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秀

大陆剧大陆2002

主演:于慧,盖丽丽,廖京生

导演:傅靖生

 剧照

生活秀 剧照 NO.1生活秀 剧照 NO.2生活秀 剧照 NO.3生活秀 剧照 NO.4生活秀 剧照 NO.5生活秀 剧照 NO.6生活秀 剧照 NO.13生活秀 剧照 NO.14生活秀 剧照 NO.15生活秀 剧照 NO.16生活秀 剧照 NO.17生活秀 剧照 NO.18生活秀 剧照 NO.19生活秀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3 13:07

详细剧情

  武汉吉庆街闹市中央,经营着一家颇具特色的小餐馆。店老板来双扬(于慧 饰)美丽率性,生活的磨炼让她早已没有小女子的惺惺作态,反倒是多了不少的豁达。来家一共姐弟四人,一奶同胞,弟弟来双庆在工厂开车,和老婆小金是同穿一条裤子钻营求利的市井小民,但人品怎么折腾也算计不过运筹帷幄的来双扬。在电视台当主持人的来双瑗(盖丽丽 饰)远离油腻的街区,和丈夫过起精品生活,可是无法承受来自感情的考验。来双久(邵峰 饰)被人陷害染上毒瘾,本应拥有大好前途的他跌到人生谷底。当代社会的众生缩影,小人物品尝着最真切的苦辣酸甜……  本片根据作家池莉的同名小说改编。

 长篇影评

 1 ) 幽微的人性探索与光芒

记得2004年奥运会那时,一帮人聚在一家餐厅吃饭。电视上正直播西班牙与美国队的篮球赛,而其中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孩子硬是从男士中抢过遥控器,非要看影视频道正在播出的电影《生活秀》,她还喊了声“啊,来双扬,我喜欢”,于是其它几个女孩子也跟着要看。好像“来双扬”成了她“心仪已久”的闺中密友。几个男人跟这个女孩子干起嘴仗。最后,那几个大男人,硬是执拗不过那个女孩,只好“女士优先”。

你是超级篮球迷,自然想看看邓肯对加索尔、艾弗森对纳瓦罗的对决结果。可静默不语之中,你又不觉为那个女孩子暗自窃喜,毕竟喜欢看电影乃是有福之人,何况又是这样一部如沐清风的电影。电影只看了半个尾巴,就又转到篮球赛上了。这时,连你喜欢之极的“小鬼魂”艾弗森,也不觉让你走神。你对她为何如此喜欢《生活秀》,还是不免有一点好奇,虽然你不认识她。侃侃而谈之际,你就问起这事。她很平静的说:就是喜欢这部电影中的那种味道……

其实,你对她回答的这句话,那当下的反应还是有点失望。可几年过去了,当你回味起她讲的那句话,以及她对屏幕上那专注的神情,还有你对《生活秀》的剧本与电影的反复研读后,居然你也是得出同样的结论:就是有味道。是什么样的味道呢……很难一语道尽。可以肯定的,就是那种经得起咀嚼与品咂的悠悠滋味。

你想,正如霍建起导演之前的《那山、那人、那狗》、《蓝色爱情》和后来的《暖》等影片一样,链接并一以贯之的依然是那种清新、淡雅和简约的叙事诗风格。更为可贵的是,其中又蕴含着朴素、幽情又真诚的人文关怀,加之影像的精致构建,使影片总是弥漫着静美的流动风格和雅致的生活情调。她既是现实的,又是艺术化的;它既是生活化的,又幽深的徜徉在潺潺的清泉之中。

也是在2004年5月初,你在同里参加一次剧本创作研讨会。在会上原潇湘电影制片厂厂长康健民,谈起一件往事,至今让你记忆犹新。他说:“当初筹拍《那山、那人、那狗》时,有很多人不看好。我就跟导演说,就是要拍这样一部艺术片,哪怕一个拷贝卖不出去也要拍。因为我认定这肯定是好的东西。结果,没想到,在日本就有几十万人走进电影院观看,光票房就创造了大陆艺术电影在日本的最高记录,而且,人们一直还在追着看……”

