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中的海盗湾

记录片其它2013

主演:哥特弗里德·斯瓦托姆,彼得·桑德,弗里德里克·奈杰

导演:西蒙·克洛斯

播放地址

 剧照

现实生活中的海盗湾 剧照 NO.1现实生活中的海盗湾 剧照 NO.2现实生活中的海盗湾 剧照 NO.3现实生活中的海盗湾 剧照 NO.4现实生活中的海盗湾 剧照 NO.5现实生活中的海盗湾 剧照 NO.6现实生活中的海盗湾 剧照 NO.13现实生活中的海盗湾 剧照 NO.14现实生活中的海盗湾 剧照 NO.15现实生活中的海盗湾 剧照 NO.16现实生活中的海盗湾 剧照 NO.17现实生活中的海盗湾 剧照 NO.18现实生活中的海盗湾 剧照 NO.19现实生活中的海盗湾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1-27 21:03

详细剧情

  21世纪初,一个标榜着“实现真正的言论和文化传播自由”的网站横空出世。它就是日后大名鼎鼎并惹来无数争议的最大的档案分享网站海盗湾(Pirate Bay)。该网站由高特弗里德·萨特霍姆·瓦格、弗雷德里克·内伊以及彼得·桑德三个瑞典人创立,他们的精神和魄力得到来自全世界复制派(海盗党)的热烈支持,与此同时也遭到号称损失高达61亿美金的版权方的嫉恨。2008年,以好莱坞为首的巨头向海盗湾提起诉讼,三位创始人不得不“离开键盘”,与检方展开一连串的周旋。  一方以法律为手段,一方以技术为武器。这不仅是一场来自不同价值观阵营的战争……

 长篇影评

 1 ) 牡丹

纯八卦 部分来源于同事给讲的小道消息

Piratpartiet就是pirate party啊 按党员分的话算是瑞典第三 虽然在瑞典议会没席位 但是欧洲席位有两位 政治完全不懂 但是人数之所以这么多完全是因为这三人被抓以后群众反弹...

电影里后来pirate party的机房pionen属于bahnhof公司(什么烂名字一不小心就搜到德国的哪个火车站去了) 之前因为wikileaks的几次新闻大部分人应该已经了解一点了吧 位于市中心sdermalm岛上的white mountain公园 地址如下
//maps.google.com/maps/ms?msid=207853938247973338704.00049d48eae2f512cba4a&msa=0&ll=59.312263,18.085435&spn=0.000743,0.002642

以前是冷战时候防氢弹挖的 后来被公司买下来当机房了 里面很酷 有一个悬在正中央的会议室 设计参考了一些科幻片和007

据说大部分的这种地下室都是用个瑞典姑娘名字命名的 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叫了一个花的名字

据说因为地下湿气太重 其实不是非常适合存放电子设备 为了排湿气费了不少力气 所以片子里才会看到马路上那么多白烟

这个长的就一副机密的样子的机房当然很难进去参观啦 另外一个我很想参观的是我们系楼底下有个废弃的核反应堆 现在不知道怎么进了 同事说他们以前上学那会在那开过趴

另外据说gottfrid确实如片子里所说人品很差

另外最大最方便的bt下载工具utorrent的老板其实和spotify的老板是同一个人什么的我才不会告诉你们呢

说点正题吧 跟片子里说的一样 tpb只是一个提供文件交换服务的平台 至于交换的文件有没有版权他们才不管呢 告他们也就是抓典型 没了他们几个tpb照开不误 至于说tpb的没有版权意识就纯粹是扯淡 最近一次芬兰一搞反盗版的山寨了tpb 貌似要被告了...
http://www.solidot.org/story?sid=33489

关于现有版权制度到底是造福了出版商还是创造者 同事举了个例子 james brown尤其是歌里的鼓点被搞嘻哈的采样了无数次 现在流行的做法是 采样也要交版税 而james brown的鼓手说那些鼓点是我创造出来的 我基本上一分钱都没拿到

============================================

前些日子参加了pionen data center的site tour 回来以后写个游记 顺便纠错

机房并不大 和他们网站上的平面图完全一致 而且也并没有很深 从街上的入口走进去大概五十米就进到data center里面来了

进了大铁门以后先看到的是两台备用发电机 据说是德国产的潜艇上用的 还没真用过 据说开起来很吵 我问为什么要打紫色的光 回答说纯为了好看

然后就到了data center入口处集合 fika... 非常的潮(字面意义) 工作人员讲说 他倒是已经习惯了 但问题是一直不敢闻自己的腋下... 装饰品有缩小山寨版大阪世博会上那种的喷泉 但是平常都不开因为太吵 下面还有小喷泉 跟超音波加湿器的原理一样 不喷水但是不停往外冒水蒸汽 不过这已经这么潮了还加湿真是...

