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峰168小时

剧情片英国2003

主演:Brendan Mackey,Nicholas Aaron,Richard Hawking,Joe Simpson,Simon Yates,Ollie Ryall

导演:凯文·麦克唐纳

播放地址

 剧照

冰峰168小时 剧照 NO.1冰峰168小时 剧照 NO.2冰峰168小时 剧照 NO.3冰峰168小时 剧照 NO.4冰峰168小时 剧照 NO.5冰峰168小时 剧照 NO.6冰峰168小时 剧照 NO.13冰峰168小时 剧照 NO.14冰峰168小时 剧照 NO.15冰峰168小时 剧照 NO.16冰峰168小时 剧照 NO.17冰峰168小时 剧照 NO.18冰峰168小时 剧照 NO.19冰峰168小时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15 20:37

详细剧情

乔·辛普森与西蒙·耶茨是一对登山好搭档,他们一起挑战了无数高峰,这一次是秘鲁安第斯山峰。在成功登顶后,下撤的途中,乔发生意外,跌下陡坡,摔断了右腿。西蒙用绳索紧紧拉住他,在暴风雪中下撤。然而在途中,乔再次不幸落入冰洞,两人难以沟通,紧靠一根绳索把彼此连在一起。他们随时都有坠崖身亡的可能,僵硬的两个人也没有足够的食物和水源渡过难关。西蒙手里的刀在绳索上迟迟不决,而他的眼泪已经难以抑制的流了下来。在绳索的另一端,乔又有怎样的期盼,他能绝境逢生么?

 长篇影评

 1 ) 好片总是被埋没的

超越127小时的水平。绝对不是神马英雄故事,而是残忍、丑陋、又美丽的真实故事。

主人公是个无信仰的大牛,他说整个自救的过程没有想到过爱人、朋友和上帝,never。支撑他活下去的是他的cold and pragmatic side。在恶劣的环境下、在孤独和恐惧的崩溃边缘,始终保持理智的大脑,做出了每一个正确的决定,找到正确的方法执行到底。回到营地首先第一句话是感谢单人营救了他半程,后来放弃他的同伴。爱与大自然搏斗的人都是内心强大的,葱白葱白啊OrzOrzOrz

 2 ) An impossible survival

Definitely inspiring to see how they conquered the mountain and survived in impossible situations. It was a bit scary to see Joe was so close to death. They can say that they lived after this adventure.

I wouldn’t blame Simon for cutting the rope. Ethics and morals don’t work in that situation. So glad to see climb still. No one can beat you and fear didn’t take you away from what you love.

Joe said that he didn’t care anything anymore at a point, not even dignity. It’s true that we cared too much about so many stupid and trival things in our comfortable and boring life.

