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

大陆剧大陆2018

主演:内详

导演:徐欢,张越佳,祝捷,冯雷,崔宇,汪哲,曹林,寇慧文,陈怡,潘懿,金明哲,王艺历,丁曼文,肖光毅

 剧照

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 剧照 NO.1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 剧照 NO.2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 剧照 NO.3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 剧照 NO.4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 剧照 NO.5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 剧照 NO.6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 剧照 NO.13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 剧照 NO.14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 剧照 NO.15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 剧照 NO.16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 剧照 NO.17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 剧照 NO.18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 剧照 NO.19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31 16:16

详细剧情

  从新石器时代到宋元明清,百集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目光跨越八千年,摄制组足迹遍布全国,拍摄了近百家博物馆和考古研究所,五十余处考古遗址,千余件文物。首次用文物讲文物,用文物梳理文明。

 长篇影评

 1 ) 国宝说了什么

1.鹰顶金冠饰(内蒙古博物院) 战国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的饰品往往以动物为主题。由于没有文字其历史一直是由中原民族书写的,草原之王的饰品为历史提供了新视角,不同文明的最终融合也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强大包容性。 2.战国嵌错(宴乐攻战纹)铜壶(四川博物院) 一边是战争,一边是宴乐。最冲突的交织才是最真实的历史。 3.曾侯乙编钟(湖北省博物馆) 湖北随州市境内的随国/曾国国君乙墓中出土,首批禁止出境展出文物。 4.木雕双头镇墓兽(荆州博物馆) 楚人的艺术品多体现自然,是深沉文化中最自由的那个部分。 5.人物御龙帛画(湖南省博物馆) 目前发现最早的帛画,与西汉著名的“T型帛画”同为引魂幡,代表了楚人的生死观念。“事死如事生”的生死观影响了后世千年。 6.跪射俑(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始皇陵兵马俑二号坑出土了160尊跪射俑,他们形态逼真、目光如炬。 7.战国商鞅方升(上海博物馆) 测量粮食的器具,也是容量单位,统一了度量衡(长度、体积、重量),也统一了万民的国家归属感。 8.秦始皇陵铜马车(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陵一号铜车马,1:2完美复刻,展现了秦朝高超的铸造与组装工艺。 9.里耶秦简(湖南里耶秦简博物馆) 郡县制下,秦朝洞庭郡迁陵县的政府公文记录,3万多枚木简、20多万字记录了大秦帝国一个普通县的方方面面。 10.南越汉玉(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南越国是秦汉帝国的南土;南越汉玉展现了玉器巅峰水准,生者佩玉以比其德,亡者敛玉以慰其灵。 11.霍去病墓石刻(咸阳市兴平市茂陵博物馆) 英雄少年。 12.五星出东方锦护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考古研究所) 精绝古城出土的中院织锦,展现了当时最高超的丝绸制造工艺,经线纬线叠加,极难复制。 13.四神纹玉铺首(咸阳市兴平市茂陵博物馆) 蓝田玉,铺首衔环常用作大门上的门环,四神为青龙(东)、白虎(西)、玄武(北)、朱雀(南)。 14.熹平石经(西安碑林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等) 现存最早的官方定本石经,开创了文字校正之先河。石经原本共46块、内容为儒家七部经典、共20多万字;石经也是汉隶顶峰之作,在书法史上意义重大。 15.孔子见老子画像石(山东博物馆) 画像石是汉代人雕刻在墓室、棺椁上的石刻艺术品,孔子见老子是汉代画像石的常见题材。 16.长信宫灯(河北博物院) 唯一已发现的人型釭灯,汉代人实现环保的“高科技”。 17.素纱单衣(湖南省博物馆) 马王堆汉墓(西汉长沙丞相利苍的妻子辛追夫人墓)中出土,整件衣服只有49g。现代的蚕吐不出那么细的丝咯。 18.二十八宿圆盘圭表(阜阳市博物馆) 固定的角度,天体的坐标,记录行星位置,舒建宁积累数据、改进工具。以天文定历法,二十四节气,月亮历法19年7闰。 19.狸猫纹漆食盘(湖南省博物馆) 马王堆汉墓出土,盘上写着“君幸食”(吃好喝好),超级萌!。 20.象牙算筹(陕西历史博物馆) 纵5,横1,多大的数字都可以用算筹表示出来,计算出来,张良运“筹”帷幄之中。虽逐渐被算盘等工具代替,十进制却一直成为我们计算事物的方式。 21.错金铜博山炉(河北博物院) 博山炉代指山形的香炉。中山靖王的心爱之物,宛如立体山峦一般。 22.【长毋相忘】铭合符银带钩(南京博物院) 带钩起源于春秋,用来系腰带的日常挂钩;藏于带钩内的爱情誓言令人感叹。 23.错金银云纹青铜犀尊(中国国家博物馆) 尊是酒壶,错金银工艺在铜器表面镶嵌金银再打磨。 24.击鼓说唱俑(中国国家博物馆) 东汉时期四川盆地的说唱艺人。 25.铜奔马(甘肃省博物馆) “马踏飞燕”、“马超龙雀”,中国旅游标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标志。

