蜘蛛女之吻

剧情片美国1985

主演:威廉·赫特,劳尔·胡里亚,索尼娅·布拉加,若泽·卢戈伊,米尔顿·哥恩卡维斯

导演:海科特·巴班克

播放地址

 剧照

蜘蛛女之吻 剧照 NO.1蜘蛛女之吻 剧照 NO.2蜘蛛女之吻 剧照 NO.3蜘蛛女之吻 剧照 NO.4蜘蛛女之吻 剧照 NO.5蜘蛛女之吻 剧照 NO.6蜘蛛女之吻 剧照 NO.13蜘蛛女之吻 剧照 NO.14蜘蛛女之吻 剧照 NO.15蜘蛛女之吻 剧照 NO.16蜘蛛女之吻 剧照 NO.17蜘蛛女之吻 剧照 NO.18蜘蛛女之吻 剧照 NO.19蜘蛛女之吻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31 17:59

详细剧情

  拉丁美洲某国的监狱里,同性恋猥亵犯莫利纳(William Hurt 饰)与革命组织领导人瓦伦丁(Raul Julia 饰)共处一室,闲暇时莫利纳讲述一部电影的剧情聊以解闷,这部老电影中包含的纳粹观点让瓦伦丁明显不适,但随着两人的相处,瓦伦丁渐渐理解了莫利纳的立场。由于瓦伦丁身份特殊,狱方暂停对他的拷打,改为用旁敲侧击的方式套取情报,而莫利纳也是他们计划中的一环,这段时间里,莫利纳同狱方周旋获得些许好处,并最终让自己离开了监狱,被释放前莫利纳借蜘蛛女的故事表白了心迹,同时也将自己推入危险的边缘……  本片获1985年戛纳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1986年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导演奖等多项专业褒奖。根据曼努·艾尔普伊格的同名小说改编。

