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字体

记录片英国2007

主演:Michael Bierut  Neville Brody  Dimitri Bruni  David Carson  Matthew Carter  

导演:加利·哈斯特维特

播放地址

 剧照

传奇字体 剧照 NO.1传奇字体 剧照 NO.2传奇字体 剧照 NO.3传奇字体 剧照 NO.4传奇字体 剧照 NO.5传奇字体 剧照 NO.6传奇字体 剧照 NO.13传奇字体 剧照 NO.14
更新时间:2023-08-31 17:10

详细剧情

  由独立制片人导演Gary Hustwit执导拍摄的纪录片《传奇字体》,讲述了Helvetica字体从起源诞生到它的特性和影响力,影片访谈了不同时期的老中青三代设计师,畅谈这款简洁、直接、醒目的传奇字体背后的故事。  1957年,新字体Helvetica由麦克斯·米耶丁格和爱德华德·霍夫曼在瑞士Münchenstein的哈斯铸造所作为排版铅字制作。新的工业化时代正在来临,这种容易辨识和阅读的字体形式更适应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业化生产的需要,很快风靡世界。2007年,Helvetica字体诞生满五十周年。Helvetica字体已然存在于我们随处可见的任何一处角落,几乎成为了工业文明和机械化的象征。

 长篇影评

 1 ) 就像白衬衫搭牛仔裤一样。

我想如果不是学习设计的人可能根本都不知道Helvetica是什么鬼?我第一次接触到这个名词还是第一个学期在做字母设计的项目简介。我当时根本对那些英文字体一无所知,纯粹是看哪个顺眼就用哪个。老师问我用了哪个字母时我就懵逼了,哪怕我记得是哪一个,也不造怎么读啊。总之最后我那控制欲超强的老师直接要我用了Helvetica。这样强行干涉的行为我当然挺不爽的,而且当时看着那几个平凡无常规规矩矩的字体怎么看怎么不和谐,当时也不敢问Helvetica到底有着怎么样的地位和历史。

好吧最终大学果然都是靠自学的,一搜才知道原来Helvetica有这么牛逼的背景,而看了这个纪录片后大致的了解也稍微深入了些。看的时候才感受到一种字体潜移默化的力量,几乎每天每个人从睁眼开始就要面对Helvetica,它几乎无处不在,但社会中并没有多少人真正认识它,甚至知道它的名字。Helvetica 50多年的历史大概分为三部分,在50年代,瑞士简约风的Helvetica 得以应用到商业设计中,它中性又大气的风格使之成为大公司、政府等机构的御用字体并广泛使用,而到了7,80年代被反主流文化的设计师们认为这种官方,官僚的标准非常无聊已经失去了它本来的生命力。而80年代之后,曾经的设计思潮又回归轮回,新一代的设计师再次开始重视这款经典,但只会在合适的地方用合适的字体。

全片的人物谈话发言之间有挺多的间隙播放着我们现实中随处可见的各种Helvetica,其实在某一刻我才忽然发现原来Helvetica已经无处不在。沉下心来慢慢品味,Helvetica在世界这样长时间的风靡而没被淘汰自有它的优点。特别是粗号的Helvetica,是如此沉静又漠然,几乎没有任何态度的中性字体。而这种字体的妙处也在于,因为它没有态度,所以设计师可以根据自己的设计和需求赋予它新的态度和心情。片子前段有点沉闷无趣,我以为全片就是几个上世纪老设计师在谈Helvetica的历史和优点了,而后来我才发现其实对于Helvetica,现下是分了大概三种态度,也分别对应着上面的三个时段。

---从其它影评的摘录,纯碎是纪录下----
David Carson 说:"Helvetica没有表现力。无论它写的是什么,就像一个很平凡的人在那里很平淡地say Hello一样。……一件东西可读并不意味着传达了信息,更重要的,并不意味着正确传达了信息。反过来讲,有些刚开始难以阅读的东西,也许表达了完全不同的信息并且值得读者花更多时间去参与。”

