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七年1

记录片英国1964

主演:Douglas Keay,Wilfrid Thomas

导演:保罗·阿尔蒙德

播放地址

 剧照

人生七年1 剧照 NO.1人生七年1 剧照 NO.2人生七年1 剧照 NO.3人生七年1 剧照 NO.4人生七年1 剧照 NO.5人生七年1 剧照 NO.6人生七年1 剧照 NO.13人生七年1 剧照 NO.14人生七年1 剧照 NO.15人生七年1 剧照 NO.16人生七年1 剧照 NO.17人生七年1 剧照 NO.18人生七年1 剧照 NO.19人生七年1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01 20:37

详细剧情

本部纪录片是导演迈克尔·艾普特从1964年开始拍摄的纪录片系列的第一部。迈克尔·艾普特在1964年为英国BBC电视台拍摄了记录片《7 Up》,采访来自英国不同阶层的十四个七岁的小孩子,他们有的来自孤儿院有的是上层社会的小孩。此后每隔七年,艾普特都会重新采访当年的这些孩子,倾听他们的梦想,畅谈他们的生活。人生的轮回从这十四个七岁的孩子真实生活开始,他们天真无邪的脸上写满对生活的憧憬和渴望。“七岁看老”,在这童言无忌的问与答中,人生七年又七年,震撼上演。   1964年,导演迈克尔·艾普特首拍此纪录片时,还是只是个助手。此后在他的不断努力下,积累了丰富的拍摄经验,成为知名导演。

 长篇影评

 1 ) 若你说是老生常谈,为何你却无法突破

长久以来困惑于生活的状态,是否优秀。如何进取才能不荒废此生。很久之前就想看人生七年这部片子,现在终于如愿。如果之前有人告诉我,一个人的性格会决定他的一生。我会觉得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没有什么依据,不愿相信。然而看过了这部片子,看过了时间流失后活生生的人物变化。岁月的痕迹逐渐清晰,而性格决定命运论,也更加的清晰。。。
我不愿相信,也不得不信。
7岁,每个孩子的性格就有所凸显。7岁时自己有想做的事情的人,有计划的人,日后都做得不错,至少得到了大部分他们想得到的东西。而7岁时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的孩子,或者有飞向月球等不切实际幻想的孩子,日后为了他的爱幻想和冲动的性格也付出了代价。还有更多的孩子,是随着时间的潮水所带走,做了那些顺应社会意识的事情,依旧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为了什么做选择。最后付出了更多的时间,青春,和成本也没有到达理想的目的地。其实他们就没有目的地。所以才会如此的被动,如此无助。
7岁时的那些想法和举动,不知是缘何而来。我也想不起来,我的7岁是个什么样子。但是片中孩子们的7岁,我们却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有人迷茫,有人做梦,有人有自己的路与想法,学着大人的口气,说着有逻辑的话。7岁前的日子都发生了什么无从而知,若是这些性格不同是与生俱来的,我倒是有点怕了。没有机会改变的人生,是多么的可怕。就好像上帝手中的线偶,所谓命运的那些线绳,在出生时就已写好的话,人生还有什么好值得期待?!

 2 ) 这个的哥,活得比谁都明白

(本文首发自微信公众号:知更鸟电影。)

《7Up》,中文名《人生七年》。豆瓣高分剧集。

1964年,迈克尔·艾普特为BBC电视台拍摄纪录片《7Up》。

受访者皆为七岁儿童,来自英国各阶层,有孤儿院,有精英家庭。此后,每七年,艾普特回访一次。大量点滴细节,堆砌出命运无常。



七岁看老。

导演的初衷之一,是抨击英国社会阶层固化:穷人的孩子还是穷人,富人的孩子仍是富人。

人的命运是跟血缘走的。

这一点,时隔数十年后,在影片中逐一印证。

但,也有例外。

尼克(Nick),农场主之子,从只有一间屋子的偏远小学考入牛津,目标清晰,路径明确,最终打破阶级壁垒,去美国当了物理教授。他凭的是天才。



布鲁斯(Bruce),家境优渥,牛津毕业,却不走从精英到精英的寻常路。七岁发愿,要尽己所能帮助穷人。一生践行理想,安贫乐道。他凭的是信仰。



这两位,一个凭天才,一个靠信仰,从不同方向,打破了“阶级固化”魔咒。

然而,影片中最震撼人心的,还不是他们。

最令人震撼的这位,开了一辈子出租车,却活得比谁都明白。

这个人,叫托尼(Tony)。



托尼成长于伦敦东区,最底层的孩子。个子不高,两眼带刀,人家问他:打架重要吗?他回答:重要!