1993年国庆节,你去了重庆。记得在一个晴朗的下午,你坐在市中区解放碑的一个茶馆里,静静俯瞰着街上的如织人流。涌动在内心的并非只是嘈杂的市井。在喧闹中,不知不觉,你就对这种流动的景象心生欢喜。你想,这个城市就有一种沁人心脾的味道。这种麻辣、爽快、飘逸又无比坚韧的城市特质,构成了“雾都”的独特魅力和符号。“缆车”时时滑过嘉陵江上空,让人大饱眼福;而“棒棒军”则在长江朝天门的阶梯上步履蹒跚,又激起你的无限感慨。

而把汉口的“吉庆街”“空降”到重庆,真是再好不过。虽然汉口与重庆有着同样的城市特质,但其市井嘈杂之感与凝聚之味,重庆则显得更具张力与质感。这就是有人惊叹“来双扬与重庆姑娘无异”之说的由来,这不能不说是导演的独到眼力与开阔性。池莉的这部小说《生活秀》、方方的小说《行为艺术》,自然皆是武汉的事。后一部改编成剧本《蓝色爱情》,导演把拍摄地选在大连。真是绝了,就其自然背景来说,大连有蓝色的大海,其开阔性,显然是武汉所不能比拟的。于是,“行为艺术”有了更广阔的阐释空间与发挥。

常听到有一种说法:经小说改编成的电影,大多总不如小说那样“经典”。但你觉得小说与电影本来就是两种艺术形式,不可类比。连莫言都说过:“小说是我儿子,电影是我孙子。”虽说得过于直白,却显出其中的道理。总不能拿儿子与孙子比来比去吧。不说一代更比一代强,但应说各有各的精彩。实际上,更多的是好电影提升了原小说的高度,为小说添光彩。流动的影像物化了小说的立体感,其视觉语言的含蓄性也是小说所没有的。

难能可贵的是,由思芜改编的《那山、那人、那狗》、《不能说的秘密》、《蓝色爱情》、《生活秀》、《暖》等剧本拍成电影后,都得到了充分的肯定。这很不容易。你想,没有深厚的文学功力,没有长期累积的生活底蕴,没有对视觉语言的娴熟把握,一般人是很难企及到思芜剧本中的这种深度、高度与广度。思芜其中的剧本语言,本身就清新流畅,宁静简约如诗,让你常常掩卷长叹。

从报上看到,因为电影,霍建起导演在日本具有相当高的知名度。你想,这是一个电影导演厚积薄发的结果,也是其功力深入人性骨髓的使然。以日本人的文化素养,他们所津津乐道的肯定是那种经得起岁月打磨和品味的“经典”;也是日本人一种似曾相识又不一样的全新体验。似曾相识,就是日本人的艺术感,向来就建立在对人性幽微探索的兴趣上,他们更愿意去品尝,而不是过一下快瘾就“拜拜”。经不起回味的东西,在日本是没有市场的。如沟口健二、小津安二郎和当今的山田洋次这些导演等等,无一不是探讨人性的电影大师。从不张扬,不造作,更不追求功利。一切自自然然又理所当然。全新体验,则是霍导的电影,给他们打开了另一扇窗,从中感受到与他们迥异的丰富人性与光芒。

因为霍导的电影,在当今中国影坛极为独特,犹如一坛沉封过久的开坛老窖,醇厚得沁人肺腑。只要你愿意去细细品尝,只要你不带任何先入为主之见的去静静观赏,相信都会得到一种难以言尽又深沉于心的味道。就是回味起来,也是恨不得把酒窖砸碎了,再痛痛快快的沉醉一番。如是,这就是《生活秀》这种电影的无穷魅力,幽微的探索人性光芒又情趣盎然、生机无限。一如霍导这样的创作者总是包裹在低调、淡然又深厚的艺术功力之中。

“生如樱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虽《生活秀》或者说霍导的系列电影不仅限于此,但你却觉得其醇味十足、弥足珍贵又不可复制。

2007、10、16

 2 ) <生活秀>:生活就是一场秀

重庆真是一个有故事的的地方,像《疯狂的石头》这种很地道的重庆故事,非常有味道。

生活就是一场秀,秀,其实从通俗来说,就是做戏,也可以说是逢场作戏,见到什么人,在什么特定的情况下,秀出什么样的水平,有的人,作秀能把别人蒙倒,有的人会被人的秀蒙倒,有的人,自己倒进了自己做的秀,人生,不就是一场秀。