 2 ) 随想(短评字数溢出)

第2集战国嵌错宴乐攻战纹铜壶:“两千年的时光是一片沧海,壶身上的桑田茂密如初。” 第3集曾侯乙编钟:金声玉振,神人以和。穿越时空的音律和美。 第17集素纱单衣:现在再也复制不出这么轻的纱衣的原因居然是蚕宝宝经过千年进化逐渐健壮肥胖,胖了以后吐出来的丝就变粗了...听上去很有道理,但我大受震撼😂 第19集狸猫纹漆食盘:这集的画风超可爱!!但是,这看起来明明更像是老鼠而不是猫啊😂 第21集错金铜博山炉:记得当时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看到鎏金银竹节铜熏炉,真是夺目的光彩。当时就想啊,要是点上香,烟云缭绕的样子肯定非常梦幻。这一集,虽然不是同一尊博山炉,但依然算是梦想照进现实。果然很美,微缩版蓬莱仙境。 第25集铜奔马:如果是在博物馆里看到,我大概不会过多关注。但经过旁白和特效的造境,就浪漫得触动人心。不得不说,文物是艺术,说故事的方法也是。

 3 ) 摘抄

生命若走进边界,帝王也无力逾越。曾经最威严的人家仪仗,化作驶入陵墓的悲壮行伍。陵墓之下,另一组马车,整装待发,静候主人的魂灵。——秦始皇陵铜马车

它们抵御住时间腐朽万物的力量,屹立在今人眼前。地面上的秦朝已经画上句号,大地之下的时间,在坑穴的隧道中,自我延伸。这里的帝国,没有终点。——跪射俑

 4 ) 短评 - 第二季

这一季讲述了战国到秦汉时期的25件国宝,有举世闻名的秦始皇兵马俑,代表“中国之声”的40年前发掘的曾侯乙编钟,著名的铜奔马(“马踏飞燕”), 还有非常高科技含量的宝贝,比如集艺术与科技于一体的长信宫灯,用棍子(此件展品是象牙)做算筹进行十进制的计数和运算,二十八宿如同撒在天空的坐标,不均匀划分周天365度的二十八宿圆盘圭表,太牛了。喜欢“眼睛如同弯月,笑容蓄满一池春水”的可爱的“说唱俑”。银带钩它像兵符一样,自中间一分为二,两个半扇的内壁,分别以阴阳文刻有“长毋相忘”,让爱情誓言永伴腰间。“流行的云纹发挥了奇效,错金工艺醒目了升腾旋绕的云气”的博山炉展示出的海上仙山令人叹为观止。辛追夫人的狸猫纹漆食盘画着可爱的喵星人,“君幸食”,多么贴心。整件衣服一共只有49克的素纱单衣简直不要太美,恐怕是每个女人都想要的那份灵动和轻盈。“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吉利的占星话被细密编织进这一掌见方的精致锦护臂里。里耶秦简用近二十万个字让我们闻到了秦朝县城的生活气息。

 5 ) 《国宝》二季解说词

一季解说词笔记 //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review/9602537/ 二季解说词笔记 //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review/9605284/