“我对通常意义上的现代主义是失望的。他们太无聊了,我们拿到一份手册,它们都有着大量的留白,上面写着几行用Helvetica一类字体的小字、下面来个抽象的小LOGO、再配一副商务人士走路的图片。”这些中生代的设计师,将对传统的反叛和颠覆视为己任,在他们看来,Helvetica毫无感情和个性,可算是最坏设计的范例。而年轻一代设计师的观点则充满着实用味道和去政治化倾向:“只要在你的传单上,用同一磅大小的Helvetica Bold,它看上去都是挺不错的。”


Helvetica was a real step from the nineteenth-century typefaces.
相对于19世纪的那些字体,Helvetica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突破
lt was a little more machined,
稍微有一点机械的味道
it was doing away with these manual details in it,
没有太多人工的痕迹
and we were impressed by that, because it was more neutral.
它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因为它更为“中性”
And neutralism was a word that we loved.
而中立主义,是我们喜爱的一个字眼
it shouldn't have a meaning in itself. lt should . . .
它本身不应该包含任何含义,它应该...
the meaning is in the content of the text, not in the typeface.
含义应该来自于文本的内容中,而非字体的表象


Governments and corporations love Helvetica
政府和企业喜欢 Helvetica
because on one hand it makes them seem neutral and efficient,
因为一方面它令他们看上去中立和有效率
but also the smoothness of the letters
makes them seem almost human.
柔和的字形也让他们看起来更人性化
That is a quality they all want to convey
这一直是他们试图传达的质素
because of course they have the image they are always fighting
因为他们一直想改变他们的形象:
that they are authoritarian they're bureaucratic,
独断、官僚、
you lose yourself in them, they're oppressive.
让人失去理性、压迫
So instead, by using Helvetica
然而,改用 Helvetica
they can come off seeming more accessible, transparent, and accountable,
就可以使他们看起来亲切、透明、可靠
American Apparel uses Helvetica and it looks cheeky.
美国服饰 用Helvetica 显出随意
American Airlines uses it and it looks sober.
而美国航空 用 Helvetica 显出稳重
And it's not just a matter of the weight they use and the letter spacing and the colors.
这不仅仅因为他们所使用的字重,字距,和颜色
There's something about the typeface l think
really invites this sort of open interpretation.
还因为字体本身就支持开放性的释读

----

而其中有一段我觉得很有意思的是批判一方的David Carson所说的例子,他将一篇文章的字体设置为像乱码一样的装饰字体,因为那篇文章根本不值得一读。从这点出发,他提出“不要把“可读”和“传达”弄混了。一件东西可读并不意味着传达了信息,更重要的,并不意味着正确传达了信息。反过来讲,有些刚开始难以阅读的东西,也许表达了完全不同的信息并且值得读者花更多时间去参与。”

关于一开始提到我老师要求我用这个字体,她当时是说,如果你不懂,那就必须用Helvetica了,他从不出错。我忽然就想起看时尚搭配的博文,也许这个字体就像那些白色衬衫牛仔裤的基本款,简单,没有态度,但从不会出错。

尽管现在Helvetica满街都是,所谓的设计感确实也是从不出错但也不会有惊喜,但长时间的沉淀使它成为了经典,也赋予了它更为长久的生命力。

It's always changing, time is changing,
世界永远在变,时代在变
the appreciation of typefaces is changing very much.
对字体的欣赏也在发生很大的改变
You are always child of your time, and you cannot step out of that.
人永远都是时代的孩子,无法跳出你所处的时代

 2 ) 永远经典永远现代 The Typeface of Modernism: Helvetica

My Favorite Quotes from Helvetica:
===========================

On Typeface Selection:
-------------------------------
Typefaces express a mood, an atmosphere. They give words a certain coloring.
The sort of classical modernist line on how aware a reader should be of a typeface is that they shouldn't be aware of it at all. It should be this crystal goblet there to just hold and display and organize the information. But I don't think it's really quite as simple as that. I think even if they're not consciously aware of the typeface they're reading, they'll certainly be affected by it, the same way that an actor that's miscast in a role will affect someone's experience of a movie or play that they're watching. They'll still follow the plot, but, you know, be convinced or affected. I think typography is similar to that, where a designer choosing typefaces is essentially a casting director.


