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台

大陆剧大陆2020

主演:张嘉益,闫妮,宋丹丹,秦海璐,陈小艺,凌孜,尤勇智,孙浩,姬他,李传缨,姜冠南,王一,吴曼思,王熙元,杨卫国,王海涛,王庆,王沛禄,郭文岗,邵老五,林新猛,李保安,任小蕾,朱辉,王艳梅,石文中,刘航宇,张喜前,马语濛,任舒悦,惠工,钱漪,何苗,王今铎,马晓勇,袁进,孙鹏,凌宗英,季马,赵成哲,刘向京,郜峰

导演:李少飞

播放地址

 剧照

装台 剧照 NO.1装台 剧照 NO.2装台 剧照 NO.3装台 剧照 NO.4装台 剧照 NO.5装台 剧照 NO.6装台 剧照 NO.13装台 剧照 NO.14装台 剧照 NO.15装台 剧照 NO.16装台 剧照 NO.17装台 剧照 NO.18装台 剧照 NO.19装台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22 00:36

详细剧情

  47岁的刁大顺带领一群精壮汉子在西安从事舞台演出的装台工作,他们装台的既有本地秦腔剧团、也有各色歌舞演出、婚丧嫁娶的表演,因此也遭遇了五行八作、各色人等。无论他人怎么看待、但顺子他们始终认为这是一份和艺术有关的工作,尽心尽责、吃苦耐劳,并最终随秦腔团进京汇演大获成功。而人到中年,前妻所生的泼辣任性的长女菊、无血缘关系的乖巧的二女儿梅、飘荡异乡半生的大哥刁大军和生命中忽然出现的女人蔡素芬交织在他搭台、架灯、布光、装箱的忙碌生活中,苦辣酸甜、鲜活热闹。随着女儿们的各自成家、装台队员也人去人来,所居住的城中村又一次传来将要拆迁的消息。生活在继续,唯一不变的是顺子们做人做事的责任和担当。

 长篇影评

 1 ) 菊花的改编是败笔,家庭关系中的强行大团圆最扯淡

评论说菊花这样的人也可以是三观正又心地善良的,因为自己认识这样的人。首先,我不认为不知感恩的掠夺挥霍父母的钱财、干涉他人婚姻、辱骂伤害父母及其配偶的成年人称得上三观正心地善良,哪怕她自认为最可怜、时不时吧嗒几滴眼泪出来,错的就是错的,言语攻击精神虐待也属于暴力。其次,外人跟这种人既不涉及共同家庭财产利益、也不需要天天生活在一起,这种人没必要也不敢以恶毒的嘴脸对外人。如果像菊花对她爹那样,对着再婚的同事熟人来一句“你不要脸!就知道找女人/男人,只顾着自己快活,都不管孩子”,看人家不抽死他/她。因为这样说话就是不对。那为什么对着父母就能说了?不就是看人下菜碟,以及为了自己的利益要赶走继父继母吗??

按剧情假设一下:作为再婚夫妻,本来要一起筹划未来的生活,对方的子女过来把积蓄拿走,还理直气壮的“我拿我爹/妈的钱,关你P事?!”你辛苦照顾孩子的日常起居,这孩子却随时可能冷嘲热讽甚至恶毒辱骂你,而再婚伴侣只会强调“我孩子因为xxx原因好可怜的,Ta只是不会表达,你不要怪Ta啊”。如果处在这种婚姻中的是你,你觉得这日子还能过下去吗??

影视作品宣传的是牺牲奉献忍耐宽容大团圆。但现实生活中,不是每个人都像顺子素芬那么能忍,当父母的婚姻已经被毁于一旦,我们如何认为这样的子女是三观正又心地善良的?就算真有人能忍耐着过下去,这种病态互虐、靠一方忍耐而维系的家庭关系也绝不应该提倡。我见过因为孩子自私算计作天作地而离婚的再婚夫妻,备受精神虐待又损失钱财,真的很惨。所以如果只是外人视角、没切身体会过这种痛苦的话,就请不要替这种子女洗白了。

当然如果你觉得:对外人讲理就够了家人互虐不算事儿、越忍耐证明越有爱、言语攻击精神虐待不属于暴力、只要有个理由自认为很惨就可以伤害家人、孩子父母之间随意挥霍对方的钱不需要其伴侣同意……那咱们对尊重、善良、法律相关的定义就不同,请不必浪费时间往下看了。


