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传奇

大陆剧大陆2012

主演:陈道明,何润东,秦岚,李依晓,杨立新,段奕宏,胡东,孙海英,霍青

导演:高希希,刘海波

播放地址

 剧照

楚汉传奇 剧照 NO.1楚汉传奇 剧照 NO.2楚汉传奇 剧照 NO.3楚汉传奇 剧照 NO.4楚汉传奇 剧照 NO.5楚汉传奇 剧照 NO.6楚汉传奇 剧照 NO.13楚汉传奇 剧照 NO.14楚汉传奇 剧照 NO.15楚汉传奇 剧照 NO.16楚汉传奇 剧照 NO.17楚汉传奇 剧照 NO.18楚汉传奇 剧照 NO.19楚汉传奇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04 16:39

详细剧情

  公元前221年,大秦帝国吞并六国,实现天下一统。始皇帝号令四夷,成就千秋霸业。然暴酷强秦嬴得了天下,却赢不得人心。焚书坑儒,连坐酷刑,及至赵高指鹿为马,二世暴虐益甚,巍巍帝国,大厦将倾。有道是乱世出英雄,一方是破落户刘季(陈道明 饰),引来樊哙(康凯 饰)、萧何(杨立新 饰)、张良(霍青 饰)、韩信(段奕宏 饰)等勇者智士辅佐相助,另一方是背负家国大恨的项羽(何润东 饰),号令江东父老徐图复楚大业。  天下一分为二,英雄无赖,各呈所能,接连上演了鸿门宴、四面楚歌、垓下之战、霸王别姬等流传千古、可歌可泣的传奇戏码……

 长篇影评

 1 ) 吐槽:一群神经质

       开始看这个片是因为看到道明大叔一张海报,加上无聊和对高希希不反感,看了两集就果断当背景音乐听了,听到11集项羽私自铸剑,一帮人一边拿剑砍人一边不停地喊:我们要复楚!复楚!复楚!复楚!楚!!的时候,实在不能忍了,爬上来把三星改成了两星。
       据我没有仔细听而得出的结论,这片神经质的厉害,最典型的就是秦始皇,永远一副神游外太空的表情,眼睛瞪的老大,嘴撅的老高,说话停一句顿一句的,怎么看怎么像神经病。而且秦始皇这个形象被解构的厉害,第一集就自爆经常出巡不是为了加强统治,而是只有在车里摇摇晃晃他才偶尔能睡着。。。还有之前童鞋吐槽过的因为不能和李斯搅基才焚书坑儒,已经突破我历史观下限了:亲你确定是部历史正剧,不是来搞笑的?
       好像除了始皇帝自己发神经还不过瘾,编剧还要赵高也在背后吐槽:一边寻找长生不老药,一边给自己修陵寝,看来是真精分了。
       秦始皇身边也有很多神经质。比如赵高,说话永远像鬼魂附体;又比如胡亥,要么不说话,要么突然特别大声地说话,就算不被吓死也会被他大喊大叫吵死。而且2012都过去了!为什么还要把历史人物脸谱化!二世皇帝可以昏庸可以糊涂可以耽于游玩沉溺美色,但还不至于智商有问题吧!这个,真不知道是为二世的智商拙计还是为中国编剧的智商拙计啊!
       再说项羽,何润东演步惊云的时候还是很霸气的,这次造型师给整那小胡子,加上编剧对霸王性格的表现除了焦躁貌似就没别的方面了,于是项羽像一只永远撅着嘴的傲娇小正太,而项梁永远只有一句台词:时机不到。于是项羽每一次傲娇,项梁都要再三强调:时机不到。于是项羽又傲娇,项庄梁又时机不到、时机不到、时机不到。。。于是这片就死循环了:石矶姑娘你到底啥时候来呢,等你等的花都谢了。。。
       高希希啰嗦,这从他之前的名著翻拍已经看的很清楚了,只是姑娘我没预料到一大爷也能啰嗦到这种地步。讲故事拖泥带水,塑造人物则是一个性格特征反复强调,其他性格全部抹杀。拜托,会来看你历史剧的人都知道那是司马迁的观点,你拿来用没问题,但是能不能不要无限放大啊,一者你这样做真心很无聊,二来凡事极则反,这样胡乱夸大,效果只会适得其反。
       相比之下道明蜀黍这边确实是神经最正常的一群人,除了曹氏略有点神经质(泼妇骂街什么的,大概刘邦就是喜欢厉害女人?),樊哙智商稍微拙计了点(偷了人家的女人,还一个劲说:我真是没忍住),还有刘季的二嫂有点神经质(吕雉那一巴掌扇的真好!),其他尤其是主要人物都还算正常。原来编剧蜀黍是想告诉我们神经正常才是起义获胜的最终决定性条件啊!终于悟出了本片真谛,感动的内牛满面了。。。
       另外因为是听片,对这个片配乐的神经质也是深有感触。经常明明只是普通的谈话,非给配个阴森恐怖的调调,赶脚像有阴谋,而且时时刻刻——赶脚没有那段没有背景乐。也许是因为导演讲故事的功夫太差,只能用配乐弥补了。嗯,一定是这样。
       于是我又开始纠结:还要不要带着自虐的勇气和舍我其谁的绝决继续把此片听下去呢?下去呢?去呢?呢?