作秀,秀给谁看?也就是做戏给别人看,而做戏,无论是不是逢场,都有一定目的的,都有特定的观众,作秀,不管是在台上还是在台下,都一样会发生,作秀的水平,要看演员的能力,每个人都是演员,在片中,双扬的作秀能力功力很深,为了房子,把阿妹推向了一个火坑。为了房子,来双扬做了一场秀给她老爸和后妈,成功的获得了产权。而卓老板,则是那种深藏不露的老演员,他可以用一年的时间,去做一场秀,一场看似真心却没有任何结果的秀。

作秀,谁会看?如果一场秀下来,就像上面,作为阿妹,也是无奈之举,一个农村来的女孩,要在重庆这个花花世界扎根,太难了。来双扬的老爸和后妈,可能明知道这是一场秀,但是,对于一个晚年无子孙在身边的人来说,他需要这场秀,这跟人没有任何关系,如果来双扬的儿子也去做,结果是一样的。卓老板的秀,一开始是单人秀场,后面则成为台上台下互动了,因为来双扬完全被这场秀打倒了。

作秀,最可怕的是自己倒在自己导演的秀里面,这种事情太多了。来双扬,倒在自己导演的秀里面,主动迎合了卓老板,最终却发现,这不过一场秀,根本没有结果。像在it行业,很多公司到处发软文,然后把软文往桌面一放,自己就感觉高了一截,参加多几次某某大会,就感觉自己前景无量。

掉进自己设置的套里面,最可悲也最可怜。人生就是一场秀,很多时候,决定你的不是这场秀的过程,而是你对这场秀的审视、研判的能力。

 3 ) 花,从来未绽开。

花,从来未绽开
《生活秀》影评

一夜的梦里都是那个拿烟的女子。
镜头好像每天都关注她手里的那只烟,而她说她,并不爱烟。
来双杨,这个生活在城市底层不过三十岁左右的单身女子。我想,贫困、弱势、天真、魅惑甚至美丽,这无一不是酿成最后悲剧的伏笔。
女人要是把命运交给自己,总不至于输的一干二净,但倘若交给男人,那真的就像是一场赌博了。赌对了,是一生的安稳,赌错了,就一无所有。
在吉庆街,她的举手投足都像是勾引。勾引那个买了他一年鸭颈的男人。卓雄州说过,她就是吉庆街的情调。
最厉害的女人不一定是生的最美的,是最懂得如何将自己的举手投足都展现成一幅画的。
若是一个女人看上某个男人,差不多都想把自己最好的样子展现给那个男人看。
来双杨是个典型。对于一盘吃剩的炒面。本来泼妇似的骂街的她一看到卓老板来了便勾起了笑,顺手就扔了炒面,回摊上擦桌子去了抽烟去了。
来双杨拿烟的姿态,真是赤裸裸的勾引,是唯独属于女性的媚,可又偏偏带着那种摄魂夺魄的美丽。叫人爱也不是,不爱也不是。
雪小禅说,女人抽烟大致分两类,一种像是在强奸香烟,一口接着一口,一口都不能少的,要命似的抽着,还有一种是在调戏烟的,每一口都是情调,是手指与红唇的情调。
来双杨一定是第二种。
把整个人和情调二字合为一体了。
但是让人心生懊恼和轻叹的却是,即使这样的一个女人,她的世界依然是绕着男人转的。
为弟弟,为哥哥,为父亲,为卓老板。就像是个跳芭蕾的女演员,在台上面一个圈一个圈的转啊, 自己都陷进去无法自拔了,却没人出来为她捧场。
整部电影的节奏并不快,镜头常常留在一些看似毫无意义的静物上。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双杨穿着那双坏了的凉鞋的场景。鞋一共出现两次,分别在故事的发展和结局的部分。
我想那断了带子的凉鞋就像是卓雄州对双杨的感情,看上去是那么回事,走起来才知道是不牢靠的。
还有那把红色的雨伞,在雨里红的扎眼。
多适合来双杨,她是吉庆街最妖娆的老板娘,而她是最显她妖娆的红雨伞。
对于这部电影我多是赞扬的,陶红仿佛就是那个娇媚的淋漓尽致的来双杨。
不过,相对池莉的原作而言,双杨却是少了份泼辣劲。
影片名为生活秀,或许少了些生活多了点秀,导演在情节的处理上未免把这电影呈现的过显艺术化了。
来双杨和卓雄州在雨里纠缠的那段激情戏,几年的感情在一时间爆发应该更加来势汹涌,而演员似有若无的暧昧让人有些恼火,生活的气息就淡了很多。
一心盼嫁的来双杨,终究还是在倾盆大雨里湮灭了她的梦。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雨停了,没有了卓老板的吉庆街变了,可生活还得继续。