拍摄时,他出门摔了一跤,只几秒,就自己爬起来,继续向前奔跑。

参加完party,导演让孩子们互相吐槽。富孩子说穷孩子野蛮,不懂礼节。托尼说,富孩子喜欢装模作样,要教训他们一下,说完挥出一记右钩拳。



谈及理想,有的孩子一脸骄矜,说得有板有眼,上牛津,上剑桥;有的孩子略带腼腆,想去连锁超市上班;有的孩子则一脸茫然,眼神空洞,没什么想法。托尼属于另外一种,他快活而认真地说:我要做马术师,是的,我要做马术师。



七岁时的理想,未必都是童言无忌。托尼是认真的,小学毕业后,他将空闲时间,都花在爱普森汤米高斯林的赛马场上。



到了十四岁,托尼成为赛马场助理,每天为马匹做清洁。他个子矮小,每次刷马鬃,都将水桶倒放,踩在上面。

这时的托尼,一改七年前的疯癫,满脸认真,手法娴熟,眼神执着。



导演:你爸妈是否赞同你这样做?
托尼:是的,他们一直希望我成为马术师。
导演:为什么?
托尼:他们很开心,能说我儿子是个马术师。

在回答问题时,托尼表情中带几分冷傲,还隐藏着一丝难以觉察的不安。



所谓世事弄人,就是当你付出了巨大心血,未必有等价的回报。

对于托尼来说,成为马术师的最大障碍,不是不够努力,而是身高不够。

导演说,成不了马术师怎么办?托尼低下头,将脸转向一边,目光有些黯淡,说:不知道。须臾,他抬起头说,若知道自己不行,我就不做这一行了。

导演继续补刀,那你做哪行?托尼说,开出租车。他说这句话时,没有任何犹豫,但眼神里,难掩梦想幻灭的落寞。



二十一岁的托尼,成了一位出租车司机。

经过少年时代的迷惘,他又回复了疯癫的本色。

面对镜头,托尼眉飞色舞地说,我当然能做好出租车司机,他们低估了我,他们大错特错,走着瞧吧,等我拿到执照,就给他们好看。

出租车司机,其实也是一种“马术师”,只是座驾不同罢了。它们二者的共通点是——自由。



二十一岁的托尼,个头依旧不高,但他一点不自卑。他说,有的女人说我个子矮,我就说,你胸很小,我们不相上下。

面对BBC镜头,托尼竟然讲起了黄段子。

托尼说,你知道“四F”理论吗?意思是找女友(find),养活她(feed),忘掉她(forget)。另一个“F”(fuck),你自己想。我能做到三个“F”,但我忘不了,这听起来很傻,但我就是这样。



汽车行驶在伦敦东区街头,镜头转向车窗外,灰色的天空,灰色的楼群。

托尼所在的伦敦东区,是大名鼎鼎的贫民区,街道狭窄,房屋稠密,犯罪横行,柯南·道尔形容它是最危险之处,无可比拟的暴力与堕落之乡。

导演问他,在东区生活是什么感觉?会不会加入帮派?

托尼坦然地说:我扎根在这里,过得很好。我不是混混,我不偷东西,不伤害人,不恐吓人,我问心无愧。我怎么会和黑道混在一起?我天生不是那种人。



导演接着问,你初中没上完,就不上了。有没有后悔过?

谈到这个话题,托尼有点激动。

他说:

我已经比大部分人出色,特别是这个节目里的。当初我不爱学习,但这个东区男孩有了自己的车,每年去西班牙玩,每天下注,一点都不辛苦,我怎么做到的?