 长篇影评

 1 ) 蜘蛛女之吻

蜘蛛女之吻 kiss of the spider women
这部片子很早就听说了,最早是在看断背山的时候,后来是在一片小说中被提起。之前一直有下载,但没有去看。
昨晚从凌晨1点开始窝在床上,在漆黑一片的窝里,捧着热茶,看完了这部片子,想到的最初的评价便是“很美”,最终的评价依旧是“很美”。
这样的评价让我自己都觉得意外,我是绝对的外貌协会成员,基本秉持这没有帅哥美女的电影不看的原则。但在这部几乎没有帅哥,没有美女,连风光也一点都不美好的电影里,我居然感受到了不曾体会到的“美好”,而且有一种隽永于心的感觉。
整部剧几乎就是在一间监狱里发生,两个男主角穿着朴素甚至称得上简陋的衣服,唯一的亮点似乎就只有莫利纳那件粉绿色底上有着浅红色花朵的睡衣和他那根红色的头巾;在没有一点装饰的监牢里,当然除了莫利纳在墙上贴的一些美女们的照片;色调是那么的灰暗单调,只有当镜头转移到莫利纳时,我才会觉得有那么一丝明亮。
莫利纳,一个纯粹的人,他简单,他敏感,他脆弱,他善良,他爱好一切美好的东西,他愿意去相信单纯的爱情。
瓦伦丁,一个复杂的人,他也许勇敢,他也许伟大,他顾虑着很多事情,他摇摆在爱情与事业之间。
在电影里,我最喜欢听莫利纳讲故事,虽然我和瓦伦丁一样不喜欢这赞美纳粹、诋毁法国地下组织的故事,但是我和莫利纳一样喜欢美丽如神的纳粹军官(虽然我也为纳粹令人发指的暴行而感到恶心,但这也无法损害那令人影响深刻的美貌和挺拔硬朗的身材,每次看到那些二战时期的老照片,都不得不感慨,纳粹军官的气质是其他国家的军人所无法比拟的~~唉!有忍不住YY了~),喜欢这交织在战火中的不被祝福的爱情,甚至喜欢这悲伤的结局。
莫利纳总是神情并茂地叙述着这美丽的故事,还着力去表述那些美的细节,虽然瓦伦丁并不爱听,但是他却总是用生动的语调娓娓道来(有些羡慕听着这样故事入睡的瓦伦丁居然丝毫不惜福,还总是对着莫利纳冷嘲热讽)。
莫利纳总是强调着他喜欢,渴望能拥有一个REAL MAN,但他也明白每一个REAL MAN都渴望拥有的是一个REAL WOMEN而不是他。但是他有何尝不是一个真正的WOMEN呢?他用他的细腻情感安抚着瓦伦丁,他用他的悉心耐心照顾着瓦伦丁,他用他的小小精明帮助着瓦伦丁。也许连REAL WOMEN也无法向他这般细腻、柔顺、可人吧~但可惜上帝给错了他衣服皮囊。
瓦伦丁最终体会到了莫利纳的“美好”,并在分别前最终接受了他与他的感情。然而这却也是莫利纳的悲剧,也许没有这份感情,他可以潇洒地拒绝瓦伦丁的邀请,然而正如他故事里的女主角那样,她理解了她的爱人,然后为了爱人的事业,她选择了冒险并付出了生命,不过莫利纳更为纯粹,他仅仅只是为了爱人,在他的世界里其实是没有所谓“革命”的,他的愿望从来都只是能找到一个可以拥抱他的坚强臂膀,而不是那虚幻的主义与理想。但是为了“爱”,仅仅只是“爱”,他选择了注定灭亡的结局,并含笑走了过去,义无反顾地被爱着的人的战友射杀而死。
瓦伦丁是理解他的,至少明白他的这么做的真正理由不是为了那些什么虚幻的理想与主义。但这却也是莫利纳最大的悲哀吧,就像蜘蛛女故事里那样,被救起的男子无法真正明白蜘蛛女的眼泪到底是为了什么?
在故事里,蜘蛛女没有吻上被他救起的男人;在电影里,莫利纳与瓦伦丁相拥而吻,那是一个很短暂的吻,一个很仓促的拥抱,但起码他曾经拥有了。
有人说,这其实不是一个单纯的GAY篇,他反应的是阿根廷革命时期的现实。那是什么现实,我对此没有好奇,但我想这些现实其实和无数国家、无数时代的革命并没有多大差别吧~无非就是一部分怀揣着主义与理想的人,硬拉着无数懵懵懂懂的人和他们一起“拼命”,大部分的人也许直至生命结束之时也还未真正理解何谓的主义又何谓理想?那么他们在牺牲之时究竟在想什么?只有天知道吧~但是天又无法告诉你我!

 2 ) 恶俗改编的范例~看过小说就不要看电影

昨晚刚看的,虽则如此,有些细节也忘了,但极度不能忍受的倒也没忘。
事实上,如果只看过电影,我还不会有这么多牢骚。问题是小说前几天刚看完,文中情节还记忆犹新。
先说结尾,这是我最不满意的地方。小说中瓦伦丁受毒打后被送进了医院,在吗啡的幻觉中回忆起莫利纳(多数评论,包括译林版的译序都没明说最后的蜘蛛女指莫利纳,但我认为这是无须质疑的。因为全文只有两处提到蜘蛛女,一是莫利纳出狱前瓦伦丁对他的评价,二就是瓦伦丁在幻觉见到的。仔细看的话,瓦伦丁的呓语很多可以照应他和莫利纳的相处。至于和他对话的女友,照我的理解,就是他本人,或者说是他潜意识创造的一个对话对象。)电影在这章节上删节了很多,干脆去掉蜘蛛女,改成瓦的女友和瓦幸福地来到海边游船。
电影中蜘蛛女的情节摆到了前头,变成莫利纳跟瓦伦丁讲的一个电影故事。这样,没看过小说的观众就会不明就里,蜘蛛女的角色也显得可有可无。一些只看过电影的朋友表示不明白为何片名要叫“蜘蛛女之吻”,这应该就是导演随意改变情节发展顺序造成的困惑。
在我印象中,类似的改动还有很多。例如,导演只保留小说中六个电影故事中的一个——即法国歌女与纳粹军官的爱情悲剧,却在结尾以一个龙套之口称莫利纳是金钱豹女人。(《金钱豹女人》是莫利纳跟瓦伦丁讲过的一出电影)这种改动相当没意义,因为没看过原著的观众根本不明白金钱豹女人的象征意义。
有评论认为电影弱化了原著的同性恋色彩,增强了政治描写。以我见,是两者都只有减弱没有增强。莫利纳与瓦伦丁的感情发展相当牵强,莫利纳一向瓦伦丁表白,就把一个直人辧成弯的,还把床上运动都完成了。看到这里我都不知道该称赞莫利纳魅力大还是瓦伦丁有做gay的天赋。当然片子出厂的时代没现在开放,但遮遮掩掩欲说还休,还不如删掉这方面的刻画算。至于政治上的描写,本来小说就不多,电影里就更剩皮毛。
最后说说主要角色得塑造,获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的william hurt塑造的莫利纳相当神似,虽然我对这个娘娘腔的角色不甚喜爱,但这是剧本问题。
至于瓦伦丁,原著里是相当有教养的人,至少从未对莫利纳大喊大叫。但电影中多次对莫利纳发飙,还嘲笑他是同性恋,显得异常暴躁。小说里瓦伦丁对莫利纳说谁也没有权利剥夺他人的尊严,不知电影版的瓦伦丁是否自打嘴巴。
先写下这么多。虽然《蜘蛛女之吻》不算好电影,但原著小说却写得相当不错。建议没看过小说的朋友先去看小说,看过的就不要看电影版了,多数你会失望。