 4 ) 生活秀与社会存在

         在昏暗、嘈杂的吉庆街,卖透味鸭颈的女子双扬是一道不相配的的风景,她美丽而精明,冷艳而妖娆,阔老板卓雄州吃着透味鸭颈,守望了一年。在庸常浮躁的生活里,这种情节给人一种诗意的慰藉与救赎,它用理想主义来为人们展现,同时也提醒人们,生活亮丽惊奇的色彩虽然稀少,但总归是存在,这也是许多诗人正在做的事。然而小说也好,影视也好,如果仅停留在诗意的境界,那么它只能成为点缀生活的让人短暂眩晕的幻影。所以,无论是哪一代的写实主义去构建,这幻影最终还是要幻灭。“从诗意的救赎到诗意的消解,这种生活常态的幻灭过程无疑是现代的机器文明积压之下人类越来越缩小的生活空间的证明”(思郁——《生活秀》:常态生活中的诗意消解?豆瓣原文地址:http://movie.douban.com/review/1471539/)。构造这些故事的艺术家终究是一些看起来冷静的悲观主义者,因为他们总是用批判的眼光去观察我们的生活,在他们驾驭那些虚构人物时,总是在心中有意无意地预示着人物的悲观命运。不得不承认,正是这些悲观的艺术家在“诗意的救赎与消解”中涤荡我们对世界的迷蒙认识,让我们逐渐沉淀、积累支撑我们理性生活的力量。每一位艺术家与他的读者或观众都有一个狭小的穿越时空的隧道,艺术家通过这条隧道与一些人连结同时也将更多的人隔离到在外,简单说就是愿意且能够欣赏艺术品的眼睛是稀少的,而且常常充斥着有意无意,善意恶意的误解,就像我以前说的,“请问您的哪一件作品,从未被眼睛污染过?”

        上面已经跑偏了,下面接着跑偏……

        生活就是一场场接连不断的“秀”,我们都在不断地赶场子。如果有片刻休憩在这些“秀”之外的话,那么一定仅仅是作为一个动物而不是人而存在的。作有社会属性的人总是在种种或大或小的社会结构中扮演着特定的角色。

        容易让人意识到的是公众人物的“秀”,他们作为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社会存在,更加无法回归到远离作秀的生活。 为了维持已有的社会公信力和其它的虚荣与光环,他们的生活受到了难以想象的限制,的确就像是一只只笼中歌唱的鸟。

        常常被忽略的是每个平常人物的“秀”,他们在自己平凡的人生中扮演着各种各样的角色,甚至是冲突的角色。一个人在家庭中是一个父亲,但同时是一个儿子,一个丈夫(在别人的家庭里又是一个第三者),在单位里是一个下属也可能同时是一个上司,某一天他成为若干亿奖金彩票的中奖者同时也可能成为某次“天灾”的受害者……把他们的社会存在分割来看,确实是像一个个“社会主义的螺丝钉”一样机械的存在,然而正是这种种不同的社会存在成分杂糅在一起才构成了一个社会的人。我们很少除却附加在人们身上的种种角色去剖析一个人,很少注意到除了社会存在之外还有一些独立而私密的的自我存在,这种存在常常只存在于人们不自觉的意识之中,而较少落实成为现实的存在。我这里强调的是作为自我的存在,一种较为自由的状态,它可能出现在你红果果在浴室里凝视着镜子中自己的躯体片刻,也可能出现在躺在草地上仰望星空的片刻,也可能出现在你咀嚼着可口的饕餮的时刻……当然这些自我存在也是相对的,因为无法隔绝对物质的依赖,所以这种自由也是相对的、受节制的,消极自由是不存在的,恶无限式的存在也是不可能的。仔细想发现,这种存在其实就是作为动物的原始存在。它是感官的,却又不仅仅是感官的,它是一种思维的、智慧的感官存在。