那些家伙当教授,摆弄瓶瓶罐罐,读书有什么用?这个世界不需要教育。

生活是一场赛跑,打败身边的人,才能跑到前面。我只懂赛狗行情,追女孩,伦敦路况,大街小巷,爱爸爸妈妈。我只懂这些,也不想懂别的。我不是政客,将来的问题,交给他们去解决好了。

28岁时,托尼结婚,并有了自己的孩子。他开始反省七年前的观点:



七年前,我说不需要教育,当然是不对了。那些孩子很早就读了预备学校,这对他们很有帮助,这是他们的优势,会让他们得到很多机遇。

但这在某种程度上,要归功于他们父母的背景。那时候,我爸爸身体不好,不能去工作。哥哥穿剩下的衣服,衣袖上都有大洞了,我穿了十年。

那时候,我们家没有钱,我没法改善自己的生活,讲出来是很凄惨的。但这些让我更坚强,更懂得珍惜。现在我有了工作,经济独立,可以给孩子提供我不曾有过的东西,让他们明白过好日子的感觉。给他们漂亮的衣服,去度假,去过西班牙、葡萄牙,希望明年可以去美国。

开出租让我明白,每个人都不一样,我学会了判断人性。上流人士,中产阶级,不管任何人,我都是根据人品,而不是出身去判断他。

至于我,我是东区孩子,我很小就明白了这种区别。但我是个活跃的人,追求一种不原地踏步的人生哲学,要不断进步,在自己行将就木之前,做更多的事。

我是个性格乐天的人,我不想失去这种性格。

我不想改变,如果我改变了,那么从前的托尼就是假的。



托尼乐天的性格,来自他的母亲。

母亲去世时的情形,托尼记忆犹新。



二月九日,九点过十分,母亲呼出了最后一口气,走的时候,托尼握着她的手,那是他一生最痛苦的时刻。



托尼说,妈妈是世界上最好的女人,东区的人都跟妈妈很亲。

托尼的太太说,我这辈子从没遇见过他妈妈那样的人,相信以后也不会再遇到,她是个很好的人,是我的朋友。

每次站在坟前,托尼都会跟妈妈说话。脑海里回想起一幕幕往事,想起她说:“托尼,下楼给我买五根烟。”想起她在酒馆里喝酒唱歌,想起妈妈最常说的话,别想那么多,什么也别操心。



托尼说,我这辈子,没有一件事是我想去做而没有做的。赛马,跟莱斯特皮戈特同场竞技,我做到了;想进入影视界,也进入了,在一部影片里,我跟斯皮尔伯格合作了两周。我都是靠自己的努力,没有人可以对我说:“是我帮了他”。这一点,我比其他人强得多。

导演说,但你终究没当成马术师,也没成为演员。托尼回答,做过总比没做过强。



托尼没怎么读过书,但他有脑子也有思想,随着阅历增长,他越来越洞彻这个世界,。

“没什么想法”的西蒙(Symon),五十四岁时才恍然大悟般,明白自己年轻时的幼稚,而托尼,早就洞穿了“阶层”和“命运”的真相。











当被问到英国的“阶级壁垒”,托尼这样说道:

有些含着金钥匙的孩子,走到了很高的位置,当然少不了他们自身的努力,但这不是关键,关键是他们的爸爸加入了正确的俱乐部。其他孩子,即便付出成倍的努力,也难以获得他们轻而易举就能得到的东西,多数人只能被放逐到那些廉价的工作岗位。





托尼的深刻,还体现在他成功预测了2008年经济危机。

2006年时,49岁的托尼说,我预感很快就会经济崩溃。



七年后,导演问他,在上集节目中,你预言了经济危机,你是怎么做到的?

托尼说,因为像我(托尼)这样的人,一直付出,一直纳税,他们却骑在我们脖子上聚敛财富,他们榨干了经济体系负责,他们拿钱资助世界各地的国家,拿钱打仗,他们把钱交给银行,却不监管它们,你看到水龙头在那边不停漏水,等水箱里没有水剩下时,他们要求我们出血补水。