三季解说词笔记

//movie.douban.com/review/12672069/

=======

1.那时,草原上没有文字,历史,便由他们的对手书写。在中原文明的记录中,匈奴曾被称为 猃(xian)狁(yun),即长嘴狗的意思。它们贪婪残暴,经常南下掠夺。

而鹰顶金冠饰,更是以草原之王的威严,俯视着世间一切弱肉强食。有一个强大而蛮横的对手,究竟是幸还是不幸。

一场场模仿者,与被模仿者的对决,有此开始。一直处于守势的农耕文明,到秦汉,终于建立起统一的帝国。 也有此以举国之力,祭出终极防守大法。长城,不仅是守卫边疆的堡垒,当西汉国力强盛的时候,这里又成为反击匈奴的前哨。

但连绵的长城,真的能阻断人们的交往么。

长城两侧,且战且和。直到东汉,南匈奴入塞,多年的对手终合为一家。

是否能想起当年那些,风一般来去的影子。

正是从战国时代开始,在与一个又一个,内外对手的对峙和融合中,在经历一次又一次的蜕变之后,中华文明强大的包容力,逐渐被唤醒。因为对手,我们审视自己。因为对手,我们了解自己。因为对手,我们变成更强大的自己。你好,我的对手。

2. 春秋战国,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中国历史上,思想飞扬的年代,几百年间,群雄并起,战乱频繁。而这之前的西周,一直处在,礼乐高度发达的社会中。

壶身静默,却非无声。壶身可度量,却也无边。

静默的壶身上,能听见厮杀与吼叫,这里是一个战场。

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战,到了战国之后,转化为领土吞并战。一场攻城略地的战斗。

水战时激起的波澜,是这个时代,在时光之河里,发出的声响。

宛如时光的速度,一念之间,就到了厅堂。

钟鸣鼎食,礼乐之邦。

战争时,弓箭是杀伤敌人的武器,和平时,则是社交生活的用具。早在周代,射箭便是贵族,必须掌握的基础教育,六艺之一,射礼,则是重要的社交礼仪。

这叫弋射,弋射有准则,弋不射宿,停息的鸟儿不射。

中国是丝的故乡,采桑也进入了礼制,演化为后来的亲蚕礼。

此刻,壶中一滴酒也没有,却盛满了,一个令人迷醉的时代。征战的厮杀,与欢宴的音乐,都隐匿不见,桑叶还在无声地生长,两千年的时光,是一片沧海,壶身上的桑田,茂密如初。

3.(除老录音原音,没有任何解说声音:)

(老录音:)

曾侯乙编钟音响记录,采录单位,湖北省博物馆,中国唱片总公司,1986年3月29日,凌晨两点开始。

字幕:(与录音同时出)

这是一段录制于1986年的音频

演奏乐器来自公元前四世纪

(老录音:)

室内温度18摄氏度,再录国产音叉,A等于440赫兹。

字幕:

演奏乐器来自公元前四世纪

(老录音:) 上层第一组,该组共有钮钟6件,上1(组)1(枚)。

正鼓音。(叮)

侧鼓音。(叮)

下2(组)7(枚)。

正鼓音。(咚)

侧鼓音。(咚)

全套钟的最低音,为下层一组第一钟。

正鼓音。 (咚)

全套钟的最高音,为上层第一组第一钟。

侧鼓音。(叮)

全部甬钟音域,共跨五个八度。

中层第二组,该组共有无枚甬钟,12件。 (敲)

中层甬钟构成的,C大调音阶。 (敲)

(老录音:) (与配音:茉莉花一起出)

曾侯乙编钟共,有64件,另有楚王所送的,镈钟一件。除镈钟以外,每件钟均标识有,两个不同的音名。1986年4月6日,晨6时整,全部采录工作结束。 (画面:采录工作人员的老资料画面,去世的人标白框)

====特效转场====

(字幕解说,无配音:)

曾侯乙墓发掘于1978年,墓主人名“乙”,是战国曾国国君,曾国也就是史书上,所记载的“随国”,在今天湖北省随州市范围内。 集大成也者

金声与玉振之也

——《孟子》 礼以节人

乐以发和

——《太史公自序》 兴于诗

立于礼

成于乐

——《论语》 八音克谐

无相争伦

神人以和

——《尚书》 (黑底白字字幕:)