       我尤为强调人需要回归这种自我存在,在某些场合里它被认为是自私的,个人主义的。然而又不得不承认只有如此才能回归真我,人性中被压抑的本能得以释放,获得更大的自由。人自从从动物进化为社会的人以后,这种存在变得尤为稀有,感受到它的时刻,我们常常是处在一种逃离社会存在的现实中。而且当道德的内疚和自我谴责来临时,它已经远去了,因为道德是属于社会的,而非自我的。当人有了对自我存在的意识与追求时,人会变得自由得多,会更加容易摆脱那些浮躁的、虚华的诱惑,成为一个“……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5 ) 双扬酒家

比起生活秀这个中文的 片名,我反倒觉得日文的《ションヤンの酒家》即双扬的酒家 更贴切。

说是一场生活秀,完全是围绕双扬展开的,用女性主义视角来看,电影或者说小说都在围绕刻画双扬的心理变化。虽然双扬是个表面上看起来独立自信的女人,孤身照顾弟弟,经营着久久酒家,与父亲的房子斡旋,但内心在等待一个能带给她幸福的男子。在遇见卓老板之后,她的克制与内心难掩的欢喜,都在卓老板说:女人就是谁对自己好就想把自己嫁给他,的时候幻灭了。在阿妹怀孕时,劝阿妹把孩子打掉,说,女人不一定要生孩子才能做母亲....都是自己作的。的时候她已经决心不再对男人抱有幻想了。在最后,画家问她,你明天还在吗?的时候她回答说:在,我每天都在。可是此时她的在已和原来的在不一样了,更多的是为生活而存在。

重庆的人文风景给5颗星。陶红演技给4颗星。

故事情节给4颗星。

 6 ) 与小说无关,与生活无关

我是读了《生活秀》原著,才找电影来看的,但两者其实并无关系,除非你认为角色的名字相同,背景相似,就可以叫作有所关系。
池莉的原著是精巧而锋锐的,多个线索和情节,让一个在生活中浸泡,自我生长、自我教育、自我判断的女子,活生生、响当当地站在读者面前,每一个细节都不可或缺,但每一个细节又都组成着一个独一无二的角色。而电影则选择了“改编”,甚至不算改编,因为电影和小说之间完全不同的精神气质,让这两者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电影改变了久久吸毒的前因后果,尤其是将“香蕉藏毒”这个事件省略掉了,而且还变更了阿妹的前因后果,让这个人物没了生活的残酷真实感,反而多了些文艺气息。事实上不是的,小说里赤裸裸地描写了一种生活的交易。池莉在小说里写的很清楚,每个人的出身无法选择,而每个人怎样活法,都并不是你完全可以选择的,她劝说小妹嫁给那个“花痴”的时候,用的就是这个残酷的例子,你的下一代可以站在你的肩膀上,去过你想过的生活,而你要想获得这样的生活,则必须做出交换。这就是生活。
读者在读到这里的时候,感到的不是一种荒谬,也没有觉得义愤填膺,除了那种利用一切到极致的生活哲学,读者和小妹一样会发现,如果没有一种极致的道德和理想,这种现实的选择,其实是最好的选择。而来双扬,利用这一点来为自己谋利,实在是再合理不过的事情。
而电影再塑造来双扬这个人物的时候,也完全背离了小说人物的性格、情感抉择。陶虹很漂亮,来双扬也绝不丑,但来双扬不会像陶虹所演的那样,过于相信爱,过于陷入爱河,甚至难以抗拒的模样。她活的不易,当她亲自将炉子搬到吉庆街上,卖臭干子赚钱养家糊口,敢于撑起弟弟妹妹生活的时候,生活早就教育了她,她的心里有着无数的权衡和冷静,这种冰冷而正确的选择,来自天生的精明,也来自生活本身的狭仄,她只有这样的路可以去走,然后她走的路又证实了她的选择,然后就将她的路变得更窄。所以,小说里给出的这段“圆月”一般的恋情,自始至终就没有太多浪漫,从头到脚只是一种权衡。那位男人所选择的,也只是一种怀念,而不是对于现实的选择。来双扬也是一样,她的心底被唤起的是一种人的正常心理,但现实生活并没有发生变化,她生活的地方没有变化,她离不开这里,于是生活也没有改变。
此外,电影对于吉庆街的镜头太少了,他似乎不愿意更多表现这条街,以及这条街对于来双扬的意义。事实上,这条街被作者在开头就钟头描写着,它既是整个故事最重要的背景,也是人物性格得以形成确立的关键。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一种隐喻。
整部电影的改编太失败了,相对于这部小说来说,它完全可以改编成一部足够深刻和真实的好电影,我们不说拿奖,只从故事本身来说,就然个人感到无限的惋惜。