通过这部纪录片,托尼知名度大增,很多人欣赏他,有人围绕他的一生,写了部传记,结果大受欢迎,相关电影也已启动。

托尼很享受这种状态,他依旧开出租车。有一次,他拉活儿,乘客是宇航员巴玆奥尔德林——登上月球的第二个人。托尼正要开车,离开酒店前院,一个人走上前来,索要签名。

托尼对宇航员说,奥尔德林先生,您能给他签个名吗?结果那个人对托尼说,我不是要他的签名,我是要你的签名。



托尼五十四岁时,卖掉汽车,用这笔钱在西班牙买了度假别墅,他对这栋房子非常满意。他有一个儿子,两个女儿,一个孙子,两个孙女。每日含饴弄孙,沙滩看浪。非常滋润。



 3 ) 十四个人物性格分析

托尼:行动派现实主义者,从小特别活泼好动。专注自己能把握到的,努力尝试自己想要的,对成败得失坦荡。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知足又率性!用他自己的话说,不愧此生!

苏西:家境优渥,谦谦有礼,视野开阔。虽成长的过程中,有波澜,但是由于家庭条件好,整个人生都很安稳。有点像笼中的金丝雀! 布鲁斯:中产阶级,上帝的信仰者!温文尔雅又绅士,心中有大爱,是一位爱的传递天使。相信众生平等,典型的理想主义者。乐观、聪明又善良,是可以信赖的好伙伴!

杰基、琳、苏:普罗大众的化身,普通人家的幸福生活。善于适应多变的环境,知足常乐。

保罗:安分守己,害羞又自备的性格导致常常怀疑自己。由于中年时期工作的失败,让他陷入忧郁症。他的眼神里总是透露出一股淡淡的忧伤,不过幸好人生中遇到了天使一样的宝贝老婆,让他开始越来越阳光。

尼克:从小生活在大农场,聪明又进取的小精灵,对科研事业有浓厚兴趣。具有强烈的钻研精神,热爱工作,个人魅力强!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的从理想主义转变为现实主义,是科研工作者们一路成长的缩影!

琼、安德鲁、查尔斯:上等人的孩子,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对人生有清晰的规划。在父母的影响下,人生目标明确,早期就已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由于三个人性格各异,人生经历会有所不同,不过却是精英社会的代表人物,典型的英国上流社会的缩影!

尼尔:极端理想主义,不断在寻找和拷问自己的灵魂。对政治有强烈的抱负,但是坚持不懈的努力让他最终回归到正常社会中。

西蒙:找不到确切的词来形容他。每次看他,羞涩的眼神里总是带着些犹豫不决的样子,欲言又止。不知道未来会怎样,顺其自然。单亲家庭以及黑人父亲的身份,直接导致了自卑又顺应天命的性格吧!

总是喜欢在电视里找自己!从个人视角看了十四个不同阶层的人的一生,好像看到了自己的未来!从一开始,我主观上总觉得我的未来我可以做主。可是看完这部纪录片,我就在想我是否也和他们一样,实际上一早就被限定。家庭环境直接影响了个人的一生!

我的一生,虽碌碌无为,但也希望活动充实和幸福。希望未来,我的子女能在我现有的基础上,活出自己的精彩!

 4 ) 我的UP 7

第三遍从头至尾看。

首先,第一遍看的时候我很震惊。居然还有这种形式的纪录片。后来越看越被吸引,因为有很多人生的大道理仿佛隐藏在了这短短的几个小时的影像中。 我就像gold digger 一样在挖掘这些。 其次,本人的职业领域可能是受这个影响。 最后 第三遍看UP7 。 全新的感悟是,这些孩子们一开始的思维和面部表情已经出现了差别。比如我很喜欢的tony 总是爱笑。还有三剑客,一副我是精英的样子。 还有我很喜欢的那个乡下小男孩,很专注。另外,有两个表情忧愁的男孩子,我记得长大以后其中一个活的很不好。另外一个因为感情生活幸福所以过的还不错。

好了 我继续 UP14 了。

 5 ) 记不住谁是谁,标注下。

<图片4>伦敦市公租房区
<图片13><图片14><图片12>约克郡,上的是一个只有一个房间的乡村学校,距离家有4英里。
Neil
利物浦郊区,认为打架太可怕了。
Tony
Charles+ Andrew+ John
<图片9>
Bruce
萨里的私立寄宿学校,想做一个传教士。
<图片7><图片11>

 6 ) 献给脸盲症的你

总结一下每个小盆友是谁、什么背景以及采访的时候都说了什么。剧组问了小朋友关于打架、异性、金钱、对其他小朋友的看法、理想、有色人种、放学回家的安排相关的问题,不是每个小朋友都有采访到每个问题,还有一些我没听清不能确定就去掉了。

严重剧透预警!!!