 2 ) 一场由吃肉加搞基引发的血案

       从第四集我才知道原来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原因竟然是博士淳于越不让秦始皇和李斯搞基。秦始皇对李斯说:“来你吃肥的,我吃瘦的“。当淳于越就说了,皇帝呀,这样不行。始皇:“李斯喜欢痴肥地,我就让他吃怎么了?”明天孔子的弟子就开始跪倒一片,皇帝呀,社稷为重,可不能喝李斯搞基呀,后宫佳丽怎么办?扶苏怎么看你?胡亥怎么看你,最重要的是赵高怎么看你?于是一场震惊后世的焚书坑儒事件就开始了。
        

 3 ) 不好意思,我去隔壁看隋唐了

我忍了38集。本来还真想看看公主一死编剧如何自创三流言情剧本,想看看人格分裂的虞姬如何和眼含热泪的项羽你侬我侬(感情戏就指望你们了),也想看看这剧能把万能攻城(loading)CG和咸阳后宫CG轮上多少遍。
但是,三分钟的巨鹿之战之后,我果断不想给自己添堵了。

巨鹿之战啊同学们,以少胜多破釜沉舟的巨鹿之战啊,“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的巨鹿之战啊!开玩笑啊同学,这场重头戏3分钟解决啊!战场都没怎么正面表现啊!冰与火之歌因为预算问题曾经打算把黑水河战役拍成室内戏,有士兵不断报告战情然后就结束了,但是人家良心发现没有这么干。于是你一个2.4亿投资的电视剧也这样干?你确定用了2.4亿?做了那么几个一到战场就被轮的攻城CG、斩杀CG,从头用到尾,导演你自己不觉得这很扭曲吗!

你们的预算除了片酬其实就剩下四千万了吧!
然后你们为了拍出“大型古装历史正剧”,憋出80集,毅然选择走避重就轻之路。重大战役能省则省,镜头循环利用,把剩下的剧情用原创BG剧填补,于是我们就看到了让人着急死的“公主意欲扳赵高”,就看到了玛丽苏圣母的最佳代表虞姬,正当大家还在奇怪这样一个虞姬怎样会喜欢上那样一个“魔鬼”似的项羽,然后这妞一夜之后突然大哭“羽将军!我想通了!”——虞姬果然是双重人格吧。或者说编剧实在不知道如何解决BG重头戏,怕再写下去虞子期就变成虞基了。

这些我之前都忍了,历史剧嘛,我们权当它非常严肃,非常正经,编剧不擅长谈情说爱戏份,编剧在普及历史知识呢【面瘫】——编剧的历史老师你怎么看?——“陛下!不好了!陈胜起义了!各地都起义了!”——小学历史老师都哭了好不好。

