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子午线

战争片中国大陆1990

主演:富大龙,沈丹萍,江韵辉,牛萌萌,董扬

导演:冯小宁

播放地址

 剧照

战争子午线 剧照 NO.1战争子午线 剧照 NO.2战争子午线 剧照 NO.3战争子午线 剧照 NO.4战争子午线 剧照 NO.5战争子午线 剧照 NO.6战争子午线 剧照 NO.13战争子午线 剧照 NO.14战争子午线 剧照 NO.15战争子午线 剧照 NO.16战争子午线 剧照 NO.17战争子午线 剧照 NO.18战争子午线 剧照 NO.19战争子午线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31 17:40

详细剧情

故事发生在1942年11月的严冬,伴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入了新的阶段,而抗日战争也进入最为关键同时也是最为艰苦的时期。为了剿灭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有生力量,日军向华北地区发动51大扫荡。由于缺少医护人员,中共方面募得13名爱国青年前往平西抗日根据地,结果在途中遭到日军战斗机的无情轰炸和扫射,最终只有一名女护士活了下来。大人们倒在了血泊中,伴随着战火出生的孩子们不得不拿起手中的枪。孩子们思念着妈妈的臂弯,祈祷和平的到来。他们用稚嫩无邪的双眼张望着这个血肉横飞的世界,更无奈看着自己的鲜血迸出染红天空。   “沿长城向西”,是孩子们寻找根据地和希望的唯一支柱……

 长篇影评

 1 ) 我的

我好像还是初中的时候看过两次,以后就再也没有看过了。但是我永远喜欢这部电影!现实和历史的画面交织,我当时看着就哭了!

 2 ) 他们还只是孩子,还会哭着喊“妈妈”

看完电影,我真的很想说,他们还只是孩子,还会哭着喊妈妈,被毒瞎了的盲人小姑娘饿了,就哭喊妈妈;吊在悬崖边上不去的小姑娘,双手紧紧扒着悬崖努力挣脱却怎么也上不去的时候,哭着喊妈妈;政治局部长的儿子,牢牢记着爸爸说过的在杨村等他,战争结束了就去杨村找他,却不知道他爸爸已经牺牲了。
  
  他们还只是孩子。放在和平年代,这是读书的年纪,是享受童年和快乐的年纪。但是现在,他们就要扛起责任,学会保护自己,学会团队协作,甚至帮助别人,保卫自己的祖国。一开始的时候,我觉得刻意地穿插现代的孩子,或者说让穿着八路服装的孩子站在现在的街道上,显得很生硬,有点莫名。看是看到后来,我觉得这正是电影妙的地方。我不知道90年代拍摄这本电影的时候,是想要教育现代的孩子要珍惜现在的生活么。但是现在看起来,却格外让人难过。他们渴望读书,渴望快乐,渴望有东西吃。被地雷炸死的孩子看到现代的学校、朗朗的读书声,坐在语音室的座位上,留下了眼泪。大兵奔跑在现代的塑胶跑道上,穿着洁白的衣服,冲向了终点。可是历史中他为了掩护护士和十岁半,自己做饵炸了敌人,双脚都中了子弹,为了消灭更多的鬼子,拖着双腿匍匐着去抓地雷,身后拖着两条血迹。瞎了的小女孩在电影中一直都是尖尖的女小孩的童真的声音,生命最后,她没有数到999,却看到了星星。她在现代的长城上看到一个男小胖子一手饮料,一手面包,最后没吃完,就随地一扔走了。而现在的小女孩为她拭去了手上的血迹,拿着一堆零食回来的时候,瞎子女孩已经走了。这每一幕都是那么残忍,那么直白。他们还只是孩子。北面是根据地,西面是鬼子。但是命令是往西。大兵接过了任务,哪怕不是属于他的任务。这就是一个军人的使命,接受命令。甚至到了最后,也不知道这个命令究竟是什么。
  