下面是原回答。

首先演员的演技都是值得肯定的,给两颗星。

原著里的菊花是个彻头彻尾的恶人,但起码她作恶的理由还算是逻辑通顺,或者说一直作恶才符合她的本性:相貌丑陋又贪慕虚荣,嫁不出去导致她自卑又怨愤,一边不知感恩的榨取父亲的钱财,一边鄙视穷困窝囊的父亲。有人说能带她去韩国整容、提供更好的生活,她就忙不迭地跟人跑了。虐杀小狗(剧里成了爱狗人士),逼走韩梅和蔡素芬,甚至在书的最后一章暗示她还会逼走父亲的第四任妻子。我们可以分析了解这种人作恶的缘由,但无法把她洗白成善人。

电视剧中改编的菊花简直就是个精神分裂,既有原著中的暴虐自私、侮辱、榨取家人,又要拼命往善人形象上靠。一个嫌弃父亲没钱而处处侮辱打压父亲的女儿,有富二代追求不得高兴的蹦天上去,怎会对人家爱答不理??(原著里就跟人跑韩国去了)一开始恶毒暴虐的令人难以置信,把周围的人虐了一圈之后,最后突变成可怜巴巴深爱父亲?!这不是pua就是精神分裂,有病得治啊。

虽然能够理解是为了过审,必须要强行大团圆结局,所以为洗白提前埋下伏笔。反正都打算改编了,就把菊花当成另一个人重新塑造,矛盾的表达方式稍微符合逻辑一些。让菊花作为一个正常的、可教化的作B,而不是一个暴虐的变态,这样后期转变不至于太突兀。比如《渴望》里的大姑子王亚茹,也不是善茬,但观众不会觉得她是个变态、甚至也能理解她曾经的痛苦。

编剧试图既体现原著里菊花的自私、虚荣、变态、暴虐、癫狂,最后又要帮她洗白成通情达理、关心他人的好姑娘,强行把两个极端的性格揉杂在一起真的太过突兀、不合逻辑了。菊花在原著里是捆绑她父亲的命运的绳索,这么重要一个角色搞成这样不伦不类,实在是影响剧情质量。


从之前的《都挺好》就有种感觉:家人虐我千百遍,我待家人如初恋。只要是父母子女间的关系,就不需要逻辑,甚至法律都可以不顾,算计挪用亲人的财产、辱骂殴打亲人或其配偶…最后宽容+大团圆就完事了。我不否认现实生活中有这种病态的家庭存在,但试图把这种互虐的家庭关系当作伟大的亲人之爱,倡导“牺牲忍让=真爱”,这三观歪得真有些过分了。

人和人相处是双方的事。不能一方找个理由说自己好可怜,另一方就得无条件忍让,甚至影响更多人的生活。所以我反对给菊花这样的人洗白,反对宣传家庭成员互虐后强行原谅,反对“爱我就得忍让我的孩子/父母”。

顺子对菊花无底线的忍让被当作大爱来宣传简直扯淡,现实中软弱无能的家长只会任由孩子毁了自己的婚姻也害了再婚配偶。我见过这般病态的再婚家庭,孩子又作又自私甚至教唆父亲算计继母的财产,父亲懦弱无能以自己的孩子为天,继母百般忍让受尽折磨、被讹了几十万还是离婚告终。这种懦弱的家长和暴虐自私的孩子压根不该找人重建家庭。真不希望有人因为相信对方一句“我的娃因为xx原因好可怜的,Ta本性不坏,你忍一下就会好的~”而把自己的人生搭进去。

毕竟再婚伴侣不亏欠任何人的,是最无辜的,凭什么因为别人的孩子可怜就活该承担痛苦??作为孩子的家长,要么矫正孩子的行为,要么想办法保持距离少来往保护好再婚伴侣,而不是拖一个无关的人下水。你跟别人结婚,难道不应该确保人家起码的生活品质和人格尊严吗?一边找人再婚照顾自己,一边任由孩子给人家带来痛苦,这样的家长也是极其自私的。

作为孩子,有了缺爱、自卑、缺乏安全感等等理由、自认为最惨,就可以肆无忌惮的伤害别人了吗?菊花是成年人啊,父亲已经没有养育义务了,她凭什么理直气壮的榨取挥霍父亲的钱财?还干涉父亲的婚姻、辱骂伤害无辜的再婚妻子?她的某些行为已经违法,只是人家不追究罢了,改编成爱狗+扣个不会表达的帽子,就变成三观正又心地善良的好姑娘了??这做好人的门槛也太低了吧……