 3 ) 小说精彩,电影呢?

小说是阿根廷作家曼努埃尔·普伊格写于1976年的对话体作品,获得了若干文学奖,也是他一生最具影响的作品。不过因为涉及同性题材,竟然曾被列为十大禁书之一。可实际上如果单纯把《蜘蛛女之吻》解读成同性恋小说,会把作者生生气活、再活活气死——要知道,一直以来本书可是被界定为政治小说,而非同志文学。须叔只能说,同性关系是作为《蜘蛛女》重要和必需的叙述手段而存在。因为只有它才适合作品里非常特殊的环境:监狱。
小说的重头戏是里面五六个荡气回肠的故事——但是故事的脊梁还是两名囚犯的较量与融合。有趣的是,每一个插曲故事都叙述完整,但是在作者的生花妙笔下,不仅没有喧宾夺主、分散读者注意力,反而把主线衬托得晶光灿烂、熠熠生辉,打造出更具包容性的整体效果。这真是一种天赋!每个故事拿出来都可以独立成篇,或奇情、或魔幻,或比现实更残酷、或比想象更瑰丽。你不得不承认曼努埃尔·普伊格的叙事能力和语言功底都相当惊人,这和他从小接受阿根廷传统故事演绎的熏陶,和一生长期四处流亡有关。在接受拉美各国“讲故事”的潜移默化后,加以多年的文字磨练,终于形成了自己出神入化的写作特征。看普伊格的文字,你会相信,任何故事都是动人的,就看“说书人”有没有这份能耐讲好它。

小说的魅力不止于书本,还迅速蔓延开去,转化到各种表现形式。歌舞剧《蜘蛛女之吻》亦不必说,自诞生之初就一炮而红,多年来久演不衰,早已成为百老汇的经典。
1985年,独见慧眼的巴西导演埃克托尔·巴本科果断下手,把它拍成了电影。电影拍的怎么样呢?我没有看到,无法发表意见。可供参考的是:片中的男演员威廉·赫特(William Hurt)就凭借此片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
有人说拉美文学都是天生的好剧本,直接敷衍就可成片。《蜘蛛女》更是其中翘楚,文字的绚丽和情节的曲折并重,本身就是绝好的电影架子。可能也只有声、光、影、画俱全的电影,才能够立体地表达出主人公种种神奇想象与黑暗监狱血腥残酷的强烈对比。还记得当年看书时年纪还小,已经被书里奇幻的人物和情节深深吸引、欲罢不能。虽然是薄薄一小本,掩卷后仍然余留着震惊的感觉,当得上是回味无穷。
可惜据传小说改编成电影时,导演只保留了原著中的“法国歌女”为副线,舍弃了另一条标志性的“僵尸女故事”。即便如此,电影版《蜘蛛女之吻》也被评为“足以流芳后世”。可以透露的是,不管在书中还是电影里,为爱不顾一切的同性恋男子和他幻想中的同样奋不顾身的“蜘蛛女”最终都被虚伪而冷酷的现实所吞没了……
那是怎样一番演绎呢?