  
  影片最后是老年护士和青年护士的跨时空对话:50年了,还是在这儿。(你又回到这儿了,在找什么哪)不知道。我只觉得心里还有个什么事儿。也许该给他们立个碑。可他们没有留下姓名,一个也没有。我只能刻上1=12。这个连名字都没有的伤员,是用12个孩子的生命换来的。(名字,没有意义。谁也记不住。也没有必要记住。可,那个任务是什么那?)不在于是什么任务,重要的是,他们去完成了。只是他们什么也没有留下来。(可长城留下来了。)
  (括号里的是青年护士的话)
  这一次,活下了四个人。他们都没有名字,只有代号:三炮,十岁半,伤员,护士。而在别的战争中,前三人都牺牲了。只有护士活了下来,成为了人民教师。
  然后是一群现代熊孩子奔跑着欢乐地在长城春游。
  然后是一个抱着文物地雷的小朋友和他的同学的对话:
  ——干嘛还抱着呀。
  ——可以卖废铁。
  ——废铁才几分钱一斤,多麻烦呀。
  然后小朋友就把地雷扔了。老年护士接过了地雷。
  最后又是和开头呼应,说能从月球上看到长城。
  
  要是以前,这么闷的电影我可能真的看不下去,画质模糊,声音超级主旋律。但是今天看,我竟然这么感动。只是一个简单的故事,但是导演的手法其实并不简单。最后能让你想很久,甚至一直想起。

 3 ) 沿长城,向西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这部电影应该是在我脑海里留下印象最深的一部了, 从影片出片名的背景,流血的城墙开始...

 4 ) 小孩子无法理解的一些东西,或许大一点的孩子可以

冯小宁的初期作品,现在看来预算都低得惊人。大气层消失46万,北洋水师50万,战争子午线也只有47万。
即使这是在钱很值钱的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觉得,未免也太少了点。

冯有个绰号,叫拚命三郎,据说拍起电影来编剧导演设想特效以及特级替身都是他,拍红河谷的时候第一遍牦牛阵,摄像机被牛群踩碎了,然后第二遍的时候,这家伙就自己扛个摄像机站里边了。后来有人问他,拼命三郎是吧。
冯答:现在是拼命三十郎了。

匹夫抑或猛夫不一定没有思想,就像我现在谈到的战争子午线,单就其思想深度来说,即使拿Apocalypse Now相比也不遑多让。战争洪流中的一群儿童、一个伤兵和一个大学生,在荒野中的奋死挣扎和痛苦失声,吊在绝壁的命悬一线和隧道里的玉石俱焚,冯用他们或者它们体现了什么?我们的民族精神?我们的孩子?战争是可憎的孩子是无辜的?还是别的什么?

我不知道我可以用什么形容词来形容当初看到这部片子时所收到的震撼,也许它给我的代入感并不如大气层消失那么强烈,但是,它在我的脑子里留下了一大串的问题。我甚至不知道如何说起。我当时大概11岁,没有能力去回答。

事情太复杂,会让人根本没法理解;事情太简单,又让人觉得没有挑战。
太宏观地看问题,会觉得什么事情都没有意义;太微观地看问题,又觉得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多傻了吧叽的事情我很烦躁很想杀人连那谁谁谁一起毙了。

我的儿童时代经常充满了上面的矛盾思想。在看战争子午线的时候被暴露的尤其强烈,我不知道战争到底是对的还是错的我不知道打鬼子根一帮啥都不知道的小毛孩子有啥关系我不知道一个眼睛都瞎了的兵还奋死挣扎想要拼命有什么意义我不知道哪个小女孩吊在悬崖直到力气耗尽也没有人去救她是为什么我不知道当年的地雷为什么在50年后成了孩子们的玩具我不知道隧道里的玉石俱焚究竟是不是值得。

但我同样不理解,在月球上看得到或者看不到长城和在山岭中挣扎的这些孩子有什么关系?阿尔忒弥斯又不会把那些杀人如麻的日本兵箭箭穿心。长城?不就是给了孩子们几块砖的一个掩体,让他们加大自己的生存概率的工具?象征?Who care!