菊花这种人就是最自私的。只想着发泄自己的情绪,不顾他人的死活;怨恨家人就牛逼一点自己搬出去,大不了少往来,她却赖在家里一边挥霍父亲的钱一边侮辱父亲一边虐待无辜的再婚妻子。她自私暴虐、好吃懒做,为了大团圆而洗白真的太突兀了。就像《都挺好》的苏大强,得了老年痴呆就既往不咎,顺带两个自私的哥哥也强行洗白,多少人接受不了啊。

家人之间也应该互相尊重体谅,而不是找个借口就为所欲为。与其倡导大家怎么无底线的退让宽容、为爱牺牲,不如展现一下如何机智的解决家庭矛盾、让人明白不知珍惜也会失去、勇敢离开过自己的生活也可以是一个选项。既然剧中把菊花塑造成人渣,就让她恶有恶报,让观众知道肆无忌惮伤害他人是错的;或者像书中结尾那样,顺子注定因为懦弱无能保护不了爱人而单身下去。这才是符合逻辑的。如果非要大团圆,就不要让角色作恶的太夸张,变成“只要周围的人肯牺牲,人渣也能获得幸福”就太扯淡了。

 2 ) 人世的艰辛与生活的磨难

电视剧一开始时,让人差点以为是《舌尖上的陕西》,随着黑撒的插曲《陕西美食》徐徐响起,诸多陕西美食开始轮番登场,不停地进行视觉轰炸,擀面皮、油泼面、肉夹馍、锅贴还有胡辣汤,热腾腾香喷喷,听着悦耳的三秦小调,观众们在屏幕里饱餐了一顿香风辣雨的三秦美食。跟这些美味而又普通的平民美食一样,电视剧中刁大顺以及他的装台兄弟们的故事也特别接底气,特别市井小民,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气息,完完全全就是西安街头普通老百姓日常生活的真实再现。

电视剧是根据陕西作家陈彦的同名小说《装台》改编的,陈彦在陕西戏曲研究院工作了23年,跟戏院里的装台师傅都很熟悉,故事也非常写实地还原了装台师傅的职业和家庭生活。整部电视剧主要讲述了装台师傅刁大顺一家人充满烟火气息的普通生活,他们作为小人物在社会底层所经历的艰辛,作为普通人所经历的种种生活磨难,他们的笑与泪、痛苦与挣扎、他们的努力和抗争是那么真实,就像是我们身边所认识的某个人,让人很容易带入剧情,引起共鸣,感同身受,与心有戚戚焉,这大概就是真实的力量所在。

作为实力派,张嘉益的演技确实不错,把一个又怂又瓜的底层人物刁大顺演得活灵活现,让人看后,觉得既可怜又可气;闫妮所饰演的妻子蔡素芬,娴静、温柔又贤惠,真希望在故事的最后,她能够过上平凡的幸福生活;刁大顺的女儿刁菊花因为从小被母亲抛弃,而父亲又一而再、再而三的不断娶亲,导致她心理严重失衡,因为父亲对她一向顺从,性格也比较怂,所以形成了她比较乖张、刁蛮的性格,她用自己的双手紧紧扼住了父亲刁大顺通向幸福生活的咽喉。不知道在故事结束时,她是否能够走出往日的伤痛和阴霾,能够成长起来,找到那一份属于自己的幸福。

表演的归表演,装台的归装台

舞台是光鲜亮丽的,璀璨夺目的,光彩和掌声都是属于演员们的,然而搭建了这一切炫目背景和璀璨灯光的幕后人物:装台师傅们,却从来都不为外人所知。

什么是装台?

舞台本身是光溜溜的,要想把舞台布置成为可以出演戏剧等表演的背景,就需要装台。装台又分两大部分,其一是布景,其二是灯光。

布景还分软景和硬景。软景是指那些用平布制成的景,上面可能绘制了楼房、山脉、村庄、宫殿等等景致,这些景布是可以折叠的,折叠起来之后,可以装入包袱中就可以提起来就走,方便运输。而硬景则包括那些可以行走、运动、升降的平台、山峦、巨石等,它们既是独立的,也可以组合起来,有时一组平台就能装几卡车,要把这些硬景装在舞台上,也是需要非常专业的技巧和技能。现在舞台演出常常讲究要“创新”,要具有“震撼”的效果,如果演出在内容上无法创新,那么观众的心灵就无法震撼,只能退而求其次,给予他们感官上的震撼。有些讲究震撼的演出,一组平台要站上去百十号人,有时候甚至有数百号人在上面手舞足蹈,跑来跑去。只有运用钢筋结构和涡轮增压等装置,才能保证这些演出能够在掌声中安全地精彩谢幕。

