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屈原1977

剧情片香港1977

主演:鲍方,鲍起静,张铮,朱虹

导演:鲍方,许先

 剧照

屈原1977 剧照 NO.1屈原1977 剧照 NO.2屈原1977 剧照 NO.3屈原1977 剧照 NO.4屈原1977 剧照 NO.5屈原1977 剧照 NO.6屈原1977 剧照 NO.13屈原1977 剧照 NO.14屈原1977 剧照 NO.15屈原1977 剧照 NO.16屈原1977 剧照 NO.17屈原1977 剧照 NO.18屈原1977 剧照 NO.19屈原1977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3 12:51

详细剧情

  张仪是秦国的丞相,此次来楚就是破坏东方六国的团结,鼓吹“连横”,以利秦国各个击破。楚王听从了屈原的劝告,拒绝了张仪。但张仪去走南后郑袖的门路,想搬掉屈原这个障碍。南后是个凶狠阴险的女人,一面指示上官大夫靳尚加害屈原,一面亲自出面陷害屈原。她请屈原来到宫中,就在楚怀王就要进宫的时候,她假装头晕,扑倒在屈原怀里。等楚王进来,她装出委屈的样子,诬告屈原调戏她。楚王大怒,免了屈原左徒[1]  的官职。在南后的努力下,楚王接受了张仪的“连横”计划,与东方各国绝交,张仪成为楚国的座上宾。一次,他与南后外出时遇到屈原,南后戏弄屈原。屈原悲愤交加,大声斥责南后和张仪。楚王命令将屈原关进东皇太一庙。太卜郑詹接到女儿南后郑袖的密令,要毒死屈原。屈原的侍女婵娟来看望屈原,屈原不知酒中有毒,将毒酒送给婵娟解渴。婵娟饮下毒酒,中毒身亡,却为能替屈原死而深感欣慰。屈原为她展帛哀诵《橘颂》。

 长篇影评

 1 ) 印象深刻

现在还记得小时侯看的时候那种美好的感觉 记住了鲍方这个演员 觉得他就是屈原呢——当时小就这么认为的 鲍起静演的侍女贼漂亮 鲍起静很美呢
 

 2 ) 嗯

很尊重历史的好电影,舞台痕迹略重。 电影《屈原》讲述了内忧外患的楚国,大夫屈原在迂腐的统治阶级干扰下改革失败,还被坑害。 诚意是看的到的,美术服化道的严谨程度比现在的许多国产电影都好的多。但故事上问题还是蛮大的,主要会让人觉的结构很散。影片为了完成一些对屈原所书写楚辞的诠释,而生出许多人物和情节,没有围绕关于对抗统治阶级努力改革的故事主线。这是创作者对故事理解上的不足。

 3 ) 电影很老,但是记录着一个时代。

太老的电影了,整个表演的舞台感与戏曲范儿都很明显。补充一下背景资料吧。

在“文革”时期,鲍方“斗胆”向他所在的“凤凰”公司提出拍摄《屈原》。1974年《屈原》上马。1975年,大陆又掀起“批林批孔”运动,一时间拥护法家、打倒儒家的声浪蔓延全国,不但把史学界搞得乌烟瘴气,也间接影响到屈原这个人物究竟是儒家还是法家的争议。远在香港的鲍方排除一切阻力,在第六稿定稿后进行分镜头,准备开机。《屈原》开机,需经新华社的社长梁威林、宣传部长黄光宇审阅和批准。此时大陆正如火如荼地开展“评法批儒”,黄光宇很担心,屈原到底是属于儒家还是法家?这可是大是大非的政治问题。鲍方为此专程又跑到广州,找到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们请教,得到他们的一致答复:屈原是反对贵族阶层、反对奴隶压迫、反对战争和诸侯割据的爱国人士,有明显的法家倾向。鲍方这才松了一口气,迅速回复黄光宇,影片拍摄又得以进行。

香港著名作曲家黄沾在看了《屈原》的试映片后,当即在《明报》上发表一篇短文,洋洋洒洒地谈论《屈原》,其中画龙点睛的一笔,竟然写道:“戏中的南后,像是影射江青。”,因怕此消息传至北京,故凤凰公司决定暂时停演,观察情形,再采取必须的措施。《屈原》被迫改期上映。

1976年10月,香港“左翼”电影代表团到大陆参观学习,鲍方、陈静波、朱虹等数十人到达首都后,听到了“四人帮”垮台的喜讯!这时,最为支持香港爱国电影的廖承志副总理,兴冲冲地赶来接见大家,并用力拍着鲍方的肩膀,爽朗地笑着说:“你的《屈原》可以解放了!”