悬空的会议室也跟照片里一样吧 定制的会议桌上面放着火箭玩具 下面的地毯上一块一块我以为是水渍 旁边的姑娘提醒我说那是月球地图.... 摆设从九几年建好就没怎么动过 之前电视台做节目搬到外面结果磕坏了一个角

跟照片里不同的是 会议室下面的大厅里服务器已经摆的满满的了 因为公司的业务一直在增长 pionen已经装不下更多的了 这几年打算在城北再开一个 正在建设中

说公司的历史是九几年一群uppsala的学生毕业后创业开的 一开始是在郊区的小木棚里 摆服务器的是ikea的billy书架...

另外之前的掩体并没有这么大 现在的空间都是炸出来的 然后一车一车往外运渣土(有诺贝尔在的国家炸药技能点满)

整个设计是一个法国人做的(工作人员说所以才这么...呵呵大家都懂的)

地下掩体命名问题 都是著名的事物 旅游景点的名字什么的 而pionen据说是国花 (可是回家以后查wiki 又不是 我也不懂了)

大概就是这样 有问题的同学再回复好了

 2 ) 版权到底属于谁

版权是什么人的版权,世界又是什么人的世界?答案似乎集中在少数有控制权的人手中。这么说来,整个中国企业和人都要遭到追杀,因为他们一直在抄袭模仿、免费使用电影和音乐。
这让人忍不住思考,版权到底属于谁?是属于那些创造它的人,还是属于那些拥有商业运作权力的人?其实,地球上的任何东西任何思想都不属于某个国家、某个企业、某个人,而是像阳光、空气、水一样是可以共享的,分享是我们能做的唯一一件事情。
不管怎样,还是尊崇那些拥有创造力的人,他们是这个世界的先行者。

 3 ) 一些诡异的偷换概念、逻辑混乱

一些诡异的偷换概念、逻辑混乱:

1 版权究竟属于谁?创作者或大公司?
2 谁在侵权?提供服务器的人或上传者?
3 “服务器”本身是否拥有版权?
4 收益从何而来?消费者或广告商?
5 分享与垄断是否有相似的机制?使用者或广告商的付费是付给谁?提供服务器的人或上传者/创作者?
6 对辩方证人的教席的质疑、对海盗湾受右翼资助的质疑、对律师法官是版权保护组织成员的质疑……这些污点怎么都没有下文了?


7 为什么我总是,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共谋的感觉?

 4 ) 无题

我们必须重新审视版权的目的,以免使其沦落为资本豢养的工具。在简中网络内,随处可见别有用心的人对公共资源的二次贩售和防不胜防的一键安装。他们不仅污染了网络资源和个人计算机,更是对互联网精神的亵渎。我们当然要鼓励那些拥有创意、付出劳动的创作者们得到应有的利益,但绝不允许资本为私利而大肆侵占公有领域资源,让原本自由的思想和创意变得踟蹰不前。你觉得呢,DISNEY?

 5 ) 个人备忘

-现实生活。 -我们不喜欢“现实生活”这个说法。我们用“AFK”。我们认为网路世界是真实的。
Copy教。
海盗局。
老教授:我澄清我的观点,以一个作曲家的身份,我买第一间房子时,做了一首歌。我支持版权,但仅在于它是用来鼓励创作或是刺激经济或是诱发创造。版权不应该是一个巨大的控制工具,让一些人滥用这些权利。
海盗湾诉讼案的法官和原告的部分律师均是瑞典版权协会的一员。判决有可能是建立在偏见之上,重审。维持原判。
在柬埔寨,结婚前要付“聘金”,如果离婚的话南方就需要支付给女方双倍的“聘金”。 有点意思。
海盗党注册了网路服务供应公司(ISP)。
海盗党致力于改革版权法规、一个开放的网际网路及自由存取的文化。若有人想关掉海盗湾网站,就必须先把海盗党关掉。那意谓着要关掉欧盟中代表瑞典的一个党,这将是最高层级的政治审查(海盗党在海盗湾诉讼案后,在欧盟议会赢得两席)。若由海盗党托管网站,就可以得到政治庇护,也就是得到外交豁免权。
维基解密与海盗党关系密切。
放置服务器的地下堡垒真是酷。
终审--有罪。几人陆续归案服刑。

