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1粤语版

剧情片中国香港2016

主演:周秀娜,郑欣宜,蔡瀚亿,杨尚斌,金燕玲,赖慰玲,汤怡,郑丹瑞,葛民辉,林海峰,张国强,王宗尧,周家怡,梁祖尧

导演:彭秀慧

播放地址

 剧照

29+1粤语版 剧照 NO.129+1粤语版 剧照 NO.229+1粤语版 剧照 NO.329+1粤语版 剧照 NO.429+1粤语版 剧照 NO.529+1粤语版 剧照 NO.629+1粤语版 剧照 NO.1329+1粤语版 剧照 NO.1429+1粤语版 剧照 NO.1529+1粤语版 剧照 NO.1629+1粤语版 剧照 NO.1729+1粤语版 剧照 NO.1829+1粤语版 剧照 NO.1929+1粤语版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31 17:42

详细剧情

《29+1》改编自彭秀慧执导的香港大热同名舞台剧,主要讲述即将进入三十岁的两位女性,在面对大部分同龄女性都会面对的困扰时,选择了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   一个是即将踏入三十岁的林若君,面对压力升级的工作挑战、双亲病重、仿如鸡肋的爱情关系......突然来袭的这些不安,令她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惧。另一个同样是即将迎来三十岁的黄天乐,却永远乐天知命,不为生活所困扰,身患癌症却坚持环游世界,寻找爱情,甚至从未因为微胖身型错过美食。   她们互不认识,性格各异,因缘际会林若君却搬进了黄天乐的家,没想到二人竟是同年同月同日出生,林若君通过黄天乐的日记阅读着对方人生点滴,两个女子在空气中互相融合,观照,影响……到底是谁闯进了谁的世界?

 长篇影评

 1 ) 《29+1》

已经哭得满眼都是泪。在29岁这个土星周期,说是独立,不如说是你一个人孤独地兵荒马乱,应付着一切烦心的事情:急切结婚,怕被剩下;升职了,可是变得更忙;虽有男友,不体贴你反而显得寒心;房东贪财,不打声招呼就差点流落街头;父亲得了痴呆,打扰你的同时又让你心慌……你努力地打理着自己的生活,讽刺的是,它什么都不给你剩下:爱情,开始的时候热烈甜蜜,最后那个人变了心;亲情,开始的时候不珍惜,肆意挥霍,最后那个老人溘然长逝,任由你哭得撕心裂肺;事业,你为它牺牲了许多,赚得一点可怜的尊严,最后熬不住要放弃的也是你。就像在爬楼梯一样,一个不小心,踩空了,你瞬间觉得自己一无所有……你一直觉得自己很强大,如今却发现自己很脆弱,其实是靠着那些东西过活。现在什么都没有了,你就像一棵被掏空心脏的树干,眼泪从脸上掉下来,掉到脖颈,滑到地上,你不擦,就没有人来擦了。你琢磨不透黄天乐,一个这么普通的人,没你优秀,没你能干,没你漂亮,至今还单着,嚷着减肥却还是这么肥,为什么能笑得出来?但也许,爱笑,就是一个人最大的优点。她有梦想,没志气,有朋友,没爱人,喜欢拍照,一个人待着也不害怕,因为她有很多回忆。这些回忆,不管是美好的,还是糟糕的,她都会慢慢品味,妥帖安放。所以啊,有了癌症的女孩,过得比谁都多姿多彩,有声有色……记得自己要的是什么,至于多少岁,何必在意呢?每一个阶段,都是从零开始;每一个瞬间,人生都在倒数。你要笑着活下去……

 2 ) 对白

的士司机:年轻人才会觉得放弃问题,比解决问题容易得多。不过做了高层,就要学会怎么解决问题了。

林若君老板:成功只是一个结果。……每个人都有第一选择。既然有选择,那就有代价。最重要的是你做了这个选择,你有没有用百分之一百的心思和精神去做好它。我就是那种女人,如果要做,就一定要做到最好,如果我尽力了,无论什么样的结果,我都不会后悔,也不会抱怨。做人不就简单快乐多了吗?