鲍方一回到香港,马上展开新一轮的宣传攻势,影片不但在香港和东南亚等地同步上映,而且还成为粉碎“四人帮”后第一部在大陆放映的香港电影,受到几亿观众的热情欢迎。一部《屈原》,使鲍方红遍香江内外、大江南北。

故事简介如下:

战国时期的楚怀王十六年(公元前313年,距秦始皇统一中国约百年前),在楚国某地,为楚国南后郑袖(朱虹饰)修建行宫的奴隶们,不堪忍受官兵的欺压和宰割,杀死监工的士兵,集体暴动逃跑。消息传到王宫,南后和楚怀王(李清饰)暴跳如雷,下令缉拿、追杀逃跑的奴隶。

楚国大夫、左徒屈原(鲍方饰)出使齐国归来,启禀楚怀王:齐国已经同意与楚国结为联盟,共同抵御秦国。但王宫里的奴隶主贵族大臣们则对联齐抗秦说三道四,甚至公开反对,主张与秦国媾和,以求得平安。屈原据理力争,严厉驳斥了奸臣们的谬论,坚决反对向秦国卑躬屈膝。

在屈原的府邸,侍女婵娟(鲍起静饰)自弹自唱着屈原赞颂橘子的诗作《橘颂》。屈原循声而来,默默地注视着婵娟。婵娟深深被橘子的品格所感动,也更加崇敬忠贞爱国、一心为民的屈原。屈原还将书写的《橘颂》送给弟子宋玉(翁午饰),勉励他在这大波大澜的年代,应象橘树一样独立不倚,保持品节。

南后的儿子、公子子兰与一帮贵族子弟,以奴隶的生命为赌注,让斗奴们拼搏厮杀。斗奴乌亥(侯沛文饰)与大柱情同手足,但子兰却让二人决斗。搏击中,乌亥失手刺伤大柱,乌亥痛心不已。但子兰强令乌亥杀死大柱,以赢下赌局。面对公子贵族的灭绝人性惨无人道,乌亥抓起大柱的戟投向看台上的公子贵族们。大柱将乌亥托举攀出决斗场逃跑,自己却被官兵们杀死。

乌亥逃进屈原府邸,被婵娟藏了起来。子兰派官兵闯进屈原府邸搜查,被屈原斥退。夜深人静后,屈原让乌亥换装连夜逃走。谁知乌亥刚出大门,就被埋伏的士兵们杀死。

屈原按捺不住悲愤之情,挥笔写下变法主张,建议废除奴隶制;限制王族特权;结盟练兵;联合齐国,共同抗击秦国。屈原的主张惹恼了南后,南后与奸臣们勾结,企图让屈原当专门教授公子子兰的太傅,并想借机剥夺屈原的左徒之职。但屈原识破了南后的阴谋,严词拒绝拂袖而去。

秦国丞相张仪(张铮饰)来到楚国,先以私人身份找到屈原,想说服屈原解除楚国与齐国联盟,转而与秦国和好,遭到屈原的明确拒绝。张仪进宫与南后勾结,设法离间大王与屈原的关系,让大王疏远屈原,进而说服大王放弃与齐国结盟,不再对抗秦国。凶狠阴险的南后,遂与张仪一唱一和,并授意上官大夫靳尚(吴景平饰)等造谣诬陷屈原。张仪对楚怀王说:如果楚国解除与齐国的联盟,秦国愿意割让土地六百里答谢楚国。屈原历陈楚国与齐国结盟之重要,并严厉斥责张仪口蜜腹剑。屈原的主张遭到南后和以靳尚为首的奸臣们的强烈反对。奸臣们还诬陷屈原恃才傲物,目中无人,甚至把大王都不放在眼里。楚怀王听了大怒,下令撤掉屈原官职,驱逐出城,永远不得进宫。

被贬为庶民的屈原再也无权参与国家大事,但他仍牵挂着楚国的安危。当地百姓纷纷来看望屈原,期盼着他能东山再起为百姓做事。楚国解除了与齐国的盟约,楚怀王派大臣赴秦国接收秦国赠送的地。但当时在楚国信誓旦旦的张仪却矢口否认,并将楚国使臣戏弄一番。之后,秦国又出兵讨伐楚国,杀死8万楚兵,活捉楚军大将,并攻占楚国都邑郢。楚怀王方知上当,悔恨当初不听屈原之言,只好再请屈原出山主持变法。但屈原来到都邑王宫,南后却不许他面见大王,而是以大王名义将屈原贬为三闾大夫,即日离京上任,此后不得再问国事。