On Helvetica:
------------------
A neutral typeface which invites open interpretation and indicates Inherent rightness.

Everywhere you look you see typefaces. But there's one you probably see more than any other one, and that's Helvetica. You know, there it is, and it seems to come from no where. You know, it seems like air? It seems like gravity?
And it's hard to evaluate it. It's like being asked what you think about off-white paint. It's just... it's just there. And it's hard to get your head around, it's that big.
Helvetica has almost like a perfect balance of push and pull in its letters. And that perfect balance sort of is saying to us - well it's not sort of, it *is* saying to us - "don't worry, any of the problems that you're having, or the problems in the world, or problems getting through the subway, or finding a bathroom... all those problem aren't going to spill over, they'll be contained. And in fact, maybe they don't exist."


On Simplicity:
-------------------
Don't confuse legibility with communication. Just because something is legible doesn't mean it communicates and, more importantly, doesn't mean it communicates the right thing.
There is a very thin line between simple and clean and powerful and simple and clean and boring.


Miscellaneous:
---------------------
Life of a designer is a life of fight, fight against the ugliness.
You're always a child of your time, and you cannot step out of that.


My Favorite Moment in the Documentary:
===============================
Michael Bierut making his passionate statement: “In Helvetica, period!!!”

 3 ) 设计师着一种强列的社会责任感

一个人看完了80分钟的Helvetica的纪录片,因为片中都是一些设计师前辈级别的,讲的东西都很非常的有鉴解,也是因为自己的英语比较拙劣,要看懂还真的是不容易,中途一直占停才能真正理解他说的意思。
   感觉电影中主要写的就是关于不同设计师对Helvetica这款字体的不同看法以及一些争执,他们说的,分开来听时每个人都很有道理,但其实大家讲的也有许多共同点,只是角度不同罢了,并没有人彻底否定这款字体的实用性能,和整体美观,只是在不同的领域和场合下会给人不同的想法。
    完全机械化的字体,虽然没有人文的气质,但这正式在走向现代化的人们对易读性更高的向往。清晰,明确的传达现代信息,正是所有爱简解,爱享受的人们所追求的。
很多设计师觉得 字词应该具有一定的表现力和感情,要有词的感情,Massimo Vignelli则觉得字体不应该有表现力,因为字词本身就应该有自己的意思了。而我则觉得,不是每款字体都是一个扳子,还是要看最终试用于哪里的地方,不是每款字体都需要感情,也不是每款字体不需要表现力,例如人文一点的字体就可以加入一点感情和气质,而机械的比较中性的字体就不那么的需要那些,这完全取决于怎样的用途而已。
50年代 瑞士风格的Helvitica是所有热爱现代主义的普通人和设计师所喜爱的,它不但清晰的传达了社会信息也让视觉上显得极为干净和富有美感。
然而在那个时期人们铺天盖地的乱用这款字体不但让社会看上去毫无人文的气息,也更是侮辱了这款完美的字体和扭曲了Helvetica设计使用的原本意义。重新审视了这个误区后,它应该得到它原本的光辉,应此Max Miediger和Eduard Hoffmann的成功是被大家所认可和尊敬的。
我觉得,所有的争执 其实都取决于设计师本身心理有着一种强列的社会责任感,设计中有争执才会不断的前进。