 3 ) 征服

征服
——《冰峰168小时》中的自然与人性较量

很多艺术都在表现极限境遇,很多场景都是对现实的抽取和极化,但有一种是不会使人感觉到任何荒诞、任何失实、任何逼心的。《冰峰168小时》根据1988年辛普森的同名回忆录改编,宏大与细微相结合,艺术地再现了登山者在极限自然条件下与死神、恐惧、人性脆弱相抗争,用坚毅、勇气、信念走出死亡绝境,演绎出登山者最美的生命体验。它绝不逊色于任何惊险故事片,却融入了真实的人物,回归登山原地,严峻的生存条件下完成拍摄,情节紧张令人难以置信,真实而震撼。
登山者的传奇
该片由曾执导奥斯卡最佳记录片《九月的一天》(1999)的凯文•麦克唐纳(Kevin MacDonald)导演,由登山亲历者乔•辛普森(Joe Simpson)和西蒙•耶茨(Simon Yates)讲述,并由演员Brendan Mackey和 Nicholas Aaron回忆和重现当时的惊险情景及人性挣扎,场景震撼人心,以至于当电影结束时,不知道自己的腿该如何迈步(乔在登山的第四天掉进冰隙中,拖着骨折的一条右腿,一个人用时四天爬出绝地,期间严酷的自然条件和痛苦的心理挣扎细致入微),却俨然又感到现实的生命不该脆弱,需要每个人有足够的勇气去挑战框架中的自我,去征服过去的自己和现在的困境。
纪录片作为“重组的真实”,经过了导演的艺术转化,创作意图和素材取舍上都是精心安排,无冗杂累赘。秘鲁安第斯山中高达21000英尺的Siula Grande峰——无疑是一场巨大的挑战,惊险、刺激,正像乔在独白解说中谈到的,“把一些风险因素加进去,就不会那么单调,那样会让你感觉更像活着。”现实的安逸与内心的探险形成鲜明对比,它不只是迎合了市场,更迎合和表达了人内心隐藏的冰山底层部分——探求和挑战未知领域。
真实的登山地点、专业的攀登;冰碛、冰角、陡峭的凹槽一直向下3000英尺;巨大的石块和冰层冰块、厚重的白雪……绳子、钢锥、锤子、刀在暴雪中交叉出现;冻伤的手在黑夜里用绳子系求生的扣环;掉入冰隙中无数的心理挣扎、痛苦、绝望的咆哮;折断的腿在凌乱的碎片式的岩石上饱受折磨;在泥浆中抓狂般地汲取着稀少的水分,享受着尿裤子时的一丝温暖……生存与死亡,放弃与坚持,等死与尝试,乔在严重脱水和严重受伤的境况下,每一步艰难的挪动,每一次幻听或闻见水声时的绝望,每一次黑夜降临后的恐惧与孤独,所有的一切,在下山过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如临其境。
人性的考验    
It’s very sommitting way of climbing, because you have no line of retreat. If something goes wrong, it can be very, very serious. There’s no rescue, there’s no helicopter rescue, and there’s no other people. There’s no margin for error. If you get badly hurt, you probably die.——Joe
不管人类在现实中遭遇怎样的困境,在强大的雪峰和自然力面前,都不足以质疑生命,安逸是首要的。所以才有了登山的趣味性和挑战力,寻求征服的快感。登山运动很大程度上在于依赖同伴,依赖信任。在不容许错误的危险边缘上,没有救援,没有直升机和卫生员,没有别的任何人,受重伤意味着死亡。在高大、连绵的雪峰和严酷的自然环境面前,尽显人的脆弱和渺小。信念、坚持、勇气是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一旦破碎和质疑,将面临死的危险。
安逸与挑战、信任与背叛、个人主义与团队精神,以及面对极限境况下的自然环境、面临生死考验时的抉择,使得登山不只是一项运动,它饱含了太多的因素,将自然与社会融合浓缩在一起,用微缩的形式体现了方方面面,考验着人的价值体系中的重要部分。
最后,在幻想与现实的迷离挣扎中,乔爬回了山下帐篷驻扎处不远的地方,濒临放弃的边缘,近乎于等死的状态。绝望中,他拼劲力气一遍遍喊着Simon的名字,想不起任何亲人朋友,耳边萦绕的是根本不喜欢的乐队的歌声,神经近乎崩溃。微弱的灯光出现,乔被抬进帐篷里的第一句话,是“谢谢”,“如果是我,我也会那样做(割断绳子)”……泪奔的场景。在经历七天的绝处逢生、生死考验、人情抉择后,他的第一句话饱含着最本真、最摄入人心的力量。
叙事风格凸显真实
长镜头伴随纪录片从始至终,通过长镜头记录特写画面,用中景全景对人物的表情,景物的描述,反映人物内心世界,烘托气氛,从而阐述现实意义,比较成功之处。自然环境、雪峰在长镜头的旋转中更加绝美与残酷。
与剧情电影的叙事在前期完成的特点不同,“纪录片的叙事是在剪辑台上完成的”。时间是本片叙事的主要线索,纪录片中所表现的现实人物的情情景与心理状态的回顾安插其中。
画面与音乐
声画结合,节奏时缓时急,整个气氛被带动起来,观众的情绪随之疏解,随之紧张,随之开心,随之激动。片子开头便是雪峰上的急促呼吸和恶劣环境随着登山的进程由缓而急,不断加速,惊险刺激的主旋律之后贯穿始终。
解说与时间提示穿插在影片中,时合时离,探险的过程在镜头中延续、变换、永恒。
2004年,该纪录片与《冷山》、《戴珠耳环的女孩》、《尘世之间》和《真爱至上》同获2003英国电影学院奖(BAFTA)年度最佳英国电影提名。这不仅是一段真实的心路历程,更撼动着每个人的心灵,活在当下,无畏无惧。

 4 ) 向生而死

Joe 确实很强大,如果你身临其境,分分被打败,强大的求生欲望,以及强大的控制情绪 和强大的执行力,才为后面的成功获救做好了铺垫,

或许世界上还有很多像乔一样的人,虽然很强大,但还是最终默默死去,所以我们也有无法去获知他们内心的独白,或许真是知道死,但也要死去的时候,身边有人。 所谓向生而死。