舞台演出,灯光就是更加不可或缺了,花样也日益复杂、繁多,基础的打光照明反而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重要的灯光可以重铸舞台的灵魂。但是要铸造舞台灵魂又谈何容易,那层层叠叠、起起落落的神秘光斑,那些神秘莫测的魔幻魅影,就需要大量的光源去支撑,去创造。而创造那一切的光源,就来自数百只,甚至上千只作用不同的灯光的化合匀兑,最终才能形成舞台上光辉灿烂、熠熠生辉的光影效果。而这些灯也并不简单,有时候一只灯就可能重达百斤以上,如此复杂和浩大的工作量,就自然而然地导致在传统的七十二行以外,催生出了一个新的行业:即装台。

本剧的男主角刁大顺正是一个以装台作为职业的师傅。

舞台装置越来越往建筑、水利、矿山、木材、钢铁、机械加工等方向发展,装台就变得越来越专业,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干装台需要很多重体力活,所以大多数装台师傅都是乡下来的农民工,例如电视剧里的猴子、麻刀、油饼等人,也有城里人例如住在西京城城中村的刁大顺,这些城里人往往就是装台队伍的“主心骨”。

人世的艰辛与生活的磨难

《装台》有两条平行的故事主线,第一条主线是事业线,即主要讲述刁大顺在舞台上所要进行的、赖以为生的装台工作,以及他与装台兄弟们为了生存所不得不面对的种种困难和挑战。第二条主线是家庭感情线,主要讲刁大顺与新婚妻子蔡素芬、亲生女儿刁菊花和养女韩梅之间的情感碰撞与融合,以及他不得不去面对和处理的家庭矛盾。

命运之手看似无常却又有常,电视剧从刁大顺这个装台人的视角出发,讲述了西京城里的人生百态和人情冷暖。刁大顺遭遇的困难虽然算不上大风大浪,但也是波折不断,在情节的安排上,电视剧里从头到尾充满生活的小波折。

第一集就上演了刁大顺带领装台师傅们要取劳动报酬的一幕。

对普通人来说,有活干有钱拿,当然是最好不过了,但生活中哪有那么一帆风顺的事,常常就是活干完了,钱却不一定能拿得着,对底层小人物来说,要取劳动报酬更是家常便饭。装台队伍要仰仗策演人、舞团领队和团剧务主任铁扣给派活,有活干,才有钱拿。跟舞台上其它光鲜亮丽的人物相比,卖苦力的他们不过是仰人鼻息生活的底层小人物。身处其中的刁大顺两头受气,跟铁扣拿不到钱,受气;转身又被装台的手下们埋怨发不了工资,也受气。

为了要取劳动报酬,他不得不拿着铺盖睡到了铁扣家里,被铁扣媳妇和铁扣不断地责问和打骂,好不容易跟铁扣和好之后,回到剧团,却又发现装台的手下们都已经全部进了派出所。为了生活,每一天他都忙得焦头烂额,不过是为了赚点小钱,生活却一点都不轻松。人生艰难而琐碎,他只能不断地低头,四处求爷爷告奶奶,苦熬度日,他常说“咱是下苦的人”,并以此宽慰自己。疲惫的生活让他逐渐变得麻木,但在疲惫的面目之下,他依然有一种顽强抗争的野蛮生命力量。

顺子的生活从来也没顺利过,第一次结婚,妻子跟人跑了,留下一个脾气乖张的女儿菊花;第二次结婚,丧偶,留下一个毫无血缘关系的女儿韩梅。

故事一开始时,刁大顺就仓促地迎娶了第三任妻子蔡素芬。

这是闫妮和张嘉益的第4次合作,之前他们在电视剧《一仆二主》、《少年派》和电影《玩命三日》都曾合作过,而且在《少年派》和《玩命三日》中,张嘉益和闫妮都曾搭档饰演了一对恩爱夫妻,在《一仆二主》里两人虽然不是夫妻,但也有不少的情感戏份,这次在《装台》俩人再次饰演夫妻,想来也已是默契十足。