值得一看!
这就是为什么我在没有看到电影前,就写下“评论”的原因吧。

 4 ) 拙见

       孤独,真诚,悲伤,怜悯,恐惧,敏感,脆弱,莫利纳的眼神真切地诉说着同性恋者的内心独白。

       冰冷的牢房将莫利纳和瓦伦丁禁锢到了一起,莫利纳似乎完全专注于自己,沉浸在个人的内心世界中,不厌其烦的讲述着一个涉及到纳粹政治的爱情故事,瓦伦丁作为一个失去自由的反纳粹革命者,冷漠的回避着这个姿态妖娆的粉黛男子,在他看来,一个男人的谈资不应该是这些淡漠无味的情事;一个法国人更不应该口无遮拦的谈及纳粹政治。可莫利纳对瓦伦丁的观点不以为然,在他看来,这只是一段美丽的罗曼史,故事的重点在于女主角的服装,说过的话,一颦一笑,男主角迷人的眼神以及两人至死不渝的爱情,这一切都让他深陷其中,至于故事牵涉到的政治问题他是不曾也不敢想的。莫利纳坚持讲诉着这段罗曼史,尽管断断续续,却总是热情饱满,这期间发生了很多事情,逼仄压抑的牢狱空间削弱了瓦伦丁的革命热情,却也同时在他体内酝酿着某种一触即发的可怕情绪,当透过狭隘的门缝窥视到自己的革命兄弟也惨遭迫害时,瓦伦丁心中的愤怒彻底被点燃了,此时的莫利纳如一只沉默的羔羊不安的立在一边,希望做点什么却又手足无措,这种怯弱在瓦伦丁看来是无法容忍的。
     “你不知道纳粹都对人民做了什么?对犹太人!马克思主义者!天主教徒!同性恋者!”
     “ 我当然知道,你拿我说什么,难道我还不够沉默?”
     “该死的...你知道什么?你不明白现实,他们杀了我的一个兄弟,我在做什么?我在听你讲他妈的纳粹电影!”
     “我为什么要在这样一个臭洞里思考现实,我为什么要更加沮丧?”
     “别哭了!就像个女人!”
     “我就是!”
       电闪雷鸣的爆发过后留下的是久违的平静,这样的平静看似无力,却带来了新的变化,瓦伦丁心中的芥蒂减轻了,取而代之的是接纳与体谅,开始从莫利纳的立场来思考现实,面前的这个人虽然不可理喻,却从来都是轻声细语,细心体贴。对于他讲的故事也渐渐的有了共鸣,甚至开始主动询问故事的发展,平淡的欣赏一段美丽的爱情或许也是一种减轻痛苦的良药。以至于当故事结束时,两人释然的靠在墙角。
     “结束了。你觉得怎样?”
     “你讲得很好,下次讲个我喜欢的。”
     “爱情故事是美丽的,把其余的都忘掉。”
       一如既往,只是多了一份平静,少了一些聒噪。
       万恶的狱方在对瓦伦丁严刑拷问无功而返后,将肮脏的触手伸向了莫利纳,威逼利诱他去套取情报,莫利纳只得迎合,但每当他与瓦伦丁独处一室时,这一切便又淡忘了,这样的时光是美好的,他又怎么忍心去伤害身边这个至真的男人呢?他深知自己是爱上他了,只是他是瓦伦丁所需要的吗?还是一个故事,只是这个故事的主角变成了蜘蛛女。
      “从前,在一个遥远的热带岛屿,住着一个奇怪的女人,她穿着一袭黑色的闪亮长袍,让她看上去像个手套,可怜的是,她被一张巨大的蜘蛛网所笼罩,一张从她体内长出的蜘蛛网。一天,一个遭遇海难的男人,被冲上了海岸,她给他食物,为他疗伤,用爱滋养着他,救回了他的命,当他醒来时,凝视着蜘蛛女,看见...一滴完美的泪珠从她面具里滑下。”
     “她为什么哭?”
     “我不知道。”
     “你为什么总是寻求解释?瓦伦丁,我太累了。”
     “我厌倦了痛苦,你不是唯一一个被伤害的人,你不知道,我受到了太多伤害都在心里。”
     “你哪疼?”
     “我的脖子和肩膀,为什么悲伤总是堵在相同的地方?”
       莫利纳的流露出满眼的哀伤却依旧故作坚强。
       曲终人散时会有不舍,但总该放下,获得假释的莫利纳和瓦伦丁平静的告别,一心革命的瓦伦丁请求莫利纳帮忙在通过电话向其组织传达一条消息,莫利纳敏感的回绝了。瓦伦丁意识到莫利纳的难处,只得放弃。临行前,两人相互寒暄。
     “瓦伦丁,我想让你做件事,我们从未做过的事。...接吻。”
     “好的,但是先答应我一件事。”
     “我说了,我帮不了你,很抱歉。”
     “不是,不是...答应我,别让任何人羞辱你,你会让他们尊敬你的,别让任何人剥削你,没有人有权利这样做 。”
     “我答应,谢谢。”
       瓦伦丁认真的凝视着莫利纳,莫利纳点点头微笑着向他靠近。
     “什么...吻吗 ?”
     “不。电话号码。”
       两人深情拥吻。
       出狱的莫利纳回到了自己的生活圈,母亲,朋友,曾经的情人,但一切都无法淡却他对瓦伦丁的思念。一个人盯着窗外,手中的香烟无力的飘着青烟,徘徊,踟蹰,故作镇定,却丝毫掩饰不住内心的恐慌。终于,还是颤颤巍巍的拨通了那串原本不该触碰的号码,正如他所担心的那样,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为爱不顾一切的同性恋男子和他幻想中的同样奋不顾身的“蜘蛛女”最终都被虚伪而冷酷的现实所吞没了…”。
        The dream is short ,but the dream is happy. And only he knows if he died happy or sad.