 6 ) 海盗湾就是个奇迹

一直认为海盗湾就是个奇迹,居然在老美和瑞典政府如此的重压之下,依然屹立不倒,至今仍然可以访问,下载。
  电影以记录片的形式讲述海盗湾三位创始人被告的始末,虽然此片的视点基本上站在被告的立场,但依然可以看出版权之争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
  片名AFK是Geek术语,电影也带着观众一窥真实世界中的Geek生活。最后众人入狱的结局令人扼腕。

 7 ) 都是专利惹的祸

这部纪录片是采用CC许可证的,大家可以毫无顾虑的自由下载
http://bt.box.n0808.com/41/32/411A7A164505636AB1A8276395B375A3A30BFF32.torrent

电影只是记录TPB几个成员在瑞典庭审的过程,并没有对专利问题本身进行深入的讨论,但通过教授的几句话,简单阐述了下述观点:现有的专利制度已经不能很好的发挥促进创新的作用,而是逐渐沦为大公司圈地盘遏制竞争制造垄断的手段。换句话说版权制度已经不站在创新者这边,而是站在垄断巨头那边。最近几年巨头之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专利诉讼足见一斑,实乃春秋无义战。

Napster、TPB、ED2K等全球性P2P网络的出现,为专利制度的改革,吹响了号角。

其实现在已经有不少改革版权制度的实践,比如软件领域Richard Stallman的Free Software,以及互联网创作领域Lawrence Lessig的Creative Commons。现在越来越多的内容(文章、视频、音乐)使用CC发布,并且通过互联网大众传播造成了很大影响力,那些守着买拷贝赚钱的老路的人需要好好反思下。


P2P File Sharing还引出了另外一个问题:互联网流量监控和隐私的问题,去年美国轰轰烈烈的反SPOA运动就是针对这个问题,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搜SOPA


《自由文化》 by Lawrence Lessig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4050757/

《Free Softwae Free Society》 by Richard Stallman
http://www.gnu.org/philosophy/fsfs/rms-essays.pdf

http://en.wikipedia.org/wiki/Stop_Online_Piracy_Act

 8 ) 两种价值观的深刻冲突

直到判决宣布的最后一刻,Peter Sunde和Fredrik Neij还在离家万里的老挝幻想着自己并不会被判刑,而另一位好伙伴Gottfrid Svartholm则幻想躲在柬埔寨就能免去牢狱之灾,最终他们都纷纷屈服在现实世界的规则之下。自始至终,他们熟悉的只是TPB的世界,在离开了键盘的世界里,他们都显得过于天真,用江爷爷的话说就是:Too Simple,太Naive。

类似的人还有大名鼎鼎的Julia Assange 和今年初自杀的Aaron Swartz,他们的共同点在于想要通过互联网和科技实现信息的自由流通,没有审查、没有限制。但旧世界并非这样运作。

政治的另一个名字是肮脏,秘密和黑幕是它的一部分,并几乎已经被大多数人所默认。也许因为幕布太厚太脏,我们默认政治就该藏在后面。因此当Julia Assange 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拉开那张大幕,他注定要开始流亡。

大公司是旧世界里的另外一种庞然大物,在这里特指唱片和电影公司,它们一直以来做的就是版权生意,即使什么也不做也可以靠版权过得很好。已经开始有人怀疑,原本用于鼓励创新的版权法,究竟让作者获得了多少回报?到底在鼓励创新还只是维护大公司的利益?总之,这群既得利益者不允许任何有损自己利益的人和组织出现,TPB是这样,Napster也是这样,国内搁浅的巨鲸音乐网也可以归在其中。这些代表年轻一代和互联网力量的新事物,从一开始就被有罪推定,不给他们任何探索的机会。

他们一点也无意于争端。影片中的那三个人,要做海盗湾的理由“简单得可笑”,除了那位对外发言人的“可笑的理想主义”外,Fredrik是因为“建立一个世界上最大的网站很好玩”,Gottfrid 则是“对IT的强烈兴趣”。他们没有组织,办公室就是一个网络聊天室,他们觉得电影应该像这部纪录片一样能被自由地传播,他们后来甚至还做出一个付费系统,能让海盗湾的观众直接向创作者付费。

