王位继承者

他们也都对王位 发起了的挑战

或在王位旁久坐 或向着一团火红的混沌跑去

预言就是心中的魔鬼

既能成就了麦克白短暂的王位

也摧毁了他的一切 他的幸福 他的良知


文章最后 想告诉大家 光xiu也开了自己的公众号

一束热热的光xiu

OR xiuxiuxiu_light

光xiu 再此 静候多时

 6 ) my loyal lord

Ay,my good lord.可是那个时候就是城堡呀,就是城墙呀,就是铠甲呀,就是争夺呀,就是要战斗,就是要厮杀,穿上你的战袍,骑上你的马,血迹斑斑在雾气厚重又缭绕的山间束起你的裤脚,拉扯你的长袍,还有风在吹。画面很辽阔很深远,my lord,看看你都干了些什么。hail,king of scotland.刀光剑影,黄土漫漫,广袤无垠下尘土飞扬,天空艳红色。

 短评

摄影牛逼的玩脱了,视觉美学大扫荡,风格化改编一个人类都知道的故事还是有优势的,也可以弥补旁白的疯癫,可惜法鲨和马良都没特别出彩。几乎全程古文whisper的口条太考验英语听译水平了,#戛纳电影节#我旁边一美国孩子一个劲儿的问这尼玛说的什么,笑死个人。三星半。

5分钟前
  • 伍德与夏洛蒂
  • 还行

争取不欠我老公一张电影票系列。(然而真的……虽然画面够美但仍然……电影改编的一大原则就是戏剧越纯,电影越差,莎士比亚纯度太高了,除了多年前一美拍的厨房版麦克白惊艳了一下之外好像都挺难看的= =

6分钟前
  • 黄青蕉
  • 还行

6.8 足够唬人,但过于强调悲剧感而忽略了角色本身的设计,需要一些细节上的恶趣味来调动观众。

11分钟前
  • KID Y
  • 还行

穿着睡衣露着两条大毛腿去见荒原三女巫的麦克白,that's too hot for Shakespeare!

15分钟前
  • 王大根
  • 还行

423 苏格兰口音的文言文式英语,对我来说基本就是一个没有字幕的法语片,中间一大段都睡过去了。好在很多人提及的点:首尾两段史诗大战和马良的奥斯卡时刻都没有错过。可以说就这大概30分钟就值回了12镑的高昂票价

19分钟前
  • 郭连凯
  • 还行

贾斯汀·库泽尔 Justin Kurzel去文学化的努力是成功的,与其他四位自成一体的知名“麦克白”改编者形成某种呼应。迈克尔·法斯宾德 Michael Fassbender、玛丽昂·歌迪亚 Marion Cotillard,这个时代最好的男女演员在其中镌刻下印记。

23分钟前
  • 神甫
  • 还行

此片再次证明好莱坞类型片的电影视觉语言其实是不再适宜直接套用莎士比亚的台词。影片单个片段抽出来都好像不错,但总体串起来没有形成一个连贯而又有说服力的叙事,人物行事逻辑基本靠观众对底本的熟悉程度脑补。gif ppt一样的慢镜剪辑不显得特别高明。这个导演应该转行去做3A游戏的视觉总监。

26分钟前
  • Rilkelee
  • 还行

竟然是如此风格化的片子,极致的美术设计,设色、摄影、剪辑力度强烈,尤其最后十五分钟,脱去古典外衣,锋芒毕露地营造出磅礴氛围。莎翁《麦克白》的文本、主题本就无需更多夸赞。好希望能在大银幕上看一遍!

27分钟前
  • 徐若风
  • 推荐

主演完全胜任角色,几处改编合理且别有韵味,结局的处理也相当不俗。摄影太强,惊艳色调与构图展现苏格兰瑰丽景色,佐以从不停歇的大气配乐,视听语言完美无缺,首尾两场战争戏更是年度视觉盛宴,格调之高多年难得一见。(ps.真的听不太懂

30分钟前
  • 蜘蛛我一脚踩爆
  • 推荐

文言文,超难懂的英语。莎翁的语言,极慢的叙事,苍凉大气的摄影,最后血红的天空,逐步描绘了麦克白的悲剧命运。法鲨和马良两人表演都很赞,法鲨出演了最性感的一版麦克白,从水里走出来那身材...马良继续控场,英音无压力。很特别的一部电影,并没有讨好观众。

31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英语文言文实在是太催眠了。。风景感觉四川甘孜州

32分钟前
  • 一只野鸡
  • 还行

我一个中国人听着苏格兰口音的莎士比亚台词看着电影院的法语字幕,啊上天,为什么要给我这样的试炼!

36分钟前
  • 掐恰恰
  • 还行

观影好心情被尴尬的领导讲话和破锣般的贴片广告炸裂了。

39分钟前
  • 木卫二
  • 还行

提前做了功课后仍然只能听懂1/3(还是英语吗?!)比较惊喜的是导演使用了充满个人风格的慢镜和独白,将莎翁笔下最疯狂、最具自毁倾向的主人公塑造得像一个悲怆孤独的诗人。首尾两段古战场戏有着史诗的质感,最后铺天盖地的血红色震撼人心...

43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其实并不是苏格兰的【刺客聂隐娘】,编剧却是煞费苦心,每一句台词都是从莎士比亚的原著里搬出来,力求尽可能的原汁原味。但导演选择了一个听上去很现代的切入点,就是麦克白的战争创伤后遗症,也就是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让这个角色成为暴君和之后的悲剧命运更加的令人信服,这么讲很赞的。★★★★

48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摄影绝赞,云雾氤氲,雪花颗粒,灰尘光束,皆粒粒分明;户外清冷粗粝,室内昏黄阴郁,战场血色弥漫;心理戏吃重,独白+闪回,舞台感浓,考验演员;贪婪永不熄灭,恐惧无休无止,罪孽须用罪孽掩盖,生之恶须以死亡结束,莎翁之永恒魅力正在于此。

53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OMG 太难看了。。在电影院睡着几次。。。。

57分钟前
  • Summer
  • 较差

3.5 动作戏用了超级慢镜,第一感觉竟是像300... 主要精力都在视听的冲击力上,贫瘠潮湿的苏格兰,血红的战场,从不停歇的配乐... 但晦涩难懂的英文只能让我知道剧情的情况下大致听懂,人物塑造也只能说ok。(尤其在法鲨有大段台词时候)莫名其妙的剪辑是为什么?我不觉得他演得有问题

1小时前
  • 米粒
  • 推荐

飞机上看无字幕版,脑子里反复想:英国小哥研究非母语在噪音下的识别困难,相当有应用价值啊…虽然研究表明预知语意背景,可帮助识别,然并卵…画面极美,演员超努力。可更丰富的视听反倒比戏剧版boring。一切流向平庸。戏剧的还是留给戏剧吧。

1小时前
  • 散发弄扁舟
  • 还行

影片出人意料的风格化且舞台形式感很强,库泽尔的气氛营造依然厉害,视觉冲击力尤其震撼,歌迪亚的表演特别出彩。

1小时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