黄天乐:最重要的是,记住所有在自己身上发生的快乐的事,因为有很多事都不是我们可以控制的,唯一可以控制的是,我们怎样去看待它。

 3 ) 三十而立,我很快乐

当你的生活被工作塞满,甚至忘记了如何独处。

当你每天只能喝红枣水养生,却不敢尝试红豆冰的爽感。

当你清晨起来又发现多了一条皱纹时,你觉得整个人生都完了。

这是三十而立的女人都会面临的问题,同样,这也是电影[29+1]探讨的主题。

电影分为两条线,一条是周秀娜饰演的林若君,一个典型的都市白领。

一面忍辱负重,一面与相恋多年的男友面临七年之痒,却因理念不同分道扬镳。

电影的另一条线是郑欣宜饰演的黄天乐,极为平凡但人如其名每天活得都很开心。

作为同名舞台剧改编的[29+1],在电影语言处理上虽然偶显稚嫩,但贵在感情真挚。

你甚至可以隔着银幕感受到,导演彭秀慧那种单纯而坚定的情感。

电影中的两条线尤以林若君那条处理的完整。亲情、友情、爱情包括职场状态都有所涉猎。电影有几个手法处理的很微妙。

首先是时空错位剪辑。

比如,林若君面临刁难自己的女客户时,电影剪辑出两种情景,一种是她假想的画面:和客户撕逼赢得尊严;另一种则是现实生活中她不断向客户委曲求全。

这样的情景,想必所有上班族都有所经历。这虚实之间的对比,愈加令人感触在忙碌的生活中,工作到底是否要左右一切?

除了剪辑,周秀娜此番的表演令人眼前一亮。

在观众以往印象中,周秀娜是性感的代言词。但这次,她努力脱掉性感小猫的外衣,每一次情感发力时,对情绪的拿捏都比较到位。

时而女强人,时而撒娇任性,时而流露出坚忍的目光,性格转换自如。

除了剪辑、表演带来的小惊喜之外,电影对于生活细节的真实呈现,也会让观众完全代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开篇林若君的朋友忙着结婚,为大家赠送喜帖里面包裹着精美的西饼,而彼时的林若君内心os的却是:送什么西饼,奔三的女人不应该送点面膜吗?

真是一语道破天机。

电影在林若君的故事中融入了更多现实成分,而相反黄天乐的故事则过于梦幻。

这也是本片问题之一:过于煽情。女导演煽情起来也是很难抑制住情感。

很明显,黄天乐的出现更像是辅助林若君的成长而存在,这个人设显然过于单薄。

而黄天乐在遭遇生活重创时那种天真,电影也并未做出合理解读,难道只是性格使然?但现实生活并非那么简单。

而那些拍照,独自旅行的梦想又显得幼稚,好在导演并没有给观众强加励志的嫌疑,可能彭秀慧就在生活中就是这般单纯美好吧!

我在看片时,同场的很多女观众都看哭了,这说明电影真的做到了“共鸣”,虽然每个人的共鸣点不同,但能戳中人心已经实属不易。

 4 ) 30岁以后的她们

只要活着,每个人都会更接近中年,与之挂钩的“初老”、“焦虑”、“紧张”、“失落”、“恐惧”都像一道道催命符,公平地贴在每一个人的胸口。既然这样,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强烈的对抗感?

一方面是社会审美标准的压力,另一方面是人类本能的求生怕死,变老就是在不断地靠近死亡。前者聊的太多了,我反而更关注后者。

《我可能不会爱你》里,程又青列出了50个初老症症状:

1、枕头旁边,电脑键盘旁边,出现一堆万金油、白花油、绿油精等提神药方;

2、对于陌生网友“我们可以交朋友吗?”的说法,觉得无比愚蠢而没有耐心;

3、很讨厌在外面过夜,因为要带好多东西。

当初老出现,就不仅仅是年龄增加的问题,更意味着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疲惫。当身体机能逐渐衰弱,心理上的恐惧自然也会陡增。

尤其中年女性,不得不进入人妻人母角色后,除了身体上承受岁月的磨损,精神上更要面临刻板印象的苛待。

暖暖妈写过:“一提到中年妇女,脑海里立马浮现出一个蓬头垢面,满脸横肉,一只手挎着孩子的书包,一边骂骂咧咧推搡着孩子的形象。”

如此听来,中年女性的生活状态的确让人心生畏惧和焦虑。

对行动派来说,焦虑更像是警报器,是我们发现问题后作出的本能反应。

我身边有个女性朋友,辞职做自媒体人,整天抱怨自己运营不好,焦虑得要死。撑了半年,决定改变,重新回职场,反而利用做自媒体时积累的人脉、经验在营销岗混得风生水起。

她说:“解决焦虑最好的办法,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只要不是原地打转,总能找到某个小切口。”