 4 ) 世界上的两种声音

世界上评判一切事物总是有两种声音,幸好这个片子不是将一个观点拉向极端,幸好不是要给这个经典的字体一定要套上什么标签。这是值得庆幸的事。二元世界的事总是存在正反两面,我们最需要的是尽可能跳出来看待它们。
       关于字体,不管是中国还是世界,总是很在意负空间,关注负空间,间距的实际意义到底在哪里,和印象有关?
       设计中总是存在两种声音,一个是要秩序,一个要混乱;一个要经典,一个要个性。我还没真正理解。跳出来看,到底会看到什么。就目前接受的信息是,商业设计必须让人看懂,而活在自己世界里的艺术家会用他们自己的语言和世界述说,不冲突,不过商业是面对所有人,不可否认,世人已经太过焦虑,不大能明白艺术家个性化的阐述,所以有这种经典秩序的字体大行其道,有了这样的环境,HELVETICA才有了生存并大行其道的环境。不在于它的好还是坏,只是时代的产物,是所有世人的要求,是所有世人共同创造的产物,它就这么出现了,存在了。包括那一小拨看起来混乱的字体和平面设计,也是现今时代的产物,也是遵从了世人的内心混乱而产生,只不过是借由设计师的手设计出来。设计师的设计作品是他所处环境的反射,是他对周遭事物,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折射产物,即便用他本身的设计方式和语言来表达,不可避免,他本身的思考方式也会受到空气中多数人的思维意识的影响,这种影响有的是直接的,有的是促使它向相反的方向走去。
       设计师做商业设计,需要用到自己的思考方式,但就着现今的社会通用思维方式,是要有思维高度,实现时却是需要降低并简化多元性渠道。不然面对多数人做的设计,没人能看懂,也就失去了设计的意义。我们要将客户当白痴看,是大多数情况下的设计思维方式之一,需要秩序来表达,所以我目前做的方向也就是这个。而我也很疑惑这样的设计看起来干净,功能感强而有力,但到底最后对结果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到底是视觉设计影响了商业,还是一个企业的本身赋予了视觉表现的内涵。世界500强的标志都是趋向于质朴,都是企业的本身赋予了标志的内涵。但同时另一种声音也强调视觉营销对于营销的重要性。正如片中所说万宝路的logo如果变成了HELVETICA,那么很容易不被人辨识,那是多年来的视觉印象。所以总有矛盾的地方,需要在它们中间找到平衡。而且随着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概念,商业思维应该更多元化,根据不同的人群来设计是个梦想,这个梦想需要企业家们的思维觉醒,也要负责人的教育工作者的培养,只是愚化同质的思维方式太多,不知什么时候能到那一天。
       再回到日本人做的实验,关于水的实验,水知道的秘密。所有的艺术形式本质都是一样的,人们已经太浮躁,有很久都不研究哲学了。水在零度的时候结晶,形成雪花的形状,一个很神奇的实验,当给水看一副很美的画,或是听一首经典的交响乐,这杯水在结晶的时候,就是形状有规律的,形成的雪花图案是很有秩序感的图案;而给水听一首摇滚乐,那么形成的雪花形状是破碎的,混乱的。如果可以,我宁愿跳出来看。不去选择正面和负面,世界需要两种声音,两种画面,除非所有人都能跳出来,那我们就不存在于现在的二元世界了。但做设计的时候,我必须跳进去选择其中一个方向,因为存在社会关系和面向群体的关系。所以就这样,我们其实很幸苦,一面想跳出,一面被拉回去必须选择一边,站好边后,又必须找到倾泻口,比如听听摇滚,看看恐怖片来找找平衡。除非我飞跃红尘外。

 5 ) 其电影、历史、细节及语录

在6个月前还不知Helvetica为何物的我,忽见各大知名设计资讯网站上关于Helvetica50周年庆祝的系列宣传,方晓得这大名鼎鼎的typeface是平面商业广告的业内“标准”,sans-serif字体的典范。一个字体,为什么值得业内外如此广泛的关注,这部电影里自有答案。

大体总结起来,Helvetica50年的历史经历了现代化的拥戴,叛逆的后现代的反驳,和现代人不同观念的洗礼。20世纪50年代的字体设计师,觉得他们有责任有义务为社会大众设计一种理性的、易于辨识、充满现代感的字体。因它与serif字体的强烈对比,人们似乎在一夜之间便接受了Helvetica的简洁、干净、利落、现代。然而,流行总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更何况是风口浪尖上的角色。时代变了,人们的审美喜好变了,Helvetica的霸主地位也遭受到后现代的强烈震撼。话说回来,无论你觉得Helvetica是食之无味的垃圾食品,还是简洁理性美的化身,“只要在你的传单上,用同一磅大小的Helvetica Bold,它看上去都是挺不错的~”