 5 ) 蜘蛛女的世界

本片虽然以革命为大背景,并且被归入同性题材,但本质却是探讨爱情价值的电影。莫利纳即是法国歌女与蜘蛛女的化身,亦是爱情高于一切的价值化身,其男性身份其实反而是内心情感的掩护,将其生理与心理分离得更为鲜明,从而使观众更容易将其口述的电影形象作为其内心世界的一种投射,正如他所说:“我的内心是一个女人”。

威廉·赫特的表演十分出彩,立体地诠释出了一位陷入爱河的同性恋者形象。一方面,他在牢狱里悉心照料自己爱上的男子,尽显其细致与温柔,而另一方面,面对想要从他嘴里套消息的狱方,他虽胆怯但依旧不失理智地与之周旋,为爱人尽可能谋取一线生机。莫利纳的心中确实住着一个女人,这个女人因社会的偏见而住在一座孤岛上,无人能真正走进,于是她在自己的周围结了层层叠叠的网,隔绝的同时亦在自我放逐与迷失。当瓦伦丁被迫闯入她的世界,被迫去听她的心声,她的网也将他缠住,从此她开始渐渐与爱情融为一体。

爱使蜘蛛女重生,亦使蜘蛛女凋零。那一吻里,莫利纳彻底沦陷,那一吻后,他只为瓦伦丁活着。归结原因,究竟是爱情的力量过于伟大,还是时代太过动荡,每个人心中都隐藏着迷茫与不安,于是爱情成为了一种追求自我的精神寄托?于是想起了戴锦华评价《霸王别姬》的一段话:人物的强烈情感和这种情感不断失落,人物被赋予的价值和信念不断被剥夺,人物一次次被驱使向背叛,而所谓的历史则变成了一种景片式的标识。