一个连最起码的常识性错误都犯,用不断重复的画面来搪塞观众的剧组,他们永远不会正经表现战场,永远只纠结于刘邦的基友流氓团缠斗(谁特么要看樊哙“不好意思大哥我没忍住”啊)和眼泪汪汪的项羽,相同台词说了无数遍,不少集的剧情明显前后矛盾,角色像是不在一起拍戏似的,同样的内容这集说一遍,下集又重复一遍,欺负观众记忆力不好是不是。

当然他们是永远不会承认的,这可是陈道明加盟的“大型古装历史正剧”啊!因为大型所以你们就可以拖戏了吗!在根本不重要的细节上纠缠,因为室内预算少所以一定要花好多笔墨写二世如何与宫女踢毽子,二世如何在宫女间娇喘,赵高如何洗脚——因为这些戏份拍得太多,所以你们没钱拍巨鹿之战了是不是!我已经预感到鸿门宴和垓下之战的坑爹了……

这就是典型的“槽点太多无从下口”的剧集啊!
不但台词让人哭笑不得,部分角色完全是照本宣科的面瘫……等等,关联词用错了。一部这样破绽百出全靠陈道明的影迷支撑起来的剧集,剧本都锉成那样了节奏都恶心成那样了你还指望摄影和艺术指导?
什么乱七八糟的摄影和场面调度啊!每一集的镜头无论室内室外都脏兮兮的,好吧,楚汉嘛,不华丽就不华丽,但是一到战斗场面那乱的跟被搅烂的豆腐脑一样你觉得观众看的爽吗!好的影视作品,随便截图都能当壁纸,我就不指望截出来当壁纸了,你这截出来就是电视上的雪花点啊!
一塌糊涂的场面调度几近失控,更不用提灯光还有化妆还有那些更高层次更细致的东西了。
3分钟速战巨鹿的电视剧你还指望它怎么样?!

于是我又想再说一遍这真的有2.4亿吗?!
2.4亿你就做了几个循环播放的loading画面?你好意思吗!好意思说自己用了2.4亿就捣鼓出这么一个破烂玩意?
别跟我提历史,这货跟正史杠上了,编剧历死早居然还能拿到工资,那么多人找不到工作我建议大家都去当编剧好了。以及编剧脑子是有多奇葩才能让项羽林间狂奔突然开始唱歌,然后一群江东子弟出来说“我们一起唱”——江东男子天团啊。没有一个人觉得很违和吗?

我为什么啰嗦一堆为这个烂剧写剧评?因为我在弃剧的那一天看了隔壁的隋唐演义啊!
我先不说隋唐演义有多好,但和这个一对比……立刻就看出人家真的花了钱,还有诚意啊(连路人都是帅哥美女的剧能没有诚意吗)!人家也有大牌啊,严宽王宝强不都是嘛,隋唐很华丽于是人家就搞得漂漂亮亮,动作戏也上道啊。
人家的标题是“演义”都比你这个……
卧槽,原来高希希你拍的是“传奇”啊……不好意思我错了,既然当初就只想玩玩,那我真是错怪你了。

向继续追这个剧的陈道明的影迷致敬。
【如果不粉陈老师,我还真不知道你们是怎么看下去的。
【以及槽点真的太多了,我一看到神棍范增就出戏,一看到明目张胆卖腐的台词就替他们的节操捉急。我再也不当抖M了。

 4 ) [9-10]微评论:渐入佳境

       主要人物陆续出场,相应的背景介绍和性格铺垫也基本完成,剧情的矛盾冲突开始升级,其呈现出来的效果也越来越好。
       秦始皇驾崩后,赵高秘不发丧,拉着胡亥和李斯一起密谋,赐死了扶苏,改立胡亥。胡亥继位后,贪图享乐,昏庸无能,一切都依赖赵高。李斯和众大臣进谏一段,台词颇为精彩,以史记为依托,改写成的现代语言,非常好的刻画出秦二世的形象,非常生动。编剧还对戍漕转作进行了解释:“边境兵员,谓之戍;以水运载的庞大的赋税劳役,谓之漕;陆路运输的劳役,谓之转;各项土木工程建设的劳役,谓之作。”看本剧,确实可以学到不少知识呢。