 短评

陶虹太飘零了(本来想打的字是那个凡俗的漂亮,谁知蹦出这么个词,倒更贴切了~)

6分钟前
  • U 兔
  • 推荐

电影要是采用武汉方言会更加有味道一些,氤氲的武汉很美,夜市繁荣热闹,卖“辣鸭脖”的陶虹在这条小街显得风情万种,妩媚动人,可有意思的是恰恰是这样的姿色与胆识俱佳的女性总是败在掌握着资本和权利的男人手里。雨中那场戏当代社会里女性的窘境被一览无遗,想谈感情,却被谈了身子。

11分钟前
  • 东北洪常秀
  • 还行

看了,忘记了,没什么印象的片子。

14分钟前
  • 较差

这样的事,每天都在发生;她无论外表多么能干多么强势,也不过是个渴望拥有一份安定的爱的小女子。

16分钟前
  • 益暄
  • 推荐

比电视剧版的《生活秀》差很多,可电视剧是我在02年夏天看的。那种气氛和味道,现在想起来都觉得让人忍不住耽溺其中,我还是当耽溺贝吧。。电视剧的主题曲也很好,我记得是雷蕾夫妇的词曲。

17分钟前
  • danyboy
  • 推荐

比起这部小说,电影的改编算不错了。

19分钟前
  • 次非
  • 推荐

从前一直没有看得起陶虹,看了这部片后我……

21分钟前
  • kai
  • 力荐

陶红真美,夜市摊西施,看得人蠢蠢欲动的。

23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闹市街香烤串店,烟火气息十足。陶红这部电影里太有风韵了。最近CCTV6放映室一直直播千禧年前后的DVD时代的电影,画质还挺好。【CCTV6放映室双十一爱情片零元购·哔哩哔哩直播】

27分钟前
  • 苏黎世的列车
  • 还行

比小说多了辛酸和无奈,但没有小说的痛快。

32分钟前
  • littletwo
  • 还行

应该就是讲小老百姓的事儿吧?看完之后没有太大感觉,是因为生活体验少吗?

35分钟前
  • 杰德的十四行诗
  • 还行

http://www.56.com/u30/v_NTYwODY3MzE.html

36分钟前
  • unundercooled
  • 还行

其实隐约觉得看过一遍,还是没忍住在重压之下重看一遍。其实离过婚不见得就不愿意再结婚啊。另外,在池莉的影响下我很早就喜欢上了武汉这个城市。也许它那很干净,没有我的很多回忆。

40分钟前
  • lmp
  • 推荐

陶红太美了!!!池莉倒是挺善于刻画性格泼辣、骨子传统的武汉女人的!《万箭穿心》里的颜丙燕也是。陶泽如那个角色更适合胡军。陶泽如还是太“人民艺术家”范儿了。

45分钟前
  • NortonHill
  • 还行

总感觉跟原著差别怎么那么大。陶红不应该是女主角的最佳人选,也算靓,却不够辣

48分钟前
  • 理想多钱一斤啊
  • 还行

喜欢上池莉的小说后,才真正去看这部电影。陶虹这里的表演还真有味道。

50分钟前
  • 夜丫儿
  • 推荐

瞟过第十放映室的片段,研读过池莉小说原著,勉强算个数吧。。

51分钟前
  • scarllet
  • 还行

苦命的女人啊,此陶红,彼陶虹,一个偏旁的差别,既然连脸蛋都长的差不多。陶泽如在电影《大鸿米店》的那个衰样还是一如既往,没改变。好吧,我承认我不喜欢这样的片。

52分钟前
  • 经纬万端
  • 较差

多年以前看的,已记不得剧情了。大疫当前,每天CCTV6电影频道都有一期《两地书》节目,今天是由陶红主持的,当年也是因为电影《生活秀》喜欢上了这个演员!今天这期节目她用曾经在电影中扮演的武汉卖鸭脖老板娘的故事展开,歌颂了疫情期间武汉餐饮老板无私的奉献。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53分钟前
  • 午夜场
  • 力荐

陶虹的眼波流转尽显武汉女子的风情。怀念轮渡。。。

57分钟前
  • 想想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