这些年轻人就这样被拖离键盘,被扯进一场卸去了武装的战争,而旧世界的人带着长枪长炮扑上来了……

 短评

觉醒的IT人 vs 政客+商人+法官 -- 思维完全不在一个层次,最好的结局是和平地分成两个物种。。。看完自觉做种一个月哈。

4分钟前
  • huangyg
  • 力荐

片子题材不错,拍得写实到无聊

8分钟前
  • 九棒歪打
  • 较差

看这个可以了解下海盗湾几个主角在生活中的样子,支持BT分享

9分钟前
  • aQuabLus
  • 推荐

"IRL"还是"AFK"那段笑死我了!

13分钟前
  • 脚趾头
  • 力荐

demonoid组装了我的系统,TPB填满了我的硬盘。如果资源可以在全世界不同地方同时同步发售,谁不想支持正版?网络的自由分享,正是因为壁垒而存在。而壁垒存在,是发行方的逐利天性要求它尽可能的在所有市场上搠取最大利润,与创意无关。可见知识产权的最大困境不是盗版,而是贪婪!

14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版权是激励创作的方式,而不应作为强权控制的工具.网络自由,死撑到底.

17分钟前
  • 影中漫步
  • 推荐

“他们和我们玩法律的把戏,我们就和他们玩技术的把戏。”

20分钟前
  • CoCo
  • 推荐

无政府主义者坚决捍卫其理念 誓死捍卫人类自由分享文档的权利——可本质上还是个卖广告的网站啊 这个问题我是完全不懂 只能说技术的发展必然导致商业模式的转变 不过辩护律师说的 『支持鼓励创作的版权 反对版权滥用 让无关的人借此大发横财』 如果技术和制度的结合能令此变成现实 还挺酷

23分钟前
  • 柴斯卡
  • 还行

这才是真正的极客,包括他们的形象。很大的问题在于大家完全在不同的世界,一边是真实世界、版权法律;另一边则是网络世界的自由共享,他们离开法院首先逃离的是法官用错了网络名词。原来还帮助了维基解密

27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互联网共享精神 PK 知识产权保护。

31分钟前
  • 柏林苍穹下
  • 推荐

美国vs海盗湾3860自由和权利矛盾不可调和。

36分钟前
  • hungry
  • 还行

当互联网成为风潮,很多事情都被放大,就像邻里之间的分享扩大到互联网上都会成为一个事件。邻居之间分享CD或DVD,书本之类的本来很正常,但分享的范围因为网络变大时,性质也变了,带来的影响也变了。互联网做为一个改变我们生活的新兴工具,我们还不能预估出它会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影响,究竟需要怎样

38分钟前
  • SHAOXIAYU
  • 推荐

Salute to the Pirate Bay

43分钟前
  • nivram
  • 推荐

一群敢于反抗旧体制的年轻人。【法】罗兰夫人:“自由,多少罪恶借汝以行!”

46分钟前
  • 齐鲁矿业李德友
  • 力荐

不管在哪里,自由和民主永远都是少女形象,只要你站出来说我想要她,就会被秩序和公正合法轮奸,这就是游戏规则?

51分钟前
  • yvonne
  • 推荐

如果没有这些网站,我这十多年的生活可能会贫瘠很多。

53分钟前
  • Sabrina
  • 力荐

海盗湾的几位船长要入狱了,跟拍了五年的纪录片也跟着结束了,但热衷于网络资源共享精神的海盗依旧遍布全世界。纪录片跟随4位当事人,纪录了整个官司漫长的过程和他们的工作及生活,什么版权法律历史好莱坞都可以去见鬼了。利益财团对抗共产主义海盗,有人成了烈士,但海盗精神星火燎原。★★★★

56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实现真正的言论和文化传播自由,海盗湾

57分钟前
  • 星空仰望星空
  • 力荐

很ikea

1小时前
  • log4J
  • 推荐

默写3.14159265……好多位的那里真是太萌了。作为piratebay忠实用户,当然应该下载看一看支持一下…… 然后看geek们在键盘打字的姿势竟然觉得很萌……

1小时前
  • 42|o●ö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