       这边厢,刘邦和项羽都遇到了吃的危机。刘邦让兄弟们下山抢粮,但约法三章,不可伤人,不可抢茅草屋顶的人家,只能抢瓦片屋顶的人家。尾生误杀一老翁,刘邦在处理这件事情上面恰恰体现出了第七集里项梁向项羽讲授的大将军的品格:令出必行,奖罚分明。项羽则宁可饿死,也不愿给人干活挣钱谋生,这种气节不知是可敬可叹,还是迂腐可笑。

       附史记有关段落:
       赵高说二世曰:“先帝临制天下久,故群臣不敢为非,进邪说。今陛下富於春秋,初即位,柰何与公卿廷决事?事即有误,示群臣短也。天子称朕,固不闻声。”於是二世常居禁中,与高决诸事。其後公卿希得朝见,盗贼益多,而关中卒发东击盗者毋已。右丞相去疾、左丞相斯、将军冯劫进谏曰:“关东群盗并起,秦发兵诛击,所杀亡甚众,然犹不止。盗多,皆以戌漕转作事苦,赋税大也。请且止阿房宫作者,减省四边戍转。”二世曰:“吾闻之韩子曰:‘尧舜采椽不刮,茅茨不翦,饭土塯,啜土形,虽监门之养,不觳於此。禹凿龙门,通大夏,决河亭水,放之海,身自持筑臿,胫毋毛,臣虏之劳不烈於此矣。’ 凡所为贵有天下者,得肆意极欲,主重明法,下不敢为非,以制御海内矣。夫虞、夏之主,贵为天子,亲处穷苦之实,以徇百姓,尚何於法?朕尊万乘,毋其实,吾欲造千乘之驾,万乘之属,充吾号名。且先帝起诸侯,兼天下,天下已定,外攘四夷以安边竟,作宫室以章得意,而君观先帝功业有绪。今朕即位二年之闲,群盗并起,君不能禁,又欲罢先帝之所为,是上毋以报先帝,次不为朕尽忠力,何以在位?”下去疾、斯、劫吏,案责他罪。去疾、劫曰:“将相不辱。”自杀。斯卒囚,就五刑。

 5 ) 点睛的配角之胡亥

最近一直在看楚汉传奇,相对于麻麻帅哥美女云集的宫廷肥皂剧,这部内涵不错,基本上符合事实。尤其作战场面,不但刻画主将英勇,还突出了人性的怯弱,这样的战争很丰满。
导演用心塑造了许多可以深入人心的配角,但我还是想赞一下这部剧里的胡亥。
胡亥继位的时候很小,虎父无犬子,之前的电视剧一直极力渲染胡亥的懦弱昏庸、贪婪好色,其实秦始皇生的儿子再差,也差不到鼎盛王朝一下漏得千疮百孔,结果连补也不补,继续玩乐。没有哪个朝代的开国像秦一样霸道凶悍,也没有哪个朝代像秦一样,只有二世就衰落了。
秦有虎狼之师,有严苛法令,压迫得人不敢仰视。秦崇黑色,是一种冷酷,也是残忍。二世由擅长法令的赵高教导,是始皇帝指定的,既然指定赵高,必然是赵高有这个为人师的本事,在始皇帝在世时,赵高不会不悉心教导胡亥,所以胡亥不可能是一个什么也不懂的泛泛之辈。本剧中导演理解的就不同于以往,没有将胡亥脸谱化。他年轻,贪图享乐,但是也会想着这个国家是他的。
新人新影评,轻拍。

 6 ) 大体符合史实,但违背史实处也不少!