故事一开始,刁家小院就笼罩在一种紧张气氛当中。刁大顺性格刁蛮古怪的女儿刁菊花回到家后,发现刁大顺竟然不跟自己商量就新娶了媳妇,这让她行事愈发乖张。她一进门就指桑骂槐地咒骂,宣示主权,表示自己才是这家的女主人;她不停咒骂顺子夫妇,还把花盆从楼上扔下来,把碗盆摔得叮当乱响,搅得小小的院落中鸡飞狗跳,不得安生。顺子因为没跟女儿商量,仓皇娶妻,怕女儿怨恨,对女儿感到愧疚,所以选择了隐忍,一如既往地怂。新来的女主人蔡素芬虽然觉得委屈,但个性比较温和,也跟丈夫选择了一起忍受菊花的暴虐行为。

刁菊花将自己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以及自己的怨气怒气一股脑地推给刁大顺,将此全部归咎于父亲的无能所导致,她没有办法改变自己生活的困境,所以只能通过迁怒他人来发泄心中的怨恨,这或许能够解释为什么菊花每次出场都带着一种可怕的暴虐氛围,还有她浑身散发出来一种刻薄和恶毒。几个主要人物之间的这些冲突和矛盾,既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也让人物的性格变得鲜明起来,让他们的形象变得立体丰满和有血有肉。在原著中,刁菊花是一个可恨又可悲的角色,不知道在电视剧中会做如何改编,是否会有新的走向。

除了几个主角,配角们的演出非常精彩,与主角们的表演融合在一起,形成了非常动人的小人物群像。

饰演开超市疤婶的陈小艺也算是大家都很眼熟的老戏骨了,疤婶与整天无所事事、宠爱小白狗的疤叔,两人即使离婚后也依然住在同一个院子里,一直放不下对方,在平凡的日子里彼此相爱相杀,情感复杂。神秘莫测的三皮几次三番地对顺子家的进行窥探,让人不由得对他的身份和行为动机心生疑窦,现在他成功进入了顺子的装台队,不知道在接下来的剧情里,是否会说明他跟娴淑的素芬有什么关系,他们是否有什么不为人所知的过往和瓜葛。还有被刁菊花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富二代,他们瞒着父母已经偷偷领了结婚证,他们的这段感情最终能够修成正果吗?

让我们拭目以待,期待剧集更新。

 3 ) 《装台》结局:当“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时候,大雀儿们去哪了

《装台》的戏唱完了,最后几集很匆忙:雀儿哥、刁大军、窦老师,三个人排着队,好像为了赶结局似的,一个接一个,被死神拉去斗地主,演完收工,回家吃饭。

生命无常的阴霾之下,大家看戏的情绪,也从前期的嘻嘻哈哈,变成了唉声叹气。

叹雀儿哥英年早逝,叹刁老大人走茶凉,叹窦老汉终生孤老。

如果说“刁老大的死是自作自受,窦老师的死是生命必然”这样的说法,可以让我们有少许安慰,那雀儿哥的死,就是最让人难过的。

为了给毁容的女儿一个正常的未来,身无长技的雀儿哥,只得凭借着自己仅剩的一身力气,来城市赚钱。

但相比于巨额的手术费,雀儿哥用汗水换来的工钱,只是杯水车薪。所以,他只能省吃俭用,干最重的活,睡最少的觉,吃最没营养的饭。尽管如此,兜里的钱还是离手术费遥遥无期。

就这样,在生活的重压之下,终于因为长期过度劳累而患上心脏病,雀儿哥倒下了,永远地睡下去。

导致雀儿哥倒下的原因真的仅仅是心脏病吗?

雀儿哥之所以得心脏病,是因为长期超负荷干活,省钱不好好吃饭。所以,真正让雀儿哥倒下的,是穷病。

在《装台》中,相比其他角色,雀儿哥这条线是最完整的,从生到死。

所以我想:

如果我们以雀儿哥为主角,去看《装台》,这无疑又是一部《活着》。

雀儿哥所代表的,正是千千万万为了养家糊口,从农村远赴城市的打工者们。

坐落于城市的城中村,便是他们来到城市的第一站。因为这里离上班的地方近、房租低廉、而且社区功能齐全:超市、医疗、学校……地方虽小五脏俱全。不夸张地说,在城中村的一条街上,你可以吃到全国各地的早餐。

一言以蔽之:便宜、方便。

但同样,城中村也是一个繁华的现代城市,最不想让人看到的角落。因为人口众多、鱼龙混杂、难于管理,城中村除了是打工者们的天堂,还是城市“脏乱差”的代表。

如果以“装台”来比喻城中村、打工者、城市三者之间的关系。

城市,就是被打工者们(装台工人)装点的舞台,城中村便是舞台看不见的角落。就像剧中所展现的:舞台上莺歌燕舞,而舞台的搭建者——装台工人们则缩在看不见的角落。

随着城市化的进展,“脏乱差”的城中村必然变成废墟,被高楼大厦、繁华的商业街所覆盖。由此问题便产生了:

当城中村变成高楼之后,那些曾经寄居于,也只能寄居于那里的底层城市建设者们都去哪了?