难道年轻的时候,就不会焦虑吗?会啊,只要看到优秀的同龄人或者比自己更小的人取得成绩,还是会感到不安。但最重要的是怎么面对。

懂得享受时间带来的变化才能享受人生。

一个健康的心态,绝对是女性三十岁之后越来越要看重的东西,因为它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走向和质量。

电影《29+1》中,也探讨了普通女性的年龄焦虑问题,两个女孩,同样年龄,但完全不同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也让我们看到了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

一个叫林若君,小有成就的白领,工作上拼命,觉得自己努力工作是为了获得别人尊重。进入三十岁,她因忙于工作疏于关心男友,也没有办法照顾家人,陷入无法平衡工作和情感的僵局。

她每天过的都像方程式一样,早上6:30起床,上厕所,刷牙,洗脸,爽肤水,照镜子,检查皮肤,黑眼圈又深了,皮肤又差了,然后拿出一大柜子化妆品,开始补救。然后准确计算早餐卡路里,再补充各种维生素,然后化妆,早上8:02分准时出门上班。如同你我,为了拥有更好的生活,拼命工作,但焦虑无比。

她知道人生最大矛盾就是,有很多事你想做,但永远有更多的事是你“没做”和“要做”的。最惨的是,时间越来越快,一眨眼就又要过生日了。

到了而立之年的林若君希望自己具备成年人该有的担当和责任,渴望感情稳定、工作顺利,但事实是,她认为自己年龄渐大,想要变得更好,却觉得来不及。

她可能需要思考,如果舍弃鸡肋爱情,选择投入工作是不是正确?如果换一个轻松点的工作,拿少一点薪水,有更多时间照顾家人是不是就能家庭和睦?

但我们都没有标准答案,才会在年龄面前犹豫不决,惶恐不安。因为试错的成本越来越高,二十多岁和三十多岁之间,隔着一个巨大鸿沟。

另一边,同样要三十岁的微胖女孩黄天乐,在一家唱片行工作,个性乐天,虽然身患癌症却计划去巴黎旅行。

她需要对抗的不仅是年龄,而是厄运。但她说:“你的生命每一天都在倒数,剩下多少时间都好,一定要做自己想做的事,去自己想去的地方,还有最重要的是,记得所有曾经在自己身上发生过的快乐的事。因为有很多事都不是我们能控制的,唯一能控制的是我们怎样去看待它。”

有时转换一个视角去看待事物,便是另一个维度的天空。电影中并没有交代林若君的故事结局,比如,她是否展开新恋情或者增加跟家人相处的镜头,但她在巴黎和黄天乐“相遇”,精神上变得开阔许多。我想,这也是林若君的收获和传递给每个30+女性的启示,心态上的从容会让我们感到放松,因为健康、经历和美好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不能这样充分的享受时间,那过往年龄所产生的价值可能是微小的,但当我们珍惜它、重视它、享受它,那年龄赠予给我们的则是回忆、经验和充分的满足感。不要用恐惧来怠慢了自己,更不要因消沉而错过了当下。

所以,心态松弛的人,会更容易面对年龄的焦虑。换句话说,也就是心态上接纳焦虑,我们才能想办法抚平焦虑。

关于如何放松自在地面对衰老,史铁生曾写过一句话,“死是一件无需着急的事,一件无论怎样耽搁都不会错过的事。”同理,老是一件无论怎样焦虑都会到来的事,一件再抵抗再恐惧也不会消失的事,它是死的前奏。

我们的人生比自己想象的丰厚,除了年轻,还有其他东西值得珍惜和享受。不用担心年华老去,无所依傍,而是接纳当下,并去创造新的可能性。

长生不老不见得是种幸福。

有些幸福,是通过失去、生死的有限性才能感知到。

正如通过衰老的黯淡才能反射出年轻的闪闪发光。无法坦然面对年龄焦虑,是打定主意和一个死局对抗,注定徒劳无功。

早点意识到这一点,人生也会早一些调整到快意尽兴的轨道。

人生是趟单程票,与其将自己套嵌在别人的期待中在终点收获辛劳苦楚,不如勇敢撞上所有际遇,在沙里淘金,精雕细琢,锻造出自己的光芒,即便光芒有限,却也是独一无二的快意人生。