严重剧透预警!!!

严重剧透预警!!!

贫民(没有家庭或者在乡间生活)

Simon - 有色人种、在政府资助的福利院中生活和学习。当被问到对事情(比如打架、女生、未来)的看法的时候,大多数答案都是没有想法,或者回答得不是很清晰。认为富人觉得自己可以为所欲为以及奴役别人。对将来的想法是四处看看自己能做什么就做什么。和他生活在同一个福利院中的朋友Paul,不知道什么是大学。

Neil - 在英格兰西北部的利物浦郊区生活。想要住在城里。因为冬天乡间太湿冷了,并且没有躲避的地方。在学校里很少打架,因为觉得这很糟糕,而且会受伤。打架就是在学校里假扮骑士互相挑战。放学回家以后妈妈给一杯茶喝,然后出去玩,天黑以后回家看电视。在学校里经常玩catch a boy, kiss a boy and catch a girl, kiss a girl的游戏,女生的反应是尖叫。讨厌坏脾气的女生。长大以后结婚不想要小孩,因为小孩太淘气了还会把家里弄的乱糟糟。没见过有色人种,以为有色人种是怪物(注:不是可怕的怪物,这里是这个小孩的想象)。觉得自己不需要上大学,因为将来不会当老师。长大以后想当宇航员,如果当不上宇航员就当一个大巴司机,载着人们去海边,去乡间,在车里放一个大喇叭告诉大家下一站要去哪。

Peter - Neil的朋友。不喜欢有色人种。如果不能当一个宇航员,就像爸爸一样做个巡警。以为自己想当宇航员的话就不需要上大学。

Nicholas - 在英格兰东北部约克郡的一所距离家4英里远的只有一间教室的乡村小学上学。喜欢住在乡间,虽然有时候会有点孤独。当问到喜欢乡间还是喜欢城里的时候,回答得不是很清晰。不想回答有没有女朋友的问题。只在电视上看过有色人种。长大以后想探索宇宙。

中产(住在城里的普通家庭)

Jackie - 在伦敦的居民区上学。妈妈7年生了5个女孩,家里一直都想要一个男孩。熟知小朋友间的八卦。长大以后要结婚,不太清楚是什么样的男生,但是这个男生要有一点钱,但不是很多钱。觉得有色人种是好人,只是和他们肤色不同,很多非洲人来英国。接下来没啥打算,准备给自己买一个xx(没听清)。

Susan - Jackie的朋友。 “有时我们和男生相处的不好,有的时候我们会和男生争论。“

Lindsey - Jackie的朋友。觉得打架很蠢,因为如果在教室里打架,被老师抓到会被骂。长大以后要生两个男孩和两个女孩。如果有2英镑,会把钱给穷人。接下来准备去两元店工作。

Tony - 在东伦敦的一所老学校上学。非常有活力,一开场跑着跑着摔倒了,立马爬起来继续跑,他女朋友说他是个猴子。觉得打架很重要。晚上10点到11点睡觉。有时周六早上会去看电影。觉得富人很蠢,因为富人不让穷人碰他们。长大以后想当一个赛马师。

Michelle - 在东伦敦的一所老学校上学,是tony的女朋友。喜欢和Tony打着玩,tony在厕所里往她身上扔肥皂,她就追着tony跑。周六早上会去看电影,有时候跟朋友去,有时候跟tony去。不喜欢男孩子,喜欢女孩,觉得男孩子对什么都品头论足,还爱打人。将来想当女明星。

富裕(伦敦城里的有钱人)

Charles - 在伦敦肯辛顿的一流幼儿园上学。和Andrew、John是同学。幼儿园里会教拉丁文歌曲。觉得女生很无聊,因为没办法和女生玩摔跤游戏,女生总是喜欢玩洋娃娃,还爱哭。接下来要读预科学校,记不住学校的名字,妈妈知道要去什么学校,大学想去牛津。