——当“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时候,“大雀儿们”去哪了?

以上。

本文首发公众号「叶鱼影评」

 4 ) 人设立不住的菊:她在小说里的这3个特点,真的不应该改

文/虾米

我是先看的剧,再看的小说。

看小说的原因其实挺简单,一是等不及了,二是总觉得剧里的人物怪怪的。

特别是菊拿着B超单冲进二代爸爸办公室里的时候,我脑子里闪出大大的问号,凭啥?

一个未婚先孕没工作还住在城中村啃老“剩女”,凭啥理直气壮地去了老总会议室?

直到追完小说,我才明白,原来是剧本改坏了

在剧里,菊的一切行为就两个诱因,缺爱和脾气差。

但在小说里,菊的行为有更多的诱因,就连缺爱和脾气差,都有合理的解释。

菊本该是个很有层次的角色,引人深思,让人同情。

可编剧改掉的这3个特点,却生生抹去了她的魅力。

失败啊。

01.菊很难看

小说里的菊,因长得太丑,被迫当了“大龄剩女”

她很想嫁人,可没人愿意娶她,就连农村来的装台工人也看不上她。

这人是顺子的手下,长得很帅,菊想法跟他上了床。

结果人家嫌菊太丑,工钱也没要就跑了,而菊呢,既失了身,又丢了自尊心。

正是有了这些遭遇,菊才变得攻击性特别强

她嫉妒那些长得好看的女人,特别是韩梅和蔡素芬。

家里的其他女人越好看,越招男人喜欢,就越显得她惨,没人要。

这些农村来的外人,凭啥抢了她主人的风头。

所以,她要用最脏的话侮辱这两个人,而多骂一次“表子”、“sao 货”,就能多解一次恨。

菊没什么文化,更没什么见识,她只能用歇斯底里的脾气,守护着自己的自尊。

反观剧里,菊长得好看,还有富二代喜欢。

她没必要随随便便和人上床,反正她不求爱也不求性,

而且这样的女人,在同性面前应该优越感十足,犯不着跟泼妇一样羞辱继母和妹妹。

居高临下的态度,可能更适合她。

总之,在对待两性关系和处理同性矛盾上,小说里菊的做法更能说得过去。

而剧版中菊的态度和行为,显得违和又刻意。

02.菊很自卑

因为顺子的无能,菊受了很多委屈。

菊小时候也喜欢坐顺子的三轮车,喜欢跟他去剧场拉道具、跑装台。

可顺子太卑微了,对谁都点头哈腰,菊的妈也嫌他没本事,跟人跑了。

大家都把顺子当笑话,菊也连带着被人看不起。

结婚的新房她不能进,熟人看她的眼神总是寓意深长。

顺子心理素质强大,不在乎外人的闲言碎语,可菊做不到。

她深受打击,不再和周围的人来往,变得自卑又敏感

可菊依然爱着顺子,直到顺子满心都是韩梅。

韩梅考上大学后,顺子逢人就夸他的女儿,这个女儿,当然不是初中都没毕业的菊。

菊本来就自卑,再看着顺子越来越不稀罕自己,就变扭曲了。

她糟践起了顺子,不工作,啃老,只管花钱和到处玩。

即使顺子都答应了,她也总是说些恶毒的话。

那是她掩饰失落的盔甲,只有贬低顺子,她才感到没那么自卑,没那么缺爱

再看剧里,菊讨厌顺子,是因为她觉得顺子打跑了她妈,害她没了家。

这个点,真的太勉强了。

首先,菊接受过顺子的第二个老婆,这说明亲妈的分量没那么重

其次,顺子没偏爱过韩梅,还让韩梅让着点菊,菊的心理落差不应该那么大。

最后,顺子的无能没对她造成什么影响,周围的人总拿顺子打趣,但没人敢笑她菊一下。

事出有因才有果,小说里菊的恨让人理解,但电视剧里的菊,却让人没法共情。

菊,才不是什么无理取闹的人。

03.菊很俗气

菊是个城中村人,初中没毕业,长大后没赚过钱,这样的她,就算见过世面,也是很有限的。

小说里,菊最喜欢听的歌,是龚琳娜的《忐忑》,而且经常外放,声音很大,只顾开心。

她最关心的事是化妆,几乎把所有的心思都花在了上面,化妆品用好的,包买名牌的。

她常去的地方是麻将馆,一打就是一宿。

菊是个没追求的大龄女青年,肤浅又懒。

她喜欢跟大伯出门,是因为虚荣心会得到满足。

她没什么原则,不分对错,能让她坐享其成的,就是好的。