然后我有很长时间没有想起这部电影。
然后15,6岁的时候我重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几乎哭出声来。

 5 ) 淹没在爱国教育片中的作品

在那只有爱国主义教育片可看的年代,能出现这部片来真正的“教育”的心灵,正是万幸。可如今想重温时,却难觅她的信息。

 6 ) 印象很深的童年电影

很小的时候看的电影 应该只有5岁左右 但是真的记得很清楚 那时爷爷下午会去茶馆打牌 带着无聊的我也去 茶馆的电视正放着这个电影 记忆很深的是一群穿着白色衣服的妈妈出来和孩子拥抱 却没有一个妈妈拥抱那个小女孩 小小的我也感觉一阵心酸 但还不明白这是电影的闪回 是觉得怎么从打仗又到了现代 长大以后重看一遍还是揪心 电影不但展现了历史 也记录了时间 这个电影记录了我的童年 我想爷爷了

 短评

补看。冯小宁非常有想法。完成度还不够。以此跨年。谢谢所有的无名英雄和先烈。在和平的岁月里尽情挥霍。

5分钟前
  • 厄庇墨透斯
  • 力荐

尤其 小女孩在悬崖上 哭着喊 妈妈 妈妈 时,真的 揪心 无助想哭,缅怀先烈!

6分钟前
  • 桂花香雨
  • 力荐

冯小宁是我最喜欢的中国导演,当我很小的时候就看这部电影,看过太多遍,但每一次都会泪流满面,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关于表现战争的题材,我永远不会忘记这部电影带给我的震撼和感动

7分钟前
  • sorceress
  • 力荐

7/10。最能说明结构上的失败是结尾的核心戏码:年老和年轻的护士超越时空的审视与对话,愣是让相隔五十年的两个形象生硬地同台演出,导演意识的介入无处不打断观众思绪,譬如饿死的草儿弥留之至,眼前出现天真的女孩看着她,草儿羞怯地用脚踩住鞋的破洞,再如衣裳破烂的小号手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下继续吹号,以及文工团的女孩站在人民大会堂台阶上寻找母亲,几百名喊着妈妈的儿童朝台阶奔去,这个明显致敬敖德萨阶梯的段落因为画面缺乏空灵,把超现实的手笔演绎得极为别扭。其它的对比蒙太奇更是粗浅,弹壳上插着一束黄花和自杀的伤员、半块干粮和喝着可乐奔跑的孩子、挖出的地雷变成玩具,对两种不同的生存方式进行幼稚的点拔,失去了需要含蓄的艺术分寸感。意象倒是充分运用了红叶林、血色晚霞映射下残破的长城,用血红色恐怖联想到战火毁灭的纯真。

9分钟前
  • 火娃
  • 还行

很震撼我,到目前为止2023年的眼泪分别流给了《高山下的花环》和这部电影,看完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战争片还是得看老电影啊,真棒。冯小宁现在在干嘛,怎么不拍电影了呢?他的《红河谷》《黄河绝恋》我都老喜欢了。

13分钟前
  • Augentropfen
  • 力荐

在整理中国战争电影时发现这部儿时看过的电影。记得童年每次在电视放映时,总吸引我,但总看得胸闷。20年后,那悬崖上的女孩与古老破旧的长城,苍凉感依旧扑面而来。(22.5.30二刷,实景拍摄真有天高地阔之感,画面中光的变化,充满了美与情感,夜空中星星闪烁的希望,夕阳中山河流血的残酷)

14分钟前
  • 超越
  • 推荐

原来是冯小宁拍的,也只有他了。。。很小的时候觉得战争是件让人兴奋的事,红色题材看多了,难免的。倒是这部电影让我困惑,毕竟那时候太小,因为不明白,所以一直都忘不掉:跑道上的富大龙、瞎眼睛的小姑娘、悬崖边大叫“妈妈”的小女孩……

18分钟前
  • 提奥
  • 力荐

导演冯小宁还真是一个奇才。编剧导演作词制片全部包干,还特省钱——据说本片成本只有50万。电影的插曲非常有感染力,可以说催泪至极。这不仅仅是一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的电影,在一些细节方面有同类影片少有的,非刻意脸谱化的表现战争的残酷,尤其是展示日军的背后也有“人”的影子,这极为罕见。比如日军驾驶摩托坠入山崖身亡,背景语说的是“お父さん、お帰りなさい”(爸爸,回家了)。一车子藏着都是日军的家属幼子,瑟瑟发抖的拉响了手雷。