 5 ) 三十而立

何時開始,年齡成為都市女性的禁忌。更是暗許自己不再慶祝三十歲之後的生日。彷彿它對應的只是體弱色衰和青春流逝。

反覆抱怨自己無力對抗卻頻頻出現的家庭情感,工作壓力等問題。一股腦怪罪於時間頭上卻忘了這就是真實生活的際遇。

如果三十歲前經歷過的萬般挑戰,未能助妳提煉出智慧及心境去提升更成熟魅力的自己,還不知感恩並勇敢向喜愛的生活靠近。那「三十而立」這話,就不是說給你聽。

接受每個決定所帶來的利弊。祝福妳,在歲月中,得到更到的愛與勇氣。感恩時間,感恩經歷。

 6 ) 女人30,是一战还是一站?

2017年,我整整30岁。

在30岁的这一年,我结了婚,换了一个城市生活。像是又一次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许多的事情,从零开始。我不得不去适应一个新的生活方式,不得不去了解新城市的人,找新的朋友。

我无法单纯地总结这一切,到底是好还是坏?起码有一种状况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在新的环境与状态之中,我从来不敢有一丝偷懒。总想在这一段路的起跑线上,可以走的多一点。也想着,付出全部的努力把要做的事都做好。

生了孩子的朋友跟我说,得趁早生孩子,过了30岁,身体会大不如前。创业的朋友跟我说,多赚钱见世面,是女人的安全感。出门倒垃圾都在盛装下楼的朋友告诉我,漂亮才是女人的第一生产力。

这些我全部都认同,又觉得全部都空洞。

30岁女人的矛盾,大抵都如此。

还有一个月过30岁生日的林若君,也陷入在同样的矛盾之中。每天早上都一百个不想上班,却又不得不早早地起床、化妆、选衣服、赶车,开会。结束这一切,和朋友们吃饭,收喜帖,被人问什么结婚。认识十多年的朋友变的没什么话聊。在深夜打个电话给在出差的男朋友,只是换来很累,早点睡的只言片语。

好吧,既然生活这么无聊。那就努力工作吧。

工作的回报果然高于其它一切付出,30岁的林若君升职成了总监。接管了超级厉害的女老板依琳的接力棒,不得不像依琳一样,每天早上要最早一个来办公室、最后一个离开。因为公司钥匙在林若君手上。小姑娘们穿着吊带吃着红豆沙吹着十几度的空调,热情似火。坐在办公室的林若君却围着围巾、喝着热的姜枣茶。

依琳跟林若君说,每30年,是土星的一个周期,这代表你的人生会发生很多变化和考验。

这个说法是真的。

客户的刁难、男朋友的不冷不热、家人生病。住的好好的房子,被房东通知一周内就得搬出去。一向认为自己独立坚强的林若君,面对于这些考验,根本应付不过来。她问大家,你们有过这样的体验吗?没来由的就哭了起来,眼泪顺着脸一直流。

我说,当然有啊。哭几乎是我人生中最能让自己暂时解脱的方式了。

可是,解脱也不能解决当下林若君的问题。分手、父亲去世、辞职。在什么都想做好的30岁,却突然像一脚踩空了楼梯一样,一切失去了控制。亲情、爱情、友情、事业,一个都没有守住。这个时候的痛苦、无奈 、不甘,并不是哭能释放的。

和林若君同年同月同日生的黄天乐,也在面临着她的这个土星周期。

同样是30岁,跟林若君比起来,黄天乐要“惨”的多。她很小就失去的父母,从20岁到30岁,一直在一间小小的唱片店上班。每个月赚的钱只够自己吃穿住,她长的一点也不漂亮,不会化妆,不会打扮,还长的很胖。

30岁的黄天乐,还是像个孩子一样。她的座右铭是:凡事笑一笑,自然没烦恼。即使拿到了乳腺癌的报告,她也没有哭。她只是做了一个决定,去完成一个梦想:她要独自去巴黎。

她在完成这个梦想前,已经做了很多准备。她家里的一面墙上,她用自己的相片拼贴了一个埃菲尔铁塔,张国荣的《日落巴黎》是最她喜欢的音乐电影。黄天乐还有一个自传式的日记,里面记下来这些年来,她所有的快乐的事情。