我相信乔更多是对西蒙的感激,以及生死重逢的喜悦和感恩。

 5 ) 顽强的意志,人类的骄傲--评《触及颠峰》

严格来讲这不是一部电影,而是真实事件的记录片,是全球第一部死里逃生实况纪录故事电影,把英国著名攀山专家乔.辛普森真实历险个案搬上银幕。说实在的,看这部电影的过程是相当痛苦的,这完全是因为它的真实。影片有一个多小时在讲述乔.辛普森与死神和恐惧搏斗,最后以超凡勇气和毅力战胜死亡的精彩过程。的确最后的结局是精彩的,但过程却是异常残酷的,观看的过程都类似煎熬,真实的情况简直难以想象。难怪事隔近20年,主人翁在片中仍然流露出惊慌、悲痛的表情和接近崩溃的绝望,毕竟是从地狱的边缘走了一圈,留下的创伤太深了。但所有这些都不能掩盖乔.辛普森那不可思议的生存意志,这不仅是他个人的骄傲,更是人类的骄傲,在极度残酷和无助自然条件中,一个身受重伤的人完全凭借自己的意志生存下来,是多么顽强的信念和毅力,是人类挑战自然和冲破自己极限的奇迹。

故事来自两位攀山专家西蒙.耶兹及乔.辛普森,1985年他们准备征服高达二万八百英尺的秘鲁安第斯山Siula Grande 峰。就在他们即将登顶时,乔.辛普森不慎跌下陡坡,摔断右腿。下面是万丈深渊,而向上又无法攀爬,同伴西蒙只好用救生绳拉住他,并在暴风雪中一起下降。但到3千英尺时,辛普森不幸又坠进一个冰缝动弹不得。经一段时间的努力,悬系两人生命的绳子不堪重负,随时都有同时跌下山谷的危险,况且严寒已把两人冻僵,西蒙觉得悬在下面不知多远的祖毫无动静,估计同伴凶多吉少,只好割断绳索,自己攀出陡壁,回到营地。辛普森被割绳放弃后跌进深渊,但怀着坚强的生存意志,拖着折断的右腿爬出深渊,忍受着每挪动一步都痛彻心肺的疼痛,在没有粮食和水的情况下历经三天千辛万苦,就在西蒙准备撤离时,辛普森拖着伤腿出现在他的眼前.....

这部影片根据1988年乔.辛普森(Joe Simpson)的同名回忆录拍摄而成,这本以真人真事经历写成的原著,在当年推出市面后即成为畅销书籍,销量超过50万册,并被翻译成14种语言在世界各地销售。影片以写实记录手法重演了那次登山史上的奇迹,并由主人翁在片中亲自叙述。本片在英国上映后,即成为影史上第一卖座纪录片,累积票房接近250万英镑。另外,本片击败大片《冷山》(Cold Mountain)、《画意私情》(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真爱至上》(Love Actually)等,获得2003年英国电影电视艺术学院大奖的最佳英国电影奖,以及英国报业电影大奖最佳电影奖。

本片导演凯文.迈克唐纳德(Kevin Macdonald)出身于电影世家,于1999年曾执导过纪录片《One Day in September》,并为他赢得奥斯卡最佳纪录片的殊荣。为了让这一奇迹重现银幕,拍摄出一部媲美惊险故事片的纪录片,凯文.迈克唐纳德展开了三个阶段拍摄工作。第一阶段由登山运动家乔.辛普森和西蒙.耶兹(Simon Yates)在伦敦录像室亲述事件的来龙去脉。两位当事人不但要在伦敦片场,还重回旧地,讲解当时事发的经过。辛普森表示最初答允导演重游故地时,满以为可以克服心理障碍。岂料,到达当天被西蒙发现的地方时,情绪失控,全身发抖,心情就像刚刚经过自己的坟墓。第二阶段由两位主演到达出事现场重现当时惊险情景。为了到达秘鲁安第斯山Siula Grande峰,一行20人的拍摄队伍,花了三天时间从山脚爬到营地。由于当地高原空气稀薄,天气严寒,他们每人都接受专业训练,学习各种求生技巧。最艰巨的阶段就是这第三阶段,因为导演还将拍摄场地移师至阿尔卑斯山,在零下20度的气温下工作,还要受到缺水及缺氧的煎熬。剧组全队人员冒着大风雪的侵袭,每日精疲力竭,终于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拍竣外景。