在屈原遭受打击贬斥的日子里,婵娟一直跟随身边,精心照料。宋玉则在屈原再次遭到贬斥后,卖身投靠南后,充当了南后的爪牙。屈原与贤达讨论时政、变法,被人告密。子兰亲自带人赶来,杀死多人,并抓捕了屈原。屈原在囚室里,忧国忧民,悲愤难抑,发出惊天地泣鬼神的天问,山河为之动容,天地为之震撼。南后郑袖密令父亲、太卜郑詹毒死屈原。郑詹带着毒酒来到东皇太一庙假意看望屈原,并劝屈原喝酒解忧。婵娟来到宫里寻找屈原,南后欺骗她:屈原掉进水塘淹死了。婵娟不信,但又无从查找先生的下落。后,婵娟在一位同情、崇拜屈原的汉北籍士兵的帮助下,找到了被囚禁在东皇太一庙的屈原。屈原见到婵娟非常高兴,把郑詹送来的酒送给婵娟解渴。婵娟从命一饮而尽,片刻就中毒倒地。屈原扶起婵娟,悔恨不已,婵娟却为能替先生而死而深感欣慰。婵娟中毒身亡,屈原深为婵娟的高尚品格所感动,把书写在丝帛上的《橘颂》覆盖在婵娟的遗体上。

屈原面对秦国的军事压力和楚国的政治腐败,极力主张对外联齐抗秦,对内变法强国,进而统一中国。但是,屈原的正确主张却遭到南后郑袖以及奴隶贵族大臣们的强烈反对和迫害,其治国的理想未能在楚国实现并遭来杀身之祸。在楚国被秦国毁灭,自己又无力回天的困境下,屈原投汨罗江自尽。屈原作为政治家,未能在楚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这是他的遗憾,更是楚国的不幸;而作为爱国的伟大诗人,他的不朽诗篇《离骚》、《天问》等,却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闪耀着不可磨灭的光辉!

 4 ) 五星是为了纪念自己的童年以及当时的香港左派电影

小时候看央视周末时不时的播映一些古装电影,怎么说呢,很特别:

1,很内地风格,但是又不沉闷,故事性很强,有时会增加一些打斗动作,很华丽

2,又不像香港电影,因为看起来很“严肃”

后来慢慢知道,这就是传说中的香港左派电影,尤其是长城凤凰为主的左派老电影在内地屏幕播映。

这里面有几部代表:《审妻》,《王老虎抢亲》,《抢新郎》,《三笑》,还有并未在屏幕播映但是却被封为恐怖神作的《画皮》,以及这部《屈原》

当然,我例举的,除了《屈原》还是文革后的左派作品,其余都是文革前拍摄的,文革前左派电影在香港也有一定的市场。虽然现代片有点说教,但是古装片,尤其是凤凰影业的,还真是赏心悦目美轮美奂。

可惜一场运动,让左派在香港彻底被抛弃了,可叹。虽然左派有时有些固执,有太多的说教,但是确实是在为底层呐喊,比白左们更加无私。相当于日本共产党,日共迄今也一直在为中下层百姓呐喊示威,虽然从来不会有机会执政。

小时候最有印象的就是《屈原》中角斗士的打戏,虽然现在看起来陈旧,在当年幼小的心灵里对古装武将或兵士的服饰非常膜拜,觉得穿着铠甲拿着冷兵器很威风。多年之后才知道原来屈原就是鲍方老爷子。

现在还时不时的去看看夏梦,朱虹,或者陈思思的电影,当然不可能完整的看下去,尤其是1966版云海玉弓缘,从上海转移到香港的左翼电影,怎么的为什么说教味越来越浓,联想到拍摄年代,或许就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但是看夏梦真的太灵动了,难怪金庸这么喜欢她还为了她去了左派影业做编剧。当然后来离开左派,又被香港右派不待见,很佩服金庸那些年的傲骨和风骨,不左不右的坚持了多年。

其实左和右,按照坐标来分,我们的极左在坐标最左边,资本阵营的极右在最右边。我们的右派分子则接近西方的左派分子。在中间接近0的位置。

说跑题了,只是纪念一下逝去的,香港人也不愿提及的左派电影时代。

 短评

小时候最早接触到的香港电影就是凤凰的《屈原》,当时在大陆可谓轰动一时,大陆那时很少古装片,基本见不到。布景化妆服装道具音乐都很考究,表演严谨有板有眼,那首《橘颂》古韵十足。更喜欢朱虹(当然是在《假婿乘龙》里)。从电影开始关于屈原所处时代的描述就可以看出凤凰受大陆的影响有多深。以古喻今让剧情神乎其神,人物脸谱化,黑白分明,屈原最终觉悟,不是投水自尽而是投奔解放区发动群众去了。关于斗奴的那段是老桥段了,《斯巴达克斯》、《铁头皇帝》都用过救斗奴的戏码。毛笔和纸(确认了不是绢)失真