终于有一天,30岁的林若君和30岁的黄天乐,在巴黎的埃菲尔铁塔相遇。

你是不是很想知道,接下来的故事。

其实,我上面的说的林若君和黄天乐,是一部电影的两个人物,这个电影叫《29+1》。如果我们非要延续剧情的话,我想,你我大概是林若君又是黄天乐吧。

电影中,正经历第二个土星周期的成功女老板依琳说,现在你们经历的一切,都是选择造成的,重要的是,你愿不愿接受你的选择所造成的代价,以及,你在每一次选择时,有没有用百分之一百的心思去做好它。

我在游泳的时候,认识了另一个62岁的阿姨。

她说她从60岁时开始学游泳,用了两年时间,才终于算是学会。最开始学的时候,家人反对、同龄人讽刺,和一群孩子在池子里扑腾,自然也免不了被围观。不过,都不用在乎。她说,重要的是我自己愿意这么做。

她说,天天跳广场舞也好,我来学游泳也好,看起来不同,活法也一样,只是选择各异。不要把某个年纪是就应该是某种状态当作一种常态。

同样的30岁,林若君、黄天乐、还有我。看似都应该被划到一个范畴里面去,事实上,我们的人生大不相同。或者说,我总是穿梭在她们二人之间。我做起事也激进如林若君,偷起懒来,也是一个黄天乐。成天都盼着着我的日落巴黎的梦想快点实现。有时候,我也会迷惑,我到底是林若君还是黄天乐。

前段时间,在网上抄过一首小诗:

有人22岁就毕业了,但等了五年才找到稳定的工作!

有人25岁就当上CEO,却在50岁去世。 也有人迟到50岁才当上CEO,然后活到90岁。 有人单身,同时也有人已婚。

奥巴马55岁就退休,川普70岁才开始当总统。

世上每个人本来就有自己的发展时区。 身边有些人看似走在你前面, 也有人看似走在你身后, 但其实每个人在自己的时区有自己的步程。 不用嫉妒或嘲笑他们。 他们都在自己的时区里,你也是!

生命就是等待正确的行动时机。 所以,放轻松。 你没有落后。 你没有领先。 在你自己的时区里,一切安排都准时。

所有关于特定年纪的判断,似乎都不是正确的。每一个认为30岁的女人应该如何如何的时候,无疑是在给自己一个枷锁。忘记年纪的焦虑,或许才真正是这个土星周期最应该有的变化。

曾经以为,30岁,将是人生一战。事实证明,它只不过是人生的一站。

 短评

粤语版,话剧改编,几乎看不到话剧踪影,成功的影像化改编。由两个30岁女性的“两生花”扩展成三十而立的大龄女青年的生活层面,内心戏有十足的演绎,能够触及观众的共鸣。但两个女性的形象比较偏执的标签化,导演用以掩饰话剧痕迹的技法也颇多,包括台词方面显得陈词滥调。

8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还行

3.5。感同身受,但难称多妙。美图秀秀式美学,最后解决冲突落位于鸡汤,把作品的格局限定于此。好的方面是对节奏收放自如的掌控,对几场时空错位戏码的精巧设计和周秀娜令人信服的表演。时代符号的运用不显掉价,因为布满了亲身经历的温情细节。

12分钟前
  • 徐若风
  • 还行

女观众都在哭,哭完却不知道获得了什么,毕竟没有一种答案是普适的。郑欣宜就是《失控的正向思考》里的典型案例,连绷着脖子往上看的姿势都相同。愿你扛得下所有的现实,捱得了真正的苦也享得了真正的福。

16分钟前
  • Rhodesia
  • 推荐

风风火火的都市白领女性在奔三的门槛坐了下来,慢慢品味人生。香港近年难得有诚意的生活小品,散发着老歌老电影的气息。哥哥的《日落巴黎》和结尾那首“由零开始”都让我分外想念...

18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应该是舞台剧基础的原因,竟然算是近期看的比较惊喜的小众港片,关注的话题也很女性,估计女观众会更有共鸣吧。周秀娜表现也很好,意外发现她竟然会演戏。相对来讲郑欣宜条线略弱,个别部分比较形式,整体还不错。

21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好的女性电影是拍给所有性别的人看的。

22分钟前
  • 谢谢你们的鱼
  • 推荐

没有郑欣宜这个片子会更好

23分钟前
  • 梦工厂大爷
  • 还行

周秀娜戏里29岁失去父亲,戏外30岁在TVB演女N号;郑欣宜戏里29岁罹患癌症,戏外20岁失去母亲沈殿霞还可以这么开心地大笑着生活下去。最动人的是两人相逢一刻。爱、失去与勇敢面对不再困惑的三十岁,让两个女孩一夜长大。