之所以介绍这么多这么详细,是因为这部影片确实非常值得一看,在看了许许多多“做”出来的电影之后,猛的看一个真实的,着实是一种震撼。人之所以成为人,是多少年进化的产物,这漫长、痛苦的过程不仅产生了现在的主宰地球的生物,更培养了人类顽强的意志,人类逐渐成为挑战自然的胜者,顽强的意志是很重要的因素,这种意志顽强的背后其实就是很简单的想法——活下去,不管情况怎样,活着就有希望,就有明天。意志应该是我们对待挫折的有力武器,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不可能都一帆风顺,谁都会遇到挫折,甚至是难以承受的磨难,我们会想到放弃,在这个时候想想乔.辛普森与死神和恐惧搏斗的过程和他那种超凡勇气及毅力,我们是不是会感到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鼓励着我们坚持下去。

此外,片中是否应该割断绳子丢下不知生死的同伴的两难处境,一直是很有争议的,我认为,西蒙.耶兹在那种情况下必须作出选择,要么在等待中一起死去,要么把生的希望留给可能性更大的自己。他选择后者无可厚非,在残酷的自然条件面前,人类是非常渺小的,只能遵循自然界的规律——适者生存、强者生存。我们不应该责备西蒙.耶兹的行为,他在做这个痛苦的选择前已经尽了力,毕竟生命对于谁都只有一次。


===============
  我的BLOG http://baibo.blog.sohu.com  

 6 ) 很坚持,很清醒

       在Joe Simpson爬出冰隙的那一刻,阳光普照,也许那时候他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了,人生已经升华了。窄窄的冰缝,充满着孤独与无奈,向上爬出80英尺已经不可能,所以我只能向下走,我宁愿死也要死在下山的路上。他说他不信上帝,但是在那时候,他是多么希望自己相信上帝,因为那时似乎只能期待上帝了。运气不错,下降到冰底时看到了希望。所以他拼尽一切抓住希望,这次,他成功了。
    之后的下山之路变得更加艰难。他说他已经不记得他在那些时候想到了哪些人,甚至没想亲人、爱人,这很真实,那时候我相信他一定只是生理本能的想喝水,才是活下来的希望。
    最后他有一段内心独白:很坚持,很清醒(我其实他已经没知觉了)···很无情,毫无同情心···我一直感到孤独,感觉被抛弃,我不是为了活命而爬行,是希望。所以他走出冰川,爬到硬石营地已经失去知觉的时候,任然呼喊着Simon,我毫不意外,那其实是他唯一在乎的希望了。
    还好Simon一直都在。从这个侧面,其实看得出来,冥冥之中,一切尽有安排,外界是不需要职责Simon的。
    所以另外一个温暖的镜头出现了,触及巅峰时两人深深拥抱的一刻再次重现,我只是渴望这样的一个拥抱而已,他说。
    现在回想起来自己国庆节在川西贡嘎雪山亚玛垭口的那个晚上,简直是弱爆了。眩晕、呕吐一个晚上不说,想到最多的竟然是离自己最远的人,我也许是太不成熟太不深刻了。对比对比Joe,自己是不是应该放弃太多的感情因素的犹豫,勇敢的做自己呢。
    我似乎明白,好多的希望,不是自己一直看不到,只是,被雾迷住了双眼,自己不愿走出去罢了。至少,看来有时候很坚持,很清醒也不一定是好事。

 短评

半纪录片,所以一想到这是真事儿就觉得非常难得,Joe最伟大的一是自救,不放弃,制定合理方案,和自己较劲,二是他面对割断绳子抛弃自己逃生的队友说的第一句话是”我不怪你,我也会这么做“,那种九死一生的环境下能说出这种话,真是高尚到一个地步了,小说里我都不信,真事儿实在是太感人了。

3分钟前
  • 蚂蚁没问题
  • 推荐

The closer you are to death. The more you realize you are alive. 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希望。“真正的高山不可能被征服的,它只是在某一个瞬间,宽容地接纳了登山者,让你在它头顶歇息片刻,给你一窥真颜的恩赐。山的存在,让我们永葆谦虚和恭敬的姿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些事物必须仰视。”

6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看完127 Hours想起大学是看过的这部片,求生欲可以激发无穷的力量