《楚汉传奇》是2012年年末上星的电视剧,剧中人物众多,但大多塑造还算成功,剧情较为拖沓,节奏略显缓慢,但比起其他肥皂剧,还属于可接受范围。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楚汉传奇》中的情节,大体符合历史史实,但也有几处明显不符合史实的地方,今天辑录几个,供诸君讨论。

  • 刘邦的名字并不是萧何给起的。

电视剧中,刘邦出场前,一直被叫刘季,这大体是不错的,因为刘邦字季,称呼人的时候,叫字,是一种尊称。

但一些明显是刘邦长辈和职位比刘邦高的,如刘邦的父母、兄长、岳父母、萧何、曹参等人,在刘邦起事前,他们或者辈分比刘邦高,或者社会地位比刘邦高,称刘邦较为妥当。

还有就是,刘邦再向别人介绍自己时,绝对应该自称刘邦,而非刘季。

看到后来,我才明白,电视剧中的设定竟然是:刘邦本来不叫刘邦,只叫刘季。

这种设定也得到一些学者的支持和网友的认同,但实际上,这不确的。我曾在别的回答中写过,刘邦原本就应叫刘邦,而不是因为萧何的一句「天子万年,安家定邦」便改的。

字是字,名是名,很清楚的一件事,为什么要说刘邦在发达后改名为字,另选一个字做名呢?如果果然有这种改名记录,为什么敢于秉笔直书的司马迁没有记录呢?

最可笑的,便是一些人认为,伯仲叔季不能做字,所以刘邦字季,讲不通。我希望这么说的人好好翻翻《史记》,看看项伯字什么,看看彭越字什么,看看吴广字什么,看过之后再来讲一讲,伯仲叔季到底能不不能做字!

  • 刘邦立太子的时间很早。

《楚汉传奇》为了增加戏剧冲突,硬生生地为戚姬和吕后加戏,搞出刘邦被项羽射中,卧床不起时,戚姬跳出来争立太子什么的。

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早在汉二年,刘邦在家乡寻得刘盈,回到关中后,就把刘盈立为太子,并由萧何辅佐刘盈,处理政务。

正因为刘盈的名分早定,所以在大约汉十一年前后,刘邦欲行废立之事时,才阻挠重重!且不说叔孙通等跟太子有直接厉害关系的老臣站出来保太子刘盈,就是刘邦一向信赖的谋臣张良,也在为吕后和太子出主意!

要知道,刘邦称帝后,张良因为身体不好,加上有功臣身退之想法,所以基本上淡出政治了。但这样一个人,还冒着干涉继承人人选的大忌,暗地里为保太子出主意,可见太子是多么地树大根深了!

  • 戚姬是定陶人,但并不非刘邦在定陶得的。

编剧很有想象力,把戚姬编成了人妻,啊不对,应该说是寡妇,然后被正在行军打仗的刘邦看重,进而成为刘邦的姬妾。

有点罔顾离历史事实了。

刘邦当时仅仅是个小军阀,连根据地都没有,整天都在行军打仗,朝不保夕,还敢带上一个女人?那真是胆大得很哪。

事实上,据司马迁的记载,戚姬是定陶人,但是在刘邦受封汉王后才得到的。原文在此:

及高祖为汉王,得定陶戚姬,爱幸,生赵隐王如意。

这段出自《史记·吕太后本纪》的文字,简单易懂,无需我翻译,大家都看得懂,戚姬明明是在刘邦成为汉王后,才娶的。

  • 吕后并没在刘邦受封汉王后来到巴蜀。

电视剧为了制造戏剧性的冲突,安排吕后在刘邦受封汉王后与刘邦先见,之后又安排吕后和戚姬起冲突,吕后一怒之下回到老家沛县。

这是不对的。

刘邦受封汉王后,因为天高路远,并没有直接派人去接家眷,而是按照约定,赶赴封国。

之后,刘邦还定三秦,回故乡的路大体打通,才派军队去接家眷,但被项羽的军队阻在阳夏,前进不得。

正因为刘邦一直都接不到家眷,所以彭城之败后,刘邦还往家乡跑,希望能够带上家人回根据地享福,也正是因为刘邦一直没接到家人,所以楚军才料定,刘邦有可能回乡,因此有楚军在刘邦的家乡遇到了刘邦的父亲、母亲、妻子、儿子。

咱们且不说电视剧里的这段记载是否符合事实,单说巴蜀和丰沛,隔着千山万水,外边又兵荒马乱的,吕雉说来就来,说走就走,可能吗?