22分钟前
  • 一二三四卌
  • 力荐

九十年代初的中国,那时候还在用粮票,电视台还有关于战争的公益广告,即开型的彩票销售每次都能吸引成千上万人参加。当然,那时候房子还没有像现在这么贵。那时候大家一定都在想我们生活得多美好啊,战争离我们太远了……即时我们都在选择性失忆。

26分钟前
  • 听风声音
  • 力荐

线外的孩子,在明亮的教室里读书,在广阔的草地上奔跑;线内的孩子,在迷蒙的硝烟里匍匐,在冰冷的刀枪下挣扎。

31分钟前
  • 蒹葭
  • 推荐

算是新时期非常重要的一部战争电影,外战叙事,同时具有相当的反战思想,可能也是儿童片的缘故,表现战争但是并不塑造血腥奇观,过去与现在的一个交织使得影片相当艺术化,特别是母亲和女儿段落,这是一场惨烈的战争,不是浪漫主义的英雄,而是一个个脆弱的生命,大量空镜头塑情绪,以及群像人物的个性表现都很到位,盲女作为点睛之笔过早牺牲有点遗憾,自杀的战士似乎也可以达到更好的动情效果( 1.飘散的识字卡,课桌上翻书,穿婚纱的母亲和女儿相拥,奔跑获得冠军的孩子2.两个自杀的士兵3.兔子不杀4.面对粮食,很绝望地无法带走时那种孩子的悲怆,只有这个才是孩子的时刻,其余时刻都像伊万一样,过于成年)

35分钟前
  • 豆瓣在逃江湖骗子
  • 力荐

50年后,当护士又站在当年那个长城上,她告诉自己和身边的山峦:“那任务到底是什么,我不知道,可他们完成了。我只知道1等于12,一个伤员是用12个孩子的生命换来的。那些孩子什么也没有留下来,甚至是他们的名字。”画外音:“可长城留下来了...”

40分钟前
  • 贺運
  • 力荐

冯小宁以前还算正常,《举起手来》之后就放弃治疗了。

45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吊在悬崖上的女孩子让人印象深刻

49分钟前
  • Comel
  • 还行

小时候在电影频道上看的,一个个儿童兵先后赴死很惨烈,印象最深的是还有一些现代儿童幸福生活的闪回,形成鲜明对比。那个年代的电影比现在更深刻,少了浮躁的娱乐性。

54分钟前
  • 噩梦枕头
  • 还行

我居然忘记了,我以前看过这部电影,希望有朝一日能看到这部电影重新上映。

55分钟前
  • 葛佳亮
  • 力荐

再次证明了中国不是没有好电影,也不是没有会拍电影的人,我的中国能拿奖的电影都拍在早些年了…扁豆据真实事件改编,一群小孩儿和伤兵组成的八路军,在长城上阻止了日军毒气弹的输送…没想到中国这么早就有了这么燃的混剪,还有孩子做的梦,蒙太奇的使用,魔幻现实主义穿越等,虽然身体中枪,可是依旧用极强的意志前行,不仅是与敌人奋战到底的决心,更是自己对梦想的追求,有点想哭,太帅了!或许有些观众会说,以孩子壮烈牺牲为电影题材过于残酷,但是对于日军的屠戮而言,我简直不知道应该怎样去形容,因为任何语言都显得苍白…

56分钟前
  • 斑蓝
  • 力荐

童年略阴影的回忆,印象最深刻的是米袋子打穿了,散了一地的白米,孩子捡着吃……还有就是在悬崖边上体力不支最后掉下去的小女孩…… 。对于当年来说,这已经算很逆流的一部电影了。有的人过的太顺吧。很多事都觉得理所应当,不懂人间疾苦。

59分钟前
  • 栗栗
  • 推荐

16年3月29标的想看,估计那时候已经看了紫日好几次了,这部电影一直找不到高清资源,还是前段时间无意发现在1905电影网上有,这么久了,前天晚上总算有心境看这部电影,可以说冯小宁之前的战争题材的电影在国产电影里算是浓墨重彩的一笔,虽然他现在尽是烂片,但是历史自会记住那些好的,非常优秀的了。红米note3富达

60分钟前
  • 迎夕
  • 推荐

当初吊在那里很长时间松手掉落山崖的女孩子给了我很大的心理折磨。

1小时前
  • 叶喜宝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