8分钟前
  • 爱看电影的猫
  • 还行

小时候一直以为这部戏会照往常传记片由“出生、辉煌、死亡”三个点来拍,于是一直期待着投河,幻想着投河会是屈原投入天地苍茫,河水莽莽,但没有这些,后来看了郭沫若的《屈原》话剧剧本,才知道其中关系。

11分钟前
  • 陳顏
  • 推荐

很有舞台剧的感觉,味道很足,戏剧张力很强。鲍方的念白非常出色,他女儿鲍起静演的婵娟戏不算多,但配合得很好。整个片子有种希腊悲剧式的风格。

12分钟前
  • CyberKnight电子骑士
  • 力荐

主旋律片,感觉没有林则徐拍得好

14分钟前
  • 葱油饼
  • 还行

话剧改编,表演很正,香港后来的那堆花里胡哨古装扯蛋文化垃圾就应该跪在前辈面前谢罪。不过孤忠苦愤有余,浪漫气质不足,和我心目中的屈原形象略有出入。

18分钟前
  • 申酌长怀
  • 力荐

影片开头宽银幕技巧拍出了恢弘的气质,布景服装胜出李翰祥,但左派真是可怕,除了屈原别人都是窝囊饭袋,都贪图享受,不思进取,看不出别人的阴谋诡计,就他高尚,就他深知百姓疾苦,动不动就唱赞歌,完全可惜了这样的艺术价值,幸亏当时没有马克思,不然屈原早就革命了

22分钟前
  • 带子狼
  • 还行

浩然正气

26分钟前
  • 千寻亿选
  • 推荐

小时候看过的电影,学会了唱《橘颂》,后来才读到《橘颂》。感觉鲍方演得很像画中看到的屈原,气质高洁。鲍起静好美,确有“婵娟”的味道。从这部电影开始,算是对屈原的生平有了直观、详细的了解。

29分钟前
  • 天D行者
  • 推荐

我至今记得橘颂的开头第一句怎么唱……

33分钟前
  • 37°2
  • 还行

Excellent production.

38分钟前
  • Sunny
  • 力荐

鲍方自导自演的历史传记片,一身正气,爱国满怀。鲍方是当年香港左派电影公司的扛把子之一,现在香港非常重要的电影公司银都机构便由当年的左派公司发展而来。鲍起静是鲍方的女儿,这也是她早起作品之一,那时候的鲍姐,美女一枚啊。

40分钟前
  • Clyde
  • 还行

故事简单、人物脸谱化,非好即坏。屈原、侍女、广大人民群众 vs南后、太子、奸臣、张仪。几段很长的宫女歌舞/傩舞场面……高潮戏唱歌。结局卡在婵娟误饮毒酒,好像没讲完。

43分钟前
  • 阳朱
  • 还行

大二文学课……丝毫米有描绘断袖内容……失望咩~

48分钟前
  • Tartan
  • 推荐

好多配角都比鲍方好。跟赵丹的李时珍更是差远了。鲍起静就比爸爸亮眼。。。

52分钟前
  • 春三十
  • 还行

极具舞台感的表演效果,史诗般的浓重氛围,典雅古朴的台词和意境,对历史素材的改编增强了故事的悲情感和戏剧张力,虽然带有明显的时代局限性,但还是让人感觉荡气回肠。

55分钟前
  • 江海一蓑翁
  • 推荐

鲍方在表演上的路子很像赵丹,当然,他唱歌儿比后者好听多了。《江山美人》PK《十字街头》,唱功立见高下。

57分钟前
  • 豆友1096005
  • 力荐

如果不是经由某先生提醒,果真是要惭愧地愈来愈淡忘端午原本的悲壮根源之一了。

1小时前
  • 落音吹羽
  • 推荐

露天电影又一记忆,备课时借机重温;还是学习点历史好啊,终于看懂了,不像小时候,只记得美少女婵娟了。

1小时前
  • 故园遥望
  • 还行

现在还记得小时侯看的时候那种美好的感觉 记住了鲍方这个演员 觉得他就是屈原呢——当时小就这么认为的 鲍起静演的侍女贼漂亮 鲍起静很美呢

1小时前
  • 考拉与鱼
  • 推荐

毕竟隔了这么多年,又没进行数码修复,显得很粗糙,但胜在朴实不浮华,风格不似港片。故事大体还算尊重历史,至于强调先秦时代是奴隶社会之说不敢苟同,因此扣分!此应受郭氏的马列治史影响,要知战国世袭贵族衰落,士阶层逐步崛起才是实情!主演十分到位,鲍方一身仙风正气,鲍姨年轻时真温婉玉致!

1小时前
  • letdouman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