26分钟前
  • 不良生
  • 还行

周秀娜很厉害啊,完全拎起整个片,表演自然轻快、不落痕迹,为她加一星。郑欣宜的角色性格略失真,但表演上也没有尴尬硬伤。相形之下国内一众小花尤其是杨颖请扔到焚化炉好吗。

30分钟前
  • 露pp~外星人
  • 力荐

能明白郑欣宜的角色对于林若君的心境转变甚至是电影的主题表达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但这条线仍不大喜欢。更满意前半段剧情,那些失落和迷茫的段落,尤其是周秀娜的表演看着非常舒服自然,后半段较俗,关于释怀的部分说服力不足,或者说有点理想化,不过片尾响起《由零开始》时机很对,有感动的力量。

34分钟前
  • LeungChanXXX
  • 还行

三十而立的“立”,说的不是性格独立不依靠别人、不是建立社会属性(事业、婚姻..)标签的堡垒、不是站经济基础上的独立,而是成为一个不需依赖工作物质伴侣社交来证明/逃避与自己独处时的不知所措、清晰坦诚而完整的自己。不管三十前后,幸运银幕内外的我们都懂了,而多少人终生也不懂/害怕成为自己。

35分钟前
  • 力荐

为什么影视剧中的胖子一定要开开心心,为什么影视剧中的绝症患者一定要坚强乐观,让得了绝症的、三十岁还没有过恋爱或性生活、只能请求唯一男性好友摸自己胸的肥胖女性做乐观派代表,太残忍了吧。

37分钟前
  • 王大根
  • 还行

Around30的女性物语。一开头工作日的描述简直太写实,开头就透着让人喜欢的气息。周秀娜的演技、故事的节奏、几首恰如其分的剧中曲都大大提升好感。看完满脑子《早班火车》循环中

38分钟前
  • 云吞老丸子
  • 推荐

真不该对香港电影抱任何期望的。这部片子告诉我们,要是你一直不减肥不打扮,到了30岁,你的胸可能只被乳腺科的医生摸过。

40分钟前
  • 谢谢不用谢
  • 还行

抱著女性電影的心態去看,尤其是主題和自己那麼相關,但是觀眾卻多次出戲,因為太過單一,太過表面。開場的節奏還算吸引,但到了三分之一開始看到導演的貪心,甚麼都想說,偏說不好30歲的女生是甚麼。

42分钟前
  • Peekmon
  • 较差

即使离奔3还有距离,即使是男生:但对刚走上人生拐点的我,这个故事却能如此感同身受,数度想在影院里大哭:天乐部分有点弱,但欣宜回忆妈妈(理解为肥姐)、Leslie还有黄家驹让人动容。若君的故事,会让人感叹一个演员能遇上好角色有多么的重要。我爱彭秀慧,更爱认真表演、朴实无华的周秀娜。

44分钟前
  • 基瑞尔
  • 推荐

前半部分真是做的不错,有点举重若轻,却也让人印象深刻,录像带带入的黄天乐那个故事转折其实也不错,但随后的故事就变得有点整体尴尬和若即若离了。黄天乐始终是一个活在日记本里的人物,缺乏直接交流,因此所谓陌生人之间的那种影响淡了。所以,美丽的林若君和乐天的黄天乐,你来选的话,你选谁?

45分钟前
  • 方枪枪
  • 还行

还是太标签化了,好像女人不是事业奋斗型,就是乐天傻乐型,这还是出自一个女导演之手,对自我认识的衍化还停留在10几年前,可惜了。。PS:周秀娜不错,有望来年金像奖拿个提名。

47分钟前
  • 爬行隧道
  • 还行

好几场戏都很棒,细腻、真诚。原来不止我一个人的生活如此苍白无力,原来审视起来它还值得被讲述…但黄天乐的答案说服不了我。

48分钟前
  • 方舒逸
  • 还行

意外的惊喜呢!30而立,其实说的仍然是找到自己的人生,做自己的事,独立自主。连我这么一个男人都能感觉到这种快节奏都市生活的寂寞、焦虑和压力,更何况女生们。而且周秀娜这演技竟然出奇的棒,泪点太到位。三星半,感觉是今年的一部算是小亮点的港片。PS:女生30岁没被摸过胸真的很可怜吗?7.3

53分钟前
  • 巴喆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