--细节与语录--
"Helvetica是完美的...好的字体,不仅体现在有墨迹的地方,更体现在它的空白之处...像美妙的韵律"——Massimo Vignelli
"Helvetica无处不在,让人察觉不到它的特别存在。它就像空气、重力,一样自然...当任何一种东西被用滥了,它都会显得枯燥乏味。"——Michael Bierut
"没有限制我们什么都做不了。限制越多,我们越开心。"——Manuel Krebs and Dimitri Bruni of Norm
"Helvetica没有表现力。无论它写的是什么,就像一个很平凡的人在那里很平淡地say Hello一样。"
——David Carson
"Helvetica总是让我记起我凌乱的房间,它就像我妈妈一样,总是在提醒我该去打扫房间了。"
——Paula Scher
Paula Scher在访谈中多次抒发了对Helvetica的不忿,甚至还跟她的政治观点挂上了钩。她认为使用Helvetica的都是支持越战的,同时在当年的一个封面设计上,以支持各州里根的票数,来近似该州喜欢Helvetica的人数==b 当问及Helvetica对伊拉克战争有什么影响时,她笑言就是Helvetica惹的祸,意思貌似是这些人都是战争爱好者。。。
"我认为,有些美的东西不该被糟蹋了(shouldn't be messed up with)。"
——Michael C
他是Helvetica的爱好者,在回答时,他的猫(啊~ 好漂亮啊!很想知道是什么品种呢~)也不时地闯入镜头,还秀秀它漂亮的尾巴~~哈
接下来,就是我自爱的字体Tahoma和Verdana的设计师Matthew Carter啦~ 他讲的那句“你是字体设计师?我还以为他们都死了呢。。。”特逗。相比起Helvetica,Tahoma和Verdana是sans-serif的后起之秀,随Windows95版发布(不得不服MS在人机交互、界面设计方面还是很有远见的...)。个人最爱9pt的Tahoma,看文本很舒服,如果看代码的话,五颜六色的,更舒服~

--关于电影本身--
Indie风格的纪录片,与大厂牌的作品风格迥异。BBC拍摄的"Are you sitting comfortably",一部讲述座椅设计近百年历史的纪录片,应算是后者的典范。有趣的情节设计、角色扮演,为纪录片加了很多调料以杜绝干涩无味;制片人在片中游走四方,还有画外音的旁白,都为影片穿针引线。于是,当我惊异于"Helvetica"中丝毫没有露面的访问者(甚至连他提得问题都难以辨认==||)之时,也诧异于影片的连贯和流畅。虽说画面的剪接和音乐的搭配功不可没,导演用受访者的回答来讲故事的设计更是巧妙。

P.S.影片完整的看了一遍,又拖动着确认了一些细节。另外,由于观看的是无字幕版,难免有误,欢迎指认~

 6 ) 时代的变迁与美感的永恒

任何社会事物都无法脱离时代而生存。
Helvetica诞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兴起的现代主义盛行的时代,它很好地吻合了现代主义追求规则、清晰、客观的美学观念,因而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认可。但随着二战后兴起的后现代主义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了对工业文明的反思与解构,从理性思考到全面反对,字体排版也不可避免地被卷入了时代洪流中,字体本身从中性的信息载体变成了带有独立信息的内容,被赋予了更多图像意义。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走出了对于战争、工业化与人性的反思,开始享受快节奏的娱乐生活,追求视觉美的体验,Helvetica再次受到了关注。

Helvetica本身蕴涵着一种超越设计者个人的美学规则。
我相信经得起时间和空间检验的设计,其中蕴涵的美一定是有其生物学意义的。这种生物学上的美是细胞的偏好,它存储于基因之中,是人类甚至生命本身产生之初的记忆所造成的偏好。它表现为大脑对某种规则的兴奋或者抑制反应,形成了愉悦或者厌恶的体验,直接感受就是美或者丑。其实,我们已经熟悉了一些规则,比如对称、黄金比例⋯⋯不知道有没有人总结了Helvetica蕴涵的美学规则。