Andrew - 在伦敦肯辛顿的一流幼儿园上学。在纪录片一开始在游乐园里带着其他小孩向熊扔吃的,在John制止以后说,我知道不让扔吃的,但我觉得这个不是很重要,是个很自信、很活泼、很健谈的小朋友,对很多事情有自己的看法。觉得beatles的音乐太吵而且发型很糟糕。觉得小组长的制度很好,因为可以管理那些淘气的学生。想把表现差的学生移出自己的小组。放学回家先喝茶,然后练钢琴,玩录音机,然后看电视,晚上6点洗澡,7点上床,阅读到7点半,然后睡觉。有一个女朋友,但是不常想起她。觉得女生一般都不做男生们想让她们做的事情,在男生们想跟她们玩摔跤的时候玩洋娃娃,并且不让你玩你喜欢玩的游戏(7岁就看穿一切了hhh)。觉得学校收钱是个好主意,因为不收钱校长没办法付老师的学费,校长就会很生气。喜欢读金融时报,因为在里面有股价的变化,周一不看报因为周一股价不变(可能因为是美股?)。觉得有钱人经常取笑穷人,欺负穷人。觉得party的时候自己和其他小孩相处的很好,也觉得其他小孩人很好。

John - 在伦敦肯辛顿的一流幼儿园上学。纪录片一开始制止其他小孩向熊扔吃的。不喜欢beatles的发型。觉得学校收钱是个好主意,因为如果不收钱学校就会人满为患,而且校长会破产,然后进监狱。读《观察者》和《时报》,一般先看标题,然后再读内容。不喜欢穷人,觉得有些其他小孩有点脏。毕业以后打算去预科学校,如果能通过考试就接着去一所私立学校,然后去剑桥大学圣三一学院。

Susie - 在一所教古典芭蕾的时尚女子学校上学。有一次被一个淘气的小男生打到过肚子,不喜欢这样的男生。放学回家以后,先去见妈妈,然后喝茶,然后看电视,然后写作业,然后见爸爸,7点睡觉。长大以后结婚想要两个小孩,要一个保姆帮忙看小孩。不认识任何有色人种,也不想认识任何有色人种。接下来要去女子寄宿学校,可能会上大学,但不知道上哪个大学。

Bruce - 在一所寄宿学校上学,不和父母住在一起。认为最重要的事情是所有人都应该知道上帝。女朋友在非洲,可能以后再也见不到了。还有两个在瑞士的女朋友也很喜欢。长大以后打算去非洲教没被教化的人,让他们变好。

 短评

所有人的颜值巅峰

8分钟前
  • 囍弗斯
  • 推荐

我靠,这不是最早的儿童行为观察电影嘛。牛逼。这创意,太屌了。必须好好研究。孩子们远比大人以为的聪明多了。偏见、暴力、观念、未来人生方向,7岁已基本见分晓。五星。

13分钟前
  • 信电影得永生
  • 力荐

其实是个恐怖片。想到我小时候总有大段难以消化的空白时间,没有书看,也没有兴趣班去上,被扔在随便的亲戚家自娱自乐。多讽刺,成长之后已经落后了别人那么多,除了学习好一无所成。

15分钟前
  • 鲸落
  • 推荐

youtube上各种全啊 -- - - 非常值得再看几遍。

18分钟前
  • 水湄物语
  • 力荐

这个纪录片创意太好了 跨越了半个多世纪7年一部拍了8部纪录片啊 看了这第一部之后立刻想看后边想知道小盆友们最终的情况啊 人数太多 就对几个小盆友印象比较深 就记得那个未来要当传教士的小盆友说我们应该把all。。some。。most of the money给上帝的时候笑尿了 这可比夏洛克牛逼多了 人家7年才出一集

22分钟前
  • lexie
  • 力荐

七岁的白人小孩周六带上异性朋友去电影院。导演与他们探讨如何看待打架、异性、生育、大学、金钱、纪律以及有色人种等等话题。

23分钟前
  • 希声
  • 力荐

英国那时候的校服真是气哭中国学生了!!