 6 ) 电影《蜘蛛女之吻》观后感

电影《蜘蛛女之吻》似乎删减了一些小说原著的内容,但是采用了小说原著的主旨以及基本的叙事结构,由此保证了电影的深刻性。电影的主角是两个监狱中的犯人,一个是政治犯瓦伦丁,另一个则是个同性恋犯莫利纳。电影的主要内容同过二人的对话构成。瓦伦丁具有典型的革命者气质。视野宏观,时刻以国家和革命的利益为自己言行的依归,带有强烈的崇高性。他意志坚定,不畏监狱的酷刑和生活的艰苦,甘愿为革命的事业而牺牲自己。他又是充满智谋的,始终保持警觉,能够做出独立的判断。而作为同性恋,莫利纳,带有明显的女性气质。心思细腻,感情丰富,胆小,向往爱情,注重家庭的和个人的价值。瓦伦丁象征着革命意识形态,而莫利纳象征着小人物和女性的思维。他们的对话,则象征着两种意识之间的对话。这是很有意思的,引人思考。瓦伦丁的话语中充满了宏观成分,他讨论的更多的是国家的未来、专制政府的邪恶、革命事业的斗争。莫利纳则专注于讲述他的爱情,他心仪的对象以及他对母亲的爱。他们站在两个层次上对话。彼此间产生了某种交流障碍。对于莫利纳来说,他似乎对革命并不感兴趣,他觉得自身与革命相距甚远。对于瓦伦丁而言,莫利纳像是个胆小鬼,他对莫利纳说的那一套充满了不屑。可是,为什么不屑呢?因为革命意识形态不允许革命者过多地考虑儿女私情。如果他们过多地考虑儿女私情,那么他们就会被这些事情绑住手脚,就无法全心全意地为革命事业献身。所以,革命意识形态总是有意或无意地抬高革命的价值,而贬低个人利益的地位。瓦伦丁就是这样的典型。但是,他毕竟也是一个人。拥有属于常人的爱。只不过他用坚强的意志抑制自己的私心罢了。但是,在与多愁善感的莫利纳多次谈话后,瓦伦丁的心理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他开始袒露自己对女友的爱,开始释放他个人的情感。在这里,莫利纳所代表的个人意识,对钢铁般的革命意识起到了软化作用。通过,莫利纳,电影探究到了革命者内心柔软的一面。揭示出,革命者不同以往的形象。跳脱以往英雄片对英雄单调的描述,丰富了英雄的形象。
对于莫利纳而言,他明显地缺乏政治立场。他像是个女人。崇拜力量,崇拜英雄般的男人。这可以从他所叙述的故事中知道,他描述了一个法国女人对德国纳粹分子的爱。故事中的女人崇拜纳粹分子的英武,却对纳粹的理论毫无评价。显然,政治立场之类的东西在莫利纳的心目中是无关紧要的。占据他的世界的是浪漫的爱情。这也是他受到瓦伦丁指责最多的地方。可是,也就是这样一个人,电影最后却也将他塑造英雄似的人物。莫利纳在狱中就对瓦伦丁暗生情愫。出狱后,莫利纳认为自己应该帮助瓦伦丁。他不畏个人安危,与瓦伦丁的同志联络。不料被政府特工跟踪,让瓦伦丁的同志产生误解,将他枪杀。从某种程度上说,莫利纳是一个另类英雄。他不顾个人安危,参与革命行动不是因为追随某种政治意识形态,而是因为他对瓦伦丁的爱。个人的、自私的爱竟能爆发出如此巨大的力量,电影显然从另一个角度重新诠释了小人物。很不落俗套。另一方面,当我们考虑到莫利纳的同性恋身份时,电影无疑表达了对同性恋的尊重,这是一种对同性恋歧视的间接反对。
综上所述,在我看来,《蜘蛛女之吻》因人思索的角度是独到而深刻的,他像我们揭示了现实中两种人不为人知的另一面,揭示出了新的可能:革命者是可以有个人情感的,而同性恋者也可以成为英雄。

 短评

当二十一世纪的适婚男女们尚在待价而沽,为各种硬指标而大伤脑筋时,远在1980年代的这部电影却呈现出了一种抛弃了性别界限和一切世俗气的伤感又美好的爱情。

6分钟前
  • Vivian
  • 力荐

革命所追求的「自由」与同性恋者追求的爱情与人生似乎有相同之处,魔幻的意义除了「戏中戏」以及「政治不正确」的隐喻故事,还有两者在现实世界中处于的尴尬而荒谬的位置。

10分钟前
  • 451½°F™
  • 推荐

“我终其一生等待着一个真正的男人。然而真正的男人只想要真正的女人。” 好故事,好剧本,好角色;政治犯和同性恋犯,各自的故事;纳粹电影和牢笼现实的纠缠;从莫利纳讲述的电影结尾的悲剧可预见他自己的命运;热带孤岛上的一个被困于自我囚网的蜘蛛女,遇见一个迷失于荒岛的男人