1978-2018

曾侯乙编钟发掘40周年

向考古工作者致敬

4.它不是青铜,是温暖的木头。

四只麋鹿角,向外生长,预示生命的开始,这些装饰,都在暗示着这件文物,产生于湿地气候的地区,诞生在,楚国的大地。

楚,意为树丛,荆棘,楚人生活在沼泽地区,他们制作的艺术品,带来浓厚的自然气息,像风,像鸟,像云,没有固定的形态,是中国人血液中,最自由的部分,如今,楚人的形象,定格在一张窄窄的木片,定格在,天地之间的角落。 从出土文物中,我们能强烈地感受到,楚人的自由气质,它轻快的地存在过,存在于,略显沉重的文明之中。

在古典时代,一个地区的气候,往往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所以,我们才可以在,楚人的艺术中,看到丰富的自然形象。一呼一吸间,镇墓兽,已存在两千年,以木头,和动物的角质,对抗时间的销蚀,依然完好,与天空并肩,和星辰同行。

5.死之后,人会去哪里,两千多年前的楚人相信,是永生。

魂兮归来,反故居些

像设君室,静闲安些(suo)

——屈原《招魂》

楚人认为人死后,魄往下沉,魂往上飘,因此把帛画藏在棺椁的夹层中,游魂识别墓主人形象,就会归来,完成.....

死生为昼夜。生死非人力可逆转,可他们又如春来秋往,昼夜更替,这是大自然冥冥之中的暗示。楚人对生命奥秘的探寻,幻化在烂漫的图景中,让那时的人们面对死亡时不再恐惧,因为他们相信,死亡是为人之路的终结,却是成仙之旅的开端。事死如事生,这样的生死观影响了中国的后世千年。生而为人,死后成仙,这才是完整的生命记忆。而生死之间,应御龙而行。

9.即使他的身体已经成为尘埃,但木简还记得他的样子。

10.即使身为王,也会在时间里淹没。有了玉,便多了一点与时间并肩的力量。有玉而安,身体因此安住,大地因此安住,安住在对永恒的祈愿与向往中。

19.君幸食,请您吃的开心。

21.烟云溢出孔隙 ,慢慢地,博山炉被造了境。线条粗硬的动物们,因演员而跃然。金色的云纹,因烟云而延伸。炉中虽无仙人,却显祥瑞。此时,博山炉不再是香炉,而是视觉与气味共同塑造的,微缩的海上仙山。

24.读书人叫我们“俳优”,就是现在的演艺圈人士,以娱乐大众为职业。让老百姓开心,巴适,就是我们的职责。

25.马,是地表优美的尤物,云端轻灵的使者。天马傲首行空,一如人类的想象神游万仞。即使没有羽翅,它也能飞驰如光电,平步于天际。

 6 ) 既然国宝要说话,那就听它好好说

个人整理的第一季及第二季 完整文案、图片和相关史记资料见: //www.douban.com/note/841574930

格式如下:

1 鹰顶金冠饰(内蒙古博物馆)

你好,我的对手

这顶金冠曾陪伴主人策马草原····

鹰顶金冠饰,展现了战国时期,中国北方民族贵金属工艺的最高水平。它,代表着草原的荣光。当主人策马飞驰,雄鹰也随之震动,仿佛展翅欲飞。

那时候,草原上没有文字,历史则由他们的对手书写。在中原文明的记录中,匈奴被称为“猃狁”[xiǎn yǔn],“猃”即长嘴狗的意思。他们贪婪残暴,经常南下掠夺。然而从草原之王的视角来看,世界很可能更中原的记录不大相同。

游牧的草原相对于农耕的中原,有着完全不同的生存意识。草原民族的饰物上,动物是永恒的主题,它们在匍匐觅食,在互相咬斗,在伺机而动。而鹰顶金冠饰更是以草原之王的威严,俯视着世间一切弱肉强食。

有一个强大而蛮横的对手,究竟是幸还是不幸。一场场模仿者与被模仿者的对决,由此开始。一直处于守势的农耕文明,到秦汉终于建立起统一的帝国,也由此以举国之力,祭出终极防守大法——长城。不仅是守卫边疆的堡垒,当西汉国力强盛的时候,这里又成为反击匈奴的前哨。但连绵的长城真的能阻断人们的交往么?长城两侧,且战且和。直到东汉,南匈奴入塞,多年的对手终合为一家。

今天,当我们看着鹰顶金冠饰,是否能想起当年那些风一般来去的影子?正是从战国时代开始,在与一个又一个内外对手的对峙和融合中,在经历一次又一次蜕变之后,中华文明强大的包容力,逐渐被唤醒。因为对手,我们审视自己;因为对手,我们了解自己;因为对手,我们变成更强大的自己。你好,我的对手!