10分钟前
  • 爹 我亲爹
  • 力荐

根据真实故事拍摄,类似纪录片格式。雪山风景非常美,表演也很真实。不得不佩服主人公的顽强毅力和永不放弃的精神。

12分钟前
  • 乌咪
  • 推荐

即使看过,我还是不能相信。史上最棒的登山电影之一。

16分钟前
  • Goofy
  • 力荐

似乎名为濒临深渊更适合。在征服世界上最神秘山峰时,一次坠落事故后与绝望搏斗的真实记录。在一次又一次陷入绝望后,最大的恐惧来自对下一次绝望的不可知。

17分钟前
  • Marioncanal
  • 力荐

如果你没有经历过,就无法指责。

19分钟前
  • yezzi
  • 推荐

让我想到了【垂直极限】,这虽然是纪录片风格的,但是在主人公的故事叙述中,感受着那份绝望和坚毅。越真实越感动,记得看【垂直极限】时只有些许刺激没有些许感动。【The closer you are to death, the more you realize you are alive】

20分钟前
  • 摇滚玄奘
  • 推荐

比127小时还要牛B的人!!!因为他断的不是胳膊而是腿!单足爬出了狭缝,爬下了雪山,蹦过了冰河和碎石滩,在一个又一个绝境中以超神的毅力顽强坚持到最后。再见割断绳子的友人,第一句就是感激和谅解,高尚的人格让人肃然起敬!

23分钟前
  • 水脉
  • 力荐

当事人复述,由演员表演、真实场景还原的一部纪录片。本以为重点会放在乔回到营地后与西蒙情感变化上,没想到老外的情感比较直白、纯粹,木有大的冲突。遇难以及自我拯救的过程令人绝望、孤独、窒息。绝境中,唯一能给依靠的只有自己,当你耗尽气力做了该做的一切时,才是最接近上帝接近奇迹的时刻。

25分钟前
  • 欢斗士星矢
  • 力荐

几乎可以打五星的片子。作为“仿纪录片”(而不是“伪纪录片”)本片几乎是典范了,拍摄条件苛刻,主观镜(乔)的运用很到位。

29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不错的登山题材记录片,对于西蒙以他当时的装备也不是除了割绳子就完全没法,当然要冒风险。主要原因是西蒙以为乔已经遇难了,才割的。对于西蒙割绳英国登山界很多指责,我认为就象张爱玲说的那句话“因为懂得,所以慈悲”,站在登山爱好者的立场上,设身处地的想,我们应该宽容。

33分钟前
  • 肥壮壮
  • 推荐

1.真人讲述和拍摄还原的方式很震撼,拍的特别好演员也演的卖力;2.3个人都真诚得让人吃惊,竟然可以这么轻轻松松地把“希望对方死了”这种话说出来,而同时,还没有友尽。在登山这种随时会挂掉的事情上,日常生活中的虚伪、客套和社交礼貌都没有位置了;3.人性在极端环境下才显露出自己的本来面目吧。

37分钟前
  • 容安
  • 力荐

只有经历过才知道,那紫外线灼伤的脸,冻伤的手指。那是传奇……

42分钟前
  • 打盹的青蛙
  • 力荐

本以为是个两人共患难的故事 我操结果西蒙果断的割断绳子走了 整片就是乔一个人顽强自救的故事 我觉得从艰难程度和绝望程度比127小时大多了 而且生死的悬念一直保持到了最后

45分钟前
  • iwtbarm
  • 力荐

Unimaginable determination and courage! How the hell did he make it ?!

48分钟前
  • sarah🇺🇦
  • 力荐

很棒的一部纪实电影,摘录一段短评“The closer you are to death. The more you realize you are alive. 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希望。“真正的高山不可能被征服的,它只是在某一个瞬间,宽容地接纳了登山者”“山的存在,让我们永保谦逊和恭敬的姿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些事物必须仰视。”

50分钟前
  • 想非非
  • 力荐

Joe在腿骨折断坠入冰缝的情况下一个人自救成功,他不牛逼还有谁牛逼?这种重回现场夹杂大量当事人自述的纪录片方式有利于了解当事人处身险境的真切感受。

54分钟前
  • 光年‖影视歌三栖民工
  • 推荐

哪里有什么热爱生命,哪里有什么永不言弃,只是在绝境中,你本能地抠出一个微乎其微的可能性,然后拽着它挪动,如果幸运...

55分钟前
  • 凤尾狐
  • 力荐

an ambitious man

59分钟前
  • LipingTaBaBa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