25分钟前
  • 力荐

1—8 P4 一旦运转起来,我会做的很好,但是动因很难获得。P8 人生必须积极实践,最重要的是一种,总体而言,没有做出太多妥协的感觉。7岁到14岁,从天真灵动,到困惑羞涩。从21岁之后,大多数人,无论贫穷富有,平凡出色;无论是被别人安排还是随遇而安,似乎都过上了一种向前望去缺少惊喜的生活。Neil是最特别的一个。

28分钟前
  • 小熊QQ
  • 力荐

我们老是自欺欺人地说:人人生而平等。但其实出身和家庭环境决定我们掌握的资源,进而影响所受的教育和眼界。7岁就看financial times并对自己的未来清晰规划到剑桥三一学院的孩子,跟一个连university是什么都不知道的孩子,他们的未来大概已经可以预见

31分钟前
  • headradio
  • 力荐

这个节目的重点当然在于比较,对参与者来说有一点残忍,一生都被展示给所有人看。7岁时能看到一条基准线,有人排在前面有人落后些,但若跑起来或退着走,这条线就会淡一点。

32分钟前
  • Aria
  • 力荐

每代人滴人生变迁都有属于自己滴阵痛,都会有第一次放弃,取舍……但人生就是个学会做减法滴过程,你孤独滴来到这个世界,也将孤独滴离去……不过是中途你会有这样那样滴可能,但到头来发现一切都只是令你更有存在感……做个纯粹滴随心所欲滴比做个懂得取舍滴要简单滴多……

36分钟前
  • robin & cabin
  • 推荐

拍了7部,也就是近50年。片头就告诉我们这是为了献礼千禧年。之后绝对是要虐惨的。创意太牛逼太有意义有意思,和少年时代撞上。大家看之前一定要看这个系列纪录片。关于梦想还有对事物看法小孩们都挺可爱的感觉看到了自己。太喜欢这个感觉。/6.9/

41分钟前
  • 徐若风
  • 还行

修了法西斯主義以後,看這部紀錄片感覺毛骨悚然。。。天壤之別,似乎早已註定。導演像是用孩子進行養成實驗似的。儘管確實可以做出一個巨製的人種志實驗,不過一個人生活的前因後果被完全公佈,這種感覺就像裸體示眾。問的問題倒是太深刻,從對打架的看法,從而激發對制度及紀律的思考;從對班長的態度,拷問他們對民主與專製的意見;從課外活動窺探性別觀念,從家庭時間表反推家教模式,成員地位。他們談種族觀念,貧富觀念,但奇妙的是,對於弱者的看法,沒有顯示出太大階級差異。他們享有的資源會限制他們的想象力,當私立學校的孩子對於未來學業規劃頭頭是道時,農村放牛的男孩在問什麼是大學,他們覺得職業道路不需要學術。女孩想要回歸家庭,也沒有想太多讀書。貌似一個人的人生軌跡很早就有了雛形。

46分钟前
  • primejoyce
  • 力荐

从一开始等级就已被注定。不同的生长环境,让小小的孩子已经在自信、言谈举止方面表现出巨大差异。相同的只是7岁时的他们都还有笑容。

48分钟前
  • 雨宫萤
  • 力荐

十四个孩子,代表不了整体。富家子弟最大特点,家长传授的事物和底层家庭不一样

51分钟前
  • 绿萝热
  • 力荐

七岁的英国小孩想的是打架、恋爱、结婚、女孩、理想,七岁的我们想的也是这些,不过只敢在外面谈改良版的最后一个

54分钟前
  • Indecent time
  • 推荐

英国纪录片。组织不同阶层不同性格的二十个7岁孩子,每隔7年拍一部记录他们现状的片子,从1964年拍到2012年。记录下其成长历程乃至英国社会的缩影。这是第一部,由对孩子们的访谈和生活场景构成。孩子们童言无忌,畅谈男女,工作,金钱…让人迫不及待想看到他们14,21乃至56岁时的情况

58分钟前
  • 汪金卫
  • 推荐

A comment on Youtube: What happened to kids like this? a 6 year old reading the Financial Times...all you get out of a 6 year old now is BLAAAAARWWAAA

59分钟前
  • Ying
  • 推荐

CCTV9看的,很棒的一部纪录片

1小时前
  • 巴斯特德
  • 力荐

“七岁看老”,在这童言无忌的问与答中,充满了美好人生的各种憧憬。且看N年以后。8.6

1小时前
  • 巴喆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