2 战国嵌错宴乐攻战纹铜壶(四川博物馆)...

 短评

你过来鸭!!!

7分钟前
  • Roseanne
  • 力荐

25集根本不够看啊,这个节目为什么不火??比国家宝藏好看啊

9分钟前
  • ceci🍰
  • 力荐

被第一集的蜜汁人偶画风萌翻了,竟然是手偶!天哪,每集画风还都不带重样的

12分钟前
  • F
  • 力荐

好看!太好看了!央视爸爸太用心了!第二集曾侯乙编钟,不夸张,我听哭了!

16分钟前
  • 做兔子还是做人
  • 力荐

影像一流,解说做作~

18分钟前
  • 王卡
  • 推荐

电脑看了一遍,又用iPad 搭配耳机又看了一遍。一旦央视卖起萌来,就没有其他卫视什么事了。

19分钟前
  • 林南阡
  • 力荐

没有走下坡路!要一直坚挺吖!ps:给文案跪了。pps:旁白的声音,真是醉人吖!

23分钟前
  • 秦娥夢斷秦樓月
  • 力荐

央视牛逼!!

26分钟前
  • 小熊YES
  • 力荐

两千年前的爱情,淳于婴儿将不想昭告天下也不时常提起只有两个人知道的誓言带进坟墓,长毋相忘。一个简单小巧的玉带钩竟有这样的心思。

30分钟前
  • 深夜的阿斯伯格
  • 力荐

也许是时间将器物雕琢出了灵魂,也许是它本身吧,很喜欢央视这个纪录片

32分钟前
  • 顾一
  • 力荐

已查收(比心),第二季特效更多了啊,太萌了!文案一如既往好评,曾侯乙编钟那集真的是让国宝发声啊。第一集听到沈腾的“你过来啊”配上动画笑疯了

34分钟前
  • kokkkko
  • 力荐

做得很用心,收获很多。擅自解读和发散的部分不要也罢。

35分钟前
  • Anamnesis
  • 推荐

已查收√

38分钟前
  • 啊么吸溜
  • 力荐

看了第一集就忍不住来夸赞 文案依旧牛 还多了点可爱 娱乐和文化融合地恰如其分

41分钟前
  • 往事都随风
  • 力荐

赞爆!文案狗膜拜中!

42分钟前
  • 不语
  • 力荐

因为对手,我们审视自己,因为对手,我们了解自己,因为对手,我们变成更强大的自己,你好,我的对手。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南门立木。生者佩玉,以比其德,亡者敛玉,以慰其灵。有玉而安,身体因此安住,大地因此安住,安住在对永恒的祈愿与向往中。经与纬,线与路,古与今,在沙海古道上,我们看到了你,也遇见了自己。君子和而不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礼仪之大,称之夏,章服之美,谓之华。天行有常,周而复始,如期而至,是为天地之信,以利万民,生生不息。君幸食。时间精密地计算着生命起灭的轨迹,烟云计算着万物呈现的声、色、行,计算着从这头到那头,一念的距离。过客,来来往往,相视一笑,万物有灵犀。你看到我开怀大笑,那是因为,我很严肃。

46分钟前
  • ||:da da da:||
  • 力荐

哈哈哈也是够皮了。文物与文案都满分。

49分钟前
  • 了花
  • 推荐

五星是我的态度,是对国宝的尊重,也是向国宝发掘者和守护者致敬。这个系列拍的很不错,文案新颖有趣,曾侯乙编钟那集大赞,看的热泪盈眶

54分钟前
  • 水蜜桃汽水
  • 力荐

「国宝留言持续更新,请注意查收。」—— 第1集竟然惊现《动物世界》片头曲……深夜入睡,早上醒来听完李健歌曲《贝尔加湖畔》继续看第11集,解说词刚好提及【瀚海/贝尔加湖畔】,真让我惊喜的巧合……25集又看完了,对曾经在历史书、影视作品等“见”过的某些古文物有了更多的了解。-11112

58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力荐

第二季终于出啦,曾侯乙编钟真的QAQ

1小时前
  • 不懂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