她看不起“过桥米线”,厌恶就摆在脸上,不懂尊敬。

她也不喜欢小黑,在她眼里,狗只是个畜生,该踢就踢,该骂就骂。

菊就是个俗人,虚荣,自私,没有多余的善意,也没有高的道德感。

她经历过不好的事,所以人也是不好的人。

这是小说里的菊最真实的一面,也是剧里的菊,最立不住的一面。

菊的派头、行为,一点都不像没钱花的剩女,更像中产家庭被宠溺的独生女。

顺子没什么钱,菊也没有工作,却好像一点都不缺钱。

她从没因钱窘迫过,耳机是流行款,衣服鞋子也都是耐克、阿迪,零食一买一大包。

最重要的是,菊没钱的概念,她闯了二代爸爸正在开会的办公室。

菊进门的那气势,看不出一点无知和怂。

多没经历的人,才会把有钱人这么不当一回事。

其实,如果不计较那么多,《装台》的电视剧还挺好看的。

但今天我写了这篇文章,就再也不能忽视菊身上的任何一个细节。

我能理解编剧想把剧本和时代接轨,讨好一下女性观众

但是,不是所有的情节和性格都能套用啊。

合理、合情,才能让观众有真实感,才是源于生活的好剧啊。

这么好的演员阵容,可惜了。

 5 ) 改编失败,菊花人设劝退

看这部剧一是冲着央视,二是冲着演员,看了几集觉得太不真实,又翻了原著去看。看完更不想看电视剧了。搓二两喝八两就能弄个漂亮老婆,这个老婆连他有个女儿都不知道就敢领证?小说中素芬是对顺子有调查,故意为之,顺子也是再见过后经常去找人家看,后来又撞到才领进门的。

重点是这个菊花的人设,让人难以理解。原著中的她的变态和愤怒来源于自己的丑陋嫁不出去,嫌贫爱富,看不上父亲的低三下四。所以她的种种行为都能让人觉得合理。而电视中除了她幼年失母,个人觉得并没有什么理由让他如此的愤怒。对待一直流浪狗比亲爹还好,拿亲爹血汗钱住酒店,打扮狗眼都不眨下。这样自私又博爱的人真的理解不了,现实中也有对狗比对爹好的,但是也都是对自家狗,难说对流浪杂毛狗这么好。而作为一个肤白貌美大长腿,痴情富二代追求却不为所动。可以说是视钱财如粪土了吧?见了赌徒大爷却又是另一幅嘴脸。如果她嫌弃这个家,完全可以嫁人离开。似乎剧中给的理由就是等她亲生母亲回来。总之她就是毫无理由的仇视家里人,除了那只原本该被她虐死的狗,没啥她喜欢的。

一星给西安美食街景,一星给演员。

当然这种原本写实的小说如果照原著拍估计过不了审,所以改编是必然,但人设要立的住,才不会让人出戏。最后的悲剧结尾估计也会是个大圆满结局吧。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总体评分很高,喜欢的还是大多数吧,如果真的喜欢就不要看原著了。免得破环对电视剧的美好印象吧。

 6 ) 删减的剧情

文章是菊的前男友,后来因为文章家里看不上菊就分手了,紧接着二代趁虚而入,嘘寒问暖,菊一冲动就把二代给睡了,又领了证,但是菊冷静一想,二代家里条件那么好,觉得二代家里也会看不上她,于是对二代经常是冷言冷语,后来菊怀孕,去找二代他爸,两人在办公室的谈话没有播,因为谈话的主要内容和文章有关,二代他爸知道菊和文章谈恋爱,突然菊来说怀了他儿子的娃,二代他爸认为二代当了接盘侠,就把菊羞辱了一翻,再加上后来菊和过桥米线的一出戏更让二代他爸认为菊和人乱搞,二代也被他爸一顿洗脑拿不准娃是谁的了。 二代家庭和文章家庭和菊之前都是相互认识的,原本也有一些戏份,因为文章的戏份全被剪掉,所以其他人和文章家庭相关的戏份也被剪掉,剧情被重新编排,有一段二代他爸去餐馆找二代,两个人在门口的谈话就是重新剪辑配音的。 菊和二代原本曲折的故事线被大大简化,这也就造成了两个人为啥突然领了证,菊为啥把二代睡了,二代为啥对菊那么死心塌地,二代他爸为啥突然对菊那么好,其实这些在未删减的剧里都交代的很清晰,删减后就让人看的莫名其妙了。

 短评

终于开播了!大型陕西文旅宣传片!!看了一集!在外读书的西安人大晚上要饿死了5555!!好有生活气息!陕普快笑吐了!期待后续吧!