另外,好不容易成了王后,不好好在王宫中享福,跑回老家受穷,吕后的脑子瓦特了吗?

  • 刘邦的文化程度其实很高。

电视剧中把刘邦说成一个识字不多的半文盲,连「户枢不蠹」的「蠹」都不认识,这可能吗?

刘邦自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还跟卢绾一起学习了《尚书》,怎么可能连「蠹」都不认识呢?要知道,刘邦学业有成后,还曾外出游历,做过张耳的门客呢。

你们知道门客吗?就是那种凭本事谋一口饭的,自荐的毛遂,就是有名的门客,李斯等人都曾做过门客,张耳也曾做过魏公子毋忌的门客。

如果刘邦的文化程度低到那种损色,还能成为门客吗?白日做梦呢吧?

还真以为「刘项不读书」呢?司马迁都明确记载了,刘邦和项羽都经受过基础教育,而后,刘邦学了《尚书》,项羽也学了《尚书》,但项羽学到一半,便去学剑了,后来学剑不成,又去学兵法。

如果刘邦没有高深的文化底子,怎么能听张良讲解《太公兵法》时一听就懂,一学就会,还活学活用呢?要知道,张良研究了《太公兵法》很多年,讲给别人听的时候,别人根本就听不懂!

如果刘邦没有高深的文化底子,怎么能够写出《大风歌》和《鸿鹄歌》来,这两首诗所展现出的文化素养,绝非「三声四声天下白,褪尽残星与晓月」的朱元璋可比。

  • 楚汉之争时,薄姬没什么戏份。

电视剧为了突出重要人物的重要作用,为薄姬安排了很多戏份,突出薄姬的智勇双全。

为魏王豹出谋划策了,力主为刘邦拔箭了,等等等等,戏份好多。

但实际上,即便是在魏王豹处,薄姬也没什么戏份,魏王豹身边有很多女人,薄姬并不是最出彩的那一个,薄姬唯一出彩的时候,便是在被许负看相后。

闻名天下的女相士许负给魏王豹的姬妾看相后,说薄姬会生下天子,魏王豹才开始重视薄姬,可这边刚重视,魏王豹就被韩信打败,薄姬成了刘邦后宫中的奴仆。

魏王豹死后,刘邦到织室视察工作,见到薄姬长得好看,把薄姬招入后宫,但招入后就忘却了,一年多,都没有找薄姬侍寝。

后来是阴差阳错,刘邦跟薄姬开了一次车,那一夜之后,薄姬怀上了刘恒,但那之后,薄姬还是很少有机会见到刘邦。

请问,这样一个「希见上」的薄姬,怎么可能在楚汉之争中有这么多戏份?

参考资料:《史记·项羽本纪》、《史记·高祖本纪》、《史记·吕太后本纪》、《史记·外戚世家》、《史记·韩信卢绾列传》、《史记·张耳陈余列传》。

 短评

应该去掉里面的男女爱情戏。。。

3分钟前
  • 小棉花
  • 还行

80集终于看完了,应该是值得一看的,对于历史剧没必要鸡蛋里挑骨头,演员也演的很到位,把人物的性格特点刻画的很好

5分钟前
  • 岚调
  • 推荐

加上三国对何润东的印象特别好,没什么比正剧更能检验一个演员的底子,先不说吕布,项羽和陈道明斗戏,气势一点不输。他一身难得的正气和天真桀骜相互平衡,让我信服,会有一个虞姬只是瞥见了他的眉眼,就断定这会是一个英雄少年。对,他的眉眼特别有神。

7分钟前
  • 野沢氿
  • 推荐

本片中的项羽符合历届日本动漫主人公的性格特征: 时而脑残,时而说教。而刘邦从一名唱K也蹦迪的下乡知青一路走来,由一群好基友扶上王位。最后基友都被他搞死了......