13分钟前
  • 软糖莫爷
  • 推荐

哪怕后期重新剪辑和配音折腾了十四个月,还是很难赶上小说的神韵。戏中戏比例太大,蜘蛛女的故事反而蜻蜓点水曼努埃尔 普伊格的原著手法纯熟,各种细节和信息都从对话交待了,剧本思维写作

14分钟前
  • 张华弥
  • 还行

直男是怎样被掰弯的=。=

16分钟前
  • 囍夭夭
  • 还行

监狱,同性恋,讲故事

17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力荐

看过一部分,很难入戏,都快忘了讲的嘛了。貌似很久之前看《十年》的时候主角高郁提到过这个小说。

19分钟前
  • 海棠一生
  • 推荐

“只有他自己知道,他是快乐还是悲伤地死去。”“我爱你,希望你不要觉得恶心。”gay爱的只有real man直男,而真正的直男必定爱的是直女,当gay爱的那个男人也爱上了他,那个男人也就不再是直男,gay也就不会再真爱他。所以说gay永远都得不到真爱,只能接近真爱。这是gay的真正悲剧来源,每一个gay都是一位悲情的蜘蛛女,困在自己织缚的网上。这是我在高中就懂得的道理。

24分钟前
  • 多巴安
  • 力荐

很好,舒缓有度,小空间与大想象,台词真棒,阿根廷这街景、夜晚、灯光、气氛,总有一种哀感顽艳的颓败之美,适合同志题材,怀疑王家卫是看了这个片子,才将《春光乍泄》外景放在阿根廷的。

29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力荐

看完电影《紫色》,发现同届奥斯卡奖提名最佳影片的刚好有这部计划要看的《蜘蛛女之吻》,于是就顺便观影了。 -2021.07.06 → 08.04 ——1.威廉·赫特凭借片中饰演的同性恋角色Luis Molina获得奥斯卡与戛纳电影节的最佳男主角;2.据说王家卫拍摄《春光乍泄》有受本片原著小说的影响?3.-瓦伦丁,在我生命中 只爱两个人,我妈妈 还有你。-我会想你的,莫利纳。-至少想我的电影。-是,当我睡觉时,或许会想起你 和你那疯狂的电影。-每当我看见糖果时 会想起你。瓦伦丁,我想让你做一件事,我们从未做过的事,接个吻。-好的,但是先答应我一件事。-我说了,我帮不了你,很抱歉。-不是,答应我,别再让任何人羞辱你,你会让他们尊敬你的,别再让任何人剥削你,没有人有权利这样做。-我答应,谢谢你。

32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只有他(她)自己知道,他(她)是快乐还是悲伤地死去。”浪漫得要命, William Hurt太妩媚撩人了,夜晚监狱里就寝的哨声吹响,灯光熄灭,她的电影就开场了。

33分钟前
  • 树木夕凉
  • 推荐

the dream is short ,but the dream is happy. And only he knows if he died happy or sad.

38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推荐

William Hurt...我景仰你.....男人都去搞基吧,把政治還給女人

42分钟前
  • Connie
  • 力荐

电影是好电影,可惜在看完这张碟之后,我的苹果硬盘就此挂了。

43分钟前
  • 松花蛋
  • 推荐

William Hurt really knows how to performing like a crazy but cool homosexual! I also love the way he speaks!

48分钟前
  • Memento Mori
  • 推荐

“爱情是一个间谍无法承受的奢侈品” 没多大吸引力的老片,个别段子有亮点,但剧情整体还是慢。

52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同性恋与革命者的对话,宿命般的爱情与命运,那些华丽的措辞与每一个夜晚都浪漫的要命,而极致的浪漫将带来极致的悲剧。愿每一个人都能不再受到侮辱,谦卑而又有尊严的活着。

53分钟前
  • 雪后林中有鹿
  • 力荐

奥斯卡和戛纳双料影帝恩……NB

58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最讨厌全是闪回的电影,编剧偷懒、导演偷懒,剧情的衔接也省事儿了....

1小时前
  • 大宸
  • 较差

想要抓住男人的心 首先要抓住男人的胃...“Only he knows if he died happy or sad"william hurt的角色也算是个“英雄”了 至少在我眼中

1小时前
  • SundanceKid🌈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