9分钟前
  • 双糖|˛˙꒳˙)♡
  • 力荐

现在都讲究精品,如此朴实的生活剧倒是一股清流。舌尖上的西安&宠物世界,台词精炼且接地气。能感觉到剧在往喜剧方向引导~刻意。

13分钟前
  • 弹涂鱼
  • 推荐

近来少有的高质量国产剧。四川有丁真,陕西有装台。美食、旅游胜地、大街小巷、风土人情第一集就随着剧情展开给你塞得满满的。没有浮夸拉垮的演技只有各具特色的群像戏,尤其是顺哥芬姐、八叔八婶这俩对中年cp超甜超好磕,甚至连狗cp之间也很有故事性。这剧也没有磨皮亮瞎眼的美颜滤镜,也没有高大上像样板房一样的室内布景,一切都是接地气,极具生活气息。

14分钟前
  • 秀了个咻
  • 力荐

西安人看这个真挺亲切的,剧改编自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作家陈彦的同名小说,故事真挺稳的,好看感觉很接地气,个人很喜欢这种风格

17分钟前
  • Thefeelgoodboy
  • 力荐

总的来说还是接地气的,可以追下去,如果都这样用心创作,远离恶臭资本,国产剧还会十剧九烂吗

22分钟前
  • 四道风
  • 推荐

好想撕了那朵菊花

23分钟前
  • Fern
  • 推荐

菊是最大的败笔,要么直接删了,要么按原著的来,至少别把虐狗改成救狗吧,人设完全立不住。

27分钟前
  • 韦肃
  • 还行

热评有个说张嘉译演的永远像自己,这剧里他怂的要死,白鹿原里他正直悍然,然后和蜗居里比一比,怎么就一样了?

32分钟前
  • 力荐

感觉很男性视角,一群人去蹲下来去审视一个穿裙子、皮肤白皙的女人,暗戳戳地说🐔儿很大体力很好,连所谓的爱狗人士,都可以光明正大进别人家企图强奸姑娘……也许是我生活经历不够,个人观点。

36分钟前
  • POLAR LIGHT
  • 还行

很接地气,都是实力派,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用真正的陕西方言,如果用了那就更地道了!

39分钟前
  • 我是谁我在哪
  • 推荐

张嘉益和闫妮两个人是我最喜欢的两位陕西籍演员,这部剧还是在西安拍的,当初拍的时候看了很多路透,一直都很期待,看后果然没失望。

41分钟前
  • 豆豆嗳
  • 力荐

这个刁菊花真叫个丑啊丑啊丑啊丑

43分钟前
  • 碎片
  • 推荐

家长里短,鸡零狗碎,烟火尘埃,古城群戏,没有明显的主线,演员都几乎素面朝天,或许像一条弹幕所说,这就是一部央视用来宣传西安的剧

44分钟前
  • 张腾森
  • 还行

陕西话真的很有趣 ,特别喜欢听 ,张嘉译和闫妮再次合作,两个人的演技都超好 ,选角儿选的太到位,太精准了 ,必追的一部好剧呀

48分钟前
  • 李时珍的皮
  • 力荐

这部会是今年难得不翻车的有实力派演员的上星剧吗,观望一下

52分钟前
  • VivianS
  • 推荐

国产剧里的清流呢!一眼就被吸进去。再次证明文艺创作的生路是要回到基层中去,回到人民中去。

57分钟前
  • 绿子
  • 力荐

说真的,自称是电视剧就好好按电视剧的形式拍好么,旁白算什么?伪纪录片?我寻思着这形式也一点都不像啊。一直念旁白我也能忍,没问题。那你说两句对话念一句旁白是干啥啊,哪个配音的那么闲

58分钟前
  • 叁壹肆
  • 还行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这才应该是央视黄金时段电视剧该有的品质

59分钟前
  • 巴列斯特尔
  • 推荐

旁白简直多此一举

1小时前
  • Raen
  • 还行

这算是中央一这几年最结实的剧了吧

1小时前
  • 木山人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