12分钟前
  • sabretooth
  • 还行

项羽虞姬真是让人吐槽不能,编剧肯定跟他俩有仇

13分钟前
  • heycinderella
  • 推荐

场面宏大,但是主线不清楚,显得情节拖沓,虽然陈道明何润东都很喜欢。

14分钟前
  • 李向阳的游击队
  • 推荐

喜欢韩信那姑娘我好中意,这么大了还婴儿肥娃娃脸不容易啊O(∩_∩)O哈哈~

15分钟前
  • 木二开
  • 推荐

楚汉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非常波澜壮阔的史诗,此剧在基本面上做到了完整呈现那一段历史,但是戏份的偏重问题很大,秦廷的事可以适当压缩,巨鹿之战这种大战应该展示更多的战争细节,最后高潮霸王别姬项王落幕由于拉成过多集数使戏剧张力大打折扣,整剧看下来给人的感觉是在记流水帐,没有轻重缓急的节奏感。人物方面过分美化刘邦和项羽,刘邦比张良还能运筹帷幄,项羽最后甚至为大汉天下着想了,二人做任何坏事都能编个合理借口,陈道明的刘邦太流于表面,何润东的项羽情感爆发足,静态状态下表情太烂;其余配角只有范增和萧何刻画成功,张良几乎没用,韩信虞姬两个圣母。关于项羽刘邦,后世对二人的评价极可能会逆转,以利当先几乎是当今时代的行为准则,项羽那般的理想主义者更多人会以蠢字评价,刘邦则会成为厚黑成功学的偶像代表。

20分钟前
  • Simple•生
  • 还行

每个演员都很赞 陈道明的刘邦前期痞里痞气 演的很好 包括何润东的项羽 竟然也没有违和感 整部剧都非常喜欢

23分钟前
  • 湛蓝色
  • 力荐

李依晓学戏曲出身,虽容貌不够绝色,但还是有几分古典气质的,虞姬柔情似水颇治愈系,我认为是最好的一版虞姬。何润东除了身板不够高大,但也中规中矩英气昂扬,他的眼神很深情。霸王别姬那场戏拍的很琼瑶又很克制,非常不错。

25分钟前
  • 秋天的黛西
  • 还行

高导成为不了郑晓龙那样的导演就败在选女演员的档次太低,太低~~!!!!

27分钟前
  • 月野兔さん
  • 还行

难得,在如今穿越纵横的今天,还有人认真讲故事,但先不追求细节太过考究吧。已经不易。

29分钟前
  • 我亦鬼也
  • 推荐

怪不得是最贵的电视剧。大场面拍那么多搞那么大阵仗有必要么,还没拍到战争只是皇帝仪仗而已有必要么。

33分钟前
  • 味噌餃子
  • 推荐

现在发现陈道明的所谓“演技”,从来都是他的本色演出。这回演市井混混一下捉襟见肘了

37分钟前
  • 白洁悉
  • 还行

挺好的。。。

42分钟前
  • 69.DDC
  • 推荐

虽然bug一堆,虽然高希希是我讨厌的导演,虽然好多演员都演得不咋地,但是,我是来看陈道明的,两星给明叔两星给段奕宏——奇怪了,为什么楚汉剧里我最关注最心疼的永远是韩信?

46分钟前
  • 我来我征服
  • 推荐

6集弃剧

50分钟前
  • oui
  • 还行

陈道明演谁都是他自己

55分钟前
  • air
  • 较差

陈道明太文太正太儒了 演痞子总像是为了痞而痞 樊哙和吕媭的床戏把我给雷了

58分钟前
  • 塞腮
  • 还行

除了虞姬不怎么样,其它都还不错。

1小时前
  • fallingraining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