 短评

Helvetica 对于我来说,就是冷静、清晰、精准的代言词。能简单,绝对不要复杂。不要有任何情感,每一个细节无可挑剔。

7分钟前
  • 胡天翼
  • 力荐

journalism课上放的。还算有趣。

8分钟前
  • SingLesinger
  • 还行

在科普之后非常辩证地分析了Helvetica背后的意义,本质上非常像(Helvetica代表的)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之间的碰撞。H的中立、简洁、秩序感代表着一种风格,受到一部分设计师的推崇,也就不可避免地被另一群人认为是乏味的、缺乏个性的。潮流即是不断在变化的,经典虽是经典,只是不要盲目崇拜便好。

13分钟前
  • NovemberRain
  • 力荐

detail matters

17分钟前
  • ZEricy
  • 推荐

Helvetica,拉丁语“瑞士的”,完美的现代主义字体设计,读起来看起来都好舒服。原来身边存在那么多Helvetica设计,惊讶于设计师可以用如此充沛的词汇来描述形容一款字体。字体和空间的关系,字体本身的正负关系和结识的矩阵体系,神奇的美学。大师说,真正算得上好的字体大概有一打,他常用的只有两三

19分钟前
  • SSEN
  • 推荐

想到关山最爱的大标宋

20分钟前
  • 赵叉叉|她是最好,没有之一
  • 力荐

70年代时,年轻一代都追捧迷幻剂一样的字体,到了80年代,他们的思想完全乱成一团,他们不知道在乎什么,但他们知道要反对什么,那就是 Helvetica。当字体排印设计终于陷入了不可挽救的混乱中,设计师们在90年代末能做的就是回归了,回归到早期的设计方式,并用一套新的理论来支持它。

25分钟前
  • mockee
  • 力荐

http://www.helveticafilm.com/ | Download Helveticafilm here: http://www.mininova.org/tor/1018081. + Chinese subtitles here: http://tinyurl.com/4xkv72 | 这篇讲Arial和Helvetica的文章很有学术味道,写作方式也很学术。什么是我们真正需要的英文字体——由Arial和Helvetica 的比较引发的思考。 http://snurl.com/25f

28分钟前
  • zonovo
  • 力荐

so cool

29分钟前
  • 白铁Jazz
  • 还行

为一个字体拍一部纪录片,真是难得。每天都在用这个字体,知道它名字的又有多少。实用主义的理性和美学的结合,它真的很耐看。

30分钟前
  • 半透明
  • 推荐

現代主義與後現代主義!

34分钟前
  • Manchild
  • 力荐

用了有几年,从来没用心看过它的名字到底怎么念

37分钟前
  • 大作人家王書紀
  • 还行

字体也有大学问。

40分钟前
  • Bill
  • 推荐

Helvetica用了这么多年的字体 哎 很好的片子 很直观的表达

41分钟前
  • Amandachun
  • 力荐

认识和了解这一伟大的无衬线字体。后现代主义典范,纯粹,理性,权威。中文字体感觉唯有微软雅黑有此份量但也望尘莫及。片末的主题升华很不错,从字体到设计,学问很多。

43分钟前
  • Ruler
  • 推荐

不错,远不只是关于Helvetica。OL:http://www.jlpfans.com/player/a99880d39e5daec3-1-0.html

48分钟前
  • 宇宙真理猪大肠
  • 推荐

里面那些字体设计师一个个都是大毒舌,听他们骂人可真是丰富了表达词汇呢。

49分钟前
  • 容安
  • 力荐

很直观、丰富、中性、有教益的纪录片。Helvetia=瑞士/Helvetica=瑞士的

54分钟前
  • btr
  • 推荐

非常骄傲呀~西文字体盛大YY~

59分钟前
  • 消失
  • 还行

平等理性的看待海尔外提卡 睡前我想了一下 这是哲性问题 先是人们需要一种新的事物打破现在的混沌 然后新的来了 一窝蜂的赞美和普及 然后又权威混沌垄断了 有人维护经典 有人开始质疑权威 有人认为已经到达顶端 有人固步自封 有人认为这是另一个混沌 有人还不知道这一切

1小时前
  • Shy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